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17 KB
  • 2021-06-07 发布

2020-2021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归园田居》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归园田居》 一、作家、作品简介 《归园田居》是晋宋(南朝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东晋诗人、辞 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 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 年)四十 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三、重点字词 1.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 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4.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5.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野:一作“亩”。际:间。 7.守拙(zhuō): 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8.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9.荫(yìn): 荫蔽。 10.罗:罗列。 11.暧暧(ài): 昏暗,模煳。 12.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空室。 15.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16.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17.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 “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四、整体感知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 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五、诗句赏析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赏析: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 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 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 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 原因。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赏析: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 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 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 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 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 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 隐藏不露。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赏析: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这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 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赏析:“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 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 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赏析: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 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6.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赏析: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 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 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7.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赏析: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 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 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 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 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以此比较王籍 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8.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赏析: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 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 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 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 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 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六、问题探究 1.从何而归? 回答:尘网、樊笼。 1.1.尘网、樊笼比喻什么?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回答:官场生活,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分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 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 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 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 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2.为何而归? 回答:性本爱丘山(本性)。 2.1 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回答:“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分析: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 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 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3.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 拙) 回答: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 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 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 分析: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他沉痛悲吟,幡然醒悟到“既自心为形 役”“何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4.归向何处? 回答:归向田园。 4.1 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回答: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 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5.归去如何? 5.1 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回答:“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5.2 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回答:因为厌恶官场所以更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分析: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 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 无穷、俯仰之间处处春了,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 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之情的外露。 七、总结全文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 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正直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 要朴实,不造作,不慕浮华利禄,而是快意吾心、怡然自乐,恣意游弋,纵情挥洒。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 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