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 MB
  • 2021-06-03 发布

2020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第四单元 新闻和报告文学 世纪之交,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件件让我们扬眉吐气的百年盛事。新华社记者的两篇新闻报道让我们重温了香港回归的世纪大典和飞天圆梦的辉煌时刻。‎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新华社记者将镜头聚焦在那艘载着末代港督的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上,让我们目睹了那令人难忘的一幕。就在“不列颠尼亚”号永远消失在海上的那一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然而洗刷不去的永远是那腥风血雨的记忆。20世纪40年代,纳粹在欧洲制造了屠杀犹太人的人间惨剧。美国记者罗森塔尔领我们走进奥斯维辛这座人间地狱,用我们稚嫩的眸子去审视纳粹德国令人发指的罪恶,用我们善感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碰触的历史。同样惨不忍睹的还有著名作家夏衍展示给我们的20世纪30年代一个特殊的群体——“包身工”的生存状态,作家以他的良知和责任,用手术刀一样的笔剖开了包身工制度的毒瘤。‎ 当“不列颠尼亚”悄然离去,当《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港督府上空,当紫荆花盛开在七月,我们无法抑制心中的激情和自豪。同样,当乳白色的“神舟”五号拔地而起,直刺九霄,飞天梦终成现实,人们欢呼雀跃,举国振奋。而这些历史的记录者,用独特的视角,优美的文笔记录下了这些永载史册的片段,让今天的我们得以重温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 ‎【图说·画中有话】‎ ‎【概说·单元内容】‎ 本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文章都是这两种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詹姆斯·赖斯顿说过,“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这话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我们何曾离开过新闻?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新闻又分为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新闻中的特写。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它所刻画的,是新闻事物的“横断面”。《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飞向太空的航程》属于新闻中的通讯。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这些文章或报道新闻事件,或展示社会生活,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师说·单元所学】‎ ‎1.要积累相关的文体知识,了解新闻和报告文学的特点,理解消息、特写、通讯、报告文学的异同。‎ ‎2.要学会去粗取精,筛选、提炼主要信息,通过整理文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文字,把握作品的结构特点,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作者评价,归纳概括新闻反映的主题。‎ ‎3.从品味新闻作品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体味,分析其表现手法及作用,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还应注意:‎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学习时可采用如下步骤。‎ ‎1.‎ 看标题信息。即认真审读新闻标题,通过对题意的揣摩,分析出该文的记叙对象,看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报告等。‎ ‎2.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3.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4.探中心主旨。即探究新闻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5.析表现手法。可以从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烘托、渲染、对比等手法,锤词炼句及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那天,整个世界都把目光转向东方,看一颗璀璨的明珠,被从占领者的王冠上摘下。中国,郑重地把它收回,轻轻地缀在自己的胸前。这是百年乐章中最华彩的一段,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度最盛大的庆典。历史,没有晚点,没有怜悯占领者。那曾经用贫穷和苦难写就的史页,被中国用大手轻轻翻过。面对百年耻辱,中国大声说:再见!‎ ‎1.走近作者 ‎(1)周婷、杨兴:新华社记者。实际上作者是四人: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 ‎(2)罗森塔尔(1922—2006),美国著名记者,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曾任美国《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2.背景解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19世纪初英国在中英贸易交往中逆差较大,为了改变不利地位,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后林则徐向清政府提议,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中国战败后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这里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以犹太人居多)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 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那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相关知识 新闻 新闻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简明、用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图片和电视新闻等。‎ 消息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具有及时、简明、真实的特征。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开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六部分。‎ 这六部分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提纲挈领,浓缩文意,因此,新闻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富有吸引力。新闻标题的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导语放在开头,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导语的写作一般遵循5W1H原则,即导语一般包括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结果(How)六要素。‎ ‎            ‎ ‎1.字音识记 ‎(1)正音 陈迹(jì)   瞩目(zhǔ)   明媚(mèi)‎ 婆娑(suō) 撰写(zhuàn) 步履(lǚ)‎ 焚尸(fén) 窒息(zhì) 祷告(dǎo)‎ ‎(2)多音字 ‎2.字形辨识 ‎3.近义词辨析 ‎(1)管制·管治 辨析:两者都有“管理、治理”的意思。“管治”指通过政权来控制、管理,强调“政权”的作用。“管制”指强制管理,强调强制力的作用。‎ 即时小练:①高层以身作则、带头垂范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将不只局限于交通管制措施的单一改革。若延伸到其他领域,必将起到“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效果。‎ ‎②在微博传播背景下,政府若封锁消息,主导舆论的权力则会落到“个人媒体”上,最终政府会因丧失公信力而陷入管治危机。‎ ‎(2)邻近·临近 辨析:两者都指靠得近,距离不远。“邻近”指地方靠近,指甲、乙两处在空间上相邻。“临近”指时间或地区靠近、接近;“邻近”有名词用法,而“临近”则没有名词用法。‎ 即时小练:①美国宇航局表示,人们不必担心会有哪颗邻近地球的恒星以超新星形式爆炸,并对地球构成致命危害。‎ ‎②圣诞、元旦双节临近,新年气息日浓,商家纷纷启动大规模促销活动,于是打折促销类的垃圾短信也席卷而来。‎ ‎(3)引人注目·招摇过市 辨析:两者都有“引人注意”的意思。“招摇过市”是“故意在公众中张扬炫耀,以引人注意”,这个意思是“引人注目”所没有的。“招摇过市”是贬义词,“引人注目”是中性词。‎ 即时小练:①随着国产歼—15舰载机在其甲板顺利起降,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舰艏两侧的那对近‎40平方米的新式舷号“16”,愈发引人注目。‎ ‎②假车膜招摇过市,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恶意欺诈,更是对监管水平的蔑视。好产品不仅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反之亦然。‎ ‎(4)心智·心志 辨析:两者从构成词语的语素来看,读音相同,词性一致,用法上也十分相近,要注意其细微的区别。“心智”表示思考能力、智慧,也表示心理、性情。“心志”表示意志品格。‎ 即时小练:①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②具有坚定的心志,就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最终达到理想的巅峰。‎ ‎(5)惊恐万状·惊慌失措 辨析:两者都有因惊吓而惶恐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惊恐万状:十分惊恐的样子,侧重描写状态。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侧重说明慌张。‎ 即时小练:①‎ 从录像显示的情况看,乘客当时有的大喊大叫,有的目瞪口呆,有的屈膝抱头,惊恐万状,不一而足。‎ ‎②洪水来临时,他们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有条不紊地组织了有效的自救。‎ ‎4.熟语积累 ‎(1)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2)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3)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4)数以千计:形容数量很多。‎ ‎(5)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即时小练:①作为伦敦文化奥林匹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汉代地下珍宝展”将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展出,其中徐州狮子山楚王墓葬中出土的金缕玉衣最为引人注目。‎ ‎②克格勃出身的普京令美国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因此也一直难以获取美国政府的好感。‎ ‎③当这个堪称是世界最小的“软件工程师”在台上妙语如珠、侃侃而谈时,台下众多的成年听众全都听得目瞪口呆,无法相信这位“软件工程师”只有12岁!‎ ‎《别了,“不列颠尼亚”》‎ 阅读课文第3~10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3自然段,“面色凝重”写出了什么心态? ‎ 提示:“面色凝重”一词写出了末任港督黯然神伤的样子,表现了他对大英帝国失去香港的失落。从侧面描写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自豪。‎ ‎2.第4自然段,“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有什么含意? ‎ 提示:通过对港督府的描述,告诉世人,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去。‎ ‎3.第5自然段,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 提示: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第6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女王的话意味着什么?‎ 提示:写“雨越下越大”再一次增添了悲凉凄苦的意味。英国女王的告别演讲,虽是“赠言”,其实更多地表明了英国的无可奈何,“日不落帝国”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5.第9自然段,“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 提示: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作者郑重地记录下五星红旗第一次在香港升起的时刻,含蓄地表达了庄严而喜悦的心情,预示着香港美好的明天开始了。‎ ‎6.报道重大历史事件,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请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课本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 提示: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地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与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在写广场告别仪式时,插入“‎ ‎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这些背景材料的引入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阅读课文第7~1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7.第7自然段,作者没有详写集中营里的阴森恐怖,而是将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传达出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8.如何理解第7自然段中“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一句话的含意?‎ 提示:这里有的是恐怖,无尽的恐怖,连解说员都不忍看,不忍说;用不着导游介绍,参观者只要看一眼就会明白这里曾经发生过怎样惨绝人寰的暴行。‎ ‎9.第8自然段,“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描写有何意味?‎ 提示:将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组合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垮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10.参观者在游览毒气室和焚尸炉时,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提示:这些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维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无须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11.第1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个姑娘?‎ 提示:‎ 一个可爱、温和、有着美好梦想的姑娘却死在法西斯残忍的魔爪下,美与善就是这样被践踏和毁灭的;写这个姑娘可以让人更深刻地认识到纳粹戕害美好生命的罪恶。‎ ‎《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了三次降旗仪式,是不是重复多余?‎ ‎[他人之见]‎ 观点一:在短短的篇幅之内竟然写了三次降旗仪式,有点重复累赘,只写最后一次降旗仪式就可以了,这样文章简明扼要,更能体现出新闻文体的特点。‎ 观点二:第一次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这标志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了;第二次降旗是香港岛上每天例行的降旗,平时,这个时候的降旗是很平常的,但今天这一次降旗,意义却非常大,因为这面旗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但作者也没有大肆渲染,只是十分简洁地写到“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而这面英国国旗的降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三次降旗仪式意义是不一样的,各有侧重,不能省略。‎ ‎[吾之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旨归纳 ‎《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下,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本文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后写的,昔日的大屠场如今变得阳光明媚,绿树成阴,似乎并不是历史上的人间地狱。然而作者却独辟蹊径,突破了传统新闻写作客观报道的框架,把自己在特定环境中参观的见闻和感受,在平淡的事实叙述中充分表达出来,感情强烈,撼人心魄。‎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有机结合。‎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一个现实的场景。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背景材料的引入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2)独特的视角。‎ 香港回归是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中英两国香港交接仪式更是庄严而神圣的。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庆回归的人群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独特而新颖。‎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从“平静”中找到新闻。‎ 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 ‎(4)多用否定句。‎ 文章一连串的否定句,就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第6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此处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一、知识讲解 ‎1.散文标题的作用 ‎(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2)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态度;(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4)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 ‎2.小说标题的作用 ‎(1)交代主要人物形象;(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3)点明时间地点,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感情基调;(4)贯穿全文,线索;(5)有象征意义;(6)揭示主旨,深化主题;(7)寄托情感;(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9)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新闻标题的作用 ‎(1)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准确鲜明;(3)言简意赅,易读易懂;(4)生动活泼;(5)表面义和深层义;(6)手法的运用。‎ 二、考查形式 ‎1.理解标题的含义。‎ ‎2.分析使用某一标题有什么好处。‎ ‎3.文章的标题能否用“……”来替换?哪个标题更好?为什么?‎ ‎4.“……”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 ‎[美]丹·卢泽德 现在是星期日的子夜时分,发这份急电的时候,街道一片沉寂。但是在城市中心,人们的心碎了。‎ 家园沉入水里。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而家具漂在水上。‎ 缓缓上涨的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险的响声。但是人已撤离的地区静悄悄的。一切都很平静。‎ 这是耳闻目睹到的场景。但是,当城市里运沙袋的英雄们躺下来休息时,1982年的这场洪水造成的难民们还处在混乱中。‎ 他们今夜睡在坑坑洼洼的陌生的小屋里,房间里的地板上铺着亚麻油毡。在教堂中心,当焦虑不安终于为疲倦所压倒,人们开始沉入睡眠,怀着感谢和平静。还有上百张或者更多的床铺放在搭得形形色色的房子里,以防备还有大雨的预言实现。‎ 此时此刻,据说有3 000人已被迫从他们的家里撤出来。大多数人是附近的老住户,位于这座城市的三条河的两岸。‎ 主要是在城市的这个地区,吸纳洪水而救出难民。疲倦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消防队员和志愿者们赶来照顾难民,帮助麻烦的、不情愿离开的人到小救生筏子上,一次又一次把这些人运到高地上,其他的交通工具在那儿等着。‎ 现在是午夜,城市中心人已撤离的部分沉入一片黑暗。断电、停气,正常的一切都不再存在。‎ 那些及时站出来的人——用沙袋和临时垒起来的土堤同洪水搏斗——仅仅是在等着河水涨到顶点。他们的家得以幸免。现在,他们的自信又恢复了。他们今晚睡在自己的床上。但是他们也担心,城市还能承受多少水?雨在夜空中潜伏着。‎ 在河西边,令人心碎的程度最深,损失最为严重。在莫米和圣乔,水逼近防洪堤顶部。居民们爬到防水墙上察看水的最高线,他们在寻找希望的迹象。看到防洪堤还牢固的地方,他们就觉得有了希望;哪里防洪堤出现了缺口,哪里的希望就像耗子一样淹没在水里。‎ 难民们今天晚上讲了上千件事,都是他们看到和听到的。‎ 有个人想起万布林大街上的一幢房子,那儿阳光春天般地暖暖地照在明亮的黄砖围墙上。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在他们的小黄房子的前院里等待着。那位绅士坐在走道上的一把黄色椅子上,膝盖上横着一根拐杖。他的妻子黄色的头发已经斑白,站在那儿望着奇怪的人来来往往。他们是一幅岩画,一张发黄的照片,不合时宜。‎ 隔着一个街区的距离,水正沿着大街向他们逼近。这个女人只会说结结巴巴的英语,她的丈夫只是点头。糟透了的洪水,唉,糟透了的洪水。水有多高了?耸耸肩,他们将不得不离开吗?一个虚弱的、不安的微笑。谁知道呢?她说。谁知道呢?‎ 邻近防洪堤的莫米地区,河水在那儿最宽也最深,低吟的河水在黑暗中翻滚。几乎没有人站在街灯下的防洪堤上。现在没有这个必要。他们感到安全。‎ 在像口袋一样的湖边地区,两条河的拐弯处,水没有漫出河道。这里有一种乐观的信念。星期六夜里难以入睡的焦虑结束了。那里没有搭起的小屋子,也没有因洪水损害生活而感到的痛苦。他们暂时逃脱了洪水,但是洪水就在眼前。‎ 现在,午夜过后,城市沉入梦乡,3 000名难民安顿下来,得到了食物供给。仍有两个世界存在着。湿和干,高地和低地。两个世界被汹涌的河水和桥分开。两种运气。好运气和坏运气。‎ 明天有希望达到河水顶点。达到顶点,水就会退下去,无家可归的人会忘掉痛苦的记忆。然后将重新挖掘出这些记忆加以回想。‎ 但这都是明天的事了。今夜仍有不安的睡眠,陌生的床铺,这场战斗的奇怪的空虚感——一部分失掉了,一部分赢得了。今夜,在城市中间,仍然有破碎的心灵。但是最坏的事已经过去了。街道安静下来,一切都那么平静。‎ ‎(选自《韦恩堡新闻哨兵报》,‎1982年3月15日,李予阳译)‎ 新闻背景:‎ 在截稿时间的巨大压力下对重要事件的余波和未来发展做出展望,这是对新闻记者的一大挑战。如果这种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么做难度就更大了。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新闻哨兵报》的专栏作家丹·卢泽德却做到了这一点。‎ ‎ 本文的题目有版本翻译为“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你认为两个题目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 答:示例一:“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好。①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这篇新闻主要描述了人们遭遇洪灾以及晚上入睡的情况,题目中“梦境”指灾民以及救灾人员在夜晚已经进入梦乡,而“沉入洪水”表明入睡的具体背景。②表现了灾民的精神状态。“暂安一夜”指灾民逃脱洪水后的暂时安定,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最坏的事情已经过去了。③表现了对事件发展的预测。这是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因为天气的变幻无常,很难确定未来的情况,而题目中的“暂”字表现了对现实情况的推测,今晚是安定的,但明天如何不得而知,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④表现了对灾民的同情。洪灾之后,作者希望灾民们能够暂时休息,并希望河水到达顶点后能退下去,大家都能安定地生活。‎ 示例二:“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好。①涵盖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这篇新闻报道了该地区灾民受灾的情况和灾民被安顿下来后的情况,这个题目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②形象地表现了灾民灾后的精神状态。洪水使灾民们失去了一切,他们虽然已经脱离危险,但毕竟情况不容乐观,仍担心明天河水到达顶点后是否能退下去等问题,所以即便睡着了,也是不安的睡眠。③表达对灾民的强烈关心。新闻不仅报道洪灾的相关情况,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对灾民的关心。报道中灾民晚上休息的特定场景就体现出了这一点。④整齐,有文采。这个题目十分整齐,且“园”“眠”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沉重”的新闻,我们从这“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里读到了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1)人要学会在良心的拷问下生活,在忏悔中走向完美。一个没有良心约束的民族是疯狂的,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是可耻的。如果人类没有良知,那么,杀戮也就是理直气壮的了。人应该时刻拷问自己的良心,不放弃真与善,这样才能像本文的记者一样,“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2)在苦难和死亡面前能感受到痛苦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人,一旦完全麻木,也就不能称为人了。在奥斯维辛,参观者都那样沉重压抑,“默默地迈着步子”,“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这不仅是因为害怕,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他们一样的人!(3)不管苦难如何可怕、漫长,希望和正义永远存在。“雏菊花在怒放”,“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死亡的阴影无法毁灭生活的希望,真与善在暴力面前是微小的,但却是永恒的,它们是生活的希望。‎ ‎{素材点金} 1.生命是什么呢?那是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是令我们肃然起敬的。人权是什么?人权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所以我们应该敬畏生命,不要让奥斯维辛的悲剧重演。每一种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个敬畏生命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只有对所有的生命常怀尊重和敬畏之心,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2.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要牢记它,铭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承担起历史使命,培养历史责任感。适用的主题有“忘记与铭记”“责任”等。‎ ‎3.没有国,哪有家。香港、澳门的回归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我们民族多灾多难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仁人志士在推动着历史的脚步向前迈进。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只有民族富强了,国家才能昌盛,才会有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精彩运用} 示例1:于丹在她的《于丹〈论语〉心得》中说:“生命不过是悠悠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你在有限生命中的所言所行,与平庸的岁月相比是多么的短暂。”生命是可贵的,我们要敬畏生命,不要让奥斯维辛的悲剧重演!敬畏生命就应该对所有的生命一视同仁,不按我们的主观意愿给他们划分等级;敬畏生命就是尊重每一种生命的存在,即便只是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生物;敬畏生命就是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帮助身边的一切生命,让他们与自己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只有敬畏生命,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让生命的美丽长驻人间。‎ 示例2:奥斯维辛,一个让人心碎的地方,因为这里埋藏着一段历史,一段让人不忍回首的往事。400万犹太人,永远地闭上了愤怒和无奈的眼睛,化作了历史的见证。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更应该培养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拓展阅读]‎ 为了忘却的纪念 ‎——奥斯维辛引发的记忆 ‎①在一个寒风瑟瑟的冬日,我踏上奥斯维辛的土地,去追寻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天低云暗,小镇被笼罩在灰色的肃穆与沉寂之中。我身边的人们,默默地走动,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用表情和手势交流。在这里,时空是凝固的,一切都悄然无息,人们似乎要用沉默来祭奠受难者的嘶吼。‎ ‎②‎1945年1月27日,苏联军队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110万永远逝去的幽灵仿佛一条鞭子,时时抽打着7 650名幸存者和所有的后人。走在集中营里,看着四周电网密布,处处壁垒森严,哨所、绞刑架、毒气室、焚尸炉、死亡墙……这一切的一切,寒气逼人,夹杂着阴森森的空气,让人毛骨悚然。‎ ‎③然而,透过这些,你或许也能够发现,总有一种力量会让你深深感动。‎ ‎④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深深感动,这种力量叫做直面人生。我们很难想象,对于20世纪人性之恶的这场大灾难,那些受害者们该怎样面对。但是,在集中营里,人们用自己的笔和心,来记载悲剧、书写信念。集中营里遗存下来的诗作、画作,甚至偷偷发行的报纸,让后人感受到了它们所承载的快乐与哀愁、希望与绝望。从中,我们嗅到了自由的气息。面对残酷,人类依然可以保持尊严,可以选择心灵的自由。‎ ‎⑤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深深感动,这种力量叫做承担历史。对于那噩梦般的岁月,人们没有选择避而不语。由于幸存者的记录、目击者的陈述、学者的潜心研究,我们今天能够详细地了解那段历史,认识一个真实的奥斯维辛。我们的记忆被唤醒,良心被叩问。对待惨痛的历史,正如同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地剥,即便会让人鼻酸流泪,但终会见到大白于天下的核心。‎ ‎⑥同样令人感动的是德国的勇于反省与担当。当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的时候,当德国政府立法规定反对纳粹主义的时候,当德国社会寻求赎罪与反思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在战争罪责问题上的坦诚和良心。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时任德国总理的施罗德说,“即便是有一天,死去的人们的名字可能在人类的记忆中淡漠了——他们的苦难命运将永不会被遗忘。他们安息于历史的心中。”‎ ‎⑦是的,历史的传承与记忆是我们的责任。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过去,或者说,失忆等于第二次屠杀,回忆等于第二次受难。为了避免历史性的悲剧重演,我们不能忘却,也无法忘却。‎ ‎{美点借鉴} 本文正标题学用鲁迅文章的标题,庄重严肃深沉,副标题点出记忆奥斯维辛,内容明了。开头写景来烘托气氛。作者写冬日“寒风瑟瑟”,写“天低云暗”,以此来烘托肃穆、凄凉的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压抑悲戚的心情,映衬作者的思想感情。第②段运用比喻,发人深思。“110万永远逝去的幽灵仿佛一条鞭子,时时抽打着7 650名幸存者和所有的后人”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7 650名幸存者和所有的后人”面对死者时内心的痛苦与令人深思的感受。第③段文字承上启下,结构严谨。“然而”一词承上,“总有一种力量会让你深深感动”一句启下。这一段由前文的恐怖过渡到下文的感动,“总有一种力量会让你深深感动”一句总领下文三段,结构非常严谨。第⑤段后两句运用比喻。用剥洋葱的感受和体验来形象地表达人们应该有直面惨痛历史的态度,语句生动,阐理深刻。第⑥段运用三个“当……的时候”‎ ‎,列举了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德国政府和德国社会勇于反省与担当的作为,很有气势。表达了作者对德意志民族在战争罪责问题上的坦诚和良心的赞赏,呼吁人们不能忘却历史,勇于从历史中汲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