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8.50 KB
  • 2021-06-05 发布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如真似幻的梦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森林中的绅士 记一记 1.字音 (1)踱.步( ) (2)嫩.枝( ) (3)顷.刻( ) (4)摇曳.( ) (5)惘.然( ) (6)腐滞.( ) (7)庶.民( ) (8)谄.媚( ) (9)契.约( ) (10)仲.裁( ) (11)鬼祟.( ) (12)号 哀号. 号.召 (13)塞 塞.住 边塞. 阻塞. 答案:(1)duó (2)nèn (3)qǐng (4)yè (5)wǎnɡ (6)zhì (7)shù (8)chǎn (9)qì (10)zhònɡ (11)suì (12)háo hào (13)sāi sài sè 2.字形 (1)xiāo( )洒 (2)xiāo( )条 (3)洞 xiāo( ) (4)mó( )仿 (5)mò( )然 (6)mù( )捐 (7)mù( )府 (8)xiāo( )遥 (9)刀 xiāo( )面 (10)元 xiāo( ) (11)云 xiāo( ) (12)xiāo( )烟 (13)xiāo( )假 答案:(1)潇 (2)萧 (3)箫 (4)摹 (5)蓦 (6)募 (7)幕 (8)逍 (9)削 (10)宵 - 2 - (11)霄 (12)硝 (13)销 3.近义词辨析 (1)以至 以致 【辨析】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一般表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 从浅到深,从低到高,有时也用于相反的方向,有“直到”“直至”的意思;用在后一分句 开头,表示由于上述情况的程度很深而产生的结果。 以致: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 的)。 【运用】 ①如今人们已经不仅能够预知几天的,而且能够预知几个月 几年的天气趋势。 ②他只听一面之词, 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2)无所用心 无所事事 【辨析】 两者都可以指态度消极。 无所用心:没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运用】 ①这是因为——你要调动工作吗?请出示你的文凭;你要评定职称吗?请填上你的学历; 许多自学成才的发明者,因为没有一纸文凭而遭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一些有文凭而 者,却“混”得颇为得意。 ②他整日 ,除了吃睡,什么正事也不干。 答案:(1)①以至 ②以致 (2)①无所用心 ②无所事事 填一填 1.作者 茅盾(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21 年 1 月,他接编并革新了 ,使之成为崛起于南方 的一个纯文艺阵地。1930 年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等地从事 文化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 《腐蚀》,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 收》《残冬》),短篇小说有《林家铺子》等,有《茅盾全集》行世。 - 3 - 答案:《小说月报》 《子夜》 2.背景 茅盾的散文常采用 的方法,用短小的篇幅写出日常生活的一角,借以显示重大的 社会意义。《森林中的绅士》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本文写于 20 世纪 40 年代,意在提醒艰苦 年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有绝种之忧。 答案:“大题小做” 理一理 1.思路归纳 2.主题提炼 本文通过对森林中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以及生活状态的描写,向我们介绍了森林中 这种“得天独厚”的绅士有绝种之忧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豪猪濒临灭绝的担忧;同时让人 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绅士们的行为表现,揭示了绅士们的丑恶嘴脸及在新形势下绅士们的命 运走向,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的绅士们的讽刺与批判。 感悟体会: 想一想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答: - 4 - 答案:文章标题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文章精心锤炼了《森林中的绅士》这一颇为形象 化的标题,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说森林中的珍禽怪兽奇花异草并不稀奇, 那么,森林中的“绅士”则足以让人好奇),而且准确地概括并有力地突出了豪猪的本质特征 ——“绅士风度”,从而起到了统摄全文、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 文中是怎样用豪猪来讽刺绅士的? 答: 答案:①把豪猪比作绅士;②豪猪之刺衬托绅士无形之刺,揭示绅士们虚伪狡猾的丑陋 面目;③绅士模仿豪猪,表现对绅士们的憎恶和轻蔑;④豪猪的无病呻吟,刻画出绅士们装 腔作势、无病呻吟的嘴脸。 二、细节探究 1.品味赏析“的的确确,它的一切生活方式——连它的战术在内,都是典型的绅士式的” 这句话。 答: 答案:作为一种“长着钢针似的刺毛的四足兽”,豪猪的“得天独厚”之处,不仅在于 其威力强大的刺毛,更在于其典型的“绅士风度”。它永远“踱着方步”,从容不迫,不慌 不忙,潇洒悠闲,即使面对敌人的进攻和围困也处变不惊,从容应对,采取以守为攻的战略 方针而实现不战而胜、全身而退的目标;它贪吃贪睡甚至边吃边睡,活动空间和取食范围比 较狭小且相对固定;它在“待人接物”方面非常讲究分寸,与同伴之间永远“保持相当的距 离”;它闲暇时刻无病呻吟哀啼不休的自娱方式也优游自在。所有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细致 - 5 - 描写都活灵活现地勾画出豪猪名副其实的“绅士风度”。 2.品味赏析“我不打算在这里来下结论,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 了寒心”这句话。 答: 答案:按照一般理解,从容持重、雍容大度的绅士是令人景仰的,处变不惊、潇洒悠闲 的绅士风度是令人羡慕的。然而,作者通过对森林绅士豪猪生活方式的描写及其种族命运的 揭示,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这种“典型的绅士式的”生活方式后面的巨大忧患:过度的懒散 悠闲最终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对此作者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态度:对这种“生 活方式”表示寒心。这正是本文思想的深刻和精彩之处。 3.豪猪的种族命运揭示了什么哲理? 答: 答案:揭示了现代都市社会所滋生出的“绅士”生活方式的巨大隐患。过度的懒散悠闲 必将导致人类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这篇文章写于 20 世纪 40 年代,作者的用意在于提醒艰 苦年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三、思维发散 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那么豪猪的“绅士风度”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答: 答案: 分类 具体特点 形态上 矮胖胖的,面孔方正持重 行动上 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 待人接物 保持距离,有分寸 日常生活 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逍遥自得,无所用心 - 6 - 遇敌反应 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 娱乐方式 无病呻吟 【写法借鉴】 1.拟人手法的运用。 本文虽然篇幅不长,却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其中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尤为 成功。无论是描写豪猪的形态、动作等外在特点,还是揭示豪猪“绅士风度”的内在本质, 作者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矮胖胖”的体态,“方正而持重的面孔”,“踱着方 步”“不慌不忙”“潇洒悠闲”的风度,“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在‘待人接物’上 多么有分寸”,“宛然是一位乐天派”,“好比穿了件救生衣”,“方正而持重的脸部照常 一点表情也没有”,等等,这些描写都十分精彩。这种把动物人格化的拟人手法的使用,极 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性,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使用,首先,生动传 神地刻画了豪猪的外在特点;其次,准确到位地表现了豪猪的“绅士风度”;再次,引导读 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绅士们”的典型特征,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2.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 实写豪猪,虚写绅士们,拓深主题,使文章的意旨扩大,有了现实意义。 3.组材上巧妙过渡。 例如:第 3 段由“但豪猪的‘绅士风度’之可贵,尚不在那一身的钢针似的刺毛”转入 对豪猪其他特点的介绍;第 7 段由“然而具有这样头等的自卫武器的它,却有老大的弱点” 转入对豪猪弱点的介绍。文章过渡巧妙,天衣无缝。 4.本文语言除了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之外,还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语言的讽刺性。文中使用了许多加引号的词语,如“得天独厚”“青出于蓝”“挨 打”“镇静”等。结合上下文看,这些词语都是作者对其本身意义的活用,都被赋予了特殊 的含义,或反话正说,或寓谐于庄,不仅使文章幽默风趣,可读性强,而且具有很强的讽刺 意味,增强了批判的力量。 (2)语言的形象性。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如“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 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它也不怕跌落水里去,它全身的二万刺毛都 是中空的,它好比穿了件救生衣,一到水里,自会浮起来的”,作者把豪猪的特殊刺毛比喻 为“特别的长毛大衣”和“救生衣”,非常形象,也极为贴切。 (3)语言古朴有力。在现代白话文写作中适当夹杂了些古典文言词语,如“长短有 定”“殊堪钦佩”“尊躯”等,不仅简洁精练,而且古朴有力,很有表现力。 【时评对接】 挡住高空坠物需要一张“铁网” 燕都融媒体评论员 刘采萍 高空坠物又又又伤人了! - 7 - 这一张表列下来,鲜血淋漓,见者惨伤—— 6 月 13 日,深圳市福田区,一名 5 岁男童路遇一整扇窗户从高空坠落,砸到头部,最终 孩子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 6 月 18 日,南昌进贤县军湖路与舒芬街交汇处,一名一年级女生被附近楼房上的墙面瓷 砖砸到头部,鲜血直流。 6 月 19 日,南京鼓楼区东宝路附近一名 10 岁女童被高空坠物砸中,系一 8 岁男童所为。 虽然受伤女孩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带给家人的痛苦久久难平…… 仅仅是最近不到 10 天的时间,仅仅是见诸媒体的有伤亡的高空坠物事件,随手整理就能 列举多起,密度之频繁与后果之严重,大概在许多人意料之外。至于生活中更常听闻的,如 高层住户抛下烟头造成低层住户阳台起火,或者高空抛物、坠物砸坏楼下车辆的事例,举不 胜举。 我们对高层住宅那股向往劲儿还没过去,恐惧怎么就扑面而来了?又或者,我们的向往 其实并没有建立在足够的了解之上? 高空坠物特别是高空抛物的一系列危险与危害,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缺乏相关科学常识 有关。根据实验,一枚重约 30 克的鸡蛋,如果从 4 楼抛下,可以把人的头砸起一个包;从 18 楼抛下,可以击碎人的头骨;如果从 30 楼抛下,足以致人死亡。这还是在我们看来一碰即碎 的鸡蛋而已,更结实的物品在“登高”之后的破坏力,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在高层住宅上 随手抛向窗外的一只果核,一件塑料小玩具,都有可能变成射向他人的子弹! 就是这么可怕! 在高空抛物恐怖的破坏力下,不堪一击的不仅是受害者的身体,还包括更多人的岁月静 好。2018 年 3 月,一个三个月大的婴儿被高空抛下的一个苹果砸中头部,后经法医鉴定为重 伤二级,需要终身护理。其监护人遂向肇事者——一名 11 岁女童——的父母索赔 544 万余元。 可谓一颗苹果毁了两个家庭的幸福。 而被公共舆论广泛讨论的高空抛物伤人后无法确认肇事者,全楼住户集体承担巨额赔偿 的案例,近几年已有多起。当事人深感委屈,以为如此“责任不分”实在不公平。其实,我 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早有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 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 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感受到来自物理规律与法律铁律两方面的“森严规矩”,高空坠物制造者的手,还能抛 甩得那么随意吗? 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筑起高层住宅下人们头顶上的生命安全网,是缚住危险的、潜在 的、普遍的侵权人无知之手。 我们该如何行动? 责任约束自然是首要的。深圳福田高空坠窗砸死男童的悲剧发生之前,该小区物业专项 - 8 - 维修基金未上缴以及该小区多年未有业委会,就已经成了业主们揪心的话题。悲剧发生之后, 福田区住建局曾回应,该局此前就发函至小区管理处催缴维修金,一直“追债”到了事故发 生——而这笔维修基金之债,最终变成了谁也无法接受的“生命血债”。 人们更不能接受的是,一个孩子的生命,无数随机路过者的安全,只能依靠一笔维修基 金以及一个行政部门的发函催缴,来维系来保护。我们需要更强有力的责任约束和失责惩戒 机制。物业所有人和管理者,对高层建筑外墙、窗户等构造物存在的潜在危险,必须有更严 密的定期排查制度,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及时和有针对性地抽检,抽检不合格者必须承担相应 责任。 至于更危险更可恶的高空抛物者,除了道德监督之外,对他们更有震慑力量的,恐怕还 是令其无可遁形的“法眼”监督。 前段时间,杭州市余杭昌运里小区的 47 个摄像头,引起社会关注。这些摄像头统一以 60~ 80 度的仰角“望”向天空——正好可以将整幢楼的窗户和阳台纳入拍摄范围。这样,高层住 户感受到压力,低层住户和路人更放心。 高空坠物伤人的悲剧,令人们越来越害怕。但是,那不是“楼长高了”的必然结果,除 了悲叹,我们也并非无可作为——为高楼下的平静生活支起制度与技术的双保险安全网,我 们的“高楼梦”才不会被轻易击碎。 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有关科学的作用,是一个 的问题。科学当然有用,而且有重大的作用。但有时 候,人们察觉不到它的作用。如果过分强调实用性,许多科学的原理就无法被发现。以航空 航天领域为例,一项又一项似乎无用的科学发现,垒建成现代航空航天大厦的基石。乔治·凯 利对空气的阻力与升力进行研究,得出了关于升力和速度间的关系。他的论断,使长期以来 陷入仿鸟飞行迷阵的人们 。一个真正的航空时代到来了,乔治·凯利成为公认的航 空科学之父。航空航天的本源是一致的,都以满足人类离开地面的愿望而生,故有共同的科 学基础,最重要的基础是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的一门自然科学。(''''),反成 为物理学以及天文学和诸多工程学的基础。 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 - 9 - 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随着全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科学精神与民主 自由精神融为一体,全社会尊重科学和科学家 ,充分认识科学的作用,这样,正确 识别科学成果的价值,也就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老调重弹 茅塞顿开 风靡一时 水到渠成 B.老调重弹 豁然开朗 蔚然成风 迎刃而解 C.老生常谈 豁然开朗 风靡一时 迎刃而解 D.老生常谈 茅塞顿开 蔚然成风 水到渠成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老生常谈:指很平常的老话。老调重弹:比喻把 陈旧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句意与“陈旧的理论、主张”无关,应该用“老生常谈”。 茅塞顿开:形容忽然理解、领会。豁然开朗:形容环境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形 容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豁朗。句意无“心里突然悟出道理”之意,应该用“茅塞顿开”。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句 意为某种风气盛行,非一个事物流行,应该用“蔚然成风”。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 情自然成功。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结合语境内容分析,此处应用“水到渠成”。 答案:D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力学源于物理学,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 成独立学科 B.物理学是力学本源,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物理学逐渐分离出力 学,使力学成独立学科 C.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力学 源于物理学 D.力学源于物理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使力学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 而成独立学科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B 项,陈述对象是物理学,与上下文衔接不紧密。 C 项,“力学源于物理学”一句应在开头,跟上文紧密衔接。D 项,后两句的主语是“弹性力 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与下文主语不一致。 答案:A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以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 为出发点,创设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 B.面对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现状,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 - 10 - 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C.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状况,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 的特质出发,营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 D.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现状,我们要以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 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项,成分残缺,“面对”缺宾语;“创设…… 氛围”搭配不当。B 项,句式杂糅,“从……为出发点”杂糅。D 项,“当前”与“现状”重 复。 答案:C 4.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 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 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 40 字。(5 分) 汉字字形演变表 解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简明的能力。回答该题时主 要看横栏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回答出至少两个特点,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从“鱼”“马” 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 步简化。 5.某中学举办以“文化滋养心灵、科技启迪智慧、艺术点亮人生”为主题的文化科技艺 术节,请你为这个活动拟一副对联。(6 分) 上联: 下联: 解析:做题时,要从文化节主题入手,注意对联形式上的特点。 答案:示例: 上联:启心灵智慧人生路 下联:办文化科技艺术节(符合活动主题、符合对联要求即可) - 11 - 文本巩固 一、课内阅读 阅读《森林中的绅士》的节选,完成 6~7 题。(5 分) ①据说北美洲的森林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野兽,这就是豪猪,这是“森林中的绅 士”! ②这是在头部,背部,尾巴上,都长着钢针似的刺毛的四足兽,所谓“绅士相处,应如 豪猪与豪猪,中间保持相当的距离”,就因为太靠近了彼此都没有好处。不过豪猪的刺还是 有形的,绅士之刺则无形,有形则长短有定,要保持相当的距离总比无形者好办些,而这也 是摹仿豪猪的绅士们“青出于蓝”的地方。 ③但豪猪的“绅士风度”之可贵,尚不在那一身的钢针似的刺毛。它是矮胖胖的,一张 方正而持重的面孔,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 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个整天,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 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它不喜群的生活,但也并非完全孤独,由此可见它在“待人接物” 上多么有分寸。 ④若非万不得已,它决不旅行,整年整季,它的活动范围不出三四里地。一连几星期, 它只在三四棵树上爬来爬去;它躺在树枝间,从容自在地啃着树皮,啃得倦了,就打个瞌睡; 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 6.选文中为什么把豪猪称为“森林中的绅士”呢?(2 分) 答: 答案:豪猪矮胖的体形、持重的面孔、逍遥的神态、以守为攻的自卫方法和无病呻吟的 娱乐形式,就像那些可敬的绅士们,所以作者称它们为“森林中的绅士”。 7.读完课文后,你认为豪猪的命运如何?豪猪的命运让你产生哪些联想?(3 分) 答: 答案:示例: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 然是一位乐天派。理由: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豪猪的生活方式:悠闲自在,逍遥自得,颇具绅 士风度。 二、课外拓展 -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14 分) 长吻蜂 刘心武 去年,我远郊书房温榆斋的小院里那株樱桃树只结出一颗樱桃。村友告诉我,树龄短、 开花少,加上授粉的蜜蜂没怎么光顾,是结不出更多樱桃的原因。今年,樱桃树已经三岁, 入春,几根枝条上开满白色小花,今年,它能多结出樱桃吗?纵然花多,若无蜂来,也是枉 然。 清明刚过,我给花畦松过土,播下些波斯菊、紫凤仙的种子。在晴阳下伸伸腰,不禁又 去细望樱桃花,啊,我欣喜地发现,有一只蜂飞了过来,亲近我的樱桃花。那不是蜜蜂,它 很肥大,褐色的身体毛茸茸的,双翼振动频率很高,但振幅很小,不仔细观察,甚至会觉得 它那双翼只不过是平张开了而已。它有一根非常长的须吻,大约长于它的身体两倍,那须吻 开头一段与它的身体在一条直线上,但后一段却成折角斜下去,吻尖直插花心。显然,它是 在用那吻尖吮吸花粉或花蜜,就像我们人类用吸管吮吸饮料或酸奶一样。并非蜜蜂的这只大 蜂,也能起到授粉作用,使我的樱桃树结果吗?我自己像影视定格画面里的人物,凝神注视 它,它却仿佛影视摇拍画面里舞动的角色,吮吸完这朵花,再移动、定位,去吮吸另一朵花, 也并不按我们人类习惯的那种上下左右的次序来做这件事,它一会儿吸这根枝条上的,一会 儿吸那根枝条上的,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或邻近移位,或兜个圈移得颇远。但我摄神细察, 发现它每次所光临的绝对是一朵新花,而且,它似乎是发愿要把这株樱桃树上的每朵花都随 喜一番! 手持花铲呆立在樱桃树前的我,为一只大蜂而深深感动。当时我就给它命名为长吻蜂。 我是一个渺小的存在。温榆斋里不可能产生文豪经典。但当我在电脑上敲着这些文字时, 我仿佛又置身在清明刚过的那个下午,春阳那么艳丽,樱桃花那么烂漫,那只长吻蜂那么认 真地逐朵吮吸花心的粉蜜,它在利己,却又在利他——是的,它确实起到了授粉的作用。前 几天我离开温榆斋小院回城时,发现樱桃树上已经至少膨出了二十几粒青豆般的幼果——生 命单纯,然而美丽,活着真好,尤其是能与自己以外的一切美好的东西相亲相爱,融为一体! 常有人问我为何写作,其实,最根本的一点是:我喜欢。若问那长吻蜂为什么非要来吮吸樱 桃树的花粉、花蜜?我想最要紧的一条恐怕也是“我喜欢”三个字。生命能沉浸在自己喜欢、 利己也利他的境界里,朴实洒脱,也就是幸运,也就是幸福。 我在电话里把长吻蜂的事讲给一位朋友,他夸我心细如丝,但提醒我其实在清明前后, 非典阴影已经笼罩北京,人们现在心上都坠着一根绳,绳上挂着冠状病毒形成的沉重忧虑。 我告诉他,唯其如此,我才更要从长吻蜂身上获取更多的启示。以宇宙之大、万物之繁衡量, 长吻蜂之微不足道,自不待言,它的天敌,大的小的,有形的无形的,想必也多,但仅那天 它来吮吸樱桃花粉蜜的一派从容淡定,已体现出生命的尊严与存活发展的勇气,至少于我, 已成为临非典而不乱的精神滋养之一。莫道生命高贵却也脆弱,对生命的热爱要体现在与威 - 13 - 胁生命的任何因素——大到触目惊心的邪恶,小到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冠状病毒——不懈的抗 争中。我注意居室通风,每日适度消毒,减少外出,归来用流动水细细洗手……但我还有更 独特的抗非典方式,那就是用心灵的长吻,不时从平凡而微小的事物中吮吸生命的自信与勇 气。 (有删改) 8.在“它似乎是发愿要把这株樱桃树上的每朵花都随喜一番”一句中,使用“发愿”一 词的好处是什么?(4 分) 答: 解析:“随喜”指见人做功德而乐意参加;也指随着众人做某种表示,或愿意加入集体 送礼等。在这里指长吻蜂要为每一朵花授粉。 答案:“发愿”一词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长吻蜂喜欢吮吸樱桃花粉花蜜,利己又利 他;流露出“我”对长吻蜂的喜爱之情。 9.第三段可不可以删去?请简要说明理由。(4 分) 答: 解析:本题实际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作答时应该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 答。 答案:不可以删去。一方面点明了“长吻蜂”这一名字的来由;一方面作为过渡段承上 启下,引出下文作者的“深深感动”,即文章的主旨。 10.从全文来看,长吻蜂给予“我”哪些生命的感悟?(6 分) 答: 解析:解答此题需注意第三段以前的文本都是叙述,并无作者的抒情、议论,所以答题 区间应该在最后两段,顺着文本的脉络选取对“长吻蜂”特点描述后的相关议论和抒情,逐 条加以整合即可。 答案:生命能沉浸在自己喜欢、利己也利他的境界里,朴实洒脱,也就是幸运,也就是 幸福;面对威胁,从容淡定,体现出生命的尊严与存活发展的勇气;热爱生活就要与威胁生 命的任何因素不懈地抗争;从平凡而微小的事物中吮吸生命的自信与勇气。 备考提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 - 14 -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 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 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 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 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 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 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 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 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 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 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 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 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 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 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 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 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 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 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 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 2018 年 2 月 12 日光明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 荣誉。 C.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 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 15 -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 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解析:A 项,“家国情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表述错误,因 果倒置;C 项,“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错误,文中引用《出塞》的目的是 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D 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的突出特征, 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 未曾缺席。 C.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解析:二、三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是并列,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看出。 答案:C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 比的盛世唐朝。 B.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更应该 做好“爱国”的本分,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 C.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 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 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解析:“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于文无据,说法绝对。 答案: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 暖 庞'滟 只穿一件单衣的小水,满身潮湿地蜷在座位里,像一条冰面上的鱼,发抖是唯一能做的 事情。 女孩觉得这个秋天深不可测,长途客车像一艘驶入冰河的海盗船,她听到自己的牙齿在 恐惧地哀鸣。车窗外,突然袭击的凄风冷雨如同父亲留给她的忧伤,那样猝不及防,凉入骨 - 16 - 髓。 在中途车站,一个身穿苏格兰情调红格衫的男人上了车,后面跟着披外套的漂亮女人。 男人把女人安顿在前面坐下,他向小水的空位走来。 男人强壮如熊的身体占领了小水半个座位,她凉透的胳膊碰到他散发热量的身体时,没 马上拿开,那里很暖。男人瞪大眼睛,很专注地看了一眼小水。她赶紧拉开距离,扭头看向 窗外,为那些孤立寒风中被劫走外套的树们集体忧伤着。 男人很关心地问小水:“姑娘你在发抖,靠窗很冷吧?” 小水抱紧身体,不知如何回答。坐在前排的女人扭过头,嗔怪道:我穿了你的衣服,怎 么还冷呢?顺势用霸道的眼神望向小水,生怕谁会抢走她什么。 男人让女人把外套拉紧,安慰她,忍一忍,一会儿就到家了。 小水突然有些悲哀,像童话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太需要热量来暖暖自己,哪怕只要一小 会儿。她的心都要冻硬了,再这样下去非感冒不可,她害怕打针、吃药。 男人低声问小水:“我们要不要换个位置?” 小水沉吟片刻回答:“不用了,谢谢。”她僵得实在懒得动,觉得里外都一样冷。 男人不再说话,把全部重心移向椅背,双臂抱在胸前,闭上眼睛。 小水用力抓紧胳膊,想止住落叶般的抖动。男人的手臂突然滑过来,压住她的肩膀。他 好像睡着了。 小水想抽出自己的胳膊。她认真看了一眼身边的男人,他眉头微蹙,明朗的脸上浮出沧 桑的疲惫。她突然不想打扰他片刻的安宁,任由那条强壮的手臂安心自由地停放。 男人的手臂像一个热量导体,源源不断输送温暖给小水。 坐在前排的女人不时扭过头,目光怪异地看着男人和小水。隔在中间的胖子以为受到她 的青睐,殷勤地搭讪,女人高傲地扭正身体。 客车在路的坎坷中醉晃。睡着的男人向小水倾斜过来,几乎覆压了她半个身体。已经被 挤进角落的她,无处可逃。她突然发现,自己被这热量专属了,身体不再抖得打拍子。她有 些惴惴不安,仿佛雪地里拾到一个燃烧正旺的火盆,欣喜后不知如何安放。 窗外的天空明亮起来,“劫后重生”的太阳重新爱抚被遗弃的世界。 小水和男人肌肤相触的地方慢慢变得汗津津,从均匀的呼吸判断,他还没醒。一些触觉 像苏醒的僵蛇,有了极其敏锐的心理反应,惊扰了少女的羞涩。她开始脸红心跳,又不忍心 惊醒他,不知该如何脱离不再需要的温暖。 男人宽厚的手掌、温暖的后背很像她父亲。年少多病的她曾在父亲的背上长大,自从他 用离婚毁了温暖的家,她再也不想见他。此刻,那温暖的怀念重新被召回她的身体,轻抚她 的心伤,她突然想好好收藏这份温暖。 车厢内响起一首《暖暖》的歌曲,淹没了世俗的喧嚣,世界变成明亮又平静的海洋,小 水的心像水下一条欢快的小鱼,享受着阳光温暖的爱抚,翩翩起舞。 - 17 - “嗨嗨,搞什么呢?都坐过站了,还不下车吗?”女人尖刻又恼怒的声音惊飞了小水的 梦,她的脸变得炎热——竟然枕着男人的肩膀睡着了。 下车的女人还在凌厉地回头看小水,仿佛她偷窃了什么。小水怅然若失地望向窗外,她 梦到了父亲,他爱抚她的头,一直在笑。 小水的手被座位上的一本书硌疼了,是男人的泰戈尔《飞鸟集》。她急忙向男人挥动手中 的书,他摆了摆手,把暖暖的笑留在秋日的阳光里。 很多年过去了。每当小水遇到身穿苏格兰情调红格衫的男子,都会认真地看上一眼,即 使不是那个秋日里的男人,心底也会升起暖暖的笑。 1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水冷得发抖,除了因为乘坐长途客车突然遭遇秋天的凄风冷雨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父母离异给她带来的心理伤痛。 B.文章多次写到女人盯着小水看,是为了用她的自私狭隘来衬托男人的伟岸形象,也说 明这个女人很在乎自己的男人。 C.穿苏格兰情调衫的男人先是装睡,以便用手臂给小水一点温暖,后来几乎覆压在小水 身上,是真的睡着了,这从他脸上浮出沧桑的疲惫就可以看出来。 D.小说开头极力描写小水感到寒冷,是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以“冷”开头, 以“暖”结束,首尾相应,结构严谨,更好地突出了主题。 解析:本题从人物心理、次要人物的作用、开头的作用等角度设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 理解和把握。C 项“真的睡着了”错,原文无依据,从后文看,应该是装睡。 答案:C 15.画横线的句子意蕴深厚,请进行简要赏析。(4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本身是一写景句,解答时,应据语 境分析表面所写环境对人物内心的暗示,这包含“小水”的内心,也包含那个“男人”的作 为给“小水”带来的感受;最后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即可。 答案:(1)这句话表面是描写环境,实际上是描写人物心理,用太阳爱抚世界暗示小水感 受到了人间的温暖爱抚; (2)表面是写太阳出来驱走了凄风冷雨,实际上是写男人的关爱驱走了小水内心的寒冷; 也暗示男人带给他的温暖使她重新召回对父亲关爱的怀念,抚慰了她内心的伤痛。 (3)这样写,显得比较含蓄,却又别具匠心。 16.请概括“穿苏格兰情调衫的男人”的形象并简要分析。(5 分) 答: - 18 -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的人物形象,解答时,据小说中所写人物的事迹及相关描写,概括 出人物的品质特征分点列出并分别予以简要说明。 答案:细心细致(细心),上车就注意到小水冷得发抖的状况;体贴,把自己的衣服脱下 给妻子,询问小水要不要换个位置;乐善好施(善良),故意装睡给小水温暖,还送给小水一 本《飞鸟集》;大方,对小水的戒备给予理解,对于妻子的质疑坦然以对;坚强,自己饱经沧 桑、疲惫不堪,却还想着照顾他人。 写作训练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 分) 有一种叫苍鹭的鸟,它的捕食方法很奇特,每当它肚子饿的时候,就会先捉一些小虫投 放到水里,引来一些鱼,但它并不急于捕捉,而是等鱼儿扎成堆之后,只吃一些游过它身边 的鱼,吃饱后便会静悄悄地飞走,不留一点痕迹,因为苍鹭不想让鱼儿留意到自己,以便于 以后更好地捉鱼。科学家们也曾做过苍鹭的实验:把一只喂饱了的苍鹭放在一个水池里,并 放许多小鱼在里面,苍鹭会想方设法地离开。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材料解读: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苍鹭捕鱼的过程:首先,捉小虫放 到水里引鱼;然后,等鱼扎成堆之后只吃身边的鱼;最后,吃饱后悄悄地飞走。材料最后还 补充了一个实验——把喂饱的苍鹭放到鱼池里,它会设法离开。因此立意时可抓住苍鹭捕食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实验结果对人的启发,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观点。 作文立意:①苍鹭捉小虫引鱼——做事要善于思考,懂得利用条件。②苍鹭不急于捕食 ——做事要稳重,不急于求成。③苍鹭吃饱后便悄悄离开及喂饱的苍鹭设法离开鱼池——把 眼光放长远、不贪婪。 云霓 埃菲尔铁塔沉思 1.作者简介 (1)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代表作 品有漫画集《子恺漫画》,散文集《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缘缘堂续笔》等,译著《猎 人笔记》《源氏物语》等。 - 19 - (2)张抗抗,1950 年生,中国女作家,生于浙江杭州。主要作品集有短篇小说集《爱的权 利》和散文集《橄榄》,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等。 2.写作背景 (1)《云霓》是著名画家丰子恺为自己的画集所撰写的序言。“云霓”既是该画集卷首的 名字,又是该画集的题名,还被作者特意拈出当画集序言的标题。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对“云 霓”的偏爱,而且暗示出“云霓”在画集和文章中的特殊地位。 (2)《埃菲尔铁塔沉思》是一篇独特的游记,选自 1985 年 10 月 25 日《人民日报》。与常 见的游记散文不同,作者没有把兴奋点放在对游览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上,而是出人意 料地重点表达由登临埃菲尔铁塔而触发的心理感受和主题思考,从而使文章具有独特的艺术 魅力,展示了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独一无二的风采。 3.思路归纳 (1) (2) 4.主题提炼 (1)《云霓》具体地描写了酷热和干旱的状况,突出了农民的感受,进而表现出他对社会 现状和民族命运的焦虑和担忧,以及自觉地把个人的艺术创作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可贵精神和使命意识。 (2)《埃菲尔铁塔沉思》写作者登临埃菲尔铁塔,由所见引发所感,由登临前的偏见与戒 心到登临后的由衷赞美与崇敬,表达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任何一种事物,你没有接近过 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它;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在萌生之初都会受到保守势力的排斥和憎恶。 作者进而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呼唤:人类啊,不要让无知与偏见束缚住自己对外界正确认识的 - 20 - 双眼与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