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 2020 年春季联赛(高二)语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第 I 卷第 1 页至第 6 页,第 II 卷第 7
页至第 8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
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
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
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能够改变生物自然进化的节奏,通过改造生物体或
加工生物原料,对生命技术进行操作。
现代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福祉的同时,也打开了包含灾难和瘟疫在内
的“潘多拉的魔盒”——生物安全进入当代国际视野,成为诱发国家经济和社会危机的重大
战略问题。
既要发展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同时又要时刻关注将可能产生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
度,这是全球化时代遇到的最大困境之一。
尽管国际上对“生物安全”还没有统一定义,但像“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国家主权原
则”“生物防御”“生物国防”“生物疆域”等术语已经进入学界乃至国家安全政策。
近年来,中国陆续签订《生物安全议定书》等国际条约,全国人大、国务院和部委制定
相关生物安全政策,国家《生物安全法(草案)》于 2019 年 10 月 21 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生物安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所以初步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依赖于我们举国体制的动员优
势,一定程度弥补了短板。
- 2 -
疫情中,人民生命健康、经济社会的巨大损伤、沉痛代价,无时不在警醒着我们,我国
生物安全能力建设依然问题突出。
生物安全是国家生命工程,涉及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权力与保障;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对
我国发展尤为重要,攸关国民生命健康、民族复兴,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刻不容
缓。
从顶层设计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及基本原则。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
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把生物安全上升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
部分”,有利于从顶层整合各方资源,打破条块分割,改变部门交叉可能带来的效率低下甚
至相互推诿等现象。
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以“法”的强有力手段恢复秩序、
安定人心,处理常规和特殊变通亦大体有章可循,在非常时期、应急情况下从容镇定,才能
战胜各种困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加快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完善重大疫情防控
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从法律制度上筑牢生物安全的“坚实底线”,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显得极为紧迫。
从“系统集成”上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
治理能力,必须着眼于“系统规划”。除了法规制度体系之外,生物科技、舆论引导等工作
也十分关键。此外,应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专门学习培训,避免由“无知”带来的决策失
误,提高自觉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的施政能力。
(摘自朱康有《确保生物安全,就是守护生命安全》,原载《光明日报》2020.3.6)
1. 下列关于“生物安全”的论述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国际上对“生物安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诸如“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国家主权原
则”“生物防御”“生物国防”等术语已经进入学界和国家安全政策领域。
B. 生物安全是国家生命工程,涉及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权力与保障。因其攸关国民生命健康、
民族复兴,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最重视构建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C. 把“生物安全”上升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利于从顶层整合各方资
源,打破条块分割,改变部门交叉带来的效率低下甚至相互推诿等现象。
D. 我国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专门学习培训,避免由“无知”带来的决策失误,提高了自觉
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的施政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从正面论述现代生物技术的作用、影响和益处,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谈它带来的
- 3 -
风险、危机和困境。
B. 文章以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阐释了这次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举
国体制的动员优势。
C. 接着由疫情中“我国生物安全能力建设依然问题突出”引出作者的观点——加快构建国
家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D. 最后提出从顶层设计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及基本原则,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
系、制度保障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等措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们能够改变生物自然进化的节奏,通过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对生命技术进行操
作,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
B. 现代生物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造福人类;又能诱发灾难和
瘟疫,危害社会经济和生命安全。
C. 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
D. “系统规划”就是从“系统集成”上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即构建
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生物
安全’的论述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项,“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最重视构建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体系”错,原文只说“作为世
界人口大国,对我国发展尤为重要,攸关国民生命健康、民族复兴,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
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最重视”属无中生有。
C 项,“改变部门交叉带来的效率低下甚至相互推诿等现象”错,原文是“改变部门交叉可能
带来的效率低下甚至相互推诿等现象”,缺少限定语“可能”,错把“或然”当“必然”。
D 项,“我国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专门学习培训”错,原文只是说“应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
的专门学习培训,……提高自觉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的施政能力”,错在把未然变为已然。
- 4 -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是疫情引发的必然结论,不是文章的观点。作者的
观点应该是“确保生物安全,就是守护生命安全”或者表述为“生物安全是国家生命工程,
涉及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权力与保障”。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
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缺少“之一”,导致范围扩大。
C 项,“西方发达国家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错,文中说的是借鉴“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完
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选项错在曲解文义。
D 项,“‘系统规划’就是从‘系统集成’上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错,原文最后一段说“除了法规制度体系之外,生物科技、舆论引导等工作也十分关键。此
外,应加强对……”,选项表述以偏概全。
故选 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
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
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
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
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 5 -
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新基建正在中国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人士普遍期待新基建能在对冲经济
下滑、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
会运行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 5G 网络、
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对此,中泰证券分析师冯胜表示,之所以重视新基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疫情对中国
经济影响较大的背景下,加快新基建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新基建主要立足于科技端。传
统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而新基建是指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
设施建设,主要包括 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进一步指出,新基建的“新”,关键在于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来
看待、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未来新基建除了具
体领域与传统基建不同外,还应有多个方面的“新”: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
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新的方式,在
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民间
资本应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亦有分析人士提醒,目前中国的新基建规模还太小,仅靠加大新基建的
投资,或许难以对经济产生较大拉动作用,应合理统筹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投资。国泰君安
研究所首席全球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中国的新基建尽管发展前景良好,但目前规模仍较小,
稳增长的效果预计较小。
花长春分析称,在中国政府的基建投资中,目前尚未有关于新基建投资的统计,但可以
从 PPP 库细分项目中窥见一斑。目前存量 PPP 项目总投资规模大概 17.6 万亿元(人民币,下
同),其中传统基建是大头。而“新基建”项目满打满算,占比不足 15%,规模不足 3 万亿元,
对于当前中国的经济体量,拉动作用有限。预计中国将会以“传统基建+新基建”双轮驱动的
方式,来推动经济复苏和转型升级。
对此,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亦持类似意见。姜超进一步指出,新型基础设施更多
是对传统基建的扩展,兼顾了稳增长和促创新双重任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
- 6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通讯、计算机和电子等相关行业产品需求。这些新型基础设施是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能激发更多新增需求。
平安证券分析师闫磊亦表示,从中长期看,中国企业上“云”、数字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经过此次疫情,预计进度还将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基础设施,
在技术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做到适度超前是可行的。通过基础设施带动应用繁荣,生态健
全后继续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良性的闭环。尤其是在当前大国科技竞争的大背景
下,加大对新基建领域的投入,有助于缩窄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摘编自陈康亮《经济战“疫”录: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基建?》中新社 2020-03-06)
材料二: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 2020 年 1 月底,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 53.1 万
台,私人充电桩 71.2 万台,车桩比约为 3.5:1,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
-2020)》规划的 1:1。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规
划,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的 25%左右,保守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 700 万辆左
右。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2000 万辆、车桩比 1:1 估算,需要的充电桩数量约 1880 万台。由
于交流桩和直流桩价差大,假设充电桩均价 1.5 万元/台计算,对应的充电设备市场空间约 2800
亿元。以单车年耗电量 2000 度电估算,充电和服务市场将约 400 亿元。
(《上观新闻国是直通车》2020-03-06)
材料三:现在一提到基建有些人就会上纲上线,说是刺激铁公基,这是严重误解。过去
40 年,没有适度超前的基建,怎么会有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没有超前的网络宽带建设,
怎么会有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印度经济发展潜力释放不出来,很大程度受制于基础设
施短缺,道路、桥梁、卫生系统都问题很大。
从历史看,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增发特别国债加强基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时
推出大规模基建投资,尽管当时争议很大、批评很多,但现在看来意义重大,大幅降低了运
输成本,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释放了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
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未来“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四
“新”:
一是新的地区。2019 年中国城镇化率为 60.6%,而发达国家平均约 80%,中国还有很大空
间,但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我们预测,到 2030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 71%
时,新增 2 亿城镇人口的 80%将集中在 19 个城市群,60%将在长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 7 个
城市群,未来上述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 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
- 7 -
对人口流入地区,要适当放松地方债务要求,不搞终身追责制,以推进大规模基建;但对人
口流出地区,要区别对待,避免因大规模基建造成明显浪费。
二是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
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
三是新的方式。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 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
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四是新的领域。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
发展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创
新稳增长,发展创新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摘编自任泽平《我为什么旗帜鲜明倡导新基建》新浪财经 2020.3.6.)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分析人士认为中央之所以重视新基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较大的背
景下,加快新基建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
B. 新基建的“新”指的是新主体和新方式。即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
主体;要规范并推动 PPP,拓宽融资来源。
C. “新基建”项目满打满算,在中国政府的基建投资中占比不足两成,规模较小,对于当前
中国的经济体量,其拉动作用有限。
D. 到 2030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 71%时,长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 7 个城市群将吸纳新增 2
亿城镇人口的近一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占汽车销量的四分之一,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2035 年)》(征求意见稿)规划的车桩比 1:1 估算,约需要 1880 万台充电桩。
B. 相比于中国制造强大的竞争力,印度经济发展潜力之所以释放不出来,很大程度受制于基
础设施短缺,例如道路、桥梁、卫生系统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C. 截至 2019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多一点,可见,中国的
城镇化率还有很大空间。未来新增人口将更多聚集在城市群都市圈。
D. 从历史上看,金融危机发生时推出大规模基建投资意义重大,尽管争议大、批评多,但它
能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全球竞争力,释放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
6.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当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基建?
【答案】4. B 5. A
- 8 -
6. ①高科技: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②新:关键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来看待、推动
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③双轮驱动:以“传统基建+新基建”双轮驱动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复苏
和转型升级。④双重任务:兼顾稳增长和促创新的双重任务。⑤良性闭环:通过基础设施带
动应用繁荣,生态健全后继续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良性的闭环。⑥适度超前:在
技术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做到适度超前是可行的。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
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 项,“新基建的‘新’指的是新主体和新方式”错,材料二说未来“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
四“新”,“一是新的地区”,“二是新的主体”,“三是新的方式”,“四是新的领域”。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
进行比对。
A 项,“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规划的车桩比 1:1
估算”错,车桩比 1:1 是《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规划的,不是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规划的。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
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根据材料“新基建主要立足于科技端。传统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大
建筑,而新基建是指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 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新
基建的‘新’,关键在于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来看待、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
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预计中国将会以“传统基建+新基建”双轮驱动的方式,来推
- 9 -
动经济复苏和转型升级”“新型基础设施更多是对传统基建的扩展,兼顾了稳增长和促创新
双重任务。”“通过基础设施带动应用繁荣,生态健全后继续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形
成良性的闭环。尤其是在当前大国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加大对新基建领域的投入,有助于
缩窄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基础设施,在
技术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做到适度超前是可行的”等,考生根据以上内容分条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良心
李聿钟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
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
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
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
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
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 岁那年
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
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
回来“顶替”。
⑤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
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
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
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
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
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
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
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⑥“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
- 10 -
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
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
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
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
字……”
⑦“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
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
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
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
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
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
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
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⑨我的身世让我震惊。我的狭隘让我羞愧。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⑩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
是虚惊一场。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
过今生。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自然段“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一句中“企盼”包含了当需
要在父亲的手术单上签字时,大哥希望“我”和他一起承担责任;当“我”不愿意签字时,
大哥内心非常愤怒;当知道“我”的真正身世时,他十分吃惊等复杂感情。
B. 小说第②自然段中写大哥听到医生的话后,“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
地抖动”,运用了细节、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表现了大哥对父亲的病十分焦急以及他一
贯的柔情。
C. 文章第⑨段中“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
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的良心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抽打在“我”的灵魂上,使“我”震惊、
羞愧。
D. 小说结尾写“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说明“我”突然良心发现,最终
明白了父爱如山的道理,并决定今生要成为一个有良心的、懂得感恩的、有高尚品格的父亲。
- 11 -
8. 文中④⑤两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式?写了什么内容?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9.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轨迹。
【答案】7. C 8. 运用了插叙。内容:交代了“我”冷血和憎恨父亲的原因。用意:①艺
术结构上,与下文父亲手术前说出“我”的身世的情节相照应。②人物塑造上,突出刻画父
亲朴实、有怜悯恻隐疼爱之心的形象(或突出了父爱的崇高) ③故事情节上,有利于推动小说
的情节发展。为后文父亲的良心唤醒了“我”的良心蓄势。④主题思想上,有利于揭示本文
主旨——朴实做人,凭良心(恻隐之心)做事,懂得父爱、感恩。
9. ①漠然、不耐烦。对于大哥的企盼,打了一夜麻将的我冷血地认为,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
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②深深的不满、憎恨。大哥辍学“顶替”父亲得到了最实惠
的父爱,父亲临死立孝子棒的“遗言”是“到死还在偏心眼儿”。③震惊、羞愧。当父亲“疼
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时,“我”震惊于我的身世,羞愧于
我的狭隘。④感激、感恩。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唤醒。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
我的良心背负如山的父爱。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
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不正
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 项,“企盼”只有希望“我”和他一起承担责任的感情。
B 项,“一贯的柔情”错,原文说的是“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
D 项,“并决定今生要成为一个有良心的、懂得感恩的、有高尚品格的父亲”错,因为是尾句,
自然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我”终于发现自己误会了父亲,内心感到羞愧,良心
受到谴责,懂得了父爱的崇高,将终身铭记父爱。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叙述方式的赏析的能力以及对文本的理解能力,④⑤两段运用了插叙,在叙
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
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插
叙的作用有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
更严密,内容更充实;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深化文章主题。
- 12 -
根据“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
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
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
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
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
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分析,④⑤两段讲述了“我”冷血和憎恨父亲的原因。
“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实际是因为“想不
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突出父亲对“我”的疼爱,与下文父亲手术前说出“我”的身世的
情节相照应;“我的身世让我震惊。我的狭隘让我羞愧。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
亮的耳光”,此时“我”的震惊、羞愧都是源于前面“我”对父亲的误会而产生的憎恨。随
着真相的揭开,文章的主旨也凸显出来,人应该懂得感恩。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心理,可以结合小说中对人物的描
写来考虑,如人物的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如“‘签就签呗!’我漠然地
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
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体现“我”的冷漠和不耐烦;“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
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
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体现“我”的不满和憎恨;“我的身世让我震
惊。我的狭隘让我羞愧。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体现“我”得知真相,
得知父亲苦心后的震惊和羞愧;“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而我,已学着乌鸦反
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体现了“我”的醒悟,内
心充满夫父亲的感恩。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父纥,陈广州刺史,以谋反诛。询当从坐,匿而免。江
总以故人子,私养之。貌寝侻,敏悟绝人。总教以书记..,每读辄数行同尽,遂博贯经史。仕
隋,为太常博士。高祖微时,数与游,既即位,累擢给事中。
询初仿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高丽尝遣使求之,
帝叹曰:“彼观其书,固谓形貌魁梧邪?”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
- 13 -
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其所嗜类此。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
海男.。卒.,年八十五。
子通,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居母丧诏夺哀每入朝徒跣及门夜直藉藁以寝非公事不语还
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潜置席下,通觉,即彻去。迁
累殿中监,封渤海子。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辅政月余,会凤阁舍人张嘉福请以武
承嗣为太子,通与岑长倩等固执,忤诸武意。及长倩下狱,坐大逆死,来俊臣并引通同谋,
通虽被惨毒,无异词。俊臣代占,诛之。神龙初,追复官爵。
通蚤孤,母徐教以父书,惧其堕,尝遗钱使市父遗迹,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数年,书
亚于询,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褚遂良亦以书自名,尝问虞世南曰:“吾书何如智
永?”答曰:“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君岂得此?”曰:“孰与询?”曰:“吾闻询不择纸笔,
皆得如志,君岂得此?”遂良曰:“然则何如?”世南曰:“君若手和笔调,固可贵尚。”
遂良大喜。通晚自矜重,以狸毛为笔,覆以兔毫,管皆象犀,非是未尝书。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居/母丧/诏夺哀/每入朝徒跣及门/夜直/藉藁以寝/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
B. 居母丧/诏夺哀/每入朝/徒跣及门/夜直/藉藁以寝/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
C. 居母/丧/诏夺哀/每入朝徒跣及门/夜直/藉藁以寝/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
D. 居母丧/诏夺哀/每入朝徒/跣及门夜/直藉藁以寝/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率(lǜ)更令,官名。秦始置。秦汉时,掌知漏刻。东汉属太子少傅,是太子府属官。
隋代依北齐制,率更令掌伎乐漏刻。唐称率更寺令,加掌皇族次序、礼乐及刑法事。
B. 男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中的一个等级。按出土的甲骨文,至少商朝时已经有了
“男”这一爵位。《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C. 《说文解字》日曰:“卒,衣有题识者。”“卒”指事字(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
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古代供隶役穿的衣服。文中为死亡的通称。
D. 书记原指负责文件记录或负责缮写的人员。在一些政党和政党型社团中,是主持日常事务
的领导人。社会主义政党的最高领导人一般称“总书记”或“第一书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询其貌不扬,敏悟过人。据《本事诗》记载:太尉长孙无忌见欧阳率更姿形丑陋,嘲
之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猕猴。”读书一目数行,博通经史。
- 14 -
B. 欧阳询童年不幸,仕途平坦。父亲因谋反被杀,他自己因人收留而躲过一劫。他先后在隋
唐两朝担任过太常博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等官职,并被封为渤海子。
C. 欧阳询学书不辍,自成一家。路遇索靖书写的碑石,就睡在碑旁,观摩三日后才离开。仿
效王羲之书体,在险劲上超过了王羲之。“欧阳体”深得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赞赏。
D. 欧阳询才智不俗,颇受器重。多次与未显贵时的高祖交游,多次获唐高祖的擢拔,官至给
事中。高祖曾经对前来求墨宝的高丽使者感叹说,看到欧阳询的墨迹,会误认为他形貌魁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纥,陈广州刺史,以谋反诛。询当从坐,匿而免。
(2)通蚤孤,母徐教以父书,惧其堕,尝遗钱使市父遗迹。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在陈朝任广州刺史,因谋反被杀。欧阳询应当连坐,因
躲藏起来而幸免一死。(2)欧阳通早年丧父,母亲徐氏教他学习父亲的书法,害怕他懒惰,
曾给他钱让他去买父亲的书法遗迹。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
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
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每入朝”中“朝”为宾语,故“朝”后要断开,故排除 A、C、D 三项。
翻译:为母守丧,丧期未满皇帝下诏叫他出任官职。他每次入朝,都赤脚走到皇城门外。值
夜班时,就睡在草席上。不是公事不语,回家就痛哭哀号。赶上饥荒之年,不能下葬。
故选 B。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 “卒”在文中(古代)指大夫死亡,今天“卒”是死亡的通称。
故选 C。
【12 题详解】
- 15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被封为渤海子”错,被封为渤海子的是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父纥,陈广州刺史”是无标志判断句;以:因;诛:被诛杀;坐:因……判罪;匿:
藏匿。
(2)蚤:通“早”;书:书法;堕:懒惰;尝:曾;市:买;遗迹:遗墨(书法遗迹)。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 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
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父名纥,在陈朝任广州刺史,因谋反被杀。欧阳询应当
连坐,因躲藏起来而幸免一死。江总因为他(欧阳询)是旧友之子,就私下收养了他。欧阳
询其貌不扬却聪敏过人。江总教他读书识字,(他)每次读书都一目数行,于是博通经史。在
隋朝做官,任太常博士。高祖未显达时,多次与他交游,高祖即帝位,(欧阳询)多次获得提
升,官至给事中。
欧阳询起初仿效王羲之的书体,后来在险劲方面超过了王羲之,于是自称欧阳体。他流
传下来的墨迹,人们当作楷模来效法。高丽曾经派使者来求他的墨迹,高祖感叹说:“他们
看到他的墨迹,肯定会说他形貌魁梧吧!”他曾在路上见到索靖书写的碑石,就观摩它,离
开数步又返回,看累了用麻布铺地坐下来看,以至宿在碑旁,三天后才离去。他对书法的爱
好大概如此。贞观初年,欧阳询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去世时年八十五
岁。
- 16 -
儿子名通,仪凤年间多次迁任中书舍人。为母守丧,丧期未满皇帝下诏叫他出任官职。
他每次入朝,都赤脚走到皇城门外。值夜班时,就睡在草席上。不是公事不语,回家就痛哭
哀号。赶上饥荒之年,不能下葬,他住在守丧的小屋中,长达四年,一直未脱丧服。冬天,
家人暗中把氈絮铺垫在席上,欧阳通发觉后,马上把氈絮撤掉。几次迁任为殿中监,封渤海
子爵位。天授初年转任司礼卿,负责处理纳言事务。辅政一个多月,适逢凤阁舍人张嘉福请
求以武承嗣做太子,欧阳通和岑长倩等坚持自己的观点,违背了武家的意愿。等到岑长倩入
狱,因犯大逆罪处以死刑,来俊臣同时检举欧阳通为同谋犯,欧阳通虽然惨遭酷刑却始终不
承认,来俊臣代为口授供词,把他杀了。神龙初年,皇帝下令追复他的官爵。
欧阳通早年丧父,母徐氏教他学习父亲的书法,害怕他懒惰,曾给他钱让他去买父亲的
书法遗迹,于是欧阳通就刻意摹仿以求出售,几年之后,书法稍次于欧阳询。父子齐名,号
称“大小欧阳体”。褚遂良也因为擅长书法而闻名,他曾经问虞世南:“我的书法比智永怎
么样?”虞世南回答说:“我听说他的一个字值五万钱,您的字哪能值这么多钱?”褚遂良
说:“我和欧阳询比谁强?”虞世南说:“我听说欧阳询不论什么纸笔,都能书写如意,您
哪能做到这样呢?”褚遂良说:“那么我该怎么做?”虞世南说:“您如能做到手笔协调,
那肯定能受到尊崇。”褚遂良非常高兴。欧阳通晚年矜持自重,用狐狸毛做笔,覆上兔毫,
笔管都是象牙犀角做的,不是这样的笔他就不书写。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扣住题目“田家”,从春雨春雷点出春耕。诗人细致地描绘
“微雨”和“众卉新”,既写出万卉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 17 -
B.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
辛。“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这二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朴实。
C.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具体写农夫终日忙碌不休的事
情。这四句是白描手法,语言简明而无雕饰,自然平淡,极炼如不炼。
D.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在前面铺叙农忙之后,突然转笔写到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
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可使读者纵观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之惨状。
15. 请简要赏析诗句“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答案】14. A 15. ①赏析诗句内容:讲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辛劳作而又
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②赏析诗句技巧:诗人以观感作结。用通俗易懂的诗句表达对田家的
同情,惭愧官吏的不劳而食。笔法朴实自然,不加渲染夸饰。③赏析诗句感情:“方惭”二
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
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
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 项,“诗人细致地描绘‘微雨’”说法错误。“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扣住诗题“田
家”,从春雨春雷写起,点出春耕;“微雨”二字写春雨,用白描手法,没有细密的描绘“微
雨”,而将重点放在“众卉新”三字上。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作答时,一般从三方面入手:第一,鉴赏诗句的内容,可以
从诗歌中关键词句入手,还可以借助诗歌中某些表达情感的词语、或某些传递情感的意象去
理解诗歌的内容;第二,鉴赏诗句技巧,主要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分析;第三,
鉴赏诗句的情感,要善于抓住诗句中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以
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把握诗句情感。
本诗是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的田园诗。
从诗句内容上看,“不耕者”,指食禄却不耕作的人,即做官者;禄食,指俸禄;闾里,指
乡里,泛指民间;“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意思是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
辛劳作而又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从诗句技巧上看,诗人先写春耕之始,然后写农民劳作的
- 18 -
艰辛、勤劳朴实,以及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的惨状,最后以“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作
结,用通俗易懂的诗句表达对田家的同情,惭愧官吏的不劳而食;笔法朴实自然,不加渲染
夸饰。第三,从诗句的感情上看:作者写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辛劳作而又饥
寒的情况惭然生愧,“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
责,表达了作者对农夫的同情,惭愧身为官吏的不劳而食。
【点睛】读一首诗,首先是读作者,包括作者的身份及性格分析;之后是诗歌意向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然后是所抒发情感,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之后体会意境,客
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然后体会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
文意,主旨感情);最后看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请你不要把责任都推给“环境”,也别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因为成功者常常能让内心远离
世俗的束缚,正如陶潜在《饮酒》(其五)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
(2)王昌龄的“青山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堪称迁想妙得之别离佳句,化“远”为
“近”,使“两乡”变为“一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
化“天涯”为“咫尺”,道出了友谊不受时空限隔、永恒且无所不在的真情真理。
(3)《赤壁赋》一文收束处,东坡与友人精神上豁达、超脱,忘记了空间的一句是_________,
同时也忘记了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
【答案】 (1). 问君何能尔 (2). 心远地自偏 (3). 海内存知己 (4). 天涯若
比邻 (5). 相与枕藉乎舟中 (6). 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
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尔,偏,己,涯,藉,既。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同情弱者,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描写战争的诗歌中。与《荷马史诗》( )英
雄形象不同,在风诗里,我们很少看到( )的将军,也极少听到威风凛凛的胜利号角,
- 19 -
却经常遇到思念家乡的战士、担心丈夫的妇人。比如《魏风·陟岵》中写战争在即,一家人
依依惜别,出征的士兵一步三回头,父母兄弟站在家门口呼唤,“夙夜必偕”“犹来无死”,
希望他别掉队、活着回来。这是战争之前,最普通的士兵一家发出的最卑微的( )。
在战争的裹挟中,他们无疑是弱者,但“体察人情,也善于表现人情”的诗人通过一个离别
的场景,把弱者对战争所持有的态度出色地表达了出来。这一有声的画面,凸显的是小民的
苦难和诗人无声的抗议。
此外,还有在田地里捡拾稻穗的孤儿寡母、失去了家园的流民、为政敌( )的臣
子等等,诗人一一记录下来,传唱他们的挣扎困苦。或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要写这些弱者?
看着不难受吗?诗人通过诗歌,为弱者发声,让他们的苦难为当政者所见。这便是中国人的古
老诗情,深刻,善良却有力量。
《诗经》离我们远吗?也许文字上还有距离,但是中华先民于善良中体会的真挚、于世俗
中提炼的深刻、于现实中迸发的力量却一直存在中国人的心底。它们由《诗经》所塑造,是
中国人的“心灵底色”,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于现实中体会的力量、于世俗中提炼的真挚、于善良中迸发的深刻
B. 于现实中体会的深刻、于善良中迸发的力量、于世俗中提炼的真挚
C. 于现实中体会的真挚、于世俗中提炼的深刻、于善良中迸发的力量
D. 于世俗中体会的真挚、于现实中提炼的力量、于善良中迸发的深刻
18.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心灵底色”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滥竽充数,这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B. 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C. 父母兄弟站在家门口呼唤,“夙夜必偕”“犹来无死”,希望他别掉队、活着回来。
D. 他在走进考场前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19.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表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凸显 仪表堂堂 企求 谗害 B. 突现 器宇轩昂 祈求 残害
C. 凸显 器宇轩昂 祈求 谗害 D. 突现 仪表堂堂 企求 残害
【答案】17. C 18. B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 20 -
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
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
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根据上一段结尾句“这便是中国人的古老诗情,深刻,善良却有力量”来确定基本排列顺序;
其次看搭配(体会真挚的感情、提炼出深刻的道理、迸发出力量);最后看逻辑,即从外在的
现实性、世俗性到内在的精神力。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
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
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文中“心灵
底色”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心灵的基本色调,在文中的意思是真挚的感情、深刻的道理、
善良的力量等。这里的引号,表述特殊含义。
A 项,“充”,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词语是有特殊意味的,表强调、突出。
B 项,“摇篮”是虚指,意思是重要事物的发源地,此处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
C 项,“夙夜必偕”“犹来无死”,引号是引用《诗经》中的话语的作用。
D 项,是引号的引用用法之特例:即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
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但是,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
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词语填空,要求学
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
“凸显”指清楚的显露,也指突出,显著。
“突现”是指突然出现。
此处强调《荷马史诗》突出英雄形象,应该填“凸显”。
“器宇轩昂”也写作“气宇轩昂”,多形容(人)精神饱满,气概不凡,气质风度出众;也
可形容植物高大挺拔,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特指人的气概、精神。
“仪表堂堂”偏重于仪表,特指人的容貌、外观。
此处是诗歌作品中塑造的将军形象,应该选表内在气质和精神的“器宇轩昂”。
- 21 -
“企求”指渴望得到。
“祈求”指恳切地希望得到,通常表示人们内心迫切的希望某事的达成,表达人们对美好事
物的渴望。
此处强调最普通的士兵一家发出的最卑微的渴望,应填“祈求”。
“残害”指残杀迫害或者伤害;侵害。
“谗害”是用谗言陷害。
这里强调为政敌的陷害的臣子,此处应选“谗害”。
故选 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一处都不超过 12 个字。
武汉,作为九省通衢,有人评价为:武昌之地,襟带江、沔,依阻湖山。左控庐、淝,右连
襄、汉,南北二涂,有如绳直。大意就是,长江、沔水、汉水、淝水,都在辐射范围内,南
北之间,被这里拉成了一条直线。①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样的地位,这里有过文人
吟咏,士人辗转,商贾辐辏,光华璀璨。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这个地方都绕不过去的。这
里也是文化里的九省通衢。从疫情发生之初直到今天,都偶有来自这片土地的人被歧视的新
闻,这让人看了不是滋味。有诗的地方,②__________________;有文化的地方,就是有尊
严的地方。安顿过王维、孟浩然、李白的地方,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应该有“兴酣落笔摇
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傲气,在一些新闻里却是战战兢兢,看着让人有些难过。历史上
的李白和他的朋友们,都没绕开过武汉,③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靠着长江、开着樱花、
做着热干面的城市,有多少人会从这里经过?实在应该善待来自这里的人,因为有很大概率在
某一天,这里也将接纳我们。最后,还是用李白的诗结尾: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
晖。
【答案】 (1). 这里是地理里的九省通衢 (2). 就是有文化的地方 (3). 其实今天
的我们又何尝不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是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阅读全文,确定中心,然
后联系上下文逻辑关系,结合文本,根据题干要求概括答案,并注意字数要求。
本题中,陈述对象是“武汉”,而根据上一句“武汉,作为九省通衢,有人评价为:武昌之
地,襟带江、沔,依阻湖山。左控庐、淝,右连襄、汉,南北二涂,有如绳直。大意就是,
长江、沔水、汉水、淝水,都在辐射范围内,南北之间,被这里拉成了一条直线”,再联系
- 22 -
下一句“正是这样的地位”,可以确定第一空应该为:这里是地理里的九省通衢;第二空中
根据上一句“有诗的地方”,再根据下一句“有文化的地方,就是有尊严的地方”所以确定
第二空应该为:就是有文化的地方;第三空应该是根据“历史上的李白和他的朋友们,都没
绕开过武汉”,下一句“这个靠着长江、开着樱花、做着热干面的城市,有多少人会从这里
经过?”故可以确定答案:其实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
21.己亥庚子之交,中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有人撰写以下联语。请用对联的相关知识指出此
联存在的三处明显不妥并修改其中两处。
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抗毒
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万众抗疫
(1)不妥之处: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修改: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合于音律。平(“毒”是平声)起仄(“疫”是仄声)收,不合对联音
律要求。 (2). 不能用同字。上下联相同位置重复使用“抗”字。 (3). 不工于对仗。
上联“三山”总括三个“山”字;下联“万众”没有总括三个“心”字。 (4). 上联:火
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抗疫(镇瘟疫) (5). 下联: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齐心灭瘟(抗病
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撰写对联的能力。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类题首先要
注意题目要求,其次是要领悟对联的含义及对联的拟写规律及样式.学生要知道对联的特点:
(一)、字数相等。(二)、平仄相对。(三)、词性相当。(四)、内容相关。(五)、结构相称。
首先根据对联平仄相对的特点,发现此对联第一处不妥之处为:不合于音律。平(“毒”是
平声)起仄(“疫”是仄声)收,不合对联音律要求。可以把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改为“疫”,
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改为“瘟”;根据对联不能用同字的要求,发现上下联相同位置重复使用
“抗”字。应该把下联的“抗”改为“灭”;根据对联对仗工整的原则,发现第三处不妥之
处为:不工于对仗。上联“三山”总括三个“山”字;下联“万众”没有总括三个“心”字。
可以把下联的“万众”改为“齐心”;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章》
- 23 -
“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
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林语堂《青春你好》
“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汪国真《热爱生命》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和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标
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敬畏生命
恍然之中,岁月滑翔的声音依旧了无印痕。日月经年,岁月,悄然地充当着生命的证人。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此般重蹈着覆辙。熙攘的红尘中,人们早已走过鸿
蒙初辟的境域,走过思絮斑驳的记忆。活着,人们已不再乞求太多。生命在于积累,或许,
路上拾起的愈多丢失的亦愈多。于是,索性,人们干脆寻找借口拒绝生命的挑战……
而生命,究竟是怎样的面孔?
踏春归来,轻推窗棂,一抹淡红淡绿悄跃眼帘,原来是一株叶纯花纯的兰草,楚楚然地
接受着春光的沐浴。忽忆及那篇《访兰》:“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
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旦培栽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可眼前这株盆栽的兰草,虽未得自
然原气,亦未长在山野水畔,却依然活得楚楚真实。活得真实,着实是一种生命的挑战。但
人活得越接近真实,就越感到艰难,这也许源自文明与自然无可避免的对垒。所以啊,笑,
不是开心;点头,未必满意。人们有时不惜背弃诚实真实,去营造 一种公认的随和。殊不知,
活得真实,无须华衣,如果能成为一种心灵的习性,怎不是一层人格的亮色?最美的是原本的
真实。
月华如水,星空浩淼,阵阵夏风拂过脸庞,携着缕缕清香。转眸寻之,哦,朵朵夏荷正
袅娜地开着,微风过处,叶子与花有一丝颤动,宛然一道凝碧的波痕从眼前掠过。这圣洁的
花之君子,活着,出自污浊的淤泥,但决然纤尘不染,毫不自失堕落。的确,活着,只是生
命的一种形式,而自惜才是对生命的一种注释,因为生命无法承受自失之轻,因为生命拒绝
接受堕落。这种可贵的清高,不是因不优越,而是因太优雅。一个人,真正的清高是为了保
持自身的纯洁,而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中国历代文人中都不缺乏清高之士,所缺的是清醒
冷静之人——狂热时候的清醒和冷静时候的清醒。优越产生的不是清高,而是高傲,外面的
世界越精彩时,高傲的人越要小心,别弄丢了自己。
依从自然的召唤,秋天悄然走来。面对沉甸甸的阳光,秋天愈显得严肃与无情。秋风无
奈地卷枯叶,茫茫凄黄之中,秋菊绽放出一片金眩,丝丝有棱有角,簇簇不甘平庸。飒飒秋
- 24 -
风中,秋菊依然宁折不弯地挺立着,隐约透着生命的绿意。这生命的绿意是这样凝聚的:任
岁月无情,你坚贞不渝心热如初;任旅途劳顿,你不歇不辍一如既往;任花季深深喧嚣纷攘,
你只愿默守一枝的宁静。这生命的绿意是这样值得的:不强求似花的娇艳,却拥有新鲜活泼的
内质美丽;不强求庸俗的富足,却拥有亦歌亦泣的饱满情怀;不强求呼朋引伴飞筋醉月的浮华,
却拥有淡泊中的每一个日子。人啊,将这生命的绿意渗透于你的生命中去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立意方
法有:抓关键词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现象看本质法等等。本题是给材料有三个,第一个材
料强调:《孝经》认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要珍惜它,爱护它;第二则
材料中,林语堂的话分明在说生命是科学、文学、宗教、艺术等工作的基本内涵,人类所探
索、崇敬、叹赏的一切都跟生命相关;第三则材料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唱出的是一首以成
功、爱情、奋斗和未来阐释热爱生命的歌。总之,这三则材料旨在告诉我们:一个受过生命
教育的人,会对生命有更丰富、更细腻、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会有更强烈的与别的生命
建立亲密、富有建设性关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更明确的人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动力、热
情、策略;会对建设一个自由、公正、法治的良好社会有更多的期待、使命、担当。
立意角度:
①敬畏生命
②学会与生命和谐共处
③守护生命
④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科学预防、应急自救、知识技能)
⑤热爱生命(生命的顽强、坚韧、神奇、丰富、善良、美好、明亮)
⑥成就生命(意义、价值、智慧、能力、爱意、柔情、健康、平和、救赎、挺拔)
⑦生命的底色
⑧个体生命与社会使命。
写作素材:
1.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
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
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
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
- 25 -
贻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2.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角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
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
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
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
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
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
老鼠,腆着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在那个时候的心情,我
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
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那个时候起,
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3.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
几只河马在河里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
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4.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
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会时
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5.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
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水潭中;老
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
那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
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
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6.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
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处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
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写作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
行文,首段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我们要敬畏生命”,然后围绕怎样敬畏生命;敬
畏生命我们应该怎么做来论述;最后回扣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 26 -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