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2.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课案6概括赏析题课件新人教版

  • 5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案 6  概括赏析题 《考试说明》中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第 5 点“筛选”、第 6 、 7 点“归纳”“概括”、第 8 、 9 点“鉴赏”“评价”等考点要求 , 都集中体现在试卷的“概括与赏析”题上。虽然有“筛选、归纳、概括、鉴赏、评价”五个概念 , 实际上都在考查考生在阅读之后对文本内容和手法的理解程度。从 2013 年、 2014 年的“对原文的赏析”到 2015 年之后的“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 , 虽然题干表达有变化 , 但考查的形式与内容仍基本一致 , 既有对文言文内容的归纳与概括 , 又有对文中人、事的评价 , 还有对文章运用的各种手法的赏析。 所谓“信息筛选” , 其中的“信息” , 就是指文中反映出来的包括文中记叙的事实、作者的态度以及传达的思想等 ; 而“筛选”就是对文中的信息有舍有留 , 目的是使读者识别和区分不同的信息。一般来说 , “信息筛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能选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 , 二是对照材料辨析题目中信息的正误。 而“概括”与“赏析”也是各有特点 : 概括主要针对文本内容 , 赏析则主要针对思想内涵。但二者都与信息筛选有关 ; 概括是命题人对文本内容进行的整合 , 考生依据文本内容对命题人的概括作信息正误的判断 ; 赏析是命题人对思想内涵进行鉴赏评价 , 考生依据对文本的理解对命题人所作的赏析进行信息正误的判断。 高考设题主要倾向于“内容概括”与“评价赏析”两种题型。 一、题型特点 1. 概括内容与赏析艺术并重。 2. 题干均为“负选”型 ( 从四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3. 四个选项几乎覆盖了整个文言文材料 , 且顺序与文本的顺序有着一定的一致性。 4. 选项涉及对文意的概括分析及对文本的艺术赏析 , 前者的内容比例大。 5. 设误点极细小。多设在文意的概括与分析上 , 很少放在艺术赏析上 , 即便放在艺术赏析上 , 很少放在艺术特点、技巧的判定上 , 多放在手法效果的分析上。 二、掌握答题步骤 1. 通读全文 , 整体把握 整体速读 , 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 (1) 分析人物和事件。如果是史传类文章 , 要注重分析文章写了几个人 , 主要、次要人物是谁 , 人物之间有何关系 , 作者对他们的评价如何 , 等等 ; 同时 , 还要把握文章写了哪些事情 , 这些事情涉及哪些人物以及事件之间的关系。 (2) 感知观点和态度。如果是杂记类文章 , 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所议之事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 说明了什么道理 , 表明了怎样的态度 ; 同时 , 还要结合作者、事件等所处的时代背景 , 分析语句所蕴含的意义。 (3) 分析景物和情感。如果是写景类文章 , 考生要把握描写对象的特点 , 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以及作者对景物的情感和以此表达的观点。 (4) 分析观点和论据。如果是议论性文章 , 考生要确定文章的观点和使用的论据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 关注细节 , 据文证义 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作了细微的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 , 再细微的情节 , 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间空间上的顺序等等 , 都不能忽略。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 : 直述和转述。如果是转述 , 我们要注意转述的句意是否与原文保持一致。判断选项正误时 ,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 , 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 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可能牵涉原文的多处细节 , 这些都要准确找到 , 不能想当然 , 要判之有据。如果说某一分句在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 , 那十有八九是无中生有。 3. 反复推敲 , 仔细比对 概括内容和赏析艺术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 , 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作逐字逐句地细致对比 , 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 , 时间上有没有颠倒 , 空间上有没有混淆 , 用词是否恰当 , 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 , 有没有错误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 , 再反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 , 判断出选项是否错误。阅读 , 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一般说来 , 只要找到 , 就容易判断。 三、突破技巧 ( 一 ) 内容概括——比对突破 1. 比对关键词语 , 是否曲解 命题者对原文关键词句故意错解来迷惑考生 , 错误点设题细微 , 不易辨别 , 要认真比对。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 , 仔细比对看看选项的分析概括是否正确。 (1) 原文 : 天生一不朽之人 , 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 , 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 , 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 , 秋之奕 , 俞跗之医 , 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 , 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 子之大夫一瓢先生 , 医之不朽者也 , 高年不禄。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 , 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 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 ! 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 , 朽矣 ! ( 节选自袁枚《与薛寿鱼书》 ) 选项 : 薛雪行医救人很有成就 , 但盛年辞世 , 令人痛惜。 答案 : 原文是“高年” , 即“高寿” , 非“盛年”。另外他痛惜的是他的后人竟然忌讳而不愿宣扬 , 甘心舍弃祖父神奇的医学。 参考译文 : 上天造就一个不朽的人 , 而他的子孙一定要把他推向必将磨灭的境地 , 这是我感到忧郁悲伤的原因啊。所谓不朽的人 , 并非一定是周公、孔子那样的人才不朽。后羿的射技、弈秋的棋艺、俞跗的医术 , 都是可以不朽的。假使一定要等到出了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的话 , 那么古往今来的人间哪里能够有如此众多的周公、孔子这样的人呢 ? 您的祖父一瓢先生 , 是医术不朽的人 , 高寿去世。我正想辑录他的主要的医术成就 , 以使他永存不朽 , 却没料到您寄来的墓志铭没有一个字提及他的医术 , 反而假托与陈文恭一起讲学等等。唉 ! 从此一瓢先生名声不再传扬了 , 他的事迹磨灭了。 (2) 原文 : 雨 , 吾见其所以湿万物也 ; 日 , 吾见其所以燥万物也 ; 风 , 吾见其所以动万物也 ; 隐隐谹谹而谓之雷者 , 彼何用也 ? 阴凝而不散 , 物蹙而不遂 , 雨之所不能湿 , 日之所不能燥 , 风之所不能动 , 雷一震焉 , 而凝者散 , 蹙者遂。曰雨者 , 曰日者 , 曰风者 , 以形用 ; 曰雷者 , 以神用。用莫神于声 , 故圣人因声以为乐。为之君臣、父子、兄弟者 , 礼也。礼之所不及 , 而乐及焉。正声入乎耳 , 而人皆有事君、事父、事兄之心 , 则礼者固吾心之所有也 , 而圣人之说 , 又何从而不信乎 ? ( 苏洵《乐论》 ) 选项 : 圣人以雷喻礼 , 因声作乐 , 以其潜移默化之功 , 使礼得以作为内于人心的信念而被相信 , 而不仅仅是作为外于人心的法度而遵守。 答案 : 圣人以雷喻“乐”。 参考译文 : 我看到雨是用来让万物润湿的 , 太阳是用来让万物干燥的 , 风是用来让万物流动的 , 发出隐隐的声响的是雷霆 , 它有什么作用呢 ? 阴云凝聚在一起而不消散 , 万物蹙迫在一起而不舒展 , 雨不能将其润湿、太阳不能将其干燥、风不能将其吹动的那些东西 , 雷霆一震就能让那些凝聚的东西散开 , 局促在一起的东西舒展开。名字为雨的 , 名字为太阳的 , 名字为风的 , 所起作用的都是形 , 而名字为雷的 , 所起作用的则是神。而有用的莫过于声音 , 所以圣人便凭借声音获得乐。区别君臣、父子、兄弟之别的 , 是礼 , 而礼所不能起作用的地方 , 乐则能起作用。醇正的声音进入了人的耳朵 , 人就都会兴起侍奉君王、侍奉父亲、侍奉兄长之心 , 那么礼是我心中原本就有的 , 这样一来对待圣人的言说 , 又怎么会不相信呢 ? 2. 比对人物 , 是否张冠李戴 高考文言文“归纳内容要点 , 概括中心思想”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必 考题 , 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常见的设置错误选项的手段之一是“张冠李戴”。所谓“张冠李戴” , 即是把别人的言行或事件安到另一个人物头上 , 或把甲处的语句“嫁接”到乙处等 , 亦即“彼”强接在“此”上。这就要理清人物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 留心主语省略处及人称代词等。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 , 仔细比对看看选项的分析概括是否正确。 (1) 原文 : 逾月 , 寇别部入永昌、西宁 , 为守将所破。番人入镇羌 , 总兵官王继祖击败之 , 并赐应春银币。久之 , 寇五千骑犯环庆 , 为都督袁正所破 , 掠庄凉 , 守将邀斩百二十人 , 再予应春一子官。在镇数载 , 筑边垣万一千八百余丈 , 以花马池闲田二万顷给军屯垦 , 边人赖之。征拜南京户部尚书。论边垣功 , 进秩一等。旋召为刑部尚书 , 改户部。国用不足 , 应春以为言。因命征不及七分者 , 所司毋迁官。漕政废弛 , 运艘多逋负 , 亦以应春言重其罚。岁余 , 致仕去。卒 , 赠太子太保。 ( 节选自《明史 · 贾应春传》 ) 选项 : 贾应春善理政务。针对国家费用不足的实际问题 , 贾应春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 下令凡是征收税费不足七成的官员不得升迁。 答案 : “下令凡是征收税费不足七成的官员不得升迁”的不是贾应春 , 而是皇上。 参考译文 : 过了一个月 , 敌寇他部入侵永昌、西宁 , 被守将击破。番人入侵镇羌 , 被总兵官王继祖击败 , 王继祖、贾应春均获赐银币。过了很久 , 敌寇五千骑兵进犯环庆 , 被都督袁正击破 , 敌寇又抢掠庄凉 , 守将阻截斩杀敌寇一百二十人 , 皇帝再赐贾应春一个儿子官职。在贾应春镇守边境的几年里 , 修筑边墙一万一千八百多丈 , 并将花马池一带闲田二万顷让军队驻扎开垦 , 边关人民因此得到保护。征召贾应春为南京户部尚书。论贾应春修边墙的功劳 , 进俸禄一等。不久召任刑部尚书 , 改派到户部。国家费用不足 , 贾应春为此向皇上进言。皇上于是下令凡征收不到规定征收费用十分之七的主管官员 , 主管部门不能提拔他们。漕运事务废弛、运船拖欠税费的很多 , 也因为贾应春的建议而被加重处罚。一年多后 , 贾应春辞职离去。死后被赠太子太保。 (2) 原文 : 喻义性严冷 , 闭户读书 , 不轻接一客。喻义见中外多故 , 将吏不习兵 , 锐意讲武事 , 推演阵图献之。帝为褒纳。以时方用兵 , 而督抚大吏不立军府 , 财用无所资 , 因言 : “武有七德 , 丰财居其一。正饷之外 , 宜别立军府 , 朝廷勿预知。飨士、赏功、购敌 , 皆取给于是。”又极陈车战之利。帝下军府议于所司 , 令喻义自制战车。喻义以战车营造职在有司 , 不肯奉诏。帝不悦 , 疏遂不行。 ( 选自《明史 · 罗喻义传》 ) 选项 : 罗喻义关注军事 , 他建议完善军队的财务制度并提出制造战车的好处 , 皇帝把他的意见下放到有关部门 , 有关部门不予执行。 答案 : “有关部门不予执行”有误。朝廷命令罗喻义制造战车 , 罗喻义认为制造战车不是自己的职责 , 拒绝接受命令。 参考译文 : 罗喻义性格严肃冷峻 , 闭户读书 , 不轻易接待一位来客。罗喻义看到朝廷内外很多变故 , 军官不熟悉兵法 , 就专心讲解军事 , 推演作战图献给朝廷。皇帝表扬并采纳。由于当时正在打仗 , 而督抚这些大官员却不设立军事府库 , 财政费用没有地方供给 , 于是进言 : “军事有七种德性 , 使钱财富足是其中一种。正常的军饷以外 , 应当另外设立军事府库 , 朝廷不加干预。酒食款待将士、奖赏有功劳的人、收买敌人 , 都从这里取用供应。”又极力陈述车战的好处。皇帝将他的意见下到有关部门讨论 , 朝廷命令罗喻义自己制造战车。罗喻义认为制造战车的职责在有关官员 , 不肯接受诏令。皇帝不高兴 , 奏疏里所讲的事于是没有实行。 3. 比对内容 , 是否无中生有 高考设题有些故意加上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 , 于是就制造出了错误的答案。辨析时应该仔细比对 , 明察秋毫 , 找出陷阱。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 , 仔细比对看看选项的分析概括是否正确。 (1) 原文 : 翱至零口北 , 有畜鸡二十二者 , 七其雄 , 十五其雌 , 且啄且饮 , 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 , 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 , 人截其冠 , 貌若营群 , 望我而先来 , 见粟而长鸣 , 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 , 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 , 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 , 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 , 如慕侣 , 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 , 而旋望焉 , 而小鸣焉 , 而大鸣焉 , 而延颈喔咿 , 其声甚悲焉 , 而遂去焉。去于庭中 , 直上有木三十余尺 , 鼓翅哀鸣 , 飞而栖其树颠。……翱异之曰 : “鸡 , 禽于家者也 , 备五德者也。其一曰 : 见食命侣 , 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 ? 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 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 ? 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 ? 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 ? ” ( 李翱《截冠雄鸡志》 ) 答案 : 截冠雄鸡“又来……”表现的是“重义”却无法表现“轻利”的品质 , 众鸡“闻而……”只能表现“逐利”却不能表现“趋名”。属于无中生有。 选项 : 截冠雄鸡被众鸡逐出后 , 到傍晚 , 却“又来 , 如慕侣 , 将登于梁且栖焉” , 这表现了它重义轻利的品质 ; 众鸡“闻而曹奔于粟” , 表现出一副趋名逐利的嘴脸。 参考译文 : 李翱来到零口 ( 地名 ) 的北部 , 有人养了二十二只鸡 , 七只公鸡 , 十五只母鸡 , 有的啄食有的饮水 , 且对人很亲近。我很喜欢它们 , 于是掏出粟米来丢到地上并唤它们。有一只公鸡 , 被人切断了鸡冠 ,( 它 ) 样子像这群鸡的首领 , 先向我走来 , 看见粟米便长声鸣叫 , 就像叫所有的鸡 ( 来 ) 。所有的鸡听到声音成群跑到有粟米的地方来 , 来到以后却都讨厌被切了鸡冠的公鸡并攻击它 , 啄踢驱赶它离开。 ( 赶走它 ) 后就争着回来啄食粟米。天将要黑了 , 二十一只鸡一起栖息在堂前的木柱子上。切了鸡冠的公鸡也来到这里 , 就像依恋伴侣一样 , 准备登上木柱子休息。 ( 它 ) 抬起头看了看 , 回转身望了望 , 低声叫了叫 , 又高声的鸣叫 , 然后伸长脖子发出喔咿的叫声 , 它的声音 ( 听起来 ) 非常悲哀 , 然后就离开了。 ( 它 ) 来到庭院之中 , 院中有高三十余尺的大树 ,( 它 ) 张开翅膀悲伤地鸣叫着 , 飞上树顶栖息。……我觉得奇 怪而感叹 : “鸡 , 是被人在家里所豢养的 ,( 却 ) 具备五德。首先是 : 见到食物呼唤伙伴 , 这是义。切了鸡冠的公鸡它是这样的。那些鸡难道不是得益于它的呼唤而过来的吗 ? 又凭什么来了却厌恶它并驱赶它呢 ? 这岂不是得它的利益而背叛它的情义吗 ? 这不是抹杀它见食物呼唤伙伴的美德吗 ? 况且为什么大家栖息在一起却不准它来做伴呢 ? ” (2) 原文 : 自汉以来 , 道术不出于孔氏 , 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 , 梁以佛亡 , 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 , 学者以愈配孟子 , 盖庶几焉。愈之后二百有余年 , 而后得欧阳子 , 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 , 著礼乐仁义之实 , 以合于大道 , 其言简而明 , 信而通 , 引物连类 , 折之于至理 , 以服人心。故天下翕然师尊之。自欧阳子之存 , 世之不说者 , 哗而攻之 , 能折困其身 , 而不能屈其言 , 士无贤不肖 , 不谋而同曰 : “欧阳子 , 今之韩愈也。” ( 苏轼《六一居士集》 ) 答案 : “但 500 年之后人人崇尚儒学 , ”无中生有。 选项 : 从汉代以来 , 治国的方法不是从儒学那里来的 , 因而扰乱天下的人很多。但 500 年之后人人崇尚儒学。 参考译文 : 从汉代以来 , 治国的方法不是从儒学那里来的 , 因而扰乱天下的人很多。晋因为崇尚老聃、庄周的学说而亡国 , 梁也因为信佛而亡国 , 没有谁去匡正他们。五百多年以后出现了韩愈 , 求学的人认为韩愈比得上孟子 , 大概差不多。韩愈以后的二百多年又出现了欧阳修 , 他的学说推崇韩愈、孟子的主张一直到孔子。阐明礼乐仁义的实质 , 与儒家的学说相符合。他的文章语言简练而明白 , 诚信而畅达 , 引譬取喻 , 旁征博引 , 近于真理 , 使人心折服。所以天下人一致像老师那样尊敬他。自从有了欧阳修 , 世上一些不喜欢他的人 , 起哄地攻击他 , 能使他这个人受折挫困辱 , 但不能使他的学说被埋没而得不到伸张。无论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的士人都不谋而同地说 : “欧阳修 , 就是今天的韩愈。” 4. 比对时序 , 是否颠倒 答题时 , 要善于抓住表时间、地点的词 , 识破命题陷阱。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 , 仔细比对看看选项的分析概括是否正确。 (1) 原文 : 君曰 : “道以闳大隐密 , 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 , 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 , 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 , 凡与人共 , 而尤丁宁以急者 , 其易知较然者也。通途川 , 治田桑 , 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 ; 而兴学校 , 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 , 以化服之 , 此其尤丁宁以急 , 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 , 其愚也 , 固不知所为 , 而其所谓能者 , 务出奇为声威 , 以惊世震俗 , 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 , 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 , 吾不暇以为 , 吾曾为之 , 而曾不足以为之 , 万有一人为之 , 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嘻 ! 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 , 而胜残去杀之效 , 则犹未也 , 其不出于此乎 ? ”予良以其言为然。既而闻君之为其县 , 至则为桥于江 , 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 , 既而又有堤之役 , 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为之书其堤事 , 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 , 以告后之人。 ( 王安石《海塘记》 ) 答案 : 作者先是听到了他对天下事的议论 , 而后才听说他的做法。 选项 : 作者赞赏谢景初一心为百姓办实事的行为 , 后来又听到他对天下事的议论 , 就为他记下了修堤坝的事 , 同时也可资后人借鉴和思考。 参考译文 : 谢君说 : “真理都是宏大而隐秘 , 圣人们往往只能知道事物表象道理 , 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层本质 ,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有难以通晓的地方。那些详细的政事治理教条法律 , 凡是和人扯上边的 , 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 这是比较容易为人知晓的表象道理。疏通道路河流 , 治理农田桑园 , 修建防护的堤坝沟渠来抵御旱涝灾害 ; 兴建学校 , 让百姓能够在学校学习礼乐之道 , 用 ( 圣人之道 ) 感化收服百姓 , 这更是老百姓急需的 , 这种道理比表象又深了一层。现在这些当官的 , 那些愚蠢的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 而那些所谓有才能的 , 做事必定出奇招来博得声威 , 以求惊动世人 ; 至于那些将精力花在对付公文之上的官员 , 居然反过来说 , 古人说的那些急百姓所急的事情 , 我没时间去做 ; 我曾经去做了 , 但是力量有所不及 , 一万人之中有一个人做了 , 功绩不足以名扬于世 , 却被称为有才能。 哈 , 这也真是令人感叹了。朝廷国家生命力不过几百年的事 , 但是以德化民、追求太平治世这种事业却远没有止境 , 难道不是我说的这样吗 ? ”我认为他的话非常正确。不久后听说他当了知县 , 到任后就在江河上修建桥梁 , 办学聘请学者教化平民子弟 , 接着堤坝又完工了。由此我相信了 , 他的言行都是一致 , 并没有欺骗我。为他写文记述修建堤坝之事 , 趁机写了他说过的言论始末留存 , 以告知后来之人。 (2) 原文 : 窃观今之士子 , 峨冠大带求试于有司殆五六千人 , 学宫儒馆以教育自任者无虑百数。其因缘亲故以为介绍 , 谈说道真以为贽献 , 善词令以干谒者 , 俯理色以叩阍人 , 冒污忍耻 , 侥幸人之知己者 , 迹相仍、袂相属也。然而得善遇者十无五六 , 与之进而教诲者十无二三。至于许之国士之风 , 借之以齿牙余论者 , 盖百无一二焉。其售愈急 , 其价愈轻 , 亦势之然也。 某与阁下非有父兄之契、姻党乡县之旧 , 介绍不先 , 贽纳不前 , 谒者未尝知名 , 阍者莫识其面 ; 而阁下徒见其骫骳 ① 之文以为可教 , 因曲推而过与之。传曰 : “鸣声相应 , 仇偶相从 , 人由意合 , 物以类同。”呜呼 , 阁下之知某 , 某之受知于阁下 , 可谓无愧乎今之人矣。 ( 秦观《谢曾子开书》 ) [ 注 ] ①骫骳 (w ě i bèi): 风格卑下。 答案 : “意在突出自己不同流俗、自守清高”有误。意在强调对在自己不曾登门拜访的情况下 , 得到曾肇赞赏 , 自己非常感激。 选项 : 秦观批评当时大量读书人汲汲于富贵 , 千方百计以求仕进 , 结果适得其反的行为 , 意在突出自己不同流俗、自守清高。 参考译文 : 我看当今的读书人 , 穿着礼服在官员那里求被任用的大概有五六千人 , 把教育当成自己职责的学宫儒馆大概有几百。他们通过姻亲、亲朋、好友等关系来介绍 , 议论道德学问的真义来当作献赠的礼物 , 用好言好语来求传达信息使者 , 不顾义理和脸面来拜见守门人 , 冒着被侮辱 , 忍受着耻辱 , 企求运气好遇到能知遇自己的人 , 足迹不断 , 衣袖相连。然而得到善待的十个当中不及五六个 , 能够被推荐进而得到耐心指导的十个当中没有两三个。至于被称赞为“国士之风” , 得到不费力的表扬的 ( 来访者 ), 大概一百个中没有一两个。他们兜售自己的才能越急切 , 身价就越低 , 也是形势导致这样的结果。 我和您没有父兄意气相投的关系 , 没有姻亲同县同乡的旧情 , 没有人提前在中间引荐 , 也不是进献礼物在先 , 传递信息的人不知道我的姓名 , 守门的人也不认识我。而您只是看到我的水平拙劣的文章就认为我可以值得教导 , 于是多方面推荐并给予过分的赞美。书传中说 : “鸣声相互呼应 , 意气相投的伙伴相互随行 , 人由于精神相同而投合 , 物品因为属于同一类而在一起。”呜呼 , 阁下赏识我 , 我被您赏识 , 可以称得上无愧于当今的人了。 5. 比对事件联系 , 是否强加因果 这类题目往往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是说成有因果关系 , 或者颠倒了因和果的关系。辨析时注意把握关键词“因此”“以致”等词语。涉及时一定要仔细比对因果关系是否恰当。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 , 仔细比对看看选项的分析概括是否正确。 (1) 原文 : 今也 , 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 , 士也有圣人之道 , 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 , 则无路焉。人愚也 , 则愚矣 ! 可教而贤者 , 卒谁教之哉 ? 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 , 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 , 独守令哉 ? 是以其求之无不至 , 其法日以愈密 , 而不足以为治者 , 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 ! 奚重而不更也 ? ( 节选自曾巩《送丁琰序》 ) 选项 : 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 , 学校又严重不足 , 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 , 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 , 深中肯綮。 答案 : 造成“今之贤也少”的原因是庠序、师友、赏罚之法 , 无法推行圣人之道。不包括“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这一点 , 属于强加因 果。 参考译文 : 如今 , 学校、师友、赏罚的方法不是传承古代 , 士人有圣人之道 , 想推广 ( 圣人之道 ) 并且在乡里、在天下施教 , 那么就无路了。人愚笨 , 就 ( 更 ) 愚笨了 ! 可以通过教育使他贤能的 , 最后谁来教他呢 ? 所以如今的贤人少。贤人少 , 那么从公卿大夫 ( 这样的大官 ) 到管理牛羊仓廪 ( 这些杂务 ) 的小官人选经常不足 , 难道仅仅是太守县令 ( 人选不足 ) 吗 ? 因此对 ( 人才 ) 的索求没有不到的 ( 地方 ), 那法律一天天地愈加细密 , 然而不足以作为治理 ( 天下 ) 的原因 , 推究源头都是出于这吧。唉 ! 为什么 ( 情况 ) 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 ? (2) 原文 : 若萧统、魏鹤山诸公所称 , 殊为过当。渊明达者 , 亦不肯受此不近人情之誉也。然而自古高士 , 超人万倍 , 正在见事透彻 , 去就瞥脱。何也 ? 见事是识 , 去就瞥脱是才 , 其隐识隐才如此 , 其得时而驾 , 识与才可推也。若如萧、魏诸公所云 , 不过恶嚣就静 , 厌华乐淡之士耳。世亦有禀性孤洁如此者 , 然非君子所重 , 何足以拟渊明哉 ! ( 节选自袁宗道《读渊明传》 ) 选项 : 陶渊明能写出“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 , 正是因为他有作者所十分推崇的才识。 答案 : 强加因果 , 且文中“识”指“见事” , “才”指“去就瞥脱”。 参考译文 : 像萧统、魏了翁诸位所赞誉的 , 很是过分了。陶渊明通达的话 , 也不肯接受这样不近人情的赞誉。然而自古以来高洁之士 , 超过常人万倍的 , 正在于认识事理透彻 , 选择放弃爽快。为什么呢 ? 认识事理透彻是“识” , 选择放弃爽快是“才” , 他隐藏自己的才识如此 , 抓住时机辞官引退 , 其才识值得尊崇。至于像萧、魏等人所说的 , 不过是厌恶喧嚣 , 选择安静处躲避 , 讨厌浮华 , 甘于淡泊的人罢了。世上也有像这样天赋禀性孤傲高洁的 , 然而并不是君子所推崇的 , 怎么能够用来比拟陶渊明呢 ? ( 二 ) 内容赏析——关注突破 浙江卷“赏析”选项涉及的角度很广 , 有选材组材方面的 , 有艺术手法方面的 , 有语言、结构方面的。如 2019 年 16 题 A 项考查作者写作意图 ,D 项考查人物的写作手法 ;2018 年 16 题 D 项考查写作手法及写作意图 ;2017 年 16 题 D 项考查语言特点。具体说来 , 要关注以下五个内容 : 1. 写作对象、重点及其写作角度。这是“赏析”首先要清楚的 : 该文或该段的写作对象是谁 , 写作重点是什么。如 2013 年浙江卷第 18 题 A 项就是“赏析”的这一点。还有 , 对写作对象重点的叙写 , 要关注其正面与反面、直接与间接、明确与含蓄等常见切入角度。 2. 写作意图。写作意图尤其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 是浙江卷“赏析”的重点。阅读感悟时尤其要抓住文中的议论抒情词句来把握。 3. 写作手法。 2016 年 18 题 C 、 D 两项涉及写作手法的赏析 , 重点是写人手法。这也是浙江卷“赏析”的重点之一。如对比手法 , 曾多次“涉及”。阅读感悟时主要看其对手法的判断是否正确。 4. 写作效果。这一点是与写作手法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感悟时也要看选项对手法的表达效果的判断是否恰当。 5. 语言特色。浙江卷“赏析”语言 , 不大重视对局部语言的赏析 , 而是关注全文的语言特色 ( 风格 ) 。如 2015 年浙江卷第 18 题 D 项中的“语言质朴流畅”就是对语言特色 ( 风格 ) 的赏析。阅读感悟时重在看其对语言特色 ( 风格 ) 的判断是否准确。 对照下面的原文与选项 , 看看赏析存在的问题。 (1) 原文 : 鸟声之最可爱者 , 不在人之坐时 , 而偏在睡时。鸟音宜晓听 , 人皆知之 ; 而其独宜于晓之故 , 人则未之察也。鸟之防弋 , 无时不然。卯辰以后 , 是人皆起 , 人起而鸟不自安矣。虑患之念一生 , 虽欲鸣而不得 , 鸣亦必无好音 , 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 , 即有起者 , 数亦寥寥 , 鸟无防患之心 , 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 , 技痒于心 , 至此皆思调弄 , 所谓“不鸣则已 , 一鸣惊人”者是也 , 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 , 能知鱼之乐 ; 笠翁非鸟 , 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 , 皆当呼予为知己。 (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 选项 : 文章写鸟在白天有“虚患之念” , 故“欲鸣而不得 , 鸣亦必无好音” , 清晨则无“防患之心” , 故“自能毕其能事”“一鸣惊人” , 采用夸张的手法 , 突出“鸟音宜晓听”的观点。 答案 : “采用夸张的手法”是错误的 , 应该是“两相对比”。 参考译文 : 鸟鸣中最可爱的 , 不在于人坐着的时候 , 却偏在于人睡着的时候。鸟音适宜在早晨听赏 , 人们都知道这个情况 ; 然而正是它单单适宜于早晨听赏的缘故 , 人们就没有察觉它。鸟儿防备射猎 , 没有哪个时候不是这样。过了卯时到辰时之后 , 人们都起床了 , 人们起了床而鸟就不能自在安宁了。忧虑担心的念头一萌生 , 虽然想要鸣叫却不能 , 鸣叫起来也一定没有动听的声音 , 这是它 ( 听赏鸟鸣 ) 不适宜在白天的原因。早上人们却都没起床 , 即使有起床的 , 人数也是寥寥无几 , 鸟儿没有防患的想法 , 自然能尽情表现它 ( 善于鸣唱 ) 的本领。况且舌头憋了一夜 , 心里痒痒的只想一展唱技 , 到这时都想摆弄歌喉了 , 所说的“不鸣则已 , 一鸣惊人”的情况就是这样 , 这是它 ( 听赏鸟鸣 ) 适宜在早晨的原因。庄子不是鱼 , 能知道鱼儿的快乐 ; 笠翁不是鸟 , 能懂得鸟儿的心情。凡属是啼鸟鸣禽 , 都应当把我当作它们知己呀。 (2) 原文 : 鼐闻天地之道 , 阴阳刚柔而已。文者 , 天地之精英 , 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 , 统二气之会而弗偏 , 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 , 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 , 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 , 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 , 则其文如霆 , 如电 , 如长风之出谷 , 如崇山峻崖 , 如决大川 , 如奔骐骥。其光也 , 如杲日 , 如火 , 如金镠铁 ; 其于人也 , 如凭高视远 , 如君而朝万众 , 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 , 则其文如升初日 , 如清风 , 如云 , 如霞 , 如烟 , 如幽林曲涧 , 如沦 , 如漾 , 如珠玉之辉 , 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 , 漻乎其如叹 , 邈乎其如有思 , 暖乎其如喜 , 愀乎其如悲。观其文 , 讽其音 , 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 , 举以殊焉。 ( 选自姚鼐《复鲁絜非书》 ) 选项 : 文章阐明古代文学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种风格 ,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对比论证。这篇散文语言生动 , 声韵铿锵 , 色彩鲜明 , 气势流宕。 答案 : 是比喻论证 , 不是举例论证。 参考译文 : 我听说天地的大道理就是阴阳刚柔罢了。文章是天地的精英 , 是阴阳刚柔生发而来的。只有圣人的话 , 能够使二气会合而不偏颇。但是《易》《诗》《书》《论语》所载的 , 世间或可以用刚柔来区分。对不同时期不同的人说话、表达也有适宜的方式。从诸子以下 , 他们写文章没有不各有所偏的。那些得到阳刚之美的 , 他们的文章如雷霆 , 如闪电 , 如山谷中的强风 , 如高山峻岭 , 如决流的大河 , 如奔腾的骏马 ; 他们的光芒如明亮的太阳 , 如烈火 , 如黄金镂嵌的铁器 ; 得到阳刚之美的人 , 如登高望远 , 如帝王接见臣民 , 如鼓舞千万名勇士去战斗。那些得到阴柔之美的 , 他们的文章如旭日东升 , 如清风、如云霞 , 如轻烟 , 如深林间弯曲的小河 , 如水的波纹 , 如珠玉的光辉 , 如鸣叫的鸿雁飞入空阔的天际 ; 得到阴柔之美的人 , 深沉得像是叹气 , 高远得像是有所思考 , 火热得像是高兴异常 , 伤心得像是悲哀无比。看他们的文章 , 听他们的声音 , 可见写文章人的性格气质及外在表现 , 全部都不相同啊 ! 对照下面的原文与选项 , 看看赏析存在的问题。 (3) 原文 : 东阳马生君则 , 在太学已二年 , 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 , 生以乡人子谒余 , 撰长书以为贽 , 辞甚畅达 , 与之论辩 , 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 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 ,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 , 余之志也 ;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 岂知予者哉 ?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选项 : 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 , 简要说及题意 : 因为马生进见 , 又因为马生年轻善学 , 所以著文勉励马生。借褒扬同乡马君则 , 以教化太学诸生。 答案 : 本段没有具体描写自己借书求师之难。 参考译文 : 东阳马生君则 , 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 , 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 , 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 , 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 , 文辞很顺畅通达 , 同他论辩 , 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 , 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 ! 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 , 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 , 则是我的志意 ; 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 , 难道是了解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