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7.50 KB
  • 2021-06-03 发布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省)学案:专题七 第四讲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Word版含解析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讲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 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优 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 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借助诗歌的语言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从诗句入手,不仅着眼 于其意义的挖掘,也考查其在拓深意境、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等方面 的作用。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四种题型:炼字、诗眼、炼句和语 言风格。 题型一 炼字 炼字,是对诗句中某字词的艺术效果的分析。一般说来,炼字主 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 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作,强调其动态的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 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描写对象 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不同词类的表达作用见 下表: 类型 作用 示例 动词 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首 诗,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 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意义的 动词 唐朝王之涣《凉州词》中“羌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怨”字运用拟人手 法,既写出了笛声的哀怨,又 写出了吹笛人对朝廷不关心 边疆士卒的怨恨 形容 词 这类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 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而 且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尤 其是颜色词,可以增强描写的 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 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 “红”“火”“绿”“蓝” 这些色彩绚烂的词语展现出 且大多能表现心情 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 机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把江南 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 名词 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 特性和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 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 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 会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杜牧《江南春》中“水村山郭 酒旗风”用多个名词罗列了 “水村”“山郭”“酒 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 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 情 副词 在古典诗词中,副词的锤炼恰 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 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 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 效果 阴铿(南朝)《江津送刘光禄不 及》中“泊处空余鸟,离亭已 散人”,虚词“空”“已”就 活画出了诗人送友人不及后 的怅然若失的情状 数量 词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 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 的诗情 诗中被夸张使用的数量词应 值得注意,如“白发三千丈” 中的“三千”、“横扫千军如 卷席”中的“千军”等,气势 磅礴,撼人心魄。而连用的数 词,则可造成一种错落有致的 结构美,如辛弃疾的“七八个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续表) 类型 作用 示例 叠词 叠词往往能够增强语言的韵律 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丰富语言 的含义,表达或舒缓、或悠然、 或深沉、或缠绵、或委婉的情 感 元末明初高启《黄氏延绿轩》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葱葱”写出了春雨后溪边树 木苍翠茂盛的样子,“靡靡” 则写出了江边杂草在微风吹拂 下摇曳起伏的情态。两个叠词 的运用,使诗歌富有韵律感, 增强了表达效果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 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 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竹”没有一般花木艳丽芬芳,它有的是清雅的色泽和高高挺 拔的身姿,它的这种品质正和中国古代文人不愿与污浊世俗苟同,追 求清高、独立的人格精神暗合,所以它常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用来寄 托自己情怀的文学意象。 B.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 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咏竹子表 现了与世无争、淡泊清高、坚守高尚节操的情怀。 C.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 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 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诗人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愉悦心 情。 D.尾联以想象作结:即使明年贬谪到更远的更荒僻的地方,今年 已将岁暮,犹能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雪里看”翠竹, 既具骚人之风致,又照应了颔联,待得岁寒而现出孤贞。 解析:“闲官”一词传达出的是诗人因遭贬无法申志的无奈和愤 懑。 (2)颈联中有两个动词非常传神,请找出来,并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拂”和“侵”。都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拂”即吹拂,竹 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 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 个物我同趣的意境。这两句对仗工稳,动静结合,用“拂”和“侵” 二字将句子写得富有动感,有声有色,饶有雅趣。 诗意速通: 那是谁种下了萧萧修篁一片?陪伴我清闲地读书吟诗作官。春天 里你不随百花争芳斗艳,孤独地坚守贞操迎接腊尾岁寒。声悠悠平添 我琴弦上的雅韵,影森森铺出我棋局中的清欢。到明年即使被贬到更 远的地方,我还能在今冬看你雪中傲寒。 设问 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审题 要点 题干中有明确的“哪个字”“某字”等关键词。 答题 步骤 答题 模板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这里运用……手法,(步骤 1, 没有手法可以省略此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 (步骤 2)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结构上具 有……的作用,具有……(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 歌韵味或趣味等)的表达效果。(步骤 3)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后秋兴之十三 钱谦益① 海角崖山②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③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④?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 注:①钱谦益:明末清初常熟人。字受之。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崇祯初官至礼部侍郎。此诗作于明亡之际。②崖山:亦名崖门山,在 广东新会县南大海中,地势险要,为扼守南海的门户。南宋末,陆秀 夫背着少帝赵昺于此地沉海而死,南宋彻底灭亡。③鱼腹:《楚辞·渔 父》中载,屈原不愿以洁白之身“蒙世俗之尘埃”,投江自尽。④海 槎(chá):用来渡海的木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写到崖山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地点,再用“也不”二字, 写出了大明王朝覆灭的残酷现实。 B.颔联直抒胸臆,抒发亡国之痛。先点明“非汉帜”,再强调“是 胡笳”,写出了清兵南下,江山易主的变局。 C.本诗大量运用典故,比如陆秀夫、屈原等的典故,大大增加了 诗歌的表现力,使诗歌情感更加深沉。 D.尾联写国破家亡,以嫦娥奔月不得复归,只能独倚圆月在桂树 下哭泣,寄托诗人惆怅惋惜的感情。 解析:“惆怅惋惜”有误。尾联表达出桂王已死,故国不再的意 思,寄托诗人走投无路的心情。 (2)有人认为本诗“用词十分精妙”,请指出颔联中两个精妙的词 语,并分析其妙处。 答:“更无”“况有”两词用得十分精妙。紧承首联,进一步指 出不仅“海角崖山”等偏远荒凉之地不再归“中华”所有,连投江许 国、泛海避难也不可得。即便是想效法屈原投江以证明清白,可连自 杀都找不到一块属于自己祖国的地方,更别说泛舟海上去做个避世的 隐士了。这是何等的不幸与可悲,其悲尤其强烈。层层深入,深化了 诗人对国家灭亡的伤痛之情。 诗意速通: 海角崖山斜成一线,现在也不属于中华之地了。(指南宋崖山海战 之事)如今我们(明朝将要灭亡)却没有投水自尽的机会,想要乘木筏出 海避难,又有恶龙阻拦。一眼望去,明朝的城关山河已经没有汉人的 旗帜,凄厉的音乐响彻日月,却已经不是汉族的乐器。嫦娥想要回来 也无处可回了,只能孤零零地在月轮上伴着桂花哭泣。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秋浦途中①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景中蕴情,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 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 B.三、四两句直接抒发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 悲情感慨,凄婉动人。 C.“为问寒沙新到雁”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归雁来喻思 归之人,表达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 D.“来时还下杜陵无”一句,轻声一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 怀念,羁旅的愁思,婉转深致地表现了出来。 解析:B 项,“直接抒发”错,应该是“间接抒发”。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 拟声词。 答:“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淅 淅”状秋风飒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行舟水上、漂泊无 依之感。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衬托了孤寂悲凉之情。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诗句解释两个拟声词的含义,然后 结合整首诗的思想情感,阐释其情感内涵。 诗意速通: 山路上萧萧秋雨下个不停,淅淅溪风吹着溪边的蒲苇。问刚来到 寒沙安家的鸿雁,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了吗? 题型二 诗眼 赏析“诗眼”类题型从归类上看,从属于“题型一”,但因赏析 “诗眼”题的方法与“题型一”有区别,故单列题型讲解。 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 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 的词句。具体说来,确定“诗眼”主要有以下 5 个角度: 角度 典例 内容方面 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 “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 “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 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 等。 修辞方面 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词性方面 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 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 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结构方面 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 来写的,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位置方面 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注:谢玄晖: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话中“金陵”点明 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 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 “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 谁能读懂呢? C.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 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D.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 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 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解析: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基调,突出诗人的寂 寞和忧愁。 (2)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 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中的“诗眼”是哪两个 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摇”“滴”。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也跟 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 亮上滴落下来似的。这两个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 面飞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 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妙趣横生。 解析:第二联中的“摇”“滴”以动写静,恰好反衬出彼时彼刻 万籁俱寂的特点。秋水澹澹,白云、城阙映入水中,在月色下轻轻地 摇动着。白露凝为水珠,明亮亮地缀在草木之上,泛着晶莹的光点。 这两句是景物的实写,尽管没有正面描写月色的皎洁,却从侧面烘托 出了月色的可爱。 诗意速通: 在金陵城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 眺望吴越。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 城垣在轻轻摇荡,露珠晶莹,仿佛从月亮中滴出。我在月下沉吟,久 久不归,思念古人,而古人能与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唯有能写 出“澄江净如练”这样清丽之词的谢玄晖,方令人长忆不已。 设问 方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指出“××”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 在写法上的特点。 3.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 的?请简要分析。 4.本诗是怎样以“××”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 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 审题 要点 题干中往往有“诗眼”或“关键”字样。 答题 步骤 步骤一:确定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可省 略)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答题角度。 步骤二:整体点明地位。整体点明诗眼在全诗中的地位, 比如:“××”是这首诗的线索,“××”为全诗奠定了 ×××的感情基调,“××”承上启下等。 步骤三:具体分析作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眼在全诗 结构上、突出诗词主题上或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 曹彦约②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 天。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③吴门:苏州或苏州一带, 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 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 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 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 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D.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担忧 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解析:B 项,“回忆去年在吴门时”错误,三、四两句写的是眼 前“滞留舒州”的景象,诗人担心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 (2)诗眼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本诗第一联中哪个字是诗 眼?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第一联中的“惊”是诗眼。诗人为冬至到来、春节为期不远 感到惊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以及因留滞在舒州, 担心不能及时赶回家与母亲春节团聚的忧虑之情。 解析:对诗眼的捕捉,应重点关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本诗 的诗眼应是“惊”字。至于对情感的分析,从诗中的“为兄寿”“念 母慈”“终是客”等词语不难得出作者滞留舒州,感慨时光飞逝,担 心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心理。 诗意速通: 回家的船停泊在舒州城外,听说今天是冬至,心头一紧:离春节 又不远了!不禁回忆起了去年春节泊舟平江门外的情景。北风呼啸, 城门早早的关闭,江面也冻结了,真担心船无法航行,回家的行程会 因此被延迟。回忆去年春节给兄长拜年时,共同思念远方的母亲的情 景。想到自己一年到头都是客居他乡,一直到现在才写下这首诗真是 感慨万千! 题型三 炼句 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 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 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 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类型 解读 典例 内容、 情感句 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 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 感的内涵,这是赏析句子 的前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凭谁问:廉颇 老矣,尚能饭否?”借廉 颇自比,表达出词人报效 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 不能选用人才的慨叹。 语言 特点句 有的句子倒装,有错位之 美;有的句子对仗,有整 饬之美。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全为倒装句, 按现代汉语语法顺序应调 整为“神游故国,应笑我 多情,华发早生”。 (续表) 类型 解读 典例 表达 技巧句 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 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 句子。鉴赏时就要看出其在 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李清照《醉花阴》:“莫道 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以秋日菊花喻人消 瘦,暗示出相思之苦,耐人 寻味。 结构句 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 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 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 白居易《琵琶行》:“浔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 瑟。”用于开篇,交代时间、 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 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 另辟蹊径,尤其是以景结情 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地点,点明季节特征,渲染 出一种悲凉气氛,为全诗定 下感情基调。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 轼 东武望余杭①,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 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②。堕泪羊 公③却姓杨。 注:①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余杭:杭州。②河塘:沙 河塘,在杭州城南,是当时较繁华的地方。③堕泪羊公:《晋书·羊祜 传》记载,西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有德政,他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 为之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东武望余杭”一句,写词人要从杭州到密州任职,与友人分 别之后只能两地相望。 B.“云海天涯两渺茫”以空间的辽远和阻隔,表达了与友人相见 无期的惆怅。 C.“功成名遂”表明词人是有志于济苍生、安社稷的,“何日” 表明这是词人的一种期望。 D.“醉笑陪公三万场”运用虚实结合、夸张的手法,写日后词人 与友人相聚宴饮的欢快。 解析:D 项,“虚实结合”错误,“醉笑陪公三万场”只是虚写, 这是词人想象的他日功成名就还乡后的场景。 (2)请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的角度赏析“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 堕泪羊公却姓杨”。 答:①借景抒情,通过写灯火稀疏、河塘寥落,烘托词人内心的 凄凉,表现词人的留恋之情;②用典,运用“堕泪碑”的典故,将友 人杨元素比作羊祜,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表现了词人与友 人的深厚情谊。 诗意速通: 东武和余杭两地相望,远隔天涯云海茫茫。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 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定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 不用像世俗的样子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 缘由。酒阑人散,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恍惚间见落泪如羊 祜的却是你杨元素啊。 设问 方式 1.××句在表达上有何特色?请做分析。 2.请赏析×联。 3.××句在表情达意上起到什么作用? 审题 要点 题干中有“××诗句”“××句”“××联”“赏 析”“妙处”等字样。 答题 步骤 答题 模板 本句是写……景(事、情、物、人)的……特点,(步骤 1) 运用……手法,(步骤 2,没有手法可以省略此步)生动形 象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怀(感情)。(步骤 3)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 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①,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②。 今夜秦城③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②翠微:青翠的山色, 泛指青翠的山。③秦城: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 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 “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 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 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 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 解析:A 项,“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错,诗人回忆中的故山 生活是轻松闲适的。 (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接成画, 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从意境上看, 用杨柳、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 远的意境;从语言上看,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 出了诗人对故乡景物的记忆之深。 解析:分析诗歌的某一联、某一句备受称道的原因,可以从意象、 意境、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多个角度入手。本诗颔联特色明显, 连用多个富有特色的意象,故乡的景色历历在目,可见诗人对故乡的 思 念 之 情 。 诗 人 所 选 的 意 象 “ 杨 柳 ”“ 风 ”“ 潮 ”“ 蒹 葭”“霜”“雁”都有一种清冷苍茫感,由此可见,其意境是凄清、 幽远的。从语言上看,多个意象并列,属于白描,也可见诗人对故乡 风物的记忆之深。 诗意速通: 那时,我的住宅临近湖水,秋水浸渍着石头上的青苔。我整天都 手持竹竿去那钓鱼,乐而忘归。堤边杨柳在经久不息的秋风中摇曳, 潮水还没有退去。芦苇凝结着白霜,冷气逼人;大雁刚刚起飞。又听 到马儿嘶叫了,那大概是它在颂赞美丽的红叶吧。回头听到稀稀落落 的钟声,这声音唤起了我对青翠山色的记忆。今夜长安城楼被月色笼 罩,老朋友相见,谈起过去,彼此感慨,泪湿沾满衣巾。 题型四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就是作者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 的区别于其他作者的艺术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 关。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 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有利于把握 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语言风格主要有: 类型 特点 示例 平实 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 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 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 近人。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城阙辅三秦,风烟 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 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 共沾巾。”全篇毫无难解之 处。 含蓄 隽永 诗词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 “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 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 的“空白”。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 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 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 的夫妻间的挂念问候,其时 其境其情,以及对归家团聚 且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 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清新 雅致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 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 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 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 到,饱含着作者的喜悦之 情。 杨万里的《小池》:“小荷 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给人一种清新美。 (续表) 类型 特点 示例 形象 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 形象而感人至深。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既是词又是 画,有形有色地展现了赤壁 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 界开阔。 绚丽 飘逸 说到绚丽飘逸,最典型的诗 人当数李白。李白的诗大都 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 变幻莫测,具有绚丽飘逸之 美。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 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很典 型的一例。 其他的语言风格还有: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 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 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清平乐 白 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词中“朱颜渐老”“白发添”“浑过了”直接抒发了岁月无 情、人生易老的感慨。“地迥无尘”“一片闲云”则是通过景物描写 间接表达了词人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态度。 B.“浑过了”中“浑”字用得极好,看似俚俗,实则意蕴甚丰, 它既有“等闲”之意,又有“全部”之意,用于句中就把“一切的一 切全部白白流走了”的惆怅之情做了确切而完满的表达。 C.“地迥无尘”四字颇具匠心,词人不说“人迥”而说“地迥”, 暗喻其徙隐江南系顺应天地运转的自然规律;而“无尘”既写出江南 天明地净的山光水色,也暗喻词人从此融入了世俗。 D.最后两句是本词的点睛之笔:词人流连忘情于青山,这表现了 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钟情;然而人的生命毕竟是短暂的,与青山相比, 人生不过是流星划过长空的一瞬,因此青山即使有情而欲留人在,也 “未必”能把人长留于怀抱之中。 解析:C 项,“融入了世俗”错,应是“暗喻词人从此离开了世 俗的‘烟尘’”。 (2)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答: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词中“浑过了”“老 夫”“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词句比较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 生活气息。 解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具体表现在所运用的词语上,可通过分 析诗歌运用的词语,确定诗歌的语言风格。本词运用了口语化的词语, 如“浑过了”“老夫”“恋杀”等,通俗易懂。据此,可以概括本词 的语言风格为“朴实无华,平易晓畅”。 诗意速通: 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桃李、春风就这 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再次来到江南,无一丝烟火之气,自己就像是一片飘逸的闲云。 我留恋这青山,不想离开,青山却不一定能永远留住欣赏的人。 设问 方式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语言特色。 2.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某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这首诗(词)的风格是什么?请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 4.这首诗(词)是如何体现××风格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审题 要点 题干中有“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语言特点”等字 样 答题 步骤 答题 模板 本诗(词)在语言运用上具有……的特色。(步骤 1)诗(词)中 某句写出了……。(步骤 2)诗(词)人运用这样的语言抒发 了……的情感。(步骤 3) 9.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题目。 雨余小步 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①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②恰恰向人啼。 注: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鹁鸠:即斑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 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 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 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 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 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 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 解析:C 项,“竹箨冠轻容雪鬓”写的是诗人头发花白、头戴竹 箨冠的样子,并没有写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 (2)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 分析。 答:①语言清爽。用语不事雕琢,明白晓畅,如“莲花莲叶”“疏 雨疏风”“垂虹疑饮双溪水”等。②景物清新。柳塘莲叶、砌草柔美、 彩虹饮水等描绘出雨后风景的清新自然。③情感轻松。雨余散步,见 美好春景,落寞中暂得轻松愉悦。 解析:“清新”指清爽而新鲜,可从语言、形象、思想内容等方 面进行分析。语言方面,本诗遣词造句不事雕琢,符合“清新”的含 义;形象方面,本诗选取的“莲”“柳”“竹笋”“砌草”等意象清 新自然;思想内容方面,诗人写自己在雨后美景中散步时的所见所闻, 情感轻松愉悦。 诗意速通: 柳塘西处,莲叶田田,莲花清丽,风轻雨疏,夕阳西斜。花白的 头发上戴着竹箨冠,拄着桃枝杖出行,又被困在湿滑的春泥里。彩虹 倒映在水中,仿佛在饮溪水,路边的茅草也新长出了嫩芽。此时鹁鸠 正在动听地歌唱,我已不打算再去过孤山放鹤的隐逸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