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南通市2020届高三阶段性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先秦涌现出许多 的思想家。他们不可能不谈到美的问题也不可能不发表自己对艺术 的见解。尤其是庄子,往往喜欢用艺术做比喻说明他的思想。孔子也曾经用绘画来比喻礼,用雕刻来比喻教育。( )我们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例如,结合汉代壁画和古代建筑来理解汉朝人的赋,结合发掘出来的编钟来理解古代的乐律,等等。这种结合研究是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工艺品时不单表现了高度技巧而且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在表面上看来是多么虚幻,但严格讲起来都是对当时现实社会以及当时实际的工艺品、美术品的批评。因此脱离当时的工艺美术的实际材料,就很难 地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卓尔不群 别具一格 洞彻
B. 卓尔不群 独树一帜 透彻
C. 群而不党 独树一帜 洞彻
D. 群而不党 别具一格 透彻
2.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首先应做的是从文字方面努力理解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
B. 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具体了解古代思想家的各种美学思想。
C. 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从文字表面看是非常枯燥的,也不够形象。
D. 但仅限于文字,我们对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往往了解得不够全面。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B.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C.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D.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4. 阅读下面的图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0 -
新能源汽牢产量和电池成本变化趋势与预测
A. 从2013年到目前,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产量逐渐增长。
B. 与前七年相比,未来十年动力电池单体成本的下降空间小。
C. 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数量比前七年的生产数量大。
D. 动力电池单体成本下降得越多,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增长越多。
【答案】1. B 2. D 3. C 4.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群而不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句中形容思想家才德超出寻常,故选“卓尔不群”。
第二处,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风格(味)。独树一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句中形容对艺术的见解,故选“独树一帜”。
第三处,洞彻:彻底地理解。透彻:详尽而深入。句中用来形容理解,故选“透彻”。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有效的答题技巧: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 30 -
联系上文“尤其是庄子,往往喜欢用艺术做比喻说明他的思想。孔子也曾经用绘画来比喻礼,用雕刻来比喻教育”,可知是从文字方面了解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根据话题保持一致的原则,括号内应衔接文字方面,排除BC;联系下文“我们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可知仅从文字方面了解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是不够的,根据语意,排除A项。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借代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了解借代的定义和运用方式。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借代的运用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工具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形象代本体。
C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未使用借代手法,这两句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块儿,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玉壶”也是用来比喻纯正的品格,运用的是比喻,并非借代。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
D项,“动力电池单体成本下降得越多,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增长越多”错,从图表可知,2024年到2030年,动力电池单体成本下降缓慢,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很多,并非动力电池单体成本下降得越多,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增长越多。
故选D。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30 -
黄霸传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自武帝未,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霸为选择良史,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瞻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悉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悉廉史,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史,送故迎新之费,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太甚者耳。”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
五凤三年,代丙吉为悉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霸材长于治民,及为悉相,总纲纪号令,风采不及丙,功名损于治郡。乐陵侯史高以外属旧恩侍中贵重,霸荐高可太尉。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如国家不虞,边境有事,左右之臣皆将帅也。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将相之官,朕之任焉。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霸免冠谢罪,数日乃决,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然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
为奉相五岁,甘露三年薨,谥曰定侯。
(选自《汉书·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足知,善御众 御:控制
B. 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 畜:饲养
C. 秩二千石 秩:俸禄
D. 所以偃武兴文也 偃:停止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0 -
黄霸虽然凭借捐钱获得官职,却因为廉洁被察举为河南太守,他处事议政符合法度,顺应人心,得到官吏百姓的敬爱。
B. 当时宣帝关注天下太平,多次下诏施恩,而官吏没有发布,黄霸就选派良吏到各地宣布诏令,让百姓知道皇帝的心意。
C. 黄霸认为频繁地更换官吏,送旧迎新,容易耗费钱财,如果新任用的官员未必贤能,有的还不如前任,就只能加剧混乱。
D. 史高凭外戚身份和对皇帝的旧恩、而担任侍中地位高被皇帝器重。黄霸因越权推荐史高担任太尉,受到皇帝的责问。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为条教,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
(2)霸免冠谢罪,数日乃决,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然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
8. 黄霸“长于治民”有哪些表现?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答案】5. A 6. A
7. (1)这以后制定条目法令,在民间颁布施行它,用有做善事严防奸盗的心以及致力于农耕养蚕、节约物资、增加财产来劝说(百姓)。(2)黄霸摘下官帽谢罪,几天后(朝廷)才作出裁决,从这以后,黄霸不敢再向皇帝奏请。然而自从汉朝兴起以来,谈到治理百姓的官吏,都认为黄霸是最好的。
8. 执法公正;为政宽和(关爱百姓);力行教化;开源节流。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求注意积累,利用自己所学灵活运用,善于根据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题中的词义问题,“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也可以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分析判断其意义。
A项,“御:控制”错,“足知,善御众”的意思是“足智多谋,善于治理民众”,“御”的意思应为“治理”。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内容。
- 30 -
A项,“却因为廉洁被察举为河南太守”错,原文“察廉为河南太守丞”,意思是“又因廉洁被察举担任河南太守丞”,可知黄霸被察举为河南太守丞,丞在秦汉时为各级长官的副职,并非被察举为河南太守。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题中重点词句:(1)条教,条目法令;班行之于民间,状语后置,“于民间”是“班行”的状语,按现代汉语应放其前却放其后,故为状语后置;班行,颁布施行;务,致力于。(2)免,摘下;数日乃决,省略句,省略主语“朝廷”;决,作出裁决;首,最好。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做此类题时,回归原文,按照题干要求,锁定答题区域,根据文本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与其的关系来分析人物形象,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归纳,语言要简洁准确。
原文“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闻霸持法平”,意思是“黄霸担任河南太守丞时,处事及议论都符合法律,投合人心”“听说黄霸执法公平”,可概括出“执法公正”;原文“而霸独用宽和为名”“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意思是“而黄霸却独用宽厚温和的政策(进行治理)而出名”“黄霸凭表面宽大暗中明察(的作风)得到吏民拥护,户籍人口每年增加”,可概括出“为政宽和(关爱百姓)”;原文“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意思是“黄霸尽力实行教化,然后才使用刑罚”,可概括出“力行教化”;原文“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瞻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意思是“让地方官吏都蓄养鸡和猪,用来赡养鳏寡贫穷的人”“以及从事耕作、种桑养蚕,节约用度、增加钱财”,可概括出“开源节流”。
【点睛】翻译文言文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把要翻译的语句切分为词;第二步,把语句中的每个词语都准确翻译出来,这里要关注两点,即一词多义的词语要根据具体语境确定其意思,只能意译的词语翻译时要尽可能简洁、准确;第三步,根据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对一一对应翻译的具体内容进行语序调整或增删部分。
参考译文:
- 30 -
黄霸字次公,是淮阳阳夏人。汉武帝末年以待诏的身份因交纳钱财有功被赏给官职,授官侍郎谒者,又因廉洁被察举担任河南太守丞。黄霸善于观察而思维敏捷,又通晓法律条文,温和善良又能谦让,足智多谋,善于治理民众。黄霸担任河南太守丞时,处事及议论都符合法律,投合人心,太守非常信任他,官吏百姓都爱戴尊敬他。
自汉武帝末年,施法严厉苛刻。汉昭帝即位,年幼,大将军霍光秉持朝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人与燕王谋划叛乱,霍光在诛杀他们之后,就遵循汉武帝时的法令制度,用刑罚严厉地约束属下,因此平庸无能的官吏都崇尚严酷的刑罚并认为这是才能,而黄霸却独用宽厚温和的政策(进行治理)而出名。
正碰上汉宣帝即位,(宣帝)在民间时知道百姓苦于官吏过于苛酷,听说黄霸执法公平,即位后征召黄霸让他担任廷尉正,(黄霸)多次决断疑难案件,廷尉称赞黄霸(决断)公平。当时,皇上专心于治理国家,多次颁发恩泽诏书,但官吏没有让百姓都知道。太守黄霸挑选品行好的官吏,分别宣布诏令,让百姓都知道皇上的旨意。让地方官吏都蓄养鸡和猪,用来赡养鳏寡贫穷的人。这样做之后又制定条目法令,在民间颁布施行,用做好事防止奸邪来勉励人们,以及从事耕作、种桑养蚕,节约用度、增加钱财。柴米油盐这样的事情细小繁杂,起初极为琐碎,但黄霸大力推行。
黄霸尽力实行教化,然后才使用刑罚,致力于培养长期稳定的地方官员。许县丞年老,生病耳聋,督邮将此事告诉黄霸并想赶走他,黄霸说:“许县丞是一名廉洁的官吏,虽然年老,但还能做接待送迎的事情,即使稍微耳聋,又有什么妨碍呢?姑且好好地帮助他,不要失去贤者的心。”有的人询问他这么做的缘故,黄霸回答说:“多次变换地方官,欢送旧官迎接新官的费用和奸滑小吏(乘交接之际)销毁簿册来盗取财物,公私所耗的费用很多,这些(费用)都要从百姓那里取得,所更换的新官又不一定贤能,有的还不如以前的官吏,(这样做)只会白白增加混乱。大凡治理之道,主要是做得不要太过头罢了。”黄霸凭表面宽大暗中明察(的作风)得到吏民拥护,户籍人口每年增加,治理政绩为天下第一。皇上征召他担任京兆尹,俸禄二千石。
五凤三年,黄霸代替丙吉担任丞相,被封为建成侯,享受六百户封地的待遇。黄霸的才能在于擅长治理百姓,等到做了丞相,总管朝纲号令,功绩名声比治理州郡的时候减少许多。乐陵侯史高凭借外戚亲属的身份和对皇帝的旧恩,担任待中而得以位尊任重,黄霸推荐史高可以担任太尉。皇帝派尚书召来黄霸问道:“太尉官废黜很久了,用丞相来兼任它,是用来停息武备修明文教。如果国家没有事先准备,边境发生战事,我的左右之臣将都可以担任将帅。宣布阐明教化,通晓民间疾苦,使监牢没冤刑,乡邑没盗贼,这是你的职责。将相的提升自然在我了。待中乐陵侯是宫中近臣,我全部知道他的才质,你为何越权推荐他呢?”
- 30 -
黄霸摘下官帽谢罪,几天后(朝廷)才作出裁决,从这以后,黄霸不敢再向皇帝奏请。然而自从汉朝兴起以来,谈到治理百姓的官吏,都认为黄霸是最好的。
黄霸做丞相五年,甘露三年死去,谥号为定侯。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立秋有感寄苏子美
欧阳修
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
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己悽。
虽恐芳节谢,犹欣早凉归。
起步云月暗,顾瞻星斗移。
四时有大信,万物谁与期?
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
所嗟事业晚,岂惜颜色衰。
庙谋今谓何,胡马日以肥!
【注】本诗作于庆历二年(1042年),当时西夏入侵,宋军大败,而契丹则趁机勒索。苏子美,即苏舜钦,诗人好友。
9.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前十句的表达效果。
10. 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9. 以“庭树改色”“秋风”照应“立秋”;情景交融,描写了秋天夜晚的景色,富有画面感,流露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引出下文对复杂情感的抒发。
10. ①对友人的思念;②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叹;③欲有所作为却事业难成的无奈;④对国家内忧外患局面的担忧。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内容上,分析诗句描写的景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结构上,考虑与标题和上文有无照应,考虑对下文有无照应、铺垫;表现手法上,看有无运用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
- 30 -
从内容上,前十句写庭树改色,秋风动枝,万物凋谢,天气转凉,云月昏暗,星移斗转,作者徜徉其间,描绘出一幅秋天夜晚的景色,“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己悽。虽恐芳节谢,犹欣早凉归”中“悽”“恐”“欣”,流露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从结构上,“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开篇紧扣标题中的“立秋”,形成照应,前十句对秋景的描绘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为下文作者复杂情感的抒发作铺垫,起到引出的作用;从表现手法上,前十句扣住 “庭树”“秋风”“云月”“星斗”等景物,将作者的情感寄寓在秋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原文“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友人远在千里之外,岁月流逝令人内心悲伤,可概括出“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叹”;原文“所嗟事业晚,岂惜颜色衰”,嗟叹事业难成,哪里会顾惜容貌的衰老,可概括出“欲有所作为却事业难成的无奈”;“庙谋今谓何,胡马日以肥”,朝廷如何谋划战事,胡人的马一天天的强壮起来,结合注释“当时西夏入侵,宋军大败,而契丹则趁机勒索”,可概括出“对国家内忧外患局面的担忧”。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2)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_。(庄子《迫遥游》)
(3) __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4)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5)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 30 -
(6)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7)夫仁者,_________,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____________。(苏轼《晃错论》)
【答案】 (1). 匪我愆期 (2). 蟪蛄不知春秋 (3). 扈江离与辟芷兮 (4). 惟吾德馨 (5). 往往取酒还独倾 (6). 赢得生前身后名 (7). 己欲立而立人 (8).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匪”“愆”“蟪蛄”“扈”“辟芷”“惟”“赢”“忍”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陈老奶
王鲁彦
天阴沉沉的,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一天,二儿子出去当兵了。在从前,当兵是升官发财的捷径,但现在不同,稍有知识的人都是抱着为救国而牺牲的目的去的,二儿子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没有谁晓得陈老奶的内心起了怎样的震动。第二天,她没有起床,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说,即使是顶心痛的孙子,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她的脸上没有泪痕,也没有悲苦,只是浮上了一层冷漠的光。
- 30 -
这样地一直躺了两天后,她忽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她的心也好像平静了,她像是把一切都忘记了。她现在也爱说话,脸上也常有点笑容。在过去五六年中,许多事情她都依着大儿子和媳妇的意见,自己很少拿主意,她用全副精神管着二儿子。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的主人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
她的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连穿衣吃饭也要受她管束。
她最反对烟酒赌,可大儿子恰恰喜欢喝几口,有时也打打牌。他是一个商人,在镇上一家杂货店里做账房,算是个体面的人,无论怎样都戒不了酒和赌,许多交易往往就在喝酒打牌时谈妥了。
然每当他违了禁,陈老奶总是气愤地说:“你——?”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二儿子身上,她准会爆炸起来,迸发出各种咒骂的语句,但现在,她好像绝对禁忌着什么。只是,这简短的一个字里,可以听出她复杂的情感来。
不过在她的管理下,这个家并不因为少了一个年轻人就显出颓唐的气象,它反而如同一条张满了风帆的船,在激流中前进。
但是不幸,二儿子出门才半年,陈老奶又受到了更大的打击。一个晚上,大儿子喝得微醺回来,挨了她一顿埋怨,第二天就起不了床了。他发着很高的热,两颊特别红,不时咳呛着,医生说酒入了肺。服了几天药,却愈见严重,到后来竞不认识人了。
她像犯了大罪的人一样,总怀疑自己太管束了他。她日夜守在他床边,虔心地祈祷着,又极度懊悔地一再答应他:“只要你的病快些好,想喝酒就给你买点好的。”
但是,只过了八天,大儿子在高热中昏了过去,没再醒来。
还不曾有谁看见陈老奶这样悲恸地号哭过,只有十几年前,当丈夫丢下她和两个儿子的时候,她哭得很伤心,但比起现在,却又不同。那时她的肩上负着抚养两个儿子的责任,虽然艰苦,前途却是明亮的。但现在,希望在哪里?她已经这样老了,还能看见什么呢?
不,希望仍然是有的。在眼前,还有承继香火的孙子,和那贤淑的媳妇!
几天后,她从悲恸中清醒过来,又管理起了家务,也一直劝慰着浸在泪水里的媳妇。为了幼小的孩子,媳妇把悲伤埋在心底,也终于和母亲一样,渐渐地振作了。
但就在这时,大儿子的老板来欺负她们了。他假造了许多张字据,串通了一个伙计做证人,来向陈老奶催要她大儿子欠下的几百元债。
这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的事,她气得几乎晕倒了。她到镇公所去诉说,辩解,但说什么都无济于事。镇长冷酷地宣布结案,并要求陈老奶替儿子还债。
现在她们怎么活下去呢?没有田地房屋,又没有挣钱的人……
- 30 -
可是陈老奶好像愈加年轻了,依然紧握着船舵,在暴风雨中行驶。她,戴上老花镜,开始给人家打起鞋底来,也让很能做针线的媳妇给人家缝衣服。有时候,婆媳俩在学校门口摆下一只炉子,做一些油炸的饼子卖给出校游玩的孩子。
她们的精力一天比一天消耗得更多。陈老奶究竟是老了,越是挣扎,越是衰老得快,不到几个月,牙脱光了,走路也像失了重心似的踉跄。
一个晚上,陈老奶靠着床,招招媳妇说:“你过来,我有话。”
媳妇惊讶地坐到床沿上,看见她的脸上正闪动着一种喜悦的光辉。
“我一连做了好久的梦了,每次都差不多。”她缓慢地说,“我看见大孩子还活着,正高兴地喝着谁的喜酒……又像是仗打完了,二孩子穿着军装回家了……”
她看见媳妇眼眶里闪动着泪光,就严肃地说:“你别伤心呀,我做的都是好梦,心里从来没这样舒畅过,我已经很满足了……”
她伸手摸着媳妇的头发,闭上眼睛,微笑着,渐渐地睡熟了。
第二天清晨,天气特别阴沉,小房中暗淡而清冷。陈老奶静静地躺着,脸上十分安详。
一九四二年
(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老奶的二儿子为救国而去当兵。小说交代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对陈老奶内心震动的叙写,也为后文写陈老奶梦见二儿子穿着军装回家的情节作铺垫。
B. 大儿子有时违禁,陈老奶虽然不会暴怒和咒骂,但一个“你”字里,包含了她的疼爱和心痛,也包含了她的冷漠和失望。
C. 陈老奶多次梦见自己的两个儿子,表现了她对儿子的思念,对家人团聚和战争结束的期盼,同时也意味着陈老奶油尽灯枯即将走到她生命的尽头。
D. 陈老奶身上有着纯朴勤俭的传统美德,有着百折不挠的顽强力量,有着埋头苦干的进取精神。作者塑造陈老奶这一形象有着特定时代的现实意义。
13. 小说写陈老奶“依然紧握着船舵,在暴风雨中行驶”,有什么作用?
14.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答案】12. B 13. ①呼应前文,引出下文陈老奶辛苦持家的情节;②形象地表现陈老奶遭遇磨难和不幸后的坚忍不拔、勇于担责;③寄寓了作者的同情和赞美。
14. ①阴沉的天气与开头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②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凄清的氛围;③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对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的同情;④神态描写,表现了陈老奶的无悔和满足。
【解析】
- 30 -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冷漠”错,联系上下文“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主人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她的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连穿衣吃饭也要受她管束”“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二儿子身上,她准会爆炸起来,迸发出各种咒骂的语句,但现在,她好像绝对禁忌着什么。只是,这简短的一个字里,可以听出她复杂的情感来”,可知二儿子为救国而去当兵,引起了陈老奶内心很大的震动,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陈老奶处处管束大儿子,大儿子违禁,陈老奶一个“你”字里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有疼爱和心痛,有担忧和失望,有顾忌和气愤,体现的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和责任,并非冷漠。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语句作用的能力。分析语句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分析语句内容,考虑与主旨的联系或考虑其在表达情感、观点方面的作用;着眼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分辨其作用是领起、铺垫、过渡、照应还是总结;针对表达上富有特色的语句(如特殊表现手法、结构上超常组合、使用特殊标点符号的句段)分析其特殊的表达效果。
从情节结构角度,联系上文“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的主人了。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与上文形成照应,联系下文“她,戴上老花镜,开始给人家打起鞋底来,也让很能做针线的媳妇给人家缝衣服。有时候,婆媳俩在学校门口摆下一只炉子,做一些油炸的饼子卖给出校游玩的孩子”,引出陈老奶辛苦持家的情节;
从人物形象角度,联系前文,大儿子去世已给陈老奶沉重的打击,被大儿子的老板欺负,替儿子还债,家中没有田地房屋,又没有挣钱的人,陈老奶不顾年老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表现出她遭遇磨难和不幸后的坚忍不拔、勇于担责的性格特点;
从情感角度,文本写二儿子为救国而去当兵,大儿子不幸去世,年老还要替大儿子还债,陈老奶不幸的遭遇引发人的同情,面对生活的磨难,陈老奶有着百折不挠的顽强力量,有着埋头苦干的进取精神小说,值得赞美。
- 30 -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从情节、主题、手法情感等角度加以分析。从情节角度分析,可结合作品具体情节分析结尾如何做到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平情理,或者如何做到与前文照应,使情节连贯,发人深;从主题角分析,则要分析结尾是否有卒章显志、点明文章中心、深化作品主题等作用;从手法角度分析,则要思考结尾如何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使文章耐人寻味;从情感角度分析,则要从悲剧性、喜剧性方面来分析作答。
从情节结构角度,结尾“第二天清晨,天气特别阴沉”,与开头“天阴沉沉的,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形成呼应,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从环境角度,结尾写天气的阴沉,小房的暗淡清冷,陈老奶去世,营造出悲凉、凄清的氛围,引起读者内心情感的激荡;从表达技巧与情感角度,陈老奶遭遇大儿子去世,替大儿子还债等磨难,在阴沉凄清的环境氛围中去世,作者寓情于景,表现对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的同情;从人物形象角度,结尾“陈老奶静静地躺着,脸上十分安详”,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联系上文“‘我一连做了好久的梦了,每次都差不多。’她缓慢地说,‘我看见大孩子还活着,正高兴地喝着谁的喜酒……又像是仗打完了,二孩子穿着军装回家了……’”“‘你别伤心呀,我做的都是好梦,心里从来没这样舒畅过,我已经很满足了’”,陈老奶梦见自己的两个儿子,表现了她对儿子的思念,对家人团聚和战争结束的期盼,“安详”表现了陈老奶的无悔和满足。
【点睛】分析小说语句的作用,可用“四指向一联系”的思考模式答题。指向小说环境:对环境的作用。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指向故事情节:对情节结构的作用。贯穿始终的线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指向人物形象: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指向小说主旨:对主旨的作用,突出主旨。一联系:联系读者思考,谈读者对此的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朱光潜
- 30 -
就人类诗歌的起源而论,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证据远不如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证据重要,因为前者以远古诗歌为对象,渺茫难稽;后者以现代歌谣为对象,确凿可凭。但从这两方面的证据看,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
古希腊的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艺术都起源于酒神祭典。在祭典中,主祭者和信徒们披戴葡萄及各种植物枝叶,狂歌曼舞,助以竖琴等各种乐器。从这祭典的歌舞中后来演出颂神的抒情诗,再后来演为悲剧及喜剧。这是歌、乐、舞同源的最早证据。
近代西方学者对于非洲、澳洲土著的研究,以及中国学者对于边疆民族的研究,所得到的歌、乐、舞同源的证据更多。
澳洲土著的考劳伯芮舞非常有名。这种舞通常在月夜里举行。舞时诸部落集合在树林中一个空场上,场中烧着一大堆柴火。妇女们站在火的一边,每人在膝盖上绑着一块袋鼠皮。指挥者站在她们和火堆的中间,手里执着两条棍棒,他用棍棒一敲,跳舞的男子们就排成行伍,是到场里去跳。这时指挥者一面敲棍棒指挥节奏,一面歌唱一种曲调,声音高低恰与跳舞节奏快慢相应。妇女们不参加跳舞,只形成一种乐队,一面敲着膝上的袋鼠皮,一面拖着嗓子随着舞的节奏歌唱。
此外澳洲土著还盛行各种模仿舞。舞时他们穿戴羽毛和兽皮做的装饰,模仿鸟兽的姿态和动作以及恋爱和战斗的情节。舞者尽是男子,做着狂热的姿势,唱着狂热的歌调。从这种模仿舞我们可以看到原始歌舞是充分表现内在情感的。
原始人类唱歌就必跳舞,跳舞就必唱歌。《诗经》的“颂”原句,“舞容”。颂诗是歌舞的混合,痕迹也很显然。汉魏《乐府》有《鼓吹》《横吹》《清商》等篇名,都是以乐调命名诗篇。这些事实都证明诗歌、音乐、舞蹈在中国古代原来也是一种混合的艺术。
这三种艺术中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舞蹈。《诗经》的诗大半都有乐,但有舞的除《颂》之外似乎不多。《颂》的舞已经过朝廷乐官的形式化,不复是原始舞蹈的面目。汉人《乐府》,诗词仍与乐调相伴,“舞曲歌词”则独立自成一类。就诗与乐的关系说,中国旧有“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的分别。“徒歌”完全在人声中见出音乐,“乐歌”则歌声与乐器相应。“徒歌”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声音的曲折随情感的起伏,与手舞足蹈诸姿势相似;“乐歌”则意识到节奏、音阶的关系,而要把这种关系用乐器的声音表出,对于自然节奏须多少加以形式化。
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舞蹈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就日渐其远了。
(选自《诗论》,有删改)
- 30 -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诗歌起源,研究现代歌谣比研究远古诗歌得到的证据更为可靠、重要。
B. 歌、乐、舞同源的部分证据,来自于西方学者对非洲和澳洲的土著的研究。
C. 澳洲土著的考劳伯芮舞有舞蹈节奏和歌唱节奏,歌、乐、舞是融为一体的。
D. “徒歌”不考虑节奏和音阶的关系,因而比“乐歌”更能表达人的丰富情感。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希腊的用于颂神的抒情诗是从其酒神祭典的歌舞中演化而来的,这应当是历史学与考古学得出的结论。
B. 在《诗经》里,《风》和《雅》中的诗歌大多有音乐,却很少有舞蹈;而《颂》中的诗歌则是歌和舞的混合体。
C. 作者列举汉魏《乐府》中《鼓吹》等以乐调命名的诗篇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歌乐舞是混合的艺术这一观点。
D. 诗歌、音乐、舞蹈分别向“和谐”、姿态、文字意义方向发展,意味着三种艺术由原先的混合逐步走向了分化。
17. 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的共同特征。
【答案】15. D 16. D
17. ①源头相同;②都能表达情感;③都具有节奏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D项,“因而比‘乐歌’更能表达人的丰富情感”错,根据原文“‘徒歌’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声音的曲折随情感的起伏,与手舞足蹈诸姿势相似;‘乐歌’则意识到节奏、音阶的关系,而要把这种关系用乐器的声音表出,对于自然节奏须多少加以形式化”,可知说的是“徒歌”不考虑节奏和音阶的关系,“乐歌”则意识到节奏、音阶的关系,并未提及“徒歌”比‘乐歌’更能表达人的丰富情感,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D。
【16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文中的信息和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D项,“诗歌、音乐、舞蹈分别向‘和谐’、姿态、文字意义方向发展”错,根据原文“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可知诗歌、音乐、舞蹈应分别对应文字意义、“和谐”、姿态。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的共同特征,原文“但从这两方面的证据看,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可概括出“源头相同”;原文“从这种模仿舞我们可以看到原始歌舞是充分表现内在情感的”“就诗与乐的关系说,中国旧有‘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的分别。‘徒歌’完全在人声中见出音乐,‘乐歌’则歌声与乐器相应。‘徒歌’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声音的曲折随情感的起伏,与手舞足蹈诸姿势相似”,可概括出“都能表达情感”;原文“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舞蹈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可概括出“都具有节奏感”。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现代文阅读(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30 -
故宫角楼的智慧
周乾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古代木质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技艺上都极具东方特色,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角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角楼位于故宫城墙的转角,共有4座,其初始功能主要为军事防御。史料及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多个朝代的宫城城墙上均建有角楼。如先秦古籍《考工记》的“匠人营国”部分就规定了城墙角楼的高度为“七雉”(约16.7米);东周时期军事家墨翟所著《墨子》中的《备城门》《备蛾傅》等部分,都有在城墙的拐角处修建防护建筑、其样式必定是重楼形式的军事防御规定的记载。
故宫角楼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故宫角楼的营建实际是由1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尖亭、4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古建筑、2个羊檐歇山类古建筑的屋顶巧妙堆叠而成,具体做法为:以1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夫亭为基准,亭的第一、二层在城墙交点的里侧方向,分别接出两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正立面造型;在城墙交点的外侧方向,分别接出两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端部造型。再在亭的第三层搭扣十字交叉的2个单檐歇山屋顶,且羊檐歇山屋顶的翼角与攒夫亭翼角重合。
亭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可以作为城市的标志物,女口街亭、市亭、都亭等;还可以作为边防中的作观察敌情用的岗亭,如《备城门》中就有每百步设4米高岗亭的记载。角楼的三重檐攒夫亭部分,在功能上完美地实现了上述效果。另外,我国古代建筑一般比较低矮,而角楼建造在10米高的城墙之上,其视角已充分满足驻守的士兵观察敌情的需求,因而角楼内部并没有设楼梯。从造型方面来看,歇山屋顶类古建筑是我国各种类型古建筑中造型最为优美的,包含的翼角数量在各类古建筑中亦最多。
此外,故宫角楼表现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翼角众多,而公众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故宫角楼到底有多少个角。基于角楼的对称做法,不难统计出建筑共有28个翼角,其中第一、二层屋檐各有12个翼角,第三层屋檐有4个翼角。另外,这28个翼角中,属于三重檐攒夫亭的有12个,属于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有16个。这些翼角均匀地分布在四个方向,产生了极具欣赏力的美感。
- 30 -
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故宫角楼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红黄色彩在建筑显要位置的大量运用,突出了我国古代皇家政治文化。在明清时期,仅帝王宫殿的屋顶才能使用黄色;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寓意刚强、炽热,在宫殿建筑中有护卫皇权之意。角楼屋顶大量采用的仙人走兽造型,是古人追寻“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而角楼的布局采用四面四角的方式,与我国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四正四隅”“川藏风聚气”理念相符合。此外,角楼在各个方向既有凸起的翼角,还有凹进的窝角,凸凹相间,是我国古代“阴阳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
故宫角楼汇集了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技艺和深远的建筑文化,其营建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有删改)
18. 下列对文中“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宫角楼中亭的一二层在城墙交点的里、外侧分别接出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造型。
B. 故宫角楼中亭的第三层搭扣了十字交叉的2个重檐歇山屋顶,所有的翼角完全重合。
C.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亭并不罕见,并且种类很多,有些亭还可以作为城市的标志物。
D. 墨翟所著的《备城门》中有每百步设4米高岗亭的记载,表明亭有观察敌情的用途。
1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宫的木质建筑群在造型上、技艺上极具东方特色,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文化遗产。
B. 我国多个朝代的宫城城墙上均建有起到军事防御作用的角楼,角楼的高度、位置、样式和数量等一直都有明确的规定。
C. 故宫角楼翼角众多,一座角楼有28个翼角,这些对称设计的翼角均匀分布在四个方向,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D. 故宫角楼红黄的色彩、仙人走兽的造型、四面四角的布局方式、凸凹相间的角等设计,都体现了独特的理念。
20. 故宫角楼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8. B 19. B
20. ①功能方面:不仅能用于军事防御,还可作为城市的标志物。②造型(设计)方面:建筑结构巧妙,具有观赏的美感。③文化内涵方面:不仅体现我国古代皇家政治文化,而且能体现古代哲学思想。
【解析】
【18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概念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概念的等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所有的翼角完全重合”错,原文是“且单檐歇山屋顶的翼角与攒尖亭的翼角重合”,并非所有的翼角完全重合,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B项,“角楼的高度、位置、样式和数量等一直都有明确的规定”错,根据原文“先秦古籍《考工记》的‘匠人营国’部分就规定了城墙角楼的高度为‘七雉’(约16.7米);东周时期军事家墨翟所著《墨子》中的《备城门》《备蛾傅》等部分,都有在城墙的拐角处修建防护建筑、其样式必定是重楼形式的军事防御规定的记载”,可知有角楼的高度、位置、样式的载,没有关于数量的表述,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回答“故宫角楼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功能方面,原文“角楼位于故宫城墙的转角,共有4座,其初始功能主要为军事防御”“亭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可以作为城市的标志物”,可概括出“不仅能用于军事防御,还可作为城市的标志物”;
造型(设计)方面,原文“故宫角楼的营建实际是由1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尖亭、4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古建筑、2个羊檐歇山类古建筑的屋顶巧妙堆叠而成”“这些翼角均匀地分布在四个方向,产生了极具欣赏力的美感”可概括出“建筑结构巧妙,具有观赏的美感”;
- 30 -
文化内涵方面,原文“红黄色彩在建筑显要位直的大量运用,突出了我国古代皇家政治文化。在明清时期,仅帝王宫殿的屋顶才能使用黄色;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寓意刚强、炽热,在宫殿建筑中有护卫皇权之意。角楼屋顶大量采用的仙人走兽造型,是古人追寻‘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而角楼的布局采用四面四角的方式,与我国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四正四隅’‘川藏风聚气’理念相符合”,可概括出“不仅体现我国古代皇家政治文化,而且能体现古代哲学思想”。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作文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镜头,摄入人事物景,定格瞬间永恒。镜头,展现自然风光,记录人生旅程,镌刻时代印记,呈现社会百态……
【答案】例文
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爱
夜深人静。一束束灯火在漆黑夜空的映衬下摇曳不定,亦真亦幻。倏然间,一幕幕镜头浮现在了我的眼前。不知不觉,泪水从眼角划落,随之跌落手掌,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灯光下的那一缕缕银丝是那样的醒目,我们知道那凝聚了您的多少心血。窗外树木身影婆娑,它应该记得吧?您是比太阳起得还早的人,当第一缕晨晖照进校园,您已经坐在教室里面等着我们的陆续到来。当繁星缀满天空,您又伴着星光上路。是晨晖,是星光,染白了您的双鬓;是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孩子,劳累了您的身心。当我们将要走向考场时,校园里恰好芳草萋萋;当我们向您说声珍重,枝头落红早已化为春泥。我们记得,是化作春泥的点点落红,让那芳草萋萋。
那一刻,您辛勤工作的镜头在我的眼前定格,我的目光因您而停留。
没日没夜的作业已经将我弄得精疲力竭,浑身无力。我无精打采地趴在课桌上,心不在焉地写着堆积如山的作业。不知不觉中,身边已经站着好友小王。她见我停笔后乖巧一笑,像模像样地清了清嗓子:“嗯哼!腰都快弯成小虾米了,抬头抬头!”我微笑地回答她的话,她又趴到我的桌前,认真地盯着我的眼睛看,若有所思道:“小小年纪这么多血丝,不是跟你说过别熬夜了吗?你这孩子……”望着她那清澈得犹如一潭秋水的明眸,心底不禁波澜涌动。我嫣然一笑:“嘿!你跟我妈似的。”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为你好呗!”然后蹦蹦跳跳地消失在人群中。
那一刻,镜头记录下那一句句关心的话语,成为了我留在心底的感动。
- 30 -
我打着伞,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前方的一个大水潭阻挡了我前进的道路。望着这无法逾越的深潭,我手足无措。环顾四周,也别无其它路可走,这更是令我焦急不堪。“喂,学生,”是一个陌生大叔在叫我,“我先迈开一只脚,然后你再踩到我的脚上过去。”说着,他便把一只脚“扎”在泥潭里。当我的脚踩在他的脚上的一刹那,我感觉到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底流淌。我由衷地对他说了声“谢谢”,但是他只是微笑着摆了摆手,匆匆离去了。
那一刻,镜头记录下您对我无私的帮助,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如歌的岁月中,感谢有你们,为我的生活增添了真诚的感动,我的目光因你们而停留。生活的镜头镌刻着这些感动,让我继续在人生之路上欢快地跑下去,跑下去,去抒写更美妙的岁月华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材料中“镜头,展现自然风光,记录人生旅程,镌刻时代印记,呈现社会百态”,已给出了写作的内容,可以写自然风景,可以写生活场景、人生感悟,可以写时代标记性的事件,可以写社会中种种现象,通过“镜头”这一媒介,将瞬间定格永恒,表达对人生、生活、时代、历史的思考和感悟。可以写记叙文,要落实记叙文基本要求,除记叙文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外,要注意触动心灵、选好记叙角度、凸显人物个性、制造事件的矛盾或波澜、适当的环境描写点缀等方面;可以写成议论文,论点鲜明突出,扣紧论题充分说理,灵活地运用论证方法,语言要有文采,言美意无穷。
【立意】1.镜头摄人摄物,定格美好。
2.镜头记录人生旅程,感悟人生哲理。
3.自然风光在镜头中展现,让人领略大自然的美。
4.镜头镌刻时代印记,展现祖国的发展。
5.镜头呈现社会百态,鞭挞丑恶,颂扬美好。
【素材】1.18年弹指一挥间,在时间维度上虽短,但我们不要忘了为自己的青葱岁月和茁壮成长击节鼓掌。掌声中,时光的镜头已缓缓拉开,寻找古老文明壮行的动力,一个叫作新时代的助推器在蓬勃发力。
- 30 -
2. 半夜,万籁寂静,我被一阵咳嗽声吵醒,朦胧中我的眼神锁定眼前的这一幕:原来爸爸为了陪我做手抄报而耽误了工作,现在正伏案疾书,桌上摆满了一叠叠的文件,把台灯压得很低,生怕刺眼的灯光惊醒我,他正在写着一份急用的文稿,不时地揉一揉眼睛,为了抵挡阵阵的困倦袭来,旁边还放着一杯浓浓的解困的热茶……望着这个镜头,都是因为贪玩,害的爸爸如此困累,我鼻子酸酸的,眼泪模糊了视线。
3. “咔嚓”,又摄下了什么?脚,图书馆前等待开门的许许多多双脚。穿球鞋的、穿布鞋的、穿皮鞋的、穿凉鞋的,还有拄着手杖和双拐的……看着他们,我热血沸腾了!这不是在踌躇在徘徊的脚,而是在奔跑在攀登的脚,在人类前进的历史上留下了坚实印迹的脚。多么令人振奋!看到它们,你就能联想到它的主人们那一张张含着谦逊的微笑的脸。那微笑,也一定含着奋进者令人陶醉的满足。
【结构】画面组合式记叙文是记叙文的写作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断巧妙地连接起来,所有片断都指向和表现同一个主题,如本题中记叙了“老师辛勤工作”“好友安慰自己”“大叔无私帮助”三个画面。这种结构在作文中运用,可以快速构思,快速成文。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以说理,则鞭辟入里。这种写作模式的优点是:在一个个生动画面展示过程中,让读者获得深刻鲜明的印象,并且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一目了然,内容“形散神聚”。
【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选准角度进行立意。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门下,授以文法,遇之深厚。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及从楚学俪偶长短而繁褥过之。每属缀,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而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斯言信哉。商隐文自成一格,后学者重之,谓“西昆体”也。
(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22. 用“/”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3. 李商隐与_______(人名)合称“小李杜”,又与_____ (人名)合称“温李”。
- 30 -
24. 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李商隐诗文的特点。
【答案】22. 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及从楚学/俪偶长短/而繁褥过之
23. (1). 杜牧 (2). 温庭筠
24. 风格瑰丽奇特;文辞艰涩隐晦;多用骈句;过于繁褥;情感真挚感人。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可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句子中的主谓语或动宾关系,名词作主语或宾语以及文言虚词等标志性词语断句。
“工诗”作“商隐”的谓语,二者构成主谓句,在“工诗”后断开;“瑰迈奇古”是“为文”的特点,在“瑰迈奇古”后断开;“辞难事隐”的意思是“文辞艰涩论事隐晦”,语意完整,可以单独成句,在“事隐”后面断开;“学”是“从楚”的目的,在“学”后面断开;“俪偶长短”的意思是“多用骈句”,语意完整,可以单独成句,在“长短”后面断开。
句意:李商隐工于写诗,写文章瑰丽超逸奇特古朴,文辞艰涩论事隐晦,等到跟从令狐楚学习,多用骈句,过于繁褥。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晚唐诗人温庭筠与李商隐的诗歌风格都承受六朝的余习,色彩艳丽,笔调柔婉,故合称 “温李”。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做此类题时,回归原文,按照题干要求,锁定答题区域,结合文本内容,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归纳,语言要简洁准确。
原文“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及从楚学,俪偶长短,而繁褥过之”,意思是“李商隐工于写诗,写文章瑰丽超逸奇特古朴,文辞艰涩论事隐晦,等到跟从令狐楚学习,多用骈句,过于繁褥”,可概括出“风格瑰丽奇特;文辞艰涩隐晦;多用骈句;过于繁褥”;原文“而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意思是“而他的文章旨趣很能打动读者,人们称他的文笔空前绝后”,可概括出“情感真挚感人”。
- 30 -
【点睛】关于古代文化常识,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如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参考译文:
字义山,是怀州人。令狐楚认为他才能出众,让他跟随在自己的门下,教给他作文之法,给他优厚的待遇。李商隐工于写诗,写文章瑰丽超逸奇特古朴,文辞艰涩论事隐晦,等到跟从令狐楚学习,多用骈句,过于繁褥。每当要作诗时,他总是翻检查阅书籍,身边摆得密密麻麻,他把这个称作“獭祭鱼”。而他的文章旨趣很能打动读者,人们称他的文笔空前绝后。这话确实啊。李商隐文章自成一家,后代学诗文的人十分推重他,称为“西昆体”。
名著阅读题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板坡怀抱阿斗,单枪匹马,直透重围,最终把阿斗安然无恙交回刘备手中,因此被刘备赞为“一身是胆”。
B. 《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劝说父亲帮助夏尔。葛朗台勃然大怒,威胁女儿如果再提夏尔,就把她和拿侬一起送到修道院去。
C. 《家》中,觉慧感到无法在家中呆下去,和觉新商量离家。觉新起初不同意,后来下定决心帮助弟弟离开,并帮他筹措了部分路费。
D. 《呐喊》中,鲁迅塑造了一群既是帮凶又是庸众的帮闲形象,比如“赵贵翁、驼背五少爷”,他们对革命者还是有一定伤害性的。
E.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把船驶回。他自问是什么打败了他,最终得出了“什么都不是,是我出海太远了”的结论。
【答案】A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积累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的人物及故事情节。
A项,“最终把阿斗安然无恙交回刘备手中,因此被刘备赞为‘一身是胆’”错,“一身是胆”是刘备在赵云于汉水大破曹军之后说的;
D项,“鲁迅塑造了一群既是帮凶又是庸众的帮闲形象,比如‘赵贵翁、驼背五少爷’”错,在《狂人日记》里,赵贵翁代表了社会上维护封建秩序、迫害进步力量的反动邪恶势力,属于“压迫者”,并非是帮凶又是庸众的帮闲形象。
- 30 -
故选AD。
【点睛】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名著的学习积累要广泛而细致,要知道名著中的细节,并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解答此类题时,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
26.简答题
(1)《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见土仪肇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中,宝钗把薛蟠从南方带回来土物分给众姐妹。为什么众姐妹都喜而道谢,只有黛玉反自伤心?
(2)《茶馆》第一幕中崔久峰说的“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中,“他那点事业”指的是什么?崔久峰这句话表明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
【答案】(1)①(黛玉)性格多愁善感;②南方土物触发了黛玉的思乡之情;③土物是宝钗哥哥给的,使黛玉感慨自己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的处境。(2)秦仲义实业救国。表达崔久峰对秦仲义事业的缺乏信心,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失望。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鉴赏名著人物形象,同时考查理解分析名著内容及分归纳内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熟知名著内容,回归原文,按照题干要求,锁定答题区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归纳,语言要简洁准确。
原文“惟有林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那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想到这里,不觉的又伤起心来了”,“林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可概括出“南方土物触发了黛玉的思乡之情”;“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那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可概括出“土物是宝钗哥哥给的,使黛玉感慨自己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的处境”;“不觉的又伤起心来了”,可概括出“(黛玉)性格多愁善感”。
(2)本题考查鉴赏名著人物形象,同时考查理解分析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熟知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按照题干要求,锁定答题区域,结合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作答语言要简洁准确。
- 30 -
联系上文“他说实业救国,他救了谁了?”,可知,“他那点事业”指的是秦仲义实业救国;联系上文“救了他自己,他越来越有钱了”,流露对秦仲义实业救国的不满,“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秦仲义实业救国面临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发展难以持久,表达对秦仲义事业缺乏信心,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失望。
【点睛】解题时,平时一定要熟读课内名著,要注意掌握名著的作者、作品、主人公和文章主旨。另外,平时应加强课外名著的阅读与积累。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论语》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指出了孝与悌是为人的根本。从人伦关系和人伦次序来说,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孝敬,是上下两代人的纵向人伦关系,悌是兄弟姐妹间的横向人伦关系,“一纵一横”形成的“十字形”的人伦构造,无疑是中国人伦关系的重要构造。
悌作为对兄长的敬爱,与孝具有天然的联系性。将对兄长的敬顺扩大至父便成了孝。维持兄弟姐妹关系的和睦本身也是孝的一个方面。孝悌作为个人修养的核心,做好它,仁义礼智便能顺其自然,唾手可得,故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者也。”悌对于“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的强调,在家庭内部确立了普遍认同的同辈兄长核心和井然秩序。弟弟尊敬顺从兄姐,兄姐用友回报悌。悌德成为家庭家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因素。悌德明确长幼秩序,强调长幼两者各守其道,各安其分。悌与强调父子关系的孝相结合,培养出每个人的伦序意识与伦理关切。在法治不健全和政权不下乡的社会中,孝、悌思想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局稳定。
今天,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被陌生人社会取代,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人情冷淡的现象,正是因为对陌生人缺乏兄弟般的热情,而习惯用冰冷的利益衡量人际间的关系。如何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创新?悌道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为现代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当然,我们也需要正确辨别与对待悌道,兄弟姐妹之间的悌道,只是人伦关系之一,不能是占据人的存在的全部或主导层面的人伦关系,不能走向极端。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27.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28. 作者认为悌与孝具有哪些天然的联系性?
29.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悌”文化的作用。
【答案】27. “四海之内皆兄弟”意味着天下人都可像兄弟一样热情相处;把“悌”从家庭人伦扩大到社会人际关系,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进步与创新。
- 30 -
28. ①悌与孝都是为人的根本,个人修养的核心;②悌与孝是中国人伦关系的重要构造;③悌本身包含于孝之中,将悌扩大就变成了孝。
29. ①有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②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团结;③有利于社会与政局的稳定;④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创新。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义的能力。作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语句的三层含义:一是表层义,即语句的字面意思;二是句内义,即在语境中的意思;三是句外义,即言外之意。解答此题,需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分析。
从语句的字面上看,“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意思是天下人都可像兄弟一样热情相处;联系上文“如何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创新”,可知悌道从家庭人伦扩大到社会人际关系,为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回答“作者认为悌与孝具有哪些天然的联系性”,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悌与孝的天然的联系性,原文“《论语》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指出了孝与悌是为人的根本”“孝悌作为个人修养的核心”,可概括出“悌与孝都是为人的根本,个人修养的核心”;原文“从人伦关系和人伦次序来说,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孝敬,是上下两代人的纵向人伦关系,悌是兄弟姐妹间的横向人伦关系,‘一纵一横’形成的‘十字形’的人伦构造,无疑是中国人伦关系的重要构造”,可概括出“与孝是中国人伦关系的重要构造”;原文“将对兄长的敬顺扩大至父便成了孝。维持兄弟姐妹关系的和睦本身也是孝的一个方面”,可概括出“悌本身包含于孝之中,将悌扩大就变成了孝”。
【29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原文“孝悌作为个人修养的核心,做好它,仁义礼智便能顺其自然,唾手可得”,可概括出“有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原文“弟弟尊敬顺从兄姐,兄姐用友回报悌。悌德成为家庭家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因素”,可概括出“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团结”;原文“在法治不健全和政权不下乡的社会中,孝、悌思想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局稳定”,可概括出“有利于社会与政局的稳定”;原文“如何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创新?悌道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为现代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可概括出“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创新”。
【点睛】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 30 -
- 30 -
相关文档
-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2021-06-0323页
-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2021-06-0326页
-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2021-06-0328页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8-2019学年2021-06-0324页
- 【语文】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2021-06-0313页
-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2021-06-0317页
-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二上2021-06-028页
- 【物理】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2021-06-0216页
- 【物理】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第2021-06-0212页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2021-06-0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