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1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循环练 13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青纱帐是属于北方的,它粗犷、豪放、壮阔,像北方汉子一样________________。青纱
帐是在盛夏时节形成规模的,一人多高的玉米、高粱,士兵一样列队而立,一列列,一排排,
一片片,齐整而又周密,像绿色的帷帐。一直到立秋,青纱帐恪守着阵地,北方的沃野上铺
展开来的全都是密不透风的青纱帐。那是土地史上最绿的时代,绿得________________,波
澜壮阔。风过时,绿波起伏,仿佛绿绸一般荡漾着。
小时候,我喜欢站在高处俯视壮阔的青纱帐。秋风起,我和伙伴们攀上高高的土坡,居
高临下,挥着手臂在风中高呼:“风儿风儿好凉快,庄稼庄稼快熟咧……”( )。青纱帐
里 , 玉 米 、 高 粱 们 ________________ , 迎 风 而 动 , 它 们 修 长 的 叶 子 摇 摆 着 , 仿 佛
________________的女子。那么多玉米、高粱,站成了无比壮观的青纱帐。居高临下看青纱
帐,只觉得眼前绿色奔涌,波澜壮阔。如果不是在高处,人会淹没在绿海里的,找都找不到。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一人多高的玉米、高粱,士兵一样列队而立,一片片,一列列,一排排,齐整而又
周密,像绿色的帷帐。一直到立秋,青纱帐恪守着阵地,北方的沃野上铺展开来的全都是密
不透风的青纱帐。
B.一人多高的玉米、高粱,士兵一样列队而立,一列列,一排排,一片片,齐整而又
严密,像绿色的帷帐。一直到立秋,青纱帐恪守着阵地,北方的沃野上铺展开来的全都是密
不透风的青纱帐。
C.一人多高的玉米、高粱,士兵一样列队而立,一片片,一列列,一排排,齐整而又
周密,像绿色的帷帐。一直到立秋,青纱帐坚守着阵地,北方的沃野上铺展开来的全都是密
不透风的青纱帐。
D.一人多高的玉米、高粱,士兵一样列队而立,一列列,一排排,一片片,齐整而又
严密,像绿色的帷帐。一直到立秋,青纱帐坚守着阵地,北方的沃野上铺展开来的全都是密
不透风的青纱帐。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青纱帐好像听到我们的呼声,发出“唰啦啦”的声响,似乎是在回应我们
B.青纱帐好像听到我们的呼声,似乎是在回应我们,发出“唰啦啦”的声响
C.发出“唰啦啦”的声响的青纱帐好像听到我们的呼声,似乎是在回应我们
D.似乎是在回应我们的青纱帐好像听到我们的呼声,发出“唰啦啦”的声响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顶天立地 熙熙攘攘 欣欣向荣 长袖善舞
B.顶天立地 水泄不通 亭亭玉立 翩翩起舞
C.巍然屹立 水泄不通 欣欣向荣 翩翩起舞
D.巍然屹立 熙熙攘攘 亭亭玉立 长袖善舞
4.下面一则通知,在格式和内容上都有不妥之处,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 分)
通 知
公司决定于 6 月 6 日上午 8 点,在第二报告厅召开第二季度总结大会,商讨下半年计划,
总结上半年经验教训,请中层以上全体干部准时光临。
××××年×月×日
××总公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某种门禁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图,请把该工作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
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6 字。(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6~7 题。(9 分)
秋日赴阙①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②太华,指华山。
6.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写红叶萧疏,长亭饯别,交代了季节、地点,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
B.颔联大笔勾勒,雄浑苍茫。骋目远望,残云缭绕太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中条山。
C.颔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以“疏雨”烘托中条山,于沉静中显出飞动的意趣。
D.颈联写出山色和树色迥然不同,东海与黄河一起咆哮,绘声绘色,意境辽阔壮远。
7.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古代诗人常借江水东流来抒发愁情。比如李煜在《虞美人》中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不尽的愁怅。
(2)柳永在《雨霖铃》中表达古今不变的离别之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9 分)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单一国家已经难以独自面对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应对当前经济
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
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
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
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
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
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一家唱
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
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表明,这一伟大创举是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超越与创
新。它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
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
拓展发展新空间,帮助各参与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各参与国是
平等贡献者、受益者,甘苦与共、命运相连,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
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
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
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
“一带一路”建设还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
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文明多样带来文明交流,文明交流孕
育文明融合,文明融合推动文明进步——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在尊重文明多
样性的基础上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一带一路”建设高
度尊重文明多样性,致力于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为形成国际合作新格局、解决当前人类共
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选自 2018 年 1 月 29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使得中国有能力为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
的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B.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发展瓶颈期,积极寻找与他国新的合作方式
已成为全球共识。
C.“一带一路”建设是为了实现合作共赢,它重构了现有的国际机制,有利于构建新
型国际关系。
D.在中国的领导下,“一带一路”建设的各参与国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经济全
球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论述了“一带一路”产生的背景、具体措施和重要意义,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B.文章谈及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
承找到历史依据。
C.第三段用“共享的百花园”设喻,指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为了实现与其
它国家的共同发展。
D.文章末段立足“文明”的角度,高屋建瓴地论述了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作
用,见解深刻。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既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又有美好的前景,可以说是植根
历史,面向未来。
B.“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彰显了广阔的全球视野和博
大的人类情怀。
C.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可以解决当前全球
化面临的问题。
D.文明多样会促进文明进步,所以“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尊重文明多样性,致力于建
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循环练 13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
1.D 两处错误:“玉米、高粱……周密”搭配不当;“恪守着阵地”搭配不当。
2.A 联系上下文。
3.B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巍然屹立:形容高大雄伟,不可动摇。
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亭亭玉立:
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势繁盛。翩翩起舞:形容轻快
地跳起舞来。长袖善舞:原指代人的袖子越长,跳舞越好看,现多用来比喻做事有所依靠,
更容易成功。
4.(1)“光临”改为“参加”;
(2)“商讨下半年计划”和“总结上半年经验教训”互换位置;
(3)落款处日期“××××年×月×日”应放在通知发出者“××总公司”的下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作答时,既要关注通知的内容,又要考虑其格式
是否规范。“光临”,敬词,称宾客的来到,用在此处不合乎语境。“商讨下半年计划,总
结上半年经验教训”属逻辑错误,应先“总结上半年经验教训”再“商讨下半年计划”。通
知的日期应该放在署名的下方。
5.门禁控制器首先要采集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未识别须请求再测;若人脸识别通过,
可进入指纹信息采集;若指纹识别未通过,也须请求再测。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都通过,
则验证通过,打开门禁。
6.D D 项分析错误,颈联写诗人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黄河从北面奔
涌而来,在潼关外头猛地一转,径向三门峡冲去,翻滚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河声”后
续一“遥”字,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绘声绘
色,给人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
7.①孤寂、凄凉之情。萧萧红叶、飘飘残云、淅淅秋雨使诗人顿感孤寂与凄冷。②不
舍之情,离别之愁。长亭秋晚,把酒话别,依依不舍。③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将到
都城长安,却仍然梦到家乡的渔樵生活之乐,足见诗人的隐匿情怀。
8.(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A B 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发展瓶颈期”于文无据;C 项“它重构了
现有的国际机制”不对,与原文“一带一路建设……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矛盾;D 项“在中国的领导下”错,有悖原文“各参与国是平等贡献者、受益者”的说法。
10.A 文章没有论述“一带一路”的具体措施。
11.C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只是为解决当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关文档
-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掘金系列金2021-06-0412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021-06-044页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2021-06-048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5 Ⅰ 考2021-06-0436页
- 高考语文考前专项复习资料:图文转换2021-06-046页
-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2021-06-0446页
-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6古代诗歌的2021-06-043页
-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省)课件2021-06-0428页
- 2013高考语文安徽卷2021-06-0412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专题7 考点52021-06-0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