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5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阶段质量检测三(第五、六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每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人工智能很热,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点进网站,随处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字眼,甚至________、茶余酒后的话题都离不开人工智能。人们对人工智能异常关注,也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其中有许多都不是“科学”(不是基于逻辑、客观事实,以及两者的组合得到的结论)的。( ),用另一位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也是罗素的学生——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就是“对于不可言说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因为针对任何不科学的________的言论,对其进行探讨、辩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面对实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断推动计算机的智能化。这与胡适所说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有________之处。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交流与思考,但这时应该明确自己是在做什么。
可以说,完整地实现人工智能的确极具挑战。但是有一点是________的,那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将会不断发展,计算机将会变得越来越智能。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5分)( )
A.街谈巷议 模棱两可 异曲同工 不容置喙
B.芜词俚曲 模棱两可 殊途同归 不容置疑
C.街谈巷议 似是而非 异曲同工 不容置疑
- 13 -
D.芜词俚曲 似是而非 殊途同归 不容置喙
解析: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芜词俚曲:形容杂乱粗俗的词曲。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模棱两可: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异曲同工”和“殊途同归”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殊途同归”偏重于“方法、道路不同,而结果、目的相同”,“异曲同工”则偏重于“方法、做法不同而取得同样好的效果”。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
答案:C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5分)( )
A.面对这个现象,我们更应该去积极努力并做到的事情
B.对这些言论,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C.每一个有头脑的社会成员,都应该采取一种这样的态度
D.关于这些言论,我们最应该采取的态度就是
解析:所补写语句应与上句“言论”衔接紧密,故排除A、C项;下文已出现“就是”字样,所以排除D项。故选B。
答案:B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各项修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
A.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交流与思考
B.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交流与思考
C.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未来科技的发展”
- 13 -
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思考与交流
D.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进行幻想”,进行发散式的思考与交流
解析:画横线句子中,未来科技前缺少介词“对”;同时,“交流与思考”语序不当,应为“思考与交流”。故选C。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5分)( )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解析:按照逻辑顺序排列,①“总有一个信念”与⑤“更进一步相信”联系紧密,③是语段的总结。故①⑤③在一起,确定答案为A项。
答案:A
二、阅读鉴赏(46分)
(一)课内阅读
- 13 -
阅读《围炉夜话》中的“他们的白天都是打发过去的……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片段,回答5~7题。(21分)
5.读本段文字,分析他们的“夜晚是悉心过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①围炉猜谜语,讲故事,像守岁。②许多吃食的声音和香味填满了他们的生活。③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游戏。
6.文中的细节描写体现了四人怎样的生活状态?(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单调,无聊,却又悠闲、满足的生活状态。
7.结尾“可别小看这些细碎的小东西,它们哪怕是这世界上的灰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活在弄堂阁楼里的上海市民,埋头于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里,即使外面的世界如何动荡不安,他们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为自己生存求得一个温暖、坚实的小天地。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25分)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 13 -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 13 -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伟大的宏纪元,
美丽的宏纪元,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
- 13 -
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
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
“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有删改)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当城市图像出现后,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
B.
- 13 -
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C.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
D.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
解析:B.“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分析错误。原文第十一段末尾一句说“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可以看出这一形象不是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而是可能来自某种自动装置。
答案:B
9.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答本题要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梳理小说的行文思路。这篇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围绕先行者回归地球这一行程中的所思所见所闻展开故事,可以按照着陆前、着陆后以及故事发生突转这三个时间点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寻找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语、句子,即可得出答案。由原文开头部分“先行者知道”“闭起双眼默祷”“强迫自己睁开双眼”可知,他心存侥幸又早知事实的矛盾心理;由着陆后“失望”“麻木”“孤独”“抽泣”等词语,可知他确认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后由失望到孤独、绝望的心理;由结尾部分“浑身一震”“俯身向里面看”等句子可知,他认识到人类可能还在,感到震撼并重新燃起希望。
答案:①
- 13 -
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10.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相对开放的探究题,解答这一类题目要求在相关阅读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归纳,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甚至发现新问题。作答时首先要回到文本寻找哪些是“科学”的描述,哪些是“幻想”的描述,然后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文本中的地球灾难、星际飞船、宇航员、光速、虚拟游戏、视频眼镜、文明重生等都是已知或人类推想的“科学”,而未来的地球样貌及地球新生文明等都是“幻想”,但这些幻想也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原因就是这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结合我们的常识,可以推知科幻文学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是,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幻想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是作家对人类未来的有科学根据的比较合理的想象。
答案: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
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
- 13 -
,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三、创新语用(24分,每小题8分)
11.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抽象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的要诀是8个字:分层勾要,概括综合。“分层”就是将原段根据意思要点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勾要”就是在原文中勾画出重要词语;“概括”就是在勾画重要词语的基础上,概括出每层的大意;“综合”就是将各层的大意归纳到一起。
答案:“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有差异。(或: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价值判断不同)
12.阅读以下材料,分点概括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产生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逐步侵蚀着世界实体经济,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会使新增就业岗位增幅下滑和企业现有岗位流失,会使企业倒闭、迁移和收缩
- 13 -
,从而缩小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也使得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就业岗位减少,就业人数不断上升,就业矛盾十分突出。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将由外而内、由小到大地逐步波及许多领域,就业困难也将从农民工向城镇职工蔓延。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会日益突出。如果我们对这一问题不加以重视,到明年年底将可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专家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外,教育的供给结构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不一致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盲目扩招以及扩招时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择业观念以及用人单位“学历至上”的思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就业岗位减少;②需就业人数增多;③就业困难波及多个领域。
13.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
要求:①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要理解“如何与陌生人交往”中的关键词“如何”的含义,即提问的重点是交往的方法、技巧等方面;其次要注意三个访谈问题要“步步深入”的要求,即后一问题是对前一问题的深化。
答案:(示例)(1)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2)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3)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哪些建议?
四、作文(60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13 -
一次,一个人在他的地里掘出了一个绝代佳人的大理石雕像。于是他就拿着它到一位喜欢各种艺术珍品的收藏家那里出售。收藏家用高价买下了这尊雕像,然后他们就分手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拿着钱边走边想,自言自语地说道:“这笔钱能使人生活得多么美好!石雕是死的,埋藏在地下谁也梦想不到已有千年,怎么会有人出这么多钱买它呢?”
而收藏家却在欣赏他的雕像。他思索着,也自言自语地说:“多么美丽多么栩栩如生!多么伟大的杰作——而它刚从千年的酣睡中苏醒!为何竟有人宁愿不要这一切,而要既无生命又无诗意的钱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审题立意。
角度一:材料中的两个人,观念、行为并不相同,但材料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褒贬,并没有像我们平常那样,将追求钱财的视为低俗,对追求艺术的视为高雅。这就提示,不要一开始就戴着有色眼镜来看这两个人。我们应该知道,这个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就是因为其价值是多元的,因为不同,所以丰富。所以,可以写“世界上的价值是多元的”。
角度二:材料中的两个人,思想行为不同,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同,他们可以各取所需,他们的“异”反而恰恰达到了一种平衡,如果他们的观念完全一样,可以想象,一定会发生争斗的。所以,可以写“互补与平衡”“世界的平衡,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互补”。
角度三:他们两个人并不理解对方的思想与行为,但他们并没有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规范”对方,这也体现出了一种不理解但尊重的特点,认识到世界价值的多元。
- 13 -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