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5 KB
- 2021-06-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能力课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弹簧类”模型
1.模型图
2.模型特点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1)在能量方面,由于弹簧的形变会具有弹性势能,系统的总动能将发生变化,若系统所受的外力和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2)在动量方面,系统动量守恒。
(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4)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课标全国卷)如图1所示,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度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黏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图1
解析 设碰后A、B和C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3mv=mv0①
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3mv=2mv1+mv0②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3m)v2+Ep=(2m)v+mv③
由①②③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
Ep=mv
答案 mv
(2016·河北石家庄二中一模)如图2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A=4.0 kg和mB=3.0 k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 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图2
(1)物块C的质量mC;
(2)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
解析 (1)由图知,C与A碰前速度为v1=9 m/s,碰后速度为v2=3 m/s,C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mCv1=(mA+mC)v2
即mC=2 kg
(2)12 s时B离开墙壁,之后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守恒,且当A、C与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mA+mC)v3=(mA+mB+mC)v4
(mA+mC)v=(mA+mB+mC)v+Ep
得Ep=9 J
答案 (1)2 kg (2)9 J
“子弹打木块”模型
1.模型图
2.模型特点
(1)当子弹和木块的速度相等时木块的速度最大,两者的相对位移(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取得极值。
(2)系统的动量守恒,但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摩擦力与两者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由上式可以看出,子弹的质量越小,木块的质量越大,动能损失越多。
(3)根据能量守恒,系统损失的动能ΔEk=Ek0,等于系统其他形式能的增加。
(4)解决该类问题,既可以从动量、能量两方面解题,也可以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借助图象求解.
(海南单科)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3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
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3
(1)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2)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解析 (1)从开始到木块到达最大高度过程:
由动量守恒:mv0=3mv1
由能量守恒:mv=·3mv+mgh+fL
解得:f=
(2)木块从最大高度至与物体最终相对静止:
由动量守恒:3mv1=3mv2
由能量守恒:·3mv+mgh=·3mv+fx
距a点的距离:s=L-x
解得:s=L-=L
答案 (1) (2)L
(2017·山西模拟)如图4所示,一质量m1=0.45 kg的平顶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质量m2=0.5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车顶的右端。一质量为m0=0.05 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00 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最终小物块相对地面以2 m/s的速度滑离小车。已知子弹与车的作用时间极短,物块与车顶面的动摩擦因数μ=0.8,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求:
图4
(1)子弹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速度的大小;
(2)小车的长度L。
解析 (1)子弹进入小车的过程中,子弹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0v0=(m0+m1)v1
解得v1=10 m/s
(2)三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0+m1)v1=(m0+m1)v2+m2v3
解得v2=8 m/s
由能量守恒可得
(m0+m1)v=μm2gL+(m0+m1)v+m2v
解得L=2 m
答案 (1)10 m/s (2)2 m
“圆弧轨道+滑块(小球)”模型
1.模型图
2.模型特点
(1)最高点:m与M具有共同水平速度,且m
不可能从此处离开轨道,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mv0=(M+m)v共,mv=(M+m)v+mgh。
(2)最低点:m与M分离点。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mv0=mv1+Mv2,mv=mv+Mv。
(课标全国卷)两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劈A和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物块从静止滑下,然后滑上劈B。求物块在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图5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物块从劈A静止滑下,到达劈A底端时,设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A的速度大小为vA,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得
mgh=mv2-m1v①
M1vA=mv②
设物块在劈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此时物块和劈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得
mgh′+(M2+m)v′2=mv2③
mv=(M2+m)v′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解得
h′=h
答案 h
(2017·广东佛山模拟)在光滑水平面上静置有质量均为m的木板AB和滑块CD,木板AB上表面粗糙,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CD上表面是光滑的圆弧,其始端D点切线水平且在木板AB上表面内,它们紧靠在一起,如图6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质量也为m,从木板AB的右端以初速度v0滑上木板AB,过B点时速度为,又滑上滑块CD,最终恰好能滑到滑块CD圆弧的最高点
C处,求:
图6
(1)物块滑到B处时木板的速度vAB;
(2)滑块CD圆弧的半径R。
解析 (1)由点A到点B,取向左为正,由动量守恒得
mv0=mvB+2mvAB,则vAB=
(2)由点D到点C,滑块CD与物块P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则m·+m·=2mv共
mgR=m()2+m()2-×2mv
解得R=。
答案 (1) (2)
反思总结
1.动力学的知识体系
力学研究的是物体的受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其知识脉络如下表:
2.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
动力学观点、动量观点、能量观点。
1.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上表面和圆弧的轨道均光滑,如图7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水平冲向小车,当小球返回左端脱离小车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7
A.小球一定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
B.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
C.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平抛运动
D.小球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 小球水平冲上小车,又返回左端,到离开小车的整个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相当于小球与小车发生弹性碰撞的过程。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向左做平抛运动;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做自由落体运动;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向右做平抛运动,所以答案应选A。
答案 A
2.(2016·河北石家庄质检)如图8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木块A的质量mA=1 kg,木块B的质量mB=4 kg,质量为mC=2 kg 的木块C置于足够长的木块B上,B、C之间用一轻弹簧相拴接并且接触面光滑。开始时B、C静止,A以v0=10 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碰撞后瞬间B的速度为3.5 m/s,碰撞时间极短。求:
图8
(1)A、B碰撞后A的速度;
(2)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C的速度。
解析 (1)因碰撞时间极短,A、B碰撞时,可认为C的速度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0=mAvA+mBvB
解得vA==-4 m/s,负号表示方向与A的初速度方向相反
(2)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设此时B的速度为vB′,C的速度为vC,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BvB=mBvB′+mCvC
mBv=mBvB′2+mCv
得vC=vB
vC= m/s,方向向右
答案 (1)4 m/s,方向向左 (2) m/s,方向向右
3.如图9所示,两半径均为R=0.2 m的光滑绝缘半圆轨道PM、QN在同一竖直面内放置,两半圆轨道刚好与绝缘水平面平滑相切于M、N点,P、Q分别为两半圆轨道的最高点。水平面MF部分虚线方框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电场区域的水平宽度LMF=0.2 m。带电量为+q、质量为m=1 kg的两滑块A、B固定于水平面上,它们不在电场区域,但A靠近F,它们之间夹有一压缩的绝缘弹簧(不连接),释放A、B后,A进入电场时已脱离弹簧。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已知Eq=2 N,整个装置处于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
图9
(1)如果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1 J,求自由释放A、B后B在Q点所受的弹力大小;
(2)如果释放A、B后,要求二者只能在M、F间相碰,求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的取值范围。
解析 (1)设A、B分离后获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
由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0=mv1-mv2
由机械能守恒有Ep=mv+mv
解得v1=v2=1 m/s
由于整个装置完全失重,B在半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在Q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N==5 N
(2)由(1)可知,释放A、B后,二者获得的初速度大小相等,设为v′。若A能通
过电场,通过电场的最长时间为tAm=,B运动到M处需要的时间tB>,有tAm<tB。所以,若A、B只能在M、F间相碰,则A必须在相碰前就停在M、F间。A、B初速度大小相等,要满足在电场区域相碰,则A至少应运动到MF的中点(A、B相遇在中点),至多运动到M点(A、B相遇在M点)。
由动量守恒有Ep′=2×mv′2
A停在M点时,由动能定理有-μEqLMF=0-mv′2
A停在MF中点时,同理有-μEqLMF=0-mv′2
两种情况对应的Ep′分别为0.4 J、0.2 J
故0.2 J<Ep′<0.4 J。
答案 (1)5 N (2)0.2 J<Ep′<0.4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