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0.00 KB
  • 2021-05-22 发布

2020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单选题 1.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 B. 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可看作质点 C. 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D. 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 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 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D.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加速度也一定越小 3. 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以行驶了另一半,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 4. 一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面顶端沿圆弧滑至底端,如图所示.则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中(  )‎ A. 位移大小是R B. 位移大小是 C. 路程是2R D. 路程是πR ‎ 5. 下面几种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物体的位移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B. 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物体的速度恒定,而加速度在变化 D. 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而速度在变化 6. 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若平板车足够长,关于物块的运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 A. 0-6s加速,加速度大小为‎2m/s2,6-12s减速,加速度大小为‎2m/s2 B. 0-8s加速,加速度大小为‎2m/s2,8-12s减速,加速度大小为‎4m/s‎2 ‎C. 0-8s加速,加速度大小为‎2m/s2,8-16s减速,加速度大小为‎2m/s2 D. 0-12s加速,加速度大小为‎1.5m/s2,12-16s减速,加速度大小为‎4m/s2‎ 7. 物体A的加速度为‎3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 B. 物体A的速度变化比物体B的速度变慢 C. 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 物体B的速度一定在减小 9‎ 1. 教练员分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全程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前7s跑了‎63m,跑到终点共用了10s,则(  )‎ A. 运动员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8m/s B. 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 C. 运动员在第7s末的瞬时速度是‎9m/s D. 运动员在百米终点冲刺速度为‎10m/s 2. 下列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m/s B. 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读数是‎90km/h C. 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0m/s D. 台风中心以25 km/h的速度向沿海海岸移动 3. 加速度用来描述(  )‎ A. 物体运动的快慢 B. 物体速度的增加 C. 物体速度的改变 D. 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 4. ‎2014年11月11日在广东省珠海市航展中心举行,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将首次驾驶歼十亮相.在表演中,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表演机保持队形,直刺苍穹,做出了很多个高难度动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飞机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B. 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 C.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D.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 5. 如图所示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 ‎ ‎ 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D.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6. 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并向同一方向直线行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在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B. 从同地同时出发后,甲、乙两汽车在t1时刻相遇 C. 在0~t1内,乙车平均速度比甲车平均速度小 D. 在t1时刻以前,甲车速度始终比乙车速度小 ‎ 二、多选题 7.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时间t=t0时,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则它的(  )‎ A. 速度逐渐减小 B. 位移始终为正,速度变为负值 C.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D. 位移的变化越来越快 8.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v2=‎10m/s,在这1s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 9‎ A. 可能小于4 m/s2 B. 可能等于6 m/s‎2 ‎C. 一定等于6 m/s2 D. 可能大于10 m/s2‎ 1. 如图为甲、乙、丙三个军事小分队进行军事行动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丙两个分队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 B. 甲、乙、丙三个分队的位移相等 C. 甲、乙、丙三个分队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甲、乙、丙三个分队运动的路程相等 ‎ 三、实验题探究题)‎ 2.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阶段常用的实验器材之一,如图1所示是两种常见的打点计时器, (1)关于两种计时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图甲中的打点计时器是电磁打点计时器 B.图乙中的打点计时器是电磁打点计时器 C.图甲中的打点计时器的A处应为“墨粉纸” D.图甲中的打点计时器的A处应为“复写纸” (2)若用图甲中的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如图2,则该运动是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匀变速直线”或“非匀变速直线”). (3)关于纸带中的相应点间距的测量过程,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_ A.用刻度尺上边缘紧贴纸带打出的点,一次性记录好所有点对应的读数 B.用刻度尺分段量出所有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备不时之需和方便计算 C.用刻度尺分段量出需要的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以方便计算.‎ 四、计算题 3. 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求: ‎ 9‎ ‎(1)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2)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 1. 9‎ 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保时捷911GT3由静止加速至‎100km/h只需4.2s. (1)求保时捷911GT3的平均加速度; (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km/h? ‎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B 2. B 3. B 4. B 5. C 6. C 7. B 8. A 9. D 10. D 11. D 12. C 13. B 14. CD 15. BD 16. AB ‎ ‎17. BC;非匀变速直线;A  ‎ ‎18. (1)加速度 ‎ 由v—t图象并代入数据得a=‎1.5m/s2‎ ‎(2)设20s时速度为vm,0~20s的位移 ‎ ‎20~45s的位移 ‎45~75s的位移 ‎ ‎0~75s这段时间的总位移 ‎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 ‎  ‎ ‎19. 解:(1)‎100km/h=‎27.8m/s, 平均加速度=‎6.62m/s2. (2)私家车加速的时间t2=. 答:(1)保时捷911GT3的平均加速度为‎6.62m/s2. (2)它们需要9.27s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km/h.  ‎ ‎【解析】‎ ‎1. 解:A、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需要分析人的不同的动作,所以此时人不能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的大小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此时月球可看作质点,所以B正确; C 9‎ ‎、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相对于隧道来说是不能忽略的,所以此时的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所以C错误;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看的就是它的形状如何,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所以D错误. 故选B.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 解:A、物体的速度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C错误. 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 ‎3. 解:设全程为2s,前半程的时间为:t1=. 则后半程的运动时间为:t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分别求出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运行的时间,从而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 ‎4. 解: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l=πR,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为x=R. 故选:B 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 本题是基础题,紧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抓住位移的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5. 解:A、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位移为正,而加速度为负,故A中情况可能发生; B、速度与加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可能发生; C、速度不变,则一定没有加速度,故C不可能发生; D、加速度不变,但只要有加速度,速度一定改变,例如平抛运动,故D可能发生; 本题选不可能发生的, 故选:C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加速度方向可能相反. 本题考查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的关系,要注意它们各自的决定因素;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 解: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有 车先以‎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以‎-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物体与车的动摩擦因数可知,物体与车的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为‎2m/s2,因此当车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动力,相反则受到滑动摩擦阻力. 根据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则有:当0-8s时,车的速度大于物体,因此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动力,则其加速度为‎2m/s2, 同理,可得:当,当8-16s时,车的速度小于物体,因此物体受到滑动摩擦阻力,则其加速度为‎2m/s2‎ 9‎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图象,结合图象的信息: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倾斜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有关.根据车的运动情况,从而可确定物相对车加速还是减速,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考查物体与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根据运动情况来确定受力情况,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注意分清研究对象,同时掌握读取图象信息的能力.‎ ‎7. 解:A、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可知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故A错误.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可知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快,故B正确. C、由于速度的方向未知,可知物体A的速度可能增加,可能减小,故C错误. D、由于物体B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或相反,物体B的速度不一定在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8. 解:A、运动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故运动员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运动员在第7s内的位移不知道,故无法求解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 CD、运动员在第7s末的瞬时速度和运动员在百米终点冲刺速度都是瞬时速度,由于运动员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故条件不足,无法求解,故C错误,D错误; 故选:A 平均速度用位移除以对应的时间求解,而瞬时速度是某个时刻的速度,由于运动员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故条件不足,无法求解. 本题关键是明确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知道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不同,基础题目.‎ ‎9. 解: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故A错误 B、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读数是‎90km/h,指的是某一时刻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B错误; C、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0m/s,为某一位置的速度,故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 D、台风中心以‎25km/h的速度向沿海海岸移动,是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10. 解:A、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不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C错误,D正确. B、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不等于速度的增加量,故B错误. 故选:D.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 ‎11. 解: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是相对于地面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故A正确 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故B正确 C、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所有飞机的位置相对不变,其他飞机是静止的,故C正确,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建立坐标系的意义是为了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要根据问题的实际需要,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沿直线运动建立直线坐标系,在平面上运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要选择参考系,为定量描述物体位置变化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并且要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12. ‎ 9‎ 解:告示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 故选:C 告示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 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识的了解程度.量程牌的数字、计程器的读数等都表示路程.速度计测量瞬时速度的大小.‎ ‎13. 解:A、根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在t1时刻,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大,故A错误. B、从同地同时出发后,在t1时刻两车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故B正确. C、在0~t1内,两车的位移相等,时间也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C错误. D、在t1时刻以前,甲车速度先比乙车的速度小,后比乙车的速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从同地同时出发后,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等时相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 本题考查位移时间图象,关键要知道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要防止将其作为速度时间图象处理.‎ ‎14. 解:速度v>0,加速度a>0,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慢,速度越来越大,可知位移的变化越来越快,故C、D正确,A、B错误. 故选:CD. 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5. 解: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1s内的平均加速度a=. 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1s内的平均加速度a=,负号表示方向,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结合初末速度和时间求出1s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基础题.‎ ‎16. 解:A、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小分队的运动轨迹不同,甲、丙两个分队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但是首末位置相同,则位移相等,故A正确,B正确. C、三个分队的位移相等,但是运动时间未知,则无法比较平均速度,故C错误. D、甲乙丙运动轨迹的长度不同,则路程不同,故D错误. 故选:AB 根据首末位置的距离比较位移的大小,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17. 解:(1)A、图甲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图乙是电磁打点计时器,故A错误,B正确; C、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墨粉纸,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复写纸,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x6,根据纸带可知,x1=‎1.50cm,x2=‎1.70cm,x3=‎2.10cm,x4=‎2.70cm,x5=‎3.50cm,x6=‎4.50cm,由于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逐渐增大,所以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纸带中的相应点间距的测量过程,应用刻度尺上边缘紧贴纸带打出的点,一次性记录好所有点对应的读数,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刻度尺分段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时,测量误差增大,故A正确,BC错误; 故选:A 故答案为:(1)BC;(2)非匀变速直线;(3)A ‎ 9‎ 打点计时器有下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根据两种打点计时器构造的不同分析,根据纸带读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差分析运动情况,一次性记录好所有点对应的读数,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本题主要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以及数据的处理,知道两种不同的打点计时器的区别和联系,明确根据纸带的点迹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 ‎18. (1)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加速度的定义求解。 (2)由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求得位移,再求平均速度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两个物理意义:斜率等于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19. (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保时捷的平均加速度.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私家车由静止加速至‎100km/h的时间.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