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项限时练(二十)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建议用时:40 分钟)
一、对点题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
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高坡之上。那塔顶上长着一棵硕壮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
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显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
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孤寂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
唯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
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节选自易允武《塔上的树》)
1.第二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案】 ①砖石斑驳,②塔角翘檐破损残缺,③风铃失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在西藏的时候,并没有太在意西藏的石头,那时我的身边到处都是石头。它们像浑身
长满了眼睛的佛,面色安详地看着我。我想,它们一定将我认作了佛。我曾光着脚丫,躺在
石头上面做梦。后来,我发现那些比石头更多的梦,在西藏是永远做不完的。因为它们从不
畏惧黑夜的来临,它们的热情吞噬了来不及发育的梦的种子,滚烫的目光覆盖了大地冰层之
上的忧郁——那是手挥乌尔朵的牧羊人眼睛里透视出来的苍天般的忧郁。
每当华灯初上,想起布达拉宫,感觉时间和空间的交织与变奏,已让我彻底走出那一片
魔幻的天空。剩下的只有石头,高于天空的石头,难以穿越的石头,比城市里房子更多的石
头。它们使我相信宗教指示的方向是一切生灵的必经之途,只是我忘记了布达拉宫的重要组
成部分原来全都是石头,它们构成了玛布日山的标志。十万个生长于西藏的石头,在阳光与
风雪的雕饰下,成为宫殿不朽的注解,它们把岩石内部的力量转化给朝圣宫殿的每一颗心灵。
我第一次进入布达拉宫是在一个阳光普照的下午。一千间房子,我只记住了其中一间里
坐着不同朝代的佛,他们坐在不同的位置上,陪伴他们的是一样的珊瑚、一样的玛瑙、一样
的绿松石,它们在不同的人眼里闪着不同的光。佛隔绝了外部所有的光,沉浸在自己独幽的
天堂。之后,在拉萨城幽深的寂静里,我度过了一个无眠的难熬的夜晚,因为布达拉宫里面
闪闪发光的石头,因为读不透的布达拉宫,因为数不清那些长满了眼睛的石头,它们看上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既有艺术的气质,又充满宗教的血肉。
(节选自凌仕江《西藏的石头》)
2.阅读这三段文字,概括并分析西藏的石头有哪些特点。
【答案】 ①具有佛性,犹如长满眼睛的佛,使人相信宗教的指示并给朝圣者力量;②
具有艺术的气质,有的色彩斑斓,有的闪闪发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导学号:54012120】
徽式民居中,最为考究的当算设在房屋内的天井,每家皆有。一进一天井,套间组合,
环环相扣。因徽式民居山墙高筑,窗户很小,天井便成了高墙深院内的天窗,在四面八方的
中轴瓦檐下,形成室内别有洞天的气势,仿佛能容纳大千世界,为屋中人提供了聊以舒心的
视觉空间。那翘角走兽,似俯瞰守卫着方寸天地,在日月光辉的投射下,形成光与影交叠、
气与流相通的理学,起到了屋内通风、采光、透气的调节作用。据说在徽州风水理论中,水
是玉气和财富的象征。天井巧造“四水归堂”,锁型井底蓄水,寓意暗室生财,是想锁住来
之不易的财气。在建筑技法上,天井是典型的虚实结合手法,借以展示一种似有与似无、恍
惚与朦胧的空间美,亦是徽州人“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哲学现,其间更隐含着“临水成
村,辟乾坤于洞里;因花结屋,驻日月于壶中”的寓意。徽州人的聪明才气,在一方天井上,
可窥一斑。
(节选自程越华《梦里梦外的婺源》)
3.作者为何说“徽州人的聪明才气,在一方天井上,可窥一斑”?试结合文本加以概
括。
【答案】 ①天井提供了聊以舒心的视觉空间;②起到了通风、采光、透气的调节作用;
③讲究风水,巧造“四水归堂”,寓意暗室生财;④采用虚实结合的建筑技法,展现了一种
空间美,体现了其哲学观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驿路梅花
王剑冰
花瓣纷纷扬扬地飘下来,像一层层的云,驿路在云中伸展。地上片片白了,说不清是雪
还是梅。馨香随着山风灌得满怀,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岭诗意盎然的早晨。
路前面出现了一个弯,而后又一个弯,拐过去就看到了融在风景中的风景。能让一个个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朝代为之倾目的地方,一定有它的不寻常处,秦始皇派十万大军进入岭南,汉武帝出兵征讨
南越,都是翻越梅岭山隘。由于大运河的开凿,中国运销国外的商品也都是逾梅岭进入韶关,
然后到达广州入海。不管是出去还是进入,梅岭都是当时的必由之路,只是自秦汉开拓的山
路险峻之极,需要拓展得更顺畅。这项不大好干的工作一直拖到了唐代开元四年,唐玄宗安
排给了老家在韶关的张九龄,艰难可想而知,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宰相诗人,
硬是率民工在梅岭写下了一首仄仄平平的经典。
梅岭,是在梅中开了路,还是因路种了梅?不好找到确切的答案,路与梅就此相伴千年。
坚硬与柔润,古朴与馨香和谐地融为一体,一些梅老去,新的梅长出来,石头将梅的根压住
了,会抬一抬身子,让那些根舒展,抬起身子的石头有一天走失,新的石头还会补缺上去。
梅或随着明净的雨或晶莹的雪一同洒落,说不准哪位诗人走来,会随着诗句曼扬。路渐
渐上升到了一种文化与审美的层次。梅开与未开,在梅岭都会生发缤纷的联想。一步步踏着
光滑的石道前行,身上早已经汗涔涔的了。有人及早地到亭上歇息,驿路上无数大大小小的
亭,当年苏轼是在哪个亭子歇脚呢?陈毅遇险时躲在哪一片林子,而有了《梅岭三章》的绝
唱?
我转换两次飞机到达赣州,又走了很长的陆路才到大余(大庾)驿路,古人在途中得耗费
多少时光?梅岭是中原最后一座山,多少人走到这里,都会有辞国望乡的感怀,尤其那些贬
谪之士。唐初宋之问被贬南粤时,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哀惋不已:“度岭方辞国,停
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苏轼、苏辙、寇准、秦观、杨万里、汤显祖,这些
人过梅岭时无不神离泪飞。究竟有多少贬官走过这驿路,数不清了,他们成为梅岭一道特殊
的风景。其实,过去了,也就安心了,正是一批批的人过往梅岭,促进了南粤文明的发展。
苏轼不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欣叹吗?他在建中靖国元年北归时,梅
岭迎接他的,仍是雪样的梅花。还有汤显祖,贬谪的时候,在南安听到太守女借树还魂的故
事,方写成一曲千古名剧,大余还修了牡丹园念着他。所以还是放放那些沉重的心事吧,“飘
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梅孤清高洁,凌寒不惧,报天下春而后隐去,与人的品
性如此相融,一切的疲惫、忧烦、离愁都暂时隐退,目光里盈满春的笑意。于是更多地有了
王安石、黄庭坚、朱熹、解缙、王阳明的足迹。
终于上到了最高处,南扼交广、西拒湖湘的梅关以“一关隔断南北天”的气势,壁立于
梅岭分水界上,从这里向南,就是广东地界,一个慢下坡弯向了同样盛开的梅林。虽没见什
么人走上来,眼前却呈现出一片肩挑车运的繁忙景象。其间,荷兰访华使团从广州出发,沿
水路北上觐见清朝皇帝。900 名挑夫、150 名护卫,熙熙攘攘走上梅岭,他们给中国带来了
西方的问候,我得给他们让路了。那个时候朝贡或通商的除东南亚 30 多个国家外,还有欧
洲的荷兰、意大利等国,这条路也是西方同中国往来的使节路。1816 年,英国贡使回国,
嘉庆皇帝亲谕:“于通州乘船,由运河走,经过山东、江苏、浙江而上,由安徽江西过大庾
岭(梅岭),至广东澳门放洋。”当朝皇帝对这条路线已经十分熟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在驿路的起点,我看到了章水边的码头,老得不成样子了,几棵树歪斜地伸进了水中,
树旁还有拉纤的岸路,系船的拴石。一艘艘大船在纤夫的拉扯下靠岸,成千上万的脚夫涌上
去,一箱箱一袋袋的货物紧张地搬卸,驿路上就连续不断地沉沉走过北中国的特产,而后换
回所需的物品。当年文天祥在广东被抓,就从这里下船,被解上北京。还有北伐军的步履,
帝国主义的铁蹄,都在这里留下了记忆。很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史籍典章都联通着这条路,
很多死去的和活着的人心里都装着这条路,这条路给一个民族带来的东西太多太多。驿路上,
叠压着无数的血泪,无数的诗魂,无数的呼喊和叹息,它是一道抹不去的历史印记。如果没
有这条路,中国上千年的丝绸史、茶叶史、陶瓷史,直至交通史、邮政史、军事史,都将无
法完成。
香雪海的回望中,眼前跳过陆凯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
一枝春。”陆凯南征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想起好友范晔,就将折梅和诗交给了驿使。
你没来,我舍不得折下一枝梅花,就邮赠这篇文字吧。
(有改动)
4.作者说“这条路给一个民族带来的东西太多太多”,请结合全文说说“带来的东西”
具体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这条路给一个民族带来的东西太多太多”
一句出现在第 7 段,可先概括第 7 段中的相关内容,如“走过北中国的特产,而后换回所需
的物品”反映的是贸易的往来,“成千上万的脚夫”“一箱箱一袋袋的货物紧张地搬卸”表
现的是民众的辛劳和血泪,“北伐军的步履,帝国主义的铁蹄”展现的是战争与侵略。然后
再结合全文,搜集信息归纳梅岭驿路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东西,如第 1 段所表现的驿路美景,
第 5 段所展现的南粤文明发展和诗文繁荣等。
【答案】 ①国内外贸易的发展;②南粤文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③文学领域的
诗文瑰宝(贬谪之士的精神复活);④民族的自豪;⑤驿路上的美景;⑥民众的辛劳和血泪;
⑦战争与侵略。(任答 4 点即可)
二、综合题组
(2017·南通模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5~8 题。
【导学号:54012121】
达古的春天
阿 来
①春天了,这些年的春天里总想回乡。如今城乡疏隔,即便很近,回乡也需要理由,高
原的春天便是我回乡的好理由。
②高原的春天来得晚。在成都,繁花开过,眼看就是绿色深浓的夏天,家乡那边才传来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春的消息。达古的朋友来信说,高山柳开花了,落叶松和桦树发芽了,你教我们认得的苣叶
报春和龙胆都开了。所有这些消息,都在诱惑着我。
③大雪山的北麓山路上,遥遥可见达古那些依山而建的藏寨,红蓝多色,错落有致。在
达古这个不受外人打扰的村庄,核桃树刚刚绽出新叶,像一团绿褐色的云雾,笼罩在村寨上
面。浅浅的褐色,是树叶的新芽,一条条肥厚的花序,从枝头悬垂下来,那就是核桃树浅绿
色的花。轻轻捋下嫩长的核桃花,焯了水拌好后,什么味道?是清新无比的洁净山野的味道!
是苏醒的大地的味道!
④春到岷江正当时。峡谷公路两边槐树正密密地开着白花,河谷台地上,寨里的桃树丛
丛翠绿,野樱桃也开花了,有风轻摇树梢时,薄雪般的花瓣便纷纷扬扬飘飞起来。而河谷两
岸干旱的山坡上,灌木丛依然一派枯黄。但我知道,这些枯瘦的灌木丛里一定有早开的花朵。
其中有一种开满细小黄花的带刺的灌木丛,叫作堆花小檗。米粒大的小黄花一簇簇拥挤在一
起,抢在绿色叶片展开前怒放。还有耐旱耐瘠薄的带刺灌丛沙生槐也开出了密集的蓝色花。
我一次次半蹲半趴地按着快门,累了,便坐在山坡上,翻看相机里的花朵,却突然弄不明白,
大自然为什么要让植物开出这么多的花。这些花朵和这神秘的不明白,也许就是我这一天的
收获。人们在世界上都力图明白,而我宁愿常常感受很多的不明白。
⑤这一天,我们还要去的便是这雪山群中两座从未被人逾越的雪山——有冰川群的雪山
主峰和洛格斯神山。湖水映着碧蓝天空,阳光下融雪时的滋润气息带着松杉的芳香。走到雪
野中,抬头远看,群山变成了波浪,在眼前奔涌,而洛格斯神山厚雪加身,冰清玉洁,莹光
逼眼,如同一个戴着水晶冠冕的神者。峡谷尽头壁立而起的达古冰川群上的雪山主峰熠熠闪
光,直插幽深蓝空,仿佛一个未知的庞然大物。山体上是深雪,雪下,才是冰川。这道冰川
每年只有七、八月积雪融化时才可看见。但那冰川的力量却随时可以看见,它在这雪山之巅
造就了地貌杰作:相互错落在云幕下金字塔一般的锥形峰顶、锋利峭薄的山脊、被冰川从对
面山体上剥离又搬运到面前来的巨大岩石。我们脚底的深雪下,就是冰川挖掘出的巨大的冰
斗,夏天时,是一湖碧水,湖水的上方,劲风猎猎,被阳光照耀,亮得晃眼的云团翻滚在天
空,也翻涌在湖中,而现在冻成了一块坚硬的冰。
⑥我总觉得,达古冰川这样的地方,可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学习体味自然之美的课堂。
虽然时兴的国学热中,常有人说中国人如何有天人合一观,如何取法自然,但在实际情形中,
却是自然界大面积的退缩与毁败,是中国人与大自然日甚一日的隔膜与疏远。
⑦大家散去的时候,有人问我,这个地方你觉得如何?我只想说一句话:它是最近的遥
远。
(有删改)
5.请简要赏析文章第③段的表达特色。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本段文
字主要是写景,那么修辞手法、写景的角度等都是答题时需要考虑的范围。尤其是在写景方
面,作者采用不同的感觉来写核桃花,极富新意,答题时一定要考虑到。
【答案】 (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嗅觉(味觉)等角度,远近结合,
描绘了达古藏寨充满生机的美景。
6.请理解文章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理解文章句子的含意,首先要注
意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还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在本句中,“明白”
和“不明白”则是解读的关键,“明白”是指人们想要力图探知世界,而“不明白”则指作
者想要感受大自然中的神秘。
【答案】 人们总是力图探清未知世界,而我更希望感受大自然的神秘,领略未知世界
的独有魅力。(意思对即可)
7.文章第⑤段中,达古的雪山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在本段文字中,作者饱含着
深情描写达古的雪山,我们可以通过“厚雪加身,冰清玉洁,莹光逼眼”“戴着水晶冠冕的
神者”“一个未知的庞然大物”“金字塔一般的……的巨大岩石”等关键词句,来体会达古
雪山的特点。
【答案】 ①神秘莫测;②纯洁神圣;③雄伟壮观;④富有力量。(意思对即可)
8.作者为什么认为达古是“最近的遥远”?请加以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它是最近的遥
远”是一句概括主题的话,想要探究本句,就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细读文章第⑥段,从
中概括即可。
【答案】 ①达古离成都很近,但长久未能回乡亲近它;②人们即便来到大自然中,对
大自然的奥秘和力量却遥不可知,或知之甚少,无法真正亲近自然;③人们宣称取法自然,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讲究天人合一,却又对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使大自然退缩,变得疏远。(意思对即可。如
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
相关文档
-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五编 热点5 2021-06-0311页
- 2020届高三高考语文精优预测卷新课2021-06-0323页
- 专题20 虚词(古诗文阅读)-2019年高考2021-06-0315页
-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2021-06-0311页
- 2013年高考语文_备考冲刺之易错点2021-06-0319页
-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学考规2021-06-035页
- 专题2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高考2021-06-0320页
-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2021-06-0377页
- 新题型01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202021-06-031页
-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大二轮课件2021-06-0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