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35、现代文阅读·根据内容推断和想象精品教案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xx年提出来的一个阅读能力点和测试点。这个能力点的提出,表明现代文阅读测试增加了创造性阅读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意识的要求。
一、什么是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
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属于阅读心理学上称为的“预测”,是一种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的过程。我们平时读小说,看电视连续剧,推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就是这种方法自觉不自觉的运用。只要有阅读,就会有推测;完全没有的推测的阅读是不存在的。
根据文章内容作推断和想象,通常放在第Ⅰ卷现代文选读(一)中,用单项选择题考,第Ⅱ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偶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推断题。
二、推断和想象的类型
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1.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譬如,我们在《筛选和整合信息》一讲中全文引用了《转基因作物》(xx年高考试卷选文)。文中说“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作物的脱氧核糖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文中又说:“同时也有些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两例的推断,都属于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2.根据文中的观点推出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这一类推断比上一类推断要困难一些。这困难主要表现在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准确把握;也表现为对“相关问题”的了解程度,还表现为一个联想和推理过程。1997年高考就出过这样的试题。当年所给的材料是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散文二集〉导言》的节选文字。节选的部分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弊端,丝毫未涉及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却出了这样一道题:
关于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心”,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要解答这道题,首先要从原文对《古文辞类纂》的评述中,把握作者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心”的看法,知道这“心”就是指主题,中国古代散文的“心”是宣扬尊
君、卫道、孝亲这“三种教条”的;知道文中所说的“体”是指文章的表现形式,知道中国古代散文的“体”是刻板的、僵化的。还要知道作者把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的这两个弊端概括为“两重械梏”,并且说,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是写不出好的散文来的。因此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要突破这两重械梏。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进入答题状态。而答题时又要扣住散文的“心”即主题来判断。据此可知,本题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A、C。因为中国古代散文创作是宣扬封建教条、严守封建教条的,所以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应该“反对封建教条”、“表现作者个性”。B、D两项原文未尝论及,自然不符合作者观点。当年错判最多的是E项,主要是考生不明白“两重械梏”包括“心”和“体”两个方面,而试题只要求对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作推断。如果考生对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具备一定的知识和阅读经验,解答本题会得到一定的方便。
3.根据语境推断和想象作品和相关要素
这里所说的“相关要素”,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更多的则是两者结合的。譬如过去考过根据文意补写一个领起句,补写一个总结句,或者根据一首诗的具体描写和抒情,推断诗中所写是哪一类人,等等。这类推断的基本之点是对所给文章有准确的把握,还要分析具体的上下文。
例: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完成后面的题。
“书 法 家”
司玉笙
书法比赛会,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根据语境作推断和想象,在文中的横线内补写承先启后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应是:
要完成这道题,要注意这样几点:①“书法家”上加引号,是讽刺的,否定的;②“书法家”高局长因为经常批文件只会写“同意”二字,其他字不会写,自然隐含着没有实际本领的意思;③这高局长为人并不坏,“笑眯眯”、“歪着头”、“我就献丑了”、“不写了吧”的神情、对话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至少态度不恶劣;④“高局长循声望去”,这表明有人在较远处大声说话;“不写了吧”表明大声说的是请他再写几个字。而“轻抖手腕”、“劲秀”等表明“同意”二字写得不错。根据这样的分析,补写的“承先启后的两句话”应该是:“人群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当然,不一定就这样补写,只要补写出的两句意思正确,能“承先启后”就可以。
不过,这种类型的推断和想象,近若干年高考未曾考过。考的主要是前两类。
三、推断和想象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推断的和想象的根据要充分
这“根据”就是原文的内容。原文的内容是推断和想象的前提。前提条件必须充分。如果不充分,推出的结论便不可信。(这称为推断有“据”。)
2.推断要合乎逻辑
这里所说的合乎逻辑就是符合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指符合推理的规则。如果用因果推理法,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如果用类比推理,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可比性,如此等等。这称为推断要有“理”。请参见典型题分析。
四、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类正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虐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
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
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
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
生的保温效应。
2.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 )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3.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
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
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
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
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
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
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
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
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这是xx年全国卷的7—10题。
第1题考查对文中基本概念的理解,答案是A。关于“温室效应”这个概念,第二段有明确界定:“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保温效应。”这句话有四个要点:①保温效应;②阳光透射;③密闭空间;④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对照四个选项,A项具备这四个要点,所以“最准确”。
第2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能力,答案是C。原文首段说明“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文中说,“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据此,C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3题考查对重要文句的理解能力,答案是D。解答本题要扣住“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一要求。D项“雷击和虫害”不是“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人类对此束手无策”也不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故D项不正确。
第4题考查推断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B。B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因为滑雪运动能否继续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二是“台风将远离日本”,因为原文说,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后,充其量台风只是“绕道而行”,不可能“远离日本”。这两项错误,既有推断根椐不足之误,又有推断过程之错。
对照原文,其他三项推测根据充分,推断过程合理,因而都是正确的。
五、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的两河文明
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比原来常说的“两河”,比原来常说“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度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两岸也辽阔得多。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历史上有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养育出灿烂成就。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有明显的“一体化”特点。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两大类各自成长的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使到了铜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不过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黄河、长江的统一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
在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所知力量最大的王权,即夏朝和商朝,都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历史学家对此多抱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没到长江,本来也是否定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有利于赞成派的观点,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高代遗址的发现,各种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朝都城遗址的相同。根据这些实物证据推测,很可能是黄河流域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如果这位贵族不是偶然来到这里,而是履行商王的一项部署,那么我们可以说黄河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
不过,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际的经济、军事或信仰的说明,才站得住。无端的邻地扩张在商代是不应存在的。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犹如惊人重笔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洲、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在考虑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战略意义时,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凯觎长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不成商朝,商王朝对于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不吝代价。所以一些考古学家推测,盘龙城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系。经济的需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在史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
1.联系全文,下列对“另有个说法”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在人文发展史早期“一体化”的特点不明显。
B.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文化上互相统属,政治上共尊一个王权。
C.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一体化”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
D.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合力浇灌,共同养育出灿烂的文化成就。
2.下列是对“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的原因的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两河流域辽阔宽广。
B.中国两河之间相距遥远。
C.黄河流域的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各自成长,各成体系。
D.统一不仅要有政治上的需求,而且还要有经济上的需求。
3.下列可作为两河“共尊一个王权”的最重要证据的一项是 ( )
A.商王朝曾派人率部到盘龙城筑城建立据点。
B.在湖北黄陂发现的盘龙城据点有重要战略意义。
C.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
D.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两河”要比西亚的“两河”长大、广阔得多,因此,中国的“两河文明”
要比西亚的“两河文明”灿烂得多,伟大得多。
B.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可见,
中国的古代文化没有出现过“一体化”。
C.到目前为止,在长江流域只发现了商朝据点遗址和一批商周时期的铜矿遗址,这说
明北方王朝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于商代。
D.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就不成商朝。四川广汉三星堆铜器文明遗址的发现,说
明商朝的政治势力已经控制了四川广汉。
附:答案及简析
1.B(本文并没有否定中国的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史实,只是认为中国两河文明共
尊一个王权的时间要比西亚晚,且艰难得多)
2.D(任何地区的统一必须具备这两需求。这不能成为中国两河统一难于西亚的原因)
3.D(“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效的经济说明”,“铜矿遗址”就是一种经济文明;而且这些
“铜矿遗址”是“商周时代”的。A项只是一种推测,不是证据;B项具有战略意义不是
证据;C项虽“有铜器朝代的重要遗址”,但如果不能确证这些遗址的风格与北方王朝的
相同,都不足以证明北方势力已到达黄河流域)
4.C(一个政权对某区域的控制,离不开政治、经济两大因素。因为在长江流域没有发现早于商代的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依据,因此可以推出北方王权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于商代。A项比较只是一个条件,不是惟一条件;B项“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只能说明在中国上古时代没有“一体化”;D项不仅商代有铜器,周朝也有铜器,即使这些铜器出现在商朝时期,如果不能断定是商朝的铜器,也不能仅据此就断定商朝的政治势力曾经到达)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37、现代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精品教案
高考对文学鉴赏的总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讲只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的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物征。譬如鲁迅笔下的河又、孔乙己、祥林嫂,茅盾笔下的吴孙甫,曹禺笔下的周朴园、繁漪、鲁侍萍等,都是著名的文学形象。平时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我们所做的人物性格分析,实际上就是做的鉴赏文学形象的工作。
高考在现代文阅读中提出:“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要求已有许多年,但是,近若干正面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还只有xx年春季考试中心一道题。我个人觉得,在强化文学鉴赏能力考查的现在,就越应重视它,因为考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鉴赏文学形象的目标
鉴赏文学形象的具体目标有两条: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1]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空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蓬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啊,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化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说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
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这是一篇很有意味的微型小说。主人公强是一名高考落榜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人们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文中主要叙写了强三方面的事:雨夜主动加固篷布,抢救仓垛而“实话实话”,当了经理后,不徇私情,真诚地选人用人;高尚的人品打动了外产,办成事情,也感动了老板。言语不多,但很朴实,“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把自个儿的事办好才算有良心”,“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这样看来,强是敬业爱岗,一心“做好自个儿的事”。诚实而有作为的青年人的代表。这是对人物的总评价,也就是所谓揭人物的典型意义。但是,仅有这样的总评价还是不够的,还得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依据作品所叙事件,依据人物自身的言行和其他人物对主人公的态度,可以对强作出下列简要分析和概括:①极为敬业,总要把自己应办的事办好;②忠厚诚实,待人处世,总是实话实话,从不花言巧语,更不会为求得别人好印象而骗人;③爱惜财物,即使一针一线,两个包子,也不浪费;④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即便是本家哥哥来求职,因为他“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也不予录用;⑤胸怀宽广,解团结有才干哪怕是对自己有微词的人,共同工作,把公司搞得红红火火。这样使完成了对强这个人物的鉴赏分析。
三、鉴赏人物形象就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从作品实际出发
这就是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这里的“东西”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解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
2.对人物性格应有简要分析
这就是说,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分析。如上文对强的分析,“极为敬业”这是概括性表达;“总想把自己应办的事情办好”,这便是简要分析。没有这样的分析,“极为敬业”就会成为适用许多人的“套话”。上文“忠厚诚实”后面的话也许更解说明什么是对人物性格的简要分析了。
四、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黄 土
邹志安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的。
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 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糖,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声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真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
机器运转一生,主要同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下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得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不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因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1.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答:
2.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答:
3.请用一、两句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
答: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通过医生所打的比方,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积劳成疾、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
B.父亲偷偷停止服药,主要是舍不得花钱,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
C.父亲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既反映了他的爱国情结,也表现了他的愚昧无知。
D.文章开头说“我的父亲……像一把黄土”结尾说“我就撒下这一把黄土”首尾属呼应,深化了“黄土”的象征意义。
E.作者文笔朴实,但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感情。
F.作者笔下的父亲同朱德笔下的母亲一样,虽然极其平凡,但都 具有感人的人格力量。
这是xx年春李招生试卷的21—24题。第1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案要点是:①象征了“我”的父亲;②象征了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老一辈农民;象征了博大宽容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黄土”是象征物。它象征什么呢?文章首句说:“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
这便是答案第一点所本。第二、三两句又说:“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这便是答案第二点所本。倒数第三段说:“黄土是博大宽容的……”这便是第三点所本。
第2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答案要点是: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花一分钱;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⑤精神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鉴赏人物形象,不解架空分析,要结合作品内容作分析归纳。鉴赏人物形象,首先要概括人物的典型意义;还要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答案第一点是评述人物典型意义,它是依据总领全文的第一段作概括的。其他四点都是依括各段内容作归纳的,第②到⑤点后面都有“简要分析”的一句话,也可以说得更详细一点。
第3题带有推断性质。这篇散文主要描写老一辈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为此而写到他们的生存环境。本题要求依据 当时的生存环境作概括作推断。这便是依据文听材料推出新的结论来。答案是:广大农村还很落后,生活水平很差,人们的精神贫困。(意思对即可)
第4题考查综合赏析解力,不正确的两项是B、C。B项“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之说,在文中无根据。文中说他“不大主动去医院”;即使去,也是被强迫的,而不是说医药卫生条件差。C项“愚昧无知”之说与文意不符。父亲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是被“剥夺”的结果,是“也事”混乱所致,而不是“遇昧无知。”
五、练习与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
我 的 同 班
冰 心
L 女士是我们全班男女同学所最敬爱的一个人。大 家都称呼她“L大姐”。
她是闽南人,皮肤很黑,眼睛很大,说话作事,敏捷了当。在同学中间,疏通调信、排难解纷,无论是什么集会,什么娱乐,只要L大姐登高一呼,大家都是拥护响应的。
在医预科的末一年,有一天,我们的班导师忽然叫我去见他。在办公室里,他很客气的叫我坐下,婉转的对我说,校医发现我的肺部有些毛病,学医于我不宜,劝我转系。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我要学医,是十岁以前就决定的。因我的母亲多病,服中医的药不大见效,西医诊病的时候,总要听听心部肺部,母亲又不愿意,因此,我就立下志愿要学医,学成了好替我的母亲医病。在医预科三年,成绩还不算坏,眼看将要升入本科了,如今竟然功亏一篑!从班导师的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我几乎是连路都走不动了。
在生理学实验室。我说:“L大姐,我不能同你们在一起了,导师不让我继续学医,因为校医说我的肺有毛病……”L在姐愕然,说“不是肺痨吧?”我摇头说:“不是,据说是肺气枝涨大……无论如何,我要转系了,你看!”L大姐沉默了一会,便走过来安慰我说:“可惜得很,像你这么一个温和细心的人,将来一定可以做个很好的医生,不过假如你自己身体不好,学医不但要耽误自己,也要耽误别人。同时我想念你若改学科,也会成成就的。人生的路线,曲折得很,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她赶紧又加上一句:“你素来对文学就极感兴趣,我常常觉得你学医是太可惜了。”我听了大姐的话,转入了文学系。在她指导鼓励之下,我渐渐地消灭了被逼改行的伤心,而增加了写
作的勇气。至今回想,当时若没有大姐的勉励和劝导,恐怕在那转变的关键之中,我要做一个颓废而不振作的人吧!在我教书的时候,L大姐已是一个很有名的产科医生了。在医院里,和在学校里一样,她仍是保持着领袖的地位,作一班大夫和护士们敬爱的中心。在那个大医院里,我的同学很多,我每次进城去,必到那里走走,看他们个个穿着白衣,挂着听诊器,在那整洁的甬道里,忙忙的走来走去。闻着一股清爽的药香,我心中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同一个受伤退伍的兵士,裹着绷带,坐在山头,看他的伙伴们在广场上操练一样,也许是羡慕,也许是伤心,虽然我对于我的职业,仍是抱着与时俱增的兴趣。
抗战前一个月,我从欧洲回来,正赶上校友返校日。那天晚上,我们的同级有个联欢会,真是济济多士!十余年中,我们一非多个同级,差不多个个名成业就,儿女成行(当然我是一个例外),大家携眷莅临,很大的一个厅堂都坐满了。觥筹交错,童稚欢呼,大姐坐在主席的右边,很高兴地左顾右盼,说这几十个孩子之中,有非分之九十五是她接引降生的。酒酣耳热,大家望洋兴谈起做学生时代的笑话,气氛愈加热烈了。主席忽然起立,敲着桌子提议:“现在请求大家轮流述说,假如下一辈子再托生,还能做一个人的时候,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哄然大笑。于是有人说他愿意做一个元帅,有人说愿做个百万富翁……轮到我的时候,大姐忽然大笑起来,说:“×××教授,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女人。”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当着许多太太们,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也笑着反攻说:“L大夫,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男人。”L大姐说:“不,我仍愿意做一个女人……”
盛会不常,佳时难再,那次欢乐的聚会,同班们三三两两的天涯重聚,提起来都有些怅惘。事变后,我还在北平,心里烦闷得很,到医院里去的时候,L大姐常常深思的皱着眉对我们说:“我呆不下去了。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我们都走吧,走到自由中国去,大家各尽所能,你用你一枝笔,我们用我们的一双手,我相信大后方还用得着我们这样的人!”大家都点点头。我说:“你们医生是当今第一等人材,我这拿笔杆的人,做得了什么事?假若当初……”大姐正色拦住我说:“×××,我不许你再说这些无益的话。你自己知道你能做些什么事,学文学的人还要我们来替你打气,真是!”
一年内,我们都悄然的离开了沦陷的故都,我从那时起,便没有看见过我们的L大姐,不过这个可敬的名字,常常在人们口里传说着,说L大姐在西南的一个城市里换上军装,灰白的头发也已经剪短了。她正在和她的环境,快乐的,不断的奋斗,在蛮烟瘴雨里,她的敏捷矫健的双手,又接下了成千累百的中华民族的孩童。她不但接引他们出世,还指导他们的父母,在有限的食物里,找出无限的滋养料。她正在造就无数的将来的民族斗士!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回到故都重开级会的时候,我能对她说:“L大姐,下一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
(选自《冰心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xx年版。有删节)
1.对文中“在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这句话如何理解,请做简要阐释。
2.简要分析文中L大姐这一人物形象。
3.请简要概括文章后半部分所反映的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如同一个受伤退伍的士兵,裹着绷带,坐在山头,看他的伙伴们在广场上操练一样”,形象地表现了我被逼改行以后的颓废而不振作的状态。
B.“L大夫,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男人。”是以世俗的眼光看妇产科医生职业,以为不如“大元帅”、“百万富翁”、“教授”等伟大荣耀。
C.文章开头说“L大姐是我们最敬爱的一个人”,结尾说“下一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首尾呼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D.作者文笔清新婉丽,语言质朴典雅,主要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L大姐可亲可爱的形象。
E.我从小就立志学医,但并不是像鲁迅先生那样学医是为了救治像亲人似的被庸医所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
附:答案及简析
1.在沦陷后的北平,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只能是苟延残喘,生不如死。(这句话是在芦沟桥“事变后”“心里烦闷得很”时说的;还应联系下文作分析)
2.答案要点:①L大姐在学校处于领袖地位,在医院是大家敬爱的中心,是富有爱国心、追求进步的优秀知识分子;②说话做事,敏捷了当,乐于为人排难解纷;③医术高明,曾为成千累万的孩童接引降生;④富有正义感,有强烈的爱国心,积极投身抗战。(应依据人物本身的言行作分析,要参照文中具有评述性和概括性的语句)
3.日寇八侵,故都沦陷,民不聊生,优秀知识分子投身抗战。(请注意“抗战前一个月”、“事变后”、“一年内”等表时间的词语)
4.A、D(A项“颓废而不振作”是曲解,后文有两个“也许”可作证明。D项说的“肖像描写”在文中不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