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61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祖国?”“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日前,某研究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做了一番街采,得到了这份“歪果仁”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身边事物,却成为最受老外关注的“西洋景”,让很多国人感到不小的意外。细究这些“新发明”,大特点便是依托先进技术,创新应用模式,便捷人们生活。比如,先进的支付系统,买卖东西只需“扫一扫”;畅达的电商平台,足不出户便可“购全球”;发达的高铁网络,让城市之间不再遥远;方便的共享单车,随骑随停自由畅快。前几天,一篇名为《中国的非现金社会飞速发展已超乎想象》的帖子在日本某网络论坛上疯传,有日本网友担心:中国人会偷偷嘲笑我们落后吗?不夸张地说,新经济之门在创新之轴的带动下,迅速向我们开启,“中国制造”正带给世界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改变和奇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起势,在这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推力的变革大潮中,中国无疑已经走在前列。在“互联网+”的引领下,中国科技创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窗口期。以“新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充分说明,我们已超越学习模仿的粗放时期,开始向外输出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缩短。一千年前,古老中国的四大发明问世,拉近了世界技术和文化的距离,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如今,这个古老国度正乘着信息化快车,在“互联网+”的热潮中全面发力,顺势而上、弯道超车尤为可期。
在人类现代化历程中,科技创新是一个决定性的变量,多少“老大帝国”在因循守旧中被远远甩在后面,又有多少新兴国家抓住了“创新窗口”实现了追赶超越。对今日中国来说,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变量来塑造自己的命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技术创新与生活需求更好对接。其实类似网购、高铁等先进技术,并非我们独有,但为什么却在中国土地上展现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收获了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些技术创新对接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和引领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一经推出便迅速打开市场、赢得认可。在新技术革命的持续竞逐中,我们还要在这方面继续探索,凭借技术、产品服务和品牌等方面的创新,攀上世界产业链、价值链中更为有利的位置。
技术进步永无止境。今天,中国科技创新已进入收获期,国之重器频频亮相,大工程、大动作惊艳世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断将技术变革与生活需求有效融合,让科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大小”相宜,两翼齐飞,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成色将更足。
(摘编自范荣《“新四大发明”标注中国创新窗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身边事物成为最受老外关注的“西洋景”,表明中国已经摆脱了对西方技术的依赖。
B.外国青年最想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带回家,充分说明世界各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关注和认可。
C.今天,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中国应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决定性的变量,顺势而上,塑造命运。
D.“新四大发明”的出现,充分说明我国已经超越了学习模仿的粗放时期,全面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篇借助材料引出中心论点,统帅全篇,为全文竖起一面鲜明的旗帜。
B.作者灵活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阐释观点,分析问题。
C.文章结构严谨,结尾对现实的联系,不仅使论证严密,而且使文章内容更加厚重。
D.文章从历史、世界、未来等方面进行论述,赞美中国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成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很多新兴国家抓住“创新窗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追赶和超越,不少“老大帝国”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B.一千年前,四大发明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今天,“新四大发明”充分表明中国正在赶超世界先进技术,建设科技强国的成色更足。
C.网购、高铁等技术能在中国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些技术创新满足和引领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D.目前,中国的国之重器频频出现,大工程、大动作惊艳世界,主要是因为我国科技创新已经进入收获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相对于共享经济中的增量,我更关注存量部分的资源盘活。”全国政协委员汪浩然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大量闲置资源以及公共资源共享还存在瓶颈,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社会财富的很大浪费。目前一些租赁模式的共享经济在资本炒作下增量过快,一味通过从增量中找增量的方式,出现了无序投入、资源浪费的情况。共享经济想要健康发展,还须“从存量中找增量,而不是从增量中找增量”。江浩然呼吁,“国家应该在鼓励共享破除瓶颈上出台政策措施,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共享经济要发展更要健康》人民日报)
材料二:
共享经济的萧条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降临的。2018年12月,大概是ofo最难捱的日子。自中旬起,ofo总部就遭到讨还押金的用户的围堵,队伍从五楼排到一楼,又从大堂延伸到马路上。曾与ofo分庭抗礼的摩拜单车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在被美团收购后20多天时间里,摩拜毛损人民币4.07亿元,平均每天亏损1500多万元。
仅在几年前,共享单车发展的速度如同搭上火箭。2015年10月底,ofo投放单车数量仅2万辆,到2017年,这一数字迅速攀升至2300万。疯狂扩张的背后,是投资者们不断输送的融资血液。数据显示,2016年有超过20家共享单车企业共存,融资总额超过30亿元。用户规模也呈指数级增长,2016年共享单车的用户1886万人,同比增长700$%$%。
但到2017年底,共享单车死亡名单越来越长,悟空单车、3Vbike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等皆上榜。市场洗牌、管理失控、烧钱恶性循环、资本逃离,甚至挪用押金填补缺口,这些因素汇聚起来,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刺向还未成熟的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大败局》)
材料三:
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公司管理不善,“罪魁”或许来自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无底线的炒作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挑战。
当资本把分段式租赁炒作成共享经济后,这种商业模式就注定无法实现盈利。正如德国一家媒体为共享单车算的账所显示:每辆单车成本250欧元,按照每个用户4天使用一次的平均值及每小时12欧分的价格,想要依靠用户的租金收回成本,实在遥遥无期。它不但不能激活闲置资源,反而增加了共享单车的运维负担。
从人性角度看,共享单车挑战了国民素质。之前有报道称,共享单车是一面“国民照妖镜”。它们就那样几乎无监管地放置在街头巷尾,你可以把它破坏了,或是据为己有。监管和追查的成本都不低,而惩处的力度却不高,这就助长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破坏与损毁的行为也就随之而来了。低监管、低惩罚的现状确实构建了一个道德陷阱,引诱人们往里跳。
共享经济或许在中国真的很难实现,它不仅考验创业者的胸怀,同时也挑战了人性黑暗面。当急功近利、烧资本成了许多创业者的通病后,这种商业方式犹如闪闪流星,转瞬即逝。
(《共享经济始于炒作,毁于人性》)
材料四:
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李开逐表示,共享单车是重线下重投入的行业,相比毫无节制、粗放的大规模投放,这个行业能够持久性地健康地运行下去,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去年10月,哈啰单车陆续投入使用了具备五重定位、自适应蓝牙组网、智能语音等功能的第五代智能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共享单车的运营效率,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闲置率。比如自适应的蓝牙电子围栏,单车须要停放在蓝牙划定的范围内才能锁上;针对车辆容易堆积且有去无回的“城币黑洞”,哈啰通过AI算法和大数据,自动找出“黑洞”区域并设置为“禁停区”。
共享单车的运维服务商说,限于政策规定,哈啰单车在北京地区的投放总量是不占优势的,但为了提高每辆单车的使用效率,线下运维人员会将单车来回捣腾。“即使是在热点的地铁口,哈啰也不是每个出口都投放,而是会选择那些人流量更大的出口。”
(《共享单车比拼精细运营》)
4、下列针对四则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政协委员江浩然认为,共享经济想要健康发展,就要注重存量部分资源的盘活,必须从存量中找增量。
B.几年前,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如同搭上火箭”,疯狂扩张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用户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C.材料三认为,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或许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无底线的炒作和国民素质不高导致的。
D.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李开逐表示,哈啰能够持久健康地运行,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不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一些租赁模式的共享经济在资本炒作下增量过快,出现了无序投人、资源浪费的情况,这也是ofo等共享单车衰败的原因之一。
B.材料三认为当资本把分段式租赁炒作成共享经济后,就注定无法实现盈利,这导致了共享单车难以盈利、运维负担过重等问题。
C.市场洗牌、管理失控、烧钱恶性循环、资本逃离,甚至挪用押金填补缺口,国民素质有待提高等,是共享经济不成熟的内在原因。
D.哈啰单车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共享单车运营效率,降低车辆闲置率的做法体现了“从存量中找增量,而不是从增量中找增量”的主张。
6、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分析能够促使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途径。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记住一棵树
非鱼
跑,继续跑。
那时你还叫刘秀。你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汗水湿透了中衣,嗓子里有咸腥的味道。身后是嘶喊声震天的追兵,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活着,成了你最奢侈的希望。
跑,继续跑。
远远地,山坡上有炊烟袅袅升起,你使劲咽了口唾沫。炊烟于你,是一种残忍的诱惑,你既不能摆脱王莽的追兵,又不能进村去讨一碗粥喝,尽管你早已经饥肠辘辘。
跑,继续跑。
嘶喊声似乎小了远了,你瘫坐在田埂上,肚子越来越饿,如无数的小鼠探出尖利的细齿咬噬着你的胃壁。仰头,是一株硕大的棠梨树,一颗颗棠梨如青核桃般在风里轻轻摇晃。你又咽了一口唾沫,急慌慌地揪下几颗啃起来。呸——你又吐出来,小小的棠梨太酸了,还涩。
“难道,天要灭我刘秀吗?”你扔掉手里的棠梨,长叹一声。
突然,一个妇人从山坡上袅袅向你走来,面若一轮明月,发髻高挽,手提一只黑褐色的陶罐。你有些迷惑,这山野之上,怎么会有如此娴静貌美的妇人出现?
妇人微微一笑,问你:“我给夫君送饭归来,见你在摘棠梨,可是饿了?”你点点头:“可是……”
妇人说:“我知道。”
你看见妇人摘下十几颗棠梨放进她的陶罐里,找来一把干柴点燃。不一会儿,罐里传来阵阵清香。
胃里的小鼠更加用力地咬噬,你口干舌燥,唾沫也没有了。火熄了,罐凉了,妇人说:“吃吧。暂且可充饥。”
端起陶罐,棠梨温暖的汁液流进嘴里、胃里,你吞食着果肉果核,如果可以,你甚至能吞了陶罐,那一刹那,你忘了汉家天下,酸甜温暖的煮棠梨就是一切。
放下陶罐,你用宽大的袖口擦一擦胡须上的棠梨汁,欲道一声谢,可眼前早已没有了妇人的踪影。你仰天长啸:“哈哈,莫非上天来助我!”
跑,继续跑。
此刻你气力大长,飞一样,在山坡上、塬上奔跑,一路向西。追兵的嘶喊听不到了,伴随你的只有风。
风,不停地吹,吹过黄河两岸,吹过你冕冠上的旒,叮当作响。哦,你已经是汉光武帝了。锦衣玉食,如今你什么也不缺,可是,太官准备的八珍之味依然让你提不起胃口,你挥一挥宽大的衣袖:“拿下去。”太官属下的大官丞已经换了五个,还要怎么样?
棠梨,对,就是棠梨,是那位妇人为你在陶罐里煮出来的棠梨啊。你舔了舔嘴唇,仿佛那酸甜温暖还在。
怪不得太官,他哪里知道你的威仪荣华之下,掩藏着什么,那一路的逃亡,有过多少的生死瞬间,那一罐棠梨,才是永远的美味。
再次来到那座小山村,前去打探的人却回报:“村里没有此人。”派了更多的人,再找,依然是没有这个人。
你弃辇登上那座小山,站在山顶上,村庄里鸡犬之声相闻,绿树掩映,细细的炊烟从树梢上升起来。慢慢从山上向下走,你来到了那株棠梨树前,早春时节,雪白的棠梨花将整棵树笼罩,金黄的连翘在山坡上绽放,麦苗青青,蜂飞蝶舞,热闹非凡。
笑容在你的脸上绽放,如棠梨花朵般灿烂。作为大汉的天子,子民安居乐业,你能不高兴吗?找不到为你煮棠梨的妇人,但棠梨树在,不能当面感谢妇人,但村里的百姓在。你下诏,赐给这个小村庄一个好听的名字:罐煮梨村,免除村里所有的税赋、丁役。
得知这个消息,村里的老幼妇孺一齐跪在你面前,你一指那株硕大的棠梨树,说:“我,是棠梨树上结下的果,你们,也是。棠梨树佑护着召公,也佑护了我,我会永远记得这棵树,记得罐煮梨。”
后来,有人告诉你,那个美丽的妇人是荷花女的化身,是召公派来的。你沉默良久,冲着罐煮梨村的方向拜了三拜。
当然,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都不重要了。
你是刘秀,你是汉光武帝,你是大汉中兴之主,你是能把一棵树记在心里的人,这就够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开篇点明刘秀的困境:身体困乏,后有追兵,这也是他后来见到棠梨树先高兴后失落的原因。
B.小说开篇描写的刘秀的危险处境和后面“炊烟袅袅升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渲染了紧张气氛。
C.小说结尾部分描写了刘秀重回故地所见到的美丽景象,这既暗示人物心情,也为后文情节做铺垫。
D.小说结尾刘秀并没有找到那个妇人,前文实际已有多处暗示,如妇人的出现和消失及刘秀的感叹。
8、小说中的“棠梨”具有多重意蕴,请简要分析。 (6分)
9、小说是怎样叙述刘秀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个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尹会一,字元孚,直隶博野人。雍正二年进士。五年,出为襄阳知府。汉水暴涨,坏护城石堤。会一督修建,分植巡功,民忘其劳。署荆州,石首饥民聚众,扬言将劫仓谷。会一单骑往谕,系其强悍者,发仓谷次第散予之,众悦服。
乾隆二年,入觐,命署广东巡抚,以母老辞。调署河南巡抚。河南方闵雨,疏请缓征,并发仓平粜,不拘存七粜三旧例,视缓急为多寡,上从之。
四年,黄河、沁水共涨,濒河四十七州县成灾。会一定赈恤规条十六,无食者予一月之粮,无居者予葺屋之资,缓征减粜,留漕运贷仓米,米不足,移他郡之粟助之,富民周济;并假馀屋以栖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又令离乡求食者,有司随在廪给,开以作业,俟改岁东作资送还乡。
会一母年七十馀,疏请终养。上知会一孝母,母李先以节孝旌,有贤名,赐诗褒之。会一在官有善政,必归美于母。家居设义仓,置义田,兴义学,谓皆出母意。母卒,会一年已逾五十,居丧一遵古礼。十一年,服阕,召授工部侍郎,督江苏学政。
十二年上敕各省学政按试时以御纂四经取与旧说别异处发问答不失指者童入学生补廪。会一请令生童册报考试经解,别期发问,不在册报者,不概补经解。下部议行。会一以江南文胜,风以质行。尝谒东林道南祠,刻小学颁示士子。处士是镜庐墓隐舜山,亲访之,荐于朝。侍郎方苞屏居清凉山,徒步造访,执弟子礼。校文详慎,士林悦服。十三年,转吏部,仍留学政任。力疾按试,至松江,卒。
(节选自《清史稿•尹会一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十二年/上敕各省学政按试时/以御纂四经取与旧说别异处发问/答不失指者/童入学/生补廪/
B.十二年/上敕各省学政按试时/以御纂四经/取与旧说别异处发问/答不失指者/童入学/生补廪/
C.十二年/上敕各省学政按试时/以御纂四经/取与旧说别异处/发问答不失指者/童入学/生补廪/
D.十二年/上敕各省学政按试时/以御纂四经取与旧说别异处/发问答不失指者/童入学/生补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入觐”原来指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后来泛指朝见天子。
B.“阕”,即“终了”的意思;“服阕”指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C.“东林”指东林书院,是江南地区文人荟萃之地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D.“侍郎”为明清时代六部的最高长官,有单独向皇帝奏事的权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尹会一关心民生,积极有为。他出任襄阳知府时,督促修建被汉水冲坏的护城石堤;在荆州做官时,开仓按平价卖出粮食,圆满解决饥民闹事的问题。
B.尹会一头脑灵活,治理有方。黄河和沁水齐发大水,临近黄河的四十七个州县全部受灾,他多管齐下,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帮助灾民。
C.尹会一重视人伦,谨守孝道。朝廷任命他为广东巡抚,他因母亲年老而推辞;为官有了好的政绩,他必定归功于母亲;母亲去世时,他按照古代的礼节守丧。
D.尹会一重视人才,以礼待人。他亲自前往舜山拜访隐居在那里的处世是镜,并将其举荐给朝廷;他又徒步到清凉山去拜见侍郎方苞,并行弟子之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一单骑往谕,系其强悍者,发仓谷次第散予之,众悦服。(5分)
②会一定赈恤规条十六,无食者予一月之粮,无居者予葺屋之资。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代诗歌,完成14~15题。
蜀先主孔明①
刘采忠
智涉图深往事非,茅庐一论定真依。
风云龙虎随时有,鱼水君臣自古稀。
月照锦江翻月色,烟波玉垒动朝晖。
精英不死青天上,留得文昌②奉紫薇③。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北上觐见忽必烈,受其礼遇之后,刘采忠,元代政治家、作家。②文昌:文昌星,乃文魁之星,为智慧的化身。③紫薇:即北极星,中国古代认为是众星之主,代指人间帝王。
1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交代了诸葛亮的事迹,他在茅庐之中和刘备分析、讨论“天下三分”的局势,并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归宿。
B.颔联借“风云龙虎”表达出对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的时局的忧虑,感叹自古以来缺少鱼水般的君臣关系。
C.颈联写景,在月光之下,锦江翻起阵阵波浪;玉垒山在朝晖之中,涌起层层烟波。“翻”字和“动”字赋予画面动态美。
D.本诗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借写先主和孔明的事迹,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索,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15、杜甫《蜀相》中也写到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请简要分析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_________,_________”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现状。 (2分)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飞鸟猿猱的无计可施,来反衬行人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3)在《岳阳楼记》中,作者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会因景而异,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_______,_______”的悲伤心情。 (2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大批网友表示自己有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在打车、通讯套餐、电影订票、网络购物等线上消费中,电商“杀熟”的现象可谓________。
低价是有效的“拉新”手段,在流量红利见顶、电商获客成本日益增高的当下,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部分商家不公开的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基于大数据的“千人千面”,通过出让部分个人隐私,帮助企业作最优决策,本是________的事情,但一些企业却利用大数据“作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零售行业,在新零售火爆的当下,线上消费积累的亿万消费大数据优势是其能够继续引领消费的有力保障。大数据“杀熟”丑闻如果一再出现,将会影响新零售用户对大数据这个工具的态度。( )最终影响这个新零售电商行业的发展。
大数据“杀熟”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消费者无法了解企业在数据黑箱里究竟装了哪些运算法则,也没有人能够在智能定义运算的经济社会中________。利用好大数据的同时,强化治理,谨防其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新困扰,已经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比比皆是 各得其所 明哲保身 刻不容缓
B.俯拾即是 各得其所 独善其身 迫不及待
C.俯拾即是 两全其美 明哲保身 迫不及待
D.比比皆是 两全其美 独善其身 刻不容缓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毛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不公开的“潜规则”。
B.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这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
C.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
D.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形成后提升价格,这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用户将会对新零售的各种应用采取抵制态度
B.使用户对于新零售的各种应用采取抵制态度
C.新零售的各种应用将会被用户抵制不用
D.将让用户采取抵制新零售的各种应用的态度
20、 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摘录,请根据应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5分)
(1)记 者:听说你快退役了?
体操运动员:是啊,我的年纪大了,今年满十九了。(采访记录)
(2)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专家指教,谢谢聆听!(汇报结束语)
(3)同学们,近日,由于流感爆发,学校决定,本周六住校生全部回家,以防止疲情蔓延。(广播稿)
(4)您是《论语》研究专家,在《论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颇有心得,若能莅临本次研讨会并发表演讲,一定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权威指导。(邀请函)
(5)
(某市公安局竖式标语)
21、请把下面关于“思维导图”的示意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鲁迅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以唤醒国人为己任。那一年,他25岁。
材料二:2008年7月,石磊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说:“未来怎样,没有必要刻意去设计,踏实走好每一步,认真办好一件件小事,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后来的大学生村官负责就好。”那一年,他20岁。
材料三:1993年,马化腾大学毕业后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做编程工程师,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该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自娱自乐。1998年,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那一年,他27岁。
学校要组织以“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结合阅读这几则材料时生发的联想、感悟或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2020学年古县一中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 C (3分)
答案解析:A.“已经摆脱了”说法过于绝对,文中没有这个意思。B.“世界各国”范围扩大,原文第一段说“‘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D.“全面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误,原文中第三段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缩短”。
2、 B(3分) 答案解析:文中无假设论证。
3、 D (3分)
答案解析:强加因果。根据最后一段“今天,中国科技创新已进入收获期,国之重器频频亮相,大工程、大动作惊艳世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断将技术变革与生活需求有效融合,让科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没有因果关系。
4、C (3分)
答案解析: “就是因为”表述错误,材料二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5、D (3分)
答案解析: “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不是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的原因,材料三为: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许多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
6、 (6分)答案示例: ①从偶像与榜样来说,应注重提升自身艺术才华,爱岗敬业,展现良好公众形象;②从社会来说,要抵制不良文化侵蚀,以优秀文化滋养青少年;③从公众传播来说,应以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④从学校来说,应打造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
答案解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审美文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可以结合“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化品格灌入以青少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学校……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等内容概括得出。
7、B (3分)
答案解析: B.两处环境描写并没有形成对比,对炊烟袅袅升起的描写,主要是为了引出后面吃棠梨的情节。
8(6分)、答案示例:
①棠梨是充饥止渴的美味食物,在困境中的刘秀眼中酸甜温暖的煮棠梨就是一切。②棠梨是过去生活的象征,是对苦难生活的回忆和感恩,因为棠梨,刘秀才度过了困境,因为棠梨,刘秀心怀感恩。③是太平盛世的象征,雪白的棠梨花开放,棠梨树所在的村庄宁静祥和,人民安居乐业。
答案解析: “棠梨”在文中初次出现是一种救命的食物,让刘秀终生难忘。这也就让“棠梨”具有了另一层意味,即过去生活的象征。而结尾部分明显又有升华,“棠梨”又和太平盛世紧密相连。由此可得出答案。
9、 (6分)答案示例:
①以你的视角来叙事,拉近读者和小说中人物、事件的距离,增加亲切感。②以跑,继续跑为线索,引导读者进入刘秀的故事,更有紧张感,展现了刘秀从陷入困境到获得生机的变化过程。③多用心理描写和对话形式,使叙事更加集中,并能更准确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答案解析: 首先从叙事人称角度来看,文章以“你”的人称来写,更便于故事的讲述。然后从线索角度来分析,这篇文章以“跑,继续跑”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更有画面感、紧张感。然后从语言角度看,文章在讲述中多处使用了心理描写和对话的形式,这样更利于表达感情,叙事也更集中。
10、A (3分)
答案解析: “以御纂四经取与旧说别异处发问”中,“以御纂四经”为介宾短语,修饰谓语动词“取”,故“取”前不可断开,由此排除B和C,“取与旧说别异处”又明显与“发问”构成修饰关系,“发问”前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A.译文:乾隆十二年,皇帝敕令各省学政查考时,在御编的四经中选取与旧说不同的地方发问,回答没有偏离主旨的,童生进入学堂,生员补位廪生。
11、D (3分)
答案解析: D.“为明清时代六部的最高长官”说法错误,明清时期,六部中设有尚书和侍郎,侍郎为辅佐尚书之职。清代,侍郎权力有所提高,和尚书一样可以单独上奏,但是官阶仍然低于尚书。故选D。
12、A (3分)
答案解析: 与文中信息一一对应,由“河南方闵雨,疏请缓征,并发仓平粜,”可知,“开仓按平价卖出粮食”一事发生在河南,由“署荆州,石首饥民聚众,扬言将劫仓谷。会一单骑往谕,系其强悍者,发仓谷次第散予之,众悦服。”可知“圆满解决饥民闹事的问题”发生在荆州。故选A。
13、 答案解析: ①“谕”:晓谕;“系”:拘捕;“发”:散发;译文:尹会一独自骑马前往晓谕,拘捕那些蛮横凶悍的人,打开粮仓拿出谷物按次序散发给挨饿的百姓,众人心悦诚服。(5分)
②“赈恤”:救济;“葺”:修葺;定语后置句“赈恤规条十六”,翻译时注意还原语序;
译文:尹会一制定出十六个救济的规章条款,给没有食物的人一个月的粮食,给没有住处的人发放修葺房屋的钱财。(5分)
14、 B (3分)
答案解析:“借‘风云龙虎’表达出对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的时局的忧虑”理解有误,应是表达世上并不缺少呼风唤雨的明主、贤臣。
15、答案示例:(6分)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伟略、鞠躬尽瘁,效忠蜀汉王朝的高度赞美和敬慕之情。
不同点:杜诗最后两句慨叹诸葛亮功业未竟而亡,充满了惋惜和遗憾。刘诗通过对诸葛亮、刘备君臣关系的赞扬,暗示自己得遇明主,一定效仿孔明,为国效力,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 示例:
答案解析:杜甫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与对君臣和谐的羡慕,抒发自己也希望能得遇明君赏识的感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则表达对诸葛亮未竟之功的惋惜与遗憾之情;而本诗中“智涉图深往事非,茅庐一论定真依”也是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风云龙虎随时有,鱼水君臣自古稀”也表达对君臣和谐相处的羡慕,但结合注释一可知,诗人也是受到忽必烈的礼遇,可见还有借其君臣关系来比喻自己如果受到明主赏识,也一定能如诸葛亮一般为国效力的意思。
16、(6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7、 D (3分)
【答案解析】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比比皆是:到处都是。“俯拾即是”偏指多得非常容易得到,而句中强调“杀熟”的现象到处都是,应用“比比皆是”。两全其美:做一件事情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句中用于形容双方互利共赢的情况,应用“两全其美”。独善其身:坐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也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的利益而对原则性的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句中强调的是处在经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不能避免被大数据“杀熟”,应用“独善其身”。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式急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句中强调强化治理大数据不能拖延,形式紧迫。应用:刻不容缓。
18、 C (3分)
【答案解析】原句存在两处语病:“消费”与“形成”搭配不当,“潜规则”与“不公开的”语意重复。只有C项修改到位。
19、 B (3分)
【答案解析】由括号前后文“将会影响……”“最终影响……”的主语都是“大数据‘杀熟’丑闻一再出现”这一现象可知,补写的句子的主语也应为此,据此排除A、C两项。根据前文语意可知,不屑地句子应是对“态度”一词的具体描述,据此对比B、D两项可以发现,两项虽表意相似,但是D项“将”与前文“将会”有所重复,而且“让用户……的态度”的表述也不如B通顺、简洁,故B项更恰当。
20、 (5分) 示例:
(1)将“我的年纪大了”改为“我快超龄了”;
(2)将“聆听”改为“倾听”;
(3)将“全部”改为“全都”;
(4)将“颇有心得”改为“成果丰硕”;
(5)将“竖式”改为“横式”。
【答案解析】(1)十九岁不能成为“我的年纪大了”,因为体操有年龄限制,所以应改为“我快超龄了”。
(2)“聆听”是仔细听,一般是用于自己听取长辈或上级的话,语境是专家听我的话,只能用“倾听”。
(3)广告语要注意防止谐音,“全部”谐音“全不”,应改为“全都”。
(4)“颇有心得”形容研究专家程度不够,专家是研究成果丰富,所以应改为“成果丰硕”。
(5)现代社会正常使用横式标语,标语横式为:指望传销致富,生活没有出路。
21、(6分)答案示例:思维导图一般借助PC端、移动端等工具,运用手绘或使用软件等方法完成,具有清晰、直观、有色彩、可发散等特点,其用处是:记忆、学习、整理、思考等。
【答案解析】本图的中心是“思维导图”,左右两边介绍了它的方法、工具、特点和用处,这四项又分别对应的不同数量的内容,解答时应以“思维导图”为说明主体,把它的四个方面都涉及到,图中的任何一项内容都不可少,安排好合理的说明顺序,语言要简洁,注意字数限制。
22、【答案解析】本次作文是一道任务型的新材料作文题。试题瞄准当今中学生教育的热点,聚集“生涯规划”这一关键词。
文题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文章立意应建立在对三则材料整体的把握上,应该探究三则材料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首先,三则材料出现的人物虽然同属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但在生涯规划上都是成功的,富有意义的,他们的生涯规划对年轻人具有正向启发、导引作用。
第一则材料:鲁迅先生在观“日俄战争教育片”之后,“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以唤醒国人为己任”。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生涯规划是在现实的刺激下,将国家民族的责任扛在肩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则材料:石磊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的人生规划没有“刻意去设计,踏实走好每一步,认真办好一件件小事,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后来的大学生村官负责就好。”他的人生规划强调“踏实”“负责”,也强调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第三则材料:作为编程工程师的马化腾在实践中“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自娱自乐。”可以看出,马化腾的生涯规划,是根据认识的提高、时代的需要并在实实践中摸索探究出来的,同时强调生涯规划应该与社会的实用需求紧密结合。
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中三位人物在做出人生规划时,都处于青年时期,他们的生涯规划,都是立足高远,经过了自己独立思考,是在实践中深思熟虑不断摸索探究的结果;同时,都把自己的生涯规划和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国家和民族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考立意:
1、青年人的生涯规划,要植根于时代的需要、民族的需要,具有社会使命感、责任感。
2、青年人的生涯规划,不要一蹴而就,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在实践中观察、思考、调整、改变,最后才能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3、青年人的生涯规划,不应盲目从众,而应独立思考,最后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4、青年人的生涯规划,应该年轻时开始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奋斗方式。
5、青年人的生涯规划,应该在明确目标后,应立足当下,认真踏实,知行合一。
文言文译文:
尹会一,字元孚,直隶博野人。雍正二年的进士。雍正五年,出京任襄阳知府。汉水暴涨,毁坏了护城的石堤。尹会一督促修建,分派督办工事的官员巡视工役,百姓忘记了劳累。尹会一暂时管理荆州,石首挨饿的百姓聚集在一起,扬言将抢劫粮仓中的谷物。尹会一独自骑马前往晓谕,拘捕那些蛮横凶悍的人,打开粮仓拿出谷物按次序散发给挨饿的百姓,众人心悦诚服。
乾隆二年,尹会一入朝拜见皇上,被指派暂任广东巡抚,他因为母亲年老推辞了。尹会一被调派暂任河南巡抚。河南因为连绵大雨而忧虑,尹会一上奏请求延缓征税,并且打开粮仓按平价卖出粮食,不拘泥于留七成卖三成的旧例,看情况缓急确定多留还是少留,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乾隆四年,黄河、沁水齐涨,临近黄河的四十七州县全部受灾。尹会一制定出十六个救济的规章条款,给没有食物的人一个月的粮食,给没有住处的人发放修缮房屋的钱财,延缓征税,减少卖出的粮食,截留漕运,借出粮仓的米,米不够,就转移其他郡的粮食来救助,让富裕的百姓参与救济;并且借多余的房屋让贫穷的人居住,修建棚户房舍,安置流离失所的人,免除米税,让百姓参加灾后重建获得钱粮来代替赈灾,种植蔓菁帮助百姓获得食物,帮助百姓培土育种,施药,还招请生员考察各地;又命令各地官员对于背井离乡寻找食物的人,要供给他们粮食,让他们拿做工来抵偿,到了新年由官府准备钱物送他们还乡。
尹会一母七十多岁,他上奏章请求为母亲养老送终,皇上知道尹会一孝顺母亲,尹会一的母亲李氏之前也因为节孝被表彰,有贤德的名声,皇上便亲赐诗歌进行褒奖。尹会一做官有好的政绩,一定归功于他的母亲。尹会一在家闲住时,开设义仓,置办义田,兴班义学,说都是出自母亲的想法。母亲去世,尹会一年纪已超过五十,守丧全遵循古礼。乾隆十一年,守丧期满,被朝廷征召授予工部侍郎,督理江苏学政。
乾隆十二年,皇帝敕令各省学政查考时,在御编的四经中选取与旧说不同的地方发问,回答没有偏离主旨的,童生进入学堂,生员补位廪生。尹会一请求让在册报的生童考试经解,另外安排日期考问,不在册报的童生,一概不补考经解。交由礼部审议后施行。尹会一认为江南地区人文兴盛,务实的文风盛行。他尝经前往拜访东林书院的道南祠,镌刻《小学》公布给士子们看。处士是镜在舜山墓旁的小屋隐居,尹会一亲自前往拜访,并向朝廷推荐。侍郎方苞隐居在清凉山,他徒步去拜访,行弟子的礼节。尹会一校勘文字详细慎重,文人士大夫心悦诚服。乾隆十三年 ,转任吏部,仍然保留学政一职。尹会一勉强支撑病体去查考,到松江,就去世了。
相关文档
- 2017-2018学年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2021-06-0414页
-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2021-06-0414页
- 语文卷·2018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2021-06-0418页
-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1-06-0410页
- 【语文】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2021-06-0414页
-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192021-06-0414页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二中高二2021-06-0427页
-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一中学2019-22021-06-0427页
- 语文卷·2018届山西省灵丘一中高二2021-06-0410页
- 【语文】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欧阳遇2021-06-0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