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 M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分析情感态度三法
1
.
看提示,定基调。
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
2
.
抓意象,挖内涵。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
3
.
品词句,悟感情。
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考点诠释
鉴赏诗歌的情感包括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
。思想内容是指诗人描写的人、事、物的总和以及诗歌借此表现的思想情趣。观点态度,是作者通过诗歌形象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等。
【
典题示例
】
——————————————————————————————————————————
[
典例
1]
(
2019
·
河北邯郸市高三一模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①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
②
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
③
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
④
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
⑤
欲荐谁?
【
注
】
①
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
。
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
、
朋友
。②
楚客,指贾谊
。③
袍,官袍
。④
烟霄,喻显赫地位
。⑤
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
。
以题读诗
(
判断说法的正误
)
①
第一句中的
“
遥夜
”
和
“
凉风
”
照应了标题中的
“
秋夜
”
,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 )
②
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
,
以动衬静
,
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
(
)
③
第六句中的
“
去何迟
”
与上句中的
“
来已久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
( )
√
×
“
清幽
”
应为
“
悲凉
”
。
√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
[
答题流程
]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
1
步:看提示,定基调
从标题中的
“
秋夜感怀
”
可知是
诗;从作者和注释中可知诗人
。从
“
呈朝中亲友
”
可见
之情;从
“
楚客悲
”
的
“
悲
”
字可知
情感;从
“
年空长
”“
位尚卑
”
可见
。
第
2
步:抓意象,挖内涵
诗中的
“
遥夜凉风
”“
清砧繁漏
”“
秋霜
”“
春草
”
等意象,体现出
之情。
抒情
此时被贬为江州司马
思乡思
亲
悲凉
年老而不得志
悲凉、忧愁
第
3
步:品词句,悟感情
①
“
楚客悲
”
借贾谊经历,暗寓
。
②
“
秋霜似鬓
”“
春草如袍
”
用比喻表现
的慨叹。
③
“
不荐扬雄欲荐谁
”
以
自比,借
“
”
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
自己被贬,客居他
乡的悲愁
“
位尚卑
”
,年长官微
扬雄
荐扬雄
[
规范作答
]
①
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
,
暗寓了自己被贬
,
客居他乡的悲愁
。②
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色,诗人运用比喻,抒发年长官微的慨叹
。③
诗人借
“
荐扬雄
”
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
。
[
评分细则
]
诗中共蕴含了被贬他乡的悲愁
、
年高位卑的哀愁
、
有才而无人引荐的忧愁
。
每点
2
分
,
意思对即可
。
[
类题拓展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
早秋与诸子
①
登虢州西亭观眺
岑参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
②
缘青壁,瓜田傍绿谿
,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
注
】
①
诸子
:
指诗人的各位友人
。②
酒
榼
(kē)
:
酒器
。
1
.
结合全诗,简析
“
微官何足道
”
所蕴含的情感。
答:
答案:
①诗人登高临远,面对辽远壮阔的景象,情怀激荡;身旁好友相携,美酒相伴,烦忧顿消,暗含暂得欢乐的怡然豁达。②诗人胸怀大志,却身处微官,
“
何足道
”
三字,放达中见抑郁不平之气。③
“
乡园处
”
既含故园之思,也含长安之思,诗人处微不卑,登高临远,望而不迷,抒写了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
赏析形象三角度
1
.
抓形象特点。
结合注释和作者,弄清诗词中具体形象的表面意义并分析形象自身的特点,如果有象征意义则阐释其象征意义,如果是人物形象就要体会其性格特点及其所传达出的气质品格。
2
.
看表现手法。
看清作者塑造诗歌形象所使用的手法并进行具体赏析。塑造形象常用的手法有烘托渲染、对比衬托、细节刻画等。
3
.
联情感体会。
诗人塑造形象是为抒情服务的,反过来,抓住诗歌的情感,也会更深刻地理解诗歌塑造的形象,特别是在鉴赏物象、景象方面,情感的作用不可忽视。
考点诠释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
,
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诗歌鉴赏的重点。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
典题示例
】
——————————————————————————————————
[
典例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北塘避暑
【
注
】
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
注
】
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
,
罢相退居北京
(
今河北大名
)
之后
。
以题读诗
(
判断说法的正误
)
①
首联紧扣题目
“
北塘避暑
”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渲染了林塘幽静的自然环境。
( )
②
颈联写景富有层次:
“
水鸟得鱼
”
是近景,俯视所见;
“
岭云含雨
”
是远景,仰观所见。
( )
③
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
(
)
√
√
×
心情是
“
旷然
”
。
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
)
[
答题流程
]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
1
步:抓形象特点
从诗中注释来看,此时诗人因反对变法,罢相闲居,揭示诗人
的身份。
第
2
步:看表现手法
诗歌的题目是
“
北塘避暑
”
,首联和颈联是描写,描写了林塘的清幽、水鸟的自由自在、云雨的悠闲,映衬了诗人的
。颔联和尾联是
,直接抒情。
被贬
悠
闲、自得
议论
第
3
步:联情感体会
首联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并渲染了林塘幽静的自然环境
旷然超脱
颔联
赞美清风是无价之宝,说最快乐的事情没有超过
“
百日闲
”
悠闲自得
颈联
水鸟捉到鱼儿总是心满意足,岭上云片满含雨意又空自飞还
自由自足
尾联
酒醉醒心的是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
高洁脱俗
[
规范作答
]
①
具有乐观旷达
、
不以挫折为念的宽阔胸怀
。
诗人身处环境幽静、清风拂面的林塘,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乐观旷达。
②
具有知足常乐、不计尘世得失的思想境界。诗人以水鸟得鱼自享其乐、岭云含雨、来去自由为喻,表达了知足常乐、不计得失的思想。
③
具有超凡脱俗、清廉高洁的气度。尾联以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来衬托自己的高洁。
[
评分细则
]
能从
“
旷然
”“
悠闲
”“
自足
”“
高洁
”
中任选
3
点概括出诗人形象
,
然后有理有据分析即可
。
每点
2
分
,
其中特点
1
分
,
分析
1
分
。
[
类题拓展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听郑羽人弹琴
李中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
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
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2
.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答案:
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秋夜草间寒虫不鸣、松顶鹤惊欲飞的清幽画面。侧面烘托了琴声的美妙,为抒发思古之情做了铺垫。
三类语言题的答题步骤
1
.
炼字题:
①明观点
(
哪个字好
)
;②释用法
(
解释含义,放回原句指出所运用的手法
)
;③明作用
(
指出该字在形象刻画、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的作用或效果
)
。
2
.
炼句题:
①明大意
(
解释诗句含意,描述诗句内容
)
;②明特色
(
指出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③析意蕴
(
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
。
3
.
赏析语言风格题:
①明特色
(
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
)
;②列例证
(
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
;③析效果
(
指明作用或效果
)
。
考点诠释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
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是语言
。
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诗歌语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炼字、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
典题示例
】
——————————————————————————————————
[
典例
3]
(2018
·
高考全国卷
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
野 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
濛濛
。
以题读诗
(
判断说法的正误
)
①
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 )
②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
)
√
×
“
屈穷
”
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
。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
分
)
[
答题流程
]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
第
1
步:关注字面的含义
“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
濛濛
”
,严冬过后,又将是
,条条柳丝,迎风招展,远看像一团翠烟。
第
2
步:关注使用的手法
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是借描写
的美好景色,表达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第
3
步:关注抒发的情感
联系诗人现在的不得志,可知诗人
。全诗带有自励自勉之意。
生机盎然的春天
寒冬过后会出现
不甘于沉沦,相信会有属
于自己的春天
[
规范作答
]
①
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
评分细则
]
能分别从诗句的含义
、
手法角度入手
,
分析诗句的作用且分析正确
,
每条各
3
分
。
[
类题拓展
]
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黄山道中
①
赵
沨
小
榖
城
②
荒路屈盘,石根寒碧涨秋湾。
千章
③
秀木黄公庙,一点飞雪白塔山。
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驮我画图间。
膏肓泉石真吾事,莫厌乘兴数往还。
【
注
】
①
黄山
:
一名
榖
城山
,
在山东东阿
。②
小
榖
城
:
即东阿县铜城镇
。③
章
:
大材
。
3
.
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
答案:
①运用设问,回答时不说景在诗中,却说人在景中,构思新奇。②用画图比喻黄山美景,生动贴切;而诗人骑着蹇驴缓缓前行,更显画卷之长之美。③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黄山道中所见景色的由衷喜爱之情。
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
“
三步骤
”
1
.明技巧:
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要求的是哪类技巧还是所有技巧
,
然后看诗中有哪些技巧
。如未指明,一般先找修辞,再看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最后思考结构手法。
2
.释运用:
一般采用举例分析的方式,阐释此种表达技巧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3
.析效果:
指出运用此种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如对形象刻画、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的作用。
考点诠释
表达方式
描写
侧面描写、正面描写
(
白描、细节描写、动静、虚实、抑扬、角度变换、绘声绘色绘形
)
抒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
表现手法
比兴、象征、烘托、对比、照应、联想、想象、用典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反问
结构手法
开门见山、起承转合、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
典题示例
】
—————————————————————————————————————————
[
典例
4]
(2019
·
宜昌市四月调研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
经西坞偶题
温庭筠
摇摇弱柳黄鹂啼,芳草无情人自迷。
日影明灭金色鲤,杏花唼喋
①
青头鸡。
微红奈
②
蒂惹蜂粉,洁白芹芽穿燕泥。
借问含颦向何事,昔年曾到武陵溪
③
。
【
注
】
①
唼喋
:
水鸟或鱼吃食
。②
奈
:
果树名
。③
武陵溪
:
据
《
幽冥录
》
记载
,
东汉时
,
刘晨
、
阮肇入天台山采药
,
迷路无法返家
。
后在溪边遇到仙女
,
仙女款留二人半年
。
后世遂把
“
武陵溪
”
用作刘晨
、
阮肇天台山遇到仙女的典故
。
以题读诗
(
判断说法的正误
)
①
纤弱柳枝、啼鸣黄鹂、明灭日影、金色鲤鱼为全诗营造了声色并茂而又迷离惝恍的意境。
( )
②
作者对芳草喜爱欣赏,而
“
芳草
”
却我行我素,触景生情,抒离家思乡之愁。
( )
③
尾联一问一答,借
“
武陵溪
”
一典,点明此诗主旨。
( )
√
×
本诗抒发物是人非的惆怅。
√
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
(6
分
)
[
答题流程
]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
第
1
步:明技巧
题目要求从
“
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
”
颈联,可知是就表达技巧而言;颈联是写景,而
“
情
”
却不明显,结合尾联可知借景抒情,借
。
第
2
步:释运用
这两句写奈树微红的花儿惹来了采粉的蜂蝶;燕子衔泥筑巢,泥土中现出洁白的芹芽。写的是
的美好景象。
第
3
步:析效果
诗人写完这一美好春景后,在尾联却
“
含颦
”
,皱起了眉头,诗歌的最后一句说出了原因。据此可知
“
颈联
”
的写景是为
“
尾联
”
的
做铺垫的,借美好春景,抒发
之情。
乐景抒哀
情
春天到来
抒情
物是人非
[
规范作答
]
①
奈树花开
,
颜色微红
,
惹来采粉的蜂蝶
;
燕子做窝筑巢
,
泥土中含有洁白的芹芽
。
这两句写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到来时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②作者以乐景衬哀情,面对如此美景,抚今追昔,不由双眉含愁,顿生物是人非的惆怅。
[
评分细则
]
明确所写之景
,
3
分
;
准确指明情景关系
,
3
分
;
如答
“
触景生情
”
可酌情赋分
。
[
类题拓展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 月
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4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
答案:
立足于登楼望月,思乡念亲。先从
“
江月
”
起笔,交代望月地点,点明触发愁情的起因:久客他乡,至老未还。然后写月景,为笔墨转向另一空间的思妇做准备。最后设想思妇月夜所为,收束全篇,表达望月怀远之情。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
(2)
题。
陇头水
【
注
】
于
行人何彷徨,陇头水呜咽。
寒沙战鬼愁,白骨风霜切。
薄日朦胧秋,怨气阴云结。
杀成边将名,名著生灵灭。
【
注
】
也写作陇头吟
。
也有的说此诗作者是李咸用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中诗人用行人的彷徨、陇头水的呜咽来渲染大战结束之后整个战场的气氛。
B
.诗歌善于运用意象来表情达意,如颔联用
“
寒沙
”
等意象来表现战场的惨况。
C
.颈联实写天气情况:秋日朦胧晦暗,由死去战士的怨气聚结而成的阴云密布天空。
D
.本诗是一首五言边塞诗,全诗描绘的场景寒冷阴森,透露出悲惨愁苦的感情色彩。
解析:
“
颈联实写天气情况
”
分析错误,不全是实写,
“
由死去战士的怨气聚结而成的阴云
”
应是诗人的主观感觉,是虚写。
答案:
C
(2)
本诗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本诗既表达了对士卒的同情,也谴责了那些庸腐贪婪的边疆将领,表现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②诗歌前面三联描写战后惨景,最后一联转为议论,指出边疆将领们不惜以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获取名利和地位。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
(2)
题。
吹 笛
①
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
②
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
③
,武陵一曲
④
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
注
】
①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
当时诗人因战乱流落夔州
。②
律吕
:
此处代指柔婉
、
和谐的笛音
。③
胡骑中宵堪北走
:
晋朝时
,
刘琨为并州刺史
,
胡骑围之数重
。
琨夕乘月登楼清啸
,
贼闻之
,
凄然长叹
,
中夜奏胡笳
,
贼皆流涕
,
人有怀土之思
,
向晚又吹之,贼并弃围奔走。
④
武陵一曲:东汉大将马援南征,他的门生爱寄生善吹笛,马援作歌以和之
,
名曰
《
武溪深
》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扣题,
“
巧作
”
两字写吹笛者吹笛技巧高妙,
“
谁家
”
一句以问语写听者感受,情味悠远。
B
.颔联视听结合,既有风中笛音的悠扬婉转,也有月照关山的明亮澄澈,相得益彰,景中含情。
C
.颈联写中宵月明时,胡骑希望北归,但听到武陵笛曲后又想南征,表明笛音扰乱了人的心志。
D
.全诗通过用典和虚实结合手法来写听笛感受,抒发乡思之愁,以景写情,给人慷慨悲凉之感。
解析:
“
但听到武陵笛曲后又想南征,表明笛音扰乱了人的心志
”
分析错误,上句遥想当此中宵赏月之际,胡骑行军北归的场景;下句是写诗人听了这笛曲之后,萌生出南行的愿望。上下对仗工稳,由远及近,以胡人之北归来映衬
“
我
”
的思乡之切。
答案:
C
(2)
这首诗的尾联写
“
杨柳
”
这一意象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实指杨柳,诗人以杨柳的飘落来衬托自己的人生迟暮衰老;②暗指
《
折柳曲
》
,
“
柳
”
即
“
留
”
也,古人折柳送别,诗人借杨柳曲来表现自己的客愁相思。③一语双关,更突出了伤时思乡的主旨。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
(2)
题。
竹 阁
①
苏轼
海山
②
兜率
③
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④
两丛恰似萧郎
⑤
笔,十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
⑥
更无言。
【
注
】
①
竹阁
:
在杭州广化寺柏堂后
,
唐代白居易知杭州时所建
。②
海山
:
海中的仙山
。③
兜率
:
即
“
兜率天
”
,
佛教用语
,
指人死后所登的天界
。
传说唐会昌元年有海商遭风至蓬莱山
,
见一宫院名曰乐天院
,
故白居易
《
答客说
》
诗有
:
“
海山不是吾归处
,
归即应归兜率天
。
”
④
“
白鹤
”
二句
:
《
旧唐书
·
白居易传
》
:
“
乐天罢杭州刺史
,
祷天竺石一
、
华亭鹤二
,
以归
。
”
苍龙
:
此指翠竹
。⑤
萧郎
:
萧悦
,
善画竹
,
曾为白居易画十五竿竹
,
白居易作
《
画竹歌
》
,
赞美萧悦笔下之竹的逼真
。⑥
维摩诘
:
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
,
他身为中印度毗舍离城中的长者
,
与释迦牟尼同时
,
曾以称病为由向释迦牟尼派来问询的舍利弗
、
弥勒
、
文殊讲说大乘教义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中
“
无人
”
二字,既是写眼前景,又是怀古,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B
.颔联中以有竹
(
竹阁
)
衬无白鹤,抒发了
“
前不见古人
”
的
“
茫然
”
之感。
C
.颈联中以白居易退居之地渭上村代指白居易,
“
空怀
”
二字点明了全诗主旨。
D
.苏轼诗题材广阔,多用比喻,并用得自然贴切,这首诗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解析:
“
这首诗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
错,本诗运用比喻仅有一处。
答案:
D
(2)
诗中
“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
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苏轼以维摩诘代指白居易,既然见不到白居易其人,只好以自己的新诗叩问竹阁中的白居易遗像,但其遗像正像维摩诘,默然无语。②抒发了苏轼对白居易的思慕之情和没有知音的孤独之感。
(
意思对即可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
(2)
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
【
注
】
声。
【
注
】
鼓鼙
:
军用大鼓和小鼓
,
后也指战事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
“
云开
”
一词可见心情的喜悦,
“
犹是
”
则透露出感情的骤落。用笔富于变化。
B
.颔联
“
浪静
”“
潮生
”
一静一动,以动衬静,在对比中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宁静。
C
.颈联一个
“
逢
”
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二者妙合无垠。
D
.此诗写了诗人
“
晚次鄂州
”
的心情、景况、联想及感慨,自然而含蓄,平易而真挚。
解析:
“
在对比中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宁静
”
错误,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笔墨中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诗人昼夜不眠,难以入睡,内心是纷乱的。
答案:
B
(2)
这首诗在主旨表达上是怎样做到以小见大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前三联截取行旅生涯中的一个片段,写诗人只身漂泊,孤独苦闷,伤老思归,这是
“
小
”
;②尾联写自己有家难归、颠沛奔波的原因
——
战乱,这是
“
大
”
;③以个人的生活片段反映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战乱带来的深重苦难,伤时忧国,以小见大。
相关文档
- 2018版高中语文学业分层测评15森林2021-06-035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琵琶2021-06-036页
-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时2021-06-034页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现代新诗单2021-06-0311页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2021-06-0325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2021-06-0319页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2021-06-0357页
-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2021-06-036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2021-06-0314页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12021-06-0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