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0 KB
  • 2021-06-04 发布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练二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练二 一、【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 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 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 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 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 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 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 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 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 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 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 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 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 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 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 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 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 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 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 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 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 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 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 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 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 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 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 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 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 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 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 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 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 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 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 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 二、【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 一边吃茶一边盯肴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 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 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 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 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 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 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 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了我, 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 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 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 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 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 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 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 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 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 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 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 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 店追究责任,让他赔偿报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 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 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观点。 三、【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古渡头 叶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 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 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 “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 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 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 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 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 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 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 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 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 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 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 丧天良的事情吗?……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 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 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 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 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 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 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 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 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 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 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 “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 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伕子的事情告诉“我”,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 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 E.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 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鞋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做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 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 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 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 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 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 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 了。 “合适吗?”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 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 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 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 知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 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一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 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 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个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她没有别的 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人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 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 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 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 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 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 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 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 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 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 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 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 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守明照镜子时,“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 酸酸的”,寥寥数语,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偷偷监视 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C.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守明与未婚夫分别后见一黑影,大吃一惊,原来 是母亲,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节就颇具匠心。 D.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等 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分手时又主 动与守明握手,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 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五、【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数学家的爱情 李伶伶 ①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朋友都说他是数学 天才。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 ②一次,他跟一个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那天饭钱应该是 79.8 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可是服务员向他要 80 元。他说,不对吧。 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 80 元,就说,你们算错 账了,不是 80 元,是 79.8 元。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他说,你们怎么收费 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 元和 80 元能画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 ③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当晚就跟他分手了。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 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 ④数学家很苦恼。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 ⑤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 来算出结果。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比赛谁算得快。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数学家想跟她结婚, 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 ⑥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 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 没来,女老板临时顶替。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 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女老板抬头看 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 ⑦于是,数学家帮女老板算账,女友帮核实,女老板在旁边收钱。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 失了,剩下最后一位客人。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数学家算出客人 应付 182 元,女友说是 188 元。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最后让女老板算,女老板算完 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女老板说,我为什 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 你算一遍。客人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女老板说,您别生气,我 按您算的结果收钱。客人递过来 200 元钱,女老板找给他 18 元。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数学家 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女老板,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女友说, 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 ⑧女老板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一来二去,两个人成 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女老板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 啡厅。数学家经常来帮女老板算账,女老板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一年后的情人节,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们结婚了。 ⑨结婚那天,咖啡厅全部商品打八折。服务员问:开心果也打折吗?女老板说,当然不打,开 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女老板看着数学 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 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女老板说,傻瓜,因为我 看上你了呗!数学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 ⑩数学家不能原谅女老板,执意跟她离了婚。女老板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 (选自《小说选刊》,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第四自然段看似闲笔,其实承上启下,引导故事情节自然发展,引发阅读兴趣。 B.数学家和女会计都乐于助人,因爱好相同而相恋,最终分手根本上是性格使然。 C.小说题目匠心独运,既是对内容的准确浓缩,又包含明显的调侃意味。 D.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刻画了社会众生相。 E.小说通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启发读者思考爱情的真正涵义。 (2)小说第⑦段画线句子分别写到女老板和数学家女友两次“看看”,试就此对人物心理加以分 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最后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了账,这样处理有何作用?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 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参考答案 一、(1)DB(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A.C 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 不给分。) (2)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和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 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 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3)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资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4)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 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 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 生活方式的结束,精神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孤僻”说法不妥,文章中不能体现“孤 僻”。C.对主题的理解错误,属于主题扩大。E.“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错误, 应该是表现了六安爷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固守。 (2)这是一道标题含意分析题,要想答对答全,一般小说中的标题具有表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甚至一语双关。标题的作用往往和人物、情节和主题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具有点明时间、渲染气氛、 概括故事情节、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结构线索、组织全文的作用。 (3)综合以下三点作答:夸张的作用,反复的作用,结构的作用。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用了“几 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能够更好的突出百亩园对百姓的贡献,突出六安爷对 土地的不舍,也与现代工业进驻农村,田地荒芜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主题。 (4)本题考查关键语句对小说的人物及主题的理解。作答时应抓住“不是锄地”“是过瘾”等 词语,体会六安爷的内心世界,他是在抓住最后的机会与土地告别,读来令人唏嘘,也表现了他对 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守护。从中不难看出小说的主题,即现代科技对农村产生的冲击,引发作者的 思考。 二.(1)答 E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答 A、B 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 分。 (2)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 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 的存在而更加鲜明。(每答出一点得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 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性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 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每答出一点得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4)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理由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福害怕受 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②王有福放弃 索赔是担心上当受骗,说明他缺乏法律常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 的纵容,有害无益。 (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5 分,答出三点给 8 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可根 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1)A.“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分析错误。这样的见面地点是因为“我” 不认识王有福。B.“也有打官司的经验”属于无中生有。D.“经常发生的”的理解稍显牵强。 (2)此题考查小说中人物设置及其作用的分析鉴赏能力。题目问到“我”的作用,可根据第一 人称的写法对小说所起的一般性作用,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小说利用第一人称,可增强故 事的真实性,再加上这篇小说中“我”是事件的参与者,事件的发展变化是由“我”提议而产生的, 所以“我”起了推动情节的作用。而且 “我”主张索赔,小说主人公王有福则放弃索赔,因而这样 安排又使“我”起到了衬托人物的作用。 (3)分析小说的形象可从小说中对人物的直接介绍、描写以及和人物相关情节、人物等分析人 物的性格特点。从小说中王有福说话谦和、见了晚辈也要鞠躬等行为可知他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 囊的性格;从小说中他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这些是可以看出他胆小怕事、有点狡 黠的性格;从小说中他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等行为可看出他有点固执,但 不失本性善良的性格。 (4)这是一道答案并不唯一的探究性题目,答案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如果采取认同王有福 的立场,可从揣摩王有福的心理出发,根据小说中的有关内容,结合相关法律为酒店方面寻找理由; 考生如果采取认同“我”的立场,可从揣摩“我”的心理出发,根据小说中的有关内容结合相关法 律为王有福寻找理由。 三、(1)答 A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B 给 1 分;答 C、E 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的能力。B 项,“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 担心他谋财害命”分析不当,更多的是“我”为渡夫说出那样的话而震惊。C 项,“想告诉‘我’一 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错误。E 项,“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 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错误。渡夫并没忘记昨夜的事情,“我”看他主 要是被他洒脱淡定的表情打动。 (2)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 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首先,从渡夫与“我”之间直率的对话,以及渡 夫主动留“我”在船上住一宿,可看出他的热情坦诚和乐于助人;对话中,他直接表达了“欢喜你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这样的孝顺孩子”,可见他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其次,从他不愿给北佬兵当苦力以及在风霜雨雪中 坚持渡船等可以看出,他坚强不屈、不畏辛苦、自食其力的性格特征。再次,从他尽管抱怨老天不 公,但始终没有向命运屈服,可以看出他的坚韧不拔的品质,从他唱的歌声中可以看出他自由自在 的生活信念。 (3)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 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给满 6 分为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小说情节及其作用的能力。小说对渡夫故事的叙述主要从与“我” 的对话、“钱”的话题的引入以及他自身的叙述等角度来展开。“我”的介入,使得渡夫的故事更加 真实可信;“我”与渡夫之间关于“钱”的话题的引入,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对话和自述相结合的形 式使渡夫的故事简练而集中。 (4)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 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 既表现了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 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 两点给 5 分,答出三点给 8 分;给满 8 分为止)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结构安排的能力。小说以渡夫任情高歌为结尾,主要从小说的情节结 构、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歌声作结,在结构上引发了读者的无限想象;使得小 说人物——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分体现了他洒脱的一面;从小说主题上来看,表达了渡夫对自 由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四、(1)答 C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B、D 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B 项,此处不是对比。D 项, “捍卫”“念稿子”均不是日常生活语言,不能证明“地方色彩”。E 项,由“随意把鞋插进口袋” 不能分析出青年“有现代意识”。 (2)答案:①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②以鞋为线索, 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 表现。 解析: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一是 题目“以‘鞋’为中心”本身就提示了“鞋”的线索作用;二是“好处”类的题要结合思想内容思 考;三是要能正确地分析出本文的思想内容。 (3)答案:第一问: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女性形象。 第二问:①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②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解答本题要先审题。本题有两问, 要按顺序作答。其次,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等方面考虑。要抓住收彩礼、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做鞋、约会三个情节进行分析。再次,在分析守明的心态时,一定要从人物的心理描写进行分析。 重点分析做鞋时守明的心理。 (4)答案: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①从形式上看,“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文本;②从内容上看,小说是 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两者无法融为一体;③从人物塑造上看,“后记” 的“真实”事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观点二:“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①从形式上看,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从内容上看, “后记”的“真实”改变了小说的田园牧歌风格,于诗意中多了一丝冷峻;③从创作倾向上看,“后 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选好作答角度。 从“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与“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可知,本题的思维方向是分析小说 的结构。选好角度后,结合文本分析出为什么“独立于小说外”或“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最 后,根据结构的特点,从情节、主题、人物及创作倾向等方面分析“后记”的作用。 (1)A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包含明显的调侃意味”不准确;D 项,小说并无 肖像和环境描写;E 项,本篇小说的主旨是启发人们思考情商的重要性,而不是“启发读者思考爱 情的真正涵义”。 (2)①女老板的两次“看看”,表明她已经知道数学家算错,但对是否说明真相有些犹豫,最终 选择了偏向数学家,透露了对他的好感。 ②数学家女友的两次“看看”,表明了她的不解和气愤,她觉得这两个人不可理喻,于是怒而离 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句及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两个句子中的两处“看看”,第一个 句子写的是“女老板”分别看数学家及其女友,女老板的“看”是在揣测两人的关系,并思索在两 个人的答案中选择支持谁的答案为好;第二个句子写的是“数学家女友”分别看女老板和数学家, 她的“看”是对两个人都不认可自己答案的怀疑,以及对数学家的失望。 (3)①使故事情节平中见奇,形成高潮;②使女老板和数学家的形象更加丰满;③进一步揭示人 际交往中情商重要性的主题;④增添作品的情趣,让人回味。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安排技巧效果的能力。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可以从以下方面思 考:①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首尾呼应式,作 用是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③倒叙式开头,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④设疑式开头,作用是提 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⑤写景式 开头,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⑥出人意料式结局,作 用是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6 出、深化主题;⑦悲剧式结局,作用是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 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⑧大团圆式结局,作用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喜剧性的结尾与主 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⑨留白 式结局,作用是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4)赢得爱情的原因:精于数学计算,为人耿直,乐于助人。 失去爱情的原因:性格偏执,与人交往中缺少理解和沟通。 启示:①处理问题要坚持原则与变通并重,与人相处要善于理解和沟通;②原则就是原则,这 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回答时需要结合原文内容,梳理出 数学天才得到爱情和失去爱情的原因。本题第二问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探究能力。考生可结合现实进 行思考,并写出故事给自己的启示。注意不能脱离数学天才这个人物的职业及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