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 KB
  • 2021-06-06 发布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28赏析艺术技巧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项限时练(二十八) 赏析艺术技巧 (建议用时:40 分钟) 一、对点题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导学号:54012146】 铁良在北京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因为抻得一手好面。面是随时有客要吃就得煮的,因此, 铁良专在一家做。 跑堂的得了客人要的数儿,拉长声儿喊给铁良。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 面[注],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 铁良不含糊,一手揪出一拳头面,“啪”,和在一起,搓成粗条儿,掐着两头儿,上下 一悠,就一个人长了——人伸开胳膊的长度等于这个人的身高。铁良两手往当中一合,就是 两股,再抻再合,就是四股,再抻再合,八股,十六股,三十二股,六十四股,一百二十八 股。之后掐去两头,朝脑后一甩,好像是大闺女的辫子飞落到灶上的锅里,客人就笑了,转 身回到店里的座位上。 锅边儿的伙计用一双长筷子搅两下,大笊篱把面捞出盛到海碗里。海碗里有牛骨高汤, 入好面,撒几片芫荽、葱丝儿、带红根儿的嫩菠菜,浇上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绿、白, “啪嗒”,放在了客人面前。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铁良 呢,和街上的熟人聊了有一会儿了。 (节选自阿城《抻面》) 【注】 抻(chēn)面:用手把面团抻成面条。抻,拉长。 1.节选文字是如何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办法表现铁良的抻面 手艺的?请简要分析。 【 答 案 】 (1) 直 接 描 写 : ① 使 用 了 一 系 列 准 确 、 生 动 的 词 语 , 如 动 词 “揪”“和”“搓”“掐”“悠”“合”“抻”“甩”;数词的变化,如“八”变“十六”, 再变“三十二”,再变“六十四”,再变“一百二十八”;拟声词“啪”。②使用了生动、 恰当的比喻,如将抻好的面朝脑后一甩,“好像是大闺女的辫子飞落”。这些描写手法的运 用,写出了铁良抻面动作的娴熟、细致,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间接描写:主要从“客人”角度烘托。①“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②“客人就笑了,转身回到店里的座位上。”③“客人 挑起一筷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运用比喻、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等手 法,写出客人不同阶段的反应,衬托铁良抻面手艺的高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提示】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中篇小说《木木》描述的是:农奴盖拉新又聋又哑,是庄 园的看门人。他爱上了洗衣女塔季雅娜,后者却被女农奴主指配给了一个酒鬼。在送塔季雅 娜走的路上,盖拉新捡回了一只小狗,唤做木木,从此木木成了他生活的慰藉…… (下面是从《木木》中截取的一段文字) 他从宅子里出来,马上发觉木木不见了;他从不记得“她”有过不在屋外等着他回来的 事,于是他跑上跑下,到处去找“她”,用他自己的方法唤“她”。……他冲进他的顶楼, 又冲到干草场,跑到街上,这儿那儿乱跑一阵。……“她”丢失了!他便回转来向别的佣人 询问,他做出非常失望的手势,向他们问起“她”来;他比着离地半阿尔申的高度,又用手 描出“她”的模样。……有几个人的确不知道木木的下落,他们只是摇摇头,别的人知道这 回事情,就对他笑笑,算是回答了。总管做出非常严肃的神气,在大声教训马车夫。盖拉新 便又跑出院子去了。 他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从他那疲倦的样子,从他那摇摇不稳的脚步,从他那尘 土满身的衣服上看来,谁都可以猜到他已经跑遍半个莫斯科了。他对着太太的窗子默默地站 着,望了望台阶,六七个家奴正聚在那儿,他便掉转身子,口里还叫了一次“木木”。没有 木木的应声。他走开了。大家都在后面望他,可是没有人笑,也没有人讲一句话。……第二 天早上那个爱管闲事的马夫安季卜卡在厨房里讲出来,说哑巴呻吟了一个整夜。 2.自选欣赏角度,谈谈所选文段是如何塑造盖拉新这个人物形象的。 【解析】 本题考查自选角度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要分析塑造被选人物形象的手 法,首先要熟悉文本中有关此人物的情节,这是前提;其次要选好分析角度,如分析描写手 法、情节安排或叙事的角度等。 【答案】 提示:所选文段通过叙写盖拉新在木木丢失后的焦急和痛苦,塑造了一个善 良、敏感、执着和饱受折磨的农奴形象。可从以下角度分析:①叙事视角的角度;②情节设 置的角度;③动作描写的角度;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角度。(如答案不在以上角 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具体略。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54012147】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冬 夜 何君华 ①离家还有七八里路的时候,中巴车还是抛锚了,像一个突发心肌梗塞的老人,趴在寂 静的山村公路上再也不肯动弹。 ②乘客早就质疑这破车不行,叮儿当啷的,路上肯定要出问题。但当时司机叼着烟说: “坐不坐?不坐拉倒,哪那么多废话?” ③乘客们没办法,只得一个一个上去了,徐刚也跟着上去了。因为除了这辆破车,镇上 实在看不到任何别的车辆。 ④果不其然,半路车坏了。 ⑤司机又叼起一支烟,冲车里仅剩的四个乘客喊道:“都下去走吧,车动不了了。” ⑥徐刚只得拎着行李疲倦地走下车,漫天飞舞的大雪依然在跳跃,大地早已被染成了白 色,白茫茫一片,分外耀眼。 ⑦村庄霍地胖了一圈。 ⑧已经是除夕夜的十点钟了,不会再有任何一辆车来,徐刚只能拎着行李往家的方向走。 ⑨这个年,徐刚本来是不打算回来的,他在电话里对娘说:“娘,我过年不回来了,工 地不放假。” ⑩娘说:“儿,回来吧。” ⑪隔了一天徐刚又给娘打电话:“娘,火车票不好买。我去了车站一趟,没买着。” ⑫娘说:“儿,回来吧。” ⑬娘反反复复就是这一句话,徐刚只好决定回来。 ⑭包工头跑了,徐刚一年白干了,这个年怎么过? ⑮徐刚的心情如同这寒冷的冬夜一样荒凉,他一个人慢吞吞地走在乡村公路上,心里盼 望着早点到家,又盼望着永远走不到家。一年到头,两手空空,怎么面对娘呢? ⑯或许是雪压断了电线,公路穿过的村庄竟没有一户人家亮着灯,徐刚的心情也降到了 冰点。 ⑰徐刚茫然地朝前走着,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此刻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除了娘。此刻娘一 定站在屋门口等他,想到这里,徐刚赶紧加快了脚步。 ⑱所有的鸟都躲了起来,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徐刚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嘎吱作响。终于, 他走到了青石桥头。 ⑲过了青石桥头就是家,徐刚没有加快步伐,反而减慢了步子。他又犹豫起来:“怎么 面对娘呢?” ⑳这时,桥头的一座白色雕像突然开口:“是我的儿吗?” ○21徐刚吓了一跳,但马上听出那是娘的声音,娘在青石桥头站成了一座白色的雕像。 ○22“娘,是我。”徐刚连忙扔下行李,掸掉落在娘头上和身上的雪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23“娘,怎么不在家里等?”徐刚责问道。 ○24“我来望我的儿呀,儿,你回来了啊!”娘摸着徐刚的脸,娘的手在颤抖。 ○25徐刚握着娘的手说:“娘,我们回家吧。” ○26娘也说:“儿,我们回家。” ○27徐刚远远地看到了山坳上家里的灯,那是一盏微弱的、昏黄的、跳跃着的煤油灯,整 个雪夜里唯一的一缕光。 ○28徐刚和娘坐在灯光下吃饺子。 ○29徐刚说:“娘,包工头跑了。” ○30娘把饺子夹到徐刚碗里。娘说:“儿,吃饺子。” ○31徐刚说:“娘,我一年白干了。” ○32娘把饺子夹到徐刚碗里。娘说:“儿,吃饺子。” ○33好像所有事娘都不关心,娘反反复复就是一句话:“儿,吃饺子。”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6 年第 2 期)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心里盼望着早点到家,又盼望着永远走不到家。 (2)娘在青石桥头站成了一座白色的雕像。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 此题,首先要指出表现手法,其次要分析表达效果。如(1)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盼望着早 点到家”写出了徐刚归家心切,“又盼望着永远走不到家”写出了徐刚因为包工头跑了没有 拿到工钱不敢回家的心理,心理描写刻画出徐刚的矛盾心理。(2)运用外貌描写(比喻修辞), “站成了一座白色的雕像”写出了母亲在雪中等待的时间之久,表现出了母亲盼儿子归家的 心切。 【答案】 (1)运用心理描写,刻画出徐刚既想回家又怕回家的矛盾心理。(2)运用外貌 描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母亲等待之久、盼儿之切。 二、综合题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题目。 【导学号:54012148】 养鸭人 筱 敏 ①乡村,还留着这一面驯顺的池塘,养鸭人来到这里。 ②绿意慵倦,旧年相熟的苔草,刚进入夏季就衰老了,倒伏着,瑟缩着。听凭车辙和鞋 印碾过去,踏过去。桥架起来了,于是有车,楼宇竖起来了,于是有并不荷锄而出的人。风 已经是反季节的了,带着金属般尖利的呼啸,从池塘上空划过的时候,池塘就梦魇一般地痉 挛一下。 ③夏季很冗长。公路是棕红色的,如一道鲜活的擦痕,切割着水湄笔直而去,又笔直地 切割了远方的山脚。那道棕红色的擦痕也很冗长。 ④走了比乡愁更漫长的路,养鸭人在这里搭起他的席棚。把骨节粗大的手掌拢在眉际, 并非为遮住乡野暴烈的日光,却是为遮住都市声浪的日渐近逼。在每一个遍体尘土的傍晚, 他次第收缩自己的视线,如同次第收缩对世界的幻想。 ⑤当鸭群在晨间欣然醒来,摇摆着扑入池塘中嬉戏的时候,那种生之欢愉是如此饱满。 暗影在席棚之下,而日光尽情倾下。池塘在欢愉中绽开,苔草在欢愉中湿润,绿水中是银亮 的光斑和洁白的羽翎。只有养鸭人知道,苔草和鸭群都只存活一季,生之欢愉是没有未来的 欢愉。 ⑥故乡已经不可触摸,他是漂流的,漫无目的地漂流了一季,又漂流了一季。因为远方 总是好的。而当远方也被挤迫着慵倦并且沉落的时候,究竟有什么可以长存?席棚的日夜都 是低矮的,漂流者是低矮的,夜里靠近哪一盏灯,才能确切地感觉到其实还很健壮的自身? ⑦月亮如儿时一样升起来了,橙黄色,很瘦弱,一言不发,却依然带着一个奔月那样明 亮的关于远方的故事。远处的山更浑糊了,近处的山更沉重了。目力所及的每一座楼房都紧 闭着,只留下几方如月光一样橙黄得黯淡的玻璃。鸭群睡了,而虫鸣仍在,儿时一样的清越, 在仅存的水湄和苔草之中。又有一股带着金属气味的风划过,月亮就在池塘里痉挛了一下, 望之令人心惊。 ⑧忽然他开始喊叫—— ⑨“……啊!——啊,啊……——啊……” ⑩像是呼唤,也像是抒情,于是夜空中有了一种裂帛似的回声。然而没有人能听懂这外 乡人的语音。 ⑪鸭群被惊着了。呼啦啦一阵张皇的扑翼,逃亡似的纷纷扑入水中,然而池塘依旧惺忪。 远远的黑暗中传来几声狗吠,很困倦的。没有一扇门窗就此张开,回应他的嘶叫。 ⑫于是,一切复又平静。或许世界上还有未曾撕碎也未经证实的远方的故事。此刻,那 故事必定栖在夜色之中。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⑬养鸭人就枕着那故事睡了。 ⑭他当然不会梦见,将近一百年前有一位名叫卢森堡的女人是怎样做着关于池塘的梦。 这位曾使整个欧洲为之惊厥为之歌哭的女人,这位曾使整个世界为之侧目为之摇曳的女人, 一次再次地梦见自己是一个乡村的牧鹅女,赤足走在露水深重的苔草上,于是世界不再存在, 只余下她默默地照看绿水,照看水中银亮的光斑和洁白的羽翎。那面有着月光的池塘对于她 太遥远太遥远了,那是一个无法撕碎也无法证实的远方的故事,她是枕着这个故事逝去的。 ⑮假如养鸭人在梦中与她相遇,他能不能领她去找远方的乡村? (选自《血脉的回想》,有删改) 4.本文前四段写乡村的环境,请概括其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前四段的 内容如“苔草……听凭车辙和鞋印碾过去,踏过去”“桥架起来了……有并不荷锄而出的人” “公路……切割了远方的山脚”“都市声浪的日渐近逼”等,可知乡村环境的特点,用简练 的语言概括即可。其作用是渲染氛围,为下文做铺垫。 【答案】 ①乡村衰落:受城市挤压侵扰,被公路切割得破碎,生态遭到破坏。②渲染 氛围,为下文写养鸭人的活动和心理做铺垫。 5.从描写人物的角度,赏析第⑧~⑩段的文字。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和表现手法的能力。⑧⑨⑩三段运用 语言描写刻画人物,“裂帛似的回声”则运用比喻的手法;既表达了养鸭人内心的迷茫,也 表现了其内心的呼唤。“然而没有人能听懂这外乡人的语音”侧面写出了养鸭人内心的孤独。 【答案】 ①人物语言描写:喊叫既凸现了养鸭人心中的迷茫,也表现了养鸭人对现实 的反抗和对远方的呼唤。②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回声的响亮,表现了静夜的空旷,烘托养 鸭人内心的孤独。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6.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要叙写卢森堡的故事?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叙写卢森堡的故事是因为她 和养鸭人同样热爱池塘和放牧,热爱自然,追求梦想,向往远方。同时,卢森堡的故事写在 结尾处,拓展了文章意境,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案】 ①养鸭人和卢森堡都爱池塘和放牧,爱自然,向往远方。②写卢森堡的故事, 说明人类无论处于何地,都有对梦想的向往。③拓展文章意境,深化主题。 7.结合全文内容,探究第⑫段画线句子的意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或许”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希 望;“还有未曾撕碎也未经证实”表达了人们对乡村重归宁静、自然重现生机的憧憬;“必 定”蕴含着对拥有理想和信念的人们的肯定。 【答案】 ①虽受现实困扰,但人们相信远方还有完整美好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未来 的希望。②蕴含了人们对乡村重归宁静、自然重现生机的憧憬。③也蕴含了对生活中拥有理 想、信念的人们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