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7.54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 3 老人与海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以及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鲭.鲨(qīng) 祷.告(dǎo)
蹂躏..(lóu lìn) 皮开肉绽
B.吞噬.(shì) 拽.掉(zhuài)
攮.入(nǎng) 白浪涛天
C.舵.柄(tuó) 榫.头(sǔn)
攥.住(zuàn) 仓惶而逃
D.脊鳍.(qí) 桅.杆(wéi)
嗜.杀(shì) 为所欲为
解析:A 项,“蹂”应读“róu”;B 项,“涛”应为“滔”;
C 项,“舵”应读“duò”,“惶”应为“皇”。
2.下列各句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C )
①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然后就________了,但仍能听到它的
声音,可不一会儿连声音都没有了。
②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
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________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③现在已经天黑了,________天边还没有红光,________看不见
灯火,有的只是风,只是扯得紧紧的帆,他觉得大概自己已经死了。
A.消逝 以致 可是/也
B.消失 以致 因为/所以
C.消失 以至 可是/也
D.消逝 以至 可是/而且
解析:消失:(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表示从存在到不存
在。强调过程。消逝: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强调结果。①
句结合语境,应该选“消失”。以至: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
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用在下半句
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显然,
②句选“以至”。③句前面表示转折关系,后面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
进关系,所以选用“可是/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
鲨鱼。
B.只有一次,我在游泳的时候一脚踩在一条海鳐鱼上面,脚后
跟给它刺了一下,当时我的小腿就麻木了,痛得忍无可忍....。
C.它们甚至不去紧跟着鱼的气味,就并驾齐驱....地直朝着小船扑
来。
D.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
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解析:B 项,忍无可忍:要忍受也没法儿忍受,形容忍耐达到极
限。C 项,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
相等,不分高下。D 项,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
准备再干。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
A.它的脊背像剑鱼一样蓝,肚子是银白色的,皮是光滑的、漂
亮的。
B.它肚皮朝上……像一只快艇一样在水面上破浪而去。
C.它来到的时候就活像一头奔向猪槽的猪……
D.它在水面下游,高耸的脊鳍像刀子似的一动也不动地插在水
里。
解析:A 项,“它的脊背像剑鱼一样蓝”没有运用比喻修辞。
5.下列一组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
②《老人与海》,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是这一辈子所能写得
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③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
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④作品的寓意是象征性的,老人虽败犹荣。
⑤老人在海上搏斗了三天两夜,最后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
架。
A.①④②⑤③ B.②①⑤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②⑤①④③
解析:这段文字是对《老人与海》的评价,②句指明评价的对象,
①⑤句说明作品的内容,④说明作品的寓意,③句是对④句的解说。
6.关于《老人与海》,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
A.《老人与海》代表了海明威对作家和写作的一些看法。老人
就是作家的象征,捕鱼的技巧就是创作的方法与艺术,而大鱼则象征
伟大的作品。
B.老人和鱼似乎是一个硬汉的两种表现:一个体力不足但智慧
和顽强有余,一个不但强健而且沉着机智。鱼和老人似乎是一个不可
分割的双子座。
C.桑地亚哥是一个刚硬、坚强、不屈服的汉子,小说表现的主
题是“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
D.老人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精神,一种永恒的、
超时空的存在,超越了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抑或是失败的一
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解析:C 项,“小说表现的主题是‘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
错。
二、课内阅读
阅读《老人与海》中的文段,完成 7~10 题。
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
由于夜里的寒冷而痛得厉害。他想:我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
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
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
会赢了。它们是成群结队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
看到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时闪现的磷光。他用棍棒朝它们的头上打
去,听到上下颚裂开和它们钻到船下面去咬鱼时把船晃动的声音。凡
是他能够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去劈。他觉得有
什么东西抓住了他的那根棍子,随后棍子就丢掉了。
他把舵把从舵上拽掉,用它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
一次地劈下去,但是它们已经蹿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
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一忽儿一拥而上,当它们再一次折转身扑来的
时候,它们把水面下发亮的鱼肉一块一块地撕去了。
最后,一条鲨鱼朝死鱼的头扑来,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用
舵把对准鲨鱼的头打去,鲨鱼的两颚正卡在又粗又重的死鱼头上,不
能把它咬碎。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到舵把折断
的声音,再用那裂开了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去。他觉得桨把已经戳了
进去,他也知道把子很尖,因此他再把它往里面戳。鲨鱼放开鱼头就
翻滚着沉下去。那是来到的一大群里的最后一条鲨鱼。它们再也没有
什么东西可吃了。
老头儿现在简直喘不过气来,同时他觉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
道。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间害怕起来。他担心了一
会儿。不过那种味道并不浓。
他往海里啐了一口唾沫,说:“吃吧,Galano。做你们的梦去,
梦见你们弄死了一个人吧。”
7.选段对老人(桑地亚哥)的描写,主要采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
描写的方法。
8.选段最后一句“吃吧,Galano。做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弄
死了一个人吧”反映了老头儿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蔑视对手,不甘失败。
9.在与鲨鱼搏斗后,老人自己认为“他终于给打败了”,你是
怎么看待的?
答:老人认为自己给打败了,是因为他的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
因为他的身体、精神疲劳到了极点,他甚至后悔捕到这条鱼。但是,
在我们的眼中,他是一位胜利者,不仅仅因为他杀死了许多条鲨鱼,
更主要的是从他的搏斗经历中,我们看到他那高傲、坚强的精神,看
到了一个真正的硬汉子形象。
10.作者笔下的老头儿是一位怎样的典型形象?选段中描写老头
儿与鲨鱼搏斗时,产生过“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他知道一
切都完了”等心理,这样描写是否削弱了对老头儿形象的塑造?
答:老头儿是作者笔下最典型的“硬汉子”形象,他能面对险恶
形势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在与鲨鱼
搏斗时,老头儿有短暂的犹豫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的,这是几
乎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的想法,但是,当情势危急时,
老人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这样,不但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
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三、语言表达
11.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
老头儿看见两个褐色的鳍顺着死鱼在水里所不得不造成的那条
宽阔的路线游着。
答:老头儿看见两个褐色的鳍在游着,游动的路线是死鱼在水里
造成的,这条路线很宽阔。
12.请你根据学过的《老人与海》一文中塑造的桑地亚哥这一形
象,描述下图中的海明威头像。要求:①所写内容要能体现海明威“硬
汉子”的精神、气质;②要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③运用比喻、反问
两种修辞手法;④不少于 100 字。
答:示例:白发像雪花一样覆盖在他的头上,岁月也在他的额头
上刻下了痕迹,可是,一点不见他颓靡的表情、忧伤的神态。你看,
他那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犹如黑暗中的灯塔,可以照亮一切;目光犀
利且深邃,仿佛一把青锋宝剑,足以看穿一切;他的鼻梁高高挺起,
就是那络腮胡子也是那般刚毅。是啊,海明威一生,经历的事情太多
太多,但他从不言败。这不正是这个“硬汉子”的真实写照吗?
13.以下是 2007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钱学森的颁奖辞。
请参照其表达方式,以海明威为颁奖对象,写一篇“感动美国”颁奖
辞,100 字左右。
示例: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 年
归国路,10 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
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
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答:示例:你是硬汉性格的自我塑造者,两次世界大战使你遍体
鳞伤,但你仍用你有力的文体、出色的手法、精练的语言和简洁的文
风掀起了一场完美的“文学革命”。“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
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你虽走完了自己辉煌的
一生,但你性格中的刚毅、勇敢和坚忍却给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你是美利坚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
第二课时 拓展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知识是人生的目标吗?不是,知识不是人生的目标,它只是帮助
人省思而已。未经省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但一辈子只省思的人大
可视为没有活过。知识帮助省思,尽管知识过程可能很辛苦。知识是
过程而不是静止的一堆观念,因此,任何人想要一劳永逸,例如借助
于背诵“应试教育”提供的标准答案而获得知识的人注定与知识擦
肩而过。知识帮助人省思因为是在知识过程中的人,从而逐渐感悟自
己的人生有了经过省思的生活。所以,知识过程与人生感悟是相互纠
缠的共生演化过程。柏拉图想象的“知识”犹如心性天生就有的“种
子”,通过教育或其他方式被唤醒,于是萌芽成为知识。当然可以有
决定性事件的冲击,导致内心那颗种子的“觉悟”或“顿悟”。美军
士兵罗尔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所罗门群岛的生死体验,让他感
悟到一项义不容辞的使命,回到哈佛写了传世之作《正义论》。也可
没有任何观测到的决定性事件,于多年孤独的沉思中有伟大的感悟或
顿悟,我视野之内最精彩的智者克里希那穆提,是这一类型的似乎无
可比拟的典范。他说过,甚至思想,由于所思所想的都是陈述,也成
为阻碍心性自由的枷锁。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省思的人生是不值
得过的”,现在可以有逻辑上更准确的表达:(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知识帮助人省思是因为在知识过程中的人,从而逐渐感悟自
己的人生有了经过省思的生活。
B.因为知识帮助人省思是在知识过程中的,从而逐渐感悟自己
的人生有了经过省思的生活。
C.知识帮助人省思是因为在知识过程中的人,逐渐感悟自己的
人生从而有了经过省思的生活。
D.因为知识帮助人省思是在知识过程中的,逐渐感悟自己的人
生从而有了经过省思的生活。
解析:B、D 两项,无主语,排除;A 项,“逐渐感悟自己的人
生”是因,“有了经过省思的生活”是果,故“从而”应放在“有
了”前。故选 C 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最高的重要性感受是完全没有重要性感受
B.最不值得过的生活最值得过
C.完全没有重要性感受的人生等于没有活过
D.不可传授知识的获取才是值得过的人生
解析: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省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强
调“没有反省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C 项句意与之相近,即
“完全没有重要性感受的人生等于没有活过”。
3.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知识是人生的目标吗?”的问号,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B.人类难道不是需要勇于实践的人吗?
C.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
D.你的父亲批评你几句不可以吗?
解析:问号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结尾。疑问句末尾,用问号。反
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文段中的问号表疑问语气,A 项的问号也是
表疑问语气,B、C、D 三项中的问号表反问语气,所以答案选 A。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
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压力与肥胖有联系。但
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
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
激素水平在 24 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 8 点最高,凌晨 3 点最低。
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糖皮质激素
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
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
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压力产生的时间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
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5.请将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文字压缩成一句话。要求保留关键
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40 个字。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近日随长
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记者从陶行知教育基
金会了解到,与其他技术卫星不同,这枚卫星的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
年,将为未来科学之星接触航天前沿科技,搭建起天地之间的一座
“鹊桥”。
“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暨“天启三号”卫星,由北京国电
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苏新颖表示,长征
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国内航天发射史上的里程碑,“陶行
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随之成功入轨则是国内科普教育发展史的一
项创举。
答: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的“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升入
太空,国内科普教育完成创举。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诗中,诗人以采花裁衣为喻来形容自己刻意追求
完美外形的句子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
乱,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在异乡①
海明威
秋天,战争不断进行着,但我们再也不去打仗了。米兰②的深秋
冷飕飕的,天黑得很早。转眼间华灯初上,沿街看看橱窗很惬意。店
门外挂着许多野味:雪花洒在狐狸的卷毛上,寒风吹起蓬松的尾巴;
掏空内脏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着;一串串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翻
舞着。这是一个很冷的秋天,风从山冈上吹来。
每天下午,我们都上医院去。葬礼的仪式时常从院子里开始。我
的膝关节有病,从膝盖到踝节之间的小腿僵直,跟没有腿肚子似的。
医生说:“一切都会顺利的。小伙子,你是个幸运儿。你会重新踢足
球的,像个锦标选手。”
旁边的手术椅中坐着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个娃娃的手。
上下翻动的牵引带夹着那只小手,拍打着僵硬的手指。轮到他检查时,
少校对我眨眨眼,一面问医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主任大夫?”
他的剑术非常高超,战前是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术家。
每天,还有三个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到医院来。我们都佩着同
样的勋章,除了脸上包着黑丝绢的小伙子;他在前线待得不长,所以
没有得到勋章。
起初因为我佩着勋章,那些伙伴对我颇有礼貌,问我是怎样获得
勋章的。我便拿出奖状给他们看,上面尽是些冠冕堂皇的词语,诸如
“RATELLANZA”“ABNEGAZIONE”③,等等。但是透过这些辞令,
可以看出真正的含义:我的受奖仅仅由于我是个美国人。打那以后,
伙伴们对我的态度有点变了。
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剑术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当我
们坐在手术椅中,他总要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意大利语法。不过,他
却夸奖我的口语流畅。我们轻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语闲聊。有一天,我
对他说,意大利语一学就通,说起来挺容易,我不太有兴趣了。“嗯,
不错,”少校说,“那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语法呢?”于是他就教我
语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文完全变了样,以致当我脑子里语法概念
模糊时,不敢同他交谈了。
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机械治疗,可他总是按时上医院,从不
错过一天。当我学不好意大利语法时,他骂我是个丢人的大笨蛋,并
且说,他自己也是个傻瓜,煞费心思来教我。少校长得矮小,却笔挺
地坐在手术椅中,将右手伸入机器,让牵引带夹着手指翻动,眼睛直
盯着墙壁。
“要是战争结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打算干些什
么?”少校问我,“注意,语法要正确!”
“回美国。”
“结婚了吗?”
“没有,但很想。”
“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恼火,“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
“为什么,少校先生?”
“别叫我少校先生。”
“为什么男人不应该结婚?”
“不该,就是不该,”他怒气冲冲地说,“即便一个人注定要失
去一切,至少不该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陷
入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他说着,眼睛直瞪着前面,显得非常恼怒,痛苦。
“可为什么一定会失掉呢?”
“肯定会失掉,”他望着墙壁说,然后,低下头看着整形器,吱
吱咯咯地把小手从牵引带里抽出来,在大腿上狠狠拍几下。“肯定会
失掉,”他几乎大吼了,“别跟我争辩!”接着他对看管机器的护理
员叫道:“来,把这该死的东西关掉!”
他回到另一间诊室去接受光疗和按摩了。一会儿,我听见他向医
生请求借用电话,后来,门关上了。他重新回到这间房间时,我正坐
在另一个手术椅中。他披着斗篷,戴着帽子,径直朝我坐的地方走来,
把一条胳膊搁在我的肩上。
“真对不起,”他说,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刚才我
太失礼了。我妻子刚去世。请原谅。”
“噢……”我惋惜地说,“非常遗憾。”
他站在那儿,咬着下嘴唇。“忘掉痛苦,”他说,“难哪!”
他的目光越过我,望着窗外。接着他哭了。“我简直忘不掉悲
痛。”他边说边哽咽着。然后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
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
手术椅,昂然而去。
医生告诉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轻,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残废不能
再打仗后,才同她结婚,她只病了几天。谁也没料到她会死的。在少
校坐的手术椅的对面墙上,挂着三张照片,都是类似他的病例,但已
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医生是打哪儿弄来这些照片的。
我一向以为,我们这些人是第一批来试验医疗器的。不过,少校对那
些照片却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
(本文有删节)
注:①本文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②米兰:意大利西北部城市。
③意大利语,意为“友爱”“克己”。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我”和一群伤兵每天都到医院治疗,“我”伤愈后还能踢
足球,而少校这位战前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手,战后却不能击剑了。
B.很多伤兵都得了勋章,意大利为了表示友谊,授予了“我”
这个美国兵勋章,其他人因此改变了对“我”的态度,“我”感到很
伤心。
C.当“我”追问为什么不能结婚时,少校怒气冲冲地告诫
“我”,表情可怕,少校这种似乎不近情理的言行,表达了他的无限
悲愤。
D.作者用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洗练传
神的语言、简单白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反战思想和对和平的
向往。
解析:B 项,“‘我’感到很伤心”于文无据。
8.小说开头所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
么作用?
答:特点:深秋迟暮、寒冷凄凉、萧瑟阴郁。作用:烘托出人物
的迷茫、苦闷、消沉、绝望,及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
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9.小说标题“在异乡”含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
答:①战火纷飞的意大利,对于故事的叙述者“我”——一个美
国人来说,是异国他乡;②远离战争的米兰城,对于经历了血与战火
的伤病员来说,是另一个世界,而他们的希望是用和平治疗好战争的
创伤;③战争的创伤导致这些九死一生的军人疏离社会,与正常的生
活“隔绝”,孤寂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3老2021-06-049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3课老2021-06-0419页
- 新教材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基2021-06-047页
-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021-06-046页
- 2020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老人与海2021-06-035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2021-06-038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2021-06-0336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3课老2021-06-0320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2021-06-031页
- 人教版必修3语文 1-3《老人与海》2021-06-0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