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6-04 发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编知识专题突破篇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一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一) 一、(2016·东北三省四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追忆陈忠实:他用作品写出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 陈忠实出生在白鹿原下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中,他的大半生都在白鹿原上度过。从读小 学到当民办教师,到在公社工作,又调至区文化局,他没离开过那片土地。他曾说:“我的 创作正得益于我在乡村工作的二十年,特别是我在公社工作的十年。那是我对中国乡村的体 验、理解及生活积累最重要的时期,对农民世界的了解和感受,是我后来创作农村题材小说 的动因。” 在农村生活和工作的岁月里,陈忠实基本终止了自己爱好的写作,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 投入到乡村工作上。当时公社管辖 30 多个自然村,这些地方,他不知跑了多少回,有好几 个村子他一住就是大半年,甚至都能叫上各家人的名字。直至成为专业作家,他也是带着铺 盖回到老家的乡村院落潜心创作。 上世纪 80 年代,陈忠实调入陕西省作协,这一次他结束了自己的“上班族生活”,回 到了这个农家小院。专业作家的身份,让陈忠实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在地方县志和 当地老人的回忆之中,陈忠实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曾是陕西响应中国革命最早的地区之一, 这燃起了他的创作热情。《白鹿原》的创作期间,陈忠实经历了许多艰辛。孩子多,生活负 担重,家里的老屋破败不堪却无钱修缮,遇到下雨天,家里甚至找不到一块不漏雨的地方睡 觉。陈忠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创作的。后来,陈忠实借住在亲戚家的小屋中,一张小 桌、一个板凳,成为他笔下中国乡村历史风云变幻的发源之地。 对于《白鹿原》的写作,陈忠实说:“我在创作时必须把自己关在屋里,屋子虽破,但 安静。在这里,笔下的人物仿佛都在我的周围活动,要是屋子里进来一个人,那些人物就都 吓跑了,我也就写不出一个字了。”陈忠实在农家小院一住就是十年,直到《白鹿原》出版, 他才回到西安。1993 年,51 岁的陈忠实出版了成名之作《白鹿原》。为了这部作品,陈忠实 从 1988 年 4 月动笔,到 1992 年农历腊月二十五封笔,历时近四个年头,草稿和复稿中的近 百万字都是在其祖居的乡村家里完成的。 1997 年,《白鹿原》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而当时陈忠实早已成名。在《白鹿原》获奖后, 陈忠实及时回到了乡下,他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对待名利,陈 忠实直言不讳:“毋庸讳言,我向来不说淡泊名利的话。反之,在一定的场合和相关的文字 话题中,我鼓励作家要出名,先出小名,再出大名。我希望有中国作家能出大名,大到让世 界都能闻其名而赞叹,当是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我的家乡的大幸。再说利,作家通过自己 的创作劳动赢得报酬是为正道,有什么可指责的呢?要求喝着玉米糁子就着酸菜的作家‘淡 泊’名利,缺乏人道!” 尽管陈忠实早已达到“小康”,但他仍保持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美德,就连一 般人弃之不要的芹菜叶、老莴笋叶,他都舍不得丢。在他眼里,这些蔬菜叶子含有人体所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需的多种营养,扔了实在可惜。他常说:“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如果一味地向高标准看 齐,就会消磨自己的意志。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 陕西作家高建群回忆起陈忠实时说:“我第一次见到老陈,是在 1979 年的一次文学创 作会上,他穿着一件半旧的衬衣,背着一个黄挎包。他坐在角落里,总把挎包放在胸前,两 只手搭在包上。他从骨子里讲还是一个农民,身上具有关中农民的所有特点。”陈忠实是地 道的西北汉子,对人生的感悟,会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来描述:“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 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所以馍就生了。”他就是以这种大智若愚的态度 对待人生和写作的。 (摘编自“新华网”) 相关链接: ①“我没有想到,他为了见一位远道而来的编辑,竟推迟了前往长安县修改《白鹿原》 的行程。你知道吗,当时修改《白鹿原》远比见一位未曾谋面的编辑急迫、重要啊,如果不 能如期修改好,那一届的茅盾文学奖可能就失之交臂了。”其实,在见面之前,邓映如仅与 陈忠实通过一个电话。 (著名出版人邓映如回忆与陈忠实的初次相见) ②“……进入 44 岁时很清晰地听到了生命的警钟,如果 50 岁还写不出一部死后可以做 枕头的书,这辈子就白活了!” (陈忠实接受新华社采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陈忠实出生在白鹿原,直至调至区文化局,从来没有离开过那片土地,所以小说《白 鹿原》与陈忠实自身的经历有紧密的关联。 B.在农村生活和工作期间,陈忠实基本终止了写作,这段经历虽然有利于写作素材的 积累,但繁忙的工作也耽误了他的文学创作。 C.在《白鹿原》的创作过程中,陈忠实经历了许多艰辛,这些经历,有的固然是一种 磨难,但有的却使陈忠实能够安心创作。 D.在名利的问题上,陈忠实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白鹿原》获奖后,他选择避开繁华; 而对其他作家,他却鼓励他们应追逐名利。 E.陈忠实是地道的西北汉子,成名前后,始终没有改变关中农民朴实的本性,这在他 淳朴的语言、简朴的生活等方面得到了体现。 答案:CE 解析:A 项,“与陈忠实自身的经历有紧密的关联”不够准确,与小说紧密 关联的是他在农村的生活体验和素材积累,并不是他自身的经历。B 项,“但繁忙的工作也 耽误了他的文学创作”错误,对于创作来说,素材积累是必不可少的。D 项,“鼓励他们应 追逐名利”理解错误,他只是鼓励作家要出名,对于利,无需指责,不应道貌岸然地要求作 家“淡泊名利”。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2.陈忠实创作《白鹿原》的动机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①对中国乡村的体验与理解,对农民世界的了解和感受。②了解到白鹿原是陕西 响应中国革命最早的地区之一。③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部足以告慰生命的巨著。 解析:解答本题应围绕着“动机”在文中筛选信息。从全文来看,开头就介绍了他创作 农村题材小说的动因是“对农民世界的了解和感受”;更为具体的是对白鹿原这块土地的了 解,“陈忠实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曾是陕西响应中国革命最早的地区之一,这燃起了他的创 作热情”;最后,在相关链接中有关于他自己对创作的感悟:“如果 50 岁还写不出一部死 后可以做枕头的书,这辈子就白活了!” 3.文中多处直接引用陈忠实及其朋友的话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①引用陈忠实本人的话,直接表明了陈忠实对于人生、写作的看法。②引用朋友 的话,写出陈忠实的淳朴农民形象。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使人物形象更加全面立体。 解析:引用的作用一般涉及内容、文本和读者几个角度,对于传记来说,“内容”一般 是烘托传主形象,“文本”一般是增加文本的真实性或趣味性,“读者”一般是增强读者某 一方面的阅读体验,可与“文本”角度对应。本文中引用传主和他人的话都是为了烘托人物 形象,增加文本的真实性。答题时要先分别概括引用的内容,然后阐释其作用。 4.陈忠实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①困境中坚持写作的精神。②获得名利后的淡然自持。③“小康”生活中的勤俭 节约。④始终不变的朴实本性。⑤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 解析:此题实际上要求考生在理解传主事迹的基础上,概括传主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以体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答题时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不能随心所欲,需从文 本中概括。比如本文前四段主要体现条件艰苦,但他依然坚持创作;第 5 自然段体现他对名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利的态度;第 6 自然段体现他保持生活简朴的美德;第 7 自然段体现他不忘农民的本性;相 关链接①体现他平易近人的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杨绛: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苏东坡有诗:“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北京三里河的国务院宿舍区,是 杨绛居住了 37 年的地方。院子外国务院部委云集,院子里满是翻新外墙的脚手架,103 岁 的杨绛静悄悄地隐身在一片喧闹中。 前几年,院子里的邻居还能见到杨绛,她散步、锻炼,尤其喜爱跟小孩子玩玩。近来, 邻居也少见她了。杨绛的“隐”并非因为年岁高了,而是她习惯了。“钱钟书先生在时,他 们夫妇就常年生活在这种状态里。”朱虹说,“很难把他们同整天跑这个会那个会,到处演 讲的‘专家’联系起来,他们跟这些事一点关系都没有。” 杨绛,一向温厚幽默,但容不得假与恶,尤其容不得对丈夫钱钟书的任何冒犯。去年, 她做了一件全社会关注的事——通过法律程序,紧急叫停某拍卖公司对钱钟书、钱瑗以及自 己的私人信件的拍卖,并且在今年 4 月最终打赢官司,获得 20 万元赔偿。她当然不是为了 赔偿,而是为了守护已故的丈夫和女儿。 她静悄悄地隐身,又在静悄悄地影响这个时代。 1938 年,杨绛一家三口乘坐海轮,从欧洲回国。她与钱钟书都晕船。一次大风浪中, 杨绛突然悟出不晕的办法:船身倾斜厉害,舷窗外,一会儿全是水,一会儿全是天,波动幅 度大,人自然会晕;她教钱钟书,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随着船倾斜, 这样永远头在天之下,脚在水之上,不波动了。钱钟书照做,果然不晕了。他说:为人之道 也如此。 归国后,抗战、内战、“文革”、改革开放……每一次,杨绛都拿出了当年“不晕船” 的见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大多面临生活的艰难。一部分人在利诱之下做了汉奸,另一部 分坚持抗日的,过着颠沛流离、入不敷出的生活。前者杨绛绝不会做,后者杨绛又不能做。 钱钟书是书生本色,不擅生计。为了让钱钟书和女儿过稍微体面的生活,她当过中学校长, 给富商小姐做过家庭教师,也做过小学代课教员。后来,日本人接管了工部局北区小学,杨 绛立即辞职,跟随几个朋友创作剧本,解决家里营生。 1941 年,钱钟书回到上海。一天,他对杨绛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 杨绛大为高兴,催他赶紧写,这便是《围城》。为支持钱钟书的写作,杨绛让他减少授课时 间,又辞掉女佣节省开支,自己包揽所有家务,劈柴生火做饭。杨绛不抱怨,心甘情愿做“灶 下婢”。钱钟书每写完一章,她都先读为快,读完又急切地等待下一章。 抗战后期,物资更为匮乏,杨绛不得不精打细算。比如烧煤,煤球里泥掺多了,烧不着; 掺少了,又不经烧。为了省煤,杨绛自己和泥,把炉膛搪得细细的。有一次煤厂送来 300 斤煤末子,杨绛如获至宝,掺上煤灰自制煤饼,能抵四五百斤煤球。她还负责买菜、洗全家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人的衣服。钱钟书的婶婶见杨绛一位千金小姐,在家什么粗活都干,很是感慨,对杨绛说: “你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宣哥(钱钟书小名)是痴人有痴福。”后 来,公公病重,问婆婆:“我死后,你跟谁过?”婆婆说:“跟季康(杨绛字季康)过。”杨 绛之贤,由此可见一斑。 1998 年 12 月 19 日凌晨,钱钟书身体状况很不好,医生连忙通知家属。杨绛赶到床前 时,钱钟书已经合上一只眼,还睁着一只眼等待妻子。杨绛帮他合上眼睛,轻轻在他耳边说: “你放心,有我呐!” 如今,“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 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她最终逃向了世上最难的学问——古希腊语哲学读本、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 一头扎进去,忘记自己。2000 年,中译本《斐多》出版,被称为“迄今为止最感人至深的 哲学译本”。 之后,在那张钱钟书曾伏案工作的写字台上,杨绛完成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物的工作。 2003 年出版 3 卷《钱钟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2011 年出版 20 卷《钱钟书手稿集·中文 笔记》,现在,还有 100 多册外文笔记等待整理出版。一位 103 岁的老人,仍在坚韧地、静 默地“打扫现场”。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按照自己翻译的习惯,一句句死盯着原文译,力求通达流畅,尽量避免哲学术语, 努力把这篇盛称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柏拉图的这篇绝妙好辞,我译前 已读过多遍,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 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我以孤单生活下去的勇气。” (杨绛) ②从仲夏到中秋,我们走进杨绛的世界。在杨绛的世界里,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我们 惦记她,是在惦记这个时代缺少的美好品质。 (采访记者手记)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杨绛先生的晚年生活本很丰富,她散步、锻炼,尤其喜爱跟小孩子玩玩。后来因为 年岁高了,身体也不好,就隐居起来。 B.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大多生活艰难。杨绛既不会在利诱之下做汉奸,也拒绝过颠沛 流离、入不敷出的生活,而是凭自己的努力让一家过上稍微体面的生活。 C.钱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逃向了世上最难的学问——古希腊语哲学读本、柏拉图《对 话录》中的《斐多》,这“逃”并非逃避,而是矢志不渝的追求。 D.杨绛先生不仅是钱先生最贤的妻,更是钱先生最热忱的支持者和最有力的助手,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结束了钱先生手稿的整理工作。 E.全文选取了杨绛先生一生中的典型事例,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 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杨绛先生。 答案:BC 解析:A 项,杨绛的“隐”并非因为年岁高了,而是她习惯了。D 项,“学 术遗物”已整理完成,但外文笔记等整理工作还没有结束,杨绛一直在“打扫现场”。E 项, 无心理描写。 6.杨绛找到解决晕船的办法,钱先生说:“为人之道也如此。”如何理解钱先生说的 这句话?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①不以自己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随着船倾斜,就能解决晕船。②适应 环境,生活艰苦的时候为了家庭生计能放下架子做校长、家庭教师、代课教员,物质匮乏时 自己和泥省煤、买菜、洗全家人衣服。③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仍能坚持自己的追求、气节和 操守,比如日本人接管小学后立即辞职另觅他职,丈夫去世后悲痛之余投入到翻译和整理丈 夫的遗作中。 7.采访记者说:“我们惦记她,是在惦记这个时代缺少的美好品质。”请结合全文, 分析杨绛先生身上体现出了哪些美好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淡泊;贤惠;智慧;责任;专心做学问;追求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 8.作者称杨绛先生为“隐士”,在文中为何专门写到杨绛先生的“不隐”——一场引 发关注的官司?这“隐”与“不隐”是否矛盾?请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不矛盾。先生的“隐”,并非不问世事;“隐”是低调,是对自己内心平静的坚 守;与拍卖公司的叫板则是不容他人对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的冒犯,是对假与恶的抗争; 无论先生的“隐”和“不隐”都在静悄悄地影响这个世界。在当今这个社会,人心浮躁,很 多学者稍有一点名气就置身于各种社交场合,置学问于不顾,而杨绛先生看淡功名利禄,坚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守自己内心的追求,一心投入到学问之中;当下知识分子,大多明哲保身,不能勇敢地站出 来向恶人丑事宣战,而杨绛先生却义无反顾地同“假与恶”作斗争。杨绛先生的“隐”与 “不隐”都是一个知识分子人格的坚守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