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68 KB
  • 2021-06-06 发布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重点09 辨析并修改病句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重点 09 辨析并修改病句 ★知识划重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点概述高考病句类型主要分成以下两类。结构类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意类语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查形式病句题是 新课标卷 2018 年出现新的题型,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辨析六种基本的病句类型,同时命题语料具有鲜明 的时代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大都结合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来源于当前的报刊,其内容为当前社会所共 同关注的内容。“辨析并修改病句”要求考生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准确掌握高考中的几种主要 病句类型,对每种可能出现的病句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学会从主干方面梳理句子,然后在枝叶上做文章, 由点到面,逐步筛选病句。 一、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的前提是对病句的病因作出正确的判断。查找病因,应先读句子,凭“语感”发现问题,从 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作分析,而后进行修改。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干枝叶梳理法 主干枝叶梳理法是指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把句子的修饰成分去掉,抽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语 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2.造句类比法 也可以称为“仿造法”,就是按照自己怀疑有语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语病, 那么原句也有语病。 3.逻辑事理分析法 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检查不出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句子在概念使用、判断推理等方 面有没有不合逻辑的毛病。 4.搜索标志法 有些句子本身有一定的标志性,其语病也常常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有否定词的句子可能出现否 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防止”“预防”“禁止”“忌”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 “能否”“成败”“好坏”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 往往介词掩盖了主语。做题时,可以根据这些句子的特点,准确找出错误,从而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1)以介词开头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缺主语。 (2)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 面相叠的词时,要检查一面或两面的搭配问题。 (3)句中有并列短语或词语时,要检查这几个概念能否相互包容或各项能否与前面相关成分搭配。 (4)句子中含有关联词,要检查主语和关联词的位置是否颠倒,或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或分句间语 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 (5)看见句子含有否定词,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6)有数量词的句子可能表达的数目自相矛盾以及运用不当。突破点二 二、熟悉六种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1.并列不当 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同--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对立关系等,把其中一一种关系当 成另一种关系来使用,会造成逻辑病句。其中,把非并列关系(如从属关系、交叉关系等)当作并列关系 的错误最为常见,习惯上称这种语病为“并列不当”。 例 1: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当个体户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句中“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这一问题也可归到逻辑不当类。可以改为“包 括下岗职工在内的贫困市民”。 2.副词的位置不当 副词在句子中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其位置在动词 或形容词的前面,在句中一般放在状语的位置。 例 2:我们如果把这 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上读别的书了。 句中副词“不”应放在“把”字前,才符合语法规范。 3.介词位置不当或乱用介词结构 介词,在语法里是一个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字缀.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质的短 语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介宾 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 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 介宾结构不能作谓语,某些介词如“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 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 “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例 3: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 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按照第一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后面的陈述对象也应该是“消息”,但实际的陈述对象却是“每一个教 育工作者”,可见“自从”在句中的位置不对,应放至句首。 4.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在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主语应置于关联词之前;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句 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之后。简记为:主语“同前异后”。 例 4:今年的双“11”,商家套路很深,不仅他们推出了无数花式繁多的商品想要掏空人们的钱包, 还要让广大剁手族时刻冒着买进次品赝品的危险。 句中“想要掏空”与后一分句的主语都是“他们”,所以“不仅”应移到“他们”后汇或字缀。一般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质的短语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 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 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 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作谓语。 5.主客体颠倒 所谓“主客体颠倒”,是指一个句子中所陈述的主体和客体相互颠倒。在遣词造句时,主宾关系往往 通过介词“对、对于、和、与”等来反映,介词常引出对象。按常理,介词前是主体,介词后表示客体, 即只能是人对物,或主观对客观,若颠倒过来就是背理的。 例 5:听了英雄的报告,感动得许多同学热泪盈眶。 本句主体是“英雄的报告”,客体是“许多同学”,主客体颠倒。后一句应改为“许多同学被感动得 热泪盈眶”。 6.并列词组(短语)位置不当并列词组(短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等关系,遵循 一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位置不当的问题。 例 6: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 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句属语序错误,“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应改为“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7.分句位置不当 在承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 的问题。 例 7: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 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不……”表递进关系,根据句意,应改为“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先驱”才 能构成递进关系。 8.定语位置不当或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1)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短语;(2)指称或数量短语; (3)动词或动词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5)名词或名词短语。可简记为“属数动形名”。另 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 8: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 10 多万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 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本句属定语位置错位。句中“所有”与“中国”应互换位置。 9.状语位置不当或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般是:(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2)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3)表 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4)副词(表范围或频率);(5)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6)表对象的介 宾短语。可简记为“目时处范情后对”。 例 9: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 完成 20 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本句属状语位置不当。句中作时间状语的“三个月内"本应修饰“完成”,而不是修饰“要求”的,应 改为“要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完成”。 10.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 (1)在汉语中,定语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也可由其他词或短语充当。定语用来修 饰主语和宾语。如:(暖和)的阳光照着(平静)的湖水。——形容词作定语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数量词作定语 (今天)的报纸看过吗?——名词作定语 (我们)的历史有(自已)的特点。——代词作定语 还有几点需要说明: ①在句子中,在结构助词“的”前用来修饰、限制名词的词或短语就是定语。也就是说,结构助词“的” 是定语的标志。如:①(海南)(名词作定语)的工业发展很快。②有时定语后可不带“的”。如:这里 盖起了(一座)(数量词作定语)房子。③名词前的定语有时不止一一个。如:(我们学校)(名词作定 语)的(两位)(数量词作定语)(有三十年教龄)(动词短语作定语)的(语文)(名词作定语)老师 当上了代表。④定语的位置在主语和宾语前面。如:(小明)(代词作定语)的爸爸是(一名)(数量词 作定语)教师;(夜幕下)(方位短语作定语)的黑翼。 (2)在现代汉语中,状语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一般附加在谓语中 心语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词进行 修饰、限制。状语分-.般状语和句首状语。一般状语位于主语、谓语之间,起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词的作 用。如:他已经走了。 句首状语则比较少见,但在表示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可以把状语放在主语 的前边,如“一九四九年,我们国家举行了开国大典”“在北京,我们游览了故宫”其中“一九四九年” “在北京”就是分别表时间、地点的句首状语。 例 10: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作定语,本句应改为“在领导和群众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二、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以及关 联词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这类语病的出现常常因为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并列短语居多),造成多个短语同用一个不 能共用的谓语,或多个主语和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 例 1:这家电厂的发电量,除了满足本市用电需要外,还不断向周边地区输送。 “电”可以“使用”,也可以“输送”,但是,“发电量”既不能“使用”,也不能“输送”。在汉 语中,“量”只表示事物的“数量”属性,而不表示事物本身。本句可改为“这家电厂发的电,除了满足……”。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这种病句类型有:动词是不及物(不能带宾语)的而带上了宾语;动词是及物的,但不能支配宾语对 象;动词不止一个;宾语包括两项以上,造成了顾此失彼的问题。 例 2:中国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水平和风格,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发挥”与“风格”不能搭配,“风格”--般只能与“发扬搭配。本句的错误在于联合短语作中心语 时,使用了不能与定语搭配的词,可将“和风格"删去。 3.主语与宾语在意义上不搭配主语和宾语不是直接成分,没有语法关系,但在意义上或逻辑上有联系。 在用“是”或“成为”这一-类表判断的句子里,如果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不能搭配,就不能正确地表达一 一个判断。主语和宾语不能搭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语和宾语之间没有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如:在农村期间,报晓的雄鸡就是我们起身的信号。 (“雄鸡”与“信号”不搭配) (2)一项和几项不能同时搭配。主语或宾语由联合短语充当,主语与宾语由于照应不周,顾此失彼, 不能完全配合。如:我们听到的是愉快的笑容和欢快的歌声。(“听到的”与“笑容”不搭配) 例 3:这个持续了百余年的国际争端至今得不到国际社会应有的、严厉而有效的支持。 “争端”与“支持”搭配不当,可将“支持”改为“介人”。 4.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此类错误统称为修饰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不同的修饰语, 其语法功能是不--样的,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有着不同的相对固定 的搭配关系。 例 4:小老头干干巴巴的,精致设计的 头发,仍无法将头皮全部遮蔽。 此处作为状语的“精致”一词不能修饰动词中心语“设计”,应将“精致”改为“精心”。 5.关联词搭配不当 复句中--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准确地表达意思。关联词之间有比较稳定的组合。不同的关 联词表达的意思有区别,如果随意组合关联词,会造成语病。 例 5: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如果……也……”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例 6:弟弟年纪很小,因此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 不合事理,“年纪很小”不是“懂得许多深刻道理”的原因,将“因此"改成“但是”,使因果关系变 成转折关系就符合事理了。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主语残缺 首先我们要知道,有些句子是可以省略或无需主语的。这类情况不属于主语残缺。 (1)有上下文,不会影响理解的。只要不会引起歧义,主语可以承前省也可以蒙后省。例如“他其实 不聪明,但这回没做错。”或"虽然不够聪明,但他这回没做错。”(2)无主句,指根本没有主语的句子。 这种句子的作用在于描述动作、变化等情况,而不在于叙述“谁”或者“什么”进行这一-动作或发生这个 变化。它的主语往往是不确定的,如“上课了!”。或者根本无法补充出主语,如“下雨了”。 造成句子主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①介宾短语造成主语残缺。②介宾短语造成主语残缺。 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 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等,常与“令” “使”“让”被”“把”等词连用。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 起注意。 例 1: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 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由……对事物缺乏分辨力”是介宾结构作状语,“青少年”在介宾结构中,无法成为句子的主语, 致使主语缺失。应该删掉“由于”。 (2)叙述主语转变,造成主语残缺。 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容易出现主语缺失或主语改换的现象。对于复句或句群,要留意每个句子的 叙述对象,有时分句的叙述对象变化了,而承上的主语:没有变化,就容易造成主语残缺。 例 2: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一句的主语已发生了改变,不能省略掉。应在“具……意义"前补充上“苏通大桥的建造”。 2.谓语残缺 -般句子中都有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相比之下,谓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如果没 有谓语,就弄不清主语是怎么回事了。“谓语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比如: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 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这是偏正短语,不是 句子。原句“……”分明是设想“怎么样”,属于行为;后面……的再创作”说的是“是什么”,属于结 果。“本栏目”后加“是”,句子就完整、通顺了,即“本栏目……的再创作”。或将最后--句“进行的 再创作”,改为“进行了再创作”。) (2)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介词短语只能用来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即作状语或补语, 少数介词短语可以作定语,但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如: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经 过一冬的苦干”属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这句话宜改为“经过我们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 例 3: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的形式、审美形 态的诞生和发展。 “通过……”是介宾结构,无法作谓语,后面的“有了……诞生和发展”也不能作“艺术家”的谓语, 所以句子的前半句缺少谓语,应该删掉“通过”。 3.宾语残缺 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为了避免哕嗦重复,凭借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听者不会产生误解,某些句 子的宾语是可以省略的,这不属于宾语残缺的范围。如“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 (鲁迅《孔乙己》)最后一句“打折了”的宾语根据上文可以知道是“腿”,此处可以省略。另外要提醒 一-下,缺谓语动词的宾语,误把宾语的修饰语当作宾语,句子的宾语前面往往有较复杂或冗长的定语。. 例 4: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 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句中的谓语动词“改善”缺少与之对应的宾语中心语,应在“缺乏”后面加“的状况”。 4.修饰成分残缺 主要是定语残缺和状语残缺。 例 5: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时间内,每年的就业人数都很多。 “相当”不能直接修饰“时间”,中间还要再加一个定语来修饰“时间”,应改为“相当长的时间内”。 5.介词残缺 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组合而成,在句子中起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的作 用,表示时间、处所、方位、对象等。由于主观忽视或客观上句子很长,尤其是需要两个介词连用的时候, 以及介词与连词连用,往往会出现介词缺失的问题。 例 6: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 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此句用“家庭问题”来修饰“警觉性”,表意不明,“警觉”的主体应该是“政府和民众”,而不是 “家庭问题”。应改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 6.助词“的”残缺 “的”作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的"字的 有或无,句意和句子结构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的”字的常用功能主要有三个: (1)用在定语的后面,表领属性(如:学校~礼堂)、限制(如:纯金~项链)、描绘(如:蔚蓝~天 空)。 (2)用在主谓短语中间,使之成为偏正短语(如:他~死亡)。 (3)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的后面,构成“的”字短语(如:我们~;国家~;)。 例 7:当地一位工人向国家文物部献 出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此句缺失助词“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的主语是“珍珠”,让它成为主语,必须在“献出”后 加上一个“的”字。 7.成分赘余 句子结构已经完整了,句意已经明确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出现成分赘余的毛病。常 见成分赘余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赘余的成分来看,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和修饰成分赘余。 (2)从赘余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堆砌词语、词义重复、画蛇添足等。 例 8:昨天是转会截止日 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 25 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最后一天”跟“截止日期”重复,应删除一。 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的类型主要有两种: 1.句式杂糅。 同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杂糅到-起,就会造 成结构混乱。常见的杂糅句式有:“对于……上”“……即可”“借……为名”“由(包括、分……组成” “本着……为原则”“被(受%所”“原因……造成(引起、作怪)” “……之巨”“旨在……为目的”“大多……为主”“靠的是……取得的”长……之久”“超……以. 上”“防……不……才行”“需要……不可”“从……为出发点”大约……左右”“是由……的结果”“之 所……的原因”供……之便”等等。 例 1: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 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旨在……为目的”句式杂糅,可以改成“旨在‘打击毒品、遏制犯罪'的‘利剑’行动”,或改为“以 ‘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 2.中途易辙 把前一句的后半句作为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例 2:马恩列斯的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把“它要求具有……水平”和“具有……才能胜任”硬连在一起,造成句式杂糅,应去掉“才能胜任” 或者去掉“它要求”,在“具有"前加“要”。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种解释。具体指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 上不同的语义,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造成对句意误解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 1.多音多义字造成表意不明 “多音多义字”(俗称“破音字”)是指有两个或更多读音,而每--读音又有其独立的意义或惯用法 的汉字。换言之,这种汉字的每-一个读音或意义都有其独特的语境要求,在句中使用时不加以说明往往会 导致歧义。 例 1:从中国 工商银行查到的消息显示,到 2019 年底,张俊成还贷款二十万元。 “还”读“hái”,是“仍”的意思;读“huán”,是“归还”的意思。 2.词义两可造成表意不明 有些词本身就有两种以上的词义,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句子的歧义。 (1)动词词义两可。如“当地百姓已告政府”的“告”有“告知”“报告……之义,也有“状告”“控 告”之义,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民告官的案子了。 (2)量词词义两可。如“个”,就有“位”“家”(指单位,如公司、银行)“种”“盘”(如“两 个素菜”)之义。 (3)短语语义两可。如“开刀的”既可指执刀的医生,也可指接受手术的患者。 (4)代词指代两可。如“他和他的父亲在一个单位”,后一个“他”指代不明。 (5)词性两可。如“和”可指两方相加,也可指两方发生某种关系。前者是连词,后者是介词。消除 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要尽量换词语。 例 2:王小海说,“今天老师布置的许多任务很有趣,这一期的《极限挑战》我是看不上了。” “看不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看不成”。此处表意不 明,既可能因为任务有趣而“瞧不起”这档电视,也有可能是任务多、时间紧而“看不成”这档电视。 3.修饰不明造成表意不明 句子中的定语和状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就会引起整个句子的表意不明。而这种不确定性, 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同一个中心语有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修饰;二是同一个定语或状语修饰多个 中心语。 例 3:陆毅扮演的反贪局长侯亮平的发小蔡成功被汉东省京州市城市银行副行长欧阳菁和山水集团董 事长高小琴联手骗去所有股份而破产。 “陆毅扮演的”到底是“侯亮平”还是“蔡成功”,句中表意不明。 4.停顿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从而造成表意不明。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句子中该 停顿的地方没有停顿,二是句子中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 例 4: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 里人谁也不相信。 “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这句话有两种读法:“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 谁也不相信”和“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小利的妈妈”到底不爱谁?到底谁“不 相信”?这些问题都说不清楚。 5.模棱两可造成表意不明 造成句意模棱两可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应该是句中的成分省略和一-词多义。 例 5: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到底是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呢?既可以指“孩子们”,也可以指“李大伯”。 6.指代不明造成表意不明 在句子中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分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句中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经济的作用。但由于句 子结构成分的 复杂,往往会出现多个陈述对象对应一个指示代词或多个指示代词对应一个陈述对象的情况,这就容 易出现指代不明了。 例 6: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 的看法是否定的。 最后一个分句中的指示代词“此"指代不明,因为前一分句中包含两种情况:“只是嘴上说说”和“要 采取果断措施”。 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果、主客倒置、两面对一面。 1.自相矛盾 语言表达要想清楚明白,逻辑性必不可少。而要保证这一-逻辑性,思维的顺序性、条理性至关重要。 所以,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例 1:如今,人们的脚步和心态越来越快节奏了。一贯适应于慢节奏的我怎么也快乐不起来。最近读 了小说《缓慢》,突然间也想过那种慢生活了,放慢脚步,学会聆听和倾诉,学会静下心来,读读书,写 些文字。 前面说“我”“一贯适应于慢节奏”,后面又说“我”“也想过那种慢生活了”,一个人既然已经得 到了某个东西,怎么还会去“想”(希望、打算、想求得)呢?前后文意明显存在着矛盾。 2.范围不清 范围不清,就是指句子中的多个并列的概念之间存在包容关系或交叉关系。 例 2: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专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所谓的强加因果,就是两件事情本来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却硬是加上了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例 3: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 果”呢? 4.主客倒置 “主客倒置”是“语序不当”的一种,同样也是“不合逻辑"的一种。 例 4:这是一个偏远的小车站,对于他是 很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任何落脚的地方。 这句话的主体应该是“他”,客体是“这个偏远的小车站”,可改为“他对这个偏远的小车站是很陌 生的,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任何落脚的地方”。 5.两面对一面 “两面对一面”也可说成“一面对两面”,是指在一句话中,前半部分是指向某个方向的判断而后半 部分对应的含有“是否”“有无”“高低”“好坏”等两个方面的词语。 常用来表示“两面”的词有:能否、是否、与否、成败、优劣、好坏、高下、高低、美丑等。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一一点,不是出现“能否”“是不是”等表“两面”意思的词的句子都是病句。如 “体育成绩好坏,竞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有无灵感思维,取决于知识积累的状况”其中的“裁判的 判决”与“知识积累的状况"本身就隐含了两面的意思,所以这样的句子并无语病。 例 5: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能否”表两面,“……基本要求”表一面。应把“否”字去掉。 ★练习划重点★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近日对外开放,观众能够领略中国古代乐器,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B.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 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 C.历经百年演变的旗袍,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在时装舞台,还是在日常工作和 生活,旗袍深受人们所喜爱。 D.这些来自草原心灵手巧的“绣娘”们,用一针一线将绿草如茵的内蒙古大草原绣进一件件色彩斑斓的绣 品里,将民族文化融入民族特色商品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项,搭配不当“领略”和“了解”位置互换。B 项,结构 混乱,改成“自从新生代农民工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C 项,结构混乱,把“深受人们所喜爱” 中的“所”字去掉。故选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那些在城市改造中遭受巨大创伤的城市文化和临近文化孤本的城市来说,探讨城市改造和建设进程 中如何保护城市文化及其特性,则永远为时不晚。 B.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以色列不断非法越境先发制人的打击潜在的敌人会否对 中东局势雪上加霜?对此很多国际观察家持否定态度。 C.搀扶摔倒老人遭遇讹诈之类的事件频频见诸于报端,这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人与人之间本已脆弱的信任 关系,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潜在危害。 D.2018 年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攻坚之年。按照中央的重点部署,各地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三大 任务为重点进行攻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此”表义不明,是指代“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唯一 合理手段”,还是指代“以色列不断非法越境先发制人的打击潜在的敌人会否对中东局势雪上加霜”,指 代不明;C项,“见诸于”重复累赘;D 项,“围绕……为重点”句式杂糅,应删去其中一个。故选 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使紫砂壶更方便于拿取和携带,苏东坡将壶把加长提高,增强了紫砂壶的空间造型之美妙与视觉张 力之气派,从而诞生了紫砂壶的经典款式“东坡提梁壶”。 B.冯友兰的哲学思考与抗战实践结合紧密,表现出较强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对中华民族的哲学 智慧、对造就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充满信心。 C.部分教学软件虽然具有全员摄像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要求学生打开摄像头,但学生到底看的 是不是教学界面依然难以知晓,所以观看率不等于学习率。 D.该通知不仅聚焦了塑料制品的使用环节,还关注了生产、回收、处置等环节,体现出对塑料制品全生命 周期管理的系统性,有利于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长效机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动宾不搭配。“增强”与“美妙”和“气派”动宾不搭配, 可将“增强”改为“彰显”。B项,结构混乱。该句前面的主语部分是“冯友兰的哲学思考与抗战实践结合 紧密”,而后面“对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对造就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充满信心”的主语应 该是冯友兰,故可在第一个“对”前加“他”,指代“冯友兰”。C 项,语序不当。这个句子前面的主语是 “教学软件”,后面的主语是“学生”,前后主语不同,那么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故将“虽然”放到 “部分教学软件”之前。故选 D。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 2019 年 6 月启动以来,经网上投票、遴选推荐、集中审议等环节,9 月 25 日正式公布名单。勇攀高峰的科研巨匠、为国捐躯的英雄先烈、植根基层的党员干部、舍己为人的道 德模范、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 的文学家——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 载壮丽征程,是一部 、披荆斩棘的奋斗史;( )。打出大庆石油会战第一口油井的王进喜,带领亏损 小厂成为跨国集团的张瑞敏,在家乡悬崖上硬 出一条“麻怀出路”的邓迎香……他们用奋斗书写个人 发展的无限可能, 成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 出来”。从文盲遍地到教育强国,从缺医少药到健康中国,从短缺型经济到高质量发展,奋斗就是中华民 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金钥匙。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自 2019 年 6 月启动以来,经遴选推荐、网上投票、集中审议等环节,9月 25 日正式公布名单。 B.自“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 2019 年 6 月启动以来,经遴选推荐、集中审议、网上投票等环节,9月 25 日公布正式名单。 C.自“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 2019 年 6 月启动以来,经网上投票、遴选推荐、集中审议等环节,9月 25 日正式公布名单。 D.“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自 2019 年 6 月启动以来,经网上投票、遴选推荐、集中审议等环节,9月 25 日公布正式名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句子 主语应是“‘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可将“自”移至“2019 年 6 月”前,排除 BC 两项;二是“网 上投票、遴选推荐、集中审议”语序不当,应先“遴选推荐”,再“网上投票”,最后“集中审议”,排 除 BCD 三项。故选 A。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孜孜不倦 栉风沐雨 闯 汇聚 B.笔耕不辍 栉风沐雨 凿 会聚 C.笔耕不辍 筚路蓝缕 凿 汇聚 D.孜孜不倦 筚路蓝缕 闯 会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1)孜孜不倦,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笔耕不辍,从未 中断写作。文中形容“文学家”,用“笔耕不辍”更合适。(2)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 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文中形容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奋斗史,用“筚路蓝缕”更合适。(3)凿,打孔,挖掘。闯,猛冲,勇猛向前,闯练,为一定目 的而奔走活动。文中是在悬崖上开出一条路,用“凿”更合适。(4)汇聚,聚集。会聚,聚集(多用于人)。 根据后文的“力量”可知,用“汇聚”更合适。故选 C。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这部不朽史诗的精神坐标,就是先进模范 B.而对这部不朽史诗来说,先进模范就是精神坐标 C.而先进模范,是这部不朽史诗的精神坐标 D.而对先进模范来说,这部不朽史诗就是精神坐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括号前是分号,一般情况下,分号前后的内容、结构大致相同, 由此可知,括号内所填内容应采用“……,是……”的结构,据此排除 B、D 两项。根据下文可知,主体对 象为“先进模范”,而非“精神坐标”,故括号内的句子应以“先进模范”做主语,据此排除 A 项。故选 C。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张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为救火而捐躯的四川 木里 31 名勇士,以十一连胜夺取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许……多少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 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 0 二 0 年新年贺词,为____的中国风 采、中国力量喝彩,激荡起人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____。 捧读 2019 年那些感动着我们的人和事,不禁为忠诚如一、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而____,为胸怀祖 国和人民的爱国情怀深深折服,为爱岗敬业、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热泪盈眶。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 )。 “伟大的灵魂,常寓于平凡的躯体。”平凡与伟大的辩证哲理就在于: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 平凡,把每一项小事做好就是大事业;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 造不平凡的成就。当此长河奔腾、万物勃发的新时代,我们更加懂得以梦想坚守平凡、以奋斗创造不凡的 价值。无论什么职业,无论处在何方,既有追求、有闯劲、有奋斗,任何人又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现人 生价值。当每一个平凡生命的创造精神、奋斗韧劲前所未有迸发出来,涓滴之水____成不可阻挡的时 代洪流,中华民族的逐梦征程将所向披靡,新时代中国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同凡响 共鸣 肃然起敬 汇聚 B.出类拔萃 共识 奉若神明 汇聚 C.不同凡响 共鸣 奉若神明 会聚 D.出类拔萃 共识 肃然起敬 会聚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出类拔萃:形容超出 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第一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不能用“出类拔萃”修饰,故此处可填写“不 同凡响”。共鸣: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的情绪。共识:共同的认识。第二处,语境中“激荡”不 能和“共识”搭配,应填写“共鸣”。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奉若神明:崇拜得像迷信者 敬神那样,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第三处语境,“忠诚如一、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令人敬佩, 故应选择“肃然起敬”;汇聚:从各个不同的地点、方向集中到一起由少到多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有融入 的意思,聚集之后为一体不分散,常用于“物”。会聚:各方聚集之后各自仍独立存在,常用于“人”。 第四处语境使用对象是“精神”等,故应选择“汇聚”。故选 A。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平凡岗位上挺直了民族脊梁,擦亮了道德星空,树起了时代标杆,铸就了生命的精彩华章 B.树起了时代标杆,挺直了民族脊梁,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了生命的精彩华章,擦亮了道德星空 C.树起了时代标杆,挺直了民族脊梁,在平凡岗位上擦亮了道德星空,铸就了生命的精彩华章 D.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了生命的精彩华章,擦亮了道德星空,树起了时代标杆,挺直了民族脊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在平凡岗位上 铸就了生命的精彩华章”“擦亮了道德星空”“树起了时代标杆”“挺直了民族脊梁”是按照由个人到时 代、民族的顺序安排的,D 项满足这一特点。故选 D。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什么职业,无论处在何方,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有奋斗,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现人生 价值。 B.如果有追求、有闯劲、有奋斗,无论什么职业,无论处在何方,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现人生 价值。 C.既要有追求、有闯劲、有奋斗,任何人无论什么职业,无论处在何方,就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现人生 价值。 D.无论什么职业,无论处在何方,任何人如果有追求、有闯劲有奋斗,就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现人生价 值。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的句子,“无论什么职业,无论处在何方,既有追求、 有闯劲、有奋斗,任何人又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现人生价值”,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有追求、有闯劲、 有奋斗”是条件,“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现人生价值”是结果,应该选择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与之 搭配的应该是“只要……都”,故排除 ABC。 故选 A。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感知品味着诗词语言与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美感和思想, 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 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 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 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耳熟能详....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源头活水 B.朗朗上口 C.单调乏味 D.耳熟能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源头活水”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使用正确;B项, “朗朗上口”是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使用正确;C项,“单调乏味”指单一,重复而缺少 变化和情趣,使用正确;D项,“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此处用来形容“形 式”,使用错误,不合语境。应改为“喜闻乐见”。故选 D。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品味着诗词语言的美感,同时也能感知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B.人们品味并感知着诗词语言的美感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C.人们感知着诗词语言,同时也能品味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D.人们感知着诗词语言的美感,同时也能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品味思想”搭配不当;C 项,“感知语言”表述不完整, 缺中心词,“品味思想”搭配不当;D项,“感知……美感”“品味思想”搭配不当,“感知”和“品味” 应互换位置。故选 A。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 170 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 70 年的发展史,犹如 ① ,激 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怀,( )。伟大民族精神,由无数中华儿女书写,又借历史之笔在一代又一 代人中 ② 。中华民族的心灵史、精神史,犹如浩荡长河,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以其时代精神为 这条长河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传承积淀的力量,也是发展变化的力量。割断了历史,就割断了这样的精神 脉络,让我们的心灵无可归处。我们研究历史、重视历史、借鉴历史,并不是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 却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正如鲁迅所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 国才有真进步。”历史文化的 ③ ,既彰显在简牍文书的字里行间,也隐藏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 母亲给孩子讲述远古寓言,惩恶扬善的观念在幼小心灵里生根;“说书唱戏劝人方”,杨家将、薛家将的 故事 ④ 数百年,忠孝节义的内核从未改变;团圆佳节里看似繁琐的“老例儿”,寄寓了对家人的深 情、对物产的敬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黄钟大吕 星火燎原 滋润 衍化 B.九鼎大吕 薪火相传 滋养 演绎 C.黄钟大吕 薪火相传 滋养 演绎 D.九鼎大吕 星火燎原 滋润 衍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 高妙、和谐。“九鼎大吕”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此处形容“新中国 70 年的发展史”,应填写“黄 钟大吕”。第二空,“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星火燎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 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根据语境“伟大民族精神,由无数中华儿女书写,又借历史之笔在一 代又一代人中……”应填写“薪火相传”。第三空,“滋养”:①养育,培养;②养分,养料。一般做拟 人的修辞。“滋润”:①湿润,不干燥;②浸润,使湿润。很据“历史文化”分析,选用“滋养”。第四 空,“衍化”为演变而产生质的变化的意思。“演绎”为铺陈、表现的意思,根据后半句的“内核从未改变” 可知,填写“衍化”不恰当。故选 C。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那些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睿智的哲思,成就了中国号巨轮前行 的不竭动力。 B.那些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籍、睿智的哲思,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成就了中国号巨轮前行 的不竭动力。 C.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那些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籍、睿智的哲思,成为了中国号巨轮前行 的不竭动力。 D.那些精巧的枝艺、浩瀚的典籍、睿智的哲思,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成为了中国号巨轮 前 行的不竭动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第一处是“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籍”搭配不当,应该是“精 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排除 B项、C 项。第二处是“成就了动力”搭配不当,应该是“成为了动力”, 排除 A 项。第三处是主客颠倒,应该“那些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睿智的哲思,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 心与自豪感”。综合分析,D项衔接恰当。故选 D。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并不是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却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 神、民族魂。 B.我们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并不是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 精神、民族魂。 C.我们重视历史、借鉴历史、研究历史,并不是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 神、民族魂。 D.我们重视历史、借鉴历史、研究历史,并不是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却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 神、民族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是考查逻辑顺序“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 应该是先“重视”,然后“研究”,最后“借鉴”,排除 C 项、D 项。第二处是考查关联词语搭配,“不是…… 却是”应该改为“不是……而是”,排除 A 项。故 B。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 ,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 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 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 评价的标准不仅在于官爵高低,更要看臣子的谋议得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 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会刚愎自用, 方能成才。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甲)”,可谓 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 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乙)”;而遇到逆 境,就心怀愤懑, ,且自感怀才不遇,“(丙)”。有的甚至意气用事, ,于事无补, 于己有害。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出世”情怀,自用其才。因为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夫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韬光养晦 一语道破 一筹莫展 自暴自弃 B.卧薪尝胆 一语道破 走投无路 妄自菲薄 C.韬光养晦 一语中的 一筹莫展 妄自菲薄 D.卧薪尝胆 一语中的 走投无路 自暴自弃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韬光养晦” 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卧 薪尝胆”意思是形容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语境说的是贾谊不懂隐藏才能,应选“韬光养晦”。“一 语道破”意思是一句话就说穿了。“一语中的”指一句话就说中要害。一句话就说清了事情的重点。语境 是说刘禹锡一句用就点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应选“一语中的”。“一 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 到出路。语境说这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遇到逆境就毫无办法,应选“一筹莫展”。“自暴自弃”自己瞧不 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妄自菲薄”形容看轻自己,形容自责、自卑心理,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品 德、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自暴自弃”侧重于形容行动表现,“妄自菲薄”侧重于形 容精神状态。语境侧重行动,与“意气用事”搭配,应选“自暴自弃”。故选 A。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主要原因是臣子的谋议得到采纳和施行。 B.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 施行。 C.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得到采纳和施行。 D.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主要原因是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 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句存在两种错误:一是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君王待臣厚薄” “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只有这样才能前后对应。二是句式杂糅,“主 要原因是”与“关键要看”两种句式同用,保留一种即可。只有 B 项符合上述条件。故选 B。 (3)依次填入第三段甲、乙、丙三处的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②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 甲处结合后面内容“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 感,情绪多变”选填“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乙处根据前面内容“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因此 选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剩下一句填在丙处。故选 C。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多地根据近期公布的 5G 建设成果,②不少地方已经超额完成半年进度。③河北日前宣布上半年新建 5G 基站 9440 个,④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建设的 63%,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⑤福建共建成 5G 基站 1.3 万个,超额完成上半年进度。⑥重庆日前也表达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 3 万个 5G 基站建设任务,⑦截 至到 7 月 1日,新建了 3.2 万个 5G 基站,⑧累计建成 4.2 万个 5G 基站,⑨实现全市所有区县重点区城 5G 网络全覆盖。 【答案】①“多地根据近期公布的 5G 建设成果”修改为“根据多地近期公布的 5G 建设成果”或“多地近 期公布了 5G 建设成果”④“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修改为“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 标”⑥“重庆日前也表达”修改为“重庆日前也表示”或在“任务”后加“的意愿”⑦“截至到 7 月 1 日”修改为“截至 7 月 1 日”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段的四处语病分别是①④⑥⑦句。①句,结构混乱,前面一 个分句的主语是“多地”,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不少地方”,一个完整的内容中出现了两个主语,偷换 了主语,造成结构混乱,应将“多地根据近期公布的 5G 建设成果”修改为“根据多地近期公布的 5G 建设 成果”或“多地近期公布了 5G 建设成果”。④句,成分残缺,“实现”后面没有与之搭配的宾语,应将“顺 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修改为“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⑥句,成分残缺,“表达” 后面缺少宾语的中心词,应在 “任务”后加“的意愿”或修改为“重庆日前也表示”。⑦句,语义重复, “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到”,与后面的“到”重复,应将“截至到 7 月 1 日”修改为“截至 7 月 1 日”。 10.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支付宝除了作为平台出资外,②超过 100 万以上的店家也加码发券,③而包括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多 家银行也加入到消费券发放,④出资为其用户提供消费券翻倍的服务。⑤由于此次消费券活动报名不设门 槛,⑥店铺再大也能报名,⑦因此有 1000 万小店主主动报名,⑧其中超过一半小店是参加首次消费券活动。 【答案】①“除了”放到句首;②删掉“超过”或“以上的”;③句末加上“行列”或“阵营”;⑥“再 大”改为“再小”;⑧“首次”与“参加”调换位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语序不当,“除了”应放到句首。②语义重复,“超过” “以上”重复,删掉“超过”或“以上的”。③成分残缺,“加入”缺少宾语,句末加上“行列”或“阵 营”。⑥不合逻辑,结合后面“1000 万小店”分析,把“再大”改为“再小”。⑧语序不当,“首次”与 “参加”调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