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综合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第一课 综合测试 一、古诗文阅读 (一)[2019·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 题。(25 分) 孤逐女者,齐即墨之女,齐相之妻也。初,逐女孤无父母,状甚丑,三逐于乡,五逐于 里,过时无所容。齐相妇死,逐女造襄王之门,而见调者曰:“妻三逐于乡,五逐于里,孤 无父母,摈弃于野,无所容止,愿当君王之盛颜,尽其愚辞。”左右复于王,王辍食吐哺而 起。左右曰:“三逐于乡者,不忠也;五逐于里者,少礼也。不忠少礼之人,王何为遽?” 王曰:“子不识也。夫牛鸣而马不应,非不闻牛声也,异类故也。此人必有与人异者矣。” 遂见与之语三日。 始一日,曰:“大王知国之柱乎?”王曰:“不知也。”逐女曰:“柱,相国是也。夫 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①堕则屋几覆矣王则栋矣庶民榱橑也国家屋也。夫屋坚与不坚, 在乎柱。国家安与不安,在乎相。今大王既有明知,而国相不可不审也。”王曰:“诺。” 其二日,王曰:“吾国相奚若?”对曰:“王之国相,比目之鱼②也,外比内比,然后 能成其事,就其功。”王曰:“何谓也?”逐女对曰:“明其左右,贤其妻子,是外比内比 也。” 其三日,王曰:“吾相其可易乎?”逐女对曰:“中才也,求之未可得也。如有过之者, 何为不可也?今则未有。妾闻明王之用人也,推一而用之。故楚用虞邱子,而得孙叔敖;燕 用郭隗,而得乐毅。大王诚能厉之,则此可用矣。”王曰:“吾用之奈何?”逐女对曰:“昔 者齐桓公尊九九之人③,而有道之士归之。越王敬螳螂之怒,而勇士死之。叶公好龙,而龙为 暴下。物之所征,固不须顷。”王曰:“善。”遂尊相,敬而事之,以逐女妻之。居三日, 四方之士多归于齐,而国以治。诗云:“既见君子,并坐鼓瑟。”此之谓也。 颂曰:齐逐孤女,造襄王门,女虽五逐,王犹见焉,谈国之政,亦甚有文,与语三日, 遂配相君。 (《列女传·齐孤逐女》刘向) 【注】 ①榱橑:房椽。②比目之鱼:相传比目鱼往往并肩而行,可以用来喻指贤臣对 明君的忠心。③九九之人:精通算学的人。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逐女造.襄王之门 造:到 B.左右复.于王 复:回禀 C.王辍食吐哺.而起 哺:口中含的食物 D.而国相不可不审.也 审:审判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 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 D 项,根据前文“国家安与不安,在乎相”,应该 - 2 - 是要考察国相的能力,翻译为“审判”不合语境,应译为“考察”。故选 D。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三逐于.乡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如有过之者. 则或咎其欲出者. C.不忠少礼之.人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王犹见焉. 蛟龙生焉.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 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对课本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 然后把课本中的解释带入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 A 项,前者“被”,后者介 词“在”;B 项,两者都为“的人”;C 项,前者助词,“的”,后者动词,“到”;D 项, 前者代词,“她”;后者兼词,“于此”;故选 B。 答案:B 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孤逐女论政才能的一组是(3 分)( ) ①愿当君王之盛颜,尽其愚辞。 ②夫屋坚与不坚,在乎柱。国家安与不安,在乎相。 ③外比内比,然后能成其事,就其功。 ④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⑤大王诚能厉之,则此可用矣。 ⑥此人必有与人异者矣。遂见与之语三日。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 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 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题中①孤逐女请求谒见襄王;④引用了《诗经》中的话,说的是君臣 和悦相处;⑥齐襄王只是认为孤逐女与别人不一样,并未体现她的论政才能。故选 C。 答案:C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 分)( ) A.夫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堕/则屋几覆矣/王则栋矣/庶民榱橑也/国家屋也 B.夫/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堕则屋几覆矣/王则栋矣/庶民榱橑也/国家屋也 C.夫/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堕/则屋几覆矣/王则栋矣/庶民榱橑也国家屋也 D.夫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堕则屋几覆矣/王则栋矣/庶民榱橑也/国家屋也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 - 3 - 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夫”发 语词,不要和后面的内容断开;“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堕”结构一致,标点要 相同;“则榱橑堕”“则屋几覆”并列结构,中间断开;“也”后断开。故选 A。 答案:A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孤逐女高屋建瓴,滔滔不绝,纵论国家大政,阐述了国家、君王、国相、黎民各自 的作用和关系,使齐襄王大为惊叹。 B.第一天,孤逐女与齐襄王谈论了国相该怎么做及身为国相之人应具备的德才;第二 天,讲述了相职的重要性,并提议更换国相;第三天,孤逐女建议襄王要尊重人才。 C.孤逐女相貌丑陋,从小无依无靠,被驱赶出乡里。襄王礼贤下士,认为她异于常人, 急忙召见她。 D.孤逐女在论政时旁征博引,运用了喻证法来劝谏齐襄王,她劝谏齐襄王要明白国相 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要重视人才,不拘一格,广泛地收揽人才。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 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 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 B 项,“第一天,孤逐女与 齐襄王谈论了国相该怎么做及身为国相之人应具备的德才;第二天,讲述了相职的重要性, 并提议更换国相”错误,由原文“大王知国之柱乎?”“吾国相奚若?”及文段内容可知第 一天讲述了相职的重要性,第二天谈论了国相该怎么做及担任国相之人应具备的德才。故选 B。 答案:B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摈弃于野,无所容止。 译文: (2)夫牛鸣而马不应,非不闻牛声也,异类故也。 译文: (3)遂尊相,敬而事之,以逐女妻之。 译文: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 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第(1)句,摈弃:被抛弃;容止:收留;被动句。第(2) 句,异类:不属于同类;故:缘故;判断句。第(3)句,遂:于是;事:对待;妻:动词,嫁 给;以:介词,把。 - 4 - 答案:(1)被抛弃在荒野,没有收留我的地方。 (2)牛叫马不会响应,不是马没有听到牛的叫声,是它们不属于同类的缘故。 (3)于是大王更加敬重国相,恭敬地对待他,把孤逐女嫁给了他。 【参考译文】 孤逐女是齐国即墨这个地方的一个女子,齐国国相的妻子。最初,孤逐女的父母将她遗 弃,使她成为了一名孤儿,她外貌非常丑陋,三次被驱离乡里,五次被驱逐出里弄,过了出 嫁的年龄却没有人娶她。齐国国相的妻子去世了,孤逐女就前往襄王的宫门外,对接待宾客 的人说:“我三次被驱离乡里,五次被驱逐出里弄,孤独无依,没有父母,被抛弃在荒野, 没有收留我的地方,我希望当着大王的面,把我想说的话全说出来。”官员们立即禀报襄王, 襄王(听说此事),饭也不吃了,吐出口中的饭食,站起身来准备召见她。左右近臣说:“三 次被驱离乡里,这是说明她不忠诚;五次被驱逐出里弄,这是说明她缺少礼义。不忠诚、不 懂礼的人,大王为什么这么急着就召见她?”襄王解释说:“你们是不了解啊,牛叫马不会 响应,不是马没有听到牛的叫声,是它们不属于同类的缘故。这个人一定有与常人迥异之处。” 于是召见了她,与她交谈了三天。 第一天,孤逐女问襄王说:“大王知道国家的柱石吗?”大王回答:“不知道。”逐女 说:“国家的柱石就是国相呀。柱石不端正,那么栋梁就不安稳,栋梁不安稳,那么房椽就 容易掉落,房屋就几乎要倾覆了。现在大王就是那栋梁,百姓就是房椽,国家就是房屋。房 屋坚固与否,关键在于柱石本身。国家安定与否,关键在于国相。如今大王对此已经有了明 确的了解,那么对国相这一职位就该好好考察评定一下。”襄王说:“好!” 第二天,襄王问道:“我的国相像什么呢?”孤逐女回答道:“您的国相,就应像那比 目鱼,在外边并行、在里面并行,这样之后,才能成就大事,创造勋业。”大王问:“你说 的什么意思?”孤逐女回答:“和下属、同事成为朋友,这就是在外边并行;与妻子儿女关 系融洽,互相学习,这就是在里面并行。” 第三天,襄王问:“我的国相难道需要更换吗?”逐女回答:“现在的国相是个中等的 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已经实属难得。如果有超过他的人,为什么不可以换一下呢?但是如今 还没有这样的人。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选用人才,先重用一个贤人,然后再推及、重用一批贤 人。所以楚庄王先重用虞邱子,而后得到了孙叔敖;燕王先重用郭隗,而后得到了乐毅。大 王如果真的能够激励他,那么他也是可以重用的。”大王问:“我该怎么重用他呢?”逐女 回答:“过去,齐桓公尊重一个精通算学的人,结果天下贤士纷纷投奔他。越王敬佩螳螂用 胳膊阻挡车辆的胆量,结果勇士们纷纷前来为他效死力。叶公喜欢龙,结果龙为他突然降临。 万物的应验,本来就用不了一会儿。”大王回答:“好。”于是大王更加敬重国相,恭敬地 对待他,把孤逐女嫁给了他。过了几天,天下的贤士,纷纷来到齐国,而齐国得以大治。《诗 经》上说:“已经遇见了君子,就可以坐下来和他一起弹琴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呀。 歌颂道:齐国孤逐女,到襄王的宫门外求见,此女虽然五次被驱逐,大王仍然召见了她, - 5 - 谈论为国的政治,她谈得非常有条理,齐襄王与她谈论了三天,于是把她嫁给了国相。 (二)[2019·浙江省杭州市高三 4 月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8 题。(6 分)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7.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说“耻”的原因。(2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说‘耻’的原因”,然后分析孔子的三则言论,找到 写“耻”的那则,理解意思,概括“耻”的原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君子把 说得多做得少视为可耻”,由此可知,孔子说“耻”的原因是“言过其行,言行不一”。以 言行一致为美德,以言过其行为可耻,这是孔子一贯提倡的做人准则。要么不说,要么说出 就一定要做到。如果言之凿凿,却不能付诸实践,徒有华丽的言辞,那也只是假道学罢了。 君子是行动胜过言语的。考生只要能根据孔子的话来分析“言”和“行”就可以了。 答案:言过其行,言行不一。 8.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孔子的言行观?(4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 题问的是“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孔子的言行观”,然后要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言行观”, 对此做出评价,评价的时候要能够立足现实。第一则材料是说“君子把说得多做得少视为可 耻”,可见孔子认为人应该言行一致,不能言过其实;第二则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 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这是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 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两则主要是强调人要言行一致,不能言过其实,这是正确的;第 三则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从这里 可以看出,孔子强调“行”,而在今天,“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答案:①孔子强调言行一致,反对言过其实,是正确的。②对于“讷于言而敏于行”, 有轻视语言表达的倾向。在今天“敏于行”固然重要,但“敏于言”也不可忽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把说得多做得少视为可耻。”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 6 -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 9~10 题。(9 分) (中吕)普天乐·秋怀 [元]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注】指拒绝汉光武帝征召而隐居垂钓的严子陵。 9.对这首元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此曲以“忙”字为全篇诗眼,贯穿始终。 B.“西风”“红叶”紧扣标题中的“秋”字。 C.曲中化用语典、引用事典,皆贴切自然。 D.整首元曲语言风格刚健豪迈、沉郁蕴藉。 解析:本题考查元曲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 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内容,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句中进行分 析即可。D 项,“刚健豪迈”错,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终年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发年迈,却 始终抑郁落拓、不能施展抱负的形象,“西风”“落月”“吴江冷”也营造出一派萧索凄怆 的氛围。故选 D。 答案:D 10.画线句解释为:“哪怕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也曾艰难跋涉”或者“求取功名之路就 像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一样充满艰辛”。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6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 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 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 什么主旨)。“青天蜀道难”化用李白《蜀道难》诗句,如果理解为“哪怕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也曾艰难跋涉”,可结合前后句内容分析其合理性:“西风驿马,落月书灯”,这两句写秋 日景物,表明自己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是这样辛勤劳碌,但却没有结果,烘托出作者的 伤心怀抱,“青天蜀道难”便是对上文的总结,强化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艰难,这四句极写 作者劳苦奔波却又落寞、无人赏识的凄苦情状;与后文“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的典故相呼应,在富春江垂钓的严子陵,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菜鲈鱼脍的张季鹰,都是历史 上著名的“高士”,与他们相比,自己热衷功名却落得潦倒失意,被嘲笑便显得水到渠成, - 7 - 更能表达作者自己的落寞和失意。如果认为第二种理解合理,重点分析虚实结合的妙处即可。 答案:答案示例一:前者好。呼应“驿马”二字,表现出诗中的“我”出行之远、道路 之艰;和下句结合起来看,从蜀道到吴江,东西辗转,山路水路一一经历,益显奔波办差之 忙之苦;与归隐的闲适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辛劳无果、虚掷时光而功名难遂的愤懑不平; 也使尾句“笑我飘零”的自嘲更有依托。 答案示例二:后者好。通过比喻将旅途的艰辛和仕途的艰难联系在一起,虚实结合;给 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前后连着六句写自己的不得志:日间奔波操劳,夜里孤灯苦读,仕 途坎坷困顿,境遇落魄凄凉,功名未成发已白,一生碌碌无所为,由外在的飘零劳累到内心 的失落凄苦,逐层深化;自然而然地引出曲末倦仕归隐之念;使诗人对命运的悲叹更显深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2019·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高三高考冲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 (9 分) ①村庄背靠白鹿原北坡,遍布原坡的大大小小的沟梁奇形怪状。②在一条阴沟里该是最 后一坨尚未融化的残雪下,有三株露头的绿色,淡淡的绿,嫩嫩的黄,那是茵陈,长高了就 是蒿.(gāo)草,或卑称臭蒿子。③嫩黄淡绿的茵陈,不在乎那一坨既残又脏经年未化的雪,宣 示了春天的气象。 ④桃花开了,原坡上和河川里,这儿那儿浮起一片一片粉红的似乎流动的云。⑤泡桐花 开了,无论大村小庄都被骤.(zhòu)然冒出的紫红色的花帐笼罩起来了。 ⑥小麦扬花时节,原坡和河川铺天盖地的青葱葱的麦子,把来自土地最诱人的香味,释 放到整个乡村的田野和村庄,灌进庄稼院的围墙和窗户。⑦椿树的花儿在庞大的树冠和浓密 的枝叶里,只能看到绣成一团一串的粉黄,毫不起眼,几乎没有什么观赏价值,然而香味却 令人久久难以忘怀。⑧中国槐大约是乡村树族中最晩开花的一家,时令已进入伏天,燥热难 耐的热浪里,闻一缕中国槐花的香气,顿时会使急燥的心绪.(xù)沉静下来。⑨从农历二月二 龙抬头迎春花开伊始,直到大雪漫地,村庄、原坡、河川里的花儿和各种奇异的香味便一波 迭过一波接连开放。⑩且不说那些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色野草和野花,以及秋天整个原坡都 覆.(fú)盖着的金黄灿亮的野菊。 (节选自陈忠实《原下的乡村》,有改动) 11.文中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句是(3 分)( ) A.② B.⑤ C.⑧ D.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 汉字的能力。A 项,“蒿”应读“hāo”,是草名,部分蒿属植物的统称。C 项,“急燥”的 “燥”应为“躁”,“燥”,干,缺少水分;“躁”,性急,不冷静。D 项,“覆”应读 fù, “覆盖”指遮盖、掩盖。故选 B。 - 8 - 答案:B 12.文中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① B.② C.④ D.⑨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文中的句子,然后按 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 成分。D 项,“……村庄、原坡、河川里的花儿和各种奇异的香味便一波迭过一波接连开放”, 照应不周,搭配不当。“香味”不能与“开放”搭配;应该把“接连开放”移到“村庄、原 坡、河川里的花儿”后,再去掉“和”,即改为“村庄、原坡、河川里的花儿接连开放,各 种奇异的香味便一波迭过一波”。故选 D。 答案:D 13.填入文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A.首先闻到的是一种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的香味,然后惊异庄前屋后和坡坎上已经 敷了一层白雪似的脂粉,洋槐花开了。 B.洋槐花开了,首先闻到的是一种香味,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然后惊异庄前屋后 和坡坎上已经敷了一层脂粉似的白雪。 C.洋槐花开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一种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的香味,然后惊异庄前 屋后和坡坎上已经敷了一层白雪似的脂粉。 D.首先惊异庄前屋后和坡坎上已经敷了一层脂粉似的白雪,然后闻到的是一种香味, 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这是洋槐花开的时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 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 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从前后文表达一致的角度来看,句子应把“洋槐花开” 放在前面,排除 AD 两项;“白雪似的脂粉”突出的是花的颜色,“脂粉似的白雪”突出的是 花的质地,从文意看这里是表现洋槐花的白;从逻辑的角度考虑应该是先闻到花香,然后再 看到落花。“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做“香味”的定语,使整个句子分句间的结构更接近, 排除 B 项,故选 C。 【画龙点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 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考查。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 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 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 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 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 - 9 - 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 否一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 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答案:C 14.[2019·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手”变 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受”字所给示例,用七字句描述“争” 的字义,“友”“尊”的形体结构与字义。(5 分) 汉字 争 友 尊 受 结构 两手相向互拉扯 两手中间一只舟 字义 传递东西要接受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仿写要求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 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逻辑。本题从所给例句看,每个仿写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写出字形特点,第二部分写出字意。根据题干要求,形义描述要合理,所写两个句子之间要 押韵。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答案:(1)争的字义:互不相让争短长(你拉我扯是争夺)。(2)友的结构:两手同向紧靠 拢(两手上下同向依,两手同向紧相握);字义:志同道合(方向一致、互帮互助、共同协作等) 方为友。(3)尊的结构:双手捧着酒一杯(两手共同举一杯,双手捧樽敬杯酒);字义:双手托 起表尊重(敬献他人表尊重,献礼拜祭显尊重)。 15.[2019·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第二学期高三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写一段话反驳热嘲 冷讽的错误观点。不超过 100 字。(6 分) 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有一座中式仿古豪华建筑群,共计 149 间,称为“袁府”。 “袁府”于 2013 年开始建设,历时 7 年。邯郸市、曲周县联合调查组 2019 年 4 月 18 日晚上,发布了初步调查结果:“袁府”存在未批先建等问题。 该新闻发布后,有署名热嘲冷讽的网友竟然这样评论:我赞成未批先建。因为我国正处 在经济建设的关键时刻,时间就是效率,速度就是经济,所以要打破常规。战争年代,战机 稍纵即逝,薛岳等抗日名将哪一个没有先斩后奏?至于手续,可以边建边报(批)。 答: - 10 -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分析材料内容, 联系实际思考。反驳时要找到对方的漏洞,有观点有证据,做到有理有据。本题回答时先亮 明观点,反驳时可抓住“时间就是效率,速度就是经济,所以要打破常规”的说法,从“依 法治国”“经济建设也要守法”的角度进行反驳;还可以针对热嘲冷讽的“战争年代”的特 例进行反驳。 答案:参考示例:我反对未批先建。(或未批先建,就是闯红灯等。)依法治国,是我国 的基本国策,经济建设同样要遵纪守法,违规就是违法。战争年代,确有先斩后奏的事,但 那是特殊情况,不是普遍现象。所以要竭力避免,进而杜绝先建后批现象。 四、写作 16.[2019·上海市普陀区二模]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善良”,《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和善,心地好”。网络上对该词则另有解释: (1)懦弱,愚昧;(2)以无须出力为条件而对别人怀有良好的愿望。 人们对“善良”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 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的是写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主题要明确,不要脱离材料,从自己对生活 的认识入手,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关于“善良”的理解,《汉语大词典》和网络上的解释 不同。写作时要辩证来看,既要知道“善良”作为“和善,心地好”有好的一面,也要知道 有的时候“善良”就是懦弱,愚昧,是以无须出力为条件而对别人怀有良好的愿望,而自身 付出善良还想求得回报,这不是真正的“善良”,从而引发对“善良”的思考。除了考查基 本的写作表达能力之外,还间接考查了考生对传统文化的阅读与积累。 参考立意: (1)善良,和善,心地好,没有心机,人要以善为本; (2)我们选择善良,做善良的事,不是为了回报,只是因为那是对的; (3)假如你的善良没有原则的话,那就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4)善良也需要武装,要做一个有锋芒的善良之人; (5)辩证看“善良”; (6)善良需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