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50 KB
  • 2021-06-04 发布

安徽省淮南市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淮南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选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保持环境卫生,对于防疫至关重要。在殷商甲骨文中有大扫除的记载。《礼记》《治家格言》《周书秘奥造册经》中均强调了保持居室清洁卫生的习惯,同时指出屋宇干净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熏烟蒸洗也是我国古代传统防疫方法。《周礼·秋官》记载有用莽草、嘉草等烧熏驱蛊防病的方法。根据出土的竹简我们可以看到,秦时期,凡入城,其车乘和马具都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着一幅“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描述了殷商时代以火燎、烟熏方法来杀虫、防疫的情景。两汉时期是古代瘟疫记录最多的时期,《博物志》中特别讲到有一次长安大疫,宫中皆疫病,汉武帝焚烧弱水西国所贡香丸一枚“以辟疫气”,“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由不歇”。《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论述了多种传染性疾病在不同时期的各种治疗方法,熏香便是其中一种防抗和辅助疗法。‎ 空气消毒药方的出现在晋代。葛洪认为,通过熏烧药物的方式,可以预防疫病;他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提出了空气消毒法。“其后,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防疫方法。明代李时珍常使用蒸汽消毒法。这个方法在清代也有记载,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说:“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 24 -‎ 佩藏口罩能阻挡细菌、病毒、灰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害。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用丝巾遮盖口鼻。3至8世纪时流行一种出行帽子,主要用来遮蔽容貌及身体,以避免路人窥视。流行初期男女均可以穿戴,到了隋唐时主要为妇女使用。唐代从或则天时期开始,妇人出行开始使用帷帽。帷帽具有短小、轻便的特点,长仅至颈部,面部也能稍微显露,帷帽的帽裙由纱网制成,也具有透视的功能。它们的功能是遮阳蔽沙,也具有一定的卫生防护效果。宋代宋慈《洗冤集录》记载:用麻油涂鼻,或作纸摅子油,塞两鼻孔;仍以生姜小块置口内;遇检,切用猛闭口,恐秽气冲入。这是讲验尸官验尸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与现代医用口罩防护观念相同。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910年至1911年,我国东北大鼠疫中,全权总医官伍连德坚持认为这场鼠疫不是腺鼠疫,而是肺鼠疫,可通过呼吸传染,人际传播是主要渠道。所以他大规模开展了隔离防疫,并且强制要求佩戴口罩。他用两层纱布包裹着一块长方形吸水棉而制成了“伍氏口罩”,防疫效果明显。‎ ‎(节选自陈昀《文物见证抗疫史》,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熏烟蒸洗防疫法最早出现在西周,《周礼·秋官》记载用药草烧熏驱蛊防病做法。‎ B. 两汉时期是古代瘟疫最多的时期,《博物志》就特别讲到汉武帝时期的长安大疫。‎ C. 葛洪认为熏烧药物可以预防疫病,他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提出空气消毒法。‎ D. 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蒸汽消毒法,明代李时珍经常用空气消毒法预防疫病。‎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熏烟蒸洗法、空气消毒法等陈述,其意在说明中国古代的防疫方法多种多样。‎ B. 从古代丝巾遮盖口鼻到元朝绢布蒙口鼻的陈述,解证口罩可阻挡病毒等侵害。‎ C. 《洗冤集录》与《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表明中国口罩产生的历史较悠久。‎ D. 本文论述中国古代防疫时大量引用历史文献,论证结构呈现鲜明的层进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古代书籍强调保持居室清洁卫生,指出屋宇干净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B.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熏香是各种史料和医药典籍中最常见的驱瘟防疫方法。‎ C. 空气消毒法在晋代就已经出现,此法清代贾山亭《仙方合集》上也有记载。‎ D. 伍连德为防止鼠疫传染,大规模开展隔离防疫工作,并且强制要求戴口罩。‎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项,错在“最早出现在西周”,原文的表述是“《周礼·秋官》记载有用莽草、嘉草等烧熏驱蛊防病的方法”,这只能说明西周出现了“熏烟”防疫法,但不能证明“最早出现在西周”。‎ B项,错在“瘟疫最多”,据原文第二段“两汉时期是古代瘟疫记录最多的时期”,可知是“瘟疫记录最多”;‎ D项,由原文第三段“他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提出了空气消毒法。其后,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防疫方法。明代李时珍常使用蒸汽消毒法”,可知错在“蒸汽消毒法”与“空气消毒法”张冠李戴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D项,错在“层进特点”。从保持环境卫生,熏烟蒸洗,空气消毒等到佩戴口罩的论述,是并列式结构。‎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C项,错在“此法清代贾山亭《仙方合集》上也有记载”。由原文第三段“明代李时珍常使用蒸汽消毒法。这个方法在清代也有记载,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说:‘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可知贾山亭《仙方合集》上记载的是“蒸汽消毒法”,不是“空气消毒法。‎ 故选C。‎ - 24 -‎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1月14日,中国电子学会等共同编制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9年)——主要应用场景研判》发布。报告中预计,在加快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的政策和市场推动下,预计到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逼近300亿美元。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数量超过190万,来自美国的人才占一半。全球共有367所拥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学校,其中美国有168所,加拿大、中国、印度、英国居第二梯队。此外,报告重点从应用趋势、商业价值及竞争态势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提出了强化共性技术攻关、深化拓展应用场景,完善创新基础设施、鼓励开源平台发展四大措施。‎ 从当前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力上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但是我国在理工科,特别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有深厚的底蕴,如计算机相关专业、电子与电气工程、物理、数学等专业教学水平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而这些学科都是从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开发的核心基础。同时,从人才从业年限结构分布上来看,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比例较高,人才培养和发展空间广阔。‎ ‎(摘编翟继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9年)》)‎ 材料二:‎ ‎2014-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融资分析(单位:亿元,起)‎ - 24 -‎ ‎(摘编自《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材料三:‎ 江苏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建有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工业机器人等10多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在人工智能的研发、生产、集成、应用等上下游产业链布局较为完善,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拥有高层次专家,具备了拓展产业应用领域、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做强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条件。‎ 面对国际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迅速涌起的态势,鉴于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围选择,立足于我省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禀赋,当前亟待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抢占发展先机。江苏应积极策应国家人工智能重大部署,结合制造业发达的省情,抢先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中CPU、GPU、传感器等重要硬件的关键技术,推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基础应用技术与我省优势制造业产品的结合。同时,支持企业加大工业机器人领域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以及高性能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攻关力度,夯实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结合的工业基础。同时,组织相关研究力量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开展跟踪研究,组织编制人工智能发展的白皮书和产业生态地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摘编自张华《全球化视角下的江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材料四:‎ - 24 -‎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我们专门出台了涉及专项资金、企业引进、平台建设、人才集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8条政策措施,提供保障。”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8条措施包括每年设立5亿元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搭建和引进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培育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给予最高400万元支持;支持企业研发创新,给予最高60万元研发费用补贴、最高1000万元上市支持等。‎ ‎“西安的高校、研究所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方面优势明显,企业在市场和产业化方面有经验,希望借助政府部门搭建的交流平台,优势互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刘博说。‎ ‎“科大讯飞丝路总部设在西安,就是要随着西安人工智能一起发展、成长和腾飞。”彭小露说,“我们将在公共卫生、在线教育、文化旅游以及城市治理等方面推进示范工程落地,与高校展开AI人才培养合作,为高新区乃至西安市提供专业AI人才支撑。”‎ ‎(摘编自霍强《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核心区》)‎ ‎4. 下列关于我国人工智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关报告预计,到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要逼近300亿美元。‎ B. 我国所拥有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学校,其实力居于世界第二梯队。‎ C. 我国当前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D. 从人才从业年限结构分布看,我国新代人工智能人才的比例较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优势明显,截至2018年年底,美国在新一代人工智领域专业人才的数量占有全球的一半。‎ B.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中国人工只能行业融资规模与融资事件都曾有剧增。‎ C. 江苏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具有优势,因为江苏拥有较强的相关技术,上下游产业布局较完善,有做大做强的基础条件。‎ D. 西安市高新区为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出台了诸多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种高新产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6. 研读上述材料,你认为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4. B 5. B ‎ ‎6. ①加强人工智能专门人才的培养;②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技术先机;:③加强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④加强人工智能产业与高校的合作;⑤扩大重点地区的产业发展优势。‎ ‎【解析】‎ ‎【4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项,错在“实力”,由材料一“全球共有367所拥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学校,其中美国有168所,加拿大、中国、印度、英国居第二梯队”,可知应该是学校“数量”居于世界第二梯队。‎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错在“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据材料二统计图可知,2019年1至3月份,融资规模与融资事件数量在减少。‎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四则材料都是针对“人工智能”进行阐述的,材料一中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比例较高,人才培养和发展空间广阔”。材料三中说,“当前亟待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抢占发展先机”。材料四中说,“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我们专门出台了涉及专项资金、企业引进、平台建设、人才集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8条政策措施,提供保障”“西安的高校、研究所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方面优势明显,企业在市场和产业化方面有经验,希望借助政府部门搭建的交流平台,优势互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与高校展开AI人才培养合作,为高新区乃至西安市提供专业AI人才支撑”。根据这些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 2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台风天的喜酒 黄果心 从清晨起,十级以上飓风央裹着暴雨,发着山崩海啸般的怒吼,肆虐着大地。楼房外面,不时传来残旧建筑物的倒塌声、树木的断裂声。‎ 成胜被困在家中,心里被风雨搅得异常闷燥、焦急。今天是江局长娶儿媳喜日,早在一个星期前,江局长就托人给局里所有在职人员散发了请柬,请柬上写明,中午十二时正在聚乐大酒楼设宴助喜,届时恭请光临。成胜接到请柬时,仿佛拿在手中的是一块烧红的木炭,可他避之不及,弃之不行,只能恭恭敬敬地接过来。想不到上班才几天,他就接到了这张红色的请柬。当时他请教同办公室的老杨,以往他们是怎样对付请柬的。老杨迟疑片刻,才吐露真言,说小成呀,这张小红纸对你来说,含意恐怕非同一般哩。是江局长对你特别赏脸,你才能进局里来的,现在他唯一的“公子”结婚,赴宴时你拿不出一千二千,至少也得拿出八百元以表心意。要八百元!成胜心里暗暗叫苦。虽说八百元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数目,可他自到局里,还未领过工资,哪来八百元!不过自己初来乍到,既遇上这等事,没有钱也得借。本来,他计划好,今天上午去找几位要好同学,无论如何得凑足八百元,然后再去聚乐大酒楼,可偏遇上台风,他好意思上同学家门借钱?‎ 他忽又心存侥幸地想,台风天大家躲在家里连班也不上,肯冒这么大风雨出门喝喜酒的,江局长儿子的喜日会不会改期?他拨通了老杨家的电话,拐弯抹角地进行了试探。老杨在电话中说,江局长“公子”的婚期是早就定下的,恐怕是不好更改啦。虽然天公不作美,他打算顶风冒雨赴宴去。连侥幸的可能性也没有了,怎么办呢?成胜看了看手表,已是上午近十时了,若再不出门借钱,就将来不及了。他只好无可奈何地穿上雨衣,开门出去。‎ 外面风雨好大。他刚出楼房,就被刮得晃了几晃。他稳住身子,恍惚听得风雨声中夹杂着人叫声、车鸣车。循声看去,院子中停着一辆启动待发的遮篷卡车,不少人正往汽车跑去。成胜刚进局里,还未分到住舍,现他住在妈妈退休前的单位——文化馆的住舍里。他拦住了一位从身边走过的人,问发生了什么事。那人说,你还不知道呀,因风大雨大,青龙潭水库的堤坝有被冲塌的危险,县委县政府紧急通知,马上组织人赶去固堤护坝!成胜问我们局的人去不去。对方说,去呀,所有县城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都要去!成胜心里转起了念头,水库堤危事关重大,固堤护坝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我不能不去呀!想到这里,成胜心里有些轻松起来。只要参加抢险护堤,自己就有充足理由不去聚乐大酒楼了,就可以避免借钱的难堪……真乃天助我也!‎ - 24 -‎ 成胜随文化馆的汽车赶到了水库。堤坝上下,有不少人在冲风斗雨,在趔趄跄踉,忙着运石头、装泥包、搬泥包……固堤护堤。成胜在拼战中放眼寻找,除他之外,他所在的局里没有第二个人到场。‎ 堤坝被保住了。台风过后,县里对抢险护堤工作进行总结,对战风雨护堤坝人员择优给予表彰,成胜榜上有名。成胜所在的局呢,因绝大多数人视水库的告急及面临的威胁于不顾,聚于聚乐大酒楼大喝喜酒,被县里通报批评,江局长还受到了记过处分。‎ 在受表彰的第二天,成胜满面春风地到局里上班。刚走进办公楼,他意外地发觉同事们对他好像不似往日那般热情了。有两个人在背后悄悄指点着他;有一位同事明明从对面走过来,他正想笑面招呼,人家却板着面孔拐进了侧旁的一扇门内。见到江局长时,江局长那铁板也似的脸上倒是硬挤出了一丝笑容,还说:“哟,我们的护堤英雄来了嘛。看不出,你能给局里带来光荣,真令人刮目相看啦!”成胜听出,局长的话里含有假惺惺的成分,且还带有一种无形的芒刺。成胜心里纳闷,不明所以。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后,见里面只有老杨一人,即开口讨教原因。老杨神情暧昧,欲言又止。在成胜一再诚心讨教下,他看了一眼门外,终于压低声音说:“局里别的人都挨了批评,只有你当了‘英雄’,大家心里能平衡吗?且你还得罪了江局长,你去出那个风头做什么哟?!年轻人,今后你在局里的日子怎么过啊!”成胜“嗬”了一声,顿觉有一股寒意从心底冒了出来。‎ ‎(节选自2019年第6期《文艺生活》,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胜刚刚参加工作就遇到送礼的事,为至少八百元的礼金他心中纠结,这种为钱犯愁的心态生动地表现了他爱财吝啬的性格。‎ B. 成胜参加固堤护坝战斗获得县里表彰,回来却遭到同事冷遇和领导暗讽,情节设计表现出前后逆转特点,具有深刻的批判性。‎ C. 成胜借护堤抢险逃脱送礼,老杨冒着台风参加局长家婚宴,这两种处事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老杨行为表现着传统官本位意误。‎ D. 成胜顿觉有一股塞气“从心底冒出来”,这比喻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刻画了成胜心理,揭示了他听完老杨话后内心的惧怕。‎ ‎8. 小说开头一段描写理风暴雨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末尾一段必不可少。请从情节、形象、主题三个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7. A 8. ①渲染风狂雨暴,为下文护堤抢险情节作铺垫;②衬托成胜因无礼金而烦躁焦急的心理;③预示着成胜遭遇同事冷遇和领导暗讽的结局。 ‎ - 24 -‎ ‎9. ①使情节更加曲折,末尾虽是尾声,但又另起高潮;②使人物形象鲜明,末尾表现了江局长刻薄虚伪、老杨老成世故、同事的市侩势利;③使主题更加鲜明深到,末尾批判了排斥异己、打压先进的恶劣风气。‎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错在“表现了他爱财吝啬的性格”,由原文第二段“虽说八百元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数目,可他自到局里,还未领过工资,哪来八百元!不过自己初来乍到,既遇上这等事,没有钱也得借”,可知成胜纠结是因为刚工作没钱送礼,并不是“爱财吝啬”。‎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⑦揭示或暗示主题等。‎ 开头一段描写风暴雨,属于自然环境。首先,通过“从清晨起,十级以上飓风央裹着暴雨,发着山崩海啸般的怒吼,肆虐着大地”,可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特点(狂风暴雨),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其次,通过“成胜被困在家中,心里被风雨搅得异常闷燥、焦急”“今天是江局长娶儿媳喜日”,可知烘托出成胜内心的闷燥、焦急;再次,通过下文“因风大雨大,青龙潭水库的堤坝有被冲塌的危险,县委县政府紧急通知,马上组织人赶去固堤护坝”,可知为下文写成胜为固堤护坝而没有参加喜宴做铺垫。同时,通过结尾“他意外地发觉同事们对他好像不似往日那般热情了”“见到江局长时,江局长那铁板也似的脸上倒是硬挤出了一丝笑容”也暗示了成胜受到同事排挤冷漠以及领导反感的结局。‎ ‎【9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能力。小说结尾各有不同,其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考虑结尾的艺术效果,应从其具体内容出发,综合全文,从上下文结构、人物、主旨、氛围、语言、读者等多个层面作答。‎ 根据题干要求,“末尾一段”“请从情节、形象、主题三个角度说明理由”,考生应从情节、形象、主题这三个方面来对结尾段的作用进行作答。‎ 首先,从情节上看,通过“在受表彰的第二天,成胜满面春风地到局里上班”“成胜‘嗬’了一声,顿觉有一股寒意从心底冒了出来”,可看出成胜本应受到夸奖和赞赏,现在却受到大家的冷漠和暗讽,心生寒意,使情节再起波澜,引人深思。其次,从人物形象上看,“他意外地发觉同事们对他好像不似往日那般热情了”“见到江局长时,江局长那铁板也似的脸上倒是硬挤出了一丝笑容”“局里别的人都挨了批评,只有你当了‘英雄’,大家心里能平衡吗?且你还得罪了江局长,你去出那个风头做什么哟”,突出了同事们的冷漠自私、局长的心胸狭窄和虚伪以及老杨的世故圆滑。再次,从主题上看,本应是英雄和先进的成胜受到同事及领导的排斥和冷遇,可看出作者对这种自私虚伪、排斥异己的工作风气的揭露和批判。‎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选项的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躬字仲孙,颖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教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召入议。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于法,彭得斩之。”帝曰:“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躬对曰:“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帝从躬议。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杀人,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帝曰:“善”。迁躬廷尉正,坐法免。‎ - 24 -‎ 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躬上封事曰:“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躬奏谳法科,多所生全。永元六年,卒官。‎ ‎(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六》,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B. 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C. 永平中/奉车都尉实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涉之 D. 水平中奉车都尉实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冠,本指古代上以上的衣服和礼帽,后来代称缙绅、士大夫,文中即此意。‎ B. 辟公府,文中指被皇帝征召到公府为官,汉朝选官制度有征辟制与察举制等。‎ C. 部曲,指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分五部,部下有曲,故其代称军队、部下。‎ D. 上封事,文中指秘密言事。古代臣子上书防泄密,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躬继承父业,精通律法。青少年时代郭躬就跟随父亲学习律法知识,后来广聚门徒讲授律法,并以此被召入朝参加评议。‎ B. 郭躬恪守律法,公正无私。秦彭军中杀人触犯法律,显宗坚决袒护秦彭,郭躬入议时没有顺从皇帝心意,做出当斩的判定。‎ C. 郭躬执法严谨,敢于谏言。当尚书上奏定孙章矫诏杀人当腰斩时,郭躬依据事实判定孙章为误杀罪,劝告皇帝执法不能随意。‎ D. 郭躬宽仁为怀,泽被苍生。趁着肃宗赦免部分囚犯死罪的机会,把在逃因犯和赦后关押囚犯全部减死戍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 - 24 -‎ ‎(2)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 ‎【答案】10. D 11. B 12. B ‎ ‎13. (1)军队出征,校尉官们一律被督帅统辖。秦彭既然没有被授予独断权力。那么怎么能够专权杀人?‎ ‎(2)现在犯死罪逃命的罪犯不用想也有万人,而且从大赦以来,捉拿到的罪犯也非常多,可是大赦诏令没有涉及他们。‎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波浪线句的意思是“永平年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做他的副将。秦彭带兵驻扎在另外的地方,有时不经请示就依法杀人,窦固上奏皇帝说秦彭专权,擅自杀人,请求诛杀秦彭。”‎ ‎“出击”的对象是匈奴,不应断开,排除A项;‎ 上奏的内容是秦彭的专擅行为,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骑都尉”是秦彭的身份,不应断开,排除C项。‎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错在“被皇帝征召到公府为官”,文中是指被三公官府征召为官。‎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24 -‎ B项,错在“坚决袒护秦彭”,据文章“帝曰:‘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可知显宗只是对判秦彭斩刑提出质疑。‎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一统”,一律;“斧钺”,独断权力;“专杀”,专权杀人。‎ ‎(2)“无虑”,不用想;“甚众”,非常多;“不及”,没有涉及。‎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 24 -‎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其家族世代为官。父亲郭弘,研习《小杜律》。郭躬年轻时继承父业,讲授法律,学生常达数百人。后来做了郡吏,被公府征召。永平年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做他的副将。秦彭带兵驻扎在另外的地方,有时不经请示就依法杀人,窦固上奏皇帝说秦彭专权,擅自杀人,请求诛杀秦彭。显宗于是请公卿朝臣评判秦彭的罪行。郭躬因为通晓法律,也被召见参与审理。大家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惟独郭躬说:“从法律角度看,秦彭该杀那些人。”皇帝说:“军队出征,校尉要一律受制于主将。秦彭既然没有斧钺,怎么能专权杀人呢?”郭躬回答说:“校尉要一律受制于主将,那是说校尉与主将驻扎在一起,现今秦彭另率一支军队驻扎于别处,情况不一样,军情瞬息万变,有时不容许先禀告主将后再作处置。况且按汉朝制度,戟就是斧钺,这样,判秦彭死罪不符合法律。”皇上听从了郭躬的意见。又有一案,兄弟两人一起杀了人,但罪责还没有分清。皇帝认为做兄长的没有尽到教育弟弟的责任,所以判了哥哥的重刑而免除了弟弟的死罪。中常侍孙章宣读诏书时,误说两人判的都是重刑,尚书上奏皇帝说孙章假传圣旨,罪当腰斩。皇帝又召见郭躬询问他的看法,郭躬回答:“孙章应处罚款”。皇帝说:“孙章假传圣旨杀人,怎么处以罚款呢?”郭躬说:“法律上有故意犯罪和失误犯罪的区别,孙章传达诏书出现错误,事属失误,对失误者法律量刑要轻。”皇帝说:“好。”皇帝升迁郭躬做了廷尉正职,后因犯法被免职。‎ 后来三次升迁,元和三年,被任命为廷尉。郭躬一家世代掌管法律,务求宽容公平,等到做了法官,审案判刑,大多喜欢同情宽恕,于是写了条陈,对四十多条量刑过重可以从轻论处的条文进行了(修改),并上奏皇上。都得到施行,并写到了法律文件中。章和元年,大赦天下,对四月丙子日以前的在押犯减轻死罪,不加鞭笞,发配金城(守边),但大赦令没涉及那些没抓到的逃犯。郭躬上奏皇帝说:“皇上施恩给死囚犯减刑使其戍边,原因是重视人的生命。现在犯了死罪的逃犯总数不下万人,自从大赦天下以来,抓捕的逃犯很多,但赦罪的诏书没有涉及这些人,都判了重罪。我私下想皇上福恩应该浩荡宽宏,但现今死罪已下的人都获得新生,惟独被捕的逃犯却未能享受皇上的恩泽。我认为大赦令之前犯了死罪又在大赦令之后被抓捕的罪犯,都应不加鞭笞,发配金城,这样既保全了人命,又有益于边防。”肃宗认为很对,就下诏赦免了那些抓回来的逃犯的死罪。郭躬上奏对狱案提出处理意见,报请朝廷评议定案,多次使犯人保全活下来。永元六年,在官任上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赠王太尉 释宇昭①‎ 嫖姚②立大勋,万里绝妖氛。‎ 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 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 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注:①释宇昭:北宋时僧人。②嫖姚: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用“嫖姚”指称王太尉,是借霍去病出击匈奴、屡建奇功来赞美王太尉。‎ B. 战马在游荡,大雕在盘旋,战后悠闲景象反衬战况激烈,说明胜利来之不易。‎ C. 月光笼罩营垒,火烧后远草历历分明,月朗草明与马放雕闲有动静互衬之妙。‎ D. 全诗写景与议论、抒情相结合,从抒情角度看,巧妙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5. 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D 15. ①我不经常在边塞生活,懒得听边塞夜晚的胡笳声;②身为僧人的我更喜欢安闲宁静的生活;③我希望边塞永远和平安详,没有战争。‎ ‎【解析】‎ - 24 -‎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错在“托物言志”,首尾两联是情语,中间两联是景语,从抒情角度看,表现手法是情景交融。‎ 故选D。‎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只是我这出家之人,不习惯边塞生活,夜晚笳声凄切,不忍多听。‎ 结合首联概述了大捷之后,中间两联笔势一转,进而描写战后的战场景观,使整首诗染上了一丝冷寂的色彩。这种意绪,在尾联进一步加深。诗人毕竟是一位借人,他不是军人,所以“不惯为边客”,而那惹来满地霜迹的宵笳的声音,也是诗人所不惯听闻的。从颈联开始的诗歌情感上的转换,与诗人的僧人身份有关:当最初的狂喜过去之后,诗人的情绪又归于静寂一路。他仿佛一位出世的僧人,偶然将情感伸触到世间,在经历了欣喜之情后,又重新回到了那精神上的世外桃源。反对战争,希望和平祥和。‎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四时之景”中春夏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戛然而止。‎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把秦朝聚敛之细与浪费之大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 ‎【答案】 (1). 野芳发而幽香 (2). 佳木秀而繁阴 (3). 曲终收拨当心画 (4). 四弦一声如裂帛 (5). (奈何)取之尽锱铢 (6). 用之如泥沙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本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阴”“画”“锱铢”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膨胀土是一类遇水膨胀变形、失水收缩开裂___17___。民间将其形象描述为“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它在环境干湿交替的作用下,体积会明显___18___,强度会急剧衰减,性质极不稳定。( 19 )。从气候分布上看,膨胀土主要出现在赤道两侧从低纬度到中等纬度的气候区,并限于热带和温带气候区域的半干旱地区。从地理分布上看,在欧亚、非洲和美洲大陆更为集中。‎ 我国是世界上膨胀土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国家,总分布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几乎___20___了除南海以外的所有陆地。膨胀土被称为工程中的“癌症”。对控制膨胀土这一技术性难题,世界学界和工程界已经研究有80年左右的历史。近日,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再传佳讯。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建立了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成套技术,实现了高速铁路路基毫米级变形控制,并全面应用于10余条高速铁路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复明也指出,目前我国已经掌握控制膨胀土的____21____的技术。‎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黏性土 变化 遍及 立竿见影 B. 湿性土 变化 遍及 行之有效 C. 湿性土 胀缩 涉及 立竿见影 D. 黏性土 胀缩 涉及 行之有效 - 24 -‎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膨胀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气候分带性和地理分带性 B. 膨胀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带性和气候分带性 C. 具有地理分带性和气候分带性是膨胀土的分布特点 D. 具有气候分带性和地理分带性是膨胀土分布特点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控制膨胀土这一技术性难题的研究,世界学界和工程界已经历80年左右历史。‎ B. 对控制膨胀上这一技术性难题,世界学界和工程界已经有研究80年左右的历史。‎ C. 对控制膨胀上这一技术性难题,世界学界和工程界的研究已有80年左右的历史。‎ D. 对控制膨胀土这一技术性难题的研究,世界学界和工程界有80年左右历史经历。‎ ‎【答案】17. D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湿性土”与语境“失水收缩开裂”冲突,所以第一个空选“黏性土”;‎ 语境有“干湿交替”的暗示,且“胀缩”比“变化”生动具体,所以第二个空选“胀缩”;‎ 前文主语是“总分布面积”,与“遍及”搭配不当。所以第三个空选“涉及”;‎ ‎“行之有效”是实行已有效果之意,“立竿见影”是很快收到效果之意,依据前文“实现了高速铁路路基毫米级变形控制”可知,只是“毫米级变形控制”,所以第四空选“行之有效”。‎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句子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方面,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做这类试题,要能联系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和语体特点等内部语境,以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对象、场合、目的等外部语境(即语言交际的情景)作为切入点,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合理的续写。‎ ‎“膨胀土”放句首可和上句话构成顶针式衔接,“气候分带性和地理分带性”和下文“从气候分布上看”在先,“从地理分布上看”在后,构成先后顺序呼应。‎ 故选A。‎ - 24 -‎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A项,“已经历80年左右历史”,动宾搭配不当;‎ B项,“已经有研究80年左右的历史”,句式杂糅;‎ D项,“历史经历”词义交叉重复,成分赘余。‎ 故选C。‎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阅读是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近年来,我国为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做了大量工作,但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之间,①_______。要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还需探索更多路径,找到更好方法。这其中就有②_____。当偏僻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拥有一样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学者认为,③______,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处于最佳地位。让所有学生能够和伟大经典对话,用阅读填平生活沟壑,正是推动阅读的意义所在。‎ ‎【答案】 (1). 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2). 推进阅读公平 (3). 只有善于阅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句子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方面,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做这类试题,要能联系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和语体特点等内部语境,以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对象、场合、目的等外部语境(即语言交际的情景)作为切入点,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合理的续写。‎ - 24 -‎ 第一处,根据关联词“但”,可知第一个空的内容应与前文“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是转折关系,可填写:存在一定/较大差距。‎ 第二处,根据前句“还需探索更多路径”和后句“当偏僻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拥有一样优质图书时”,可知此空是关于阅读方面的途径,可填写:缩小阅读差距/促进阅读公平。‎ 第三处,根据关联词“才能”,此处应填写关联词“只有”,再依据前文谈的是阅读和后文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处于最佳地位”,所以此处可填写:只有提高阅读水平/只有善于阅读。‎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 清代文献记载,明将杨展在岷江伏击张献忠船队,张献忠大败,于是在江口沉银千船。江口沉银遗址一期考古共出水文物3万余件,证实了记载。二期考古探测面积是首次探测面积的数十倍,考古探测队绘制出覆盖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3D藏宝图,此图为三期考古古河道准确定位提供科学依据。截至2020年4月,江口沉银遗址三期考古共发掘文物10000余件,最重要发现是一枚重约16斤的“蜀世子宝”金印。‎ ‎【答案】清文献记载岷江口沉银,一期考古证实,二期扩大探测面积,绘制藏宝图,三期发现“蜀世子宝”金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考生应注意把握语句的层次,根据关键词语来筛选信息。同时要注意题目字数限制。‎ 解答新闻压缩题,可以从新闻的“六要素”分析,首先确定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具体的要求拟写答案。这则新闻的六要素体现在:事件(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经过(一期考古共出水文物3万余件;二期考古探测面积是首次探测面积的数十倍;三期考古最重要的发现是一枚重约16斤的“蜀世子宝”金印)。最后根据字数要求拟写答案即可。‎ ‎【点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 ‎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4 -‎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各行各业抗疫一线也多有“90后”身影。他们在火线上激扬青春力量,以行动书写青春篇章,展现着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请以“为中国青年正名”为题,以“五四”青年节校园演讲赛参赛选手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当代中国青年的认识。‎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为中国青年正名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中国青年正名”。‎ ‎“生在中国是件幸运的事情,危险的时候肯定不能退缩。”这句话从一名95后男生口中说出,他是武汉市四医院的一名男护士许汉兵,坚持不懈奋战在抗肺炎一线,他在防护服上郑重地写下“精忠报国”。‎ ‎“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关键时刻我不会逃避,我也不会做逃兵。”这些话,出自一名95后的小女孩之口,她是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护士李慧。疫情爆发到现在,从除夕到初一,她坚守在工作岗位,从未离开。‎ 事实上,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这样的“90后”不胜枚举: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探访疫情真相的记者;除夕夜整装待发,支援前线的解放军医疗队;各地医院,在请战书上坚定地按下红手印的医护工作者;还有每一位身在他方,心系武汉,捐助物资善款的爱心人士。这些人中,不乏90后,他们已成为国家遭遇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中流砥柱。‎ ‎90后,一直是被大家“重点”关注的一代人。他们崇尚实现自我价值,不在乎他人眼光,因此也承受了许多怀疑的目光:他们能否担负起诸多责任,成为中国社会可以信赖的、新的中坚力量?作为刚刚踏入职场的一代人,90后到底行不行?‎ ‎90后的表现告诉社会:90后,一定行!‎ 在疫情面前,在灾难面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正是这群曾经大家眼里的“孩子”,面对生命的挑战和威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用自己的热血守护着爱的人。17年前,那些被保护的孩子们,如今已长大成人,对责任赋予了自己更深刻的定义。17年后,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知道,此刻的他们正在守护着谁。‎ - 24 -‎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们想起“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它是凝聚人民力量、引领时代进步、照耀复兴之路的思想灯塔。广大爱国青年积极求索新的救国之道,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踊跃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智慧、激情、热血报效祖国、砥砺奋进,抒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镌刻下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为中国青年正名,今天的青年更会继续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并绽放光芒。‎ 事实上,经此一役,90后们会更加明白责任与担当,社会也将更加意识到他们长大了。疫情隔离了交通、地域,却没有隔离那颗对祖国关切与热爱的心。这一次,我们要为90后点赞,为中国青年正名,年轻人的成熟、理性、热血与付出,将是国家打赢这场战争的希望所在!‎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千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围绕“为中国青年正名”这一主题把青年对国家的担当和奉献联系起来,谈论青年对国家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意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当下,并思考青年对国家的责任意识,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质:他们志存高远,有报效祖国的信念;他们苦练本领,有坚韧实干的作风;他们迎难而上,有主动担当的勇气……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新时代有新使命,新使命要求新青年有担当时代大任的宽胸怀、铁肩膀。艰辛与磨砺是最好的营养剂和催化剂,也是最好的磨刀石和试金石。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中,中国青年经受住了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他们无愧习近平总书记的称赞,一定能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分析材料语和要求语,主要有以下关键信息:题目是“为中国青年正名”,背景是“90后”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的突出表现;内容是当代青年对中国的担当和奉献;主题是关于“青年”对国家价值的思考;文体是“演讲稿”。‎ 参考立意:‎ ‎1.中国青年志存高远,报效祖国。‎ ‎2.中国青年迎难而上,主动担当。‎ - 24 -‎ ‎3.中国青年苦练本领,坚韧实干。‎ 素材:‎ ‎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十九大报告专列一段阐述青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以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希望。‎ ‎2.电子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副院长、“90后”教授刘明侦这样说:“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当我们享受了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的时候,我们就不仅是单单的个体了。我们应该为这个社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我们对这个社会和国家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责任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人生思考,博士毕业后,刘明侦坚定地选择了回国。2016年,她牵头成立的研究中心,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她的事迹堪称青年奋斗者的标杆。‎ ‎3.青春短暂,梦想不灭。“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值青年一代的中国人,踩着改革开放的脚印一路走来,要把握好当下,奋进新时代,努力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继承先辈的精神和勇气,拥有他们的情怀,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 行文结构:文章首先通过两个“90后”的事例来表现当代中国青年在此次疫情抗战中的突出表现,然后得出他们已成为国家遭遇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中流砥柱的观点,接着赞美当代中国青年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最后希望当代中国青年发扬五四精神,并为90后点赞,再次为中国青年正名。‎ ‎【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 ‎ - 24 -‎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