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7.00 KB
  • 2021-06-07 发布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抢分点三打造亮点__赢得高分的不二法门课件

  • 6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作文要竭力凸显亮点,给阅卷者过目难忘的印象,是我们在写作高考作文时应竭力追求的目标。文无亮点,譬如人无优点,难以让人给以高分。多年前,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就对作文中的亮点有这样一段极精彩的表述: “ 总而言之,它必须有 ‘ 光辉 ’ :没有 ‘ 太阳 ’ ,总得有个 ‘ 月亮 ’ ;没有 ‘ 月亮 ’ ,总得有个 ‘ 星星 ’ ;没有 ‘ 星星 ’ ,总得有个 ‘ 萤火虫 ’ 吧! ” 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亮点在高考作文中的重要性。 一、题目设亮点 ———————————————————————————————— 常言 “ 题好一半文 ”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顾盼生辉,闪烁智慧;差的题目陈词滥调,面目丑陋。在高考阅卷有限的时间内,一美一丑,孰优孰劣,赋分可想而知。 那么,怎样拟写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呢?首先是 “ 简 ” ,即文字简约而能涵盖文章的内容;表达简明而不致出现歧解;再次是 “ 新 ” ,即造语新奇,戒陈词滥调,空大无当;再一点是 “ 文 ” ,即讲究一点文学性、文雅气、文化色彩。 1 .巧用修辞,以饱 “ 眼 ” 福 修辞是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 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若巧妙运用修辞方法来拟题,可以使题目形象生动,别致清新,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比如: (1) 用比喻拟题的,有 《 劳动是人生最美的亮色 》《 我心如雪 》《 理想是路,劳动是桥 》 等,题目新颖独到,贴切生动; (2) 用反问或设问拟题的 ,有 《 谁识人间愁滋味? 》《 没有劳动,哪有累累硕果? 》 等,题目巧设悬念,发人深省; (3) 用拟人拟题的,有 《 我心飞翔 》《 落叶流浪记 》 和 《 地球在呻吟 》 等,题目形象鲜明,富于情感; (4) 用对偶拟题的,有 《 忆五四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 》《 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 》 等,题目整齐匀称,凝练集中; (5) 用夸张拟题的,有 《 一花一世界 》 ,题目想象丰富,不落俗套。 诚然,运用修辞方法来拟题,种类多,形式美,意蕴丰,但必须熟悉修辞手法的特点,了解其用法,拟起题目来才能得心应手,以饱 “ 眼 ” 福。 2 .化用名句,以耀 “ 眼 ” 色 考场作文若能灵活地摘引 、 化用名句来拟题 ,将使题目带有文化气息,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1) 引用名句拟题。如 《 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 少年不识愁滋味 》《 得失寸心知 》《 感时花溅泪 》 等。这些题目信手拈来,回味无穷,让人爱不释手。 (2) 化用名句拟题 。如 《 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 由 “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 化用而来; 《 莫把情云遮慧眼 》 由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化用而来; 《 怎一个 “ 情 ” 字了得 》 由 “ 怎一个 ‘ 愁 ’ 字了得 ” 化用而来。如此化用,妙趣横生,不同凡响。不可否认,文质兼美的名句,富含哲理,意蕴丰厚,文采耀 “ 眼 ” 。 3 .利用范文,以生 “ 眼 ” 顺 范文 , 顾名思义是指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榜样的文章 。范文的题目要么生动、形象,要么简洁、醒目,要么别致、优美,一旦利用得好,运用得当,不仅能体现考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而且能显示考生利用范文的熟练能力。如 《 吊屈原赋 》《 孔明挥泪斩马谡 》《 独上高楼 》《 新南华经 》《 孔雀东南飞 》《 夸父追日 》 等。可以说,优秀作文中不乏此类题目,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好生顺 “ 眼 ” 。 4 .善用标点,以拨 “ 眼 ” 亮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书面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别人的语言。聪明的同学就善于利用标点符号来拟题。如 《 用 “ 心 ” 品味 》 ,题目在 “ 心 ” 字加上双引号,一语双关,意蕴深远; 《 也谈 “ 精神胜利法 ” 》 ,题目在 “ 精神胜利法 ” 上加上双引号,特意强调,昭示意义; 《 感性 · 理性 · 生活 》《 哀痛者 · 幸福者 》 和 《 二胡 · 江南 》 等,题目在每个词语之间加上间隔号,分清结构,标明关系。此类题目,充分利用标点符号的语法功能,使用灵活,作用明显,简洁醒目, “ 眼 ” 前一亮。 5 .化用歌词,令人 “ 眼 ” 馋 众所周知 ,生活不能没有歌声,美妙动听的歌声令人陶醉,荡气回肠。经典歌曲的歌词本身便是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值得品味、鉴赏。一些同学直接套用歌曲名称或巧妙化用歌词来拟题,如 《 天地有正气 》《 阳光总在风雨后 》《 “ 爱 ” 在心口难开 》《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好大一棵树 》 和 《 掀起你的盖头来 》 等,看到这些耳熟能详的题目,好像歌声响起,心驰神往,情不自禁,令人 “ 眼 ” 馋。 6 .借用文言,以开 “ 眼 ” 界 我们反对在写作时使用文白夹杂的语言 ,不主张在写作时使用文言特殊的句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一些同学大胆而又冒险地使用文言文及其特殊句式来作文,确实也出现了像满分作文 《 赤兔之死 》 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当然,单就题目的拟定来说,借用文言句式已经成为高考作文拟题时必不可少的一种常见方法,这是不争的事实。 (1) 借用文言表达习惯来拟题 。如 《 岂可弃我 》《 诚信归去来 》《 所欲有甚于生者 》《 勿以好恶论断之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等类题目,简明别致,富有神采。 (2) 借用文言特殊句式来拟题。如 《 归来吧,理性的光辉 》《 “ 真我 ” 何在? 》《 忙兮忙兮奈若何 》《 美哉,我大好河山 》 等题目,新颖醒目,重点突出。 简言之,同学们只有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特征,准确运用,拟出来的题目才会中心明确,特色鲜明,大开 “ 眼 ” 界。 二、开头造亮点 ———————————————————————————————— 古人作文 ,有 “ 凤头 ” 之说,明朝人谢榛在 《 四溟诗话 》 中说 “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 ,强调了开头的重要。我们以演讲稿的写法为例: 1 . 引入热点 热点毫无疑问能够引起大家关注 , 快速抓住读者注意力 。每个人都想去了解的热点话题,最能抓住大家听讲的兴趣。如全国卷 Ⅰ 某考生的开头: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 《 尊重劳动,才有美好未来 》 。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未来仿佛一部手机在手,绝大部分生活中的人工劳动都可以轻松地由智能替代,比如,洗衣做饭、卫生保洁都可以由编程机器人替代,甚至,连妈妈叫我遛个狗,都可以让我家的机器人代劳。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能几十、上百倍地提高人工生产力,标准化地操作,质量也大为改观,工作效率和本领效果更是惊人。 AlphaGo 先后击败韩国围棋国手李世石和中国围棋天才柯洁;无人机、无人汽车的先后投产等,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和生活节奏。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因为过度依赖科技而变懒了?是不是以为科技能替代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劳动事项? 2 . 制造反差 人的大脑会对一成不变的信息麻木 ,而对反差、变化的信息比较敏感。所以开头要抓住注意力,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制造反差。激起听众对演讲内容的思考兴趣。如下面的开头: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渺小的诗人,历史的尘埃拭去了他的姓名,却盖不住他不朽的诗句: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 多少年来,多少中华儿女就如这位诗人所写得一般,耕地,织衣。在漫漫的长夜里,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愿无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渺小而不朽的涟漪。 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忘却了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去劳动;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了人工智能来替我们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被困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名为懒散的孤岛上;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居然要依赖别人的劳动,自己畏缩在生活的角落里,并且嘲笑着光荣的劳动者。今天我在这里的讲演,就要说说自己的心声。 (2019 · 全国卷 Ⅰ《 渺小与不朽 》) 3 .讲述故事 故事能激发听众的好奇心 , 调动起听众的想象力 。演讲者用形象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内容生动、情节起伏的精短故事,使听众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命运产生兴趣,进而迅速进入演讲者演讲的主题框架中。如下面的开头段: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站在这个小小的演讲台上,我能感受到你们专注而好奇的眼神,也许大家都在猜测我今天为你们带来的演讲内容吧。是大国情怀爱国责任担当还是英雄精神?是大科技时代还是文化自信?在亮底我的演讲题目之前,请允许我引用一对父子的对话。父亲对儿子说: “ 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这很好,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可以说这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就是劳动大学。 ” 这是我们毛泽东主席曾经对他儿子毛岸英说过的一段话。 (2019 · 全国卷 Ⅰ《 热爱劳动,大美必言 》) 4 .巧设悬念 开头设置悬念 ,提出一些新颖、不常见的问题,让听众思考。听众对于一些超出自己想象之外的问题、事件,都有特别强烈的探求欲望,这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活思维,进而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情绪冲动。如下面的开头段: “ 号外,号外,林立在汶川的妹妹来信了,里面还有一沓照片呢! ” 静谧的中午就这样被打破了。宁静的嗓门天生尖锐,加上她刻意捏起了嗓子,又运足底气,就格外具有震撼力。几个小子,加上几个 “ 野丫头 ” 早已按捺不住,一群 “ 疯子 ” 冲出来就想抢信。就连几个睡觉特别香的家伙也睡眼蒙 眬 地喊: “ 什么事?什么事?这么刺激! ” 5 . 诙谐幽默 诙谐幽默的开头往往亦庄亦谐 ,轻松自然,活泼灵动,既语带双关,又不失机智。这种开头不仅能较好地彰显出演讲者的智慧和才华,增强语言的美感,而且能使听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如下面的开头段: 自习课,班主任没来。嘿!您瞅瞅,说笑逗唱,百家争鸣。男低音、女高音此起彼伏,港台明星被侃得云天雾地。想学习的感叹道: “ 说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小事、趣事、无用事,事事关心。 ” 同桌的他,眼珠转了几圈,没有发现 “ 敌情 ” 。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包上语文书皮,压在物理书下,用手捂住边缘,眼睛又迅速地扫了一周。说时迟,那时快,这一系列动作都是眨眼工夫完成的。同时,他又叮嘱了我一句 “ 帮我看着点儿 ” ,就开始 “ 两耳不闻班里事,一心只攻课外书 ” 。 过了一会儿,窗下的 “ 哨兵 ” 忽然发出了 “ 特级警报 ” : “ 鬼子进村了,同学们快隐蔽! ” 一阵桌椅的碰撞声之后,一切都像静止了似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三、结尾爆亮点 ———————————————————————————————— 精彩的结尾 ,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文章结构完整清楚,首尾呼应,以求更好地表达主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 .水到渠成,自然收束 不论是哪种文体的文章 ,主要内容写完后都应该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是刻意去设计有哲理性、象征性的语句作为文章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我们称作自然收束式结尾。使用自然收束式结尾,不仅可以避免文章的结尾出现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还可以使文章显得简洁明快、朴素无华。但是,自然收束式结尾讲究自然并不是就意味着结尾可以随心所欲,马虎草率。相反,其必须顺着文章的行文思路与结构安排自然结束全局。如 2019 · 浙江卷作文某考生的结尾: 读者的呼声与要求无论承载着压力或是动力,我们都应将其化为心中怀着的感激、存着的期许,以其写出自我色彩,崭露笔下风云。 翻山越岭,他们就会听到你的事。 这个结尾小巧灵动 , 自然收束 , 水到渠成 。 2 .前后呼应,首尾一贯 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这种结尾的方式,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为了扣题、照应和结构严谨的需要。如 2019 · 全国卷 Ⅲ 一篇题为 《 目送 》 的结尾: 老师们知道的,是分别时,他们对学生们那一场爱的目送。 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分别后,他们也正在或终将成为学生们心中一道爱的风景,随着时光永恒。 今天,因着图中这一场爱的目送,也让我想对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说一句: “ 请让我再看看书,也请让我再看看您! ” 这个结尾巧妙地引用了题目中的原话,照应了开头,强调了主题,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3 .名言警句,谆谆告诫 名言警句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 、 含义深刻动人 、 富有教育意义的话 ,有的还很有文采,用来结尾,谆谆告诫,既让读者信服,又让阅卷者青睐。如 2019 · 全国卷 Ⅰ 一篇题为 《 人生在勤,不劳何获 》 的结尾: 在未来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起 《 平凡的世界 》 里那些在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想起那句: “ 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地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要,而是体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 同学们,人生在勤,不劳何获? 这段文字巧妙地引用了 《 平凡的世界 》 中的那句话,告诫我们劳动的意义,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4 .巧用修辞,文采斐然 巧用修辞手法 ,特别是排比、比喻、顶真、对偶、引用等结尾,会使文章文采飞扬,如明媚的春光,令阅卷者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例如: 让我跨越时代的鸿沟,紧紧握住你的手。这是执着 “ 金不换 ” 之笔的手,温暖如春,我能感受到 “ 民族魂 ” 中奔涌的血流, “ 血沃中原肥劲草 ” 。就是这双手,在晦暗如磐的长夜里,投出一把把如闪电般的匕首,刺破浓黑的天幕,让我们看到日出东方。我不怕你,周树人!我热爱你,鲁迅! 在这篇作文的结尾,考生饱蘸浓情,以比喻、引用、呼告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巧妙地照应题目,彰显了自己的斐然文采。 5 .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这种方式即在结尾处总结全文的基本内容 ,用简要的几句话对内容进行合拢、收束;或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点明题旨,通常称作卒章显志 ( 收笔归旨、画龙点睛 ) 。这种常见方法总结了全文,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适用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例如: 怆然的灾难,古来有之。然而历史由古而今谁可曾见过这般振奋人心、撼天动地的团结? 《 史记 》 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在今天,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何愁家不安,何愁国不兴? 青山一道,我们同历风雨,团聚一处。而将五洲四海的人们集汇在一起的纽带,也许,是这样的期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个结尾以 “ 横渠四句 ” 结尾,引用贤哲名言以表达自己的志向,既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又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四、文化底蕴露亮点 ———————————————————————————— 所谓有文化底蕴 ,也就是说,要通过你的文章,把你在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成果反映出来。一篇有文化底蕴的作文,肯定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获得高分。 1 .善引名言或历史故事 考生可在作文中 ,根据作文主旨,按照一定的线索或顺序,选取较多的较集中的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情,以此显示作者丰厚的文化积淀。这里的 “ 积淀 ” ,是指考生将长期的大量的阅读、思考所积累的素材内化为自己的智慧的一部分,在写作时自然地涌出,贴切地组合。 2 .新解历史故事、人物或经典著作 考生可在作文中 ,运用文化的眼光,对事物做详细、周密的观察与评判,或者对相应的人和事发表与传统看法一致却又包含个人认识的见解,或者对相应的人和事发表与传统看法不一致的个人的独特见解。也就是说,对经典著作、传统事物等做出一种比较理性的审视,得出与时俱进的个人的独特见解。 3 .巧借故事新编 考生可在作文中 ,运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生活,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表达作者的爱与憎、褒与贬,也就是要表达考生自己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独特见解。这一点与上一点不同:上一点侧重在对 “ 历史故事、人物或经典著作 ” 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就事论事;这一点是对 “ 社会现实生活 ” 表达自己的观点,只不过是用传统的历史的文化观点来审视 “ 社会现实生活 ” ,褒扬好人好事,鞭挞恶人恶事。因此,考生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运用理性去评判,借以使人警醒。这类作文更多的是带有批判性。 4 .巧选句式,善用修辞 考生可在作文中 ,注意句式的变化,注意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的灵活搭配,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一种特殊的美。同时,还要善于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会使山上的石头唱歌,山下的流水动情;会使花草倾诉心中的秘密,枯枝败叶讲述生命的真谛;它可以百川汇海,激情澎湃;也可以轻风拂琴,嘤嘤成韵。注意,不同的修辞格有不同的作用。如写人状物,多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和夸张,析事论理则多用排比、设问和反问。巧选句式,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会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和文化内涵。 5 .妙语连珠,凸显睿智哲理 考生在作文中 ,语言文句要做到 “ 有意蕴 ” 。也就是要做到语句内涵丰富、深刻,且言近旨远,意味深长,富于暗示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即 “ 意不浅露 ”“ 言有尽而意无穷 ” 。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要写哲理句。哲理句,内涵丰厚,点题明旨,精辟蕴藉,启发人们深入思考,令人遐思迩想,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怎样写哲理句呢?或者说怎样使文章具有哲理意蕴呢?其基本方法就是,以辩证法态度和人文精神,通过写景状物、写人叙事,哪怕是平平淡淡的事情、普普通通的人物、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来反映考生对事物的某种态度、体验和情感。 五、个性色彩增亮点 ———————————————————————————— 从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看 , 特别重视有个性特色的作文 。什么叫有 “ 个性特色 ” ?在发展等级中明确了四个大项 12 条细则。总的来说就是:思想的深刻透彻,表达的生动形象,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语言有意蕴有文采,构思巧材料新,富于联想想象等。 1 .情感求实 写作是生活的反映 ,是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我们要写最熟悉的东西,要写那些打动过我们心灵的东西。心灵,只有经历过颠簸与震荡才能成熟;文章只有渗透着泪与笑才会获得真的生命。如下面的文段: 那时我们挂在嘴边的 “ 理想 ” ,是你们今天口中的 “ 诗和远方 ” ,既然成了远方,便是遥不可及吧。那时的我们豪情万丈,摩拳擦掌,被教导着,谨记着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 ,今天的你们记住的却是 “ 拼爹 ”“ 富二代 ” ,流行的是 “ 佛系 ”“ 巨婴 ” ,习惯转发 “ 锦鲤 ” 祈求好运,或是指望科技进步,一切交给人工智能。 说出这些流行字眼,我忐忑不安,心惊胆战。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不再相信自己的双手?我多怕,怕你们已经浸淫其中,并且相信这便是生存之道,便是你们的真理和信仰。 (2019 · 全国卷 Ⅰ 作文 《 少年,到远方去 》) 这段文字将两代人实现 “ 理想 ” 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对比,情感真挚,真实地表现了作者对当今少年忘记 “ 劳动 ”“ 不思勤勉 ” 的忧心。 2 .立意求新 森林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大海上没有两朵毫厘不差的浪花,人海中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个性化作文,重在思维的独特个性。个性思维,体现在立意新颖,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更不是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譬如考场佳作 《 你最珍贵 》 提出了让我们生出几分惊讶的观点: “ 贫穷才是最珍贵的。 ” 透过 “ 你,贫穷的土地铸造了我坚强的性格 ”“ 我不会因承受不了学习的重压而中途逃学 ”“ 我不会因生活的艰苦而在父母面前诉苦 ” 等句子,我们触摸到了作者心灵深处最珍贵的世界。 3 .文体求变 现在高考对作文的文体要求比较宽松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个性化作文的发展。传统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类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和作文个性的发展要求。童话、寓言、散文诗,杂文、诗歌、短篇小说,甚至文言文、就诊报告等都登上了大雅之堂,给学生张扬作文的个性提供了日益广阔的舞台。这是考生之幸,也是作文个性化之幸! 4 .语言求活 生动活泼的语言会让作文穿上一件美丽的旗袍 ,是思维、情感、自我流露的外在载体。这种语言,首先它是生活的,平易自然,如行云流水,飘然无序,舒卷自如。其次它是新鲜的,方言、流行语、外来词,或典雅,或俚俗,都可口、可耳、可心,它还是美丽的,不脏,不乱,不恶,不涩,不伪,不空。 判定作文是否 “ 有个性色彩 ” ,有如下原则: “ 有个性色彩 ” ,不苛求作文全方位的优秀,而是强调它能侧重某一方面的突出,或语言个性化,或结构个性化,或技巧个性化,或立意个性化,等等; “ 个性色彩 ” ,不等同于作家的 “ 风格 ” ,即测量作文 “ 个性 ” 的标准不应当过高;文体观念差、语言不规范、结构随意性大、主旨混乱等现象,不能认定为 “ 有个性色彩 ” 。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都会为我们每一个人出一份答卷,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这个时代的答卷人。作为时代新人,我们也要面对新时代这个 “ 出卷人 ” 为我们命制的答卷。这份答卷既有如何规划我们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题,也有如何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来调整我们步伐的社会实践题,还有如何树立远大理想、无愧历史担当的深入分析题。 你正在思考哪类的题?你准备如何答这类题?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作文 。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方便人们生活而准备的 “ 神器 ” 不断涌现:不想洗衣便有了洗衣机,不想扫地便有了扫地器,不想上街购物便有了电子商务 …… 有人已经开始畅想人工智能时代人们的幸福生活了。幸福生活哪里来?习近平主席强调: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 (1) 小米总裁雷军提出 “ 飞猪理论 ” ,他说: “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 马云却提出异议: “ 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还是猪。 ” (2) 摩西奶奶在 《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 中说: “ 我有我的路,你有你的路,至于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是不存在的。 ” (3) 一位网络达人这样说: “ 万事有依理而为、随心而为、顺势而为、勉力而为,更有反其道而行之、冒天下之大不韪。成功皆在于一。 ” 在提倡 “ 大众创业 ” 的今天 , 正是青年创业者大显身手之时 , 但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创业路 , 许多人又心生犹豫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给那些准备创业的青年,表明对如何选择创业之路的观点和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 “ 现在在班里的位置,就决定着将来在社会上的位置 …… ” 在今年央视春晚上,小品 《 占位子 》 ,讲述了各路家长使出浑身解数抢占教室 “ C 位 ” 的故事,引发众人热议。 C 是英文 “ center ” 的缩写,意为中央、正中心。 “ C 位 ” 指中间位置、重要位置或核心位置的意思。 面对 C 位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 近一段时间,北京、太原等地先后举办了以 “ 记忆的时光 ” 为主题的改革开放实物展,展品中有许多承载着家庭或个人记忆与故事的老物件。据主办方讲,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每一名参观者置身于鲜活的实物中,感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时光的变迁,认识到变化的痕迹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在这四十年里,有许多人,为了外面精彩的世界,离开家庭去打拼、去奋斗。他们开阔了眼界,改写了人生,也改变了国家的发展轨迹。一位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时光就是一个博物馆,你过得丰盈,时光博物馆就丰盈;你不断成长,时光博物馆就能成长。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阅历,写出你自己的时光故事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 钱钟书 《 围城 》 中有这样一段话: “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