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 M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6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
康桥
【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卓越的民族诗人”——艾青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1932年参加“中
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艾青把个人的悲欢融入民
自主预习•素养奠基
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被誉为“卓越的
民族诗人”,他的诗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艾青是
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代表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鱼化石》《雪落在
中国的土地上》等。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出身于富商家庭。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是新诗的诗魂,中国诗坛上的一位巨星。他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内心纯净,
诗歌富有激情。他不但在爱情上是一个“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一位爱国赤子,
许多散文揭露社会黑暗,表现了一个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
代表作品:《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经典觅珠】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
2.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艾青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4.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艾青
5.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
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
野中燃烧。 ——艾青
6.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
二、背景回眸
漫天雪舞,狱中抒情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因其出生时母亲难产且算命先生说他“克”父
母,因而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即浙江金华方言中“大叶荷”的谐
音)家中抚养。
艾青五岁时,才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落,不准称自己父亲母
亲为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从小就等于没有父
母。”相比之下,他的养母大堰河却给了他温暖的母爱,让他得到了幸福的家
的感觉。
1932年冬,诗人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次年一月的一个早
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养母的怀念,于是
写下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柔情万千的别离
本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归国的途中。1928年11月6日,诗人一个人悄
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
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但苦于
时间紧迫,故未能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
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初读任务】
1.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概括诗人写了哪些与“大堰河”有关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提示:(1)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
(2)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
(3)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4)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
2.《再别康桥》一诗中,描绘了四幅美丽的画面?请结合文章内容对这四幅画排
序,并用四字短语命名。
3.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开篇就写到了大堰河的墓地,一下子就为全诗罩
上了一种悲剧的气氛。
B.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深情回忆起大堰河厚大的手掌,这是
一双勤劳、温暖的母亲的手,诗人没有用抽象的词句,而是用鲜明的画面,通过手
把她繁重的劳动表现出来。
C.《再别康桥》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
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忧伤的意境中。
D.《再别康桥》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
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这时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解析】选C。“忧伤”不对,应该是“欣喜乃至礼赞”。
【语言建构】
一、音形辨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诅咒(zǔ) 长篙(ɡāo) 瓦菲(fēi) 浮藻(zǎo)
B.忸怩(niǔ) 冰屑(xiè) 河畔(pàn) 檐头(yán)
C.青苔(tái) 荆棘(chì) 麦糟(zāo) 掐死(qiā)
D.叱骂(chì) 青荇(xìnɡ) 漂泊(bó) 典押(diǎn)
【解析】选C。C项中“棘”的读音应为“jí”。
﹒ ﹒
﹒
﹒
﹒
﹒
﹒
﹒
﹒ ﹒
﹒
﹒
﹒
﹒
﹒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看夕阳滑向地平线,感觉竟是异常震惊,刹那即逝的分寸时光,竟让整个天空的
绚丽同时扑入眼帘,镌入心头,分明是漫漫黑夜的前奏,却沉溺于落日云影的斑
斓。
B.喜欢断壁残垣,喜欢古城遗址,喜欢历史留给我们的沧桑感。像长安,像洛阳,
像楼兰。喜欢它们颓圮的篱墙、檐头枯死的瓦绯和风蚀的石块。
C.漫朔那些年的童真岁月,总会有一种似梦似幻的感觉,似乎轻轻触摸就会随风
而逝。
D.从来不知道,悄悄便是别离的笙萧,静默而美妙。它让别离宛若一阵风,无声无
息,却波涛汹涌。
﹒
﹒
﹒﹒
﹒﹒
﹒﹒
【解析】选A。B项,瓦绯—瓦菲;C项,漫朔—漫溯;D项,笙萧—笙箫。
二、词语积累
1.易混辨析
(1)养育·孕育
词语 词义 区别
养育 抚养和教育 适用于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
孕育
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
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既可用于人与动植物,还可用于事物、
思想
(2)漂泊·飘零
漂泊
P
K
台
飘零
用于船只,如渔船在江面上漂泊。
后引申为人在外地,生活不够稳
定的状态,语义较轻
用于树叶、花瓣等,如落花飘零。
语义较重,指的是生活失去依靠
的状态
两者都有“生活不安定”的意思
(3)沉淀·沉积
沉淀:凝聚,积累(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
沉积:沉淀,积聚(多用于抽象事物)。
2.易错识记
忸怩不安: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思的样子,心里慌乱。
【近义联想】
忸怩作态:故意做出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扭扭捏捏:指走路时身体故意左右摇摆。形容举止言谈不大方。
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
【运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母亲节即将到来,这使我们不由得对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以及如何_____子
女进行反思。(养育·孕育)
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
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_____不定。”(漂泊·飘零)
3.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牢固树立正确政绩
观,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_____之后真正的评价。(沉
淀·沉积)
养育
漂泊
沉淀
4.我想有一个自信的样子,但我很难想象自信的我是怎样的,是不是又是那么忸
怩作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忸怩作态”意为故意做出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含贬义。
可改为“忸怩不安”。
课堂探究•素养培优
【审美鉴赏】
大堰河——我的保姆
鉴赏点一:赏析诗歌中的排比手法
1.《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三节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明确】主要运用了①_______________,加强了气势,突出了与大堰河有关的
一些意象,强化了形象特征与诗人的情感:
意象 修饰语 表达的思想内容
坟墓 ②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故居 关闭
瓦菲 枯死
园地
③_______
_________
石椅 长了青苔
排比的修辞手法
雪压、草盖
典押、
一丈平方
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写出了大
堰河卑微的身世、悲苦的命运以及
身后的凄凉,表达了诗人的悼念、哀
伤之情
2.《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七节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找出来简
要赏析。
【明确】两节诗歌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1)第四节:连用八个“在你……之后”→排比句式→加强气势,强化情感→表
现大堰河的日夜操劳以及她的勤劳、善良和朴实→表达“我”对她的赞美与
同情。
(2)第七节:连用六个“她含着笑”→排比句式,突出细节→表现她劳动时的乐
观态度和她的勤劳、纯朴、善良→突出她为家庭而付出的艰辛→表现“我”
对大堰河的无限赞美和同情。
鉴赏点二: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情感
3.诗人说“我是地主的儿子”,又说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
的儿子”,这两处“儿子”的自称,怎样理解?
【明确】“地主的儿子”是强调出身,“大堰河的儿子”是强调情感和养育关
系。诗人承认自己出生于地主家庭,但养育“我”长大的是大堰河,只有大堰
河才是“我”真正的母亲,她给予了“我”母亲般的爱抚和养育。
4.诗歌中所塑造的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明确】
特征 简要分析
勤劳善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在操劳之后仍然不忘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
抚摸“我”;她“深爱着她的乳儿”
命运悲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
劳;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
慈爱博大
生活的劳累过早地夺去了她的健康,仅仅四十几岁就“含
泪地去了”
再别康桥
鉴赏点三:体会诗歌“三美”的艺术特色
5.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本文的意象主要有哪些?本诗是如何体现诗
歌的绘画美的?
【明确】主要意象:“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
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
似乎有话对诗人说。
①诗中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
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
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②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
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6.说说本首诗的音乐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明确】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
现。①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②音节和谐,
节奏感强。③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
构形式。
7.本首诗在诗句的排列上极有特色,说说其特点及作用。
【明确】《再别康桥》诗节匀称,句式整齐。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
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很好
地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
【思维锤炼】
1.诗人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发情感。请找
出文中的一些对比,简单分析其表达效果。
【点拨】
对比内容 表达效果
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的对比
揭示了黑暗社会的不合理,激
起读者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我”在家里的“新客”地位与在大堰河
家里所受的爱抚进行对比
清楚地显示出诗人的亲疏与爱
憎
美丽的梦境与凄惨的死亡的对比 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
有力地揭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生前的辛勤操劳与死后的凄苦悲凉的对比
2.诗人在《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到第七节中,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
具体语句分析。
【点拨】
节次 情感变化
一 连用三个“轻轻的”,透露出难分难舍的离情,为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二 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
三、四 融情入景,写康河的水草和榆树下的清潭,表达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留恋
五 写诗人幻想“在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的情景,感情达到高潮
六
由幻想回到现实,以幽怨的笙箫和沉默的夏虫衬托环境的沉寂和别离
的惆怅
七 呼应开头,以夸张的手法,表露出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综合素养实践】
1.《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同为新诗,但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反
复诵读这两首诗,体会新诗中格律诗和自由诗的不同特征。
我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再别康桥》每节诗行整齐划一,讲求押韵,或一节一韵,或一韵到
底,首节和末节回环重复,形成整齐美、音乐美、色彩美,是典型的现代诗歌中
的格律诗。而艾青的诗在形式上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
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大堰河——
我的保姆》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
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
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
2.《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的一首赞歌,赞美了剑桥大学的美丽,抒发
了自己对母校的依恋。请以新诗的形式也写一首小诗,来表达对你学校的赞美
之情。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每当我踏着晨光走进校园,
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激情与畅想。
教室里,书声琅琅,
操场上,英姿飒爽。
一只只荷满风帆的小船在这里,
积蓄力量,准备远航。
每当我踏着晨光走进课堂,
一种无以言状的激动在我全身荡漾。
我们在知识的迷宫里品味创造的乐趣,
我们探索着真理,我们寻求着梦想。
和太阳一起出发,
我们要创造人生的辉煌。
每当我踏着星光离开课堂,
回头凝望,
每张课桌上都留下我们奋斗的诗行。
每当我踏着星光离开校园,
回头凝望,
那不灭的灯火啊,
竟和天上的星星一同闪亮。
拓展阅读•文化传承
【主题阅读】
别 离
别离是人生中最常见的事,也是最令人伤感的事。有的依依不舍——“执
手相看泪眼”,有的强作达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的
慷慨悲壮——“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有的乐观豪迈——“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每一次别离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别
离。在诗中,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和昔日美好时光挥手。淡淡的别离带
着清新的气息,如一首忧伤的小夜曲,令人惆怅,让人回味。
【品·国学】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赏析】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精心刻
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如离人惜别的动作,送别者亲切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
都有亲身体会,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撷·素材】
用生命坚守初心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2018年担任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
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仍然
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当地方言,一年
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
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
黄文秀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2019年6月17日凌晨,
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黄文秀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
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她是最美的朝霞,
脱贫的战场,她是醒目的黄花。
【延展阅读】
奶 娘
刘半农
我呜呜地唱着歌,
轻轻地拍着孩子睡。
孩子不要睡,
我可要睡了!
孩子只还哭,
我可不能哭。
我呜呜地唱着,
轻轻地拍着;
也不知道,
是什么时候了,
孩子才勉强地睡着,
我也才勉强地睁着。
我睡着了
还在呜呜地唱,
还在轻轻地拍;
我梦里看见,
拍着我自己的孩子,
他热温温的,
在我胸口儿睡着……
啊啦!——
孩子又醒了,
我,我的梦!——
也就醒了。
(写于1921年1月19日)
三言两语
话主题
(思维发展
与提升)
1.《大堰河——我的保姆》和刘半农的《奶娘》题材相同,
但在情感抒发上有所不同。结合文本分析。
参考答案:《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情感,既有追怀与
悼念,又有感激与眷恋,有同情和赞美,同时也有控诉和诅
咒;而刘半农的诗歌中只有同情。艾青的《大堰河——我
的保姆》中不仅写到了对大堰河的赞美与同情,而且还写
到了“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
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这表明这
首诗歌也是献给大地上具有同大堰河一样纯朴品质的广大
农民的最真诚的颂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感染力,是《奶
娘》这首诗歌所没有的。
迁移运用
巧仿写
(语言建构
与运用)
2.请用“父母(或“老师”“亲友”“同学”)含着笑”开
头,运用细节描写,比照《大堰河——我的保姆》相关诗句,
仿写一组排比句。90字左右。
参考示例:老师含着笑,叫醒我们一起上早操;老师含着笑,
讲着我们不懂的问题;老师含着笑,批改着我们的作业;老
师含着笑,和我们促膝谈心;老师含着笑,和我们一起做课
外游戏;老师含着笑,掩上我们踢开的被角。
课时素养评价
六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45分钟 44分)
一、语言应用(12分)
1.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1)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
________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
(2)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艾青,曾________地说:“德国有莱
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
(3)艾青对他的乳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________,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
是无私的。
A.庄严肃穆 激动 刻骨铭心
B.寒冷萧条 激动 刻骨铭心
C.寒冷萧条 感激 耿耿于怀
D.庄严肃穆 感激 耿耿于怀
【解析】选A。“庄严肃穆”能与“诗人深切的悼念”之情吻合,用在句中很
恰当。“激动”指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用在句中恰当。“耿耿于怀”的意思
是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用在句子中不合适。
“刻骨铭心”指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
感激)。
2.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1)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
是第一次,我辨认了________________。
(2)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________,
独自斜俯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①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②草的青,花的香,星月的光明,流水的殷勤
③晚钟撼动黄昏,田野没遮拦
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第(1)句应填入的语句是按照由高到低,由实到虚。第(2)句横
线处缺少的部分在句子中作时间和地点状语。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冠状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
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感染
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
类。目前为止,已知的可传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七种。其中四种冠状病毒在
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另外两种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也就是我们简称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是第七种可传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对该病毒的深
入了解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疫情高发时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外出,乘坐公交车时最好坐在通风处。
【解析】此类题目需根据上下文语意进行推断,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简洁。
答案:①冠状病毒除人类以外/冠状病毒能感染人类 ②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
统疾病/能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 ③尽量少外出/尽量
不外出
二、阅读鉴赏(3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7题。(16分)
饮九月初九的酒
潘洗尘
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缕绵绵的乡愁
挥也挥不去 载也载不动
我看见儿时的土炕 和半个世纪的谣曲
还挂在母亲干瘪的嘴角
摇也摇不动的摇篮 摇我睡去
摇我醒来
我一千次一万次地凝视
母亲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
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群不归的候鸟
栖在满地枯叶的枝头
我看见遍野的金黄 和半个世纪的老茧
都凝在父亲的手上
三十年了 总是在长子的生日
饮一杯朴素的期待
九月初九的酒 入九月初九老父的愁肠
愁 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杯
愁 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头
饮九月初九的酒
饮一缕绵绵的乡愁
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
圆也中秋
缺也中秋
4.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开篇叙写了九月初九的傍晚,作者站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望着村野的炊
烟袅袅,引出了内心浓浓的乡愁。
B.诗歌回忆了幼小的“我”在母亲的歌谣中甜美睡去的场景,母亲坐在炕边,
轻推摇篮,哼着催眠曲,写出了母亲的慈爱。
C.诗歌回忆了父亲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双手布满老茧,总是喜欢在儿子的生日
默默饮酒,表达对儿子的思念。
D.诗歌结尾说“圆也中秋/缺也中秋”,意思是中秋节这天,月如圆盘,要和亲
人团聚,新月如钩,也要和亲人共度。
【解析】选D。D项,是指月圆中秋是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是思乡思亲的时候。
九月初九是月缺时,诗人也像中秋时一样,思念家乡和亲人。无论什么时候,浓
浓的乡愁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都萦绕在诗人的心头。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的题目“饮九月初九的酒”用词造意相当讲究,七个字精准、生动地勾
勒了诗歌的内容,并且贯串始终。
B.诗歌说母亲“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又是“生我时的忧”,“喜”
是因为“我”的出生,“忧”是因为“我”漂泊在外。
C.诗歌化形象为抽象,酒入愁肠,愁绪化作了父亲眼前破碎的月光,化作母亲零
乱的白发,读起来令人动容。
D.诗歌画面感极强,抓住父母的典型细节加以描绘,把辛劳、朴实、慈爱、忧
愁的父母形象刻画得真实可感。
【解析】选C。C项,诗歌将愁绪化作了父亲破碎的月光满杯,化作母亲零乱的
白发满头,具体可感,是化抽象为形象。
6.诗人为什么选择“九月初九”这个特定时间来写?请从所学的古诗词中,选
几句诗来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问:“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佳节,是登高望远、寄托思乡之
情的日子。选这个特定时间就是为了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问: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指的就
是重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对亲人的祝福与思念。(或李清照的
《醉花阴》中,“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写出了重阳节独自一
人,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7.这首诗感情真挚,思故乡、念亲恩,引起了游子的共鸣。这种情感是如何表
现出来的呢?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借助意象,营造氛围。诗歌选取了能够表现乡愁的意象,炊烟、候鸟、
枯叶、新月等,组成一幅幅画面,处处营造思乡的氛围。
②刻画形象,抓住细节。诗歌抓住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先写母亲坐在炕边,轻推
摇篮,哼着催眠曲,眉头深锁,白发满头,再写父亲田间劳作,双手老茧,默默饮
酒,把慈爱、朴实、辛劳、忧愁的父母形象刻画得具体可感。
③运用想象,虚实结合。诗歌开头、结尾实写,看到炊烟、明月,通过饮酒表达
自己的浓浓乡愁。中间虚写,展开想象,引出回忆,写父母对自己的思念,更是
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
④语言生动,表现力强。诗歌语言自然流畅,饱含深情,“绵绵的乡愁”“明明
灭灭的新月”等。句式整齐,多处运用对偶句式,富于表现力。(答出三点即可,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8~11题。(16分)
一 念
胡 适
今年在北京,住在竹竿巷。有一天,忽然由竹竿巷想到竹竿尖。竹竿尖乃
是吾家村后的一座最高山的名字。因此便做了这首诗。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儿,总不会永远团圆;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
我笑你一秒钟走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
我这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忽在赫贞江上,忽到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注】胡适先生曾留学美国,学贯中西,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此诗写于
1917年,五四运动前。
8.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人由所居之地的名字忽然想到家乡之景,区区的心头“一念”之间便跨越
了时间和空间。
B.诗人借地球、月亮、星球等宇宙大观意象,层层铺垫,反衬“一念”这超乎
寻常的情感。
C.“忽在/忽到”两句,诗人将思维延伸到美国留学之地,形象地表述了思维的
自由和奇异。
D.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赞美相思的“神速”超过其他客观事物,意在表明文学比
科学更为迅捷。
【解析】选D。对诗歌的主旨理解有偏差,诗人并无此意。
9.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诗虽然写于白话文运动刚开始之时,却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开出一片新天地。
B.全诗的句式长短错落,以自由的笔调歌唱,兼具散文的美感与诗的浓郁情感。
C.全诗以四句“我笑你”构成排比,传达出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的激情。
D.全诗音节自然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诗人巧妙运用象征手法,诗歌内蕴丰富。
【解析】选D。此诗无“象征手法”。
10.“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是画龙点睛之笔,
饱含诗人的丰富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想象与夸张,以青年特有的积极乐观的自我意识,表
达了对人的思维潜能巨大、迅捷自由的礼赞。
②表达了诗人渴望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崇尚自由的强烈情感。
11.这首诗写于百年之前,但我们今天读来仍觉新鲜并有所感悟。试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把抽象的“一念”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选取典型意象,用地球、月亮、星球、无线电等人们都知晓的意象的
速度,来衬托“一念”的快速,化抽象为具体。
②用奇特的想象,夸张的笔法,引起读者的联想,如临其境。
相关文档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32021-06-074页
- 语文人教版必修1 1-2-2《再别康桥2021-06-076页
-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再别康桥2021-06-064页
- 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第2单2021-06-0516页
-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1《再别康2021-06-059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2021-06-057页
- 同步练习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语文1-22021-06-045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2021-06-045页
- 必修一《再别康桥》ppt课件(52页)2021-06-0452页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第2021-06-0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