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MB
- 2021-05-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总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
2020年高考必备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考点一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8
20
考点二
两类动力学问题
20
20
24
15
19
20
考点三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25
25
25
21
25
24、25
考点四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23
22
考点一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命题角度1(储备)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
【典题】重力为G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 )
A.当θ=6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G2
B.当θ=12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G
C.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
D.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
答案A
- 41 -
高考总复习
解析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和地面对两只手的支持力,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每只手受到的支持力大小都等于12G,和夹角θ无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12G,A正确,B错误;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C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永远相等,D错误.
转换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
如果不能直接求解物体受到的某个力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即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转换研究对象后所求的力与待求力是“等大”的,因此问题得以巧妙地解决.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
命题角度2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多选)(2016全国Ⅰ·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答案BC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加一恒力后,合力即该恒力,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C选项正确;由加速度定义式a=ΔvΔt可知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总是不变,速率的变化量不一定相等,选项D错误;质点的速度方向不一定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某一时刻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速度方向立即改变,而恒力方向不会改变,所以速度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选项B正确.
2.
- 41 -
高考总复习
(多选)(2016全国Ⅲ·20)如图,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FN,则( )
A.a=2(mgR-W)mR B.a=2mgR-WmR
C.FN=3mgR-2WR D.FN=2(mgR-W)R
答案AC
解析质点P由静止滑到最低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W=12mv2①
在最低点时有a=v2R②
联立①②解得a=2(mgR-W)m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v2R③
联立①③解得FN=3mgR-2WR,所以选项A、C正确,B、D错误.
合力、加速度、速度之间的关系判定
- 41 -
高考总复习
(1)不管速度是大还是小,只要合力不为零,物体一定有加速度.
(2)a=Δv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Δv、Δt无必然联系;a=F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F,a∝1m,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3)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
如图所示,小明将叠放在一起的A、B两本书抛给小强,已知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两本书在空中不翻转,不计空气阻力,则A、B在空中运动时( )
A.A的加速度等于g
B.B的加速度大于g
C.A对B的压力等于mg
D.A对B的压力大于mg
答案A
解析A、B在空中运动时,A、B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B之间没有作用力,A、B的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故A正确,BCD错误.
2.在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绳a处于斜向上的方向,拉力为Fa,绳b处于水平方向,拉力为Fb,如图所示.现让小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此时小球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仍保持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Fa变大,Fb不变
B.Fa变小,Fb变小
C.Fa不变,Fb变大
D.Fa不变,Fb变小
答案C
- 41 -
高考总复习
解析小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小球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仍保持不变,故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Fa的竖直分量大小仍等于mg,Fa不变,Fa的水平分量也不变,而加速度水平向左,故Fb变大,C正确.
3.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内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因前方有障碍物,为避免相撞,小车刹车制动,在小车整个运动的过程中,A、B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且随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小车匀速运动过程中,A、B两物体间存在摩擦力
B.在小车匀速运动过程中,B物体相对小车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C.在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A相对B一定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
D.在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A、B两物体间一定存在着沿斜面方向上的摩擦力
答案A
解析小车匀速运动时,A、B处于平衡状态,B相对小车无运动趋势,且由受力分析可知,A、B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故A对,B错;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由于加速度大小未知,A、B间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不能确定,所以C、D错误.
命题角度3(储备)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的理解
【典题】(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3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并恰好与A物体相互接触.g取10 m/s2.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 )
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0 N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C.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
D.物体A对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为12 N
答案CD
- 41 -
高考总复习
解析弹簧的弹力大小不会瞬间变化,故剪断细线的瞬间,弹力大小不变,仍为20 N,A错误;A、B有共同加速度,a=GA+GB-FxmA+mB=20+30-205 m/s2=6 m/s2,B错误,C正确;以B为研究对象,mBg-FN=mBa,FN=mB(g-a)=3×4 N=12 N,D正确.
瞬时问题的分析方法
(1)分析物体的瞬时问题,关键是弄清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正确分析该时刻的受力,然后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2)分析此类问题应特别注意绳或线类、弹簧或橡皮绳类模型的特点.
①轻绳、轻杆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
②轻弹簧、轻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非弹性绳A和B系住,其中B绳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水平绳的拉力为mgsin α
B.剪断水平绳,斜绳的拉力不变
- 41 -
高考总复习
C.剪断水平绳,小球的加速度为gsin α
D.剪断斜绳,小球的加速度为gtan α
答案C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平衡时水平绳的拉力为mgtan α,A错误;平衡时斜绳的拉力为mgcosα,剪断水平绳,斜绳的拉力为mgcos α,B错误;剪断水平绳,小球的加速度为a=mgsinαm=gsin α,C正确;剪断斜绳,小球只受重力,小球的加速度为g,故D错误.
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均为m=1 kg,A、C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光滑,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B、C之间用轻绳相连.现在给C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为4 N的拉力F,使A、B、C三个木块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撤去拉力F,则撤去力F的瞬间,轻绳中的张力FT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0 B.1 N C.2 N D.3 N
答案B
解析在拉力作用下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μmg=3ma
解得a=1 m/s2.
弹簧上的弹力不能瞬间变化,设弹力大小为F',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1×1 N=1 N
当撤去外力后,把B、C作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μmg=2ma'
解得a'=1 m/s2,方向向左.
对C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1 N,故B正确.
3.
- 41 -
高考总复习
(多选)如图所示,一辆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固定由正六边形的三边构成的槽型容器ABCD,光滑小球静止在容器内且与AB、BC和CD边都接触.现使小车以加速度a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为重力加速度.则( )
A.若AB和CD边对小球的作用力都为零,则a=3g
B.若AB和CD边对小球的作用力都为零,则a=33g
C.若AB边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则BC和CD边对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若AB边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则BC和CD边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之差为一定值
答案AD
解析当AB、CD边对小球的作用力都为零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mgtan60°m=3g,A正确,B错误;当AB边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上FBCcos 60°-FCDcos 60°=mg,故D正确,C错误.
4.
(多选)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1 kg的小球,小球一端与水平轻弹簧相连,另一端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力个数不变
B.小球立即向左运动,且a=8 m/s2
C.小球立即向左运动,且a=10 m/s2
D.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为零
答案BD
解析在剪断轻绳前,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弹簧的弹力F=mgtan 45°=10×1 N=10 N,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仍然为10 N,小球此时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和摩擦力四个力作用,小球的受力个数发生改变,故A错误;剪断轻绳时,小球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μmg=0.2×10 N=2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a=F-Ffm=10-21 m/s2=8 m/s2.
- 41 -
高考总复习
合力方向向左,所以向左运动,故B正确,C错误.若剪断弹簧,则在剪断的瞬间,轻绳对小球的拉力瞬间为零,此时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所受的合力为零,则小球的加速度为零,故D正确.
考点二 两类动力学问题
命题角度1已知运动(受力)求受力(运动)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多选)(2019全国Ⅲ·20)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
A.木板的质量为1 kg
B.2 s~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
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答案AB
解析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等于木板与物块间的摩擦力.由题图(b)可知,滑动摩擦力Ff=0.2 N,设木板质量为m木,对木板:4~5 s内的加速度a2=ΔvΔt=-0.21 m/s2=-0.2 m/s2,-Ff=m木a2,可求得m木=1 kg,A正确.对木板:2~4 s内,F-Ff=m木a1,a1=0.2 m/s2,求得F=0.4 N,B正确.对木板:0~2 s,拉力F与静摩擦力Ff静平衡,F=Ff静=kt,C错误.物块质量未知,无法求正压力,无法求动摩擦因数μ,D错误.
2.
- 41 -
高考总复习
(2018全国Ⅰ·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
选物块P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N-mg=ma,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则F0=ma,F由开始随x增加,FN变小,F变大,选项A正确.
3.(2017全国Ⅱ·24)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距s0和s1(s1mgsin 30°=12mg,所以以后工件与皮带保持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均错误.
2.如图所示,半径R=1.6 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下端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水平传送带上A、B两端点间距L=16 m,传送带以v0=10 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将质量m=1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到传送带上,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
(1)将滑块在传送带A端由静止释放,求滑块由释放到第一次经过B端时所需时间;
(2)若滑块仍由静止释放,要想滑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C,求滑块在传送带上释放的位置范围;
(3)若将滑块在传送带中点处释放,同时沿水平方向给滑块一初速度,使滑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C,求此初速度满足的条件.
- 41 -
高考总复习
答案(1)2.85 s (2)在A端与距A端6 m的范围内任何一个位置 (3)v1≥4 m/s,水平向右;4 m/s≤v2≤8 m/s,水平向左
解析(1)对滑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由运动学得v0=at1
解得t1=2.5 s.
设滑块速度达到v0时经过的位移为x1
由运动学得x1=12at12=12.5 m
设滑块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2,x2=L-x1=3.5 m
则滑块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x2v0=0.35 s
所需时间为t=t1+t2=2.85 s
(2)由牛顿运动定律得mg=mvC2R
由机械能守恒得12mvB2-12mvC2=2mgR
解得滑块通过B点的速度至少为vB=45 m/s
由运动学得vB2=2ax
解得x=10 m
滑块在A端与距A端6 m的范围内任何一个位置释放均可到达半圆轨道的最高点C处
(3)若给滑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1,由运动学公式得vB2-v12=2a·L2
解得v1=4 m/s,所以给滑块一水平向右的速度且需满足的条件v1≥4 m/s.
若给滑块一水平向左的速度,只需让滑块向左减速滑行的距离在2 m~8 m的范围即可,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22-0=2ax' 2≤x'≤8
解得4 m/s≤v2≤8 m/s
所以给滑块一水平向左的速度且需满足的条件4 m/s≤v2≤8 m/s.
3.
- 41 -
高考总复习
(2019山东德州模拟)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夹角θ=37°,从A到B长度为L=10.25 m,传送带以v0=10 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置一质量为m=0.5 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痕迹.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1)煤块从A到B的时间;
(2)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痕迹的长度.
答案(1)1.5 s (2)5 m
解析(1)煤块刚放上传送带时,受到向下的摩擦力,其加速度为a1=mg(sinθ+μcosθ)m=g(sin θ+μcos θ)=10 m/s2,
煤块加速到传送带速度v0所用的时间为t1=v0a1=1 s,
其经过的路程为x1=12a1t12=5 m,
因tan θ=34>μ,所以煤块的速度达到v0后,受到向上的摩擦力,则
加速度为a2=mg(sinθ-μcosθ)m=g(sin θ-μcos θ)=2 m/s2,
煤块以加速度a2运动的路程为x2=L-x1=5.25 m,
其时间满足x2=v0t2+12a2t22,解得t2=0.5 s,
煤块从A到B的时间为t=t1+t2=1.5 s.
(2)第一过程煤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后留下的痕迹长
Δx1=v0t1-x1=5 m,
第二过程煤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前留下的痕迹长
Δx2=x2-v0t2=0.25 m,
Δx2与Δx1部分重合,故痕迹总长为5 m.
命题角度2板块运动、受力的综合分析
- 41 -
高考总复习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2017全国Ⅲ·25)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
(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答案(1)1 m/s (2)1.9 m
解析(1)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B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f1、Ff2和Ff3,A和B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1.在物块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
Ff1=μ1mAg①
Ff2=μ1mBg②
Ff3=μ2(m+mA+mB)g③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1=mAaA④
Ff2=mBaB⑤
Ff2-Ff1-Ff3=ma1⑥
设在t1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其大小为v1.由运动学公式有
v1=v0-aBt1⑦
v1=a1t1⑧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已知数据得v1=1 m/s⑨
(2)在t1时间间隔内,B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B=v0t1-12aBt12⑩
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对于B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f1+Ff3=(mB+m)a2
- 41 -
高考总复习
由①②④⑤式知,aA=aB;再由⑦⑧式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度大小也为v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2.设A的速度大小从v1变到v2所用的时间为t2,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
v2=v1-a2t2
对A有v2=-v1+aAt2
在t2时间间隔内,B(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1=v1t2-12a2t22
在(t1+t2)时间间隔内,A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sA=v0(t1+t2)-12aA(t1+t2)2
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A和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
s0=sA+s1+sB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s0=1.9 m
(也可用如图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
- 41 -
高考总复习
滑板问题要分析“多物体、多过程、临界点”
如图所示,滑板现象是指物块m在较长滑板M的上表面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趋势的情景,分析解答需注意三点.
(1)物块受外力或滑板受外力时,分析二者是否同步运动,在接触面处均存在最大静摩擦力μmg=ma的基本临界点.
(2)对两物体一般使用隔离法,若二者加速度相等,也可用整体法分析两物体.一般应用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等,各物理量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正确应用物块与滑板在力、速度及加速度、几何长度、时间等各方面的相应关联.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放置小滑块A.木板B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其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滑块A的质量为( )
A.4 kg B.3 kg C.2 kg D.1 kg
答案C
解析设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
当F=3 N时,加速度为:a=1 m/s2,
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M+m=3 kg
当F>3 N时,A、B发生相对滑动,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则F=Ma+μmg,图线的斜率k=1 kg=M,
故小滑块A的质量m=2 kg,C正确.
- 41 -
高考总复习
2.如图所示,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滑块叠放在木板右端,现对木板施加水平恒力,使它们向右运动.当滑块与木板分离时,滑块相对地面的位移为x、速度为v.若只减小滑块质量,再次拉动木板,滑块与木板分离时( )
A.x变小,v变小
B.x变大,v变大
C.x变小,v变大
D.x变大,v变小
答案A
解析长木板和滑块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滑块的加速度a1=μg,长木板加速度a2=F-μmgM,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滑块与木板分离时,滑块相对地面的位移为x=12a1t2,滑块相对长木板的位移为L=12a2t2-12a1t2,滑块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a1t,若只减小滑块质量,再次拉动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滑块的加速度a1=μg不变,长木板加速度a2=F-μmgM变大,由滑块相对长木板的位移为L=12a2t2-12a1t2可得运动时间变小,滑块相对地面的位移为x=12a1t2变小,滑块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a1t变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3 kg的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1 kg的物块放在木板上,物块与木板之间有摩擦,两者都以大小为4 m/s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当木板的速度为3 m/s时,物块处于( )
A.匀速运动阶段 B.减速运动阶段
C.加速运动阶段 D.速度为零的时刻
答案B
解析物块和木板相对运动,物块和木板间有摩擦力Ff,所以物块做加速度a=Ffm的匀减速运动;木板做加速度a'=FfM=13a的匀减速运动;故当木板速度为3 m/s时,物块速度为1
- 41 -
高考总复习
m/s,两者的速度方向不变,之后木板继续做减速运动,物块速度先减到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木板继续减速,当木板和物块速度相同后,两者一起做匀速运动.故当木板的速度为3 m/s时,物块必处于匀减速运动阶段,所以B正确,ACD错误.
4.
一长轻质薄硬纸片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放质量均为1 kg的A、B两物块,A、B与薄硬纸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μ2=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5 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 N
B.若F=8 N,则B物块的加速度为4.0 m/s2
C.无论力F多大,A与薄硬纸片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D.无论力F多大,B与薄硬纸片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答案C
解析物块A与硬纸片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A=μ1mAg=0.3×1×10 N=3 N,物块B与硬纸片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B=μ2mBg=0.2×1×10 N=2 N.若F=1.5 NFf1,所以木块运动时,木板静止不动.
木块在左边第一块木板上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1.
设小木块滑上第二块木板的瞬时速度为v,
由运动学关系式得:v2-v02=-2a1l
代入数据解得:v=1 m/s
(2)木块滑上第二块木板后,设木板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μ2(M+m)g=Ma2
设木块与木板达到相同速度v1时,运动时间为t
对木块:v1=v-a1t,对木板有:v1=a2t
解得:v1=0.1 m/s,t=0.3 s
此时木块运动的位移s1=v+v12t=0.165 m,木板
的位移s1'=v122a2=0.015 m.
木块在木板上滑动的长度为s1-s1'
相关文档
- 2020高中物理 1.7 涡流现象及其应2021-05-246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2021-05-247页
- 湖北省宜昌市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2021-05-244页
- 【物理】黑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192021-05-2414页
- 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光 2 全反射目2021-05-242页
- 高中物理 第三章 从电表电路到集成2021-05-242页
- 2018高中物理教学总结2021-05-243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物理 第7章 机2021-05-243页
- 高中物理 4.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021-05-243页
- 2020学年高中物理(课堂同步系列一)每2021-05-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