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2表达技巧的鉴赏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表达技巧的鉴赏 高效演练·稳达标 一、(2017·唐山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 分) 金城北楼① 高 适②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③,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①金城:古地名,即今甘肃兰州。②公元 752 年,高适经人引荐,入陇右节度使 哥舒翰幕中,充任掌书记。此诗即写于离开长安赴陇右途经金城时作。③磻溪老:指姜太公 吕尚。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首联写登高所见: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积水浩荡,山峰连绵,美胜图画。 B.颔联写景动静结合,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体道”之“道”,主要指人生际遇、福祸更替的道理。 D.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议论,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有浓厚的边塞色彩。 E.“至今羌笛怨无穷”之“怨”,有对富国强兵的期盼,也有对英雄的呼唤。 【解析】选 AB。A 项,“雨过天晴”没有根据。B 项,“表达了诗人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牵强附会。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表达技巧一般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 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考虑。 答案:①三、四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水声如箭,残月如弓,有着一种磅礴的气势,给人以急 促紧迫之感。②五、六句运用了典故,“羡磻溪老”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像吕尚一 样遇贤主、展才华的愿望。③衬托,前四句写出了边塞的苍凉雄壮,衬托出诗人的慷慨豪情。 (每点 3 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2017·海口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1、2 题。(11 分) 满 庭 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 新绿溅溅②。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④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 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②溅溅:流水声。③ 社燕: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④尊:通“樽”,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富有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在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D.“憔悴江南倦客”一句中的“江南倦客”是指那些旅居江南,滞留难归的行人。 E.“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解析】选 DE。D 项中“江南倦客”应指诗人自己。E 项,“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于诗无 据。 ★2.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分析时,要结合社燕的形象特点,考虑作者借 此传达的情感。 答案:手法:比喻(类比)(或托物寄情)。 妙处: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的社燕,传达出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 疲倦感,生动形象,又颇为含蓄。(或:借社燕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等特点,寄托了自己对 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生涯的感慨,形象恰切,又颇为含蓄。)(本题 6 分。手法 2 分;形象特点与作者心绪,各 1 分;妙处,2 分) 三、(2017·赣南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2 题。(11 分) 杂 诗 王 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②。 昔往仓庚③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④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王赞:西晋文人。②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两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 ③仓庚:指黄莺。④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一、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三、四句写自己虽然久有回家之愿,却耽于享乐,延宕至今,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C.五、六句自述王命差遣的公事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D.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E.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解析】选 BC。B 项,“虽然久有回家之愿,却耽于享乐,延宕至今”错。是说为什么战事 不断,让自己和家人长久分别至今。重点表达的是对战争的控诉。C 项,“阴阳相隔”错,“殊 隔过商参”是说与亲人相隔太远,并不是阴阳相隔。 ★2.本诗“昔往仓庚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 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注意考查表现手法的相同处,情感的不同处, 必须加以比较鉴别。 答案:①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以今日之景与昔日之景对 比表明时间之快、变化之大,(1 分)以明媚的春景反衬战士远离故乡、奔赴战场的伤感苦楚。 (1 分) ②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采薇》这一节诗表现的是战士终于踏上返乡路途的情景,(1 分) 既有回忆的辛酸苦楚,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期待渴盼;(1 分)而王赞《杂诗》中写的是战士苦 守边关的心境,(1 分)当年离乡的时候春光明媚,黄莺啼啭,如今又到岁暮,蟋蟀悲鸣,自 己却依然无法返乡,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悲哀。(1 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2 题。(11 分) 虎丘①题壁 陈恭尹②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③,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②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 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③吹篪(chí)客,指伍子胥。春 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 B.首联以“霸业沉”衬托“古时山色尚阴阴”,突出了人事虚无而自然永恒的道理。 C.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D.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 红。 E.诗歌由虎丘联想到吴王霸业,从历史联想到现实。历史与现实交感,寄寓了深沉的家国之 思。 【解析】选 BD。B 项,应是以“古时山色尚阴阴”衬托“霸业沉”,暗含江山未改、人事已 非的深沉感慨。D 项,“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错。“西风刀剪美人心” 是写战争给战士亲属带来骨肉分离之痛。 2.请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实际少不了对手法的把握。要注意典故的运用,借此考虑作 者表达的感情。 答案:(1)尾联用典,以伍子胥自比,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了反清复明的大志。 (2)“秋又深”三字,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 (意思对即可) 五、(2017·宁夏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11 分) 上京①即事 [元]萨都剌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代出自蓟北门行(节选) [南北朝]鲍照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②,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注】①上京即上都。元代定今北京为大都,以在今内蒙古正蓝旗的开平府为上都,每 年夏天移驾上都。此诗写于萨都剌在元顺帝元年赴上都公干时。②猬:刺猬。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两诗都描绘了边塞的景象,特别是边塞的风,两诗所写之风的特点是一样的,都迅疾凄冷。 B.萨诗的风是王公贵族打猎时飞沙走石、铺天盖地之风,而鲍诗则是报效国家的昂扬奋发之 风。 C.萨诗通过“弓”“王孙”“鹰”等意象描摹了一幅王公贵族在草原上驰骋打猎的热闹景 象。 D.萨诗前两句描写了王公贵族们狩猎时快意驰骋的场面,后两句则交代了他们的满载而归。 E.鲍诗通过对天寒风急的边塞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保家卫国、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爱国将 士们的形象。 【解析】选 AB。A 项,两诗所写之风不同,一个欢快热闹,一个凄冷寒苦;B 项,“飞沙走 石、铺天盖地”是对鲍诗之风的描写。 ★2.请简要分析《代出自蓟北门行(节选)》最后四句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修辞角度看,“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使用的是互文手法,“时危”“世乱” 都指艰难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才能看出志节之士的高尚品格。从表达方式看,最后两句直抒 胸臆,表达对君主、国家报效献身的精神。 答案:艺术手法:①互文。“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使用互文手法,写自古以来的忠节 之士,都是在严峻考验中察“见”和“识”别出来的。②直抒胸臆。“投躯报明主,身死为 国殇”抒发了为国捐躯的壮志豪情。③用典。“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使用《九歌·国 殇》的典故,礼赞勇武刚强、为国捐躯的壮士。思想内容:这四句高度赞美了忠良勇士们在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于牺牲的豪壮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们的无比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