• 35.0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题专题 免疫调节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模拟精选题  ‎ 一、选择题 ‎1.(2016·山东临沂调研)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C.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病毒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所致 解析 “脊髓”应属神经调节的低级中枢而不是免疫器官,“骨髓”才属免疫器官;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应属人体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人体第二道防线;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HIV破坏了免疫系统后,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 答案 C ‎2.(2016·遵义二次联考)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可以与物质a及乙酰胆碱受体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结合减少 解析 抗a抗体与物质a及乙酰胆碱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 答案 B ‎3.(2016·福建泉州五校联考,38)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解析 ‎ 浆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组织胺不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错误;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剧烈的过敏反应也会危及生命,C错误。‎ 答案 D ‎4.(2016·潍坊质检)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 D.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 解析 过程Ⅰ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中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因此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在特异性免疫中,部分抗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B正确;细胞a可能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b可能为T淋巴细胞或记忆T细胞,C错误;细胞c能产生抗体,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只能为效应T细胞,D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2016·广东江门质检)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某养鸡场为预防禽流感病毒,给鸡注射疫苗制剂(疫苗制剂的成分:减毒禽流感病毒+生理盐水)。下图是疫苗制剂引发鸡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③通过________过程产生④和⑤。‎ ‎(2)已注射该疫苗的鸡接触禽流感病毒时,体内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的细胞有________(填序号)。‎ ‎(3)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鸡对禽流感病毒是否具有免疫能力,选取30日龄幼鸡若干,均分为两组,第1组每只幼鸡注射3 mL疫苗制剂,第2组每只幼鸡注射3 mL________;两周后,给两组幼鸡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预测:与第2组对比,第1组幼鸡体内特有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体液免疫的过程可知,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细胞,③是B细胞,④是记忆细胞,⑤是浆细胞;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用于③(B细胞),同时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形成④(记忆细胞)和⑤(浆细胞),物质B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2)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3)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可知第2组幼鸡需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与第2组相比,第1组幼鸡提前注射了疫苗制剂,其体内已经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给幼鸡注射禽流感病毒后第1组幼鸡体内将发生二次免疫,其体内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答案 (1)淋巴因子 抗体 增殖、分化 (2)②③④ (3)生理盐水 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一、选择题 ‎1.(2015·黑龙江大庆一模,31)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致病细菌的消灭需要依靠细胞免疫 B.效应T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并使之分泌抗体 C.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 D.被激活的T细胞可分化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解析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病原菌寄生在细胞内,需要依靠细胞免疫来消灭,A正确;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的是T细胞,不是效应T细胞,B错误;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C正确;被激活的T细胞可分化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正确。‎ 答案 B ‎2.(2016·河北衡水调研)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创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属锌组氨酸复合物,他们将复合物注入小鼠,结果小鼠体内产生了与MMP9酶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 B.MMP9酶的抗体可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病 C.“人工版本”MMP9酶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D.所有免疫细胞均能识别“人工版本”MMP9酶 解析 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A正确;MMP9酶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可以消灭MMP9酶,因此可用来治疗由MMP9酶引发的自身免疫病,B正确;“人工版本”MMP9酶相当于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C正确;免疫细胞中效应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答案 D ‎3.(2016·武汉质检)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受到高温侵袭或其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所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识别作用,有关免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甲细胞是吞噬细胞,乙细胞是效应T细胞 B.a表示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机体通过细胞免疫清除癌细胞 C.癌细胞产生的能引发免疫反应的蛋白质是抗原,热休克蛋白是抗体 D.研制抗癌疫苗时可提取纯化图中所示的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 解析 由图可知,甲细胞是吞噬细胞,起呈递作用,乙细胞是效应T细胞;a表示T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机体通过细胞免疫清除癌细胞;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热休克蛋白不是抗体;从图中可知,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起到刺激T细胞的作用,可以作为抗癌疫苗。‎ 答案 C ‎4.(2016·河南重点高中质检)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的,所以该病是自身免疫病,A正确;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垂体细胞的代谢,但是甲状腺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相同受体,故推断抗体可能和激素B一样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甲分泌抗体,使该病的病情得到缓解,D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2015·江西南昌模拟)当人被银环蛇咬了之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1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 ‎(2)在图1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________(填代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的场所是________。‎ ‎(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 ‎ ‎(4)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如图2中曲线a、b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的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曲线线形参照曲线a、b)。‎ 答案 (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2)⑤ 内环境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 ‎(4)如图所示 ‎6.(2016·皖南八校联考)过敏通常也叫超敏,是指机体对抗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如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物质,字母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液免疫调节过程中,物质甲是________,物质乙是________,分析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于________(填字母)。‎ ‎(2)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免疫的免疫细胞是上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图中呈递抗原的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 ‎(3)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甲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失调症。在此过程中,物质甲是________,与体液免疫相比,其特有的过程包括________(填数字)。‎ 解析 (1)在体液免疫调节过程中,物质甲是抗原,物质乙是淋巴因子,物质丙是抗体,A~E依次为: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二次免疫时,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C)和记忆细胞(E)。‎ ‎(2)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包括吞噬细胞和体内的杀菌物质,而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因此,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即题图中的A。(3)在过敏反应中物质甲为过敏原;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⑩(产生的抗体吸附于某些肥大细胞表面)和⑧(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后直接作用于表面吸附有抗体的肥大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哮喘等疾病。‎ 答案 (1)抗原 淋巴因子 C、E ‎(2)A ② (3)过敏原 ⑧⑩‎ 创新导向题  ‎ 考点一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创新角度一 结合具体案例,考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的判定 ‎1.下列与特异性免疫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并大量繁殖时消灭该病毒首先通过体液免疫途径 B.当机体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感染时,免疫系统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浆细胞 C.当机体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感染时,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记忆细胞 D.与记忆细胞相比,浆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较发达 解析 流感病毒一旦侵入细胞内,必须依赖细胞免疫将靶细胞消灭;当机体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而不是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此时浆细胞(而不是记忆细胞)能大量产生抗体,故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发达。‎ 答案 D 创新角度二 结合流程图模型或图示信息,考查特异性免疫过程 ‎2.下图所示为某抗原侵入机体后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被称作体液免疫 B.图中a为靶细胞,b为记忆T细胞,c为效应T细胞 C.细胞免疫中,进攻靶细胞的是记忆细胞或效应T细胞 D.图中显示,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死抗原 解析 图示过程为细胞免疫过程,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并最终被吞噬、消灭。‎ 答案 B 考点二 免疫失调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创新角度一 结合新情境考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数量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艾滋病 解析 ‎ 分析图示可知,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Mcl—1蛋白活性被抑制可能引起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导致自身免疫病,欲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A错误;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D错误。‎ 答案 C 创新角度二 结合科技及医学前沿考查免疫失调病及临床应用 ‎4.Ⅰ型糖尿病可能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上述过程不产生记忆细胞 C.Ⅰ型糖尿病由基因突变引起 D.Ⅰ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解析 依题意,损伤的HLA—D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Ⅰ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D正确;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在抗原的刺激下也有记忆细胞的产生,B错误;Ⅰ型糖尿病可能由人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即可能由HLA-D基因发生突变引起,C正确。‎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