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20 KB
  • 2021-06-04 发布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过秦论》学案7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过秦论》学案 ‎ 课时:2课时 年级:高一 设计人:高卫芳 审核人: 史云便 编号【语】13 ‎ ‎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日期 ‎‎2013-04-07‎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古喻今,借论秦之过以讽汉王朝施行仁政的进步意义。  ‎ ‎2.理清行文层次,品味语言 ‎3.诵读全文,把握语气,背诵最后三段。 ‎ 一、课前预习 ‎1、背景资料 贾谊,西汉洛阳人。年轻时就极负才名,深得文帝赏识。年仅20岁,就被召为博士,一年后,又升为太中大夫。贾谊学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曾针对时弊提出一套改革政治和法律的主张,却因此遭贵族和大臣们的嫉恨。他们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文帝逐渐疏远他,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念及其才,召回京都,拜为梁怀王太傅。此间,他又多次上疏,对抵御匈奴,发展农业生产,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提出过很有见地的意见。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太傅之责,更愁怀才不遇,"常哭泣,后岁余,亦死"。年仅33岁,所著文章,刘向编为《新书》。‎ 本文是史论。古人权衡时事,多以史为鉴。彰往察来,发人深省。所以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贾谊生活的时代,是汉王朝刚刚建立不久。经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长达5年之久的楚汉之争,连年战乱,使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极需要发展生产力,使广大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贾谊针对这种社会现实,作《过秦论》,"过秦"意即责秦之过,批评秦始皇施行暴政,从而达到讽喻汉文帝推行仁政的目的。‎ ‎2、相关名言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 ‎(4)然秦以区区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有余年矣。‎ ‎(5)前事不忘_______________。‎ ‎3、读准字音 崤(    )函        膏腴(    )          轸(    )        镞(    )‎ 笞(    )          恬(    )              藩(    )        瓮(    )‎ 牖(    )         逡(    )巡           氓(    )隶    阡(    )陌 谪(    )戌      隳(    )             合从(    )‎ 孝公既没(    )召(    )滑     俯首系(    )颈   践华(    )为城 行(    )伍    劲(    )弩      墨翟(    )    将(    )数百之众 度(    )长挈大比权量(    )力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朝(    )同列     一夫作难(    )‎ ‎4、通假字 从(    )      衡(    )     景(    )      倔(    )  ‎ 何(    )      有(    )     没(    )  ‎ ‎5、指出下列重点实词的含义 席卷           包举             囊括           因          膏腴             爱          致          从 属            追亡逐北     振             策          鞭笞            却          黔首      隳 瓮牖绳枢          斩木为兵            云集响应 ‎6、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二、探究解读 ‎1、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运用事实来证明其论点的?‎ ‎ ‎ ‎ ‎ ‎ ‎ ‎2、作者先用哪句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哪几句写他的对内政策?实行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 ‎ ‎ ‎ ‎ ‎ ‎3、写陈涉起义这段中,作者用哪些话分述陈涉社会地位低、才能不足、发难时兵员不多和武器简陋?哪句话概括了起义的结果?‎ ‎ ‎ ‎ ‎ ‎ ‎ ‎4、结尾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将陈涉和九国之师作了对比?“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是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的?‎ ‎ ‎ ‎ ‎ ‎ ‎ ‎5、课文第二段将诸侯与秦国对比,第五段将诸侯与陈涉对比,其作用是什么?课文还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这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 ‎ ‎ ‎ ‎ ‎ ‎6、贾谊认为:秦至二世而亡,是“不施仁义”的缘故。你怎样评价贾谊的论断?‎ 三、总结练习 ‎1、古今异义词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并起 流血漂橹 ‎2、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赢粮而景从 云集响应 内立法度 外连衡 南取百越之地 斗诸侯 序八州而朝同列 会盟而谋弱秦 以愚黔首 ‎3、一词多义 北 ‎ 追亡逐北 北收要害之郡 将军战河北 因 因利乘便 因遗策 虎因喜,计之曰 致 以致天下之士 致万乘之势 而致千里 延 延及孝文王 秦人开关延敌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策: 因遗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 弱 会盟而谋弱秦 弱国入朝 不若孀妻弱子 ‎4、特殊句式(翻译)‎ ‎(1)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 ‎(2)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3)倒装句 陈利兵而谁何。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四、拓展练习 ‎1、对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②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追亡逐北  ⑤赢粮景从  ⑥席卷天下  ⑦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 A、①⑤⑥/②③/④⑦/⑧     B、①⑤/②③⑧/④⑥/⑦‎ C、①⑤⑥/②③⑧/④/⑦     D、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B、齐明、周最……乐毅之徒通其意 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C、倔起阡陌之中                              D、百有余年 ‎4、翻译重点句子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