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7.00 KB
  • 2021-06-05 发布

陕西省商洛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商洛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庄子批评仁义礼,古今多数人遂以为他主张不仁不义。其实庄子的善恶观非常复杂,非直线性思维所能把握。《庄子·养生主》里有“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以此为中心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察见庄子的善恶观。而与儒家做比较研究,则可使我们深切认识到庄子的主张。‎ ‎②儒家总体上是倾向于立名的。《论语》:“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仁义成了成名的一个必要条件。客观地讲,儒家对名的这种态度,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倒向为求名而修德,甚至把仁义当成博取名利的敲门砖。‎ ‎③庄子主张,“为善无近名”。显然与《老子》“善行无辙迹”相通。老子此语是说行善非但不能求名,而且要不留痕迹。庄子认为善行的最高境界是行善而不自知,其次是自知但不留痕迹,故不为人所知。怀持这样的思想,自然不会求名。朱熹批评道,为善固然不能求名,但也不能为了避好名之嫌而不去为善。笔者以为,说庄子“畏名之累己”是合适的,说他为了逃名而不为善并告诫他人不为善,则是误解。如前所述,庄子不是否定为善,而是否定近名,崇尚为善而不知自己在为善之“上善”。行善若此之人,才是真正的圣贤。‎ ‎④“为恶无近刑”一语令古今学人困惑不已,因为它的言外之意似乎是,不犯刑之恶是可以为的。其实庄子反对的是为大恶。但世人接受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又批评庄子鼓励人们避重就轻,没有诫人不为“小恶”。徐复观则辩护道,精神落到现实生活中总是要打折扣的,“为恶无近刑”只是出于无可奈何,不是庄子本义的说法。对此,笔者并不认同。实际上庄子认为,人就是人,没必要也不可以被要求成为圣贤;“小恶”只要对人对已都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就应该加以宽容。‎ - 25 -‎ ‎⑤儒者心中时刻盘旋着明确的善恶意识,总想以“善”去“恶”。庄子则认为,一个人尤其不能自以为善而去指摘他人,《渔父》就将“好言人之恶”视为八疵之一,因为对“善”的过分强调,必使宽容精神渐次遗失,从而对他者造成一些伤害。相对地,庄子提出“虚而待物”“不谴是非”,强调不责于人,因其所是而是之,正体现了那种“万物皆照”的包容精神。‎ ‎⑥我们知道舂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如何重建社会秩序,成了先秦诸子共同面对的时代问题。儒家认为,既然礼崩乐坏导致乱象,出路便是将礼乐制度重新扶植起来所以他们力推仁义礼乐的教化,以使世人生德于心,最终治国平天下。庄子则认为,如果把仁义礼立为标准来齐同天下,那就等于在宰割天下,因为这种做法没有顺物之自然,其实质是以善的名义强制他者,使天下人沦为仁义礼的“辕下之驹”。在此意义上,所谓的善也就变成了恶。庄子其实认为,个体之间只要不相为害,就不需要仁义礼的约束和严刑峻法的强制,便能形成一种整体的和谐。‎ ‎⑦需要注意的是,庄子批评仁义,绝非怂恿世人向下沉沦,为不仁不义之举。我们需要具体分析其善恶观:在善的问题上,庄子反对为求名利而行善,反对临人以德、以“善”去“恶”的教化传统,倡导不自以为善之“上善”;在恶的问题上,他一方面诫人行恶,一方面又主张宽容“小恶”。无论是践行“上善”,还是宽容“小恶”,都是玄德的体现。只有这样,人伦才不至于紧张,人我之间才能变得和谐,每一个个体才能自在地生长发展。‎ ‎(摘编自汪韶军《庄子善恶观探本》)‎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批评过儒家的仁义礼,因此古今多数人认为他主张不仁不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B. 只有做到庄子的“为善无近名”,崇尚为善而不知自己在为善,才能说是真正的圣贤。‎ C. 朱熹批评庄子“否定为善”是恰当的,但批评庄子“否定近名”则背离了庄子的本义。‎ D. 庄子主张不拘泥于明确的善恶意识,强调因其所是而是之,体现了庄子的包容精神。‎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⑤段用《渔父》将“好言人之恶”视为八疵之一的事例,进一步 阐明庄子不责于人,具有宽容精神的善恶观。‎ B. 文章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将庄子的主张和儒家的主张进行了比较分析,使我们能更准确理解庄子的善恶观。‎ C. 第④段作者从大恶和小恶两个层面阐释了庄子“为恶无近刑”的内涵,即精神到现实中总是要打折扣的。‎ D. 本文多次从古今学人对庄子主张的误解入手,辩证剖析,正本清源,深入探究了庄子善恶观的应有之义。‎ - 25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主张是倾向于立名的,容易引导人们以仁义之名去博取个人名利,作者对此持明确的反对态度。‎ B. 在庄子看来,把仁义礼立为标准来治理天下,是有违自然之理的,是以善之名强制他人,不利于和谐。‎ C. 庄子主张的“为恶无近刑”意思是说,只要不触犯刑法,就应该加以宽容,没必要所有人都成为圣贤。‎ D. 庄子一方面诫人行恶 ,一方面又主张宽容“小恶”,这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会让世人产生认识上的困惑。‎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C项,“朱熹批评庄子‘否定为善’是恰当的,但批评庄子‘否定近名’则背离了庄子的本义”错误,原文第三段“笔者以为,说庄子‘畏名之累己’是合适的,说他为了逃名而不为善并告诫他人不为善,则是误解”,可知这一说法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精神到现实中总是要打折扣的”错误,第四段“徐复观则辩护道,精神落到现实生活中总是要打折扣的,‘为恶无近刑’只是出于无可奈何,不是庄子本义的说法。对此,笔者并不认同”,可知这是徐复观的辩护之词,作者对此表示并不认同,因而此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 25 -‎ A项,“作者对此持明确的反对态度”错误,于文无据。相关信息第二段“客观地讲,儒家对名的这种态度,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倒向为求名而修德,甚至把仁义当成博取名利的敲门砖”。‎ C项,“只要不触犯刑法,就应该加以宽容,没必要所有人都成为圣贤”错误,原文第四段“实际上庄子认为,人就是人,没必要也不可以被要求成为圣贤;‘小恶’只要对人对已都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就应该加以宽容”,可知还说“没有实质性的伤害”;‎ D项,“这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会让世人产生认识上的困惑”错误,第七段“无论是践行‘上善’,还是宽容‘小恶’,都是玄德的体现。只有这样,人伦才不至于紧张,人我之间才能变得和谐,每一个个体才能自在地生长发展”,可知这两方面是不矛盾的,都是“玄德”的体现,都符合庄子自然无为的主张,目的是为了促进人我之间的和谐。‎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移动社交是指用户以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为载体,以移动网络为技术支撑,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来实现社交应用功能的产品形式,社交内容形式覆盖图文、语音、长短视频、直播等。这种社交与传统的PC端社交相比,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创造并分享内容,玩法多样且不断创断,让网络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个人的现实生活。目前我国移动社交行业格局暂时稳定,平台型应用用户活跃度高,移动社交与泛娱乐产业的联结更紧密,用户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整体移动社交用户仍以年轻人为主,长尾市场[注]体量大。‎ ‎(选自《我国移动社交行业现状浅析》)‎ ‎[注]长尾市场: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形成的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材料二: .‎ - 25 -‎ ‎ (选自《2019年中国移动社交行业专题报告》)‎ 材料三:‎ 随着未来技术发生变革,社交产品结合视频发展将成为行业大趋势。而随着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用户逐渐成为移动网民中的重要群体,对该部分人群的需求满足成为社交平台获得发展空间的重点。娱乐是年轻用户的核心需求,移动社交平台将结合更多的泛娱乐内容,以此带来用户规模的增长,带动平台商业价值的提升。‎ 在即时通讯类社交应用中,腾讯系产品微信和QQ短期内仍将维持对竞争者的绝对领先优势。微信已成为移动端最大的社交平台,它利用订阅号、小程序、移动支付等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服务。但腾讯系产品目前存在大量问题,实行变革势在必行,微信在2019年初的大改版已显示出其变革决心。未来微信将发挥流量优势,进一步渗透至用户生活各方面;另一方面,往结合视频发展方面布局,抢占视频社交市场也是微信变革重要方向。‎ 目前泛娱乐社交平台中,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将是该领域的领跑者,在产品用户技术和发挥社交连接属性方面均占有优势。未来短视频社交应用要角逐出头部平台,社交软件属性决定其在资源和用户上需要做到一家独大才能发挥优势。‎ ‎(选自《中国移动社交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材料四:‎ - 25 -‎ 传统大众媒介主要以公共服务方式为不同群体提供交流,更加注重大制作、大篇幅、大视野、大深度的“巨内容”。而移动社交媒介则与此相反,它“补救”和“补偿”了传统大众媒介在建立、维系社会个体关系功能上的不足,更加注重人们的交流和互动需求,并突出了生活化、个性立、维系社会个体关系功能.上的不足,更加注重人们的交流和互动需求,并突出了生活化、个性化特征。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交往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社会交往的语境。从社交方式上看,它由共同的爱好聚合成,虚拟社区、由平等地位确保互动共享、由多个体支持单双向交叉;从社交内容上看,没有大众媒介的限制、没有长短的要求、形式上可简可繁、语言上可雅可俗,一张图片、一段微视频、一段语音,甚至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都可以用于个体之间的社交表达。这既是社交平台微介质的技术架构使然,也是人们社交行为圈子化、小众化、精准化的要求。这样,那些内容短小、形式活泼、表达幽默的内容往往成为社交文化产品的主力,人们也从中进一步固化了短(简短)、直(直白)、快(快速)、多(多语言)、视(视频)的文化体验,而这种文化体验,既是当前社会文化消费的基本心理。也是对自我个性的强化,同时也是对传统积淀式、总体式文化固有路径的否定。‎ ‎(选自《论移动社交媒介的文化特征》)‎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移动社交是借助终端、网络技术、应用程序等来实现社交功能的一种产品形式。‎ B. 目前我国文字社交领先于其他移动社交方式,有近六成的网民选择熟人社交。‎ C. 腾讯系社交产品虽存在许多的问题,但短期内其地位在即时通讯类社交应用中不容动摇。‎ D. 移动社交媒介与传统社交媒介相比,满足了人们在生活化、个性化方面的需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我国移动社交总体状况良好,行业格局暂时稳定,用户活跃,市场容量大,三四线城市的用户逐渐增多。‎ B. 从调查情况看,我国网民使用移动社交软件的目的多样,获取信息和满足生活需求方面占比较高,满足工作需要的占比较少。‎ C. 短视频社交应用平台在产品用户技术和发挥社交连接属性方面拥有优势,它将成为未来泛娱乐社交平台的头牌。‎ D. 人们所喜欢的移动社交文化产品具有内容短小、形式活泼、表达幽默等特征,其文化体验是对传统积淀式等文化固有路径的否定。‎ ‎6. 请结合材料,分析今后我国移动社交的发展要从哪些方面突破。‎ ‎【答案】4. B 5. C ‎ - 25 -‎ ‎6. ①向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延伸与拓展,扩大长尾市场用户规模;②加大移动社交产品与视频结合发展的力度,结合更多的泛娱乐内容,以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③抓紧实现即时通讯类社交的变革,短视频社交应用尽快角逐出头部平台。‎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项,“有近六成的网民选择熟人社交”错误,从材料二图2社交对象方面来看,“以熟人社交为主”的占比是57. 6% ,但这并不意味“近六成的网民选择熟人社交”,而应该是“以熟人社交为主”。‎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它将成为未来泛娱乐社交平台的头牌”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三段“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将是该领域的领跑者”和“未来短视频社交应用要角逐出头部平台……需要做到一家独大才能发挥优势”的信息可知,只有当短视频社交应用在资源和用户上做到一家独大时,才能成为领跑者。‎ 故选C。‎ ‎【6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目前我国移动社交行业格局暂时稳定,平台型应用用户活跃度高,移动社交与泛娱乐产业的联结更紧密,用户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整体移动社交用户仍以年轻人为主,长尾市场体量大”,即向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延伸与拓展,扩大长尾市场用户规模;“随着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用户逐渐成为移动网民中的重要群体,对该部分人群的需求满足成为社交平台获得发展空间的重点。娱乐是年轻用户的核心需求,移动社交平台将结合更多的泛娱乐内容,以此带来用户规模的增长,带动平台商业价值的提升”,即加大移动社交产品与视频结合发展的力度,结合更多的泛娱乐内容,以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目前泛娱乐社交平台中,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将是该领域的领跑者,在产品用户技术和发挥社交连接属性方面均占有优势。未来短视频社交应用要角逐出头部平台,社交软件属性决定其在资源和用户上需要做到一家独大才能发挥优势”,即抓紧实现即时通讯类社交的变革,短视频社交应用尽快角逐出头部平台。‎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明砂 高薇 午后时分,从南面汶河上徐徐吹来的风,带来一些凉爽,也飘来缕缕高粱花的清香。刘佈堂坐在南窗前,手里在不停地用自制的木模做药片,但眼睛却不时地向街上瞅一眼。连日来他和几个老人为八路军筹集给养,加上最近邻村又出现了疫病,身为一个医生,刘佈堂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更让刘佈堂着急的是,今天早上接到的一个新任务,上级命他无论如何也要将情报送到双泉峪子村去,让那里的八路军过汶河绕到万良庄的日军背后,干校的队伍从山东这边开赴万良庄,隐藏在村西边的树林里,定好在半夜时分,对敌人两面夹击,干净利落地消灭这一小股日军。‎ - 25 -‎ 被日军扫荡过的街道上,到处是砸坏的家具、农具和死去的牲畜,家家户户的门都紧闭着,没有人敢出来,到处一片凄凉颓败的景象。‎ 这时,街角处突然出现了一辆木推车,刘佈堂赶紧放下手里的活,眼睛直盯着外面。‎ 木推车吱吱呀呀地停在了药铺门口,刘佈堂赶紧迎出去,见推车的是一个壮年汉子,刘佈堂上前和他一起,把车上的病人抬进了屋里。他扒开病人的眼皮,又摸着病人的脉说,这病多久了?壮年汉子说,已经一月多了,近五天高烧发热,神志昏迷。‎ 刘佈堂半晌才把手从病人腕上抬起,说,怎么才来看?‎ 壮年汉子说,这是我兄弟,在淄博日本人开的煤矿上干苦力,病得不行了才被赶了出来,嗨,一言难尽呢!‎ 刘佈堂说,此病乃肠热腑实,病情虽属危重,但尚存一线希望。我给你开两个药方,先以通腑泄热,用“大承气汤”重剂,一服便通,随后神志也会转醒。再一方是养阴清热之剂,做善后调剂,七天后便差不多了。‎ 两张药方开完后,刘佈堂递到汉子手里,郑重地嘱咐道,你认真看看,这是两张药方,第一味药千万不能少,也不能替换,弄错了后果可不得了!‎ 壮年汉子接过两张药方,放在一起看了看,眉头紧皱成一个疙瘩,片刻之后,他抬头望着刘佈堂,眼晴里放射出一种坚定的光芒,他使劲点点头说,先生,我看明白了,我一定会遵照先生的去做,早日把我兄弟的病治好。‎ 刘佈堂和汉子抬起病人,放在木推车上,又嘱咐道,你家离这里这么远,我开的药必须在半夜前吃上,可要记牢了呀!‎ 汉子点点头说,先生放心吧,东波池那边有个亲威,让他和我一起去,一定会按时到家的。‎ 刘佈堂说,那就好,赶紧走吧。‎ 汉子答应一声,弯腰去推车子,可就在这时,街头突然传来一阵吵嚷声,刘佈堂站在那里没动,汉子推着车刚走几步,四个伪军和汉奸已经到了跟前。其中一个头目样子的瞪着眼问道,你是干什么的?私通八路的可要枪毙!‎ 汉子一脸伤悲,他说,我兄弟今年才四十,家里有五个孩子,得了这种病,我老娘眼睛都哭瞎了……说着话,他呜呜地哭起来。‎ 什么病?是不是霍乱?要是霍乱就赶紧找地方埋了,怎么还到处跑?为首的伪军掏出匣子枪指向汉子,自己却在连连后退。‎ 刘佈堂赶紧。上前,赔着笑说,不是霍乱病,但也奄奄一息了,在发热高烧阶段,还是少接触的好。‎ - 25 -‎ 几个人一听不是霍乱,便上前把汉子浑身搜了,当他们搜出两张药方后,为首的那个举着一张看了又看,嘴里嘟噜着, 半……枝莲……最后把药方递给了汉子。接着,举起另一张,看了看,嘴里骂道,什么玩意儿!然后把药方扔在地上,带着几个人走了。‎ 送走汉子和病人,刘佈堂重新坐到南窗前,又拿起自制的压药片的木模,做起药片来。他静静地坐在那里,一直做啊做,药片做好了他就用纸包好,一包一包放在桌子上。夜深了,家人几次叫他吃饭,他只是摇摇头,也不言语,直到第二天清晨,有来看病的人说,昨夜里万良庄的日军遭到了八路军的埋伏袭击,这一次真是太痛快了!‎ 刘佈堂听着,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时他才感到浑身疲惫,但内心里仍感到有一种兴奋,使得他一时并不想去休息。‎ 不知不觉间,刘佈堂来到了盛药的壁橱前,他拉开一个小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味中药,在手里捻了捻,嘴里轻轻念道,夜明砂,呵呵,好药,好药啊……‎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了环境的平静祥和,也反衬了刘佈堂面对任务难以完成时的焦虑心情。‎ B. 虽然壮年汉子没有领会刘佈堂的药方的意思,但刘佈堂给他兄弟治病,所以他勇敢地接受并完成了任务。‎ C. “到处是砸坏的家具、农具和死去的牲畜,家家户户的门都紧闭着”描写了被日军扫荡过的街道上的景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 D. 刘佈堂所开药方“半枝莲”“夜明砂”运用了暗示的方法,不仅是为壮年汉子的兄弟治病,更巧妙地传递了情报。‎ ‎8. “话中有话”是一种语言艺术,文中刘佈堂多次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内心想法,请结合小说内容就画横线的两处谈谈你的理解。‎ ‎9. 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作用。 ‎ ‎【答案】7. B 8. ①“第一味药千万不能少,也不能替换弄错了后果可不得了!”刘佈堂这样说是在强调药方的第一味药是理解情报意思的关键,“弄错了后果可不得了!”是强调情报的重要性;②“我开的药必须在半夜前吃上,可要记牢了呀”刘佈堂这样说是在强调传递情报时间紧迫,必须在半夜前将情报送到相关人员手中。 ‎ ‎9. ‎ - 25 -‎ ‎①从结构上来看,照应文章标题,同时解开了上文关于另一张药方的谜团;②从人物刻画来看,不仅传达出刘佈堂内心无比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凶残而愚蠢的敌人的嘲讽;③从主题表现来看,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斗争中所展示的伟大智慧。‎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虽然壮年汉子没有领会刘佈堂的药方的意思”错误,原文“壮年汉子接过两张药方,放在一起看了看,眉头紧皱成一个疙瘩,片刻之后,他抬头望着刘佈堂,眼睛里放射出一种坚定的光芒,他使劲点点头说,先生,我看明白了”,表明他看明白了药方的意思。‎ 故选B。‎ ‎【8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根据第二段“可是,更让刘佈堂着急的是,今天早上接到的一个新任务,上级命他无论如何也要将情报送到双泉峪子村去,让那里的八路军过汶河绕到万良庄的日军背后,干校的队伍从山东这边开赴万良庄,隐藏在村西边的树林里,定好在半夜时分,对敌人两面夹击,干净利落地消灭这一小股日军”,可知刘佈堂需要传达重要情报,接应的人边看病,边接收情报。刘佈堂说“你认真看看,这是两张药方,第一味药千万不能少,也不能替换,弄错了后果可不得了”,这样说是在强调药方的第一味药是理解情报意思的关键,“弄错了后果可不得了!”是强调情报的重要性;“我开的药必须在半夜前吃上,可要记牢了呀”,“半夜前”强调这个时间点是为了说明情报的重要性,刘佈堂这样说是在强调传递情报时间紧迫,必须在半夜前将情报送到相关人员手中。‎ ‎【9题详解】‎ - 25 -‎ 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不知不觉间,刘佈堂来到了盛药的壁橱前,他拉开一个小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味中药,在手里捻了捻,嘴里轻轻念道,夜明砂,呵呵,好药,好药啊……”,从结构上来看,照应文章标题“夜明砂”,同时解开了上文关于另一张药方的谜团,“壮年汉子接过两张药方,放在一起看了看,眉头紧皱成一个疙瘩,片刻之后,他抬头望着刘佈堂,眼晴里放射出一种坚定的光芒,他使劲点点头说,先生,我看明白了”;根据上一段“刘佈堂听着,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时他才感到浑身疲惫,但内心里仍感到有一种兴奋,使得他一时并不想去休息”,可知从人物刻画来看,不仅传达出刘佈堂内心无比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凶残而愚蠢的敌人的嘲讽;根据“你认真看看,这是两张药方,第一味药千万不能少,也不能替换,弄错了后果可不得了”,可知从主题表现来看,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斗争中所展示的伟大智慧。‎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承信,字守真,其先沙陀部人。父光远,仕晋至太师、寿王。承信,光远第二子,幼以父任,自义武军节院使兰州刺史,历宣武、平卢二军牙校。开运初,光远以青州叛,少帝遣李守贞等讨之,食尽势穷,承信兄承勋劫其父以降,青州平,光远死。承信与弟承祚诣阙请死,诏释之,以承信为右羽林将军,承祚为右骁卫将军,放归,服丧私第,寻安置郑州。初,光远送款契丹求援,兵未至而光远降。及契丹来寇,承勋为郑州防御使,召数其罪杀之。以承信为平卢军节度,继父职。仕汉历安、廊二州节度,累加检校太师。周广顺初,加同平章事。诸将西讨刘崇,承信表求预行。以郊祀恩加开府阶,封杞国公。太祖即位,时杨承信帅河中,或言其反侧未安,命魏丕赐承信生辰礼物,阴察之。还,言无其状。世宗即位,进韩国公。显德初,征淮南,为濠州攻城副都部暑,改寿州北寨都部暑兼知行府事。会吴遣骁将鲁公绾帅十余万众溯淮奄至,跨山为栅,俯瞰城中。‎ - 25 -‎ 时大军已解围,大将杨承信将轻骑断吴人饷路。寿州平,累战功,擢忠正军节度、同平章事。时寿州残破,徙州治下蔡,承信既增广其城,又遣监军薛友柔败淮人六百余于庐州北。恭帝即位,进封鲁国公。宋初,加兼侍中,来朝,会征李筠,命为泽州西面都部署,筠平,移镇河中。乾德元年,进封赵国公。二年,卒,年四十四,赠中 书令。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善持论具多艺能虽叛臣之子然累历薄镇刻励为政而不苛故能始终富贵。其卒也,蒲民表乞祠之,则其遗爱之在人者可知矣。景德四年,录其孙松为奉职。‎ ‎(摘自《宋史·杨承信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善持论/且多艺能/虽叛臣之子/然累历藩镇刻励/为政而不苛/故能始终富贵 B. 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善持论/且多艺能/虽叛臣之子/然累历藩镇/刻励为政而不苛/故能始终富贵 C. 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善持论/且多艺能/虽叛臣之子/然累历藩镇/刻励为政而不苛/故能始终富贵 D. 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善持论且多艺能/虽叛臣之子/然累历藩镇刻励/为政而不苛/故能始终富贵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诣阙,即奔赴皇宫、朝廷或来到都城。“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嘹望的楼,后借指朝廷或京城。‎ B. 服丧,中国古代服丧制度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此之谓“五服”。‎ C. 节度,即节度使,我国古代某段时期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D. 郊祀,中国古代君王举行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郊外祭祀天地,感恩上苍,北郊祭天,南郊祭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承信深得器重。杨承信年幼时就因父亲的恩荫而赐官,后来多次封官晋爵,相继封为杞国公、韩国公、鲁国公等。‎ B. 杨承信家世复杂。杨承信是叛臣之子,他的父亲占据青州反叛,后来兵粮耗尽,他的长兄劫持了父亲,开城门投降。‎ C. 杨承信战功赫赫。杨承信率领轻骑兵切断吴人运粮的道路立下战功;寿州残破,他既扩建寿州城池又派人击败淮军。‎ - 25 -‎ D. 杨承信勤政爱民。杨承信去世之后,蒲州的百姓上表朝廷,请求建立祠堂来祭祀他,他遗留于人世间的爱可想而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契丹来寇,承勋为郑州防御使,召数其罪杀之。‎ ‎(2)会吴遣骁将鲁公绾帅十余万众溯淮奄至,跨山为栅,俯瞰城中。‎ ‎【答案】10. C 11. D 12. C ‎ ‎13. (1)等到契丹前来侵犯,杨承勋时任郑州防御使,召来历数他的罪过,杀了他。(2)正值吴派遣猛将鲁公绾统率十余万人沿淮河逆流而上突然到达,跨越山岭建立营栅,俯瞰城中。‎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仪表”,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指好的),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 ‎“刻励”,意思是刻苦勤勉,修饰“为政”,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 句意:杨承信身高八尺,仪表俊美,善于议论,且多才多艺。虽然是叛臣之子,但多次担任藩镇职务,处理政事严厉勤奋而不苛刻,因而能始终保持富贵。‎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北郊祭天,南郊祭地”错,应是北郊祭地,南郊祭天。‎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 25 -‎ C项,“他既扩建寿州城池”错,结合“时寿州残破,徙州治下蔡,承信既增广其城”分析,是在下蔡扩建城池。‎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及”,等到;“寇”,入侵,侵犯;“数”,历数,数说;列举;“其”,代词,他的。(2) “会”,恰逢,适逢,正值;“遣”,派遣;“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奄”,忽然,突然;“为”,修建,建立(动词)。‎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 25 -‎ 杨承信,字守真,他的祖先是沙陀族人。杨承信的父亲杨光远,在后晋官至太师,封寿王。杨承信是杨光远的次子,很小的时候就因父亲的恩荫而赐官,先任义武军(治定州,今河北定州)节院使领兰州刺史,历任宣武、平卢二军牙校。开运初年,杨光远占据青州反叛,少帝派李守贞等征伐杨光远,存粮吃尽,形势危急,杨承信的长兄杨承勋劫持他的父亲投降,青州平定,杨光远死去。杨承信与弟弟杨承祚到朝廷请求以死谢罪,皇帝下诏赦免兄弟二人,并任命杨承信为右羽林将军,杨承祚为右骁卫将军,放回,在家中服丧,不久,将杨承信等安置在郑州。当初,杨光远归顺契丹求援,契丹军队没有到达而杨光远就已经投降。等到契丹前来侵犯,杨承勋时任郑州防御使,召来历数他的罪过,杀了他。任命杨承信为平卢军节度使,继承了父亲杨光远的职务。任后汉安州(治今河北定州)、廊州(治今陕西富县)节度使,多次升官至检校太师。周广顺初年(951),加同平章事。诸将出兵西讨刘崇,杨承信上表请求参加出征。因为郊祀恩赐加开府官阶,封杞国公。宋太祖即位,当时杨承信统帅河中,有人说他反复无常归附未安,太祖命令魏丕赐给杨承信生日礼物,暗中观察他。魏丕回来,说没有(传闻的)那种异状。世宗继位,晋封杨承信为韩国公。显德初年(954),征讨淮南,担任濠州(治今安徽凤阳)攻城副都部署,改任寿州(治今安徽寿县)北寨都部署兼知行府事。正值吴派遣猛将鲁公绾统率十余万人沿淮河逆流而上突然到达,跨越山岭建立营栅,俯瞰城中。当时大军已经解围,大将杨承信率领轻骑兵切断吴人运粮的道路。寿州平定后,累计战功,提拔他为忠正军(治寿州)节度使、同平章事。当时寿州残破,迁移州府到下蔡,杨承信既扩建城池,又派监军薛友柔在庐州北击败淮军六百余人。恭帝即位,晋封鲁国公。宋初,加杨承信职衔兼侍中,前来朝见,适逢征讨李筠,任命杨承信为泽州西面都部署,平定李筠后,杨承信改任护国军(治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节度使。乾德元年,朝廷晋封杨承信为赵国公。乾德二年去世,享年四十四岁,朝廷又赠予他“中书令”职衔。杨承信身高八尺,仪表俊美,善于议论,且多才多艺。虽然是叛臣之子,但多次担任藩镇职务,处理政事严厉勤奋而不苛刻,因而能始终保持富贵。当杨承信去世,蒲州的百姓上表朝廷,请求为杨承信建立祠堂祭祀他,他遺留于人间的爱可想而知。景德四年,朝廷录用他的孙子杨松为奉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洞庭南馆 张祜[注]‎ 一径逗霜林,朱栏绕碧岑。‎ 地盘云梦角,山镇洞庭心。‎ 树白看烟起,沙红见日沉。‎ 还因此悲屈,惆怅又行吟。‎ ‎[注]张祜: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朱”“碧”等表颜色的词语让画面感更强烈。‎ B. 颔联连用“盘”“镇”两个动词真切地描绘了洞庭南馆周围山、湖的地理形势。‎ C. 尾联表面上是在悲慨屈原身世,但实际上暗含自悼之意,诗人禁不住惆怅又行吟。‎ D. 全诗容量大,有景物,见节令,含人事,且开阖有度,情感真挚动人,情韵俱佳。‎ ‎15. 本诗颈联富有特色,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 - 25 -‎ ‎①颈联运用“白烟”“红沙”“沉日”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深秋日暮时分的凄清画面,渲染了全诗落寞伤感的氛围。②以哀景衬哀情。诗人由此联想到屈原遭贬后曾在洞庭湖周围地区生活和自身遭际,心情异常沉重。‎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春天美丽的景色”分析错误,首联“一径逗霜林,朱栏绕碧岑”中“霜林”指秋天的树木,所以应是“秋天”。‎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手法、形象、情感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颈联富有特色,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题干给出鉴赏的对象“颈联”,也给出鉴赏的角度“景情关系”,然后理解颈联的意思,找出颈联中的景,分析景的特点,品味诗歌的情感,再看景和情之间的关系。‎ 颈联“树白看烟起,沙红见日沉”中涉及多个意象,如“树”“烟”“沙”“日”,白色的烟雾从树丛中腾起,夕阳西沉,映红了河边的沙子,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深秋日暮时候的画面,画面冷清,营造了伤感落寞的氛围;再看诗中流露出的情感,由注释“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可知诗人的境遇,由尾联“还因此悲屈,惆怅又行吟”可知,诗人面对此景想到屈原遭到贬谪之后曾在洞庭湖周围生活,无论是诗人的境遇,还是屈原的遭遇,都是不得志的,诗人悲慨屈原身世,暗含自悼之意,情感是惆怅低落的,而颈联所描绘的景也是哀景,哀景衬哀情。考生可以根据这些赏析颈联。‎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体现敌军来势汹汹、守城将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进行了一番比较:聪明才智远远超出一般人的“古之圣人”,“_________”;聪明才智远远不及古代圣人的“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 - 25 -‎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的两句,抒写了美好事物或情感总是让人不胜怅恨.不胜回忆的无奈心情。‎ ‎【答案】 (1). (1)黑云压城城欲摧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3). (2)犹且从师而问焉 (4). 而耻学于师 (5). (3)此情可待成追忆 (6). 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摧”“鳞”“焉”“惘”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交通大学西迁,是一次响应祖国号召、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军”。1956年,面对“交大西迁”的战略部署,师生们 登上列车,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黄土地。仅一年多,新校园从麦田中拔地而起。此后,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培养累计大学生23.6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达10万人以上。‎ ‎(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尚弱、百废待兴,面对困难重重的内外部形势,进行布局调整与边疆开发 。 为“备战备荒”,数以千万计的建设者奔赴“三线”地区;为开垦戍边,百万“知青”向人迹罕至的东北荒原进发;为研发“两弹一星”,一大批科技精英隐姓埋名扎根茫茫戈壁,“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军人农民、知识青年、科学家,他们的身份或许不同,但都投身时代洪流,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 了中国人那段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他们的人生选择,明显不是一笔用物质公式可以算清的账。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谱系中,从来尊崇“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从来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好儿女志在四方”。中国人自小 的诗文、敬仰崇拜的英雄,无不有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在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主义体制下,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其实是一种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鉴照着对祖国的深情大爱、对时代的如火热忱,永远在民族的精神星空中熠熠生辉。‎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义无反顾 迫不及待 抒写 耳濡目染 - 25 -‎ B. 义无反顾 迫在眉睫 书写 耳濡目染 C.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抒写 耳闻目睹 D.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书写 耳闻目睹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计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达10万人 B.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培养累计大学生23. 6万余名,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10万人 C.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培养大学生累计23.6万余名,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达10万 D.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计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10万以上 ‎19.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时一代人的集体选择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 B. 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C.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 D. 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 25 -‎ 义无反顾: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容徘徊退缩。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指理应接受。结合“面对‘交大西迁’的战略部署”“师生们”“登上列车”分析,主要突出师生们的勇往直前精神,应用“义无反顾”。‎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已到眼前,非常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布局调整与边疆开发”分析,应用“迫在眉睫”。‎ 书写:侧重写,指写。抒写:表达与描写。根据语境“用青春”“中国人那段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应用“书写”。‎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到。根据语境“中国人自小”“诗文、敬仰崇拜的英雄,无不有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此处侧重强调受到影响,应用“耳濡目染”。‎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人数达10万人”语意重复,删除后面的“人”。‎ B项,“培养累计”语序不当,应该“累计”在前。‎ D项,“将近10万人以上”不合逻辑,改为“将近10万”。‎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结合前后内容“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培养累计大学生23.6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达10万人以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尚弱、百废待兴,面对困难重重的内外部形势,进行布局调整与边疆开发”等分析,此处需要一个承上启下的语句,分析选项内容,只有D项能够与上下文衔接,前面承接上文的交大的迁徙事件,后句与当代人的选择衔接。‎ 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25 -‎ 提取金属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金属开采上来后,_____________ ;然后将破碎的矿石送到选矿厂,磨到几十微米大小,并用水调成矿浆;_________________, 即加一些选择性的药剂到矿浆里搅拌充气,充气后产生气泡,目标金属粘到泡沫上浮在表面,晾干后得到金属矿粉;最后便是冶炼阶段,冶炼阶段_____________,火法冶炼就是用火烧,让金属矿粉变成熔融状态,湿法冶炼则通过药剂把金属离子分层以后再提取出来。‎ ‎【答案】 (1). 先把矿石破碎 (2). 再进入选矿工序 (3). 采用火法与湿法两种冶炼方法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第一个空根据“然后将破碎的矿石送到选矿厂,磨到几十微米大小,并用水调成矿浆”,填入矿石破碎情况,即“先把矿石破碎”;第二个空根据“即加一些选择性的药剂到矿浆里搅拌充气,充气后产生气泡,目标金属粘到泡沫上浮在表面,晾干后得到金属矿粉”,填入概括第二阶段情况,“再进入选矿工序”;第三个空根据“火法冶炼就是用火烧,让金属矿粉变成熔融状态,湿法冶炼则通过药剂把金属离子分层以后再提取出来”,填入两种冶炼方法,即“采用火法与湿法两种冶炼方法”。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21.最近,某校发起在家庭中实施分餐的倡议。请你拟写一则微信消息,发布在家庭群中,劝说长辈接受该倡议。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体,不超过90个字。‎ ‎【答案】尊敬的各位长辈,医生说过,要学会习惯分餐,适当分隔才是更理性的爱。所谓病从口入,分餐不光能有效减少病菌传播,还能减少食物浪费。分餐不分爱,永远爱你们。‎ ‎【解析】‎ ‎【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解答各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题目的主要意思,把握题目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充分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按题干要求描述规定情境。答题时要结合题干要求,劝说长辈接受分餐制度的倡议。“推广分餐”的倡议书,要谈论分餐制的优点,比如分餐制的优点有很多,能够预防经口传播疾病;定量取餐、按需进食,保证营养平衡;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倡议时在正文部分要写清发倡议原因和目的,具体要求,否则响应者无所适从,会造成盲目的行动。比如我们倡议“家庭分餐,从我做起”。除了在外用餐保证分餐以外,在家中吃饭也要时时注意。家庭用餐时也要必备公勺公筷,不要随便用自己的筷子夹取公共食物,而且最好在将菜盛出的时候就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盘子中,确保分餐制实施,保护彼此的健康。因为是发给家中长辈,语言要亲昵,不要生硬,让人难以接受。本题无署名和时间,可以忽略不写。‎ ‎【点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2.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3.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4.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被问到治疗新冠肺炎有效药物是什么的时候,回应道:“每天都有人问我这个药有没有效,那个药有没有效,其实最有效的就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面对疾病、面对潜在的风险,强大的免疫力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御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抵抗身体的疾病,最好的是自身的免疫力;对抗精神污染,最好的是自身的思想免疫力。从身体到精神其实都需要强大的免疫力。‎ 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免疫力”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定立意,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免疫力,是苦难最好的抵御 人的一生,就是风雨兼程起起落落的历程。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会有诱惑、坎坷和打击。每一关都是考验,需要你面对它,战胜它。这些考验如同病菌在你身上,当你对它免疫,你就会克服它、抵御它。免疫力是人生苦难最好的抵御。它犹如一把刺刀,能划破黎明前的黑暗,助你走向光明,走向胜利。‎ 免疫力的形成,从生理上而言就是当你感染某些病菌时,白细胞会吞噬和破坏它们并产生抗体。当白细胞除掉病菌,它自己也会随之死亡,但身体便产生了抗体。在这一得一失的过程中,免疫力就形成了。当你有了免疫力,你就产生了某种抗体。在考验到来之时,抗体才会发挥作用。‎ - 25 -‎ 诱惑,让你一步步迷失自己,但有了免疫力,你就会守住本心抵御诱惑。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到,“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这些宫室之美,妻妾之奉,穷乏者感恩不都是诱惑吗?而这些人被诱惑所迷失,在物质中失去自我,不都是没有抵御住考验吗?只有对诱惑免疫,你才不会在大千世界中失去本心。只有视之浮云,才会脚踏实地的追求理想。我们需要免疫力抵御诱惑,才不会被花花世界迷失双眼而丢失自己。‎ 打击,让你伤痕累累,但有了免疫力,你就会在失望中重拾勇气。马云曾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后来的创业过程也是充满艰辛,但他并没有放弃。直到后来接触了互联网,他开始建立阿里巴巴公司,才逐渐有了成就。马云的前半生,屡屡受挫,屡遭失败,正是他的不放弃,并不懈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成就。比起布衣平民,他多了一份对打击的免疫,即使命运多舛,他也从不放弃自己,哪里跌倒便在哪里爬起,因为终点一定有最甜蜜的果实。对打击免疫,你就不会因为失败而放弃自己,而是从失败中成长,那些击不倒你的,终将让你变得更强大。‎ 磨难,让你磨去生活的棱角,但有了免疫力,你仍然可以继续前行。秋瑾曾说,“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哪里会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不受点磨难的人生更是不可能的。正如疫情当下我们要面临的中考或者自主招生考试,特殊的网课形式就是让我们在题海里形成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当下的网课形式考验着我们是否经受住磨炼。有免疫力的人,会在磨炼中找到积极的收获,而被磨难磨去信心的人,只会成为一滩碎渣。免疫力,是让你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中找到动力,在困难中给你一根绳索,爬出来的人,便会看见希望,收获成功。‎ 每个人都需要免疫力,从生理到心理,免疫力是我们坚固的外壳。有了这个外壳,我们才能让理想在心中发芽,让坚持在心中生长,让希望在心中涌动。免疫力是应对考验和磨难最好的抵御。有了免疫力的人,才能在“病毒”横行的世界里百毒不侵,才能实现理想。‎ 免疫力,是人生最好的护盾。‎ ‎【解析】‎ ‎【详解】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审题】‎ - 25 -‎ 这则材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自身身体免疫力,二是精神免疫力,两者对我们的生命都非常重要。学生写作时既可针对当前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从强身健体角度写作,写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也可从精神层面写作,如谈一个人要具有精神免疫力,要抵抗住各种不健康事物的诱惑;对外来文化要有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等。可以谈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免疫力”,即有关道德、政治等的话题。比如,就个人而言。要有一定的抵抗力,抵抗住各种不健康的事物的诱惑。抵抗住困难、挫折、失意和失败的打击等;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分辨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分辨清“香花”和“毒草”。读书时也应有所选择,分辨好坏、优劣,就是同一部书,内容也有利有弊等。应该具有生存能力,克服惰性,具有顽强的意志,具有乐观的精神等。作为个人,“免疫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免疫力”,才能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更应该具有很强的“免疫力”,比如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就要具备“免疫力”。‎ 参考立意:不断提升自己,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是苦难最好的抵御;对外界的干扰产生“免疫力”,才能更好地接近、以至于实现梦想;心灵“免疫力”是最重要的“免疫力”;“免疫力”是智者避难的良方等。‎ 行文结构:开头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或经典名言等分析,引出论点“我们需要提高面对困境的‘免疫力’”。然后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做,如其一,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有一颗执着的心,才能不被困难打倒,才能对困境免疫;其二,我们要有过人的勇气;其三,我们还需要有应对的智慧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期待,如“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我们也面临着困境--不能去学校学习的困境,在家上网课的我们,更应提高自己的专注度,提高面对困境的‘免疫力’”等。‎ ‎【素材】1.如今,很多人都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样做可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从而抵御未来可能感染的疾病。我想,增强免疫力不应该只停留在体质方面,还应该扩展到精神层面。我们应当长期为精神“增强免疫力”,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培养居安思危的意识。无论是对个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居安思危的意识都是很重要的。‎ ‎2.居安思危的意识能使国家繁荣强盛,增强治国免疫力。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自以为能安逸享乐,毫无居安思危的意识,最终的结局却是被列强欺辱,不断签订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从未松懈,做到了居安思危,重视国防科技事业,时刻准备抵御列强的侵略,并拥有了核弹、卫星、航母等先进装备,成功提升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3.人在一生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而面对这些困难的能力,就是我们对困难的“免疫力”。因为“免疫力”的强弱不同,有的人在困境中逆流而上,而有的人却从此跌入生活的深渊。我们需要提高面对困境的“免疫力”。‎ - 25 -‎ ‎4.生活中处处有着对我们不利的因素:金钱,地位的诱惑;疾病,病毒的威胁;自控力的低下;与他人的财政差距;甚至是面对生活的悲观态度,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生活,就是要不断抵御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这被称为“免疫力”,我认为:只有抵御不利因素,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5. 海伦·凯勒很早就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作为残疾人,她身残志坚,写下了自己真实经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李时珍明知有些草药有毒,却依旧去尝,最终写下《本草纲目》而名垂青史;居里夫人在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之后,举世闻名,但她拒绝名利,继续探索,才令她的名字永垂不朽;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有强大的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正是拥有这种面对磨难、面对困难、面对名利的“人生免疫力”,他们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最璀璨的星星。‎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