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世纪的和平
1.20世纪发生了许多特有的政治事件: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发生在这个世纪;人们第一次组建了世界范围的政治性国际组织;以十月革命为开端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以上政治事件最能印证20世纪( )
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世界局势多极化发展趋势
C.世界整体联系日益紧密
D.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与斗争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题眼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发生在这个世纪,说明和平与发展并不是20世纪的时代主题,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世界局势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信息,故B项错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世界范围的政治性国际组织,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都体现出了世界整体联系日益紧密,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出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与斗争的信息,故D项错误。
2.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
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④参加重庆谈判,
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
时间
主要事迹
评价
20世纪20年代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20世纪30年代
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扭转了时局
20世纪40年代
争取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和平
20世纪50年代
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
A. 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周恩来总理在不同时期的相关贡献。由相关时间可知20年代是国民大革命;30年代是西安事变;40年代是重庆谈判;50年代是万隆会议。故本题答案为③②④①,故本题选择B。在此,学生要正确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事迹。
3.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得出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
A.“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B.“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A项错误,排除;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B项错误,排除;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C项错误;从题干“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可知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D。
4.“一国两制”构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
B.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
C.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D.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一国两制”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
5.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
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D.“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故A错误;双方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的不同,采取了除军事外其他一切对抗形势。对抗有直接对抗和间接对抗,所以B表述错误;题干表明苏联试图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C正确;D不符合所学。故答案选C。
6.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说:“我们将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亚洲这两个迫切问题如果能获得解决,将有利于保障亚洲的和平,并进一步缓和国际的紧张局势。……”与此相对应的外交活动是( )
A.应邀出访印度和缅甸 B.提出和平共外五项原则
C.参加国际日内瓦会议 D.出席万隆国际会议
【答案】C
【解析】1954年4月,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题干中的会议即是日内瓦会议,故选C;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7.《发改委专家:“中国GDP超日本”是历史性进步》一文指出:“从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我们的GDP规模现在是世界第二,超过了日本……我们把握住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这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把握住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 )
①设立海南省并划为经济特区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等沿海经济开发区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等沿海经济开发区和设立海南省并划为经济特区都属于1980年代的,所以排除①④;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2019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些都属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以答案选B,排除其他选项。
8.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
A.美苏关系缓和,和平共处 B.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优势地位 D.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美苏处于对峙,也就是处于两极格局状态,故A项排除;据“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及所学可得出美苏冷战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展开了角逐,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论述美国取得了对苏联的优势地位,故C项排除;科技上的差距只是对表象的概述,不合题意,故D项排除。
9.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这一外交主张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两极格局解体,世界走向多极 B.中国工作重心转移,需要和平环境
C.和平力量增长,战争威胁消除 D.中国外交开始成熟,大国关系和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时期中国政府主张不结盟,主要是为了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故本题选择B;A项错误,80年代两极格局没有解体;C项错误,战争威胁消除绝对化了;D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标志中国外交成熟了。
10.对中俄关系,有专家指出:由于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这种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是有根本不同的。这里的“根本不同”是指( )
A.中美关系比中俄关系更为重要
B.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曲折
C.当今两国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国
D.不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属于同盟关系,共同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材料可以看出“中俄关系属于战略伙伴关系”,从原来的盟友变成了伙伴,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美关系,更谈不上和中俄关系的比较,A项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旨意无关,排除。当今,中国仍坚持独立自出的和平外交政策,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C。
11.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共和国的崩溃》中写到:“如果美国关注欧洲事务,欧洲和平就有了保障。”下列不属于20世纪四十年代美国介入欧洲事务的是( )
A.通过新的《中立法》,为英国购买军火提供方便
B.确定了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C.苏德战争爆发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D.提出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答案】A
【解析】《中立法》签署于1939年,故A错误。其他选项符合时间信息。
12.20世纪40年代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
①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
②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④援助西欧走向经济复苏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1944年,美国确立以其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又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故①正确;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与材料意思不符,故②错误;欧洲走向经济联合是欧洲各国自身的努力,与美国的帮助无关,故③错误;1947年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了协助欧洲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故④
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13.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 )
A.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
B.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基本一致
C.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D.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判断来解决问题的能力。1969年初,由于美国实力下降,尼克松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与此同时,中国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于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形成了 “美要利用中苏矛盾,苏要利用中美矛盾,我应有意识地利用美苏矛盾”的外交新思路,以缓和中美关系,牵制苏联。故选B。其余选项与时代特征不符。
14.邓小平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针对的是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
③“韬光养晦”指的是专注国内发展、少参与国际事务
④“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只能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故C正确。
15.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有( )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④中日《联合声明》签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①项是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项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③项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④是1973年。故选D项。
16.“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可见“北欧平衡”是美苏两极格局下北欧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体现,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避免了战争,因此选B。ACD说法错误。
17.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
A.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 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注意关键信息“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对外开放的意识,故选A。B在邓小平的话中没有明显体现,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8.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 实行不结盟政策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只是指出了材料是在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但没有说明其根本的出发点;不结盟指的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与材料所给的国家不符;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不能体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ABC.。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稳定环境。材料所示的国家都是我国周边国家,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故D符合题意
19.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 )
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 D两项不对,“和平统一”的方针和“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两个问题上两岸并没与有达成共识;C项不对,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是在2019年。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 九二共识 ”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故选B项。
20.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讲话名称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摘自《邓小平文选》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答案】(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2分,写出两点即可)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对民权思想的分析与认识。本题实际上考查新旧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的新旧三民主义在这一方面的内容回答即可。对于“原因”要结合新三民主义的背景归纳总结。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要注意时间“20世纪20年代”,正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主要联系这一时期毛泽东的主要活动及理论创作,如井冈山时期的斗争与经验的总结等内容归纳总结。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回答时首先要注意对表格中的项目及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一是关于祖国统一的问题,二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尤其是关于经济体制的认识问题。同时要注意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20世纪中国三大思想理论成果的综合分析与认识。解答时注意三大思想理论成果的背景及在三大思想理论指导下所取得的成就及三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论作用的角度归纳总结。
2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区域间合作逐步向前推进,国际形势朝着持续稳定地方向发展。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
——摘编自张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
【答案】
(1)背景: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世界
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促进和平的因素不断增长。
(2)认识: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世界各国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各国需要共同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
【解析】(1)本问考查的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背景,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紧扣材料信息“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等,分析、认知,结合相关史实,重点注意从以下维度展开: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促进和平的因素不断增长等,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考查的是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认识与理解,需要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问属于开放性题型设问,紧扣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组织答案: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各国需要共同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各国要努力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 十年高考20022011高考英语 高考完2021-05-1435页
- 新课标高考复习突破古代文阅读分析2021-05-1412页
- 2019人教高考化学一轮选训习题3及2021-05-146页
- 全国高考宁夏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2021-05-1412页
- 浙科版必修1备战高考生物知识点整2021-05-1412页
-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资料19无2021-05-147页
- 2020届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 第1部分2021-05-149页
- 2020版高考英语一轮巩固达标练 Uni2021-05-149页
-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第三单元2021-05-1410页
- 201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2021-05-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