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81 KB
  • 2021-06-05 发布

全国版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检测含解斩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组1 新材料阅读 文1[现代诗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 一个小农家的暮【注】‎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毕毕剥剥地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有删改)‎ ‎  【注】 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英国学习,该诗就写于在外留学期间。‎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写作对象,描写了农家傍晚时分的日常生活场景。‎ 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里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表现了他的勤劳。‎ 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的月亮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也表示天色已经晚了。‎ 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现实社会中并非都是诗中所写的那种祥和、安宁的农家生活。‎ - 38 -‎ ‎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夜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三个画面。‎ B.本诗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而着重写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其中。‎ C.诗中含有空间的变化,诗人以农家生活为中心进行空间排列,从厨房到庭院,再到场上。‎ D.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社会现实,且以“星”和“月”为喻体,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天成。‎ ‎3.本诗擅长细节描写,在诗中有很好的效果,请举两例并作分析。(4分)‎ ‎4.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文2[剧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一只马蜂【注】(节选)‎ 丁西林 吉先生:(念信)“这次母亲在北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 吉老太太:我有什么事不称心?‎ 吉先生:(不答,继续读信)“第一,她这次来北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以早点抱个孙子。方头大耳,既肥且白。嗳!不想来北京两个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音信,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 吉老太太:(稍有不快之意)我哪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到底要怎样的一个人,你才愿意?‎ 吉先生:(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够立出一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 吉老太太:你总是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 吉先生: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配眼镜一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 吉老太太:(觉得她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吉先生倒了一杯茶给吉老太太,自己也倒了一杯,慢慢饮之。吉老太太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 吉先生:怎么不知道?‎ 吉老太太: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 吉先生: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她了没有?‎ 吉老太太:(很慢地回答)没有。‎ 吉先生:为什么不问她?‎ 吉老太太:为什么不问?我想今天问她。(略停)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 吉先生:很好,看护妇配医生,互助的原则,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吉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 余小姐:我去看看老太太。(起立欲走)‎ 吉先生:(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两人复坐)我不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 余小姐:是的。‎ 吉先生: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 余小姐:说了很多。‎ 吉先生:你知道我不想结婚?‎ 余小姐:为什么不想结婚?‎ 吉先生: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 余小姐: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 - 38 -‎ 吉先生:是的,你可不可以陪我?‎ 余小姐:陪你做什么?‎ 吉先生: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 余小姐:(为他们的诚意与爱所感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给我一个证据。‎ 余小姐:你要什么证据?‎ 吉先生: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 余小姐:(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 吉先生:还像上次那样?等我发烧到39度?‎ 余小姐:(娇嗔)对,还让你不停地住院。‎ 吉先生:不过我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 余小姐:(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 吉先生: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 余小姐:(失声大喊)喔!‎ ‎   (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 吉老太太:什么事,什么事?‎ ‎   (余小姐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 吉老太太:什么事?怎么一回事?‎ 余小姐:(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 ‎(有删改)‎ ‎  【注】 这篇独幕剧描写了五四后觉醒的青年为争取婚姻的自主而与守旧势力对抗的故事。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 ‎1.下列对文字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儿子吉先生读信的内容看,吉老太太非常关心儿子吉先生的婚姻大事,但吉先生对此并不积极。‎ B.吉先生在信里借助“媳妇,毫无音信,孙子,渺无消息”等略显俏皮的话语,表现出吉老太太盼望儿子早日成家的急切心情。‎ C.受吉先生表兄的委托,吉老太太打算把余小姐介绍给吉先生当医生的表兄,并且认为此番喜事十拿九稳。‎ D.吉老太太嘴上说“我一概不管”,但实际上却对儿子的婚事十分着急,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她的性格之中。‎ ‎2.下列对文字艺术特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一开头就是吉先生在念信,由信的内容引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引出了母子之间的矛盾,即儿子的婚姻大事。‎ B.舞台说明对刻画人物有一定作用,如“得意”是对余小姐神情的说明,表明她对自己被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 C.选文语言轻松、俏皮,饶有风趣,人物之间的对话虽较为生活化,但笔触细腻,能很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D.选文仅有三个主要人物,情节单调,戏剧冲突也不够,但构思精巧而严密,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 ‎3.请简要分析剧本最后画横线的台词的作用。(4分)‎ ‎4.剧本在刻画吉先生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题组2 小说阅读 - 38 -‎ 文3[2020广东高三调研考试,7—9,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匆匆过客 路 遥 天还没有亮,我就急忙向汽车站赶去。‎ 不知什么时候天阴了,空气里满含潮湿。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到了车站,我赶忙把目光投向售票处。在802次的售票口,我看见车次牌上用粉笔写着:增加一辆车。一种难言的兴奋涌上心头,我笑了。我觉得我是面对着我的老伴儿和孩子们笑的。‎ 当我正要赶过去排队买票的时候,身边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说的,而是对在场所有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同情心使我忍不住停住了脚步。我认真朝那人看去,发现他竟是一个盲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它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我急急忙忙赶了过去。我在两条队伍的末尾犹豫了一下:先排哪个队呢?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当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后,我就站到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当然是这个队伍的最后一名。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像故意弄成那个样子似的。他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用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让我反感。的确,我现在已经对当今的年轻人有一种执拗的不信任感。‎ 就在这时,我又发现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个青年妇女。她既像是在排队,又不在队里边;眼睛斜视着窗口,像是在思索什么,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她身边还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看来是她的孩子。‎ 由于这一男一女两个人站在前面,我有点丧气了。我深知他们会在紧要的时候做出什么事来。倒霉的事终于出现了:当队伍中只剩下我们三个人的时候,票已经剩最后一张了。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个青年妇女丢下孩子,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等那个男青年反应过来的时候,票已经到了那个青年妇女的手里。那个男青年刚要找售票员算账,那售票口的小门却“啪”一声关了,小门板上“票已售完”四个字嘲笑似的对着他。‎ 那个男青年马上把全部的愤怒转向了那个青年妇女。他两只拳头紧捏着,开始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并强硬地让她把那张票交出来,说如果不交出来的话,她今天无论如何走不成。‎ 那个青年妇女在男青年暴风雨一般的攻击下,眼帘低垂着,嘴唇微微颤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然而不知她嘟囔了句什么,结果,那个男青年更愤怒了。坏了!看来他恐怕要动武了!‎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正在这时,那个小姑娘护着她的妈妈,小嘴一张一张地说。‎ 那暴怒的男青年吃惊地盯着那个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竟然举起一只僵硬的手,在那小姑娘的头上轻轻摩挲了一下,说:“你……别怕!叔叔……不打人……”‎ 男青年沉默了一会儿,转过头来对那个青年妇女说:“同志,您不要生气,刚才,我,太过分了……”‎ 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把它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他这举动使我茫然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个青年妇女也茫然了,迷惑地眨巴着眼睛。‎ - 38 -‎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但让您买了。不过这不要紧,您带着孩子,在这里待下去太不方便了。我不走了,但请您帮个忙,替我在路上照料一个人。”‎ ‎“谁?”她问他。‎ 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盲人。”‎ ‎“他是你什么人?”‎ 他摇摇头:“不认识……”‎ 只见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也拿出了自己的那张车票递到了男青年面前,惊喜地喊叫着说:“呀,这太巧了!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 ‎“他是你什么人?”‎ 她摇摇头:“不认识……”‎ 一刹那,他们谁也不说话了。‎ 此刻,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羞愧地站在班主任的面前。‎ 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头儿太可怜了,我觉得应该帮帮他,就决定先给他买一张。我想现在您应该相信我了吧?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儿上车去吧!”‎ 那个男青年从她手里接过车票,并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便转身走了。‎ 我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个青年妇女面前掏出了自己的车票,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走运!太谢谢您啦!”‎ 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车站。‎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机关走去。‎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的三个人物本只是匆匆过客,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陌生的弱者伸出援手,表现了人间真情,小说以“匆匆过客”为题,意蕴丰富。‎ B.小说中的“我”与另外两个人不同,“我”先给自己买票然后才给盲人买,并且对男青年以貌取人,揭示了“我”内心深处的自私与偏见。‎ C.小说设置了男青年与青年妇女之间的误会,渲染二人的矛盾,直至两人之间冲突即将爆发的时刻解释了误会,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D.小说结尾写“一片银白的世界”“洁白的路面”,给人强烈的暗示,表现了“我”对世界的认识,也写出了“我”灵魂受到洗礼之后的感受。‎ ‎2.小说除了使用外貌、语言、动作等具体的描写手法以外,还借助了哪些手段来塑造男青年的形象?(6分)‎ ‎3.从“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文4[2020合肥高三调研检测,7—9,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出  警 弋 舟 ‎  那天在所里做笔录,报案人是个姑娘,说是“心爱的”电动车被盗了。刚写好,又接到社区的电话,说他们晚上有个群众活动,可能参与的人比较多,需要我们帮忙维持秩序……‎ 那天晚上社区的活动就是广场舞表演,实际上围观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他们高估了自己的风头。过去看了看情况,安排几个保安维持秩序,我独自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巡逻,而同事小吕去了片区。因为又有人报警说邻居在家里制毒,我没怎么考虑就把这案子交给了小吕。‎ 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这想法我也有过。直到今天,我也不想跟妻子说我每天都忙活些什么。我不做英雄梦了,但希望我妻子还接着做,那样回了 - 38 -‎ 家,我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喊累。所以有时候遇到邻里纠纷之类的事儿,我都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 开始小吕挺兴奋,像是张网以待,翘望已久,终于来了条“大鱼”。涉案的小区是教师新村,里面住的都是教师。报案人是位退休多年的小学校长,信誓旦旦地说,以他所掌握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完全能够通过阳台上飘来的怪味儿做出判断。他的邻居是一对教师,两口子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女主人倒还真教化学。可查来查去,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小吕不太甘心,加上老校长半年报了五十多次警,这个案子就成了小吕的心事。他不觉得我们就只能维持秩序、追回一辆“心爱的”电动车……‎ 回来后小吕眉头不展,说他又趴在老校长家的阳台上闻了半天,隔壁飘来的只有红烧肉味儿。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阳台上怕得有五十度的高温。‎ 那天算得上平安无事,我们本来可以在宿舍睡个好觉,假如我没有说起老奎的事。‎ 老奎七十多岁,老伴儿十几年前过世了,他一直独自生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女儿早年外出打工后,就一去不返。老奎经济状况还说得过去,有两套房子,住一套,租出去一套。如今这一片儿的房价可不低。‎ 先是他突然失踪,发了协查函,一直寻不到,以为他可能不在人世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夜里,他却突然打来电话报警,说自己在家摔倒了,现在根本爬不起来。‎ 等我们赶到时,他正坐在屋子中间的矮凳上,根本不曾摔倒,更不会爬不起来。我们哭笑不得。撤警的时候,他突然抓住了我的手,一刹那,我有着突然被什么抓牢了的感觉。‎ 几天后老奎又报假警了,还是说他摔得起不来了。等我赶到的时候,老奎照旧坐在小板凳上,臊眉耷眼,像个坐在黑暗舞台中央的老猿猴。‎ 这回,老奎主动说他之前是去找打工的闺女了……‎ 走的时候,老奎送了送我。他颤巍巍地踅到门前替我开门。手伸出去,捞一把,又捞一把,第三把才捞到门把手。‎ 又过了几天,还是在半夜,老奎的求助电话又来了。我让一个协警过去看看。小伙子回来跟我说,老奎点名要我去。这让我很生气。问明白他没什么事儿后,干脆就置之不理了。谁知第二天一大早老奎竟然找上门来。‎ 他拐到我面前坐下,第一句话就是:“我要自首。”我按接警程序示意他进来说时,他的脸上竟然有一种掩藏不住的幸福感。‎ 果然,这又是他的恶作剧,案情很快排除。‎ 就这样他反反复复闹了有小半年,我们都被折腾得够呛。‎ 这一年的除夕,为了防止他再“闹事”,我们主动邀请他来所里参加新年聚会。他好像被一种氛围感染了,突然挨近我,嘀咕了一句:“就是孤单,想跟人说话。”‎ 老奎的事讲完了,半天都没听到声音。我以为小吕已经睡着了。‎ ‎“孤单。”他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般的回味。‎ 我探出头,看到小吕的头枕在自己胳膊上,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过了一会儿,小吕跳了起来。临出门他还没忘记戴上帽子。‎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吕才回来。我迷迷糊糊地被他吵醒,看见他兴奋地趴在我床沿上,腋窝下全是汗渍。‎ ‎ “没错,老校长承认报假案了。”他说,“本来问清楚我就打算回来,可老头儿硬是拽着我说了一宿的话。他儿子去美国三年了,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小吕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着实像一只兔子。‎ ‎ “他那是诬陷,”我说,“涉嫌犯罪了。”‎ ‎ “算了,我教育过他了。”他说,“老头儿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 - 38 -‎ 我想,我没看错人,这小伙子能当个好警察。‎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两段既交代了“我”的身份,也表现了当今部分警察的职业现实,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其实弥漫着“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 B.“我”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芝麻蒜皮的小事,是因为“我”虽然不做英雄梦了,但还是想让别人做英雄梦,这个细节表现了“我”的善意。‎ C.“老奎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幸福不是单靠物质充裕就能得来的,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也特别重要,尤其对于年迈孤独的老人来说。‎ D.“我”比小吕有工作经验,告诉他“老奎的故事”以及说老校长“涉嫌犯罪”,本身可能都包含一点试探小吕的成分,结果都让“我”很满意。‎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认为小吕能“当个好警察”的主要原因。(6分)‎ ‎3.小说在叙述“老校长的故事”时,又穿插了“老奎的故事”。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题组3 散文阅读 文5[2020重庆一中高三月考,4—6,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秋的感怀①‎ 孟 超 ‎  据说桂林是没有秋的,因为秋老虎过了之后,就快到冬天了;可是事实也不尽然,在八九月间,一阵热雨之后,到了晚上,也总有一些与夏天不同的凉意。‎ 走到树底下,树上飘下了一两片树叶,虽然用不到猛然的一惊,但秋的感念多少是存在的。除此之外,街头上、庭院里,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是没有秋的原因吧。记得在上海时,秋一到,马上路口就有敲着木梆卖白果的声音,它像候鸟一样,才准确哩,那声音真使人有说不出的寂寞之感啊;尤其是热天还没有过完,大商店、小商店、百货公司,都挂出“秋季大减价”的招牌,使你不管怎样热衷,总会觉得秋是在心里哆嗦的。‎ 北平,我也曾去过,秋更容易被感受到,且不说西山的红叶、北海的残荷;就是东西来顺、便宜坊等处的涮羊肉、烤鸭,都按时上市了,即使天气还热燥燥的,那你能说这不是秋天吗?‎ 我的故乡——青岛,更是一个秋的圣地。那里,山在初秋被翠绿的草色点染得更加清秀妍丽,遍山的爬山虎的叶子像胭脂一样,不用三杯两盏也就心醉了。自然海滨浴场灯火阑珊,软沙的轻梦,也快到了醒的时候,但晚间山高月小,秋涛击着岩石,南海边人迹还不冷落,在煦煦的余温中,临着海去听秋声,的确会使人心情奔放。‎ 那都是抗战前的事,不谈它也罢。抗战之后,我也曾在黄鹤楼头,对着秋的江流,作过夏口、汉阳的远瞩;我也曾突破敌寇的包围,登过武胜关,偷越了鸡公山的脚麓;我也曾在襄江的古渡,看过落日,吊过三国的遗迹……然而,那些时候,秋似乎不在心上似的,没曾留下凄凉的感觉。‎ 桂林,不似上海,不似北平,不似青岛,更不似皖鄂各地,画家虽也曾画出了“漓江秋渡”的画意,但我站在中正桥头,却感受不到桂林同别处有什么不同。‎ 往年秋天一来,总要举行一次筹募寒衣大会,这使我们觉得秋天到了,但今年还没开始,更使人觉得秋意薄了。‎ 秋天,只低回于欧阳修的《秋声赋》,那总不免使人气短,抗战已经四年了,不但我们的力量应该愈磨愈壮,而且心情也需要更健强些,哪里能受了时令的摇动呢?‎ 让我来想象一下吧,新谷在收割中,无边的田野,撒下遍地的黄金;农夫农妇们,在田亩里忙碌着,都露出了笑脸;没有作战的部队,也放下了枪杆,帮助他们秋收,田垄里响起生产的歌声、收割的歌声,这是多么自然的、美妙的、使人兴奋的画面。‎ - 38 -‎ 再想下去,秋收之后,粮食充实了,人民的生活安定了,士气也增加了,这在无形中为抗战添加了不少劲儿,我并不卑薄秋,反而满怀喜悦,正为着秋而鼓舞哩。‎ 这样,这样,我飘飘然地赞颂着秋的来临!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心稍微一沉,又似乱梦被打破了一般。到处都闹着米价的高涨,正如秋潮般的汹涌,物价也像与米价竞赛似的,只见它不断地升起,没有降落的希望,大家都皱着眉头,喊出了困苦的声音,秋不曾使人悲戚,人倒使秋添上了不少苍凉。‎ 今晚,踏着凉月的影子,想到秋,也感到秋了;但心实在飘不起来,生活下坠着,气压低沉着,紧压着。不知为什么忽然记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旧诗——“曾惊秋肃临天下②”,反复了多时,以后是什么,却记不起来了。‎ ‎(有删改)‎ ‎  【注】 ①文章写于1941年,当时作者在桂林从事抗日文化工作。②鲁迅于1935年创作《亥年残秋偶作》,首联是“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意为“我”已惊骇这肃杀寒秋来临大地,怎敢违心地用笔去赞美春天的温煦呢?‎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写了桂林、上海、青岛等地的秋,还提到了欧阳修的《秋声赋》等,素材丰富,灵活自由。‎ B.文中“那都是抗战前的事,不谈它也罢”蕴含着对大好河山沦落敌手的深深的痛惜之情。‎ C.结尾引用鲁迅《亥年残秋偶作》中的第一句,省略第二句,起到了欲言又止、含蓄蕴藉的效果。‎ D.本文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样,皆咏秋抒怀,表达了对动荡时局和民生疾苦的深沉关切。‎ ‎2.对桂林的秋,作者先说“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后面又说“却感受不到桂林同别处有什么不同”,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3.作者在对秋的感怀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文6[2020浙江高三期中联考,10—1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春天的腔调 施立松 ‎①春天是有腔调的。这腔调有时隐隐约约,细碎模糊,羞涩迟疑;有时却浩浩荡荡,惊天动地,铺天盖地。‎ ‎②吹刮了一个秋季又一个冬季的海岛的风,尖利又冷硬,仿佛一个在战场上杀红了眼的将军,只知道用尽全身的气力杀伐。枝头的叶杀尽,山野的草杀黄,家家户户的门窗紧闭,来来往往的男女“披头盖脸”,大地一派萧索,老少一派委顿。他持戟叉腰,站在那个叫立春的门槛上,以为大获全胜了,忍不住哈哈大笑,却不知笑声刚起,就惊动了一片:草地底下细若游丝的萌动,溪流里似有若无的潺潺,枝头上冒出了或绿或红的火柴头,乡下人家的屋檐下,黑羽白肚的客人,进进出出,忙着筑巢安家,有着葡萄似的黑眼珠的小女孩努起嘴唇学会了第一个字“春”。瞬息之间,仿佛强势粗糙了大半生的女子突然当了母亲,硬茧遍布的指尖在婴儿细滑如绸的肌肤上抚过,不知不觉就放轻了力度,不知不觉就上翘了嘴角,不知不觉就柔软了身段。那些坚硬,那些狠辣,那些坚不可摧的盔甲,土崩瓦解。风姓了杨柳,吹面不寒了;风从了莺儿,吹折花数枝;风随了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 ‎③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的云,像收到了指令,迅速集结,从东边到西边,从天涯到海角,每一朵云都带来一个消息,每一朵云都是久别重逢。一见面难免要叽叽喳喳,说说别后情形,唠唠眼下当前,叹叹前世今生,情动处,便相拥在一起,身影叠着身影,声音压着声音,窸窸窣窣,抽抽泣泣,起初是轻泣,后来难免号啕。于是,雨一下,连绵数十天,仿佛要把积攒了一年的思念都倾诉完。于是,桃树湿淋淋地起身,慢吞吞地吟一首诗,千万种思绪,千万个话题,东冒一个,西冒一个,恨不得浑身上下都长了嘴。可等了半天没有下文,急得一旁的柳树伸出一串串嫩绿的小剪 - 38 -‎ 刀,一下一下地扑向桃树,却总够不着,只好将剪子伸长再伸长,像个心急的小男孩面对羞涩的小女孩,什么都想替她做,什么都想给她,却不知道从何做起,从何给起。‎ ‎④一夜北风,连日细雨,不知什么时候风静雨止,早晨起来看窗外,不知谁给天地轻笼了一层白纱。滴着雨的苦楝树,用黝黑的树杈在空中作一幅写意水墨画,很文艺,是远离故土的人,午夜梦回时的一缕淡淡的惆怅,是红尘里蓬垢了身心的人心底深处的一缕泥香。窗檐下的蛛网收藏了一兜的钻石,每一粒都晶莹剔透,每一粒都住着一个少女纯真的梦,每一粒都讲述着一个昨夜的故事,如果你靠近了,就能听到风声雨声梦呓声。鸟声穿过绿色的枝叶,穿过层层薄幕,扑进你的眉尖心上,耳朵被叮咚的泉水濯洗了一般,满世界都清亮了,你甚至想和拣豆子似的,采杏花似的,拣一篮来,采一箩来,去沿街兜售,深巷明朝卖杏花,你卖清脆的鸟鸣。‎ ‎⑤太阳流浪去了,大雨小雨“包月无限量”,有人设计了一种太阳,很多人跟着种,种来种去,衣物洗了不干,换洗的都没了,身上湿湿的,气都喘不匀,夜来数着自己的呼吸,越数越烦闷,索性早早洗洗睡,管它梦里花落知多少呢!半夜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被喧哗的雨声惊醒,赤着脚,掀了窗帘去听,是海岛独有的脚擂鼓盛世欢歌,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徐悲鸿的《六骏图》,是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仿佛站在山顶喊了一嗓子,积郁尽消,身心尽快。惊蛰了吗?一枚露珠跌落,一朵迎春黄灿,一声虫鸣自屋角响起,如婴儿初啼。‎ ‎⑥那天,十几个女子坐在一家叫“渔夫的故事”的民宿的玻璃房里,就着一盏清茶,谈着文字文章文学,脸上的每一道线条都是柔软的,那些声音珠玑似的,像屋前香樟树枝丫间的雨滴。心底隐约的雷声化在温婉的言辞里,薄雾似的朦胧聚结成绵绵的情愫,化不开、说不清,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茶案上的一丛菖蒲养在长了青苔的瓦片上,土陶罐里的一枝细脖子藕亭亭而立,一回头,窗外的柑树还挂着隔年的果实,红红的、沉沉的,随时要坠下来。所有人都噤了声,仿佛随时有一声红色的惊雷,会在耳边炸响。‎ ‎⑦春天是有腔调的。聂鲁达说:“我要在你身上做,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我估摸着,这就是每个人的春天的腔调吧。‎ ‎(有删改)‎ ‎1.开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 ‎2.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语句。(5分)‎ ‎3.根据上下文,简析第⑥段画波浪线部分的语言特色与效果。(5分)‎ ‎4.结合全文,分析题目“春天的腔调”的意蕴。(6分)‎ 文7[创新选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开  会 王安忆 县里号召开三干会的通知发下来了。“三干会”的全称是“农村干部会”,“三干”即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干部,规模很大。‎ 收到通知后,大队里就开始筹划去县城开会的事情。先是定了开会的人,然后要定的是做饭的人,叫谁去呢?就叫孙侠子去。孙侠子聪明肯干,而且不小心眼儿,年前说好了婆家,沫河口的,来年就要出门子了。孙家人会过日子,到了开春还有两顿稀一顿稠,从来不欠账,是个正经人家。再要筹划在哪儿做饭,还是像往年那样,在大队会计的表舅家。事情就这么筹划下了,很顺利。‎ 孙侠子也开始筹划了。筹划那一日穿什么衣裳什么鞋。孙侠子没读过书,除了种地,就是做针线活。但她也渴望生活中发生一点不寻常的事情,明年她就要出门子了,在家的日子里要有些不寻常的事情,就像有了纪念似的,比较值。‎ - 38 -‎ 孙侠子最后决定穿那件线呢的格子褂,黑和黄两种颜色的格子,里头衬了毛线衣,是婆婆家送的聘礼,一斤半毛线,还是从蚌埠买来的。在这开春不久的气候里,她这一身有些单薄了。可县城百货大楼里的那些女营业员,一冬都不穿棉裤,不是也没冻着。‎ 太阳也近午了,队长从台子上走过,喊她走了。一路上说着走着,不知不觉,就看到了县城南头的分洪闸。到了分洪闸跟前,他们就跟孙侠子分手了,他们要到县城北头的人民剧场报到,开会。孙侠子便一个人从分洪闸旁边的一条坡道,缓缓地走到了底下……‎ 到了县城街上,正值晌午。孙侠子首先去了百货大楼,百货大楼是在县城中心,两条大街交界的地方,年前起的二层楼。可孙侠子进了一层,却不知怎么上二层。铺面很大,四圈都有柜台,中间还有一圈,依然很宽敞。女营业员坐在柜台后面,傲慢地抬着脸,孙侠子几乎不敢走近她们。她很拘束地转了一圈,刚要出门,瞅见墙角旮旯里忽然转出一个人来,再仔细一看,那是一道夹墙,墙缝里是上楼的楼梯。孙侠子弄明白了从哪里上楼,可却没了上楼的兴趣,还是走了出去。‎ 街上更静了,太阳呢,也更暖了。孙侠子穿了这一身,正好。孙侠子买了辣皮,买了捆菠菜,又见有卖小糟鱼的,卖鱼的急着回船上去,就卖得便宜,花了四角钱,全要下了,足足有两斤。还剩一些钱,留着买酱油醋。这下就齐全了。‎ 提了这些东西,往回赶着,又有一摊子事等着她,孙侠子就不由得郑重起来。走过百货大楼,她也没停留,而是一径地走过去,眼都不回一下,心里嘀咕着:人家有事!她的纳得很结实的布鞋底,快快地擦着水泥的街面。脚跟在硬地上一弹一弹,腰不由得直了起来。她忽然有了一种城里女人的姿态:匆忙的、快速的、自信的。‎ 她顺着坡道七拐八绕地进了大队会计表舅家的小院。家里只有老奶奶和孙子在,表舅和表妗还没有回来。老奶奶说,儿子在窑厂做临时工,儿媳在船码头或饭铺打杂。孙侠子合计了一下,决定做这样几个下酒菜:烫菠菜、拌辣皮、煮小鱼、腊肉炒鸡蛋。稀的喝面条,干的贴饼子。真是一顿很丰盛的宴席。她合计完了,就动起手来。孙侠子担了水倒进缸里,便切腊肉,切辣皮,装上盘子。老奶奶烧了一锅疙瘩汤,点上香油,满屋都飘香。趁老奶奶不防,孙侠子摸出一个鸡蛋,在锅沿一磕,鸡蛋黄打了个滚,进去了,说:给我小表弟吃。转身就去和面,擀面。等她把面条细细地切出来,抖落开,老奶奶那边已经和孙子在喝疙瘩汤了。‎ 这边油进了锅,那边她方才打鸡蛋。她将鸡蛋哗哗地打得老高,就像连在筷子上似的,渐渐起了沫。她斜了碗,一溜圈下了鸡蛋,打松的鸡蛋一着热油,起了半锅,再下腊肉,一起翻炒。真过瘾啊!孙侠子什么时候这么痛快地大油热锅炒过菜?过年时,下材料的菜都是她娘上灶,怕她糟蹋了东西,可她不是炒得很出色?不仅菜炒得出色,时间也拿得准,她这边刚起盆,那边,开会的人就来了,堂屋里坐得满满的。这时,老奶奶的儿子儿媳都还没回来。‎ 屋里的酒喝上劲了,猜起拳来。孙侠子往匾里的面条上抖了一些面,再提起了几下,怕它们粘了。这时候,孙侠子才觉出身上有些冷,忙出了一身汗,又在风里站了一时,吹凉了。她往灶里添进一些掰碎的秫秸,让火略旺一点,又往灶下偎了偎。不知什么时候,孙侠子睡着了,这一个瞌睡也不知是一眨眼工夫,还是一大会儿。她醒来时,听到堂屋里还在闹酒呢!这些爷儿们,一喝上就忘了时间。那老奶奶的儿子儿媳回来了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关于孙侠子决定“穿那件线呢的格子褂”的文字,暗示了孙侠子对此行的重视程度以及即将面对新环境的复杂心境。‎ B.小说以孙侠子的视角,展示了县城的景致风貌;而对这些景致的叙写,也暗示了城乡的差别和不同的人情人性。‎ C.小说中“老奶奶的儿子儿媳”虽未出场,却与乡村姑娘孙侠子形成似有若无的联系,成为她了解未知世界的一个窗口。‎ - 38 -‎ D.小说以“开会”这一生活事件为背景,借助孙侠子做饭的日常化情节,表达了乡民走出乡村、改变命运的时代主题。‎ ‎2.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简要分析孙侠子的具体心态。(6分)‎ ‎3.小说在淡化情节的同时加入了很多细节描写,请结合作品谈谈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6分)‎ 文8[2020长春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7—9,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三万元的遗产 马克·吐温 湖滨镇是一个居住着五六千人的可爱的西部小镇。这个镇上的人个个都有虔诚的信仰,到处弥漫着亲善友好的气氛。‎ 塞拉丁·福斯脱是镇上最大商店里的簿记员,他一天到晚勤勤恳恳。在湖滨镇干他这一行的人中,他是唯一领高年薪的,足有800元。这个数字实在是可观的,人人都承认他应得这样的报酬。他的妻子爱勒克是个能干的内助,她一天到晚都在当一个贤妻良母,好好地操持家务。‎ 有一天,来了一个了不起的消息!这个消息真使人吃惊、使人欢喜!那是从邻近的一个州来的,塞拉丁唯一的活着的亲属住在那里。他是塞拉丁的本家,名叫提尔贝利·福斯脱。他是个独身老汉,已经70岁了,据说家境相当富裕,性情也相当古怪和执拗。提尔贝利给塞拉丁写信,说他不久就会死,打算把3万元现款的遗产给他。他说这并不是为了表示感情,而是因为他一生的晦气和懊恼多半是由金钱而来的,现在他希望把这笔钱转让给一个适当的对象,使它继续干那害人的勾当,满足他的心愿。这笔遗产将在他的遗嘱里交代清楚,如数照付。但是有一个条件,塞拉丁必须向遗嘱执行人证明三件事:一是他没有在口头上或书信里关心这笔遗产;二是他没有探听过这位将死的人迈向死亡的过程;三是他没有参加葬礼。‎ ‎“3——万——块钱!”这几个令人神往的字像美妙的音乐似的,在塞拉丁和爱勒克的脑子里响个不停。这一天,塞拉丁记账记得一塌糊涂、错误百出;爱勒克也不能专心干她的事情,甚至拿起一个花盆却忘记她打算干什么。‎ 当晚,两支铅笔一直在忙个不停——各人拟订各人的计划:爱勒克盘算着如何把这笔钱投资,塞拉丁则考虑怎样把它花掉。‎ 最后还是塞拉丁打破了沉寂。他兴高采烈地说:“啊,爱勒克!我们首先开支1000块钱,买一匹马和一辆轻便的马车,在夏天用;买一架雪橇和一件皮子的膝围,在冬天用。”‎ 爱勒克果断而沉着地回答说:“动用本钱吗?那可不行。我们千万不能动用这笔本钱,那么做是不妥当的。我们要赚大钱!”‎ ‎“赚大钱。那太好了。往下说吧,爱勒克。什么办法?”‎ ‎“煤,新开的矿。我打算投资1万元买煤矿优先股。他们半年付一次利息,1万元钱变成3万元钱——只要一年!”‎ ‎“哇喔——”塞拉丁拿起本子来,开始核算购置东西的钱数,这次所要买的是他希望尽早弄到手的那些享乐用品:马、马车、雪橇、膝围、漆皮、高筒礼帽、转柄表……‎ ‎“别忙!我还得给煤矿上赚来的那3万元找出路,是不是?我把它派了两次用场:一次做油生意,一次做麦子生意。”‎ ‎“爱勒克,这太妙了!总共赚了多少?”‎ ‎“我想,算得稳当一点,大约可以净赚18万元,也许还可以再多一些。”‎ ‎“哎呀呀!这岂不太妙?谢天谢地!我们拼命苦干了多年,终于交上好运了。爱勒克!”‎ ‎“塞拉丁,我打算给镇上捐300元——到那时,我们还有什么道理怕花钱!”‎ ‎“你这一招做得再漂亮不过了,亲爱的,你这毫无私心的人,这种举动正合你那慷慨的性格。”‎ - 38 -‎ 然后他们就上楼去睡觉,可是因为高兴得昏头昏脑,竟忘记了熄掉蜡烛,让它在客厅里点着。塞拉丁主张让它点着算了,他说就算它值1000元,他们也不在乎。可是爱勒克还是下去把它吹熄了。这举动倒是做得正好,因为她往回走的时候,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趁着那18万元还没有冷掉的时候,把它变成了50万元。‎ 当然,在兴奋的情绪中,他们没忘第二天就写信到这位本家居住的地方去,订了一份当地的报纸——《萨格摩尔周刊》——那上面有最及时的讣告。‎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星期六终于来到了,他们收到了报纸。爱勒克迫不及待地把报纸外面包的纸撕开,她和塞拉丁的两双眼睛立刻扫视着讣告栏。结果却大失所望!哪儿也没有提到提尔贝利。‎ ‎“也许距离太远,也许下个星期就有消息了。”塞拉丁告诉妻子。‎ 然而,五个星期闷沉沉地过去了,《萨格摩尔周刊》每星期六都按时来到,可他们关心的消息却从未降临。这时候塞拉丁的耐性再也支持不住了,他痛恨地说:“这个该死的家伙,他大概永远不死了!”‎ 就这样,四年过去了,那个盖空中楼阁的习惯、做白日梦的习惯发展得多快啊!美梦没有到来,倒是等来了《萨格摩尔周刊》的编辑,因为他们在过去四年中,一心一意地忙于别的事情,居然把报费忘却了,欠款共计6元。‎ 对福斯脱夫妇而言,再没有比这位客人更受欢迎的了。这位编辑对提尔贝利伯父的情况一定很熟悉,想必知道他什么时候有进坟墓的希望。他们当然不能正面提出问题来,因为那就会使那笔遗产落空。‎ 塞拉丁抑制住他那火热的渴望,极力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问道:“我——我在贵地有一个远房本家,名叫提尔贝利。他——他——身体还好吗?”‎ ‎“他身体还好吗?天哪,他离世已经四年了!”‎ 福斯脱夫妇浑身都因伤心而发抖,其实内心的感觉好像是高兴。‎ 塞拉丁不动声色地——以试探的口吻说:“啊!真是,人生就是这样,谁也不免一死——连阔人也免不了这一关。”‎ ‎“阔人?”那位编辑哈哈大笑起来,“那可不恰当。他是个身无分文的人,镇上的人最后不得不凑钱埋了他。”‎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事发生的湖滨镇是个美丽的西部小镇,这里“到处弥漫着亲善友好的气氛”,人人都有虔诚的信仰,勤恳工作,幸福生活,简直是“美国梦”的典范。‎ B.穷困潦倒的提尔贝利·福斯脱虽未直接出场,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性人物,生活的贫穷扭曲了他的灵魂,使他在临死前拿虚无的遗产愚弄了福斯脱夫妇多年。‎ C.本文通过精彩的对话描写、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使读者看到福斯脱夫妇同时做着发横财的白日梦,他们分别代表了当时美国社会盛行的消费主义和投机主义。‎ D.选文戛然而止的结局令情节“断崖”,福斯脱夫妇数年的美梦归于破灭——那笔遗产不过是黄粱一梦,残酷的现实和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令人唏嘘不已。‎ ‎2.请分析概括福斯脱夫妇的主要形象特点。(6分)‎ ‎3.幽默与讽刺是马克·吐温小说的主要特点。本篇小说中作者对夫妇二人在这一笔遗产面前的丑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笔法犀利,入木三分。请找出三处并作简要分析。(6分)‎ 文9[2020湖北宜昌高三期中考试,7—9,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凌的黄河 单振国 ‎①站在数九寒天的黄土高原上,站在大雪纷飞的穹宇下,我看黄河。黄河,像一条蜿蜒浩荡的银色巨龙,正静静地流动着,在雪花无声无息里流动,在冰凌悠悠漂浮中流动。‎ - 38 -‎ ‎②没有浮躁的喧哗,没有烦嚣的不安,没有轻薄的浪花,甚至连一点儿脚步声都没有。有的,只是雄浑磅礴的气势,泰然自若的风骨,沉着稳健的行进,战胜一切的自信!‎ ‎③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着大雪的晶莹。铺天盖地,浩浩荡荡。没有鸟鸣虫吟、红尘碎语,没有争锋斗狠、狂放泼野,唯有静静地流动。漂浮着满河浩阔壮观的北方冬天,好像是一条蛰伏入眠的巨龙。‎ ‎④啊,雪落黄河静无声。‎ ‎⑤静无声的黄河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又慢慢苏醒,慢慢在蛰伏中蠕动。恍然,“唰”地彻底醒来,鼓起排山倒海般巨大膂力,以四两拨千斤的手臂轻轻一揽,迅疾带走一大堆一大堆企图阻遏她前进的冰坝。这不,远远地,“咔嚓”一声,犹如霹雳横空、巨崖崩塌,令人惊心动魄、寒毛悚立。严寒精心垒起的一座冰山訇然碎裂,没入宽阔深邃的河水中。冬天顷刻惊飞四散,朔风黯然销声匿迹,一切的寒冷已不叫凛冽的寒冷,所有的冬天不再喧哗自己是冬天。‎ ‎⑥雪是越下越大,白花花的,一朵一朵飘着,漫天漫地,稠稠密密。雪吞咽着山川村落、烟火人间,吞咽着高原大地、日月星辰,仿佛把整个北方的冬天都吞咽到她茫茫的白幕之中。但她吞咽不了黄河,黄河依然静悄悄地、稳如泰山地流动着。站在高原的更高处看流凌的黄河,又像是一条从天而落的银河,舒缓而下,连接天地。河,睡在天堂之上,唯有梦是那样亘古遥远、瑰丽雄浑,那样多彩缤纷、近在眼前,轻轻地飘浮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向着无尽的远方。‎ ‎⑦晋陕峡谷犹如大地哗啦扯开的胸膛,在白花花的雪野里,大幅油画般铺开,铺成雪原莽莽、雪峰巍巍的浩大背景,黄河被衬托得更加气势磅礴。看吧!大河上下,好一派雄浑壮观的景象。此刻,任何华美的辞藻,都没有力量嵌进这天地无声却令人心海咆哮的壮丽诗章中;任何高亢的赞美,都显得那么苍白微弱。只有流凌的黄河,在无声无息中永恒汇聚着、充盈着、释放着排山倒海的力量,凛然高耸起不可欺、不可辱、不可侵的血气,昂然高扬出战胜一切阻遏、一切对手的霸气,一往无前,势不可当!‎ ‎⑧看流凌的黄河,我瞬间强大、瞬间雄起,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荣辱得失、恩怨不平,竟然轻盈得像一绺飞散的冷雾,无影无踪,无声无息。此时此刻,灵魂骤然震颤,心海更加咆哮,仿佛站在黄河与高原交响曲那最震撼天地的音符上,由不得要往远看、往大看。我想,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被这样一条裹挟着黄土,磅礴浩荡、摧枯拉朽、势不可当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着与她同样的优秀基因、同样的精神力量和胆魂气魄!我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我敬仰黄河,虔诚地跪在黄河冰冻铁硬的滩头,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 ‎⑨就在我抬头的刹那,太阳拨破云海,红彤彤、圆润润、热腾腾的,带着新的春天的勃勃生机,在流动的冰凌上折射出万道金光。远远望去,寥廓的黄河滩上,飞起一圈又一圈绚丽耀眼的彩虹!‎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蛰伏的黄河看似入眠,实际上在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她的内心始终抱有瑰丽雄浑、向着无尽远方的梦想。‎ B.第⑤段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黄河轻轻一揽,大堆的冰坝被带走,严寒精心垒起的冰山訇然碎裂,苏醒了的黄河势不可当。‎ C.第⑥段描写了仿佛把整个北方的冬天都吞咽下去的白雪;第⑦段写晋陕峡谷,用以衬托黄河的磅礴气势。‎ D.作者精心选取了黄河静静地流动、蓄积力量冲破阻碍等场景,将黄河从入冬、封冻到解冻的全部过程展现了出来。‎ ‎2.流凌的黄河冲破阻碍给了作者哪些启示?(6分)‎ - 38 -‎ ‎3.最后一段所写的景象有何特点?请加以分析。(6分)‎ 文10[命题新材料]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 走向北方 邹荻帆 ‎   穿过了滴绿的树林 ‎ 与淡墨水的远山,‎ ‎ 赭石色的大路上,‎ ‎ 我们以沉重的脚步 ‎ 走向北方。‎ ‎ 北方是广阔的,‎ ‎ 那些线条模糊的地 ‎ 我们走近了,‎ ‎ 更想望着 ‎ 那更远的 ‎ 萦在白云下 ‎ 爬上青苔的古城,‎ ‎ 以及插上瓦松的黑色的屋脊。‎ ‎ ……‎ ‎ 每天,‎ ‎ 我们跋涉在 ‎ 灼热与尘封的大路上。‎ ‎ 沙子与汗水填在耳根,‎ ‎ 贴在背上的 ‎ 是湿漉漉的汗衣,‎ ‎ 沙子钻破了草履呵,‎ ‎ 一天天 ‎ 我们的脚掌磨得更粗粝了,‎ ‎ 我们将以粗粝的脚趾 ‎ 快乐而自由地行走在中国的每一条路上,‎ ‎ 吻合着祖先们的足迹。‎ ‎ 晚间,‎ ‎ 我们投落在 ‎ 墙壁霉湿的屋子里,‎ ‎ 围着跳跃的烛光,‎ ‎ 用生水吞着那走了味的麦饼,‎ ‎ 草席上我们脱下沾着泥土的鞋,‎ ‎ “记忆”数着大路上的脚印:‎ ‎ 哦,那停住了呼吸的农场上的风车,‎ ‎ 那悬在木门上的锈绿的铜锁,‎ ‎ 它们的主人走了,‎ ‎ 只留着黄犬叫着寂寞。‎ - 38 -‎ ‎ ……‎ ‎ 烛火跳跃着,‎ ‎ 灼热的心也随着烛光跳跃着呀!‎ ‎ 祖国呵,‎ ‎ 我们为着争求您的自由与光明,‎ ‎ 灼热的心无时不是在追逐着遥远的风沙,‎ ‎ 而不辞万里的行程啦。‎ ‎ 烛火以微弱的光 ‎ 剪破了黑暗,‎ ‎ 我们微弱的力量 ‎ 将也能如一星燎原的火 ‎ 而点燃着四万万五千万支灯芯焰吗?‎ ‎ 烛火跳跃着,‎ ‎ 我们以红色的笔 ‎ 勾写着明天的计划与行程,‎ ‎ 在明天啊,‎ ‎ 我们将更坚决勇敢地走向北方的北方。‎ ‎1938年7月 ‎(有删改)‎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开篇是对行军状况的描写,从前两节诗可以看出,在诗人眼里北方大地的景色是萧条荒凉的。‎ B.“我们跋涉在/灼热与尘封的大路上”写前进时“我们”遇到的艰难险阻,表现了“我们”对走向北方的态度坚决。‎ C.诗歌三、四两节概括行军的过程,写白天时侧重描写细节,写夜晚时则侧重描写村中景象。‎ D.“我们以红色的笔/勾写着明天的计划与行程”,用笔的颜色与勾写的内容暗示“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停住了呼吸的农场上的风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营造了寂寥落寞、毫无生气的氛围。‎ B.诗歌抒情多用象征,如烛光象征光明,星火燎原象征全民抗战。‎ C.“在明天啊/我们将更坚决勇敢地走向北方的北方”,直抒胸臆,余韵悠长,表达了走向抗战最前线的决心。‎ D.整首诗的上半段是冷色调,下半段转向了暖色调,暗合了抗战必胜的光明前景。‎ ‎3.“我们将以粗粝的脚趾/快乐而自由地行走在中国的每一条路上/吻合着祖先们的足迹”中的“吻合”如何理解?(4分)‎ ‎4.诗歌用“走向北方”作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文11[2020山东德州高三阶段性考试,7—9,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  干 汪曾祺 - 38 -‎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南货店失火烧掉了。后来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上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异常宽大。西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唧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 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口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下雨天盖上,太阳好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油从井壁渗出,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一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卜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底子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的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好了,再一块一块从蒲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要说他的特别处,也有,有两点。‎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话。‎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岁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土产,也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 38 -‎ ‎  后记:近来有人写文章,说我的小说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怀恋,我看后哑然。当代小说寻觅旧文化的根源,我以为这不是坏事。但我当初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我写旧题材,只是因为我对旧社会的生活比较熟悉,对我旧时邻里有较真切的了解和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小说在介绍酱园时写茶干只此一句,后文又具体写了茶干的制作工艺,巧用伏笔,详略得当,可见作者匠心。‎ B.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与其做茶干无关,但能体现出老舍先生的观点:“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C.酱园的底子很厚实,但最终消失了,连老大的儿子不愿将其恢复,作者表面上对他的不作为有抱怨和无奈,深层上则借以展现社会变迁。‎ D.“后记”部分体现出作者关于小说创作的理念,他认为小说的创作需要沉淀情感,去除浮躁,与技法相比,创作者的真诚态度更加重要。‎ ‎2.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3.“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结合正文对此加以分析。(6分)‎ 文12[2020天津六校高三上学期检测,16—20,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草 木 深 晓 寒 ‎①在我的认知里,村庄是存在于一种秩序中的,山和水,土地和房屋,各安其间,井然有序。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一种秩序,沿着时间之足穿过风,穿过雨水,穿过很多东西,从来不知道偷懒,也不会有所偏倚,一生都在通向一条春荣秋谢的路。它们以不同的姿势贴近村庄,把村庄覆盖,假使一个陌生人像翻书一样把它们轻轻地揭开,村庄的秘密便会毫无缓冲地暴露在眼前:黛色的屋顶,炊烟,牛羊,一垄一垄的稻子,弯着腰劳作的农人。‎ ‎②我是在草木里长大的,我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探,习惯了用自己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秘密。‎ ‎③进入城市以后,我经常会在无眠的夜里找寻最初的记忆,希望以此来安慰不断入侵我内心的怀想,但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发觉我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它们看着我进进出出,有时候像恶作剧一样,借助穿堂风把泥土的气息塞进我的呼吸,令我猝不及防。有些事情,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信,纵使生活困窘,我的童年也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斑斓,几种平常的草木,怎么就这样轻松地收买了我那一段记忆?‎ - 38 -‎ ‎④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但并不见得我那时多喜欢草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村庄的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我厌倦它们,它们长在路边,打湿早行人的裤脚;把枝丫伸向屋顶,吞噬阳光;堵塞瓦楞的沟壑,让雨水漏进屋来;潜入稻田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我拿着刀去砍它们,背着锄头去铲,用手使劲拔,连根拔掉,我大概还想过,要是能像赶牛羊一样,把村庄里的草木赶得一根不剩,只留下纯粹的庄稼、一条条光溜溜的泥巴路,天与地之间坦荡如砥,这样,村庄里的人便能省略大把的汗水。‎ ‎⑤就在我开始构思这个宏大理想的时候,我的喉咙突然痛了起来,没有任何征兆,痛得连喝水都要小心翼翼。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他从山上挖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到我面前,笑着说赶紧喝了吧,喝了就好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土办法能缓解我的疼痛,我切一段稻草当吸管,一点点吸进去,苦、涩、酸,好像所有人类难以接受的味道都集中在这水里,弄得我头晕目眩,只是没想到几天后,我竟然好了。‎ ‎⑥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开始审视周围的草木,村庄里到底有多少草木呢?到处都是,从一座山头扑向另一座山头,没有人数得清,连年纪最大的老人也弄不清。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过。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 ‎⑦祖父有一双巧手,他会用稻草和梧桐树皮做草鞋,半天的工夫做一双,穿上去软绵绵的。他还会用山棕织蓑衣,用箬叶织斗笠。我看过他织蓑衣,用一个五齿耙撕扯棕片,一点点地扯,扯出的丝像女人长长的头发,他弄一点水把手掌打湿,将丝搓成一根根细细的绳子,然后在屋坪里打开一床晒垫,把棕片铺好,操起钢针飞针走线,他半蹲着,身子往一侧倾斜,右手不停地来回,钢针和绳子随着他的手穿过来绕过去,像一个老渔夫在织网一样。偶尔他也会站起来拿着他那根长烟杆抽烟,在烟雾里打量自己的作品,似乎在想哪里要挡风,哪里要遮雨。阳光把祖父的影子压弯,他再一次穿针引线,好像要把阳光也一起织进去,用储存的阳光来驱赶风雨。外出干农活,穿戴祖父织的蓑衣斗笠,我成了江南的“蓑笠翁”,风雨不止一次拖拽着寒冷、疲惫,在天空之下汹涌而来,试图淹没一切,而每一次,我都凭着草木构筑的温暖,从容地穿过了层层叠叠的纠缠。‎ ‎⑧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或者一大把板栗,煮熟的苦珠,一袋子酸枣糕。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橡子豆腐,一盆子艾叶粑粑。日子困顿,母亲以自己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霜降时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山上挑回来一筐筐木炭,木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腊肉的香,最终以一种笑容的形式停留在我们的脸上。‎ ‎⑨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只能接受生活的种种非难,即使愿意倾我所有,也难以抵御接踵而来的暗淡和荒芜。‎ ‎⑩时间固执地改变着一切,草木长高,村庄变矮,我在草木之下劳作、歇息,枕着泥土仰望草木,我看到阳光从它们身上流过,镶上一层绿油油的底色,我看到雨在上面冒出白烟,我看到不断改变的色彩,如同一万只蝴蝶的跌落,那是大地之上的一场蝴蝶雨。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获得心灵的皈依。‎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第①段写村庄里的草木春荣秋谢,在村庄里到处生长,覆盖村庄,揭示了草木和村庄的密切关系。‎ B.进入城市以后,“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我”不再喜欢那些童年记忆中带着泥土气息的草木。‎ C.在村庄的时候,“我”曾经很不喜欢草木,觉得它们是不必要的存在,想把它们统统连根拔掉,彻底赶出村庄。‎ D.草木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赐予我们不可复制的生活,给予我们生活的食物,成为“我”幸福的主要源头。‎ - 38 -‎ E.文章采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叙述了在村庄里贫穷而美好的生活,阐述了草木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那时不见得多喜欢草木,可是草木却占领了他记忆的一端?(5 分)‎ ‎3.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 分)‎ ‎4.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5 分)‎ ‎5.“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你认同作者的看法吗?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3 分)‎ 文13[命题新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智 斗【注】‎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 胡传魁:嘿,阿庆嫂!‎ 阿庆嫂:(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你好哇?‎ 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哈哈哈……‎ 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好说好说。‎ ‎(刁德一脱斗篷。刁小三接住。刁小三下。)‎ 阿庆嫂: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谢谢你呀!‎ 阿庆嫂: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着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有意在敌人面前掩饰自己)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   (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 38 -‎ 刁德一: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 ‎   (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其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胡司令,抽一支!‎ ‎   (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传魁点烟。)‎ 刁德一:(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接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接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 ‎   (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人家不会,你干什么!‎ 刁德一:(接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接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   (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接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接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接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   (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哈哈哈……‎ 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有删改)‎ ‎【注】 现代京剧《沙家浜》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茶馆老板娘阿庆嫂依靠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被消灭的故事。本文节选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智斗》。‎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庆嫂讲话很得体,她详细说明自己对胡传魁的恩惠,表现了她谦虚、亲切、平和、不自傲的形象特点。‎ B.“我借贵方一块宝地”点明阿庆嫂是个外乡人,“参谋长树大根深”是阿庆嫂向刁德一表明自己知道他在本地是很有势力的。‎ - 38 -‎ C.“这个女人不寻常”表面上是刁德一对阿庆嫂胆大心细、遇事不慌、机警从容的夸赞,实际上是他对阿庆嫂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D.选文的唱词堪称心理较量的经典:刁德一、胡传魁、阿庆嫂各怀心思,又不动声色;内心涌动,却表面平静。‎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戏剧语言有着丰富的潜台词,开头简单几句对话,胡庆魁接连询问阿庆嫂的近况,表明了胡庆魁对阿庆嫂的怀疑。‎ B.“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的舞台说明点明了阿庆嫂的心理,为其之后的行动、唱词奠定了基础。‎ C.阿庆嫂给胡传魁点烟后的一段唱词,设计巧妙,三人轮换唱,每个人物都在不断猜测,表现出了他们内心的活动,营造了紧张气氛。‎ D.“垒起七星灶……过后不思量”这一段唱词既有口语化特征,又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性,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感。‎ ‎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4分)‎ ‎(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2分)‎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2分)‎ ‎4.本场戏的题目为“智斗”,请谈谈你对以“智斗”为题的理解。(6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备考速递——现代诗歌阅读 文1‎ - 38 -‎ ‎1.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B项,“说明诗人被神女峰的神奇秀美震撼”错误,诗人捂住眼睛是因为她在为神女所代表的被封建思想桎梏的女性伤心。‎ ‎2.B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凸显了诗人独处时环境的安静、冷清”错误,此处的动态描写是为了表现诗人的心潮澎湃。‎ ‎3.表达了对封建道德的强烈批判,表达了对真正的爱情和自由生命的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考生答题时要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同时要注意结合全诗来分析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句中的“与其……不如……”否定了前者,肯定了后者,说明诗人认为做道德展览的载体流芳千古不如做有真情实感的人。由此升华,联系诗歌主旨即可得出答案。‎ ‎4.组合:众人对神女峰的狂热和诗人一个人的痛心反思,对天上杳鹤的眺望和对春江月明的错过,悬崖上可笑的千年展览和在爱人肩头的一晚痛哭。(举出两例即可)‎ 作用:这种组合,使形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强烈,更能表达诗人的态度。‎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就诗歌中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举例,考生答题时注意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标出意象,然后分析哪些意象是有鲜明反差的,如“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最后根据例子分析这种组合的作用即可。‎ 第1讲 小说阅读 文1‎ ‎1.B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理解错误,通读全文可知,老舞蹈师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怕别人看到他跳舞,怕别人知道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2.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5】。‎ ‎3.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小说中的典型环境或特定场景对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以下作用: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推动情节发展,有利于情节的集中等。本文中的特定环境——卢森堡公园苗圃,为人物的出场设置了场景,有利于故事的自然切入;这个特定场景有利于情节集中,推动了情节发展,苗圃是老舞蹈师表演的舞台,也是其人生的舞台;结尾苗圃被铲平的情节以及“我”对老舞蹈师夫妇命运的牵挂,令读者陷入沉思。‎ 文2‎ ‎1.B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B项,“予以嘲讽与回击”错误,因为赶车老人“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 ‎2.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9】。‎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6】。‎ 文3‎ - 38 -‎ ‎1.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不正确。原文第六段明确写道“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另外,从常理上看,文章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的英雄烈士赵一曼形象,如果能够“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则说明赵一曼已向敌人透露信息,与赵一曼的英雄形象不符。‎ ‎2.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3】。‎ 文4‎ ‎1.C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错误,二姐等人开始不知道什么是有声电影,后来对有声电影进行不懂装懂的赞叹,从本质上看他们对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的认识并没有发生“转变”,因而并未描写其“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2.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2】。‎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0】。‎ 文5‎ ‎1.①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简析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语言的整体风格(包括语体色彩等)及所传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从修辞手法上看,画线部分赋予黄瓜秧以人的情态,比如“跑”“彼此招呼”等,突出了黄瓜秧生命力旺盛的特点。从句式上看,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使得语言灵活、生动多变。从词语的选用上看,画线部分大量使用“了”字,强调了黄瓜秧的状态,突出了黄瓜秧生长速度之快。从语言的整体风格上看,画线句活泼轻快,凸显了人物愉悦的心情。‎ ‎2.①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题干要求“结合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答题时需要先从文本中筛选出和“我”相关的情节,再从情节中概括人物的形象。文中能体现“我”的形象的情节主要有与冯歪嘴子的交往、吃粘糕等,梳理相关情节并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7】。‎ ‎4.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2】。‎ 文1‎ 外貌憨态可掬;言行稚拙,爱模仿;情感表达率真;注意力易转移;喜爱小动物,好奇心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作答本题应在文中找出所有与二乖相关的内容,从外貌到言行再到性格情感。文中对二乖的外貌描写有小腮饱满、肥短的胳膊等,憨态可掬。文中对二乖的行为的描写有爱跟着哥哥学嘴,好模仿;因为背对八哥就不耐烦,爱哭,学小麻雀歌唱,天真可爱、情感表达率真。喜欢八哥,要为八哥“报仇”,但看到小猫又喜欢小猫,兴趣转移,摸小猫、抱小猫、学小猫叫唤等,表现了他好奇心十足的特点。‎ 文2‎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弯腰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些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担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 38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题干中要求回答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而不是形象特点,因此他的身世遭遇等外在特征不必答出;在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时,要先用严谨的语言进行概括,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具体作答时,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概括分析,答案要全面、不要重复。根据文中关于王有福的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可知其性格特点主要有胆小怯懦、狡黠固执、善良本分等。‎ 文3‎ ‎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做了铺垫。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题要求回答文章结构安排上的好处,作答此类试题时,考生可根据平时积累,注意调用一些常用术语,如“营造……氛围”“为……做了铺垫”“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等。选用正确的术语,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文4‎ ‎1.B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错误,“这些”体现出了饲养牛马是他的专长,表明了他对牛马的喜爱,但并未体现他对“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的渴望。同时,根据文中后半部分的表述可知,他对现在的生活也比较满意。‎ ‎2.①更积极,特别有干劲。他看到懒民杨云山的变化后,就想着赶紧干活去。②更自信,充满成就感(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凭借自己的专长,他受到村民的款待,又接到郑书记的邀请,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③更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认为凭自己的本事一定可以发家致富。④更机智,学会审时度势。以前他只懂养牛马,如今能根据市场需求去找致富门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变化”二字,然后从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恒老八看见懒民杨云山天不亮就开始干活,也充满了积极性,赶紧下坡回家准备干活。恒老八之前“在饲养棚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而现在却因为帮村民治好牛的病受到村民的感恩与款待,这让他充满了成就感;后来郑书记又邀请他到公社广播站讲牛马经,这也使他变得更加自信。文章结尾,恒老八与老伴儿商量买牛的事,并对未来做了规划,可以看出他学会审时度势,懂得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去找致富门路。最后老伴儿的肯定,使恒老八“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可以看出他变得更加乐观,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3.①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清晨的寂静氛围,烘托出恒老八内心的不平静。②使小说情节更加连贯。小说中对环境的描写体现了时间的推移,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由不平静到开朗的变化过程。③照应题目,揭示小说主题。晨光灿烂的景象,象征着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环境本身、情节、主题等角度入手。如从环境本身上看,清晨的“屋里静极了”,而“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更凸显了清晨的“静”。恒老八习惯性醒来,对此时的“静”非常不习惯,心情复杂。小说通过营造这种寂静的氛围,反衬出恒老八在包产到户后内心的不平静。从情节上看,通过写“窗外很黑”,到“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再到“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体现出时间的推移;此外,窗外很黑时,恒老八因为包产到户的政策辗转难眠;木格窗户透出微光时,恒老八看见懒民杨云山的举动,内心也充满了积极性;太阳升到碧 - 38 -‎ 蓝的天际时,恒老八“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这体现出恒老八内心由不平静到开朗的变化过程。从主题上看,“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其中“灿烂的晨光”与标题“霞光灿烂的早晨”相照应,象征着希望,表明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文5‎ ‎1.C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结尾的‘泪水’体现了‘我’认为外面再好也不如家里好的感受”分析错误,结尾的“泪水”主要体现的是“我”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并勇敢地向妈妈认错的心理。‎ ‎2.①情节上,这句话交代了“我”曾经拿过别人家的东西,并因此受到妈妈的责罚,赌气出走姥姥家的事件原委,这也正是“我”去姥姥家时心里难过、不摘人家的东西吃、拒绝去果园偷桃子、回家时不要别人家东西等的原因。②人物形象上,这句话是“我”对做人道理的认识,体现了“我”心灵上的成长,表明“我”变得懂事明理了。③主题上,这句话说明大人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效果,肯定了大人严格管教、正面引导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或“揭示了让孩子在经历中成长,在生活中领悟做人道理的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结合句子所在的位置,按要求从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角度进行理解。情节上,这句话出现在小说的结尾,补充交代了开头“我去姥姥家,眼里噙着泪水,想哭”的原因,即“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并挨了打,这也是“我”不随便摘别人菜园的菜、不去果园偷桃子、拒绝接受老爷爷和菜园大叔送的东西的原因。人物形象上,这句话体现了“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不能“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的道理,“我”得到了成长,变得懂事明理。主题上,这句话说明孩子认识到大人对自己的教育是正确的,从而揭示了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经历中得到成长的道理。‎ ‎3.①多用短句,句子结构简单,很少用修饰语,符合小说故事叙述者小孩的身份。如“我说了事情的经过,老爷爷拍拍我的头,说我是好孩子”。②语言简洁,语意明了,口语色彩浓厚。如“小花狗吃了饼干,朝我摇着尾巴,还跟上了我,撵也撵不走”,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小花狗黏上“我”的情节。③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形象特点,使人物形象鲜明。如大叔对“我”说“不碍事的,孩子,跟我来吧”,语气亲切,体现了大叔的和善以及对“我”的关爱、体贴。④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如“我”和村里几个小孩的对话,表现了“我”坚守规矩、有所不为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语言特色的能力。小说的语言包括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两部分,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首先要分析小说的语言风格及体现出的艺术效果。作答本题,可以从修辞手法、句式特点、语体色彩、人称等角度分析。本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语言上多用短句,结构简单,语意明了,很符合小孩“我”的叙述身份,如“我”到菜园时“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出来”;小说情节的发展多通过对话展现,没有过多的修饰语,且口语色彩较浓,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鲜明,如姥姥让“我”归还小花狗的对话,以及“瞧”等口语化的表达,体现了姥姥的明事理。据此结合文中的语言举例分点概括即可。‎ 文6‎ ‎1.B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反映了新兵训练的艰苦”错误,玉生因动作不规范挨批体现了训练的“严格”,并未提到“艰苦”。‎ ‎2.①立即赶往火车站,准备回部队;②先发加急电报,以免班长、战友们着急;③见到老师傅给儿子的包裹邮局不能寄,主动承担运送的任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结合题干和小说内容可知,玉生“知道自己错了”后的具体表现可从第8段及之后的内容中寻找。第8段写玉生知错后“立即往火车站跑”,但“路过邮局的时候,玉生决定先给部队发个加急电报,免得班长和战友们着急”;第9段至小说末尾用大量的笔墨,写玉生主动帮老师傅给他的儿子送包裹的情节,也是玉生知错后的具体表现。‎ - 38 -‎ ‎3.①截取片段“小”。聚焦邮局,截取玉生与老师傅偶遇的小片段来反映现实生活。②塑造人物“小”。选取新兵与老师傅等小人物来描写,展现平凡人物的闪光点。③描写细节“小”。多用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充分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④构思布局“小”。采用陌生人物之间的小巧合来谋篇布局,结尾出乎意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体裁特征的能力。这是一篇典型的小小说,体现了小小说“以小见大”的特征。首先,故事情节单一,主要截取了玉生在邮局偶遇老师傅的片段,主要人物少,人物的活动场所小,情节简单;其次,在构思布局上,作者刻意运用了小小的巧合,让玉生帮老师傅运送包裹;再次,人物平凡,新兵玉生和老师傅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最后,作者主要运用对话、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第2讲 散文阅读 文1‎ ‎1.B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评价不当,不符合文中的人物形象,也不符合作者的情感态度。‎ ‎2.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6】。‎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8】。‎ 文2‎ ‎1.BC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这说明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错误,这只能说明萨丽娃姐姐对草原的感情没有老祖母深,并非“截然不同”;C项,“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理解错误,“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中“草原的春天”并非指现实的春季,且后文有“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 ‎2.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突出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或:大草原的生生不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本题需要赏析的句子是描写性语句,需要抓住描写手法、描写对象的特点以及所融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分析。整个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另外,“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突出了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从而表达了对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9】。‎ ‎4.呼伦贝尔草原大自然的春天;羊羔生长期的春天;萨丽娃事业的春天;以萨丽娃为代表的新一代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学作品标题意蕴的能力。探究文学作品标题的意蕴,要注重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其中深层义要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可以是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等。本文标题是“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开篇指出“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结合文本主要内容可知,表层义上是指呼伦贝尔草原大自然的春天,这也是羊羔生长期的春天。而养羊是萨丽娃的事业,她带领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所以深层义上是指萨丽娃事业的春天,也是以萨丽娃为代表的新一代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 文3‎ ‎1.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热烈,本义为“情绪高昂,兴奋激动”,在文中是指“梦想”产生的强烈,传达出童年时期的作者极其强烈的好奇心与想象力。B项将其解释为“热闹,眼花缭乱”不恰当。‎ - 38 -‎ ‎2.D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第⑥段只是说“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这种“一无所有”“先天不足”的童年生活给了“我”“格外”的好奇心,但这并不代表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同时,这样的生活也不是“刺激想象”的唯一条件。‎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3】。‎ ‎4.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2】。‎ ‎5.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4】。‎ 文4‎ ‎1.A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身心疲惫、孤独失落的状态”错误,由第一段“我安慰自己……心满意足”和第二段“我”不甘心,相信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的制作技艺,可知“我”寻找徽墨时是充满信心和期待的,并未感到“身心疲惫、孤独失落”。B项,“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并不是徽墨式微的全部原因,从原文来看,在数字化到来之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的出现,徽墨已经出现式微的趋势。‎ ‎2.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语句,应该结合对语句内容的理解,从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画线句写的是“我”在看到使用徽墨书写时的主观感受。从艺术手法的层面看,“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看到了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既是拟人,又是“我”的主观想象,“翩翩起舞”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从思想内容的层面看,这些美好的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我”对徽墨的喜爱,由此生发的“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的感慨则表达了“我”对幽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3.答案、解析见P085【考点帮】【典例4】。‎ ‎4.①虹关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②虹关是徽墨的产地,徽墨也成就了虹关。③虹关引发了作者的乡愁。④增添了寻墨历程的情趣,丰富了主题。(答对3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文章在记叙寻墨时,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的原因,可从“我”对虹关古村的感受和徽墨与虹关古村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如由文本对虹关古村美景的描绘可知,虹关古村本身就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虹关不仅契合了“我”对文化的敬畏之心,还让“我”感觉特别亲切,引发了“我”的乡愁。由文本可知,虹关本就是徽墨的产地,二者互相成就,所以写寻找徽墨,自然会描绘虹关。此外,从主题表达看,在寻墨过程中描绘虹关,可以丰富“我”的寻墨历程,进而丰富文本所表现的“敬畏文化”的主题。‎ 文5‎ ‎1.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7】。‎ ‎2.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1】。‎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 ‎4.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3】。‎ 文1‎ 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内涵随时代进步而改变的感慨”错误,第④段对“扒龙船”起源的描述和场面的描绘并未体现端午节的内涵发生改变,且从全文看,龙船赛,包粽子,挂菖蒲、艾叶、桃枝等均为对传统习俗的继承。‎ 文2‎ - 38 -‎ ‎1.C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综合全文内容可知,这里表达的应该是作者对贫困生活及其中蕴含的美好已经成为过去的感慨。‎ ‎2.①通过榆钱勾起回忆,引出下文。②描述吃榆钱的场景,作料之繁杂、心情之愉悦与后文贫乏的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文章主旨。③正面渲染蒸榆钱的美味,为全文奠定轻松、愉快的基调。‎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段落作用的能力。本题考查文章第①段的作用,考生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内容上,文章第①段主要描述了蒸榆钱的香味、榆钱作料的多样、吃榆钱时的快乐轻松,突出了榆钱的美味,奠定了全文轻松的基调。结构上,以此引出下文作者对小时候吃槐花、榆钱、葛花的回忆,与当时贫乏的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进而突出文章的主旨,表现当今人们生活的丰衣足食。‎ ‎3.首先明确本段介绍的对象——槐花,用“第二道大菜”表明其与前后两段的并列关系;然后从槐花的形色、香味、食用方式三个方面展开具体介绍;最后以“菜篮子”呼应文章题目。‎ 文3‎ ‎1.B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作者理想中的父子关系就是……”错误,文中写叔叔和他的父亲“活成一对老兄弟,还在一起干农活”,是为了引出父亲的早逝,为后父的出场做铺垫,且文中并未提到这是作者“理想中的父子关系”;C项,“体现了……良苦用心”属过度解读;D项,“意在告诉读者……”错误,作者意在表达对后父的怀念之情。‎ ‎2.①感激之情。后父让“我”感觉“又有了庇护”,视“我”为自己的孩子,将“我”养育成人。②愧疚之情。“我”既没有替后父分担生活重担,也未能为后父准备老房,让他安心地老,更没有及时为后父送终。③怀念之情。通过回忆与后父生活的种种过往,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后父的追忆和思念。‎ ‎【解析】 考生作答本题,需找到文中与后父相关的内容,然后进行分析。由第5段中“我们有了后父,觉得自己又成了孩子,终于又有了庇护”“我们成了他的养儿女,他成了我们的养父”可知,作者对后父的养育之恩怀有感激之情;由第14段“我”和大哥外出,“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50岁的年龄,重活累活又都亲手干了”,第15段“后父吩咐我们备的老房,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及第18段后父去世“我”不在跟前等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后父怀有愧疚之情;作者由后父“成了我们的养父”到后父去世葬在公墓的种种回忆,无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后父的怀念之情。‎ ‎3.①老难以预料。生命无常,人未必都能自然地老去,人也未必都能尽如己意地老去。②老需有依靠。面对长辈的老,需要有物质准备和精神陪伴,才能让老更有尊严和幸福感。③老必有承受。自己想要老去,就要面对长辈的逝去和后辈的成长,需要承受痛苦,担负责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对“老终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的理解,考生需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由第1段“奶奶去世后……未成年的孩子”“真正到了……心安理得地老了”可以看出,老意味着要承受长辈逝去的痛苦,担负后辈成长的责任;由第4、5段写父亲早逝,第14段后父想要装老享清福而不能,第15段后父想要提前备老房而未得等可以看出,人生无常,想自然老去、如愿老去有时可能是奢望;由文中对后辈为长辈养老送终、备老房习俗的描写可以看出,物质准备和精神陪伴都是有尊严和幸福感地老去不可或缺的条件。据此对以上分析进行概括即可。‎ 文4‎ - 38 -‎ ‎1.BE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错误。第四段中说屈原“一定离竹林很远吧……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并不是说屈原不能“砥节立行”。作者说“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但并没有说他不能领悟竹的节操。E项,这是一篇散文,作者紧扣竹子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托物言志,对竹子般的精神气质给以礼赞。文章没有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其主旨也不是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2.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画线部分所写的扭曲的竹子“更具备倔强的美感”,结合画线句子开头的“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可知,写扭曲的竹子,其实是用了象征手法,象征的是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文5‎ ‎1.①指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敬畏和虔诚。端午节已走过两千多年的岁月,人们依然盼望它的到来,用各自虔诚的心装扮这个节日。②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既体现在人们享受端午节带来的祥和心绪上,也体现在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对健康的企盼上。③指人们对正义的坚守和弘扬。传说端午节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在这一天挂菖蒲、艾叶和桃枝,是为了除恶驱邪。‎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首先联系上下文,确定答题方向:根据画线部分所在句子“异彩纷呈的民间习俗,次第呈现人们心灵的风光……”,可知此处“人们心灵的风光”指的是由端午节习俗表现出来的人们的思想感情。然后浏览全文,概括出端午节习俗表现出的人们的思想感情。由第②段中“人们期盼这个传统的节日……买来带回家”,可以看出人们对端午节的敬畏和虔诚;由第④⑤段对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的描写,可以看出人们在端午节习俗中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由端午节的起源及挂菖蒲、艾叶和桃枝的习俗可以看出,人们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中寄托了对正义的坚守和弘扬。‎ ‎2.①表层意思是指惠州的端午节充满了色彩感。市场上,有火红的荔枝和青葱的粽子叶、桃枝、艾叶和菖蒲;龙船赛上,有红色的海岸、红色的荔枝林、红色的船头花球、红色的大鼓、红色的比赛服、红色的旗帜,再配以蓝色的大海,呈现一片明丽的色彩;包粽子时,有洁白的糯米、红色的豆、黄里转红的咸蛋黄和切成手指长红白相间的五花肉。②深层意思是指惠州端午节传统习俗丰富,包括赛龙舟,包粽子,挂菖蒲、艾叶、桃枝等。作者通过对惠州“多彩”端午节的描述,表现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读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领悟作品内涵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多彩”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两个方面去分析。从表层意思看,文中描写了惠州端午节各种各样的色彩,“多彩”指这些多样的色彩;从深层意思看,这些多样的色彩其实是惠州端午节种种习俗的外在特征,表现了惠州端午节传统习俗的丰富多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文6‎ ‎1.C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错误,从文中来看,“我”及“我”的书对她的人生之路可能有些影响,但不能说“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选项夸大了“我”及“我”的书的作用。‎ ‎2.小冯同学的形象特征:①面容清秀,性格直爽、乐观、开朗,快言快语,非常爱笑;②爱读书,有强烈的进取心,高考失利并没有让她消沉,而是在生活的浪潮中不断尝试。‎ 时代精神:从她这四十年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身上凝聚着努力进取、奋斗拼搏、不言放弃的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 - 38 -‎ ‎【解析】 考生解答此题时,要对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及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进行概括。如第二段中“她个子不太高,面容清秀,长得纤弱,人很直爽,快言快语”,据此可以概括出小冯同学的一些形象特征;第三段中,小冯同学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资料,她想明年接着考”,这说明小冯同学有强烈的进取心,高考失利的打击没有让她消沉。“时代精神”要综合小冯同学四十年的成长历程去分析。小冯同学高考失利之后的努力进取,生活之中的奋力拼搏,创业遭受多次打击之后仍不言放弃,都展现了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 ‎3.①本文描写了“那一排钻天杨”由瘦弱细小到直耸云霄的成长过程,象征着不断发展、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这和主人公小冯同学由弱到强的人生经历相映衬,烘托了主人公的美好形象。②文章的标题是“那一排钻天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也都提到了“那一排钻天杨”,在结构上起到贯串全文,使结构更严谨的作用。‎ ‎【解析】 考生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找出文中涉及“那一排钻天杨”的内容,再从人物形象、主旨、结构等角度分析其作用。在人物形象和主旨上,文中从钻天杨栽种时的瘦弱到后来的生机再到最后的直耸云霄,展示了钻天杨的成长过程,而钻天杨的成长过程与小冯同学落榜到奋起再到成为宾馆管理者的人生历程大致一样,所以说“那一排钻天杨”烘托了人物形象,象征了人物的成长过程以及人物身上展现的时代精神;在结构上,“那一排钻天杨”作为文章的标题,在文章的开头、中间以及结尾都有提到,由此可知,“那一排钻天杨”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它使结构更严谨。‎ 文7‎ ‎1.D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项,“没有什么文采”错误,文章描写细腻,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2.①朴素的内里,也会带来丰富多彩的人生。②不要轻言放弃,要用心、用情来对待困境。③人生并不完美,生活中有残缺,要守住内心。④人生中有难关要渡过时,需要一种缝缝补补的精神和一个强大的内心来支撑,以从容的姿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对整篇文章的思路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明确答题的切入点。可以换个角度理解题目,即“为什么说一个小小的针线笸箩里,承载着宏大的人生和无边的智慧”,由此可见,这是一道信息概括题。题目中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因此需要回到文章中去,将全文划分层次,并找出每一个层次中表达作者观点、情感的句子,然后选择关键词进行概括。根据这个思路,可以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这就像母亲的生活哲理,内里是朴素的,却经常想办法给生活添点花色”“但怎么能轻言放弃呢,我们需要以无比虔诚的心穿针引线,用细密的情感和针脚,缝补它的裂痕”“人生哪有那么完美……安抚你的困窘”“随着岁月的打磨,会有很多伤痕,我们需要这种缝缝补补的精神”等。将这些句子进行整合,组织答案即可。‎ ‎3.①围绕“小小的针线笸箩”来实写,使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富有感染力。②在实写的基础上虚写,阐述生活哲理,引人深思,使人受益匪浅,丰富作品内容。③虚实的巧妙结合,既能表现“小小的针线笸箩”是作者生活的陪伴、作者对它的珍惜之情,又能表现“小小的针线笸箩”蕴含的生活真谛,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使主旨的内涵更深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本题明确考查“虚实结合”这一手法的运用。首先要明确“虚”和“实”的含义,“实”就是实写,即对人、事、景、物的直接描写;而“虚”就是虚写,即所描写的对象没有直接出场,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烘托、渲染。“虚实结合”,使主旨表达更丰富。作品围绕“小小的针线笸箩”来写,这是实写,使作品富有生活气息;阐述生活哲理是虚写,使人受益匪浅,丰富作品内容。然后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即可。‎ 文8‎ ‎1.C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缰绳”不是喻体。B项,“笼罩着淡淡的失落和惆怅”无中生有。D项,“隐隐透露出生命的缺憾,与五加皮酒的醇美形成对比”缺少依据。故选C。‎ - 38 -‎ ‎2.“时间的隐喻”是指新叶村历经时间洗礼而保存下来的诸多遗迹,它们展示着时间的力量,牵动着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作者在描写这些历史遗存的时候,不是简单地描绘样貌,而是加入了独特的感受、新奇的譬喻和流动的想象,使其蒙上深沉内敛的色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标题意义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理解“时间的隐喻”的意义。新叶村历经时间洗礼而保存下来的诸多遗迹,如“南塘”“石板道”等,它们展示着时间的力量,牵动着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第二问,分析“作者是如何增强这种‘隐喻’意味的”。作者描写这些历史遗存时加入了独特的感受、新奇的譬喻和流动的想象。如,写南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如,写石板道,“逼仄幽深”“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通过作者的描写,这些遗迹遗存都蒙上深沉内敛的色彩,从而增强了“时间的隐喻”的意味。‎ ‎3.①词语搭配新奇,意趣横生。②语句节奏富于变化,韵律和谐。③善于借特定意象传达情思,比喻精警传神。④情感抒发有节制和留白,情感个性化色彩浓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章表达特色及意蕴的能力。从语言本身来看,文章第五段作者对巷弄的描写,词语搭配新奇,意趣横生,如“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语句节奏富于变化,韵律和谐,如“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从表达的意蕴来看,作者善于借特定意象传达情思,比喻精警传神,如“巷弄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情感抒发有节制和留白,情感的个性化色彩浓郁,如“低缓的石板台阶……不可遗忘的角落”。‎ 文1‎ ‎1.B B项,“表现了他的勤劳”错误,对男主人回家后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悠闲、惬意。‎ ‎2.D D项,“以‘星’和‘月’为喻体”错误,诗歌结尾两句中“星”“月”是本体,不是喻体。‎ ‎3.①“新砍的山柴,毕毕剥剥地响”,女主人正在做饭,灶中柴火的响声这一细节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同时营造了温馨的氛围。②“五,八,六,两……”,孩子们数星星时数错了数这一细节,表现了孩子们的纯真,也使诗歌显得真实自然。(每点2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找出诗中的细节描写,如灶内的柴烧起来发出的响声,火光在女主人的脸上闪动,男主人回来时“衔着个十年的烟斗”,孩子们数星星数错了数等。然后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一般可以增加真实性或增强感染力,考生应结合诗歌内容以及要表达的情感来分析。‎ ‎4.①对安宁平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②对现实中无法拥有这种生活的农民的同情;③作为在国外求学的学子对祖国深深的思念。(每点2分)‎ ‎【解析】 分析诗人的情感,要先看诗歌内容。诗歌描写的是温馨、美好的农家生活场景,结合写作背景可知,此时的祖国风雨飘摇,人们的生活也不安定,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安宁平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而这样的生活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诗中寄寓着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另外,诗人此时在国外求学,诗中也抒发了其对祖国的思念。‎ 文2‎ ‎1.C C项,“并且认为此番喜事十拿九稳”的表述无中生有。‎ ‎2.B B项,“表明她对自己被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错误,这里的“得意”是余小姐在向吉先生表明,虽然自己答应了吉老太太,但不必担心,自己的父母不会同意。‎ ‎3.①凸显了余小姐聪明机智的形象。②使结尾出乎意料,耐人寻味。③照应题目,以小见大,凸显自由追求爱情的浪漫。(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 38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作答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画横线的台词,在内容上有助于塑造余小姐聪明机智的形象,充满爱意的谎言让戏剧耐人寻味,在结构上照应了标题。‎ ‎4.①孝顺母亲,善解人意。从他为吉老太太读信的细节中,可看出他的孝顺、贴心。②敢于坚持自己的婚姻价值观念,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③机智灵活,幽默风趣。从他与吉老太太的对话以及与余小姐的交谈中,可看出他的幽默机智。(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从吉先生对吉老太太的行为和态度中可以看出他的孝顺。从吉先生对婚姻的看法,如“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等内容可看出吉先生对婚姻爱情的观念。从文中吉先生为母亲念信以及其与余小姐的交谈等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幽默。‎ 文3‎ ‎1.B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B项,“揭示了‘我’内心深处的自私”理解不准确。后帮别人买票的行为不能称为“自私”,且“我”把自己的车票给了青年妇女,更不能说“我”自私。‎ ‎2.①欲扬先抑。先写男青年的“时髦”外貌令“我”反感,以及与青年妇女起争执时的暴怒形象,对其进行贬抑;再写他实际上充满爱心,进行褒扬。②对比、衬托。与“我”的先考虑自己再考虑他人形成对比,突出男青年的先人后己。③环境烘托。文章结尾“一片银白的世界”“洁白的路面”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男青年的心灵美与善良。(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小说中塑造男青年形象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属正面描写,结合题干可知,本题要求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侧面描写手法。如“我”对男青年的第一印象是“反感”,后来男青年与青年妇女为了最后一张车票起争执时男青年的语言“难听”、攻击犀利,不难看出此时作者对其持贬责的态度;但后来得知男青年是先给盲人买了票,而自己没有买成票,此时作者的态度是赞扬的。可知此处为突出男青年的爱心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文中的“我”先为自己买票然后再为盲人买票,而男青年则先为盲人买票然后再为自己买票,不难看出作者塑造男青年的形象时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男青年的先人后己。小说结尾处“银白的世界”“洁白的路面”的环境描写,给人强烈的暗示,烘托出男青年的心灵美与善良,不难看出作者在此处塑造男青年形象时采用了环境烘托的手法。‎ ‎3.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增强小说的真实感,使小说颂扬的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风尚更加可信,突出作品主题。②从有限视角来叙述,便于写“我”的惊诧疑惑,以设置悬念,使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③便于自然、真切地展示人物的心理,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先写春节前“我”急切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情,同时以“我”的观察巧妙地描写了小说中其他人物;最后写“我”的羞愧,凸显了人物的品质。(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叙事人称的好处一般从情节、人物、主题和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从情节来看,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是有限的,“我”的所见所感也具有片面性,小说据此设置两个“误会”,使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从人物来看,文中通过描写“我”丰富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每个人都急切渴望回家的心情,但此种情景下,包括“我”在内的三个人不约而同地对陌生的弱者伸出援手,凸显了文中主要人物的品质,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从主题和表达效果来看,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能增强小说故事情节的真实性,使文中人物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风尚更为可信,更有利于突出小说的主题。据此概括即可。‎ 文4‎ - 38 -‎ ‎1.A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无中生有,开头两段并没有“弥漫着‘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 ‎2.①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小吕当警察是为了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2分)②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冒着高温处理警情,并能触类旁通,悟出老校长报警的真实原因。(2分)③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不顾奔波劳累,同情谎报警情的老校长并替他说情。(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找出文中对小吕的描写及相关故事情节,再分析其性格特点。从小说开头对小吕的介绍可知,小吕认为“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从中可以看出小吕有远大的职业理想。从小吕在炎夏冒着高温处理警情以及听过“老奎的故事”后悟出老校长报警的真实原因中可以看出,小吕有较强的职业素养。从小吕听完“老奎的故事”后不顾奔波劳累陪了老校长一宿,同情谎报警情的老校长并替他说情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小吕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 ‎3.①“老奎的故事”穿插其中,既避免对“老校长的故事”平铺直叙,又为小吕破解案情提供契机,使情节更曲折有致;(2分)②两则故事相互映衬,既表现老奎和老校长的孤寂,也表现“我”和小吕认真工作的态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2分)③两则故事悲喜交织,既引发读者对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思考,又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使主题更丰富深刻。(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了解插叙的作用。插叙常见的作用有:丰富文章内容;为下文做铺垫;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或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脉络清晰;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主题;等等。文中“老奎的故事”穿插其中,既避免对“老校长的故事”平铺直叙,又能为小吕破解老校长报假警一案提供契机,使故事情节更曲折有致;两则故事相互映衬,既体现老奎和老校长这种生活情况的普遍性,引发读者对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思考,也表现“我”和小吕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使主题更丰富深刻。‎ 文5‎ ‎1.D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项,“本文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样……表达了对动荡时局和民生疾苦的深沉关切”错误,《故都的秋》主要抒写了对北国之秋的喜爱,虽也有时代的影子,却并非像《秋的感怀》这样紧扣时局和民生来写。‎ ‎2.不矛盾。“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意指桂林的秋意不浓。“却感受不到桂林同别处有什么不同”意指在桂林所见的社会现实与别处无异,也是消沉落寞的。‎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和分析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可依据原文,仔细揣摩句子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对抒发情感所起的作用。考生要仔细分析比对,准确作答。依据第二段“走到树底下,树上飘下了一两片树叶”“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是没有秋的原因吧”可知,作者说“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是指桂林的秋意不浓,让人觉得桂林没有秋。依据第六段“桂林,不似上海,不似北平,不似青岛,更不似皖鄂各地,画家虽也曾画出了‘漓江秋渡’的画意”可知,桂林虽也有美好的秋景图,但在中正桥头看到的,同别处没有什么不同,说明桂林的社会现实与别处无异,也是消沉落寞的。‎ ‎3.①对上海、北平、青岛等地的秋的怀念。②抗战中见秋景产生的激昂壮怀。③对胜利之秋的憧憬。④对现实之秋的忧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本内容,概括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依据题干要求,从原文中寻找有效信息,并将那些隐蔽的或分散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确定答案。依 - 38 -‎ 据第二段“记得在上海时,秋一到……”,第三段“北平,我也曾去过……”,第四段“我的故乡——青岛,更是一个秋的圣地”可知,作者写了上海、北平、青岛等地的秋,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之情。依据第五段“抗战之后,我也曾在……那些时候,秋似乎不在心上似的,没曾留下凄凉的感觉”可知,作者写了抗战中所见的秋景不曾留下“凄凉的感觉”,表达了激昂的壮怀。依据第八段“抗战已经四年了,不但我们的力量应该愈磨愈壮……”,第十段“这在无形中为抗战添加了不少劲儿……”可知,作者表达了对胜利之秋的憧憬。依据第十一段“大家都皱着眉头,喊出了困苦的声音……”可知,作者表达了对现实之秋的忧虑。‎ 文6‎ ‎1.①内容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变幻多姿;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海岛春天的描述,又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和结尾;③笔法上,疾缓有序,让读者身临其境,引发其阅读兴趣。(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 ‎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海岛的风比作尽力杀伐的将军,形象地写出了海岛的风的尖利和冷硬;②整散句结合,写出了秋季、冬季海岛的萧瑟;③使用副词、动词等,如“杀尽”“杀黄”“紧闭”等,加强语气,表现出海岛的风的强烈;④用词收放有度,富有文学气息。(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给3分,答出四点给5分)‎ ‎3.①“一丛”“一枝”“一回头”“一声”,运用四个“一”凸显了“惊雷”前的宁静;②“菖蒲”“青苔”“陶罐”“藕”“柑”等意象的铺陈渲染了一种温婉、充满情愫的氛围;③运用叠词和色彩的对比,写出了春天的绚丽与浓烈。(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4.①“春天的腔调”不仅指春天的景色,更象征着对生命的喜悦与憧憬;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③作者以此告诉读者,无论生命中经历怎样的困苦与挫折,都不要忘记绽放生命的美好。(每点2分)‎ 文7‎ ‎1.D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项,“表达了乡民走出乡村、改变命运的时代主题”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小说表达的是乡民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①出发之前,憧憬新事物,渴望改变。②初到县城,感到格格不入,自卑窘迫。③在买菜和做饭的过程中,找回了自信。④做好饭后,仍惦记老奶奶在外做工的儿子儿媳,好奇城里人的生活。(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按照情节的发展将小说分成几个部分,即出发之前、初到县城、买菜和做饭的过程中、做好饭后这几个部分;再分析这几个部分里孙侠子的心态。例如出发之前,她筹划着穿什么衣裳什么鞋,“渴望生活中发生一点不寻常的事情”,表现了她对新事物的憧憬和期待,渴望生活有所改变的心态。其他部分据此分析即可。‎ ‎3.①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孙侠子做饭时给老奶奶的孙子打鸡蛋的细节,表现出孙侠子质朴又伶俐的个性。②延缓了情节的推进:文章通过选衣、买菜、做饭等琐碎具体的日常细节,营造出自然轻松的氛围,延缓了情节节奏。③有助于表达主题:小说通过对农村姑娘孙侠子走向陌生世界时的言行和心理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乡民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④表现环境,烘托气氛:对百货大楼铺面柜台等的描写表现出孙侠子眼中县城百货大楼的环境特点,烘托出陌生的氛围。⑤这些细节多采用白描手法,不雕琢、不夸张,简笔勾勒,让读者在细节书写中品味人生况味。(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细节描写的作用,一般从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环境表现、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从人物塑造方面看,对孙侠子 - 38 -‎ 做饭时的一系列动作的细致描写和她给老奶奶孙子打鸡蛋的细节,表现了孙侠子勤劳能干、质朴又伶俐的个性;从情节发展方面看,小说大量描写生活细节,如选衣、买菜、做饭等,延缓了情节节奏;从主题表达方面看,小说通过对孙侠子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种种言行和心理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乡村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环境表现方面看,孙侠子逛百货大楼时对百货大楼内部的描写,烘托了环境的陌生氛围;从艺术效果看,小说中的细节描写采用白描方法,使读者在平淡的生活细节中品味人生况味。‎ 文8‎ ‎1.A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作者表面描写湖滨镇“到处弥漫着亲善友好的气氛”,人人虔诚,实质上是对湖滨镇及其居民的讽刺,这更不是“美国梦”的典范。‎ ‎2.①原本的塞拉丁工作勤勤恳恳,是湖滨镇所有簿记员中唯一领高年薪的人,而爱勒克能干、精心操持家务,是一个贤妻良母。(2分)②在二人得知将要继承一笔可观的遗产后,塞拉丁考虑如何花掉,爱勒克盘算如何投资,可看出福斯脱夫妇实质上是贪婪的人;(2分)在二人得知提尔贝利已经去世后,表面悲伤,内心喜悦,可看出福斯脱夫妇又是虚伪的人。(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阅读文章可知,福斯脱夫妇的性格特点在得知遗嘱消息前后有巨大的差别,所以应分别概括。得知遗嘱消息之前,福斯脱夫妇生活安定幸福,塞拉丁是镇上所有簿记员中唯一领高年薪的人,可看出他工作“勤勤恳恳”;而妻子爱勒克是一个“贤妻良母”,每天操持家务,很能干。得到遗嘱消息之后,福斯脱夫妇“各人拟订各人的计划”,塞拉丁考虑如何花钱,爱勒克考虑如何投资,赚取更多的钱,可看出他们是贪婪的人;当他们委婉打听到提尔贝利已经去世的消息后,他们表面悲伤,内心喜悦,可看出他们又是虚伪的人。‎ ‎3.①福斯脱夫妇幻想着投机发大财,却只愿捐出300元给镇上,还认为自己“毫无私心”“慷慨”,讽刺了福斯脱夫妇的自私、贪婪与吝啬。②在等待接受遗产的过程中,福斯脱夫妇幻想着巨额的投资收益和享乐生活却忘记缴纳6元的报费,这是对二人空想不切实际的物质生活的辛辣嘲讽。③当报纸编辑前来拜访时,福斯脱夫妇急切地渴望从编辑那里了解提尔贝利的情况,却又要符合遗嘱的要求,伪装出满不在乎的神情,充分讽刺了福斯脱夫妇的虚伪。④当得知提尔贝利死讯时,“福斯脱夫妇浑身都因伤心而发抖,其实内心的感觉好像是高兴”,暴露出福斯脱夫妇的虚伪、冷酷。(要求举例准确,分析合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小说的讽刺手法。答题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概括列举出文本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分析。如福斯脱夫妇在得到遗嘱消息后,幻想着投机发大财,却只愿捐出300元给镇上,还自认为自己“毫无私心”“慷慨”,这讽刺了福斯脱夫妇的自私、贪婪与吝啬。此外,结合小说内容再分析两处即可。‎ 文9‎ ‎1.D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D项,“将黄河从入冬、封冻到解冻的全部过程展现了出来”错误,全文围绕“流凌的黄河”来写,展现的是黄河解冻后冰块顺流而下的情景。‎ ‎2.①作者灵魂震颤,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荣辱得失、恩怨不平,消失得无影无踪。②作者由流凌的黄河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每点3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流凌的黄河对作者情绪的激荡主要表现在第⑧段,作者的感悟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己,一方面是民族。考生分条概括,整理出答案即可。‎ ‎3.①选取远视的角度,从色彩、形态等方面描写了拨破云海的太阳和黄河滩上的彩虹。②描写的是黄河滩头富有生机的春景,表现的是一幅充满生机、希望、胜利的景象。(每点3分)‎ - 38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作答时,首先应分析作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然后具体分析作者描写时运用了哪些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最后一段主要描写的是黄河滩头生机勃勃的春景,从写景角度来看,写的都是远景,“红彤彤”“圆润润”“热腾腾”“金光”“绚丽耀眼”等词描绘了鲜亮的色彩和充满动感的形态;从情感寓意方面分析,预示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前程,表达出作者的激动与喜悦之情。‎ 文10‎ ‎1.A A项,“在诗人眼里北方大地的景色是萧条荒凉的”错误,由“滴绿的树林”“淡墨水的远山”“赭石色的大路”“线条模糊的地”等可知,诗人眼里的北方大地美丽如画,富有层次感。‎ ‎2.C C项,“余韵悠长”错误,诗歌结尾干脆有力,表达了诗人的决心。‎ ‎3.吻合,即完全符合,指“我们”要走遍祖先们开辟的每一寸土地,“我们”不会放弃每一寸土地;表达了诗人对保卫祖国河山的信心和决心。(每点2分)‎ ‎【解析】 “吻合”的意思是完全符合,结合题干所提及的诗句可知,诗人通过“吻合”一词表现了要照着祖先们的足迹,走遍他们开辟的疆土,表达了诗人对每一寸疆土都不会放弃的信念与保卫祖国河山的信心和决心。‎ ‎4.①统领全诗。全诗紧紧围绕“走向北方”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展开。②“北方”指代抗战前线,“走向北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斗志。③用四字短语作标题,短促有力,有利于抒发情感。(每点2分)‎ ‎【解析】 分析诗歌标题的好处,可从标题与诗歌内容的关系、情感主旨以及表达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全诗围绕“走向北方”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展开,标题统领全诗;“走向北方”实际上是指走向抗战最前线,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斗志;“走向北方”是四字短语,短促有力,用其作标题更能强烈地抒发情感。‎ 文11‎ ‎1.C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作者表面上对他的不作为有抱怨”错误,根据文章最后一段“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可知,作者对此表示的不是“抱怨”,而是“惋惜”。‎ ‎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增强文章的真实性;②突出连万顺酱园的财力雄厚;③烘托人物形象,从侧面展现连老大的精明能干、经营有方;④开头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写酱园的消失形成对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的主旨。(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详细介绍酱园”属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解答此题,可从环境本身、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环境上,开头对酱园的介绍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且描写十分详细,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突出了连万顺酱园底子厚实的特点;人物上,能将连万顺酱园经营得如此好,突出了连老大的精明能干、经营有方;情节和主题上,和结尾写酱园的消失形成对比,引出结尾酱园消失后作者的惋惜,突出呼吁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的主旨。‎ ‎3.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点:①情节淡化。正文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完整的情节链,而是对片段式生活的叙写。②人物弱化。正文写连老大,只是简单概述,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进行塑造。③语言诗化。在介绍酱园和茶干时,语言洗练干净。④结构“形散神聚”。小说结构松散,分别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但都与传统工艺相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文本特征的能力。“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指小说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散文化可以从情节、人物、语言、结构等方面思考。例如在情节上,小说中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矛盾冲突,淡化了小说的情节。另外,在结构上,“后记”中作者提到“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且结合对小说的分析可知,小说在结构上“形散神聚”,虽然分别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但都与传统工艺相关,可见作者的苦心经营。其他方面据此分析即可。‎ - 38 -‎ 文12‎ ‎1.BD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内涵的能力。B项,“‘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错误,原文是说“发觉我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此外,“‘我’不再喜欢那些童年记忆中带着泥土气息的草木”无中生有,原文并未说明“我”进入城市后不再喜欢草木。D项,“成为‘我’可以幸福的主要源头”于文无据。‎ ‎2.①草木带给人们恩赐,可以医用、食用等;②草木带给村庄安详;③草木遵守着一种秩序,守护村庄的秘密,给人以心灵的皈依;④作者在对草木的追忆中寄托对祖辈的怀念;⑤远离自然后的失落、遗憾。(每点1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考生解答时首先要理解题干的意思,然后结合上下文查找原因。“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意思是说草木在“我”的心里有独特的品质,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第①段写了“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一种秩序”;第②段写草木忠诚守护着“村庄的秘密”;第⑤段写了草木治好了“我”的喉咙疼,突出草木的药用价值;第⑥段写草木“把村庄揽在怀里”“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带给村庄安详;第⑦段写对祖父的回忆;第⑧段写草木可以食用;第⑨段写离开草木后生活的暗淡、荒芜。考生依据这些信息概括总结即可。‎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说草木开疆拓土等,具体生动地展示了草木走进村庄的过程;(1分)说草木“把村庄揽在怀里”,贴切形象地表达了草木带给村庄的影响;(1分)表现了作者对草木的深厚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感人的效果。(1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重要句子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考生解答时可从用词特点、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角度进行赏析。从用词来看,画线句子中动词较多,“吹”“落户”“开疆拓土”“攻占”“带”“披”“揽”等,生动地写出了草木生根及生长的过程;从修辞手法来看,“开疆拓土”“攻占”“把村庄揽在怀里”“歌唱”等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草木以人的情感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草木对村庄的影响;从表达效果来看,通过对草木拟人化的描述,草木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草木的情感,充满感染力。‎ ‎4.最后一段叙述了随着岁月更迭,草木与村庄交织,通过“我”的想象展现了人在草木之下获取的快乐与美好,深化了主旨;(3分)同时,首尾呼应,点明这种秩序的庄严,在秩序中草木与村庄、人们相互交融,人们在草木中获得心灵的皈依。(2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最后一段是文章的结尾段,其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在这一段中作者想象了一幅草木与村庄构成的和谐画面,写出了岁月更迭中,在草木掩映下村庄的美好生活,突出了草木与村庄不可分割、村庄与草木相互交融的主题。从结构上看,这一段中的“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照应了开头“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形成了首尾呼应。‎ ‎5.认同,草木在生活中是必要的,带给人们快乐和美的感受。(3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要表明态度:认同。然后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这句话。根据文中的内容,如祖父做草鞋、织蓑衣、织斗笠,母亲手中的野柿子、板栗、苦珠、酸枣糕等,父亲挑来的木炭等,可以看出草木在生活中是必要的,带给人们快乐、温暖、美的感受等。‎ 文13‎ ‎1.A A项,“详细说明自己对胡传魁的恩惠”错误,阿庆嫂并没有详细说明自己对胡传魁的恩惠。‎ ‎2.A A项,“胡庆魁接连询问阿庆嫂的近况,表明了胡庆魁对阿庆嫂的怀疑”错误,这些只是普通的寒暄,从整体情节来看,胡庆魁此时并没有怀疑阿庆嫂。‎ - 38 -‎ ‎3.(1)“上下打量”这一细节描写显示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2分)‎ ‎(2)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出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2分)‎ ‎【解析】 作答时,可重点抓住这两处舞台说明中的动作描写,如(1)中的“上下打量”,(2)中的“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同时结合上下文内容及人物的整体形象去理解这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4.①揭示中心事件:“智斗”是对这场戏的情节高度凝练的概括。②体现戏剧冲突:这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敌我矛盾冲突。③表现人物形象: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体现了他的狡黠,而阿庆嫂则巧用自己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体现了她的机智。(每点2分)‎ ‎【解析】 解答此题时,可从揭示中心事件、体现戏剧冲突、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这场戏围绕着阿庆嫂和刁德一之间的“智斗”展开,“智斗”是对这场戏的情节高度凝练的概括。其次,“智斗”能够体现出这场戏中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最后,“智斗”能够形象地表现出阿庆嫂、刁德一的人物形象特征,阿庆嫂机智,刁德一狡黠。‎ -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