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2.28 KB
  • 2021-06-03 发布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案1迅速掌握文本信息学案新人教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案1 迅速掌握文本信息 ‎  非连续性文本整体阅读不会像其他文本那样,既要把握内容又要理清思路,其阅读快速简洁,由“言”到“意”,具体说来包括这几个要点:‎ ‎1.获取文字材料信息 整体略读时快速浏览,关注每一则材料的出处与标题,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话题(或事件)。‎ 概括材料的出处,可大体判断其所属的文体类别及暗示信息。如2017年全国Ⅱ卷第8题E项“《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就是从材料二的出处“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得出来的。‎ 而根据材料的标题,则能得知材料所述的中心话题,如2019年全国Ⅰ卷之材料一的标题为《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它告诉我们一个核心信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材料二的标题为《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则为《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综合以上三个标题,可以知道,这一材料的核心是保护文化遗产。‎ ‎2.整合散乱语句内容 并非每一则材料都有标题或十分明显的中心句,这就需要我们对单则进行细读,以抓关键词句(多为独立句或有意义关联的句子)的形式找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或角度、方面),并对这些句子进行意义综合和归纳,由点及面,筛选提炼出信息要点。‎ 如2018年全国Ⅰ卷的材料三,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其中第二段一下子看不出中心句,怎么办?先分解——看它有几句话,再整合——每句话各讲什么,最后综合出中心意思:‎ ‎①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②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③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④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①②句告诉我们两条信息:中国在建设大型实验设施方面的费用和投入运行时间;③句表明中国在这方面的地位;④句借他人之口说出中国的发展之快。综合起来,就一句话:中国的实验设施已经在世界上领先。‎ 其实,以上文字中最关键的句子是第④句中的“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 - 7 -‎ ‎,这个评价,可以囊括其他信息。‎ ‎(2017·全国Ⅱ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 7 -‎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1)中心话题:                   。 ‎ ‎(2)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材料一:                     。 ‎ 材料二:                     。 ‎ ‎(3)文本出处信息 材料一:(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信息:                     。 ‎ 答案:(1)垃圾分类 ‎(2)垃圾分类的作用和问题(或“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垃圾分类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3)①新闻报道;②主流媒体;③标题“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已暗示了公民和政府各自的责任 ‎3.提炼图表材料信息 多数情况下,非连续性文本中,至少有一则是图表材料。那么,我们如何读懂这图和表呢?‎ ‎(1)研读表格数据所呈现的规律,学会用文字正确表述这一规律。‎ 读表格一般分两步走:‎ ‎①认清要素了解特点:表头和数据。有的还加标题与注释。要懂得这些要素所传达的意义。‎ ‎②‎ - 7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结合题干,正确梳理表述中的有关数据,必要时还要学会正确运算,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点,尤其是数据的变化规律等。一般需要关注的是最大与最小数据、变化明显的数据。‎ ‎ 对下面表格中的数据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 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 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 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 000多万元 A.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B.军阀割据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C.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 D.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解析:B 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军阀割据混战造成耕地的减少,荒地的增加,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陆军和军费的增加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农户和耕地大量减少,荒地增加,更说明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B项没有体现。‎ ‎(2)研读曲线图的走向,学会用文字准确回答。‎ 曲线图多以纵横两个坐标为主轴,利用数据在这两个维度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因此,读曲线图,必须抓住三个点:‎ 坐标点:看仔细坐标的纵轴、横轴分别代表什么,以知晓具体内容。‎ 走向点:由不同坐标轴上的数字连点而成的曲线,会有一个走向,即发展趋势。‎ 转折点:曲线上会有不同的转折点,务必重点关注,一般为出题点。‎ 对下面的曲线图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7 -‎ A.在工作前期,团队的工作效率呈上升趋势,激励力度逐渐加大 B.当工作进行到中期时,团队的工作效率开始逐步下降,激励力度进一步提高 C.当工作进行到后期时,团队的工作效率再次呈上升趋势,激励力度逐步降低 D.激励力度和工作效率不成正比,因此激励在团队中并不起作用 解析:D 从图表来看,主要是呈现激励力度与效率在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工作前期,团队的工作效率呈上升趋势,激励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到了工作中期,团队的工作效率开始逐步下降,激励力度进一步提高,到了工作后期,团队的工作效率再次呈上升趋势,而激励力度逐步降低,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D项,说法太绝对,在工作前期团队的工作效率呈上升趋势而激励力度也是逐渐加大的,“因此激励在团队中并不起作用”说法错误。‎ ‎(3)看清饼状图的切割方法,分析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根据题目要求用文字正确地表述这种比例所代表的信息。关键是抓住两点:‎ 抓数据比例特征。饼状图经常对圆饼状进行不同切割,然后填上不同数据,以此让考生进行分析。‎ 抓题目具体要求。因所站角度不同,不同的人可能对饼状图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回答时,务必结合题目要求,从具体要求中抓住图形所体现的意义。‎ 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 解析:图表中有两幅图:一幅是关于“平时手写机会”‎ - 7 -‎ ‎,从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很少有机会用手写字;一幅是提笔忘字的经历,很大一部分的人在提笔写字时有忘字的经历,且有近一半的人好多字不会写。并且要注意得出的结论不仅仅是从数据得出的结论,还应该从这两个结论中,结合题目“‘书写’的现状”作深层的分析,如可以概括成“书写能力堪忧”。‎ 答案: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4)看清柱状图所代表的数据特色,关注柱形与坐标之间的意义。‎ 柱状图是把数据以直观的柱状或直方图呈现出来,并用坐标来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以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 下面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的一份调查统计表,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移动有声App平台、广播、微信语音推送是成年国民的三大听书形式。‎ B.在三大听书形式之中,成年国民逐渐更倾向于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 C.从2016年到2017年,成年国民的三大听书形式的占比都在逐步上升。‎ D.听书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阅读方式,利用微信语音推送推广阅读大有可为。‎ 解析:C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C项中“都在逐步上升”分析错误,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知,从2016年到2017年的成年国民的三大听书形式的占比中,广播的占比有所降低,而不是提高。‎ ‎(5)研读流程图或结构图,按流程来表述内容。‎ 下面是银行卡被吞后取卡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不超过80字。‎ - 7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按如下步骤:(1)解读时先确定叙述顺序;(2)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3)注意箭头走向。‎ 答案:(示例)银行卡被吞后,可在90秒内通过正确输入密码的方式从ATM机上取回;若密码输入错误,可凭ATM机回单,并拨打客服热线挂失,最后持身份证到银行取回。‎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