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精练
(12)过秦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膏腴(yú) 藩篱(fān) 范蠡(lí) 蒙恬(tián)
B.逡巡(qūn) 锋镝(dí) 蹑足(niè) 崤函(yáo)
C.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 囊括(náng)
D.隳名城(huī) 户牗(yǒu) 棘矜(jīn) 氓隶(máng)
2、下列各项中加粗字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奋六世之余烈 以致天下之士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3、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涛光养晦,不能自
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
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
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
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值得后人
深思和借鉴。
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
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甲)”,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
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意气风
发,“(乙)”;而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一愁莫展且自感怀才不遇,“(丙)”。有的甚至义气用
事,自暴自弃,于事无补,于己有害。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出世”情怀,自用其才。因为古人早就告诉
我们:“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1.文中加粗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睿智(ruì) 涛光养晦
B.何啻(chì) 宦海沉浮
C.痼疾(gù) 一愁莫展
D.愤懑(mǎn) 义气用事
2.上面所选文段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深笃 B.刚愎自用 C.自暴自弃 D.出世
3.依次填入第三段甲、乙、丙三处的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语言独具特色,如辞赋一般,辞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句子长短相
间,读来朗朗上口。
B.文章先叙述史实,说明秦由兴到衰的过程,再列举大量的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仁义不
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收到了水到渠成之效,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C.文章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和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装备和素质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
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九国的力量强大,结局却是 “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D.全文在叙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诉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行仁义的主张。作
者的目的是借古讽今,劝后世帝王以秦朝为鉴,施行仁义, 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手法描写秦始皇以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吞二周
而亡诸侯,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杜牧则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结,向当朝
统治者敲响警钟,提醒他们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
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 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
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
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
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
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
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
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节选自《过秦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振长策而御宇内 御:统治
B.将数百之众 将:率领
C.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D.赢粮而景从 赢:胜利
2.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 而:连词,表顺承
B.以愚黔首 以:连词,表目的,用来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乃:连词,表转折,却
D.余威震于殊俗 于:介词,在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而倔起阡陌之中”相同的一项是( )
A.聚之咸阳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C.蚓无爪牙之利 D.甚矣,汝之不惠
4. 下面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始皇实行暴政的一 组是( )
①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② 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⑤ 隳名城,杀豪杰 ⑥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A.① ④ ⑤ B.② ③ ⑤ C.③ ⑤ ⑥ D.② ③ 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文字主要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第一段文字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形势等方面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在铺叙中显
现暴政,为后文的“仁义不施”作铺垫。
C.第二段文字写陈涉的出身、才能、地位、人数、兵器等,与第一段的秦始皇层层对比,说明
灭亡秦朝极为容易。
D.第二段文字写陈涉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这说明暴政不得人心,意在讽谏汉文帝应吸取
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仁政。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范蠡”的“蠡”应读 Iǐ。B.“崤函”的“崤”应读 xiáo。D. “棘矜”的“矜”
应读 qín,“氓隶”的“氓”应读 méng。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 项,前者是动词,沿袭;后者是介词,凭借。B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C项,前者是连词,来;后者是介词,凭借。D 项,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连词,表修
饰。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C; 3.C
解析:1.A 项,“涛光养晦”应为“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按捺,
柔化,隐藏。因此不能用“涛(波涛)”。B项,全都正确;C 项,“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
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因此不能用
“愁(忧愁)”。D 项,愤懑 mèn,“义气用事”应为“意气用事”;意气用事:意气:主观偏激的
情绪;用事:行事。缺乏理智,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因此不能用“义气(节烈、正义的
气概)”。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
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符合语境。A项,深笃:形容感情深厚诚挚。与诗人们眼
光不搭配,应改为“深邃”。B 项,刚愎自用: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
是,固执任性。感情色彩不对。D 项,出世:依据前后语境,应该改为“入世”,指步入社会,投身
于社会。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3.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作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
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甲处结合后面
内容“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
情绪多变”选填“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乙处根据前面内容“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
因此选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剩下一句填在丙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劝后世帝王”错,贾谊写作此文
的目的是劝谏汉文帝。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振长策而御宇内; 履至尊而制六合; 2.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3.仁义不施而
攻守之势异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振,御, 履,制;2.赢,景;3.攻,鉴。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C; 3.A; 4.A; 5.C;
6.(1)在这时,(秦始皇)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世方针,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变得愚
蠢。
(2)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上兵拿着锋利的武器盘问过往
行人。
解析:1.赢:担负。
2.乃:连词,表承接,于是。
3.例句为省略了介词的省略句。A项是省略句, B 项是判断句,C 项为定语后置句,D 项为谓语
前置句。
4.②表明秦始皇统一天下;③表明秦始皇派良将防守;⑥表现了士的心态、行为。这三者均不
属于秦始皇的暴政。
5.“说明灭亡秦朝极为容易”的说法于文无据。
6.(1)句关键翻译词:“道”,治世方针;“言”,著作; “黔首”,百姓;“愚”,使……变得愚
蠢。(2)句关键翻译词:“劲弩”,手执强弩;“陈”,拿;“兵”,兵器;“何”,通 “呵”,询
问。
相关文档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8:第2021-06-046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过秦2021-06-046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10:第10课2021-06-049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2021-06-0318页
- 2020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过秦论(第2021-06-0310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5:第2021-06-0311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7:第2021-06-037页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过秦论课件新人2021-06-0338页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过秦论练习2021-06-0335页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过秦论课件2021-06-03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