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13 赏析示例 将进酒
一、基础知识
1.《将进酒》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 C )
A.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表现美好的追求。
B.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为古人大鸣不平。
C.借陈王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D.借陈王曹植的典故讽喻当时的朝廷。
解析:这首诗表现了李白自离开长安以来的愤激之情,A、B、D三项都不是作者真正的用意。
2.下面是古代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这一句是( A )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C.杨柳岸晓风残月
D.唯见江心秋月白
解析:A项,表达的是喜爱之情。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
A.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B.斗酒十千恣欢谑 恣:放纵、无拘束。
C.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拿。
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销毁。
解析:D项,销:同“消”,使不复存在。
4.下列诗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所写意境不同的一句是( A )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C.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
解析:A项虽雄阔苍凉,但突出的是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例句气势豪壮,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
5.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A.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C.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
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
解析:A项,“怀着平生之得意”“感到无限快乐”两处有误。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①
李 益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①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在江淮。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
6.下列对这两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E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一个“暗”字写出了笛声清晰、哀婉的特征,令听者黯然神伤,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引发了深夜无眠之人的无限愁思。
B.“寒山吹笛唤春归”的“唤”字生动形象,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笛声仿佛在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
C.相传,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不待天明尽北飞”写出了大雁急切北飞的心情,流露出对大雁只需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的羡慕。
D.“此夜曲中闻折柳”,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古人送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相赠,以表达恋恋不舍之情,古诗中不乏其例。
E.《春夜闻笛》中一、二句写寒山笛声,三、四句写大雁北飞,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以人唤春归开始,以雁尽北飞作结,形象跳跃,寄寓得体,委婉而有新意。
解析:A项,“清晰”说法不正确,“暗”有断续、隐约之意,笛声不知从谁家飞出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E项,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有人“吹笛唤春归”而迁客不胜其悲,为实景,后两句一转,用回雁峰传说,想象笛声将春唤来,一夜之间,大雁都北飞了,为虚景。
7.《春夜洛城闻笛》和《春夜闻笛》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李白诗中的“曲中闻折柳”,李益诗中的“吹笛唤春归”“雁”“尽北飞”都表达回乡的渴望。
不同点:李益诗比李白诗感情更复杂。对大雁北归的自由的羡慕、诗人想归而不得归的愁怨、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重回仕途的春天,诗人作为一名迁客,看到春到大地却不暖人间,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自然的春天一同到来,含有不尽的怨望、难言的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两首诗都是羁旅思乡诗,不同之处在于,李白诗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李益诗主要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发迁客的归怨。后者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与大雁相比,迁客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三、语言表达
8.记者随机抽取了500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他们的通讯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阅读此表,归纳出两点结论。(不超过80字)
调查对象
中学生
大学生
研究生
固定电话
85.37%
97.32%
94.52%
移动电话
12.52%
33.06%
97.46%
Email
14.78%
54.96%
98.62%
答:①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学生,使用固定电话的百分比都非常高。
②随着学历的增高,使用移动电话和Email的百分比也随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