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0 KB
  • 2021-06-04 发布

湖北省黄冈中学11-12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1年高一期末考试语 文 试 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渔樵(qiáo) 聒噪(guā) 悄无声息(qiāo) 焚膏继晷(guǐ)‎ B.晕车(yùn) 纤细(qiān) 面面相觑(qù) 蹑手蹑脚(shè)‎ C.晌午(shǎng) 度曲(dù) 雕栏玉砌(qì) 嵌岩窦穴(dòu)‎ D.桎梏(kù) 旌旆(pèì) 偃旗息鼓 (yān) 妃嫔媵嫱(pí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飘飖 瀚海 义愤填膺 珊珊来迟 ‎ B.褥暑 崔嵬 抱薪救火 豆寇年华 C.厮守 调济 黄粱一梦 望风披糜 D.遐想 告罄 仓皇东出 大梦将寤 ‎3.下列加点词语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A.李凭中国弹箜篌。 B.天子非常赐颜色。‎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4.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惟兄嫂是依。‎ A.洎牧以谗诛。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D.此三者,吾遗恨也。 ‎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 ‎ A.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非相仇也,期有得耳 C. 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 我国有史记载的毛笔绘画当开始于秦汉,但经过历代战乱,地面上的秦汉绘画已所存不多。考古学家们从1949年到1974年,在楚地相继发掘出十多幅帛画。其中马王堆1号、3号墓内覆盖在棺椁上的“T”型帛画形状独特,寓意深邃,艺术价值最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之一,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帛画之谜的解释。全国所有涉及中国最早绘画内容的教科书及近年出版的权威书籍,几乎都断定帛画的主题思想就是“引魂升天”。对此,本人持不同见解。汉镇墓文中有“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生人有里,死人有乡”之语,可见天为阳,地为阴,鬼为阴类,阴间不可能位于属阳的“上天”,只能在属阴的茫茫地下——幽冥。中国古代“引魂升天”说是东汉以后的事,那时受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影响,认为人死后可升天堂享乐,也可下地狱受苦;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解脱轮回之苦。修建于西汉初的马王堆汉墓尚未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改下阴间为“升天”。另外,从已发现的楚国文献资料看,楚国没有灵魂升天的习俗。《楚辞·招魂》中写道:“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①。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说明楚人甚至忌惮于灵魂上天。现在国内主要有关书籍中大都认为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是灵魂升天图,认为“两者画面结构虽有差异,但皆表现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 12‎ ‎,从而成为西汉帛画“引魂升天”的历史依据。但仔细观察两幅帛画,子弹库出土帛画男性墓主乘的不是飞龙而是一般龙舟;陈家大山出土帛画的女性墓主乘的是如一弯新月的独木舟。龙舟在楚地战国时已普遍流行,如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怀念他,用龙舟为他招魂并投抛粽子使水族勿食其肉,此风俗沿袭至今。过去都认为画中龙舟下云纹状图案为“云彩”,其实为龙舟下的水波纹。龙舟前部下面还有一条游鱼。两幅战国帛画的墓主人都乘坐舟船的原因是:当时的人无法理解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虔诚地设计了种种宗教活动,尽量确立一种能自圆其说的宗教信仰。不仅在中国,世界许多古老民族都认为阳间与阴间有一水相隔,即人们常说的“阴阳界”。对于死者如何到阴间的途径,各民族有着多种说法,但有极大的共性,认为死后鬼魂要顺利进入阴间,就必须经过一条水域,如不能横渡这片水域,死者阴魂就要在阳间游荡,成为孤魂野鬼。所以,古希腊丧葬时要在死者口中放一枚小钱作为渡资;从唐代到清代,皇帝死后口中含一颗宝珠,可让死者鬼魂进入冥间得以照明。古葬礼中往往有死者灵魂上阴间之路的仪式,两幅战国帛所画当是该仪式的一部分,以祈求墓主横渡阴阳河一路顺风。众多书籍都认为“升天”是死者的最高境界,于是把马王堆帛画中那复杂诡异的画面内容都牵强到“引魂升天”这一笼统而无证据的说法中去。帛画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阳间、阴间)、地下三部分,实际就是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画工着意突出墓主在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天上、地下诸神(物)对他(她)的青睐和关照,反映出墓主强烈的支配欲。实际上,这一“宇宙空间”是为了给阴间的墓主提供一个如生前那样舒适的生活空间。‎ 注:①些:音suò。句末语气词,只出现在《楚辞》中,大约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汉镇墓文中有“天为阳、地为阴”之语,鬼为阴类,不可能位于上天,只能位于阴间的“幽冥”。‎ ‎ B.为怀念屈原,人们用划龙舟和抛粽子的方式使水族勿食其肉,这一行为沿袭至今,成为风俗。‎ ‎ C.两幅战国帛画所画墓主人乘坐舟船,正是古代葬礼中送亡灵上阴间之路整个仪式过程的完整再现。‎ ‎ D.不单单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都有类似“阴阳界”的文化信仰。‎ ‎7.从全文看,不能作为作者在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 ‎ A.《楚辞·招魂》的诗句说明,按照当时的习俗,人死后“鬼魂”不会前往“上天”。‎ ‎ B.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是东汉以后才有的事,马王堆墓主不可能有这种观念。‎ ‎ C.升天者应该骑着能飞行的神化动物,战国帛画中墓主乘坐的舟船和水波纹、游鱼的形象说明墓主并非升天飞行。‎ ‎ D.古希腊丧葬时死者口中放的钱,唐代一直到清代,皇帝死后口中含的宝珠的用意,都说明不是想让灵魂飞往“上天”。‎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专家们长期以来对帛画中的舟船、水波、游鱼等内容失察,可见他们是在以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解说画面内容。‎ ‎ B.现在国内有关帛画的主要书籍都认为《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灵魂升天图,呈现了“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的场景。‎ 12‎ ‎ C.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帛画中的墓主居于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表现了墓主的支配欲。‎ ‎ D.本文的观点,代表了汉代帛画主题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倡导的科学、务实的科研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9.作者认为马王堆帛画原本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4分)‎ ‎ ‎ ‎ ‎ 三、(9分,每小题3分)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戆 子 记 ‎【清】谢济世①‎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②。‎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③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④,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⑤,黠者眴⑥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主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糵⑦,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 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⑧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①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广西全州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雍正年间官御史,因上书弹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而流放戍边。后来又因注释《大学》不遵循程朱理学,几乎处以死罪。清高宗乾隆登位后,曾做过地方官,不久遭谗言解任。一生仕途坎坷。②戆(zhuàng):刚直,憨直。③侑(yòu):劝人饮酒进食。④司阍(hūn):守门。⑤酡(tuó):酒后脸红。⑥眴(xuàn):用目光示意。⑦媒糵(niè):酝酿,比喻诬构陷害。⑧‎ 12‎ 粱糗(qiǔ):干粮。‎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辈兴阑矣 阑:残尽。 ‎ B.主人强颔之 颔:点头同意。‎ C.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伺:伺候。‎ D.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 果:实现。‎ ‎11.下列句子都能表现戆者“忠直”的一组是( )‎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 ②挥拳逐去 ‎③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 ④多酤伤费,多饮伤生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 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A.②③⑤ B. 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戆子厉斥歌者、夺酒劝主、沽直之辩这三件事情,描写了主人由不开心、勉强接受到心中感佩的情感转变,阐明了明辨忠奸的重要意义。‎ B.文章善用对比手法,戆子与黠者的言行对比,黠者自身前后的行为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仆人的“可用”与“不可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C.本文是一篇文字简练、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其中黠、朴二人是朝中奸佞小人和平庸俗人的化身,而戆子则是忠诚正直官吏的写照。‎ D.作者为“戆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宣泄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 四、(26分)‎ ‎1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3分)‎ ‎ ‎ ‎ ‎ ‎(2)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3分)‎ ‎ ‎ ‎ ‎ ‎(3)一梦耳,唯恐其非梦,又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3分)‎ ‎ ‎ ‎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4、15题。(8分)‎ ‎ ‎ 鸟鸣涧 王维 12‎ 人闲①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注】①闲:安静。‎ ‎14.将第四联中的“时鸣”改成“齐鸣”或“和鸣”好不好,为什么?‎ ‎ ‎ ‎ ‎ ‎15.“以动写静”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中的词语加以分析。‎ ‎ ‎ ‎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16、17题。(8分)‎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 李涉①‎ 远别秦城②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①作者曾因事罢官,流放远地。②秦城指长安。‎ ‎16.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5分)‎ ‎ ‎ ‎ ‎ ‎17.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 ‎ ‎ ‎ ‎ ‎18.填空。(10分)‎ ‎(1)《诗经》的“六艺”分别是指“风”“雅”“颂”和 ,前者是其内容划分,后者是其表现手法。‎ ‎(2) 是中国诗歌史上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 ‎(3)李白的诗句“ ,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洒脱。杜甫的诗句“ ,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悲凉。《琵琶行》中“ ,此时无声胜有声”以无声写有声,《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 ”以此声拟彼声。‎ 12‎ ‎(4)古诗经常以禽鸟为意象表达特定感情,请默写两句使用杜鹃这一意象的诗句。‎ ‎(5)《阿房宫赋》中“ ,金块珠砾”极言秦国的豪奢,暗示了秦国灭亡的结局。《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 ”直言修身治国之理,警示君王勤勉治国。‎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贫困却不潦倒的风度 天歌 张罗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很自觉很有风格地把费用划为三等:混得一般的交300;混得不好的,一分钱都不用出;混得好的,聚会缺多少,补多少,兜底。大家图的就是个乐儿,不想让自家兄弟姐妹为几两银子犯难。   ‎ 尽管这样,班长还是颇为担心地说:九度能来吗?   ‎ 是啊,九度是那样好面子的一个人,这些年,先是在有着大好前途的机关里受了牵连下岗,后是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再后来跟人合伙开饭店,饭店没开起来,借来的钱却全让人卷走了。九度这些事都是在校友录上,同学们辗转相传的。九度也来校友录,留言却总是说些好事:姑娘考了第一名(尽管那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妻子终于不用再去化疗了。还有,他给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被采纳了,人家给了50块钱。 ‎ 有同学提议大家凑些钱帮帮九度,好歹阶级兄弟一场。却不想班长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说:那家伙说他还想捐点钱出来给谁呢!人家的日子过得好着呢!   ‎ 同学说:你看九度,日子都过成那样了,还是绷着,还装,死要面子活受罪。   ‎ 是的,九度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不倒架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九度是可以申请贫困贷款的,他却硬撑着不肯,同学中一度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并把这句话演变成各种版本:把不及格的机会留给渴望人生完美的同学吧!把失恋的痛苦留给没有痛苦过的漂亮女生吧!   ‎ 那年冬天,东北那叫嘎嘎冷,连件旧棉衣都没有的九度走路全靠跑。他说:本来在零度边缘,这一跑,温度“噌”地蹿了九度。其实,九度说的是39度,不过冻得嘴一哆嗦,“30”就吞了下去。这话风行了起来,九度就叫了九度,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淹没了他的本名。   ‎ 12‎ 聚会那天,九度还真来了。不光来了,还穿得特别利索。一身浅灰色的西装配了一条红格子领带,比好些混得不错的同学收拾得还像成功人士。有同学上去就是一拳,说:你个九度,不装能死啊?咱们哥们儿,谁还笑话你不成?   ‎ 九度打着哈哈,跑前跑后张罗着。席间,大家喝酒聊天,牢骚怨气差点就把酒店的天花板顶起来:什么股票太没谱了,说套牢就套牢,十几万转眼就打了水漂儿;什么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钢琴说白买就白买,那玩意儿放家里死占地方,又不能当写字台使;什么现在的官场简直就没法混,大领导之间都别扭着,听谁的话站谁的队,有学问着呢!九度笑着给大家布菜、倒酒,一哥们儿喝得有点大,硬着舌头说:九度,你说你点背的,啥啥没赶上,要不咋也弄个副局干干。   ‎ 我们都拦着那哥们儿不让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同学聚会整成富人对穷人的颐指气使就没劲了。没想到九度却端起酒杯,对大家说:“我九度这些年是遇到些事,但是,还好,都扛过来了。我正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呢,今年我闺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学费全免。”我的天!我暗叫一声,给儿子找了4个补习老师,结果连市重点的门都没摸着。   九度说:“我也重新上岗了,电视台聘我当特约记者,咱也混进新闻界了。还有,我爱人从得癌症到今天已经8年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 九度一口干掉了杯里的酒,不知为什么,刚才那些牢骚满腹或者臭显摆的哥们儿都有点蔫,咋好像自己的日子过得没九度带劲呢?   ‎ 聚会结束时,班长拿出了账单。账单上,九度的名字下面没有写交钱的金额,而是写着一行字:物品搬放、保管,接送……。班长说,九度不肯白白占大家的便宜,他没交钱,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   ‎ 还有,他的那身西装是他从前在机关时做的,他的妻子最近很不好……   ‎ 看着依旧忙忙碌碌送同学的九度,我说,换了我们,谁可以做到像九度那样贫穷却不潦倒,活得生气勃勃的呢?   ‎ 是的,我们眼里要面子的九度,其实要的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在这一点上,九度表现得相当有风度。‎ ‎19.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第二段班长的担心,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毕业后的九度生活境遇不佳,却在校友录上只报喜不报忧,并且拒绝大家的帮助,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 C.一句“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被同学们演绎出了各种版本,这虽然是在开九度的玩笑,但玩笑中却包含着大家对九度“瘦死不倒架”的敬佩。‎ D.小说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主人公九度的形象。‎ E.小说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12‎ ‎20.小说的主人公九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陈述。(6分)‎ ‎ ‎ ‎ ‎ ‎21.“同学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 ‎ ‎ ‎ ‎22.结尾两段,有人说是画蛇添足,有人说其必不可少,你的观点呢?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4分)‎ ‎ ‎ ‎ ‎ 源#网 七、作文(60分)‎ ‎23.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800字。‎ 12‎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1年高一期末考试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1.C(A, 聒—guō,悄—qiǎo;B. 纤—xiān,蹑—niè;D梏—gù ,偃——yǎn )‎ ‎2.D(A珊—姗 B褥—溽 寇—蔻C济—剂 糜—靡)‎ ‎3.D(A中国:国中,国都长安之中。B颜色:脸色面子,荣光。C故事:先例。‎ D凯旋:胜利归来,古今意义相同)‎ ‎4.C(例句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A被动句B状语后置的倒装句C宾语前置的倒装句D判断句)‎ ‎5.D项喜欢(A同意,赞许/给 B,竟然/于是C约定 希望)‎ ‎6.D( A“天为阳、地为阴”并非汉镇墓文之语,它是作者的概括。B划龙舟的目的在于招魂,该理解忽略了原句中的重要信息,改变了龙舟的用途。C墓主人乘坐舟船是仪式的组成部分,并非是当时整个仪式情景的“再现”。)‎ ‎7.D (D是为了证明“对于死者如何到阴间的途径,各民族有着多种说法,但有极大的共性,认为死后鬼魂要顺利进入阴间,就必须经过一条水域,如不能横渡这片水域,死者阴魂就要在阳间游荡,成为孤魂野鬼。”这一说法。)‎ ‎8.C(A“内容失察”“先入为主”等分析错误。B说法过于绝对,注意原文“几乎”两 字。D“代表最新成果”的说法没有根据。)‎ ‎9.表现神话世界的宇宙空间,祈求墓主平安横渡阴阳河。‎ ‎10.C 窥察。‎ ‎11.B ①⑤均与题干无关。‎ ‎12.A(“心中感佩”处,以及“阐明……意义”处均有误)‎ ‎13. ‎ ‎(1)我曾听您说:古时有羹汤弄脏了朝衣、蜡烛烧着了胡须都不动声色的人。‎ ‎(仆尝闻、羹污衣、烛然须,各一分)‎ ‎(2)这是为了立下规矩以警告其余的犯人,而且也用来惩戒后来的人;不这样,那就 人人都会有侥幸的心理。‎ ‎(3)同样是对于梦,一个唯恐其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其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 译文:‎ 梅庄主人在翰林院供职。他有三个奴仆:一个聪明,一个老实,一个憨直。‎ 一天,同在翰林院的官员们到梅庄主人家小聚,酒喝得正畅快时,主人说:“我们兴致也差不多了,哪儿有歌伎来给我们助酒呢?”聪明的仆人马上回答说:“有。”接着他又担心憨直的仆人会有话说,就告诉主人,找个别的理由把他支使出去,叫老实的仆人看门,而他亲自去请歌伎。歌伎还没有来,憨直的仆人已经办完事回来了,看见两个人怀抱琵琶来到门口,就惊讶地问:“为什么到这里来?”聪明人说:“这是奉主人的命令。”憨直的人厉声说道:“我在这里当仆人十多年,从没见过这样的人进出,一定是主人喝醉了酒吩咐的!”他挥动拳头把歌伎赶了出去。客人们闹哄哄地散了席,主人感到对不起他们。‎ 12‎ 一天夜里,主人燃烛饮酒,校勘书籍。天气寒冷,酒瓶已经喝空了,脸上还没发红,聪明人用目光示意老实人再去买酒。老实人在路上碰见了憨直的人,憨直的人夺下酒瓶,回来规劝主人说:“今天喝二瓶,明天喝三瓶,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买多了酒会损失钱财,喝多了酒会伤害身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呀!”主人勉强点头同意他的话。‎ 不久,主人改任御史。早晨上朝前,书童为主人举着灯,灯油泼下来弄脏了主人的朝服,聪明的人跺着脚说:“不吉利!”主人很生气,叫老实人用棍子打书童,憨直的人上来阻止老实人,并对主人说:“我曾听您说:古时有羹汤弄脏了朝衣、蜡烛烧着了胡须都不动声色的人,您能说却不能做吗?”主人把怒气转到憨直的人身上,说:“你是想赚得直言敢谏的名声呢?还是想用私惠来讨好呢?”憨直的人回答道:“恩惠是您施予的,我哪里有呢!我奉献愚忠,您却说我赚取直言的名声!您现在身居掌管纠察的官职,将来跪在天子脚下,和天子争论是非,在朝廷上和大臣们争议兴革利弊,把失去官位看作是舍弃破草鞋一般,甘心降职流放就像是乐于归乡一样,您也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别人也认为您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主人说不出话来,向他道歉,但心里却很记恨他。‎ 从此聪明人整天窥察憨直的人的过错,引诱老实人一同挑拨离间,劝主人赶走憨直的人。正逢主人获罪坐牢,陷害没有成功。没多久,主人奉命戍守边疆,出牢来整理行装。这时聪明人已经逃走了,老实人也竭力请求到别处去,憨直的人却捋起袖子上前说:“这是我们主人报效国家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报答主人的时候啊!我愿意去!”他忙着买马,造车,制作帐篷,准备干粮,跟着主人去边疆。于是主人叹息着说:“我原来认为聪明的人和老实的人有作用。现在才知道聪明的人有作用却不能任用,憨直的人倒是可以任用的;老实人可以任用实际上却没有作用,倒是憨直的人有作用啊。”主人把憨直的人收养为儿子,取名“戆子”。‎ ‎14.不好。(1分)“时鸣”表明鸟鸣声时断时续,(1分)符合月夜的特点。(1分)而“齐鸣”“和鸣”表现的是天亮以后鸟鸣的特点,不符合本诗的意境。(1分)‎ ‎15.诗中使用了一些动词如“落”、“出”、“惊”、“鸣”, (2分)运用“花落”、“月出”、“鸟鸣”等具有动态美的景物表现了月夜深山的幽静。(2分)‎ ‎16.拟人(1分),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 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2分)‎ ‎17. 可以有两种答案:‎ ‎①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2分。加点字为评卷要点,大意对即可得分。)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1分。有比较即可得分。)‎ 12‎ ‎②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2分。加点字为评卷要点,大意对即可得分。)而“似”字无此意味。(1分。有比较即可得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给分。‎ ‎18. ‎ ‎(1)赋、比、兴。(2)谢灵运 ‎ ‎(3)天生我材必有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 别有幽愁暗恨生 芙蓉泣露香兰笑。‎ ‎(4)杜鹃啼血猿哀鸣。望帝春心托杜鹃。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三句任选两句)‎ ‎(5)鼎铛玉石,逸豫可以亡身。‎ ‎19.BE(B“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错,死要面子是有的人的看法,而非九度的实际特征,而九度的生活态度始终未变,所以涉及不到“转变”这一说法。E并非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这一句也表述有误。文章旨在表现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活境遇,而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这一主题,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20.九度是一个贫困却不潦倒,屡遭不幸却能以一种热情、坚强、乐观的心态,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去面对人生的生活强者的形象。(2分)‎ 坚强、乐观:他人生多舛,上大学时,生活贫困,工作后受牵连下岗,后来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做生意失败,又被人欺骗,但他丝毫没有消沉之气,而是坚强面对,勇于承担,并且总是能看到生活中的温暖,热情地对待生活。(2分)‎ 自尊自立:拒绝接受贫困贷款,在校友录上的留言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拒绝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在聚会上拿不出钱却不肯白占大家的便宜,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都表现了他的自尊自立。(2分)‎ ‎21.①与九度形成对比。既写出了“同学们”面对生活,总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缺乏对待生活的热情的错误心态,又衬托了九度贫困却并不潦倒的风度,写出了九度的坚强乐观,使九度这一形象更加突出。‎ ‎②揭示主旨,深化主题。“同学们”是社会中大部分人的代表(缩影),在他们的身上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很多人共有的心态,同学们的生活态度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生的思考,人生都有顺境逆境,重要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22.两个观点皆可,酌情给分。 ‎ 参考示例:认为必不可少。主题角度:小说结尾画龙点睛,使读者对作品主题的认识达 ‎ 到一定的深度。情节安排角度:与前文九度的表现和题目相照应。人物形象塑造角度: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完整。‎ 认为画蛇添足:表达效果角度:如果没有这个结尾,小说会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主题角度:限制了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