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1.50 KB
  • 2021-06-03 发布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6课过秦论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6课 过秦论 本课话题——仁义 一、从课本中积累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定要用“仁义”来治理国家,对待人民。‎ 二、从生活中积累 仁和义向来是相辅相成,形影不离的,作为儒家文化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人生理想,它不仅是这千年的回音,也要成为当今社会中人们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坚持仁义,做仁义之人,才能成就坦荡荡凛然大丈夫,才能使人格升华,社会才有桃源之和谐。‎ 三、从历史中积累 ‎《吕氏春秋·有始览·听言》曰:“善不善本于义,不于爱。”把“义”作为道德的根本原理,而且表示这种原理和“爱”即仁是不同的。《礼记·丧服四制》曰:“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很明显,在古代一般思想者的心目中,“义”和“仁”的一个关键区别是,“仁”出于自然的感情,“义”为具有客观性的道理,两者都是道德意识与行动的重要基础。‎ 一、作者简介 最早的汉赋作者之一——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者之一。洛阳人。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有很大影响。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 其政论散文主要有《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 二、背景回放 明前车之鉴 18‎ ‎《过秦论》写于汉文帝即位初期。当时西汉王朝刚刚建立,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权,不重蹈秦王朝灭亡的覆辙。当时有许多政治家都思考和研究过这个问题,如陆贾、张释之、贾山等都曾著文陈述己见。其中最著名的是贾谊的《过秦论》。“过秦”,就是“言秦之过”,即“指责秦政之失”, 从而提醒汉朝统治者以秦史为鉴。‎ 三、相关知识 ‎1.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齐人博士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坑儒”。两件事合称“焚书坑儒”。‎ ‎2.文化常识 ‎(1)“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2)“百家”指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 ‎2.合从缔交 “从”通“纵”‎ ‎3.相举为一 “举”通“与”‎ ‎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 ‎5.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6.锄耰棘矜 “棘”通“戟”‎ 二、古今异义 ‎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 2.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3.国家无事 18‎ 古义:诸侯各国。‎ 今义:①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职能;②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4.分裂山河 古义:划分,分割。 今义:(使)整体事物分开。‎ 三、一词多义 ‎1.制 ‎2.亡 ‎3.固 ‎4.遗 ‎5.度 ‎6.因 ‎7.之 ‎8.及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称帝称王 ‎③将数百之众 将:率领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控制、统治 ‎⑤瓮牖绳枢之子 瓮:用破缸做 绳:用草绳拴 ‎2.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席:像席子一样 包:像包裹一样 囊:像口袋一样 ‎②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内:对内 外:对外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西、东、北: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北:在北方 ‎⑤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彩那样 响:像回声那样 景:像影子那样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追亡逐北       亡:逃兵 18‎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流血漂橹 漂:使……漂浮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使……相斗 ‎④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使……灭亡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地势 ‎②尊贤而重士 贤:贤人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尊贤而重士 重:敬重、看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弱,削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昧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 ‎(二)被动句 ‎①谪戍之众(“谪戍”含有被动意味)‎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表被动)‎ ‎(三)宾语前置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自若”即“若自”)‎ ‎②非亢九国之师也(现代汉语语序:非九国之师亢也)‎ 本文通过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贾谊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喻今,劝诫汉文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始皇的覆辙。‎ ‎                18‎ 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问题。‎ ‎1.下面对第1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重在突现秦有野心,写秦孝公的“兴”是为下文的秦“亡”做铺垫。 ‎ B.秦“取西河之外”,据史载,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昂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却以“拱手”二字概括,可见,政论叙史不看重历史过程的本质,而讲求细节的准确。‎ C.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本文不是赋,却明显带有赋的特色,如本段连用“席、包、囊、并”四语,极尽铺排渲染,加强了语势。 ‎ D.“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一“窥”字,透出了秦伺机而动的野心,写出了他偏居一隅的地位,也暗示了周天子地广人众、位高权重的形势。这就反衬了下文“拱手”而取的强秦之强。‎ 解析:选B B项,“政论叙史不看重历史过程的本质,而讲求细节的准确”说法错误,并且不是“拱手”所表达的意思,“拱手”形容秦国取得土地不费吹灰之力。‎ ‎2.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1段用排比句式,极力渲染了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 ‎ B.商鞅辅佐秦孝公制定了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于是秦国日益强大。 ‎ C.崤山以东各诸侯以合纵策略对抗秦国,作者从人才、土地、兵力和财物四个方面突出显示诸侯力量雄厚。 ‎ D.九国最后被秦所败,争相割地,臣服于秦,合纵解体。‎ 解析:选D D项,先后顺序应是合纵解体,争相割地,臣服于秦,最后被秦国打败。‎ 二、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问题。‎ ‎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②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③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18‎ ‎④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⑤作者依次从政治、刑法、文化、军事、地理形势各方面铺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解析:选C ②本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统一全国,秦朝势力空前强大。⑤“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不对,本段主要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并把这看作是子孙万代的基业,“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文中无体现。‎ ‎4.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自开国以来至于始皇已有六代,首句采用了排比句式,极言始皇之强威震四海。‎ B.本段先极力渲染秦始皇不可一世、声势显赫的统一事业,又写始皇的愚民、弱民政策和加强防御力量的种种措施。为下文写秦国迅速灭亡做了准备。‎ C.“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是说秦始皇对内实行愚民政策;“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是写其弱民政策。这为文末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埋下了伏笔。‎ D.本段极力形容始皇一朝的强盛,行文如奔腾的江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浩浩荡荡。文段末句刻画出秦始皇洋洋得意、踌躇满志的心理。‎ 解析:选C C项,本段应该是为陈涉起义埋下了伏笔,为中心论点提供了依据。‎ 三、阅读课文第5~6段,回答问题。‎ ‎5.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涉有许多不利的因素,如战斗力低、人员少、武器差等。但也有有利因素,因为都是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所以陈涉深得民心。‎ B.作者用秦不施仁义而亡、陈涉施仁义而胜的事实,来劝诫汉文帝以秦朝为鉴,实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C.崤山以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而秦却亡于陈涉首倡的起义,原因在于秦朝不施行仁政。‎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句,暗含了对陈涉“氓隶之人”组织起义又使百姓再次受苦的责难。‎ 解析:选C A项,陈涉“深得民心”的原因并非因为他的出身,而是因为秦的暴政失去民心;B项,文中并没有“陈涉施仁义而胜的事实”;D项,“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没有责难之意,而是指陈涉一人起来发难,秦朝的社稷很快就毁灭了。‎ ‎6.下列对第6段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运用对比分析然后归纳得出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18‎ B.本段文字用了三项对比:秦国与崤山以东九国的实力对比,眼下的秦王朝与当年的秦国实力对比,陈涉与九国的实力对比。‎ C.本段文字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目的是劝谏汉初统治者施行仁政。‎ D.本段文字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阐述了“得天下易,守天下难”的观点。‎ 解析:选D D项,“阐述了‘得天下易,守天下难’的观点”不对,应是劝说汉文帝接受秦亡的教训,施行“仁政”治理国家与人民。‎ 四、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由叙事和议论两部分组成,叙事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事的升华。‎ B.本文作者采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国与六国的对比;秦国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 C.本文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及其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D.《过秦论》是历史评论,其主旨在于揭示秦王朝从兴盛到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解析:选D D项,本文的主旨应该是借古喻今,劝诫后人要吸取前人教训,不要重蹈覆辙,重演悲剧。‎ ‎   ‎[]‎ ‎[]‎ 18‎ [ ] [ ] []‎ 18‎ [ ]‎ []‎ [ ] ‎[ ] 18‎ [ ]‎ ‎[ ]‎ [ ] 18‎ [ ]‎ ‎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昂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叙史时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2.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 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字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有声有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象。行文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且句式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   关于始皇,历代文人墨客有着各种各样的评述,从“关河空锁祖龙居”到“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18‎ 直到现代闻一多《长城下的哀歌》,无一不对他极尽挖苦和嘲讽。死者已矣,那双挥斥时空的巨手,已不能粉碎后世这些大胆的冒犯者。然而对于始皇帝,我却有着自己的评价。‎ 秦始皇是一个成功的霸者,然而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王者。‎ 灭六国,有人说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当时的形势与罗马帝国解体时的欧洲何其相似,而欧洲为什么没有“顺应历史”统一呢?可见,一统天下,没有一种霸者的气概,是不可能实现的。想象一下分裂成数百个小国的中原会是怎样一种局面吧,恐怕,千年征战所流的血,得以太平洋来计算吧。‎ 书同文,车同轨,没有一种霸者之气,不以一种雷霆般的力量,想运转整个国家机器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只要看看当今世界多达千种的语言文字,看看山西省内的窄轨铁路,那些历史的必然论者就可以免开尊口了。后世骚客们写着由秦篆演化而来的文字,满中国溜达着咏怀古迹,嘲讽秦始皇时,大概没有想到这一点吧?‎ 筑长城,“你何曾挡住了匈奴、吐蕃”,闻一多先生看到了长城的不足,但他难道没有想到过,若没有长城,北方民族侵略中原的次数会成倍增多?中原百姓会有多少人惨遭屠戮?这一事实在人们心中怎么总比不上孟姜女的几把辛酸泪?没有始皇的豪霸之气,长城有可能出现于世吗?这个总不是什么历史的必然吧?‎ 总之,中国的历史绝对缺不了秦始皇这个隐透着青铜光辉的人物,他作为一个成功的霸者,以一种扭转乾坤的力量影响着中国历史,在长长的历史画卷中涂抹了重重的一笔亮色。‎ 这样的一个人物为什么不是一个合格的王者呢?不是因为焚书坑儒,不是因为劳民伤财修筑阿房宫、骊山陵,而是因为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全体人民的痛苦之上。为了一句“始皇帝死而地分”而用二万五千俘虏的鲜血染红五十里黄河;为了陨石上刻着的几个字,杀光了方圆十里之内的百姓,这些行为让“千古一帝”四个字染上了一片血腥;而蓬莱求仙、方士炼丹的行为,又为后人留下笑柄;就连上文说到的修长城,也因为大大超出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百姓的承受力而令天下苍生怨声载道。‎ 治国不能只靠力量,这是万古不灭的真理。‎ 静静地躺在骊山千尺黄土之下的始皇帝,面对着无数后人对他的各种各样的评价,不知又有何感想。‎ ‎[佳作赏析] ‎ 这是一篇气势磅礴的小论文,文章开始一口气从“灭六国”“书同文”“筑长城”三个方面对秦始皇之功大加赞美,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成功的霸者”,“以一种扭转乾坤的力量影响着中国历史”。但作者并没有忽略秦朝速亡的原因,用高度精练的笔墨写了秦始皇的残暴,得出“治国不能只靠力量”的真理。从写法上看,本文借鉴了《过秦论》铺陈的手法,在结尾点明观点,深得赋体文之妙。‎ 18‎ ‎(时间:40分钟 分值:56分)‎ 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合从缔交     B.赢粮而景从 C.相举为一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解析:选D A项,“从”通“纵”;B项,“景”通“影”;C项,“举”通“与”。‎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揭:高举 B.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控制、统治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可靠的 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爱护 解析:选D D项,爱:吝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以为桂林、象郡 D.以致天下之士 解析:选A B项,山东:古义,崤山以东,即秦以外的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C项,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作为;今义,认为。D项,以致:古义,用来招致;今义,导致。‎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B A项,前者是动词,沿袭;后者是介词,凭借。B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C项,前者是连词,用来;后者是介词,凭借。D项,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连词,表承接。‎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句形象地写出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概括了陈涉起义的结果。‎ C.本文全篇分析了秦灭亡的种种原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 D.文章最后一段得出的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18‎ 解析:选C C项,“分析了秦灭亡的种种原因”不正确,应该是分析了秦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5分)‎ 译文:  ‎ ‎  ‎ ‎  ‎ ‎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5分)‎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1)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这样险固的地势,拥有雍州这样(广大的)地区,君臣牢固防守,以便伺机夺取周朝的政权,怀有席卷天下、控制寰宇、统一四海、吞并各国的野心。‎ ‎(2)可是一人发难,秦王朝就毁掉了,(秦王子婴)自己死在人家的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不施行仁义,攻和守的形势就变了。‎ 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恬弟毅,位至上卿。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中车府令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始皇出游会稽,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赵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囚于阳周。胡亥又系蒙毅于代。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胡亥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 18‎ 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1.“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中“将”是动词,解释为率领。‎ ‎2.“是时蒙恬威振匈奴”中“振”通震。‎ ‎3.“信任贤之”中“贤”为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贤。‎ ‎4.“帝以高之敦于事也”中“敦”的意思是做事认真勤勉。‎ ‎5.“群臣莫知”中“莫”的意思是没有人,这句话可翻译为大臣中没有人知道。‎ ‎6.“胡亥又系蒙毅于代”中“系”的意思是“囚禁”。‎ ‎7.“日夜毁恶蒙氏”中“毁”的意思是“诋毁,诽谤”。‎ ‎8.“吾适北边”中“适”意思的是到、去。‎ ‎9.“何乃罪地脉哉”可翻译为为什么竟要怪罪切断地脉呢?‎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B.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C.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D.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解析:选C 这一句的断句主要在搞清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在此时极力劝谏,拯救百姓的急难,恤养老人抚育孤儿,致力于建设百姓的和平生活,却迎合秦始皇的心意大兴功作,这样看来,他们兄弟遭到诛杀,不也是应当的吗!‎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戎狄:先秦时对中国北方、西北等地少数民族的统称。所谓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这些都泛指除华夏族以外的民族。‎ B.丞相:是古代中国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职责为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 C.太子:在中国封建时代,皇帝的长子称太子或皇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又称储君,亦即未来的皇帝。‎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后来也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解析:选C C项,封建时代,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称“太子”,不专指皇帝的长子。‎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8‎ A.根据实地考察,对历史人物加以客观评价,体现了司马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B.蒙恬没能及时规劝秦始皇致力于建设百姓的和平生活,却迎合始皇之心耗费民力修筑长城,死不足惜。‎ C.启示后世人臣,要尽自己所能劝谏君王爱惜民力,使国家长治久安,而不应阿谀逢迎。‎ D.蒙氏兄弟被杀的根本原因在于没能帮助秦统治者安定民心,而不该归罪于切断地脉。‎ 解析:选D D项,司马迁并没有谈蒙氏兄弟被杀的根本原因在于没能帮助秦统治者安定民心,只是谈到蒙恬身为名将,该适时劝诫秦始皇而没有劝诫,却迎合秦始皇之心修筑长城。‎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6分)‎ 译文:  ‎ ‎  ‎ ‎  ‎ ‎(2)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4分)‎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1)蒙恬负责外面的事务而蒙毅常在朝内出谋划策,(他们)号称忠信,所以即使是各位将相也没人敢与他们相争。‎ ‎(2)我怎么得罪了上天,没有罪过却要死呢?‎ 参考译文:‎ 18‎ 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担任秦国的将领,进攻齐国,大败齐国,被任命为内史。秦国兼并天下后,便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向北驱逐戎狄,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修筑长城,依据地形,用来控制险要阻塞之地,起自临洮,直至辽东,绵延一万多里。于是渡过黄河,占据阳山,逶迤向北。军队冒着雨雪风霜在外十多年,驻守在上郡。这时,蒙恬威震匈奴。秦始皇很尊重宠爱蒙氏,信任他们,认为他们贤能。并且亲近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官位达到上卿。蒙恬负责外面的事务而蒙毅常在朝内出谋划策,(他们)号称忠信,所以即使是各位将相也没人敢与他们相争。中车府令赵高犯了大罪,秦始皇让蒙毅依法惩治他。蒙毅判赵高死罪,除掉了他的官籍。秦始皇因赵高平日办事认真勤勉,赦免了他,恢复了他的官职。秦始皇出行巡游会稽,到达沙丘时去世了,消息被封锁,大臣中没有人知道。赵高一向受到胡亥的宠幸,想要拥立胡亥,又怨恨蒙毅曾经依法惩治他而不为他开脱,因而有了害人之心,就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拥立胡亥为太子。立了太子以后,派使者用罪名命令公子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自杀以后,蒙恬感到疑惑就再次请求申诉。使者把蒙恬交付给执法官,囚禁在阳周。胡亥又将蒙毅囚禁在代地。(秦始皇的)丧车到了咸阳,下葬以后,太子即位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二世,日夜毁谤蒙氏兄弟,搜求他们的罪过,检举弹劾他们。胡亥派御史曲宫乘驿车去代地。使者知道胡亥的意图,不听蒙毅的话,最终(或“结果”)杀了他。二世又派使者到阳周,命令蒙恬说:“您的过错够多了,而且您的弟弟蒙毅犯有大罪,依法连累到您。”蒙恬深深地叹息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没有罪过却要死呢?”过了许久,才慢声地说:“我的罪过本来是该死的。起自临洮,连接到辽东,我筑城墙挖壕沟一万多里,这其间不会不切断地脉吧?这就是我的罪过了。”于是吞下毒药自杀。‎ 太史公说:我到北方边地,从直道(译者注:直道,道路名,为蒙恬主持修筑)返回,沿路看到蒙恬为秦国所修的长城堡垒,挖山填谷, 开通直道,确实是贱视百姓的人力物力了。秦国刚刚灭掉诸侯,天下人心没有安定,受伤的人没有痊愈,而蒙恬身为名将,不在此时极力劝谏,拯救百姓的急难,恤养老人抚育孤儿,致力于建设百姓的和平生活,却迎合秦始皇的心意大兴功作(译者注:有人译为“武功”,其实也包括修长城等),这样看来,他们兄弟遭到诛杀,不也是应当的吗!为什么竟要怪罪切断地脉呢?‎ 三、语言表达专练(12分)‎ ‎11.请用“贾谊”“忠君”“屈原”三个词扩写成一段话(词语顺序可以颠倒),谈谈你对贾谊与屈原异同的认识。(100字左右)(6分)‎ 答:  ‎ ‎  ‎ ‎  ‎ ‎  ‎ 参考答案: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贾谊是西汉初人,两人所处的时代虽不同,但他们的忠君思想却类似。而且他们都是忠君而被毁谤、怀才不遇的典范,也都是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和具有前瞻眼光的政治家,甚至可以说贾谊继承了屈原的精神衣钵。‎ ‎1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建阿房宫,直至秦朝灭亡,耗费数十年光阴、无数人力财力,阿房宫尚未全部建成,最终 18‎ 湮灭于历史的尘埃里,阿房宫也成为秦朝暴政的象征,并被视为反面例子载入史册。如今,西安计划投资380亿元再造一个“新阿房宫”,对阿房宫遗址加以保护,并打造出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投资规模和项目规划都可谓之大手笔,西安的雄心壮志可以理解,然而,数百亿元建“新阿房宫”是否值得呢?‎ 请就这一新闻事件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语言表达准确。‎ 答:  ‎ ‎  ‎ ‎  ‎ ‎  ‎ 参考答案:(示例一)地方政府搞大规模投资,并非仅仅是为了保护文物,更多是看中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从而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借机捞取政绩和利益。‎ ‎(示例二)重建“新阿房宫”表面上看重建古城受益很大,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改善城市环境,吸引游客等,但其副作用也不可小觑。‎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