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61 KB
  • 2021-06-06 发布

云南省大姚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云南省大姚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说明:本卷满分150分,作答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 17 -‎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比如,加入网络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伴随着微创业的门槛降低和个性化被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而每个人能力的激发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最后,它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分享经济让资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人。‎ 这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极大的保护。据统计,每多一辆被充分利用的Uber车辆,就可以从路上去掉8辆车子。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拥堵、更少的雾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摘编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重新定义分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工业革命时代与分享经济时代的“发展”形式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B.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使得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分享经济也由此产生了。‎ C.女孩把自己穿过几次就不喜欢的衣服在淘宝上以二手衣形式卖给买衣人。这体现了分享经济的特征。‎ D.分享经济使现代的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分享经济中获得利益。‎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分享经济一方面带来了产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分享经济在近些年很火。我们所熟悉的房屋租赁,就是分享经济的一种形式。‎ C.分享经济中“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产品的拥有人和使用人可以不同。‎ D.分享经济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3、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分析了分享经济产生的背景,接着阐述了分享经济给供给端、个人、社会资源等带来的影响。‎ B.文章第三段介绍了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阐述了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以及相关服务平台的获利方式。‎ C.文章运用例证法,通过个人房主和私家车主的例子,有力地印证 - 17 -‎ 了分享经济可以改变供给端的观点。‎ D.文章通过阐述分享经济的产品重新分配的属性,论述了共享经济具有促进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公平的功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材料一】‎ ‎ 在这场疫情中,有医护人员感染。这种重大传染疫情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案就是尽量减少各种场合的人群聚集,果断采取自我隔离、社区隔离、区域隔离的方式,然后采用5G远程医疗手段进行初步筛查,安排高度疑似病患有序就医或者专车上门隔离运送。‎ ‎ 疫情严重的区域虽然采取了“封城”措施,可是城市内的公共区域、社区还是难免有人群流动,所以一夜之间“测温”就成为一出家门口就要面对的场景。5G测温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场景。比如,中国联通推出5G+热成像人体测温信息化平台,平台凭借5G传输技术,可将视频及相应数据实时传送到大屏或云平台进行数据记录和监测。这种解决方案的好处是布放简便,非接触,快速通行,通过云端大数据管理,在一定时间内减少重复检测,一旦发生群体性感染事件可以“追溯”。‎ ‎ 5G高清视频会议不但在抗击疫情协同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远程办公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时期,可能通过电话会议或者微信群视频聊天就可以解决的场景,现在都需要专业级的高清视频会议,因为要共享文件和图片,要多方讨论。现在的高清视频会议一般都是“光纤固定通信和5G移动通信”混合会议、专业会议室设备+5GCPE和个人5G手机/5G电脑/5GPAD混合会议。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很多视频会议要求随时召开,这个时候5G的大带宽和快速部署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摘自《抗击疫情,5G将如何改变社会?》)‎ ‎ 【材料二】‎ ‎ 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最近一直牵动人心。在这场与疫情竞速的建设任务中,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建设者们日夜奋战、齐心协力,诠释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两座医院的建成,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武汉当地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于全国防控大局而言,也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信号,巩固了全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 17 -‎ 面对挑战,肩负责任,各方人员圆满完成既定建设任务。支撑壮举的,是强大的建设能力、物质调配能力,是重大战役中高超的指挥调度、统筹协调能力。迅速决策部署、迅速设计谋划、迅速动员建设,这正是我们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摘自《制度优势提振防疫信心》)‎ ‎ 【材料三】‎ ‎ 为了在非常时期协助城市管理实现无接触感应、高效率通行、高温智能预警,2020年2月2日,位于北京北部的综合交通枢纽清河火车站,落地应用了百度人工智能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能在1分钟内让逾200人同时通过单通道并实现体温检测。旷视人工智能测温系统也已经在海淀政务大厅和海淀区部分地铁站展开试点应用,通过优化解决方案,即便往来者戴着口罩、帽子,也能实现快速筛查,识别误差在0.3℃以内,支持大于3米的非接触远距离测温,系统的智能疑似高热报警带宽可达到1秒15人,且一套系统可以部署16个通道,基本保证一个地铁口管控,一线工作人员数量减少,被感染的风险也随之降低。当前,疫情防控面临医疗资源高度紧张、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例如核酸试剂盒已处于“紧平衡”状态,大量轻症患者未出现明显症状,需要影像学诊断补位。2020年1月28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指导依图医疗开发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正式上线。系统基于CT医学影像,通过从新冠肺炎患者CT片中提取定量参数,可对其肺炎严重程度进行自动量化评估。医生对一个病例进行常规手动量化评估需要5至6个小时,利用AI系统只需要几分钟。云计算的算力支持对于病毒基因测序、疫苗研发等必不可少。1月29日,阿里云宣布疫情期间,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人工智能算力,以加速本次新型肺炎新药和疫苗研发。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成功分离病毒,疫苗研发和药物筛选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新药和疫苗研发期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大规模文献筛选和科学超算工作。云服务可以提供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帮助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 ‎(摘自《抗击疫情 人工智能大数据迅速生成战斗力》)‎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防疫情有效方案人群聚集,采取隔离5G远程医疗筛查,安排高度疑似患者就医等 B.5G测温场景5G+热成像人体测温信息化平台大屏或云平台进行数据记录和监测 C.5G+热成像人体测温信息化平台5G技术传输云端大数据从而减少重复检测 - 17 -‎ D.5G高清视频会议手机、电脑、PAD混合设备文件和图片共享及会议多方讨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疫情时期的专业级的高清视频会议区别于正常时期的电话会议或者微信群视频聊天场景,更体现对高清视频专业设备的要求。‎ B.在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高超的指挥调度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证实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材料一中5G技术的运用和材料三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运用,向我们展示了科技的力量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D.材料二详细介绍了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高度赞扬“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主要目的在于表达中国能够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6.高端科技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疫情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海边的雪 张炜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翻动着。“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晚要化的。”‎ 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 17 -‎ ‎“人也一样。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地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金豹不断喊着老刚,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有一次脸碰到他的鼻子,看到他用手将耳朵拢住,好像在听什么?‎ 老刚真的在倾听。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了一句:“妈呀,海里有人!”‎ 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 ‎“呜喔——哎——救救——呜……”‎ 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 ‎“有人!他们上不来了!”‎ ‎“听声音不远!”老刚身上抖起来,牙齿碰得直响。‎ 金豹在浪头跟前吼起来,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老刚喊了一阵,最后绝望地说:“不行了,他们听见也摸不上来,他们不行了……”‎ - 17 -‎ 金豹奔跑着,呼喊着,不知跌了多少跤子,伸开手在雪地上乱摸——他想摸些柴草点一堆大火:被海浪打昏了头的人,只有迎着火光才能爬上来,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一堆救命的火。厚厚的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点铺子吧!”‎ 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哪。‎ 大火燃起来了!风吹着,熊熊烈火四周容不得冰雪了。空中飞旋的雪花,都被映红了;雪地上,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狂暴的风雪比起这团大火好像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了……‎ 金豹钻到了水浪里,盯着水里的那团黑影。黑影近了,是抱着一块木板的落水者。金豹拖上他,刚迈开一步,就被一巨浪打倒了,他爬起来时,看到老刚也拖着一个人……他们把两个落水的人抱到了大火边上。‎ 烤了一会儿,两个身体蠕动起来。‎ 正在这时候,金豹和老刚听到了大火的另一边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他们跑去一看,惊得说不出话——从雪地里、从黑夜的深处滚来两个“雪球”!“雪球”滚到大火边上才展开,让他们看出原来是两个人。老刚低头瞅一瞅,惊慌地捏住其中一个的手说:“这是我儿子!”‎ 原来他们终于没能冲出茫茫原野,在漫天的雪尘中迷路了!他们左冲右突,终于知道自己注定要冻死在这个雪夜里了。可他们绝境中望到了奇迹——一团生命的大火在远方剧烈燃烧,爆出了耀眼的白光!他们流着眼泪,爬过去,滚过去……‎ 火势渐渐弱下去,那一堆炭火却红得可爱。两个落水的人能够坐起来了,他们看看炭火,看看远处的黑夜,放声大哭起来。‎ 两个年轻猎人的双筒猎枪早已不知丢在哪里了。他们的一身冰砣融化着,水流又渗进沙子里。他们颤声叫着:“爸……”‎ 他们和两个落水的人一块儿跪在了两个老人面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写金豹烘手、饮酒取暖,突出风雪带来的寒冷程度之深,把酒瓶插到沙子里暗示了地点,这些描写紧扣了标题。‎ B.小说写金豹睡不着,目的是引出下文一连串情节,因为睡不着而走出铺子,直到他们点火救人,构思巧妙,环环相扣。‎ C.两位老人对海边正下着的大雪有一番对话。话语中流露出他们对自己“老了”的无奈心态,真实展示了老年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D.小说语言细腻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富画面感和表现力,把一个寒冷冬季风雪天气里的温暖故事,讲述得精彩动人。‎ - 17 -‎ ‎8.小说极力描写海浪和风雪之大,这样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9.小说结尾写金豹和老刚的儿子因为点燃的大火而得救,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邛州知州杨君笠湖传 ‎ 袁枚 ‎ 雍正间,西林鄂文端公(尔泰)作苏州布政使,设春风亭,招致四方贤俊,皆以耆旧见重,而以十四岁童子与会者,唯杨君一人。君名潮观,字宏度,号笠湖,常州无锡人,生而沉默寡言,秩秩见于面目。以乾隆元年举人,历宰晋豫滇南三省,迁知四川简邛二州,再调泸州。 ‎ 在文水五年编审之期,值历年徭役不均,君亲加区别,除鳏寡孤独者千余人,过杞县有羸男惫妇百余焚香跪道旁,乡保指曰:“此公所活氓也。”君愕然,乡保曰:“公不记某年闻赈归来一案乎?大府不准报销,此辈皆公捐俸所活氓也。”亡何,长子伦举进士,而公奉调泸州,年逾七十,初志不欲往。旋闻泸大饥,道殣相望,慨然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即到官碾谷,检交一切在官闲款,分设三粥厂。在泸不满百日,凡活五十九万七千人。笑曰:“吾事毕矣!”即以老乞归。 ‎ 河南布政使苏崇阿查赈,问有滥否,曰有。有遗否,曰有。苏怒,厉声曰:“又遗又滥,何以为赈?”君曰:“口称无遗滥,而心不自信,故不敢欺公。”苏曰:“然则,汝有可信者乎?”曰:“官无侵吏无蚀,是可信也。”苏嘉君言之诚,慰劳而去。君以古贤自期,与今之从政者格格不入。 ‎ 河南灾,奉檄办河料二百万,君频蹙曰:“野无青草,何能办料?”即牒民疾苦求免。俄而有省会来者曰:君痴矣此是上游知君杞县有累故特多其数为君生财计君不解乃固辞耶君笑曰吾诚不解 亦卒不问其作何解也。君常自言,居官信心而行,投艰不辞,理繁不乱,然往往有恨 - 17 -‎ 者。在杞县回署,求赈者麻集,有一人裸而攀车,隶人逐去,次日早出已死深雪中。泸州营兵借谷所送,册漏造防汛者姓名续请,而君病竟忘补给。以此二事时时抱憾。呜呼,今士大夫乘坚策肥,知有己而已,视民若秦越,人之不相关。君能仁其民,而过后犹痛然,其行事居心岂凡所及耶!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痴矣/此是上游知君杞县有累/故特多其数/为君生财计/君不解/乃固辞耶/君笑曰/吾诚不解/‎ B.君痴矣/此是上游知君/杞县有累/故特多其数为/君生财计/君不解/乃固辞耶/君笑曰/吾诚不解/‎ C.君痴矣/此是上游知君杞县有累/故特多其数为/君生财计/君不解/乃固辞耶/君笑曰/吾诚不解/‎ D.君痴矣/此是上游知君/杞县有累/故特多其数/为君生财计/君不解/乃固辞耶/君笑曰/吾诚不解/‎ ‎11.下面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州,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暂行统治一州的称“权知军州事”,简称知州。明清两代为州级行政官吏的正式名称。‎ B.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它是国家强加于人民身上的沉重负担。‎ C.进士,明清时通过乡试及会试者称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三人按序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D.秦越,即秦国和越国,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一北一南相距很远,不大往来。文中用来比喻士大夫与百姓疏远。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潮观智慧寡言。他是乾隆元年的举人,沉默少语,面呈智慧,十四岁时受苏州布政使的邀情,与年高望重的人在春风亭相聚。 ‎ B.杨潮观仗义疏财。但上司不肯动用公款救济灾民,他就捐出自己的俸禄,使这些灾民得以活下来。    ‎ C.杨潮观谦虚严谨。面对苏崇阿“赈灾有无遗滥”的提问,他便都以“有”回答,令苏崇阿愤怒不已。 ‎ - 17 -‎ D.杨潮观重义善省。有一人裸身攀车请求救济,被衙役赶走,第二天被发现死在深雪中,杨潮观对此事时时抱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招致四方贤俊,皆以耆旧见重,而以十四岁童子与会者,唯杨君一人。(5分)‎ ‎(2)旋闻泸大饥,道殣相望,慨然曰:“见义不为无勇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语出《论语·微子》,孔子命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4.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B. “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整个诗写船上所见所感。‎ C.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运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平海夕漫漫”烘托了作者的迷茫心情。‎ D. 本诗是抒情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 ‎15. 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从意象、主题、手法、章法等方面加以赏析。(6分)‎ - 17 -‎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作者看到月下美景,于是纵酒放歌,其中写自己的舟船之美和陶醉泛舟月下的两句是:“ , 。”‎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________。当下社会,经典诗词更需要赋予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千百年的经典诗词随着优美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促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________出蓬勃生机。‎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让品读历史的人________。我们将传承诗词的经典精品献给人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________当代文化风尚。‎ ‎17.依次埴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沁人心腑 萌发 心悦诚服 引领 B.感同身受 焕发 心悦诚服 指引 C.沁人心腑 焕发 心驰神往 引领 D.感同身受 萌发 心驰神往 指引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17 -‎ A.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B.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展现了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 C.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D.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其中蕴含着永恒不灭的真善美 B.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永恒不灭 C.真善美蕴含在其中,永恒不灭 D.真善美永恒不灭地蕴含在其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时,很多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林黛玉与薛宝钗:黛玉是在作诗,宝钗是在做人;黛玉要的是恋爱,①________________;黛玉的生命是为了开花,宝钗的生命是为了结果;②________________,宝钗是社会精英;黛玉占据的是我们的心,宝钗占据的是我们的眼;两个人的区别还在于,③________________,宝钗是现实的功利的。‎ ‎21.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处字数4字以内。(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 - 17 -‎ 四、写作(本题共1小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 已也过得完美。——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 :十年前,你问起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位是做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当“科学家”“老师”“警察叔叔”等等。到了今天,据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很多大学生认为:靠读书来改变命运,需要寒窗苦读二十余載,而当一个网红,似乎只需要你对着屏幕唱唱歌聊聊天。——摘自搜狐网《当下大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网红主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择业观,而当代青年的择业观不只是个人的事,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又有何考虑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 - 17 -‎ 高二语文10月月考答案 ‎1、D A.“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错,第二段“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工业革命时代是不断创造物质资源,分享经济时代目的是对剩余物质资源的再分配。B.错在“分享经济”产生原因不是“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而是社会资源的过剩,第一段“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C.一女孩把衣服卖给他人,不合分享经济的特点,这是分享物品,而不是分享经济。‎ ‎2、A A.文中没有“带来产品数量的增加”的表述,是产品过剩带来了分享经济,第一段“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3.D D.文中没有分享经济具有促进“社会更公平”的表述,属无中生有。‎ ‎4、D ‎5、 D ‎6.①人工智能测温系统协助城市管理实现无接触感应,高效率通行、高温智能预警,减少一线工作人员的数量,降低被感染的风险。②人工智能解决疫情防控面临的医疗资源高度紧张、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③云计算可以提供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帮助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 ‎7. C C项,“话语中流露出他们对自己‘老了’的无奈心态,真实展示了老年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说法错误。话语中有对年老的感慨,但并没有无奈的伤感。他们不是对“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生命像雪花一样脆弱;人生虽短暂和艰难,但要脚踏实地地去面对、经历。‎ ‎8. ①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环境。描写海浪风雪之大,表现天气的寒冷、恶劣,营造出紧张、凶险的氛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推动情节的发展。因海浪风雪越大,老刚和金豹不放心,走出铺子搬动舢板,才发现了落水者。也因为恶劣的天气,两个年轻人才会迷路,才有后面下相关的情节。③烘托两位老人舍己救人的形象。为了救起巨大海浪中的落水者,两位老人点燃铺子救人,舍弃了个人利益,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老人的高尚品质。④凸显主题。因海浪风雪之大,点燃铺子救人的举措无意救了他们儿子的命,凸显文章“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一主旨。 ‎ ‎9. ①与前文写儿子深夜回家的情节呼应,使故事紧凑,结构浑然一体。②情节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情节发展的张力。③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不仅仅是对舍己救人的歌颂,更凸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温暖主题。④引发读者不尽的 - 17 -‎ 思考,能起到言有尽意无穷的作用 。‎ ‎10.A ‎11.C“明清时通过乡试及会试者称进士”错。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为进士。‎ ‎12.C“谦虚严谨”错,他只是实事求是。‎ ‎13.(1)(尔泰)招来天下有才能的人,年高望重的人被重视,凭借十四岁童子的身份参与集会的,只有杨君一人。‎ ‎(2)(杨笠湖)随即听到泸州发生大饥荒,道路上饿死的人接连不断,他情绪激昂地说:“见到正义的事却不去做不是勇士!”‎ 参考译文:‎ 雍正年间,西林鄂文端公尔泰担任苏州布政使,设立春风亭,招来四方贤俊人才,年高望重者受到重视,而以十四岁童子的身份与会的,只有杨君一人。君名潮观,字宏度,号笠湖,常州无锡人,生来沉默寡言,从面貌中可见其智慧。是乾隆元年举人,历任晋豫滇南三省官员,后调任到四川担任简邛二州知州,后来有调到泸州。‎ 在文水五年编审,其间正逢多年徭役不均,杨君亲自加以区别对待,免除了鳏寡孤独者一千多人的徭役。他经过杞县,有一百多瘦弱疲惫的男女跪在道旁焚香,乡保指者这些人说:“这些人是您救活的民众。”杨君感到惊讶,乡保说:“你不记那年了解赈情回府的事情吗?上级不肯动用公款救济灾民,这些人都是您捐出的俸禄救活的人啊!”不久,长子杨掄举进士,而杨公奉调泸州,年过七十,开始不想前往。随即听到泸州发生大饥荒,道路上饿死的人接连不断,他情绪激昂地说:“见义不为不是勇士!”随即到官署上任,检查筹集所有官府的闲款,分别开设了三个粥厂。在泸州不满一百天,共救活五十九万七千人。他笑着说:“我事情完成了!”即以年老乞求退休。‎ 河南布政使苏崇阿检查赈灾情况,问有没有滥用赈灾款项。他回答有。苏崇阿问有没有遗漏需要救助的对象,他回答有。苏崇阿发怒,厉声说:“又有遗漏对象,又是滥发赈灾款项,怎么能够赈灾呢?”杨君说:“嘴上想说没有遗滥,但心中不能确幸工作中没有遗滥问题,所以不敢欺骗您。”苏崇阿说:“既然这样,那么你有可以确信的吗?”杨君说:“官和吏没有侵占(赈灾的财物),这是可以确信的。”苏崇阿称道杨君言谈诚实,安慰问候一番离开了。杨君以古代先贤自我要求,与现在的从政者格格不入。‎ - 17 -‎ 河南发生水灾,遵令置办二百万河料,杨君频频皱眉,说:“田地里连青草都没有,怎么能够办这么多河料?”随即行文述说百姓疾苦,请求免办河料。不久,有省会来的人说:“你痴啊!这是上级知道你在杞县有家庭负担,所以特地加大了数量,这是为你生财着想,你不懂,才要坚决地不肯接受。”杨君笑这说:“我确实不懂!”最终也没有问究竟怎样借此生财。杨君常常对自己说,做官要凭心而行,赋予重任而不推崇,处理复杂的事情而不黄乱,但也常常有遗憾。在杞县回府署,求赈的人很多,有一人裸身攀车,衙役将他赶走,第二天早上发现死在深雪中。泸州营兵借谷发送,造册登记漏造防汛人员姓名,请求续发,但杨君病竟忘补给。因为这两件事,杨君时时抱憾。呜呼,今天的士大夫乘坚策肥,只知道有己而已,视民就像秦越那样疏远 ,在他人看来不相关,杨君能仁爱百姓,事情过后还会感到痛心,其行事居心哪里是普通人所赶上的呢!‎ ‎14. B ‎15. ①首联选取了“落叶”“鸿雁”“长江”等典型意象,点明季节,描绘了一幅凄凉寒冷的深秋景象。②一个“寒”字,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早寒”,又渲染了秋天的寒意,还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失意悲凉。③首联采用了起兴(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奠定了全诗悲凉迷茫的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思乡与或出世或归隐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情做了铺垫,结构上也与诗歌的最后一句相呼应。‎ ‎16(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7.A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实行的内容较抽象,如“实行改革”;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施行的内容较具体,如“施行手术”。另外,施行还可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的效力。煽动力:指一篇文章或一次演讲的感召力;号召力,是一种以个人魅力、信念来唤醒群众,甚至让群众偏向于己的能力。忽视:不在意,不经心,偏重指粗心大意,不注意,程度较轻,一般是无意的,有时是有意的,中性词;漠视:不关心,不重视,不尊重,偏重冷淡地看待,程度较重,一般是有意的,贬义词。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舍本逐末: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18.D(A表述与语段内容关联较远;BC前句“媒体”是受动者,此处变为施动者,与上文衔接不畅。)‎ ‎19‎ - 17 -‎ ‎.C感同身受:内心感激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为代人向对方致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 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沁人心腑:形容优美的诗文、乐曲等打动人心,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心悦诚服:指 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心驰神往:形容心神向往或思慕之极。萌发:比喻事物发生。焕发:光彩四射或者振作。引领:引导、带领。指引:指点、引导。 ‎ ‎18.A 原文有两处问题.一是语序不当,应当是“不仅体现 了……而且展现了……",或者”不仅是……的体现,而 且是……的展现“;二是搭配不当."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错误,应为“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 ‎ ‎19.B从前文看,承接“文学经典”,从后文看.强调的重点 是“真善美”,综合分析故选B。‎ ‎20.①宝钗要的是婚姻 ②黛玉是文艺青年 ③黛玉是浪漫的诗意的 ‎[解析]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另外本题结合高考推断题型,利用图标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难度并不太大。①空白对应的是“时间”,考生只需知道端午节的农历时间即可。②空白根据图中“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不同说法”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起源。③空白根据图中“龙舟节、 五月节、五日节、诗人节”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别称。④空白根据图中“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线”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习俗。⑤空白根据图中“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线”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具体活动。‎ ‎[答案] ①五月初五;②起源;③别称;④习俗;⑤插艾蒿。(每点1分)‎ ‎22、略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