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6-03 发布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第2章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节考点突破考点2概括内容要点,分析观点态度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考点 2 概括内容要点,分析观点态度 一、掌握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和答题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伪书”并不全伪 任继愈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物、典籍。有些文物、典籍的内容、作者与产生 它的时代不符,称为赝品。典籍中的赝品,学术界称为“伪书”。 伪书的出现,可以有多种情况:有伪造假古董以谋利的;有为了传播某种观点,挟古人 以自重的;宗教经典多假托得自龙宫、仙山洞府以骗取信徒的。如果揭示出伪书出现的时代, 伪书即成为可信的材料。《列子》一书托名列御寇作,经过研究,此书非列御寇作,它出于 魏晋时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一种流派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子》一书用作研究魏 晋时代思潮,有它不可取代的价值。放在先秦是伪书,放在魏晋就不伪。 与世俗典籍并行的佛教、道教典籍中也有不少“伪经”。持正统观念的信仰者,为了保 持宗教的纯洁性,不能容忍“泾渭杂流,龙蛇并进”的现象存在。如果抛开正统观点,从客 观研究的立场着眼,查明伪经出现的时代、作者,用它来说明作伪的时代以论证某时代思潮, 找出它流行的地区以了解其传播的范围,其史料价值比号称“真经”的还珍贵。 有幸生为近代人,可以不受古人旧传统的局限,有可能从文化整体的高度来看待一切 “伪书”“伪文献”,从而剖析它、驾驭它,使它为我所用。俘虏兵用好了,能和正规军同 样发挥战斗作用。好像对待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液、废渣“三废”一样,经过综合治理,回 收利用,即可变废为宝。一切物质都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自己的位置。谁要说某种元素是有 害元素、无用元素,那是无知。 人们习惯所指的伪书、伪经,无非是说它不是所标榜的那种作品。如确凿地指出它的来 历,摆在应当安放的位置上,它就是“真书”“真经”,一点也不伪。《老子》说过:“圣人常 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是说,只要善于用人,根本没有无用的人; 只要善于用物,根本没有无用的物。弃人和弃物,不过是那些未被认识,未被发现,没有派 上用场的人和物罢了。这一层道理,一经说破,不难理解。伪书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不 在于它的伪,而在于它有充实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不可代替的。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最后找 到归宿,在历史文献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从此摘去了伪书的帽子。 历史上有更多的不伪的书,号称学术著作,却没有学术性;号称科学著作,却缺乏科学 性。因缘时会,也曾行时过一阵子。时过境迁,便被人遗忘得干干净净,因为这类“真作品” 内容空洞,价值不高,不具备充当“伪书”的资格,日后自然无人提起。这种自生自灭的不 伪的作品是大量的,它曾大量产生,大批消逝。主持这个淘汰选择的就是广大读者。靠了这 个权威最大的裁判者,才使得伪书得以正位,劣而真的作品得以自然消亡。天地间之大公无 过于是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有改动) 1.“伪书”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 ①作品的内容、作者与产生时代不符;②不符合正统观念、信仰,不为正统 文化所标榜;③区别于“劣而真”,内容充实,因不可替代的价值引发人们的关注。 2.《列子》“不全伪”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答案】 ①从客观研究立场着眼,对《列子》学术界已经明确了成书时代,可以用来 研究魏晋时代思潮;②从文化整体立场着眼,《列子》至今仍有积极的研究利用价值;③从 历史文献着眼,《列子》内容充实,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历史文献中占有一席之地;④从 读者着眼,《列子》经历了时间的淘洗,经历了广大读者的选择,至今并没有消亡。 ☞精要点拨 1.掌握概括的两种基本方法: (1)摘要概括,摘取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作为答案,但它与摘抄有着本质区别;(2) 抽象概括,有些答案是从原文中找不到的,是比较抽象的,我们要从原文相应的语言材料中, 舍弃与抽出,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 2.答题要求: (1)树立要点意识和多点意识。所谓“要点意识”,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原文关键词句回 答,把关键词句要点化。所谓“多点意识”,就是信息筛选题、要点概括题,答题要点很少 有一个的,一般有两到三个,答题时尽量筛选,多想一下。 (2)善于聚“点”成“面”,“点”“面”结合。从原文中摘录出许多要点,这只是概括 要具备的材料,即一个个“点”;然后把这些“点”归纳,综合成“面”,“面”后再有 “点”,这样的答案较为理想。 二、掌握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和答题要求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是阅读的一项基础能力,阅读中会面临两种情况:一 是作者在文中明确提出来的意思,即明示信息;二是作者在文中没有明白地说出来的意思, 即隐含信息。对这两种信息我们都得在阅读中提取,对文中具体的话语背景中的观点态度, 既要会分析又要会概括。 论述类文本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对全文涉及的内 容探幽发微,仔细辨析。 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一般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 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通过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进行求同 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作者对自己所论述的社会问题的观 点态度,有时是比较复杂的。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是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否定 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这些情况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如何微信 姜 赟 微信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如何微信则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经意间,有人问起,你生活中跟谁打交道最频繁?思来想去,答案竟有些不可思议: 生活基本被“微信化”了。这不仅仅是个人感受,也有数据为证: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 信超过 10 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30 次。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微信成为一天 的开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 微信掀起了一股潮流,日均卷入 5.7 亿登录用户,一线城市渗透率高达 93%。可以说, 目之所及,身之所处,皆有微信包围。收获衣食住行的便利,分享喜怒哀乐的奔涌,拥有随 时随地的交互,舒张无聊时刻的排遣……“微信是个生活方式”,已清晰地呈现在无数用户 的生活世界。对此,有些人心甘情愿地“醉”在其中,有些人无可抗拒地“裹”在里面,大 有一种“不在微信中进化,就在微信外落伍”的趋势。 然而,我们享受微信带来的千般好,就不得不承受其衍生的万般恼。既然舍不得错过朋 友之间的新鲜事、热议话题,就有可能面对想退又不易退的微信群,接受垃圾信息轰炸的烦 扰,忍耐朋友圈里“鸡汤”养生的腻歪。也不止一次听见抱怨“生活被微信殖民了”“我的 注意力被微信撕碎了”“晚上十点领导还布置任务”……在微信无时无刻不“假定在场”的 推动下,世俗的牵绊将许多人的生活缠绕得无法喘息。恐怕,这也算是“技术改变生活”的 另一种表达。 进一步说,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有多重,被异化的程度就有多深。最典型的场景莫过于“明 明面对面,心思却飘到微信群”,一如微信开屏动画折射的隐喻:一个人站在地球面前,连 接了全世界,却感到无可抑制的孤独。如果借用美国摄影师埃里克·皮克斯吉尔的作品《远 离》来演绎这种异化,更具震撼力。他去掉了照片里人们手中的手机,那个瞬间里的人们虽 然都在一起,但都孤单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无表情,仿佛丢掉了灵魂。可以说,微信方 便了社交,却让我们稀释了面对面的交往,沉迷于无数陌生人举办的假面舞会。这就不只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生活层面的问题,更是精神层面的课题。 于是,有人想到了逃离,或卸载微信,或停用朋友圈。豆瓣上有篇日记这样写道:停用 朋友圈半年,看过电影 43 部,看过书 14 本,这些电影和书在我的身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但 我还真的很难回忆起刷朋友圈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确实,人们更看重的,是这种“痕迹”。 选择逃离终究是消极的抵御,而非主动的驾驭,不然有些人就不会卸而复装了。只是因 为朋友一句“你不用,会让我很不方便”,足以让他再次臣服。要知道,摔跟头主要跟地没 关系,跟人有关系。矫正微信使用造成的错位与扭曲,限制其在生活世界的位置,才能将自 己从焦虑纠结、寂寞疏离中释放出来,使生命更为丰富、生活更加精彩。 微信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如何微信则是一种生活态度。实际上,微信上发生的事, 依然遵循着生活本来的规律;微信上发生的交往,仍然符合现实做人的基本原则。毋宁将其 看作第二生活,是第一位生活的延伸和补充。 (选自《人民日报》2015 年 11 月 2 日,有删改) 3.作者认为对微信应持有怎样的态度?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由于文章采用递进式论证 结构,解决问题部分就集中在了文章最后三段,可从中提取关键词解答。 【答案】 ①主动驾驭微信,而非选择逃离。②拒绝过度使用微信,矫正微信使用造成 的错位和扭曲。③端正态度,将微信看作第一位生活的延伸和补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记忆灾难也是累积文化财富 柯倩婷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是典型的中国式灾难故事片。电影巧妙地通过亲情的离合来诠 释灾难所带来的痛苦,催泪的同时售卖廉价的亲情安慰剂。电影的结局,女儿埋藏了多年来 对母亲的恨,流下了忏悔的泪水。这种浪漫抒情的灾难叙事,以虚幻的和解、团圆、安顿来 逃避现实与心灵的重负,无助于我们理解灾难、治愈创伤。那些忘却了真实与残酷而粉饰太 平的故事,就像一场覆盖了坑坑洼洼的烂路的大雪,积雪融化之后道路加倍泥泞。 对于我们正在经历的灾难,我们在震惊之后,又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记忆?关于汶川 地震,我的一些艺术家朋友是这样记忆的:把遇难的孩子的名字刻在孩子们喜欢玩的弹珠上; 搜集死难者生前的用品、照片、文字,辅以他们的生平资料,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丰富,而不 仅仅是死难数字中的一个。这样的记忆方式,让我想起了德国的艺术装置《绊脚石》:把二 战时犹太受难者的名字和他们的生卒年月刻在黄铜上,将城市街道的砖头翻开,换上这些刻 有名字的石头。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没错,灾难是人类发展的“绊脚石”。暂停赶路的脚步,关注脚下的“绊脚石”,倾听 那些逝去的灵魂的声音,尊重灾难记忆的文化价值,我们才不致再次摔倒,才会知道该往哪 里走。 (选自《书屋》2010 年第 12 期,有删改) 4.分析作者以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德国的艺术装置《绊脚石》为例所表明的 态度。 【答案】 否定电影《唐山大地震》用浪漫抒情的方式来忘却灾难的真实与残酷而粉饰 太平的文化记忆方式,肯定艺术装置《绊脚石》直面灾难带来的创痛、尊重灾难记忆的文化 记忆方式。 ☞精要点拨 1.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 (1)遵从文体特点去阅读,进而把握作者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 的一种文体,它观点鲜明,层次清晰,重要句子比较醒目。不少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是直 接表达或反复强调的,而且一般在“首尾”中表达或强调。因此,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抓首尾, 即特别注意(勾画圈点)文本的开头段和结尾段,以及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这一点是 与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有本质区别的。 (2)依据观点态度表达的特点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析概括方法 ①如果作者的观点态度是直接、明确、集中地表达出来的,且表现在中心句、结论句及 文眼句中,那就直接提取、整合。 ②如果作者的观点态度是糅合、附着在材料中的,那就对这些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详尽 地分析,把握它们是如何论证、支撑观点的,这样就不难找到作者的观点态度了。 ③如果作者的观点态度表达得不那么鲜明、明朗,而是含蓄、隐晦的,是通过形象化的 语句及其他文学手法表达出来,那就仔细揣摩这些语言,抓住关键词语,体察隐含意图,作 出准确概括。 另外,要特别注意区分作者在文中所引资料中的观点态度与作者所引他人的观点态度的 区别。作者所引他人的观点态度不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只是作为作者论述自己的观点态度的 “佐证”“旁证”或“反证”提出的,它可能与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致,也可能与之相左。 2.答题要求 (1)要突出表明观点态度的关键词。如“否定”“赞成”“批判”“辩证”等。 (2)要分小点。如果题目问“哪些”,那至少是两点,肯定要分小点回答。如果题目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有问“哪些”,那总说观点之后,也要分解成几个小点。 (3)要分类别。对于观点态度较复杂的试题要善于按类别来回答,以避免观点的重叠和 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