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KB
  • 2021-06-07 发布

高考语文命题的问题与对策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高考语文命题的问题与对策-中学语文论文 高考语文命题的问题与对策 陈相元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高考制度改革也正处在顶层 调研和设计之中,开展高考语文命题研究,剖析问题,寻找对策,对于提高高考 语文命题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普适性,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稳步、健康和持 续发展,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高考语文命题问题 1.缺失听力考查,不符合母语教育规律 汉语是我们汉民族先人创造的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民族语言,是我 们中华民族的母语。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教育应该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培 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力和自豪感的责任。具体说来, 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世界上任何母语教育 都必须遵循的教育规律。中国人学习英语、日语等也都遵循了这一规律,并且在 考试中也专门设置听力考查这一主要内容。再来看看我们中华民族人民学习母语 的现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虽然我们也曾学过汉语拼音,学习过普通话,但 没有哪一个学段,无论是小学和中学的语文学科也好,还是大学语文或中文系也 罢,都忽视了对自己母语教育的听力考查,似乎我们中华民族学习本民族语言可 以超越母语教育的一般规律,似乎可以只重视读、写能力而忽视听、说能力的考 查,似乎我们从娘胎里一出来就已经具备了汉语的听、说能力了,无怪乎我们学 了几十年的汉语,还不如只学了几年汉语的外国人普通话标准,这不能不说与我 们的汉语考查缺失听力有关,这是一个不能不引起我们中华民族全体人民高度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觉的问题,不仅仅是高考语文命题的问题,也更是需要我们语文教育人认真思考 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设置阅读选考,有损科学性和公平性 高考是我国最权威的国考之一,关乎青少年一代的人生命运,系于千家万 户的拳拳之心,其试卷应尽可能地体现科学性、公平性和选拔性。随着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内容,随着高中语 文选修课程的出现,高考语文命题也随之出现了选考内容。纵观近 5 年全国各地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设置了选考内容,如全国新课标 I 卷与 II 卷、福建卷 和广东卷,都将现代文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列入选考内容,即让学生从两种 文本的两组试题中选考其中一组试题。这样设题,表面看增加了学生应试的选择 性和灵活性,也拓展了学生发挥自己语文特长的应试空间,但是,其考查的科学 性和公平性令人质疑。从培养人才角度看,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生,这两种文本的 阅读和解题能力都应具备,这也是学生学习母语最基本的要求,而命题者却将此 设置为二选一,给人印象似乎是高中学生只需要具备其中一种文本的阅读和解题 能力即可以了,这样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就存有偏差,命题的科学性就大打折扣 了。从命题角度看,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二选一,虽然两者题目数量、分值 相同,但命题人很难确保两组试题难易程度一样,同样学力的考生选择应试不同 两种文本,而得分则很有可能不一样,这样考试的公平性就很难保证。从复习和 应试角度看,既然两种文本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考试,那么,教师就可以集中精力 只复习和模拟其中一种文本来教学,考生也可以只专攻其中一种文本来复习和应 试。据统计表明,某省考生选考实用类文本人数达 90%以上,而选考文学类文 本人数还不到 10%,这样就使教师和学生有投机取巧之嫌;考生为了二选一答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题,必须阅读这两种文本和试题,这样考生也就需要花费宝贵而有限的考试时间, 势必加重了考生的考试负担。这是高考语文试卷暴露出来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3.命题各行其是,尚缺理论性和规范性 我们知道,高考语文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大纲》,各地为了自主命题, 也据此纷纷制定了本地当年与之相应的《语文考试说明》。这些文件是高考语文 命题的法令性、纲领性和指导性的依据。可是,由于对文件理解和认识不同,对 语文命题内容的确定就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现以 2015 年全国各地 15 套高考 语文试题为例,对此作以简要分析。关于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的内容考查,直 接取名”语言文字运用”且单列题号考查的有全国新课标 I 卷与 II 卷、江苏卷、 浙江卷、福建卷和湖南卷等 6 套;而取名“语文基础知识”且单列题号考查的只 有湖北卷 1 套;没有取名而只以题号单列考查的有天津卷、重庆卷、广东卷、山 东卷、安徽卷和四川卷等 6 套;对此没有单列考查的有北京卷和上海卷 2 套。 那么,这有两个疑问:一是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的内容到底需不需要考?二是命 题内容取名与不取名,取什么样的名,哪种做法更为科学合理?关于现代文阅读 的考查,有的将论述类文本阅读设置为必考内容,而将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设置为选考内容(二选一),如全国新课标 II 卷、福建卷和广东卷等 3 套;有的 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一题,将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并入另一题均设为必考 内容,如湖北卷;有的将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为一题,将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并人另一题均设为必考内容,如湖南卷;还有的则对现代文阅读只设置必考内容, 而没有设置选考内容,如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重庆卷、江苏卷、浙江卷、 安徽卷和重庆卷等 9 套。这样看来,各地命题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存在着认识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歧。这里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等三种文本在现代文阅 读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是怎样的?二是现代文阅读命题考查的科学理论依 据是什么?三是现代文阅读考查,怎么样命题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上述这些问题尚需学界进一步研究、讨论和 探索,总不能这样长期下去,大家各执己见,各行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 理。 4.结构形式繁杂,缺乏逻辑性和简明性 纵观 2011-2015 年全国各地 85 套高考语文试题,其试卷结构形式可谓 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仔细研读便不难发现其间有冗赘繁杂之弊,甚至还有逻 辑上的瑕疵。将高考语文试卷设置为 I 卷和 II 卷两部分,I 卷为阅读题,或日单 选题,II 卷为表达题,或日非单选题。这样的命题近 5 年每年占试卷总数的 44%-50%。我们说,高考命题兼顾到网上阅卷,电脑智能判分的实际,这是应 该的,也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失去高考语文命题应具有的内在科学性、简明 性和逻辑性。以较为典型的全国新课标卷为例,“第 1 卷阅读题”目录下设“甲 必考题”和“乙选考题”,“甲必考题”下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 读”两部分,“乙选考题”下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 II 卷表达题”目录下设“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这样的结构形式, 2011-2015 年一直保持不变。乍一看,整个试卷纲目清楚,似无问题可言。但 经不起仔细推敲。我们知道,“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是文本在内 容上的分类,而“现代文”和“古代诗文”是文本在年代上的分类。从选文看, 试卷“乙选考题”里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也属于“甲 必考题”里的“现代文阅读”,一张试卷存在分类上的双重标准,这在逻辑上很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难站得住脚。再说,“语言文字运用”里第 13、14 两题的单选题,把它们归属 为“表达题”也似乎有牵强附会之嫌。 二、高考语文命题对策 1.增设汉语听力考试,加强普通话教育 关于听、说能力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 中明确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 阅读感受”,“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 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 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 际的效果”,“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而 在“评价建议”里明确指出:“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察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 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高考语文命题应充分发挥落 实这些语文听、说要求的积极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建议和呼吁高考语文要增设 汉语听力考试内容,大力推广普通话,培养中学生汉语的听、说能力。高考汉语 听力考试,可借鉴英语听力考试经验,放在语文笔试之前进行,时间 30 分钟, 分值 30 分,题型为单选题。考试内容为汉语拼音、词语和句子等,包括那些特 定语言环境中交际语言的特殊意义,把现在考查的汉语拼音、成语运用、病句判 断等语文基础知识并人到这一模块。朱健文老师在《180 分来了,高中语文该怎 么改革呢?》(引自《中学语文》2014.1 上,76-78)一文中也竭力提倡“将汉 语听说能力的考查加入到高考中”。我们坚信,随着高考汉语听力的增设,高中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学生乃至中国公民的普通话水平必将大大提高。 2.取消阅读选考,增强科学性和公平性 鉴于高考语文设置选考内容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我们建议取消高考语文对 阅读选考内容的设置,以增强试卷的科学性、公平性和选拔性。其实,《普通高 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阅读与鉴赏的评价”里明确指出: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 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对言之有据 的独特见解,应予以鼓励。”“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 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格式 等特征,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 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 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 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价作品的能力。”可见,三类 文本中文学类文本是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建议,高考语文宜将这三类文本统 一并人“现代文阅读”来考查,从考试时间和试卷长度等方面考虑,现代文阅读 考查两篇短文比较合适,那么,这三类文本怎么选择或搭配?我们认为,三类文 本每年以“文学类文本”为主(突出评价重点),从“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 文本”中选择其中之一,即考查“文学类文本”与“论述类文本”,或考查“文 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每年命题灵活机动,毫无规律可循。这样做,一 是避免了教师和学生复习与应试的投机取巧,给他们无可乘之机,达到全面培养 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目的;二是削减了考生现代文阅读量,节约了考试时间, 减轻了学生的考试负担,增强了高考语文的科学性、公平性和选拔性;三是真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增强了高考 语文命题的依据性和理论性。 3.确定考试内容,凸显纲领性和规范性 目前,各地对高考语文命题大体上是这样认识的:从内容上看,现代文阅 读考查两段或三段,文言文阅读考查一段或两段,古典诗歌鉴赏考查,古典诗歌 名篇名句积累考查,写作考查等;从题量上看,各地命题从 18-27 小题不等; 从题型上看,各地命题均以主观题为主,以客观题为辅。这些认识无疑是正确的, 也是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高考命题考查要求的。那么,关于前文所述的各地高考 语文命题对“语言文字运用”内容考查所产生的分歧,我们认为,作为母语教育 和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北京卷和上海卷抛弃语文知识考查的做法值得 商榷。一般说来,语文能力是建立在语文知识基础之上的,那种想完全抛弃语文 知识来谈培养语文能力的想法或做法,或者说只重视语文能力而轻视语文知识的 认识或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就及时纠正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曾经一度对语文知识的错误认识和提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次提到语文知识:“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 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学习古代诗词格律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 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等等,可见新课标对语文知识也是非常重视的。我们的 高考语文命题,无疑要落实新课标对语文知识的这些要求。关于各地高考语文命 题对现代文三类文本考查所产生的分歧,我们认为,湖南卷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 首选文学类文本、次选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这样的命题考查做法,最符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 评价的重点”的要求,其命题理论依据也最充分,值得各地效仿或发扬光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4.简化头绪,整合优化,合理调配分值 我们认为,要切实解决前文所述的目前高考语文命题存在的听力缺、内容 杂、形式繁、分类乱等问题,就必须简化头绪,整合优化,合理调配分值,增强 整个试卷的条理性、简明性和科学性。以试卷 180 分分值、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为例,我们认为,考试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一、听力考试部分,赋分 30 分,考 试时间 30 分钟,放在笔试考试之前进行;二、现代文阅读部分,赋分 35 分, 其中,选择文学类文本一段(20 分左右),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一段(15 分左 右);三、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典诗歌鉴赏和古典诗歌名篇名句 默写等,赋分 35 分;四、写作部分,赋分 80 分,其中,小作文 30 分,主要考 查仿写、改写、应用文写作等语言运用,以增强写作考查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大 作文 50 分。削减大作文分值,而增加小作文和分值,其理由如下:我们知道, 每年高考语文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教师几十秒钟甚至是几秒钟给一篇高 考作文判分,这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一篇高考作文,两名阅卷教师判分相差 5 分以上就将作为问题卷上交重判,阅卷教师普遍存在着求稳心理,纷纷给作文 判中等分,判高分和低分时都非常谨慎。这样,好作文和差作文往往高考得分相 差不大,这给平时高中作文教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也给高中学生努力写好作 文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恰恰是我们语文人心中永远的痛!怎么办?这个看似 跟高考语文命题无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高考语文命题设置大小作文的办法, 来解决或缩小高考作文阅卷所带来的不公平性因素。 须要说明的是,笔者无意挑战权威,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抛砖 引玉,以求引起专家和同仁们的注意和讨论,来达到高考语文命题更趋科学、公 平和公正的目的,从而发挥高考语文命题促进高中语文教与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文也是为了维护高考语文命题专家的权威性和高考语文试卷 的权威性。 陈相元,教研员,现居安徽东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