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1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诗歌的形象实战演练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题组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遣悲怀①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 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颔联借 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 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①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 么样的形象。②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 臆造。“沽酒拔金钗”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野蔬充膳,落叶添薪”表现其安于贫 苦。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梅 雨① [唐]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②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③。 素衣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注】①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② 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③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④素衣:本句是 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塑造了一个被贬谪于江南、深夜难眠、满腹忧愁的诗人形象。诗人被贬于永州, 内心压抑,字面上说猿啼鸡鸣扰人清梦,实质上是因为自己内心烦忧。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首先要结合诗歌的颔联及注释“作者当时 被贬谪于此”,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然后结合颔联诗句中相 关的语句具体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乌夜啼 [唐]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①,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注】①秦川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韬秦州,被徙沙漠,其妻苏 氏。秦州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至沙漠,便娶妇。苏氏织锦,端中作此回文诗赠之。”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描绘出傍晚时分乌鸦栖枝,织锦秦川女在空房中思念丈夫,自伤孤寂的情 景。夕阳暮云,乌鸦盘旋喧嚣,将栖未栖;织锦女子深深思念远方的丈夫,悲愁郁结,停织 落泪。 【解析】要描绘出诗中展现的景象,首先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词语。起首两句描绘出 一幅秋林晚鸦图,“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 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思妇。远方的丈夫何时归来?“停梭怅然忆远 人,独宿孤房泪如雨”。追忆昔日恩爱,感念此时孤独,种种思绪涌上心来,不禁泪如雨下。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颈联描绘了诗人在路途中看到的一幅凄凉的画面。树木的枝梢空疏,傍晚只有 归巢的黄莺到来,空气中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连喜欢花的蝴蝶也不见飞来。衬托了 独自开放的杏花的孤寂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颈联“林空色暝莺先到, 春浅香寒蝶未游”是全诗唯一全部写景的一联,此联写景颇具特点,前句是眼前之景,后句 为想象之景,前后互为补充,虚实结合,营造出凄冷、孤寂的早春氛围,同时也衬托出一枝 红杏独自开放的寂寞之感。 题组二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①。 【注】①鼙(pí):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 缓西沉的景象。 B.“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承上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 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 C.“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 警的烽火。 D.“壮士连营候鼓鼙”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警报传来,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 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 E.诗歌一、二句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由地面的辽阔荒远到陇山之上明星闪烁,由 近及远,由地面到天空。 【答案】DE 【解析】D.“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错,“候”字表现出 连营军士临危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只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 即出战迎敌。E.“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错,应该是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写景,从日落写到 星出星移。 (2)诗歌一、二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一、二句营造出一种阔大、悠缓、静谧的意境。这两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 的渲染,突出了第三句军情的紧急,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这两句乃 是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第三句的绝好衬垫。 【解析】诗歌的一、二句按照时间顺序。营造出一种阔大、静谧的意境。落日在遥远的 地平线上缓缓西沉,黄昏时分的边境辽阔荒远;日落而星出,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边境 的夜晚格外静谧;星空夜转低垂,时间在缓缓推移,静夜在慢慢加深。从日落到星出、星移, 给人一种悠缓的感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境界。诗人极力铺叙和渲染战前环境的悠缓、静谧, 为第三句军情的紧急作铺垫。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赠内人① 张 祜 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鹭窠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④救飞蛾。 【注】①内人: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 了自由和人生幸福。②禁门:宫门。③窠:巢穴。④红焰:指灯芯。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俗套,既不正面描写宫女们的凄凉寂寞的 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 B.诗的首句“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门曰“禁门”,树曰“宫树”,就烘托出了 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 C.“媚眼”两字,说明望景之人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诗经·卫风·硕人》就曾以“美 目盼兮”四个字传神地点出了庄姜之美。 D.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把镜头从户外转向户内,从宫院的树梢头移到室内的灯光下, 描写了一个宫女斜拔玉钗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 E.诗的最后一句中的“剔”字是细节描写,是说明“斜拔玉钗”的意向所在,生动地 显示了这位少女拯救飞蛾的心愿。 【答案】BD 【解析】B.“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不正确,应为“宫禁森严、重门深锁的环境 气氛”。D.“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错,应为“拔玉钗救飞蛾”的情 景,表现了宫女对飞蛾的同情和自我哀怜之情。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身在 禁宫,与世隔绝。“唯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 伴她。“斜拔”“剔开”“救”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 【解析】诗的第二句写“内人”仰首凝望鹭窠的动作,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 暖巢穴,自己何时才能走出宫门,重回故乡!凝望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诗 歌的三、四两句中“内人”斜拔玉钗救飞蛾的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当她看到飞 蛾投火时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便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 出于对自我命运的哀怜。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发宜兴 曾 幾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③。 【注】①曾幾:南宋爱国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在作此诗的头一年十二月,岳飞被 秦桧谋害,抗金形势急转直下。②阳羡:宜兴。③张公、善权:分别指张公洞、善卷洞,都 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自叙年将六十而又有挈家远行之举,紧扣“发宜兴”,一个“又”字表达作者 心境凄凉。 B.第二联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说自己客居宜兴时日之短,启下说自己虽归故山却囊 空如洗,反映作者事业无成。 C.第三联表现手法独特,既有对偶,也有叠词,还采用想象联想,充分地彰显其内心 的感受。 D.第四联运用借代手法,以“张公”“善权”代宜兴景致,表达了对宜兴山水的留恋, 这是实写。 E.本诗标题为“发宜兴”,首、尾两联照应、回抱题目,“述怀”并非主体,“纪行” 才是中心。 【答案】BE 【解析】B.“事业无成”无据,应为“为官清廉”。E.“述怀”才是中心。 (2)诗的前两联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写了一个年届迟暮、漂泊不定、生活清贫的诗人形象。“老境垂垂六十年”, 交代诗人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客留”点明漂泊的身世;由“无一钱”可以看出诗人囊空如 洗,为官清正廉洁。 【解析】首联以人生感慨入笔,叙写自己老来仍罹流离之苦。颔联承此而来,表达客居 阳羡难回故乡的离愁。结合这两句的内容可知,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年迈、漂泊、生活清贫的 诗人形象。身上“无一钱”,也说明了诗人为官清正廉洁。然后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② 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生动逼真地刻画出菊那淡雅的风姿;“融融” 运用通感,“冶冶”状其明艳柔美之态。 B.第二联用典写菊花之美,写色说成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写香说成与罗含宅 中的菊花一样,这赋予了菊花高贵的品格。 C.第三联对比鲜明,一“禁”一“怯”,写菊花不怕被露水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 临,赋予了菊花软弱的性格。 D.第四联阐述菊花希望自己被制成美酒,装在金鹦鹉螺状的酒杯中,来到富贵人家丰 盛的酒席上,表明诗人想通过捷径摆脱地位卑下的现状。 E.这首诗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突出的特点是状物新奇,物我交 融,毫无晦涩之感。 【答案】CD 【解析】C.“软弱”分析错误,这两句表面写菊,实则别有寄托。李商隐仕途坎坷,屡 受挫折,但这并没有使他丧失信心,他最担心的是时间流逝,事业无成,虚度年华,有一种 美人迟暮之感。D.“表明诗人想通过捷径摆脱地位卑下的现状”属于任意拔高,实际是暗含 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 (2)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色美:花心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②味香:有罗含宅中菊的香 味。③品高: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渊明、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菊花高贵的品格。 (意思对即可) 【解析】淡紫的花心、嫩黄的花瓣,鲜明而和谐的色彩对比,写出了菊花的佳色神韵。 罗含宅中菊的香味,说明了菊花的味香。诗人又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渊明、罗含等有德行的 人联系起来,赋予了菊花高贵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