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09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地理专题之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地理专题之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一. 教学内容:‎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二. 学习目标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了解)‎ ‎2、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 ‎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 ‎4、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理解)‎ ‎5、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了解)‎ ‎6、各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掌握)‎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3、地质构造及其与地貌的对应关系;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难点:[来源:学+科+网]‎ ‎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知识点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重点)‎ ‎3、各种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均匀 案例(1)‎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 我们可以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年平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20世纪最后30年,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上升速度达到了最大,但是,也只有5厘米。由于抬升速度缓慢,所以,经过4000万年,喜马拉雅山才成为世界最高的山脉之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火山喷发导致的地表形态特征的变迁。基拉韦厄火山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上。1960年,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熔岩流从高处奔腾而下,注入大海,迅速在海边填造了一块2平方千米的新大陆。‎ 由于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所以,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4、地壳运动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来源:1]‎ 解释地壳运动、海陆分布及演变的一种学说。1912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魏格纳正式提出。起初,魏格纳看到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上,南、北美洲和非洲、欧洲的边缘相吻合的现象设疑,从而进行系统研究。该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其余部分称为泛大洋。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导致大陆发生从两极向赤道的离极运动。由于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导致大陆向西的运动。在2亿年前的中生代初期,使泛大陆漂浮分开。美洲大陆漂得最快,亚洲、澳大利亚大陆漂得最慢。在美洲大陆与欧洲、非洲大陆之间首先形成大西洋,接着澳大利亚大陆与南极洲大陆间形成印度洋。直到新生代第四纪初期,才形成现代世界上海陆分布的轮廓。世界上的山脉也是大陆漂移被挤压褶皱而形成。亚洲东缘的岛弧群,是陆地向西漂移时留下的残块。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东西向大山脉,是大陆从两极向赤道的挤压结果。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确的大地测量数据证实,目前大陆仍在缓慢地保持水平运动。古地磁的资料也表明,许多大陆块现在所处的位置并不代表它初始的位置,而是经过了位移。但最初的大陆漂移说不能解释泛大陆分裂的古生代褶皱带,不能解释升降运动;因此这一学说在当时并没有被人们接受。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给这一学说以新的解释。‎ 赫斯的“海底扩张”学说 人类对海洋及海洋地质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19世纪有名的几次海洋综合探险调查,迅速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1871年“猎犬号”进行了为期五年的环球探险,1872年“挑战者号”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探险,围绕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几个方 面对三大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写了50卷调查报告。这是海洋地质学长足的进步。二次大战以后,海洋地质学成了热门,深海探测技术迅速发展。海洋地质学广泛地使用了回声探测技术、水下电视、红外照相机及立体摄影等。现代深潜器一般都配备了摄像设备,测量用的各种传感器,以及搜集标本的采样器和灵活的机械手等,深潜器都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运转自如而且安全性都很好。经过精确的测量,人们搞清楚了中洋脊、深海沟、横向深断层和海底平顶山四大海底地貌及分布。彻底改变了人们过去那种认为海洋是平坦的盆地,大洋地壳比大陆古老,大洋地壳不活跃的传统观念。人们发现了具有全球规模的大洋中脊—深海沟系统,发现了大洋中脊两侧成对称分布的岩石磁条带,还发现了沿大洋中脊和深海沟分布的强烈的洋底热流异常,正是这些大量的事实促使新的科学理论产生了。‎ ‎1960年美国的赫斯发表了《海洋盆地的历史》,他认为,海底沿中洋脊的顶部裂开,新的海底就在这里形成,并向洋脊顶部的两侧扩张。洋底地质实际上正是地幔对流的直接体现,地幔对流的上升点在大洋中脊,然后分成两股向两侧运动,正是这种巨大的力量在大洋中脊中间沿轴线形成巨大的中央裂谷。顺着裂隙,地下的熔岩涌流出来,形成新的洋底地壳。这新的洋壳被对流的地幔牵动向两侧不断扩张延伸。地幔对流的下降段在海沟附近,在那里古老的洋壳被对流的巨大力量拽入地球内部而被地幔吸收。洋壳从产生到消失需大约2亿—3亿年左右,处在不断地更新之中,所以人们找不到更古老的大洋岩石。韦格纳曾经主张,各个大陆都是被独立地推动的,因此大陆的运动就像一只船在柔软的洋底上行驶。但是赫斯却假设大陆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体系而运动的,大陆像木筏冻结在同样坚硬的海底地壳上并随海底一起运动,美国的罗伯特·迪茨称这一过程为“海底扩张”。‎ ‎ 海底扩张学说是地学现代革命的开端,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大量观测事实的证实。1968年美国的威尔逊在《地球科学的革命》中高度评价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认为这是一次地质学的大变革,它的意义可以与原子论、进化论和相对论媲美。‎ 板块构造学说 主要内容:‎ ‎1、全球共由六大板块构成,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因此,我们又把太平洋板块称为大洋板块,把其他五大板块称为大陆板块。‎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及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2、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W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0°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五个。‎ ‎23°26′N(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 ‎23°26′S(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五个,唯独没有亚欧板块。‎ ‎60°N纬线横跨的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通过分析可知:‎ 南北纬50°与0°经线、120°E经线所围成的区域以及南北纬50°与120°W经线、60°W经线所围成的区域板块名称多、分布复杂,这些区域又是地球上人口、国家稠密的地区,考试命题的几率较大。‎ 总结:‎ ‎1、生长边界—张裂边界 板块张裂形成的地貌—海洋、裂谷。‎ ‎2、死亡边界—碰撞边界 大陆板块—大陆板块相碰撞:巨大的褶皱山脉。[来源:1]‎ 大洋板块—大陆板块相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可形成海沟;[来源:1]‎ 大陆板块向上抬升形成海岸山脉和岛弧。‎ 注意:①板块相撞形成的岛弧或山脉并不在交界线上,往往位于两个板块中位置较高、密度较大的那个板块上。②边界类型分消亡和生长两类,海沟、造山带是消亡边界的标志;海岭、断层是生长边界的标志。③边界类型与附近地带形成的地貌名称之间的关系是:碰撞消亡成山成岛,张裂生长变谷变洋。‎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日本群岛(日本)、台湾省(中国)、菲律宾群岛(菲律宾)等。‎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伊朗高原(伊朗、阿富汗)、印度河(巴基斯坦)、雅鲁藏布江(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湾(孟加拉国)、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印度尼西亚)。‎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阿尔及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死海、红海、亚丁湾等(埃及、苏丹、沙特、索马里、也门等)。‎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几内亚岛(印尼)、所罗门群岛、新西兰。‎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美国)。‎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墨西哥、中美洲、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 美洲板块与亚欧和非洲板块(生长边界)大西洋。‎ 知识点二:外力作用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会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这些作用统称为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重点)‎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容易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一块四四方方的砖头,最容易被破坏的是砖头的角,其次是棱,没有了棱角,砖头就会变得圆乎乎了。在自然界中也是这样,所以这幅投影片所显示的是受到风化后的花岗岩景象。 ‎ 在水、冰川、风等外力的侵蚀作用下,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原地就形成了侵蚀地貌。(风对岩石侵蚀的结果:风可以吹扬起岩石的碎屑,并夹带碎屑磨蚀岩石,投影 片所展现的景观为沙漠地区常见的风蚀蘑菇。海浪对岩石侵蚀的结果:海浪打击岩石,也会对海岸起破坏作用,这幅图就是海蚀地貌,矗立在海中的岩石称为海蚀柱。冰川侵蚀的结果: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流经的地面,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谷等地貌。)‎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被搬运到了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形成了堆积地貌。‎ 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 堆积地貌——新月型沙丘图片 在沙漠中有大量的沙丘,这些沙丘在风力作用下会成为流动沙丘,掩没农田和村庄,甚至是整个城市。人类正在探索控制沙漠扩展的方法。 总结: 风化为侵蚀提供了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了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不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结合在一起。‎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1、(重点)岩浆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变质岩是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2、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来源:Z,xx,k.Com]‎ ‎3、地壳物质循环的特点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岩浆-各种岩石-新岩浆 ‎(2)地壳物质与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即内、外力作用。‎ ‎(3)由大气、水、生物参与地壳物质循环并起重要作用而形成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来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