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1-06-06 发布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1散文阅读第3节考点突破考点6探究文本意蕴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考点 6 探究文本意蕴 技法 1__掌握探究的原则和方法 (2015·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 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 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 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 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 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 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 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 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 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 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峰——缥缈遥遥相对,同 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 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 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 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 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 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 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 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 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 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 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 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 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 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 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 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 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 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 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 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 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 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 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 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 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首先要理解所给语句的含 义,“远眺”时一览无余,可得总体、宏观之美,又能略去无数瑕疵,朦胧之中富有诗意。 “近观不如远眺”即为此意。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看法,就是要结合具体内容, 不能脱离文本。 【答案】 (示例一)赞同。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 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如文中东山莫釐峰“云气滃然如蒸”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 远眺所得。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全局之胜。 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远,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示例二)不赞同。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 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的奇景。现实生 活也是如此,想要领悟到近处的美与人生的当下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景和现实人生。 ☞精要点拨 一、掌握探究的原则 1.立足文本,尊重作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探究题不论要求从何种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万不可脱离文本 凭空发表意见。忽略文本材料,只是就题解题,往往断章取义。探究题具有开放性,但这种 开放并不是完全的开放。其实无论题干如何开放,都必须扣紧文本的提示,领会作者的思想 倾向,切不可天马行空,任意而为。必须依据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有所发现。必须尊重 文本,尊重作者,尊重作者的观点。 2.观点鲜明,分析有理有据 既是探究,就应明正误、优劣、支持或反对态度,切不可模棱两可、东拉西扯、词不达 意,或者简单武断、空洞偏激。既要阐明观点,又要作有理有据的分析。“理”与“据”应 从文本中来,应从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积累中来。 二、掌握探究的方法 1.因形悟神法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用此法去探究就是看全文写了哪些材料,从中可以看出哪些思 想情感。如 2009 年高考江苏卷《上善若水》探究题前两个答题要点就可以用此法得出。根 据第 4、5 段文字“它绝不……它不会……都江堰不会……而都江堰仍旧……”可以悟出 “都江堰是上善之作”。根据第 9 段文字“李冰……李冰的众多后任……他们与都江堰同 辉”可以悟出“李冰及其后任者是上善之人”。 2.见微知著法 它要求善于从文本中的材料尤其是细微的材料中挖掘(探究)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如 《上善若水》探究题第三个答题要点“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就是由此法 探究出。根据第 7 段作者“一想到黄河……”这些现实问题,不难觉察到作者写都江堰、谈 李冰及其后任者的真正意图:都江堰及其修护者,在向今人昭示着“上善”的文化理念,即 第三个答题要点。 3.内引外联法 此法类似于读书中的出入法,既要读进去,深入文本,读出自己正确而准确的理解;又 要能准确联系生活、社会、积累的生活知识或阅读体验,有所拓展,有所联系,有所发现, 即“跳”出来,读出自我,读出个性化感悟。有“入”有“出”,有“内”有“联”,文本才 是活的,读者才能与作品、作者充分沟通和对话。 4.对立统一法 要善于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探究文本深意。如文章论古,探究就要想到它的对立面—— 今;文章写的是对某类现象的忧思,探究则要想到它的对立面——呼唤或追求。 技法 2__掌握主要探究题型的探究要点 一、探究文本意蕴题 (一)探究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文本见考点 2《四堡雕版》),完成文后的题目。 1.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 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要分析每一个问句在其所属段落中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到五个问句整 体上的关系及共同起到的作用。说明理由时,要结合原文,从整体上作出理性分析。 【答案】 ①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 中间三个问句,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甘;最后一个问句, 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②五个问句,相互关 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形成文 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 ☞精要点拨 探究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与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在答题方法上是相同的, 都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语、结构层次、表达特色并联系上下文,只是前者在选取句子上不同, 它一定选取最能涵盖全文主旨、情感或关涉文章的多数内容的句子作探究,不像后者可以选 取一些关涉局部文字的句子。前者之所以叫探究,是因为它强调由浅入深、由表层到深层。 一般而言,第一个点是该句的表层意思,第二个点是背后的意思,第三个点是与主旨、情感 相关的意思,第四个点可能是结合背景或联系现实得出的意思。 (二)探究标题的丰富意蕴 (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文本见考点 2《纸上故乡》),完成文后的题目。 2.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一类题目的解答 要注意答题的严密性,要联系文章的主旨。本题是对标题含意进行探究,文章的主体部分是 扣住文字来写的:“我”读别人的文字,得到慰藉;“我”自己的文字纾解了乡愁;“我” 所描绘的故乡,鲜活在“我”的心底。这就是“纸上故乡”的含意。 【答案】 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故乡的 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 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精要点拨 标题意蕴主要表现在:①标题自身义(表层义);②在文中的含意,主要包括引申义、象 征义或比喻义;③主旨(情感)义。探究时宜由表及里,结合材料内容,尤其要关注照应标题、 点明标题的文字,并联系主旨、情感,不难探究出其多重意蕴。 (三)探究文本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 (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作品(阅读文本见考点 1 技法 2《在母语的屋檐下》),完成 后面的问题。 3.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 清题目,明确探究要求,把握探究实质,题干中要求结合全文概括“母语的多重意义”,实 质上是筛选提炼母语的价值、作用,即母语在人生、社会、民族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从文 中筛选“母语的价值、作用”等相关信息,要尽量全面,逐段筛选,因为题干中强调“多重 意义”,例如,文章第四段说“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 理解生活,认识生命”,这表明了母语对一个人理解世界的重要意义,它最早打通了人与世 界的联系;最后将筛选出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概括即可。 【答案】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 由地抒情状物。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 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精要点拨 这类题探究多在“材料—意义(情感)”层面内展开,也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材料,如不 同的人、事、物、景,这些材料蕴涵了哪些不同的意义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并不是一回事。虽说有时是相通的,但答思想意蕴,诸如社会、自 然、人生方面的哲理,重在答出其思想意义或道理;答情感意蕴题一般要带有明显的情感态 度词,如热情、反对、期望等。 (四)探究阅读启示感悟 (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文本见考点 2《负重的河流》),完成文后的题目。 4.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谈谈你的思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解析】 本题要求我们结合文章内容谈河流与文化的关系,可举大江大河的例子,比 如中国的长江、黄河,印度的恒河,南美的亚马逊河等。可以谈现状,还可以谈珍惜、保护 河流的意义。 【答案】 (示例一)河流是人类文化的源头。塔里木河曾赋予罗布泊人浪漫的生活气息, 长江、黄河乃至家乡的每一条河,都滋养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今地球上的许多河 流正像塔里木河一样在萎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否则将会给人类及其 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示例二)河流具有超越自然生命的文化魅力。塔里木河的率直坦荡,既是自然属性的体 现,也是文化人格的写照。在漫长的历史中,自然的河流也许会因为种种原因萎缩乃至消失, 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现存的文化中感知河流的形态与历史,感悟河流的文化意义。 ☞精要点拨 这类探究题题干多要求“从文本中获得哪些启示或感悟”,有的还限定了启示感悟的角 度,如从“写法”角度,或就“某某间的关系”,等等。解答这类探究题要掌握以下三个角 度:①文本角度。就是要从文本中抽取语句,提炼认识与启示。还要借助文本中的相关语句 提炼思想,认识体味。②个人角度。就是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分析。③社会角度。作为一个社 会人,应当具备的社会意识,就是为社会做些什么,承载的社会意义与担当。 二、探究创作意图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拜谒三苏园 王剑冰 天要黑了,我才赶来,我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原来的茶道。我已 经远远地看到了莲花山,那里起了雾气。近了,才知道雾气不是来自山上,而是来自我要去 的三苏园。 当年苏轼五走古茶道,就喜欢上这里的风物人情。这里的人爱喝茶,是从苏轼时开始, 还是以前就有的习惯?还是苏轼来了,更加地有了热情?一直到现在,大街小巷,有着近 300 个茶馆,茶的滋润使民风淳朴,社会和谐。 三苏园好大好空旷。已经没有了什么人,容我独自站立,我的心头正起波澜。仰头看天, 一轮圆月早挂在那里,云走枝头,视线迷乱。站在三苏卧眠地,就像站在一个圣殿,一个离 奇的境界,没有阴森感,倒是荡漾着一种激扬豪放的气息。 三座坟前各有一石头供台,香炉香壶,仅此而已。没有什么陪葬物,陪葬他们的,只有 诗词文章。再就是不断有人来焚香,香烟袅袅,似一些话语,絮絮叨叨。有人会抓一把土去, 觉得那土里有文气,使得坟永远不大。来的人都说,这样好,这样更显得近乎,生前不图地 位显赫,死后更不图什么。 这里是苏轼吗?我对你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曾经到过你的黄州,那是你生命中最难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堪的一段,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但你却写出了《赤壁怀古》,留下了《寒食帖》。我还去过 惠州,你在那里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和豁达。“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你虽拣尽寒枝,一蓑烟雨,却是“忧患 来临,一笑置之”。随便打开诗词史集,打开书画食谱茶经,你都赫然其中。身后多少追随 者,黄庭坚等四学士只是其一。今世有男人慨叹你人生突围,昂昂灵魂不屈命运;有女人直 言要嫁就嫁苏东坡,将你视为多个层面可倚靠的绝好。历史就是这样,毁弃一个人的同时, 也成就了一个人。 园子里的树也怪,棵棵西南斜,都是眉县方向。山风来袭,飒飒如雨。柏叶落了一层, 下面有小芽拱出,承接一隙夕辉。继而发现,圪结草、星星棵、刺刺芽、曲曲莱,长得到处 都是,喇叭花在墙头上爬,蒲公英在夕辉里飘。还有梅园,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 姿。这都是“三苏”的喜欢。 三苏园为郏县增添其文化风韵,凡来的人,无不对这个地方产生兴趣。兴文重教,文庙 修得全国扬名,文庙边上的街道,透显着大气与沧桑。不远有村,名苏坟村。这里不是“三 苏”的老家,但他们喜欢“三苏”,崇敬“三苏”,把“三苏”当作自己的乡人,没事就到坟 上看看,添添土,拉拉话。此地有好水,还有好泉,正合苏轼烹茶“精品厌凡泉”的要求, 难怪人们爱饮茶。 “三苏”来后 900 年里,一批批的人在这片广阔天地汲取养分,很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这一切似乎都让人觉得,有一条脉系在暗暗涌动。 夜真的降临了,园子里更显得空廓静寂。出来时,又看到了苍莽的田野,延绵似雄浑的 江水,浩瀚千里。天空广漠,明月越来越亮,晚风流暖,飞鸟低徊,群峰如屏。“杳杳天低 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三苏”该是在这里安享歇息的。园林上空氤氲的雾气,比我来 时更浓了,让人觉得那是一种不朽的灵气。或还是那条古道,经过郏县穿越洛阳西去万里。 起伏的鸟儿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那叫声好亲切,多少年里都是这么亲切啊: 吃杯茶,吃杯茶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3 年 10 月 14 日,有删改) 5.文章以“吃杯茶,吃杯茶吧——”作结,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 ①“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最后写茶使文章前后联系紧密,结构更为严谨; ②“茶道”既是苏轼从家乡到中原应举仕人、从京城到地方贬官赴难的行经之路,又暗示了 苏轼坎坷崎岖的人生道路;③“茶道”是苏轼在特定时期的研究对象,也是苏轼淡泊、超然 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④用拟人手法借鸟叫提醒当今浮躁社会中的人应保持内心的一份宁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静。 ☞精要点拨 这类探究题,主要有两个探究方向: 1.文章写作的设计意图:布局谋篇方面,重在对文章的线索、结构、艺术手法及创作 效果等方面进行探究。 2.文章写作的社会意图:弘扬某种精神,针砭某种时弊等,重在对作品的影响加以探 究。这是主要方向,题干多以“写作意图”字眼标明。 对于前者,主要是基于全文主旨、结构思路、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判断,其探究内容多 为对材料与材料、材料与主旨、标题与文本等关系处理意图或原因。答题的核心是联系文本, 对两者关系从多角度、多方面作出准确的理解与分析。 对于后者,探究主要在“文本—作者”层面进行: ①联系作者看创作意图。主要角度有作者的生活经历、写作动机、人生态度、审美趣味、 创作背景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背景”这个角度,它并不神秘,它就在写作时间 上,就在文本中的时代、社会材料中,就在文本写作对应的社会现实上。作者的创作意图有 时主要是针对现实的。联系作品的背景、所要针对的现实甚至读者所处的时代,是不难发现 其创作意图的。 ②依据文本看创作意图。文本是判断作者创作意图的最主要依据。依据文本,就是看文 本中作者的选材、写作的重心、结构的安排及他的议论抒情语句来探究其创作意图。这是高 考考查的主要方向。 技法 3__如何由表及里,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天下西湖(节选) 郑骁锋 这是一场预备已久的死刑,杀人者和被杀者都等了很多年。走向刑场的路上,双方都有 解脱的感觉。他们都知道,片刻之后,随着刀光闪过,那个已被淘汰的朝代便将在秋风中彻 底消失,因此对其旷日持久的清剿也将就此终结。 即将被杀的人是南明最后的将领张苍水。明亡之后,这位宁波人率领义军在东南一带苦 苦抵抗了二十来年,直到那个晦暗的黎明,一队鬼祟的清兵突然登上了他藏身的小岛。 作为民族英雄,张苍水的死难,与他仰慕的先烈——文天祥一样,表现得从容、凛然。 他是坐着受刑的,因为他拒绝以下跪的姿势退出人间。而他的遗言,除了一首铿锵的绝命诗, 还有一句深沉的赞叹。 “好山色。”说这句话时,张苍水躯干挺直,目光悠远,眸子里波光粼粼、绿意葱茏, 枯槁的脸上,慢慢展开一丝柔和的微笑。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刑场设在杭州弼教坊,而弼教坊在西湖附近。那天是农历九月初七,整个杭城都飘着甜 甜的桂香。张苍水深深地嗅了一口气,回过头来,拂了拂衣上的灰尘,缓缓盘膝坐下,对身 边神情紧张的刽子手笑了一笑。 三百多年后,“好山色”已由沙孟海写成了一块遒劲的大匾,高悬于杭州张苍水祠的正 厅。张苍水的祠堂连同墓冢,位于太子湾公园与章太炎纪念馆之间,紧邻着西湖。 薄暮,西湖平湖秋月,我独自坐着。三月的夜风贴着湖面滑来,带着水汽柔柔地拂面而 过。原本是多云天气,又是初三,不指望月出东山。光景一截截黯淡着,满天浮云像是渐渐 被水化开了,又不断一滴滴点入浓墨,在湖面上渗洇开来。近处的山仿佛随着浅浅的涟漪移 向远处,而远山则从山尖开始逐渐淡去,直至完全隐入虚空。画舫游船俱已不可辨认。湖面 似乎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混沌。 离开张苍水祠后,我走走停停,已经在湖边踯躅了很久。过去的几个小时,我一边欣赏 西湖由明丽一点点转换为朦胧,一边在思索那个俗不可耐的古老问题:西湖被赞誉为“人间 天堂”,它的独特魅力,究竟在于何处?诚然,西湖是极美丽的,但令天下人趋之若鹜魂牵 梦萦的,果真只是这一脉山水吗? 我细细回忆着西湖的各处景点。身为浙江人,它们中的大部分,我都已经游赏多次,有 一些甚至可以说烂熟于心了。终于,我记起了在岳王庙中看到的一首诗,作者是清代著名诗 人袁枚:“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诗句篆刻在一块石碑上,笔画开张,朴拙有力。受袁枚启发,我想到,若以“丹青画图” 为喻,西湖之美,秀丽之外,其实另有一股雄劲之气,刚柔相济软中带硬,清爽疏朗,不似 其他江南名湖园林那般一味阴柔婉约,容易令人生腻;或许,这就是“人间重西湖”首要的 一个原因吧。 西湖有脊梁。岳飞、于谦、张苍水等烈士埋骨湖畔,众人皆知,暂且不提;单是西湖的 景点名称,也暗暗隐藏着一股豪气。花港柳浪之外,有龙井,有虎跑,有狮峰……曾有很长 一段时间,整个杭州都被称为武林;即便只是孤山,简简单单两个字也似睥睨着冷眼,桀骜 而嶙峋。 唯豪气方能容纳豪杰。难怪狂野磊落如鲁智深,到了钱塘江边便会豁然彻悟,抛开杀人 放火的禅杖,将两只跋涉万里的大脚交互叠了,拍手笑一声坐化于六和塔下。与他做伴的, 还有行者武松,低眉顺眼地在暮鼓晨钟声中老去,铁血侠情尽皆隐入了西泠桥头的一抔土。 鲁智深武松毕竟有些虚幻,当年秋瑾却是真真切切地爱上了这片湖山。一个晚春的黄昏, 瞻仰完岳坟出来,她在湖堤上许了一个愿,希望自己也能在此长眠:“如果我死后真能埋骨 于此,那可是福分太大了。”秋瑾罹难之后,为了达成她的愿望,人们整整进行了十次传奇 般的迁葬,由她的故乡绍兴到夫家湖南再转到杭州,迂回了千里万里才终于让她在孤山脚下 安息。 如今,秋瑾的汉白玉雕像屹立在西泠桥畔,一手按剑,一手叉腰,为西湖又增添了几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秋风秋雨的飒爽。 (选自《眼底沧桑》,有删节) 本文写作对象为西湖,但题目却在“西湖”前加了“天下”二字,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 蕴。 【答案】 西湖凭借秀丽雄劲的自然山水,区别于江南其他地方,受天下人喜爱;是天 下众多的英雄豪杰孕育西湖的雄劲和豪气;历史和文化让西湖超越一般山水,让西湖在天下 拥有了独特的位置;西湖的山川、文化和历史是属于天下人的。 ☞精要点拨 文本的意蕴一般指隐含在文本表层意义之中的含义,即通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而深层意蕴则既包含文本的深层含义,更指向哲学、美学、文化等方面的意义,以及民族心 理、人文精神等。要挖掘出这些纵深层次的东西,除了具备较深厚的语文素养外,“由表及 里”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所谓“表”,是指探究题涉及的文本中的基本内容,这是向文本纵 深开掘的依据与基础,以此为立足点,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意蕴开掘。这深处挖掘该怎么“挖” 呢? 1.深层次挖。“深层次”一般有两个方向。第一,文本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有:①精忠报国;②崇尚自然;③主静,中庸,稳重;④追求大一 统;⑤安土重迁,叶落归根;⑥爱好和平,厌恶战争;⑦知足常乐,吃亏是福。“人文精神”, 主要指人的意义和价值、社会责任、个人尊严、人生理想等方面,核心是人的价值追求;另 一方面指人性的关怀,如对生命的关怀,众生平等,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苦难的悲悯情怀 等,核心是人性的关怀。文本深层意蕴最终会指向这些内涵,至于指向哪个具体内涵,可据 “表”向这些内涵上靠。第二,学科理论与认识,这里主要指哲学道理(哲理)、美学文学原 理、文化历史规律等。 2.换角度挖。有时,可以沿着一个方向深挖下去;有时,换个方向,换个角度思考, 也是深层次挖掘。常见的角度转换有:①主动与被动的转换;②历史与现实的转换;③批判 与希望的转换,比如文本批判了什么,其深层意蕴则可能是它在希望什么;④正面与反面的 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