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2.81 KB
  • 2021-06-03 发布

2020-2021年高考语文读高频考点讲解:实用类文本阅读(上)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高考语文五大文本阅读高频考点讲解:实用类文本阅读(上) 高频考点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本讲义板块:典型解析——方法归纳——当堂练习 (2020 年全国卷 III ,有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对话熊育群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 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 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 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 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 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 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 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 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 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烟爱情,他在 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 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 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 “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 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 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 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 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 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 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 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 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 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 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 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 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 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 “重视背离现实逻捐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其中“背离现实逻捐的想象”错,原文“但这想象不是胡 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是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 带来“震撼效果”,选项曲解文意。 【答案】O。 5. 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从问和答的过程中,我们把文章分成三个 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目的,第二部分是写作内容,第三部分是写作方式,可以看出钟红明是逐步深入地提 问,且在对话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作品和作者的了解。在提问过程中,她引用对方文章中的话语, 如“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等句子,拉近距离,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 【答案】①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熟悉对方的写作,作为责编,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②重视对 方的观点:提问时采用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③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 问到具体内容和写作方式,最后问到对方的文学观。 6.(改编题)文章中提到了一种“费力”的写作方式,你认可这种写作方式吗?请联系文本和个人情 况谈谈你对这种写作方式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探宛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龟己的见解。。作家只有深入体察生活,甚至融入自 己的生命,才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典型。所以我们可以认可这种观点。文本中对此的看法在最后一 段;联系个人情况时,可以运用名句证明这种写作方法的重要性,即对个人写作的意义。 【答案】我认可这种写作方式。①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 文章细节来自生活,充满生活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②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 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充分说明写作离不开生活,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的 沃土,才能写出好文章。 方法归纳 考点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这类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读:读文审题,明确信息筛选与整合的角度与区间。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论述的主要问题, 抓住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厘清文章为论证观点所用的论据材料。其次,阅读全文时应该 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边读边勾画以下重要词句: (1)体现话题与观点的关键词句; (2)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提示性的词句,如重要的修饰性词语,标示年代、时间、数据的词语与概 括性词语,段首句,过渡衔接句等; (3)有助于理解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关联词句等。再者,审凌题十,明确要求。单选题型,务必 看清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的一项。简答题型,同样务必看清问题指向。 2.找:紧扣问题,仔细查找信息,准确定位,谨慎筛选。根据选项表述的信息,回归原文,找寻相关 信息区间,比如上文、下文,本段、其他段,或是涉及的若干段;厘清选项信息表述的层次要点,从原文 巾找全信息点以便精确比对。查找信息时,可以借助角度性标志词与结构性标志词,以便厘清层次、辨明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的篮别。角度性标志词是指文本阐述的角度,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应注意 文中的设问句及其之后的论述;结构性标志词是指表明文章层次、段落结构、过渡衔接等思路的词语,诸 如“例如”“总之”“因此”“此外”“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人认为”“与之相反”等。 3.比:文题比对,细心检验选项表述信息与原文之异同。将题目的选项、题干与原文对应文字仔细比 对,判断选项表述的信息是否与原义所述的相关信息吻合。若选项是由几个句子组成的长句,可将其拆分 成若十分句,分析分句问逻辑关系(可充分依据关联词来判定逻辑关系),检验各分句表述的信息及其句 间逻辑关系是否与原文符合。 考点 2: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类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作答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阅读题于,明确问题。题干会给出探究的问题或方向,答题前必须认真阅读,做到有的放矢。 2.根据问题,提出见解。提出见解,不能脱离文本,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有针对性地去寻求解决问题 的角度和思路。如果文本中实在没有,才可以按照一般的逻辑,选择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答题时,这些 角度和思路要用简练的语言一一表明。 3.思考周到,全面作答。答题时,尽量思考全面,尝试从多种角度、用各种思路去解决问题。在明 确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后,引述文本和生活中的事实去解决问题,还未付诸实践的角度和思路也要真实 星现出来,这样更具探究色彩。 4.条分缕析,层次清晰。如果点数较多,就要分条作答,使用序号或分号,使得层次清晰。 当堂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认识“暗夜保护” 材料一: 1988 年,非营利性组织国际暗夜协会成立,该协会致力于暗夜星空保护。暗夜星空保护是指通过控制 和治理光污染,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符合标准的暗夜保护,推进以星空保护、星空科普和星空旅游为基本 内涵的星空文化产业,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夜间环境、关爱美丽星空。 我国目前有 5 个“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分别是西藏阿里、西藏那曲、江苏盐城野鹿荡、山西太行洪谷和 江西上饶葛源,其中西藏阿里和西藏那曲已经被收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 阿里地区、那曲市,海拔较高,地广人稀,气候干燥,大气通透度好,城镇化程度不高,光污染较少,夜天光 条件比较好,因此在天文观测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阿里的自然条件甚至达到了世界顶级天 文观测数据指标。 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 污染和彩光污染。光污染会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伤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的发挥,引 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还可能增加压力和焦虑,甚至诱发癌症。 (摘编自《“地球一小时”守护暗夜保护星空》) 材料二: 近年来,在国际上有不少环保、公益组织曾提出“暗夜保护”的理念,但国际暗夜协会等组织主要意在保护 尚未被工业照明污染的暗夜星空,而成都则是作为一座现代化的超大城市提出了“暗夜保护区”的概念。依据 《成都市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 2017-2025)》,成都将按照该亮则亮、该暗则暗、合 理分区、光暗平衡;减少城市光污染源产生的原则,划定暗夜保护区。 在人类的大部分历史中,黑夜常与恐惧相关。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对电力的利用改变了这一切, 夜晚作为一种资源得到开发,夜生活成为大都市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彻夜的商业和公共照 明,也造成了光污染,夜晚的黑色逐渐淡去,而星空在大多数城市中几乎完全消失。 只要现代文明存在,人类的夜晚注定辉煌常驻。但“暗夜保护区”设想的提出也并非“逆流”。因为 良宵虽好,但也禁不住过度开发。因地制宜划定需“调暗”的区域,在商圈闹市有出彩的华灯,在自然生 态为主的区域里,灯光只满足最基础的照明需求,让静谧的归静谧、喧嚣的归喧嚣,这样的城市才更宜 居。事实上,这也是成都规划“暗夜保护区”,建设宜居城市,让都市与生态自然和谐相融的初衷所在。 宜居城市,不仅意味着城市要成为宜于居民身体的住所,也意味着其要成为心灵的栖居地。 ( 摘 编 自 < 规 划 “ 暗 夜 保 护 区 ” , 给 城 市 一 片 心 灵 栖 居 地 》 ) 材料三: 如今几乎在每个城市,每当夜幕降临,人们看见的不再是璀璨星空,而是摩天大楼里的灯火通明, 街边店铺霓虹广告流光溢彩,城市景观灯、照明灯、I,ED 显示屏等发光设施也是随处可见。光污染不仅 侵蚀了夜空的美丽,还会带来生态问题,影响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有人可能会认为,“暗夜保护”与眼下许多地方提出的打造“不夜城”、发展“夜经济”相矛盾。实际 上,与“夜经济”相关的城市区域是购物、餐饮、旅游、娱乐、休闲等消费行业聚集的区域。而成都要划定 的“暗夜保护区”,则包括龙泉山森林公园、环城生态区及其他自然生态区、居民集中区、工业区等,这些 在夜晚该暗的地方,的确可以暗下来,让人们可以看到萤火虫、淡淡的树影,还有久违的星光。而这些, 与发展“夜经济”是两条并不冲突的平行线。 (摘编自<暗夜保护与发展“夜经济”不矛盾》)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摩天大楼通明的灯火,城市景观灯、照明灯等发光、殴施,是城市“夜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 B.成都市提出的“暗夜保护区”概念,和国际暗夜协会等组织提出的“暗夜保护”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C.人类将夜晚作为一种资源进行过度开发,造成光污染,这使得美丽的星空在不少城市中完全消失了。 D.西藏阿里、西藏那曲自然条件优异,拥有优越的资源,有利于推进在天文观测方面的研究。 2.(探究文本中的巢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请结合材料,谈谈应该怎样避免光污染的危害。(6 分) 附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C 项,“美丽的星空在不少城市中完全消失了”错误,材料二原文说的是“而星空在大多数 城市中几乎完全消失”。 2.【答案】①环保、公益组织制定暗夜星空保护计划,控制和治理光污染,动员社会力量保护尚未被工业 照明污染的暗枝星空。②政府出台与星空保护相关的政策,因地制宜划定续“调暗”的区域。 【解析】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第一段可知,应促进暗夜星窄保护计划的施行,动员社会力量保护尚未被工 业照明污染的暗夜星空。材料二和材料三是从政府出台政镱、规划城区角度米讲的,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