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石家庄二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共有五个书名:《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和《红楼梦》。《风月宝鉴》代表道学眼光,《情僧录》代表痴男怨女的口味,《金陵十二钗》代表“写女儿之书”的看法。《石头记》和《红楼梦》是两个最好的名字,也是读《红楼梦》最深入的两个角度。
把眼光局限于“道学”,便把《红楼梦》当成“劝世文”或“意淫书”来读。以情僧来看的人,就把苏曼殊个人的遭遇告诉他,相信也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了。以女儿之书来看,大可以说它是《镜花缘》,不过文字写得好、人物画得真、结构更紧密。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不也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吗?她是聪慧明智的女作家,在包涵广摄的意旨上,却无论怎样都不够与曹雪芹相比了。
《石头记》原是此书的本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意旨之一——欲望之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终于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意义,亦不容易从此名而一目了然。第二,《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彩,不大能表现出现实与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间”上的主题。
《红楼梦》却不同,“红”是颜色,“楼”是建筑,“梦”是虚幻,三字合在一起,把所有内容都尽包进去。“红”可以表示万花千彩的女子,见得到“色”。“楼”是现实中的“相”,摸得着的实体,有人工在其中而建成的“楼”,代表现实世界。“红楼”两字合起来,是“千娇百媚所居的世界”——大观园,或“金粉繁华”的世界——书中所云“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或如一位译者所说的,“红楼”就表示佛家所指的“红尘”——现实世界。这就有“色”有“相”了,是此书“实”“成”“有”的“正”的一面。
- 28 -
“梦”却是虚也、空也,这是“反”的一面。“红楼梦”三字合起来,乃有实、有虚,有成、有幻,有有、有无,而“梦”又表示事物之易变。佛家说现实世间的“色”与“相”都是“幻”(梦),正因为一切都“无常”;何以无常,因有死、有灭、有散——都由时间的大限所决定。此名一看之下,可给人这三方面的意旨,所以最好、最切。
(节选自胡菊人《小说红楼》,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曼殊与贾宝玉都出家为僧,了解了苏曼殊的经历,就等于读了《红楼梦》。
B. 《傲慢与偏见》在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方面强于《镜花缘》,但其意旨的广度比不上《红楼梦》。
C. 小说中的石头是有寓意的,其“由玉变石”象征了小说的意旨之一,即欲望之斗争与生灭。
D. “红”就是指贾府众多的女孩子,“楼”就是指人工建成的大观园,“红楼”是“实”的,而“梦”则是“虚”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二段先提出《红楼梦》的五个书名,然后分别指出《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局限性。
B. 文章详细阐述了《石头记》这个本名的优、缺点,并对“红”“楼”“梦”三个字分别进行了阐释,来论证曹雪芹为何最终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
C. 文章用“色”“相”“幻”“无常”等佛家用语来论证《红楼梦》这一书名的好处在于,能体现出这部小说“时间”上的主题。
D. 文章不止一处运用比较,将《红楼梦》与《镜花缘》《傲慢与偏见》进行比较,将《红楼梦》与《石头记》进行比较,最终论述了《红楼梦》这一名字是最好最切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有五个书名,可见这部小说有五个阅读角度,有五个主题,所以人们常说“读不尽的《红楼梦》”。
B. 以宝玉和黛玉的恋爱为主,情有所求、求而不得、出家为僧,这是书名为《情僧录》的阅读角度。
C. 很多人谈论这部小说,总会说“我喜欢史湘云”“我讨厌凤姐”等等,这是书名为《金陵十二钗》的阅读角度。
D. 小说中的贾府极尽荣华富贵,这体现了“红楼”的含义;最后贾家败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体现了“梦”的含义。
【答案】1. B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 28 -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了解了苏曼殊的经历,就等于读了《红楼梦》”错误,应该是“以情僧来看的人”,了解苏曼殊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C项,“即欲望之斗争与生灭”错误,“由玉变石”只能体现欲望之“灭”,“由石变玉,由玉变石”,才能体现欲望之“生灭”。D项,“‘红’就是指贾府众多的女孩子,‘楼’就是指人工建成的大观园“错误,原文意思是,“红楼”代表现实世界,但不一定拘泥于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文章详细阐述了《石头记》这个本名的优、缺点”错误,文章没有详细阐述《石头记》的优点。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可见这部小说有五个阅读角度,有五个主题”错误,通过第2段可以看出,文章对于《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阅读角度是不赞成的,很难体现这部小说的真正主题;“读不尽的《红楼梦》”与这五个书名的关系在文中也没有体现。故选A。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枪挑紫金冠
李修文
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霸王变作了红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扮乌骓。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推我们出去。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胆大妄为与匮乏。
- 28 -
羞愧地离席。出了剧院,二月的北京浸在浓霾里。没来由想起了甘肃,陇东庆阳,一个叫做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我到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封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
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在受罚: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
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
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
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存在。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虽然它不能改变那可怕的命数,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
在江西万载县乡村场院里,我看过一出赣剧《白蛇传》,那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用时最长、记忆也最刻骨的一出戏。
这出戏只五回,而每一回竟长达一个多小时。戏台上,小青与法海,一场打斗,但见翎子翻飞旗杆挑枪,但见金盔跌落银靴生根。可能是我想多了,——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漫长的时间之下,戏台上的打斗正如生活中的对抗,几乎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既认真,又厌倦。
戏台上,白素贞和许仙,他们说着西湖,说着芍药,彼此挨近着,端的是:隔墙花影动,金风玉露一相逢。就要挨在一起之时,又有意无意地闪躲开……一切都在微小处展开,又牵动着我的神经:他在如火如荼,我却知道好景不长;她那边莲步轻移,我这廂敲的是急急锣鼓;她深情款款,我看了倒是心有余悸。到最后,这许多的端庄、天真和痴恋只化作山水画上的浓墨一滴,剩余处全是空白,演戏的人走向断桥、残垣,看戏的人则奔向空白处的千山万水。
- 28 -
这便是戏啊,老生和花旦,凤冠和禅杖,造出幻境:这一方戏台,虽无波涛却会江水长流,不事耕种也有满眼春色。所谓“强烈的想象产生事实”,它让你沉醉其中,到了这时候,还分什么你看戏我演戏?我还清楚地记得散场之后的夜路。那一隅戏台被空前扩大,连接了整个夜幕:在月光下走路,折断了桃树枝,再去动手触摸草叶上的露水,都像一场戏。
还记得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
可是,这里的关云长,全然不是人人都见过的那个关云长。上百种关公戏中的关云长,先是人,后是神,在不断的言说中变得单一和呆板,戴上了一副面具,成为了人们所缺失之物的化身。他不再是刘玄德一人的二弟,而是万千世人的二弟。他的命运,便是被取消情欲,受人供奉。可是,且看这出戏里的关云长:虽说逃脱了险境,惊恐、忐忑、侥幸却一样都没少,置身在回返的行船上,一遍遍与船家说话,以分散一点惊惧,惶恐得像个孩子。
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云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历史典籍。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而是人心。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残存了下来。这诸多顽固的存留,就是未销的黑铁,你若有心,自将磨洗认前朝。
还是二月的北京,再次踏入美轮美奂的剧院,去看《战太平》。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声光电一样都没少。管他蟒袍与褶衣,管他铁盔与冠帽,都错了也不打紧,反正我有声光电;谋士的衣襟上绣的不再是八卦图,名将花云的后背上倒是绣上了梅兰竹菊,都不怕,反正我有声光电。
唯有闭上眼睛。闭上眼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他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立马横枪,劈空断喝,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
(取材于李修文的同名散文)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中作者“羞愧地离席”,是因为发现自己不能理解作品被如此改编的用意,惭愧于自己与新编作品间的隔膜。
B. 文章中对白素贞与许仙相逢的描写,体现了中国戏剧表演中的含蓄细腻,能引人入戏,这样的表演令作者十分欣赏。
C. 叙写《单刀会》时,作者特意交代这个寻常的戏班是以“废弃的运沙船”为舞台,是想突出戏班面临的生存困境。
- 28 -
D. 文章结尾处,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是在强调和肯定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别样的舞台效果。
5. 下面对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想象,以情景场面作结,生动形象,能使读者能感受到“花云”的威风与怒气,大大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B. 作者借“枪挑紫金冠”这一细节指斥对戏剧艺术不知畏惧的人,当然也批评了第二、三段中那个“喝酒违戒”的小武生。
C. 这一情景场面的描绘,除了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之外,其中“枪挑紫金冠”这一细节又照应题目,更突出主旨。
D. 这段描写以短句为主,特别是四字句的运用,语句整齐,节奏明快,富有气势,恰当的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6. 文章写了作者看过的三出戏《罗成带箭》《白蛇传》《单刀会》,请分别概括作者借这三次观看经历所表达的对戏剧艺术的认识。(请分条作答)
【答案】4. B 5. B
6. ①《罗成带箭》: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②《白蛇传》:戏如人生,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借小青与法海的戏表达了“戏如人生”的道理;借白素贞与许仙的戏说明优秀的表演能引人入胜,让观众觉得戏剧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别。)③《单刀会》: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因为发现自己不能理解作品被如此改编的用意,惭愧于自己与新编作品间的隔膜”原因分析错误,作者“羞愧地离席”,是为对缺乏敬畏、胡乱改编新编戏的行为感到羞愧。
C项,原文说“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强调戏班子寻常,是为了强调突出其戏曲演出效果的不寻常。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表达作者的赞叹之情。
D项,文章结尾处,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不是“在强调和肯定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别样的舞台效果”,而是对胡乱编造的新编戏的讽刺与批判。
- 28 -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B项,第二、三段中作者写老武生“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主要目的是说梨园行业的从业人员过去非常讲究行业“戒律”。这戒律可以保证戏曲艺术的严谨与严肃。即便是第二、三段,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不是批评小武生。最末一段中的“枪挑紫金冠”表达作者对那些缺乏敬畏、胡乱改编者的愤怒之情——跟“小武生”没有关系。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主要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根据题干提示回到原文,筛选出与之有关的句子,并根据要求进行概括。概括时一般采取主谓句进行概括,注意合并重复信息。题目是,文章写了作者看过的三出戏《罗成带箭》《白蛇传》《单刀会》,请分别概括作者借这三次观看经历所表达的对戏剧艺术的认识。“分别概括”是逐条分析三出戏所表达作者对戏剧艺术的认识。
《罗成带箭》结合句子“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可知,写老武生惩戒犯错的小武生是表达戏剧艺术要遵守戒律;
《白蛇传》结合“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漫长的时间之下,戏台上的打斗正如生活中的对抗,几乎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既认真,又厌倦”“所谓‘强烈的想象产生事实’,它让你沉醉其中,到了这时候,还分什么你看戏我演戏?”,借小青与法海的戏表达了“戏如人生”的道理;借白素贞与许仙的戏说明优秀的表演能引人入胜,让观众觉得戏剧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别,是表达戏剧与人生一样漫长真实、内涵丰富。
《单刀会》 看完作者感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历史典籍。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而是人心。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残存了下来”,表达戏剧应记录复杂真实的人性这一认识。
【点睛】
- 28 -
归纳概括答题策略: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张克戬传》)
7. 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令者踵故抑首:后脚跟 B. 务为不生事:致力于
C. 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为徇:示众 D. 缒州兵持抵京师: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
B.
- 28 -
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
C. 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
D. 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
9.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 “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武帝在位时开始使用的,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 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朏”指农历初三,“望”为月中,“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D. 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定,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克戬堂弟张克公做御史,曾弹劾蔡京。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
B. 张克戬知任汾州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C. 在太原沦陷、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 靖康元年十月初一,金兵率领上万骑兵前来攻打汾州,形势极为迫切。汾州城里有人散布投降的话,张克戬斩杀了他们示众。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至,身帅将士擐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
(2)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
【答案】7. A 8. D 9. B 10. B
11. (1)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
(2)(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最终没有获得朝廷的答复。
- 28 -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为令者踵故抑首,意思是以往做县令的总是沿袭老规矩低头谨慎处事。踵:沿袭,追随。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正确断句是: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
其中,“内附”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项;“内应”作“为”的宾语而非“收斩”的主语,排除B项。
故选D。
【9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故选B。
【10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知任汾州期间”错,原文是“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可见应是“知吴县”。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省略主语“张克戬”;“帅”:带领、率领;“擐”:穿;“却”:打退、击退,使……退;“讫”:始终、最终。(2)“具”:详细地,一五一十地;“危苦”危急艰苦:“状”:情状、情况;“间道”:从小道;“报”:回复。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28 -
张克戬,字德样,是侍中张耆的曾孙。考中进士后,做过河间县令,主管吴县。吴县是浙江的大城镇,民风骁悍,喜欢争夺,大姓人家依仗势力把持官府的行为。以往做县令的总是沿袭老规矩低头谨慎处事,致力于在任职期间不生事端,能够侥幸离开罢了。张克戬到任后,依靠法律进行彻底制裁,奸猾之人大为收敛。使者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朝廷,朝廷召见并授官卫尉丞。当初,张克戬堂弟张克公做御史,曾弹劾蔡京。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宜和七年八月,张克戬做汾州知府。十二月,金兵进犯黄河以东,包围了太原。太原距离汾州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将银朱孛堇前来攻打汾州,放纵士兵四处掠夺。张克戬尽全力阻击抵御敌人。事先进城隐藏在城下的燕人有几十个,私下里勾结打算作为内应,张克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张克戬多次挑选精悍的士卒骚扰敌营,出其不意焚毁敌兵营寨栅栏,金兵畏惧就撤兵了。张克戬凭功被加封为“直秘阁”。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再次进逼汾州城。守将麻世坚在半夜里夺关出城,逃跑了,通判韩琥接着也阵亡了。张克戬召令士兵和百姓说:“太原已经陷落,我本来就知道汾州城会灭亡啊。但是从道义上讲,我不忍心辜负国家、辱没祖先,我愿意跟这座城池共存亡,以此来表明我的气节,各位还是自己作打算吧。”士兵和百姓都哭泣着不能仰脸看(张克戬),异口同声回答说:“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愿意尽死力听从您的命令。”张克戬于是更加严格约束士兵,谨慎防守。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金兵攻占了平遥,平遥是汾州大镇,长久与金兵对抗,已经首先陷落了。金兵又胁迫介休、孝义诸县,使之投降。金兵占据了汾州南面二十个村庄,准备制作攻打汾州城的器具。金兵两次派遣使臣拿着书信劝降张克戬,张克戬连看都没看就烧掉了。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最终没有获得朝廷的答复。十月初一,金兵增加上万骑兵前来攻打汾州,形势极为迫切。汾州城里有十个人散布投降的话,张克戬斩杀了他们示众。各位金兵首领站在城下,张克戬临城大声痛骂,用火炮击中敌人的一位首领,那位首领当场死亡。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邀书到京城去。第二天,金兵从汾州城的西北角攻入,杀死都监贾,张克戬还在率领众人巷战。金人悬赏招募能活捉张克戬的人。张克戬回家取出朝服,焚香面向南面祭拜,然后自杀,一家死了八口人。金兵将领抬着他的尸体依礼节埋葬在后园里,设祭坛排列拜祭,并为他修了一座庙。情况为朝廷所知,朝廷下诏封赠张克戬为延康殿学士,赠送银子三百两、绢五百匹,并在乡里张榜颂扬。绍兴年间,谥号“忠确”。
古代诗歌阅读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答庞参军
晋 陶渊明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 28 -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联中的“赏我趣”与第一联中的“相知”照应,表明陶渊明、庞参军二人志趣相投。
B.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一联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同,指不与俗人交往。
C. 前四联为本诗的第一部分:第一联以议论总起,第二三四联承上写诗人与庞参军的交往。
D. “幽居士”即“隐士”,据此可推知“无复东西缘”可以理解为“奔走求仕与自己无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 “不与俗人交往”错,此联在夸赞客人格调高雅。“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说明谈话内容的格调、境界之高,不是一般碌碌之辈汲汲于名利的庸俗之谈所能企及的。
故选B。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名篇名句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于世间“有主”的万物的个人态度。
(2)《氓》中的“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
(4)《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运用鸟作比的方式表达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有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苟非吾之所有 (2). 虽一毫而莫取 (3). 总角之宴 (4). 言笑晏晏 (5). 伏清白以死直兮 (6). 固前圣之所厚 (7). 羁鸟恋旧林 (8). 俯仰一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毫”“宴”“晏”“羁”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
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鲑珍(xié) 踯躅(zhú) 袅娜 星辉斑斓
B. 伶俜(pìn) 忸怩(ní) 愁怅 桀骜不屈
C. 一椽(chuán) 屏息(píng) 寥落 桑树巅
D. 颓圮(pǐ) 长篙(hāo) 渫血 心志健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B项,伶俜(pīng),愁怅——惆怅。
C项,屏息(bǐng),桑树巅——桑树颠。
D项,长篱(gāo,渫血——喋血,心志——心智。
故选A。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是( )
A.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痛恨) 既祖,取道(祖先)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顾不知计所出耳(只是,不过)
B.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于是,就) 血濡缕(沾湿)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顺序) 列坐其次(水边)
- 28 -
C. 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抵挡) 北邀当国者相见(主持,掌管)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自可断来信(信件)
D. 汝幸而偶我(婚配) 英才盖世(超过)
儿为巡徼所陵迫死(巡行的军官)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同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虚词用结合语境和用法分析。
A项,既祖,取道,意思是“已经祭祀过路神,上路”。祖:祭祀路神,钱行送别。
B项,因击沛公于坐,意思是“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因:趁着。
C项,自可断来信,意思是“可以去回绝媒人”。信:使者,媒人。
故选D。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是( )
A. 行善而备败(准备)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商(聚集)
予分当引决(自杀) 视死忽如归(忽然)
B. 蒙冲斗剑乃以千数(竟然) 信可乐也(实在)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趋向,取向)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C.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高大的战车)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覆盖)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压倒) 渠会永无缘(他)
D.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正) 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传播)
悟言一室之内(醒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
- 28 -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
A项,行善而备败,意思是“推行好的而防备坏的”。备:防备。视死忽如归,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毫不在意,就好像回归故里”。忽:轻忽,不在意。
B项,蒙冲斗剑乃以千数,意思是“大型的战舰和帆船甚至用千位数计算”,乃:乃至,甚至。
D项,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意思是“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反:违反。悟言一室之内,意思是“在室内面对面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悟:通“晤”面对面。
故选C。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全都一致的一项是( )
A. 侣鱼虾而友麋鹿 则席地倚墙而坐 越国以鄙远
B.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沛公军霸上
C. 项伯杀人,臣活之 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北虽貌恭,实则愤怒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吾得兄事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活用情况。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全都一致的一项是”,这是针对词类活用设题。考生除了平时要积累活用知识之外,更要通过分析词语在句中的成分来分析其活用情况。
A项,“侣、席、鄙”都是名词意动用法,分别为“把……当做伴侣”“把……当做席子”“把……当做边界”。
B项,“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樵”“军”,名词作动词,分别为“砍柴”“驻扎”。
C项,“活、退、亡”均为使动,分别为“使……活下来”“使……后退”“使……灭亡”。
D项,“貌、朝、兄”均为名作状语,分别为“貌似、表面上”“在早上”“像对待兄长一样”。
故选B。
【点睛】
- 28 -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就是把句子的成分先画出来,然后看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18.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太子乃宾客知其事者 石之铿然有声音 荆州之民附操者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予羁縻不得还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 夫晋,何厌之有? 卿欲何言 沛公安在
D. 刘备天下枭雄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常考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以及每种句式的特点,然后根据要求进行选择。
A项,均为定语后置句,知道这件事的太子宾客,发出铿铿的声音的石头,依附曹操的荆州百姓。
B项,“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无特殊句式,其他两句为被动。
C项,均为宾语前置句,晋国,有什么满足呢?您想要说什么呢?沛公在哪里?
D项,均为判断句。
故选B。
19.下列各句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顷之,烟炎张天 箱帘六七十 契阔谈䜩
B. 蒲苇纫如丝 阙秦以利晋 猃狁孔棘
C. 卒起不意,尽失其 令将军与臣有郤 给贡职如郡县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之者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秦伯说,与郑人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判断。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积累,课本上过的或者做题时遇见的通假字最好都整理到一个本子上,按照音节归纳整理。
A项,炎——焰;帘——奁;䜩——宴。
B项,纫——韧;棘——急;
C项, 卒——猝;郤——隙;
D项,蚤——早;说——悦。
- 28 -
故选A。
【点睛】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①“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2)通假字的种类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座)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廷)③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例:无陇断焉。(《愚公移山》)(陇――垄)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慧)。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
2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驱中国示众远涉江湖之间 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B. 樊将军以穷困来个归丹 诸郎中执兵
C.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得全
D. 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可怜体无比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汉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了解古今异义的几种现象,如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平时注意积累。
A项,中国,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邂逅,古今都指“遇见”。
B项,穷困,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郎中,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C项,自由,自作主张;今义,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千万,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
D项,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指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旁系亲属。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同情人家。
故选A。
【点睛】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2)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A.
- 28 -
程度减弱。如:“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B.范围缩小。如:“臭”,古代指气味(左佩刀,右备容臭);现在则仅仅指臭味(3)词义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A.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色彩。B.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地方”。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如:“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形容词,指食物味道好。它所表示的范围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颜色转化为表示事物的味道。D.由表示甲义转化为表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了转移。如:“烈士”,古义指有远大抱负的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A.褒义词转化为贬义词或中性词。如:“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B.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如:“乖”,原指偏执、不顺服(行为偏僻性乖张);现在是“听话”“安顺”之义。C.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如:“鄙”,古义表示“见识短浅”,是一个中性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义指品质恶劣,成为贬义词。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全都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①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②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献爱心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你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③为了不使中华民族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危险境地,我们只有奋起反抗,把侵略者赶出国土。
④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⑤老李头教训儿子说:“你整天不学无术,就知道上网玩游戏,长此下去,怎么好啊?”
⑥经过各方势力的压迫,再加上他们内部的竞争调整,这三大房地产公司实力相当,在市场上已形成了鼎足之势。
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②⑤⑥
【答案】B
- 28 -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①“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与原句“变废为宝”句意、语境不符。
②“细大不捐”:形容爱惜物力、人力,无论小的大的都不废弃。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这里望文生意将“捐”理解为捐款。
③人为刀姐,我为鱼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与语境义相符合。
④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与语境“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符。
⑤“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此处根据“上网玩游戏”可知是望文生义。
⑥“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用在此处正确。
故选B。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B. 能否通过铁拳反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对我们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点评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国足在长沙雨夜击败韩国,拿到了本届12强赛首胜,延续着进军2018年世界杯。
- 28 -
D. 佛山秋色、行通济、西樵山万人斋宴、官窑生菜会等众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受佛山民众追捧,对舞龙、七姐诞等民俗活动却越来越不重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A项,“能”与“好坏”两面对一面。
C项,成分残缺。“延续”后面没有宾语与之搭配,可加上“的希望”。
D项,最后一个分句暗换主语,应在“对”前加上“人们”。
故选B。
2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
A. 所以,处于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地活动,就很容易使人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B. 因此,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C. 所以,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对于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
D. 因此,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来说,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
- 28 -
试题分析: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先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比如这段文字主要是谈噪声对视力的损害。空格处是总结句。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本题空格处应是对这一段话的总结。这段文字主要是谈噪声对视力的损害,根据语境,所以选B项。
2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______。
(2)台湾当局向美国政府摇尾乞怜,显出一副______的奴才相。
(3)酝酿已久的起义终于______了。
A. 寥廓 实足 暴发 B. 辽阔 十足 爆发
C. 寥廓 十足 爆发 D. 辽阔 实足 暴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这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辽阔:多指地域。寥廓:多指天空。此处根据“秋日的天空”可知选“寥廓”。
十足: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前者如十足的黄金,后者如神气十足。实足:确实足数。例如“实足分量”、“实足年龄”。此处指台湾当局的奴才相,应选“十足”。
暴发:有两个意思。第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这一点不会与“爆发”混淆;第二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具体的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爆发:作忽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大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忽然发作或发生。另外,还可特指火山爆发。此处指起义,应选“爆发”。
故选C。
2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对于这事,我也是道听途说,姑妄言之,请你不必介意,千万不要因此搅坏了心情。
B. 各位患者,我院王教授今天会诊去了,需要拜会的朋友请于明天上午再来,敬请谅解。
C. 今天是我的六十岁华诞,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日,请来寒舍小酌一杯如何?
D. 今天是局长接访日,你凭什么谢绝我进去面见局长?你这样做符合党的接访规定吗?
【答案】A
【解析】
【详解】
- 28 -
本题考查语言得体。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A项,“姑妄言之”指姑且说说,用于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留有余地。此处表达得体。
B项,“拜会”是敬辞,用于拜访他人,不能用于他人前来访问。
C项,“华诞”是敬辞,用于称祖国、母校等的生日,不能用来称自己的生日。
D项,“谢绝”含有不允许的意思,只能用于自己对别人,不能用于别人对自己。
故选A。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题干中的要求其实也是解题提示,概括来说有三点:说出理由,有针对性,符合情景、身份。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0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这幅画的寓意。(不多于20字)
- 28 -
【答案】微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意思对即可,“微博”,“传递众多人声音”,“强大舆论力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这是一道材料加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
两则材料都是关于“微博”的,由此可知,漫画中下部的很多人,代表的应当是参与微博的众多人;而@形状的大喇叭则代表强大的舆论力量。由此可知漫画寓意:微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四、作文
27.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作。
“鸡汤”与“反鸡汤”,如今在网络上逐渐成为一种现象。有的人在朋友圈里乐此不疲地转发各式各样的鸡汤,有的人则对这些嗤之以鼻,更有人专门对心灵鸡汤进行调侃、解构、证伪,成为坚定的“反鸡汤党”。
双方最喜欢在如何面对自身失败的问题上“较劲”:当你“又丑又穷”时,鸡汤劝你只要努力就能“迎娶白富美”,反鸡汤则告诉你休想做白日梦;当你没有把握时,鸡汤鼓励你“你是最棒的”,反鸡汤则会说“先掂量掂量自己吧”——“鸡汤”喜欢进行心理按摩,要你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反鸡汤”则喜欢给你当头一棒,要你认清现实。
对“鸡汤”与“反鸡汤”的现象,你怎么看?请自拟标题,写一篇针对全校同学的演讲稿,不少于800字。
- 28 -
【答案】例文
“鸡汤”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鸡汤”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鸡汤”与“反鸡汤”如今在网络上逐渐成为一种现象。 有的人在朋友圈里乐此不疲地转发各式各样的鸡汤。有的人则对这些嗤之以鼻,更有人专门对心灵鸡汤进行调侃、解构、证伪,成为坚定的“反鸡汤党”。
“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时,别绝望,因为至少你的判断还是对的。”“很多时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知道自已还有能把事情搞砸的本事。”与在朋友圈上泛滥的心灵鸡汤相比,这些专门调侃 “鸡汤”的“反鸡汤”段子如今在网上越来越流行,它们常常以犀利的言辞,兜头浇人一盆冷水,让不少人大呼“中枪”。
仔细观察“反鸡汤”对“鸡汤”的“反动”,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双方最喜欢在如何面对自身失败的问题上“较劲”,当你“又丑又穷”时,鸡汤劝你只要努力就能“迎娶白富美”,反鸡汤则告诉你休想做白日梦;当你没有把握时,鸡汤鼓励你“你是最棒的”,反鸡汤则会说“先掂量掂量自己吧”。“鸡汤”喜欢进行心理按摩,要你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反鸡汤”则喜欢给你当头一棒,要你认清现实。
人人都害怕失败,这是人的天性。每个人也都对失败的程度、次数有一个调值,超过这个调值,人会变得沮丧和失望,进而趋向于放弃。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提出一个“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他用狗作了一项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对它进行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铃声响,还没进行电击, 狗就伏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即使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了。本来可以主动地逃离,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心理学证明,人在长期面对失败时,也常常会“习得性无助”,而这时,人们最需要的其实不是面对失败“如何解决”的教诲,而是“如何相信自己可以解决”, 这也正是心灵鸡汤大有市场的原因。
其实,人人都有需要“鸡汤”的时候,大多数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曾被某种温暖的“鸡汤”触动、激励过。在最虚弱的时候,喝一口“鸡汤”补一补,确实有“强身健体”的效果。只不过,当我们喝下这些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心灵鸡汤时,也不应忘却现实处境,找到解决方法,正如有网友所说:心灵鸡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喝了一万碗鸡汤后,却还在为每天早点起床天人交战。
- 28 -
所以,同学们,“鸡汤”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如果欲罢不能,还请再干一碗“反鸡汤”。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做的,是从“鸡汤”中汲取需要的营养,转化成奋斗的动力,而不是躺在“鸡汤”旁做白日梦。希望今天的演讲能够对大家有帮助。谢谢大家。
演讲者:XXX
X年X月X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如何看待现今网络上的“心灵鸡汤”与“反心灵鸡汤”现象?
方向一:“鸡汤”养育心灵。心灵鸡汤风靡大江南北,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人的微信朋友圈,这本身就说明鸡汤类美文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根。本题第一个立意方向可由此生发开去。材料中关于鸡汤党在面对自身失败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如“只要努力就可以”“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之类的正能量,都可以作为阐述的要点。此外,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可能,鸡汤党又是如何积极定义成功和幸福的,也可作为辅助材料,共同佐证鸡汤养育心灵的观点。
方向二:“鸡汤”弱化心智。在题目材料中,反鸡汤党对转发各类心灵鸡汤嗤之以鼻,甚至专门对心灵鸡汤进行调侃、解构和证伪。这就为本题提供了第二个立意方向。心灵鸡汤固然可以激励人,安抚人:但换个角度看,不顾现实条件和个体局限,一味鼓动人向前冲,往往会酿成种种悲剧,而面对得不到的东西重新定义,转而用一种虚幻的方式去获得,则又有阿Q精神胜利法之嫌了。这个立意方向可紧紧抓住鸡汤文的非理性特点,揭示其在弱化人的心智上的毒害。
方向三:“鸡汤”无辜,喝者有责。“鸡汤”与“反鸡汤”针锋相对,势同水火,若用简单折中的方式来提炼另一种观点,则无异于各打五十大板,反而丧失了鲜明的立场。其实,“鸡汤”本身是丰富复杂的,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对有些人是补品,而对有些人可能是毒品;有时养育心灵,有时则弱化心智。因此,“鸡汤”本身可以说是无辜的,它起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喝“鸡汤”的人。倘能这样思考,就可以跳出看问题非黑即白的窠臼,用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来审视“鸡汤”问题,确立本题的第三个立意方向。
参考立意:
1、饮一碗心灵鸡汤,笑对人生困境;
2、幼稚的心灵鸡汤,可以扔掉了;
3、鸡汤何辜?饮者自取。
- 28 -
结构示例:写一篇演讲稿,题目是《“鸡汤”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开头概述材料中的现象,指出“鸡汤”与“反鸡汤”对现实的犀利与调侃戳中人们的内心。然后分析“鸡汤”与“反鸡汤”各自的实质。接着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分析,“鸡汤”有它的价值,它能够给人以精神激励。再用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习得性无助”的实验进行佐证。接着进行辩证思考,在最虚弱的时候,喝一口“鸡汤”补一补,确实有“强身健体”的效果。只不过,当我们喝下这些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心灵鸡汤时,也不应忘却现实处境,找到解决方法。结尾对同学们再次呼吁,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做的,是从“鸡汤”中汲取需要的营养,转化成奋斗的动力,而不是躺在“鸡汤”旁做白日梦。
参考素材:
1、鸡汤,励志而温暖哲学小语智抚慰过粗糙焦虑的心灵。温暖人心,成为许多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精神需求日益增加,精神危机普遍存在的当下,鸡汤的存在是一种财富。但鸡汤的形式使它易构筑一个理想化的情形,面对现实时,使可能显得苍白无力、空疏较弱,这就使精神迷茫的人们雪上加霜,无以摆脱困境。
2、反鸡汤:是负能量还是治愈系?一方面, 反鸡汤反的是变味的鸡汤,它以批判的眼光、以立足实际的辩驳来纠正人们思想上的误区,使人们认清现实,为人们敲响警钟。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既能弥补鸡汤的缺陷,又不至于全盘否定鸡汤的价值。遇到挫折偶尔适当自嘲逗自己开心一下更容易走出阴霾然后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反鸡汤易陷入消极,宣扬负能量。
3、现代生活快速而激烈、拥挤又破碎,人们的确需要某种精神食品来激励斗志或抚慰人心。然而,放眼《读者》《意林》《视野》《知音》《青年文摘》等刊物中的鸡汤文,要么宣扬成功主义,要么渲染温情主义,完全无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它们讲成功,把人生理解为一项操作性极强的技术活,千方百计地论证获取成功的诸种要素,如信心、恒心、细心、雄心、诚心等,而将人生中的无奈、苦涩、辛酸、愤怒、绝望统统虚化掉。它们讲温情,往往不惜以车祸、地震、离异、绝症等极端遭遇来猎取读者的怜悯心,然后涂上一层情感的奶酪,制造浅薄的感动和廉价的幸福,却不知生活中尚有“无事的悲剧”和发自内心的爱恨情仇。
4、毋庸置疑,绝大部分的心灵鸡汤文都是向人输送正能量的,旨在助人成功、慰人心安、教人向善。然而,这样的“鸡汤”喝多了,我们会渐渐发觉,自己并未真正变得更有力量或更智慧明达,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难题也并未得到充分解决;相反,因为“鸡汤”的过度浇灌,我们的心灵可能会变得更加柔弱无力,我们的心智可能会变得更加糊涂而丧失辨识力。正如民间常有熬鸡汤来治百病一样,或许有些许功效,但过度迷信于此,甚至以鸡汤替代其他药物或主食,则极可能贻误病情,危及生命。
5
- 28 -
、生活中每每遇到困境时,我就喜欢看《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呢?“希望是个好东西,希望,就有希望。”年轻银行家安迪蒙冤入狱后,心存希望,19年里从不放弃。用一把汤匙大的小锤子,凿穿了监狱厚厚的水泥墙,穿过臭气熏天的下水道,终于迎来了自由的洗礼。故事情节,无比鸡汤吧!不仅如此,台词也很鸡汤。“在这世上,有些东西是石头无法刻成的。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如此台词,反鸡汤的人看着一定恶心吧!但这部电影,被诸多媒体评为影史第一。
【点睛】带有思辨色彩的文章,总给人以深刻感、新颖感。平时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呢?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我们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下十种辨证分析能力:①矛盾分析;②现象与本质分析; ③数量与质量分析; ④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⑧内容与形式分析;⑨内因与外因分析; ⑩纵向与横向分析。
- 28 -
相关文档
-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2021-06-0513页
- 云南省德宏州2019-2020学年高一上2021-06-0525页
-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2021-06-0526页
- 【语文】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21-06-0522页
- 广西贺州市平桂高级中学2019-20202021-06-0512页
- 2018-2019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2021-06-0515页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2021-06-0510页
-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高级中学2019-2022021-06-0527页
- 【语文】安徽省安庆市太湖中学20192021-06-0517页
- 2019-2020学年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2021-06-05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