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00 KB
- 2021-06-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检测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
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让放在河中的纸船逐渐靠近河岸,可向比纸船更远处掷石子形成水波
B.两个在水中潜泳并且靠得较近的运动员也能利用语言交流,是声波在液体中传播的
应用
C.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击打船壁引起机械振动,不能在飞船体外形成波
D.以上说法全错
答案:BC
解析: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不随波迁移,A 错;由于声波不仅能在气体中传播,也
能在液体及固体中传播,B 正确;太空为真空,因而飞船外不传播声波,C 正确.
2.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 4km/s 和 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
竖直弹簧振子 P 和水平弹簧振子 H 组成(如图).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
两振子相差 5 s 开始振动,则( )
A.P 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 36 km
B.P 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 25 km
C.H 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 36 km
D.H 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 25 km
答案:A
解析:由两种波的传播速率可知,纵波先传到地震仪,设所需时间为 t,则横波传到地
震仪的时间为 t+5.由位移关系可得 4(t+5)=9t,t=4 s,距离 l=vt=36 km,故 A 正确.
3.(2010·泉州七中高二检测)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
2
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 5cm,且在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
分别为 1m/s 和 0.5m.C 点是 BE 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E 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B.图示时刻 A、B 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20cm
C.图示时刻 C 点正处在平衡位置且向水面运动
D.从图示的时刻起经 0.25s 后,B 点通过的路程为 20cm
答案:A
4.噪声会对人的心理、生理、生活与工作带来严重影响,通常用声强级 L1=10lg I
I0
(单
位为 dB)来表示噪声的大小.式中 I 为声强,单位是 W/m2;I0=10-12W/m2 是人刚好能听到
的声音强度.我国规定工作环境的噪声一般应低于 85dB,则以下最接近该标准的声强是
( )
A.10-1W/m2 B.10-2W/m2
C.10-4W/m2 D.10-6W/m2
答案:C
解析:由题意 85=10 lg I
I0
,则 I
I0
=108.5,
可得 I=10-3.5 W/m2,选 C.
5.(2009·沈阳高二检测)如图所示,虚线和实线分别为甲乙两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
图象,已知甲乙两个振子质量相等,则( )
A.甲乙两振子的振幅分别为 2cm、1cm
B.甲、乙两个振子的相位差总为π
C.前 2 秒内甲乙两振子的加速度均为正值
D.第 2 秒末甲的速度最大,乙的加速度最大
3
答案:AD
解析:两振子的振幅 A 甲=2cm,A 乙=cm,A 对;两振子的频率不相等,相位差为一变
量,B 错;前 2 秒内,甲的加速度为负值,乙的加速度为正值,C 错;第 2s 末甲在平衡位
置,速度最大,乙在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D 对.
6.(2010·浙江温州高二联考)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 v=4 m/s.已知坐
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a),在下列 4 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 t=0.15 s 时的波
形的图是( )
答案:A
解析:λ=vT=1.6m
由振动图象知在 t=0.15s 时刻,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上方且正在向下运动,结合机械波沿
x 负方向传播可得 A 选项正确.
7.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 9 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 L,
如图甲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 时到达质点 1,质点 1 开始向下运动,经过
时间Δt 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
A.周期为Δt,波长为 8L
B.周期为2
3Δt,波长为 8L
4
C.周期为2
3Δt,波速为12L
Δt
D.周期为Δt,波速为8L
Δt
答案:BC
解析:因质点开始振动方向向下,故经Δt 时间第一次出现图示波形时,质点 1 和质点 9
之间恰好是一个波长,说明波由质点 1 传播到质点 9 需要一个周期的时间,但质点 9 刚开始
振动的方向是向下振动,而波形图中质点 9 是向上振动的,说明波传播到质点 9 后又振动了
半个周期,故有 3
2T=Δt,T=2
3Δt,由图知,λ=8L,由 v=λ
T
得,v=12L
Δt
,故 BC 正确.
8.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 a、b 两点相距 4.42 m,图中实、虚两条曲线
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 a、b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从图示可知( )
A.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 10 Hz
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 0.1 m
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34 m/s
D.a 点一定比 b 点距波源近
答案:AC
解析:由振动曲线知 T=0.1 s,故 f=1
T
=10 Hz,A 正确.若波经 a→b,则Δt1=0.1k+
0.03.若波经 b→a,则Δt2=0.1k+0.07.由 v1·Δt1=sab 和 v2·Δt2=sab,取 k=0,1,2……可知 C 正
确,B、D 错.
9.(2008 广东模拟)如下图所示,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 20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5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 a 的加速度将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 0.01 s,质点 a 通过的路程为 0.4 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 50 Hz
D.若该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宽约 4 m 的障碍物,则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ABCD
解析:a 点在最大位移处,下个时刻向平衡位置运动,位移减小,所以加速度将减小,
A 正确;由波的图象可知波长λ=4 m,T=λ
v
= 4
200 s=0.02 s,0.01 s 为半个周期,所以经过 0.01
s,a 点经过的路程为 2A=0.4 m,B 正确;发生稳定干涉,所以另一列波的频率与该波频率
相同,为 50 Hz,C 正确;障碍物的尺寸与该波波长相同,能发生明显衍射,D 也正确.
10.(2008 辽宁大连模拟)一列简谐横波以 1 m/s 的速率沿绳子由 A 向 B 传播,质点 A、
B 间的水平距离 x=3 m,如图甲所示.若 t=0 时,质点 A 刚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
振动图如图乙所示.则 B 点的振动图象为下面四个图中的( )
答案:B
解析:该波由 A 传到 B 所需时间为 t=x
v
=3 s,所以质点 B 在 t=3 s 时才开始振动,且
振动情况重复质点 A 的振动,即振动方向为由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故选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4 分)在做水波通过小孔衍射的演示实验时,激发水波的振子振动频率为 5Hz,水
波在水槽中传播速度为 0.05m/s,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使用小孔直径 d 应________m.
答案:≤0.01
解析:由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知,当 d≤λ时满足要求,由 v=λf 得λ=v
f
=0.05
5 m,
因为 d≤λ,所以 d≤0.01m.
12.(5 分)如图是一列沿 x 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 3m 的两质点 P 和 Q
6
的振动图象,其实线是 P 点的振动图象,虚线是 Q 点的振动图象,若 P 质点离波源比 Q 质
点近,则该波的最大波长为________m,若 Q 质点离波源比 P 点近,则该波的最大波长是
________m.
答案:4m 12m
解析:由同一时刻 P、Q 两点的位移,画出 P、Q 间的波形图.由图可知 t=0 时,P 在
正向最大位移处,Q 在平衡位置且向负向运动.若 P 质点离波源近,则 P、Q 间的波形如图
1 所示,有3
4λ=3,λ=4m;若 Q 质点离波源近,则 P、Q 间的波形如图 2 所示,则有1
4λ=3,
λ=12m.
13.(5 分)一列间谐横波,沿 x 轴正向传播.位于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①
该振动的振幅是________cm;②振动的周期是________s;③在 t 等于1
4
周期时,位于原点的
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__cm.图乙为该波的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 点位于 x=0.5
m 处.④该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⑤经过1
2
周期后,A 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________cm.
答案:①8 ②0.2 ③0 ④10 ⑤-8
14.(6 分)如右图所示,在 y 轴上的 Q、P 两点的位置上有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
同的振源,它们激起的机械波的波长为 2 m,Q、P 两点的纵坐标为:yQ=6 m,yP=1 m,
那么在 x 轴上,从正无穷到负无穷的位置上,会出现振动减弱的区域有________个.
7
答案:5 个
解析:因为两波源的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是减弱点,在正下方相遇波程差最大,
QX1 - PX1 =6-1=5=2.5λ 即坐标为(0,0)处有一个减弱点.越向 x 轴的左右两侧Δx 越小,
QX2 - PX2 =1.5λ,有两个减弱点: QX3 - PX3 =0.5λ.又有两个减弱点,故答案为 5 个
点.
三、论述·计算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
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 分)(2010·辽师大附中高二检测)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
线.经 0.2s 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 T 大于 0.2s,求:
(1)由图中读出波的振幅和波长;
(2)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
(3)如果波向左传播,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
答案:(1)10cm;0.24cm (2)0.9m/s;0.27s
(3)0.3m/s;0.8s
解析:(1)振幅 A=10cm;波长λ=0.24cm
(2)波向右传播:波速 v1=Δx1
t
=0.18
0.2 m/s=0.9m/s
3
4T1=t,周期 T1=4
3t=4
3
×0.2s≈0.27s
(3)波向左传播:速度 v2=Δx2
t
=0.06
0.2 m/s=0.3m/s
1
4T2=t,周期 T2=4t=4×0.2s=0.8s
8
16.(9 分)某实验室中悬挂着一弹簧振子 A 和一单摆 B,弹簧振子的弹簧和小球(球中间
有孔)都套在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某次有感地震中观察到静止的振子 A 开始振动 4.0 s 后,
单摆 B 才开始摆动.此次地球中同一震源产生的地震纵波和横波的波长分别为 10 km 和 5.0
km,频率为 1.0 Hz.假设该实验室恰好位于震源的正上方,求震源离实验室的距离.
答案:40 km
解析:设地震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 vp 和 vS,则 vp=fλp①
vS=fλS②
式中,f 为地震波的频率,λp 和λS 分别表示地震纵波和横波的波长.设震源离实验室的
距离为 s,纵波从震源传播到实验室所需时间为 t,则
s=vpt③
s=vS(t+Δt)④
式中,Δt 为摆 B 开始摆动的时刻与振子 A 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由①②③④式得 s=
fΔt
1
λS
-1
λp
⑤
代入数据得
s=40km⑥
17.(10 分)(2009·山东)下图为一简谐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 P 做简谐
运动的表达式为 y=Asin5πt,求该波的速度,并画出 t=0.3s 时的波形图(至少画出一个波长)
答案:10 m/s 波形图见解析
解析:由简谐运动表达式可知ω=5π,t=0 时刻质点 P 向上运动,故波沿 x 轴正方向传
播.由波形图读出波长λ=4m,T=2π
ω
①
由波速公式 v=λ
T
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可得 v=10 m/s③
t=0.3 s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9
18.(12 分)有两列简谐横波 a、b 在同一媒质中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均为 v=2.5m/s.
在 t=0 时,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 x=2.5m 处重合,如图所示.
(1)求两列波的周期 Ta 和 Tb.
(2)求 t=0 时,两列波的波峰重合处的所有位置.
(3)辨析题:分析并判断在 t=0 时是否存在两列波的波谷重合处.
某同学分析如下:既然两列波的波峰存在重合处,那么波谷与波谷重合处也一定存在.只
要找到这两列波半波长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得到波谷与波谷重合处的所有位置.
你认为该同学的分析正确吗?若正确,求出这些点的位置.若不正确,指出错误处并通
过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1)1 s;1.6 s (2)x=(2.5±20k) m,k=0,1,2,3…… (3)不正确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a=2.5 m,λb=4.0 m,因此它们的周期
分别为
Ta=λa
v
=2.5
2.5 s=1 s Tb=λb
v
=4.0
2.5s=1.6s
(2)两列波的最小公倍数为 S=20 m,t=0 时,两列波的波峰重合处的所有位置为
x=(2.5±20k) m,k=0,1,2,3,……
(3)该同学的分析不正确.要找两列波的波谷与波谷重合处,必须从波峰重合处出发,
找到这两列波半波长的奇数倍恰好相等的位置.设距离 x=2.5 m 的 L 处两列波的波谷与波
谷相遇,并设
L=(2m-1)λa
2 L=(2n-1)λb
2
式中 m、n 均为正整数
只要找到相应的 m、n 即可
将λa=2.5 m,λb=4.0 m 代入并整理,得
10
2n-1
2m-1
=λa
λb
=4.0
2.5
=8
5
由于上式中,m、n 在整数范围内无解,所以不存在波谷与波谷重合处.
相关文档
- 2020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021-06-018页
- 浙江省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2021-06-0117页
- 北京市高中物理 恒定电流 04 电功2021-06-014页
- 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五节 电能的输2021-06-012页
- 2020高中物理第二章第2节匀速圆周2021-06-016页
-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2021-06-016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2021-06-015页
- 高中物理 模块要点回眸 第3点 破译2021-06-012页
- 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3 探测2021-06-015页
- 高中物理知识全解 1.6 万有引力2021-06-0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