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尚义一中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栏内填写自己的班级、姓
名、考场、准考证号,并用 2B 铅笔将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II 卷内容须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空格或区域内。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共 69 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东西方文明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如东方文明有维护封建等级、重人伦、君主
专制、重人治而轻法治的特点,而西方文明推崇商业冒险精神,崇尚个人英雄主
义,重科学民主共和与法制等。不过,这种差异最主要体现在东西方思维方式上。
东方的思维方式体现为整体思维、循环思维、模糊思维和直觉体悟思维,而西方
则是分析思维、直线思维、明晰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思维方式尽管不同,但也
有融合,作为具有中国文化物态特征的建筑文化就能体现这一点。正是这种融合
才产生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如清代圆明园的西洋楼、开平雕楼,民国时期的
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其实,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相通
之处。如西方三权分立思想与中国古代五行说中的相生相克思想有着相似之处,
老子思想中的“大道废,有仁义”的悖论与西方康德哲学中的“二律背反”有着
某种一致性,西方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进位法在中国古代《周易》中早有体现,中
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与西方印象派绘画的透视技法也有着某种一致性。
东西方文明尽管存在差异,但都强调追求自由、平等、正义,真、善、美。所
以从大文化角度看,无论哪种文明,它们的最高境界都是相通的。因此,东西方
文明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一
定要克服泱泱大国的“汉唐文化心态”,以科学的态度扬弃百家,为我所用。
人类需要超越意识形态的竞争,促进文明之间的对话、合作,最终实现融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具有东方色彩的“黄色文明”和具有西方色彩的“蓝色文
明”不应该是相互竞争的关系,而应在相互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融合,
- 2 -
从而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升,生成一种新型的、为全球共享的“绿
色文明”。
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多种文明的交汇、互补以至融合。在多元文化异彩
纷呈的当今世界,东方国家至今尚未形成自己的强势文化,更多地受到欧美文化
的冲击,面临着借鉴与整合异质文化的问题,吸收东西方百家文化之长才是最好
选择。单方面强调自己的,必然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但单方面强调外来的,也
是不可取的。失去民族性的东西就会浮游无根,产生精神错位,形成思想文化上
的空白;完全采用外来的东西也会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头重脚轻。今天,世界已
进入大文化时代,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共性和普世性,并把文化的共性贡献给人类,
贡献给未来,才是东西方文明的出路。
(摘编自陈奉林、卢静《探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新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东西方文明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同,如东方重人伦重人
治,西方重民主共和。
B.清代、民国时期出现的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表明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差
异但也有相通之处。
C.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需要东西方融合“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
共建共享“绿色文明”。
D.东西方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表现,应在超越意识形态竞争的前提下,通过
促进对话合作实现融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一开篇即指出了东西方文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和相通之处。
B.文章论证层层深入,末段再进一层,指出东西方文明在世界大文化时代的出路。
C.文章中事实论据典型、充分,涉及建筑、政治、哲学、数学、绘画等诸多领域。
D.文章辩证说理,既指出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分析了二者的相通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东西方文明之间能够沟通与交流,是因为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在最高境界上是
相通的。
B.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应抛弃“汉唐文化心态”,敞开胸怀,科学吸收东西方百
家文化之长。
C.面对当今世界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东方国家要做到既强调自己的,也强调外
来的。
D.东西方文明个性与共性并存,我们应当淡化个性,贡献共性促融合,以构建新
型人类文明。
- 3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态势如何?先来看一组数据。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
调查结果显示,2018 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
综合阅读率为 80.8%,较 2017 年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 76.2%,
较 2017 年上升了 3.2 个百分点。从中不难发现,2018 年我国数字阅读保持了快速
发展的势头。
有人说,阅读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数字阅读的蓬勃发展为更多人迈
过这道门槛提供了机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数字阅读的发展,
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推动了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
代的新型阅读方式,从应运而生到蓬勃发展、蔚然成风,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
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
(摘编自《读屏时代,如何享受阅读之美》)
材料二:
“4 个小时从上海到北京,1 秒钟信息可以传到世界各地,在生活工作节奏如
此快速的前提下,碎片时间造成的快阅读是时代的必然。就像文言文变成白话文,
繁体字变成简体字一样,悲观地看,好像是文化的流失或遗失,但简化的背后是
信息的高度浓缩及高效传播。”畅销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作者陈磊的话,引
起了大家的思考。
对做知识公众号的陈磊来说,阅读的动机起初异常简单粗暴——了解自己所不
知道的东西。碎片化时代,读者没时间去看长篇大论,倒逼公众号创作者尽可能
缩短信息的深度、高度,以便让读者在 5 分钟内尽可能地了解一些复杂的道理或
者是现象,但他警告说:“5 分钟读完一篇介绍经济形势的文章,你得到的是一种
非常虚假的满足感,真正的学习绝对不可能在 5 或者 10 分钟之内完成。”
(摘编自《碎片化阅读时代:我阅读,我存在》)
材料三:
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
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阅读学习、文化娱乐,一方面却没有时间
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这个时代,一切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人们欢迎。
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和想要的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
没少花,但收获寥寥。在以“快”为常态的当下,每个人对碎片化阅读都不陌生。
极短时间里,鸡汤式短文、吸引眼球的资讯、书或影视剧的梗概都被迅速扫进眼
底。我们以为自己得到了知识和信息,但静下心来思考梳理时,却发现一无所获,
- 4 -
那些支离破碎的所谓“精华”,往往是“残羹剩饭”,没有一点营养。那些海量
资讯,在短时间冲击眼球后,对我们的判断、行动、决策并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
帮助,反而容易让人形成“惰性”习惯,即完全不动脑,甚至连注意力都很难集
中。如果说经典阅读是吃大餐并消化的过程,碎片化阅读就相当于吃别人嚼过的
馍,或仅用几片维生素代替正餐,省事舒坦却对自身成长百害无益。
(摘编自《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数字阅读是全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阅读体验
和精神文化生活。
B.快阅读是当今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的时代产物,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
地获得一些知识。
C.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盛行,体现了这个时代,一切能够“速成”的办法就
格外受人们欢迎的现实。
D.碎片化阅读让人们在极短时间里,阅读鸡汤式短文或吸引眼球的资讯,从而得
到了知识和信息。
5.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数字阅读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其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推动
了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
B.知识公众号具有信息高度浓缩及高效传播的特点,但是真正的学习绝对不可能
靠这种知识公众号。
C.短视频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此类节目迎合了人们少花时间进行阅读学习、
文化娱乐的愿望。
D.经典阅读与碎片化阅读相比,虽然阅读时间较长,但对我们的判断、行动、决
策有实质性帮助,对自身成长大有裨益。
6.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看戏
侯发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 1951 年的秋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老乡,所以我清楚事情的来
龙去脉,绝对没有添油加醋的成分。
听说郑州有唱大戏的,三个孩子嚷嚷着要去看戏。小玉不到 7 岁,小香 5 岁,
嘉康 3 岁。看着这三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老张愁死了,甚至后悔把他们从西安的
- 5 -
幼儿所接回来。
老张重重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孩子们,咱这里到郑州七八十里,远着呢,
咋去?”嘉康扬着脸,天真地说:“姥爷,咱坐妈妈的汽车去。”
小玉嘟囔道:“咱妈把汽车卖了。”说到这里,小玉的小嘴撅得能拴头驴。
小香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姥爷,咱坐火车去。”
那时,巩县有到郑州的火车,基本上都是货车,老百姓去外地,没钱坐客车,
都是扒火车。铁路就从家门口过,每次路过的火车的车厢上,全都坐满了人,好
像车厢是个磁铁,把他们牢牢地吸在上面。有一次,小玉问姥爷:“姥爷,火车跑
来跑去,都去哪里啊?”老张说:“往东到郑州,往西到洛阳。”“姥爷,哪里是东
啊?”“日头出来的地方就是东。落山的地方就是西。”
现在听说小香要扒火车出门,老张说:“就你们小屁孩?甭想。”
那一年老张的娘病了,老张到郑州买药,结果,车到许昌才停。几天后等老张
把药拿回来,娘已经死了。邻居老周哥,从郑州回来,车到巩县不停,跳车时,
一条大腿给摔断了,因没钱医治至今还瘸着。
忽然,小香“哇”地一声哭了。
老张忙拉过小香:“小香,好好的,哭啥呢?不看戏就不看戏呗?有恁委屈?”
小香止住哭泣,说:“姥爷,我,我想回家。”
老张没好气地说:“你妈把房子都卖了,哪还有家?”闺女真憨,好不容易在
西安买了一套房子,却把房子卖了。
小香不知道姥爷为什么生气了,哼唧道:“姥爷,我,我想妈妈。”
小香这一说不当紧,嘉康的嘴一咧:“姥爷, 我也想妈。”说罢,咧着小嘴哭
起来。几乎是同时,小香和小玉也哭起来。
一时间,老张束手无策。说实话,他也想闺女。可是,闺女在哪里,他也不知
道。不过,道听途说了不少消息,今天这个说在新乡,明天那个说在广州,还有
的说在武汉。你说说,一个女娃,三十岁不到,出去疯啥呢?就你中,就你能?
看着三个孩子一个个哭得跟没娘孩子似的,老张眼角的泪也止不住流起来。
老张这么一哭,三个孩子倒吸溜着鼻子,不哭了。
小玉到底年龄大一些,说:“姥爷, 俺不想妈了,俺也不去郑州看戏了。”
小香说:“姥爷,您不哭,俺不坐火车了。”说罢,小香哭得更厉害了。
第二天早上,老张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三个孩子不见了!他回过神来,才明白
他们离家出走了。老张急忙起来寻找,先是在村里,后来到县城……那时候,没
有交通工具,没有通讯工具,可以想象寻人的艰难。老张用脚步丈量着巩县的每
一寸土地,见人就打听,遇到水井就趴在井口看……
就在老张在巩县疯一般找三个孩子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郑州的街头。头天晚
- 6 -
上老张扯起呼噜后,三个孩子就溜出了家门。他们不敢扒火车,害怕迷路,顺着
铁路走。小香说:“姐,到郑州能找到妈妈吗?”小玉说:“只要有唱戏的,找不
到,也能打听到。”
天黑漆漆的,路边的秋虫此起彼伏,还有不知名的夜鸟,冷不丁地怪叫一声,
小香带着哭腔说道:“姐,我害怕。”嘉康“哇”地一声哭起来。小玉也害怕,但
谁让她是姐姐呢,她说:“不怕,小香,咱唱吧。”
“中。”小香哽咽道。
嘉康记不住词,跟着两个姐姐也哼起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
男,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妈妈在家的时候,三个孩子经常听她唱这一段。
这一走,就是一个晚上。他们的鞋子已经全都磨烂了,脚趾头都从里面露出来。
脸上花花搭搭的,是汗水、泪水和尘土的混合物。小玉背着嘉康,小香搀扶着小
玉,一步一趔趄。好心人还是多。以为他们是叫花子,有的给块馍,有的给碗水……
在路人的指点下,他们来到了演出的地方。幸好,小孩子是免票的。他们挤过
人群,站在观众席的最前边。台上演出的是豫剧《花木兰》:“为从军比古人我好
说好讲,为从军设妙计女扮男装,为从军与爹爹俺比剑较量,胆量好,武艺强,
喜坏了高堂,他二老因此上才把心来放……”
三个孩子看傻了,高兴得跟着现场观众一起拍巴掌。
掌声未息,唱花木兰的演员快步走下台,上前抱住了三个孩子,一下子泪眼婆
娑——那是他们的妈妈,常香玉。
后来的新闻是这样报道的:1951 年 8 月,常香玉把房子和汽车都卖了,把孩
子送到托儿所,然后带领剧社人员从西安出发,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
广州、长沙 6 个城市进行了半年的巡回义演,演出 170 多场,义演捐款达到 15.2
亿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 4000 多万元人民币)。常香玉和香玉剧社终于实现了为
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的愿望,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
驾驶着“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朝鲜上空穿云破雾,同美军搏击,打击侵略者。
(选自《小说月刊》2019 年第 4 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头,交代“我”和主人公的关系等,以新闻
报道内容结尾,赋予这篇小说很强的纪实性。
B.“老百姓去外地,没钱坐客车,都是扒火车”这个细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同时也委婉批评了他们觉悟低、爱占小便宜。
C.小说中小玉问姥爷火车去哪里的这一情节,看似闲笔,实际不闲,是为后文写
三个孩子沿着铁路去郑州找妈妈做了铺垫和伏笔。
- 7 -
D.提到女儿卖房,老张“没好气”,不知女儿在哪,埋怨女儿“就你中?就你能?”
体现出老张觉悟不如女儿高。
8.老张对女儿的情感有哪些?请简要分析。(4 分)
9.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
不出,以草树写之。”这种手法在小说中也多见运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甲)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
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
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
《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
“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
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
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
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七。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
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
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
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选自《新唐
书·王勃传》
(乙)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
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
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
奏流水以何惭?——选自《滕王阁序》
10、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
极欢罢。
B、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
极欢罢。
C、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
/极欢罢。
D、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
- 8 -
极欢/罢。
11、对上述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毛遂
自荐,刘祥道读了信以后,就上表朝廷,推荐王勃这个年轻的人才。
B、当时,皇子们之间经常玩斗鸡游戏,王勃替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鸡的檄文,
高宗皇帝听说以后,非常生气,说这么下去势必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就把王
勃作为替罪羊,轰出了王府。
C、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跑到王勃家里藏起来,王勃缺乏处世经验,就收留
下来。过了些日子,又怕事情暴露受到牵连,情急之下,王勃就下手杀了这个官
奴。
D、《新唐书·王勃传》所记载的“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指的就是《滕王
阁序里》说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这句话的意思,“喜
托龙门”表明王勃会坠海而死。
1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腹稿,指内心酝酿成熟以供表达的诗文构想。腹稿”的典故,源出自王勃写作
的故事。后来,人们就把预先想好而没有写出来的文稿称为“腹”。
B、冠,帽子,指代成年。古时人 20 岁左右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二十左右年纪的男
子或女子。
C、簪笏:冠簪和手板。古代笏以书事,笏笔以备书。臣僚奏事。执笏簪笔即谓簪
笏。比喻官员或官职。
D、《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唐朝颜师古释注。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
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 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 年),
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共 230 年的史事。
13、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
不易一字。
(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虞美人
秦观①
碧桃②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 9 -
[注]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②碧桃,又名
千叶桃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
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诗人以动衬静,写出了
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跟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和无奈之情。
D.本诗为一首咏物诗,仕途不顺的诗人以碧桃自喻,从中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
不遇的身世之感。
15.“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
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7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唯有把握
当下和未来的句子是“ , ”。
(2) 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写其孤独处境的名句是:
“ , ”。
(3) 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
的特征,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4)庄周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第Ⅱ卷 表达题(共 81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每题 3 分,共 21 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悬挂。
- 10 -
B.志.怪者也 志:记载。
C.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D.而莫之夭阏..者 夭阏:停留。
19.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
A.孟学士之词宗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储(zhǔ)粟 轻飏(yáng) 流憩(qì) 舸(kē)舰迷津
B.熟稔(rěn) 盘桓(huán) 懿(yì)范 云销雨霁(jì)
C.帝阍(hūn) 叨(dāo)陪 坳(āo)堂 决(xuè)起而飞
D.逋(bǔ)慢 榆枋(fáng) 洗(xiǎn)马 终鲜(xiān)兄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3 题。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在写诗作词时讲究锤炼字词,
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的字,便成为所谓的“诗眼”“词眼”。古代诗人词家
( ) 王 安 石 在 写 “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 这 句 诗 时 , 曾 经 换 过
“到”“过”“入”“满”,都不合意,最后才选定“绿”字。一个“绿”字把
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清风草香,________。张
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写了三物四景,“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
态。词少意丰,一语三折,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宋祁在“红杏枝头春意
闹”中,以拟人手法妙用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
大好春光描绘得________。
借用妙词来表达绝佳的意境,是写作的至高要求。即便是________的才子,
也非常重视对词语的锤炼;但倘若一味________,忽略字词和意境的巧妙融合,
也会使文章呆板僵化,索然无味。让我们在写作中,弘扬和学习前人这种锤炼语
言的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是如何进行锤词炼字的呢?
B.进行锤词炼字有什么意义呢?
C.不仅阅读时字字推敲,而且在写作时更是字斟句酌。
D.不仅在写作时字斟句酌,而且阅读时更是字字推敲。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回肠荡气 生机盎然 汗牛充栋 吹毛求疵
- 11 -
B.沁人肺腑 生机盎然 学富五车 咬文嚼字
C.沁人肺腑 活灵活现 汗牛充栋 吹毛求疵
D.回肠荡气 活灵活现 学富五车 咬文嚼字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我们在写作中,要弘扬和学习前人这种锤炼语言的精神,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语
言表达能力。
B.我们在写作中,要学习和弘扬前人这种锤炼语言的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语
言表达能力。
C.我们在写作中,要弘扬和学习前人这种锤炼语言的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
言表达能力。
D.我们在写作中,要学习和弘扬前人这种锤炼语言的精神,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
言表达能力。
四、写作(60 分)
24. 美无处不在,请以“最美不过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细致描写,真情为文,不得抄袭。
附试题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 项,“由于思维方式的差
异,东西方文明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同”强加因果,原文第 1 段中的“这种差异
- 12 -
最主要体现在东西方思维方式上”,表明“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东西方文明差
异”的表现,而非原因。B 项,“表明了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曲解文意,
从原文第 1 段“思维方式尽管不同,但也有融合,作为具有中国文化物态特征的
建筑文化就能体现这一点。正是这种融合才产生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来看,
“中西合璧的建筑”表明的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融合。C 项,“共建共享‘绿色文
明’”曲解文意,由原文第 3 段中的“从而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升,
生成一种新型的、为全球共享的‘绿色文明’”可知,“绿色文明”是“人类社
会的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升”的结果,而不是条件。
2.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 项,“文章一开
篇即指出了东西方文明……相通之处”分析错误,文章开篇指出了东西方文明的
不同,然后引出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和相通之处。第二段才谈到了东西方文
明的相通之处。
3.D【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D 项,“东西方文明个
性与共性并存,应当淡化个性,贡献共性促融合”错,属于主观臆断,从原文第 4
段“单方面强调自己的,必然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但单方面强调外来的,也是
不可取的。失去民族性的东西就会浮游无根,产生精神错位,形成思想文化上的
空白;完全采用外来的东西也会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头重脚轻”这里不是说明要
淡化个性的;“今天,世界已进入大文化时代,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共性和普世性,
并把文化的共性贡献给人类,贡献给未来,才是东西方文明的出路”可知,“贡献
共性”不是指贡献文明的共性,而是指“把文化的共性贡献给人类,贡献给未
来”。
4.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D 项,“从
而得到了知识和信息”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我们以为自己得到了知识和信息,
但静下心来思考梳理时,却发现一无所获”,可见并未得到知识和信息。
5.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A 项,“数
字阅读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有人说,阅读是世
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是“有人”的观点,不是文本作者的观点,且“世
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并非“数字阅读”而是“阅读”。
6.①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数字阅读蓬勃发展的情况;②材料二:主要强调了
快阅读是时代的必然;③材料三:侧重分析碎片化阅读的负面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材料内容的能力。材料一依据“当前我国数字
阅读的发展态势如何?……2018 年我国数字阅读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数字
阅读的蓬勃发展为更多人迈过这道门槛提供了机会……提升了……极大丰富
了……”可知,材料一侧重介绍了数字阅读蓬勃发展的态势及作用;材料二依据
“4 个小时从上海到北京,1 秒钟信息可以传到世界各地,在生活工作节奏如此快
速的前提下,碎片时间造成的快阅读是时代的必然”“碎片化时代,读者没时间
去看长篇大论,倒逼公众号创作者尽可能缩短信息的深度、高度,以便让读者在 5
分钟内尽可能地了解一些复杂的道理或者是现象”可知,材料二主要强调了快阅
- 13 -
读是时代的必然;材料三依据“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和
想要的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我们以为自己得到了知
识和信息,但静下心来思考梳理时,却发现一无所获……没有一点营养……并没
有产生什么实质性帮助,反而容易让人形成‘惰性’习惯……”可知,材料三侧
重分析碎片化阅读的负面影响。
7.B【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B 项,“委婉批评了他
们觉悟低、爱占小便宜”是错误的。这一细节描写说明当时百姓生活困难。
8.①对常香玉出去巡演和卖房的不理解和埋怨。②有对闺女卖了房子没地方住的
担心和心疼。③长时间不见女儿,不知道女儿在哪里的想念和牵挂。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把握能力。由原文“老张没好气地说:‘你妈把房
子都卖了,哪还有家?’闺女真憨,好不容易在西安买了一套房子,却把房子卖
了”可知,通过对老张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可以看出老张对常香玉出去巡演
和卖房的不理解和埋怨,同时也有对闺女卖了房子没地方住的担心和心疼。由原
文“说实话,他也想闺女。可是,闺女在哪里,他也不知道。不过,道听途说了
不少消息,今天这个说在新乡,明天那个说在广州,还有的说在武汉。你说说,
一个女娃,三十岁不到,出去疯啥呢?就你中,就你能?看着三个孩子一个个哭
得跟没娘孩子似的,老张眼角的泪也止不住流起来”可知,老张长时间不见女儿,
不知道女儿在哪里的想念和牵挂。
9.①这种手法叫烘托;②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常香玉,但大部分不从正面写,而
是通过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来表现她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③小说中起到烘托作
用的具体有下面几个方面:通过父亲的埋怨烘托她深明大义;通过几个孩子对她
的思念表现她的慈爱;通过她父亲的口吻和补叙新闻的方式表现她的豪情壮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艺术手法的分析的能力。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
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先理解这句话里包含的手法,写山用烟霞,
写春写草树,这是烘托手法,即通过侧面来反映事物。本文主要刻画的人物其实
是常香玉,但最后一段才出现对她事迹的陈述,这一段用新闻报道说出,是侧面
烘托;原文“小香不知道姥爷为什么生气了,哼唧道:‘姥爷,我,我想妈妈’”“小
香这一说不当紧,嘉康的嘴一咧:‘姥爷,我也想妈。’说罢,咧着小嘴哭起来。
几乎是同时,小香和小玉也哭起来”“小香说:‘姐,到郑州能找到妈妈吗?’小
玉说:‘只要有唱戏的,找不到,也能打听到’”,通过孩子们想念她,去找她烘托
她对孩子们的爱;原文“老张没好气地说:‘你妈把房子都卖了,哪还有家?’闺
女真憨,好不容易在西安买了一套房子,却把房子卖了”“你说说,一个女娃,三
十岁不到,出去疯啥呢?就你中,就你能”,可知老张对她的不理解、抱怨,侧面
烘托出她义演募捐,为国出力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10、A 11、D 12、B
13、(1)王勃写文章,开始不会很精细的思考,先磨几升墨水,就酣畅淋漓地饮
酒,拉起被子盖住面躺下睡觉,到了睡醒,拿起笔完成篇章,不更改一个字,
(2)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
- 14 -
万里粮”的英雄气概,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
附文言文译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时就擅长写文章,九岁时得到颜师古作注的《汉书》,
读后便写了《指瑕》一文来指摘其中的错误。麟德初年,刘祥道巡察关内,王勃上书自荐,
刘祥道(极为欣赏)便向朝廷上表,(王勃)在对策中成绩优异。未及成年,便被授予朝散郎,
屡次向朝廷进献颂文。沛王听说了他的名声,便征召他担任自己的署府修撰,评定编次《平
台秘略》一书。书完成后,沛王非常爱惜器重他。当时,诸王都喜爱斗鸡,王勃便开玩笑,
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高宗看到后大怒:“这是想要挑拨诸王们的关系。”把他斥退出
府。王勃被废黜后,客居剑南一带,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叹息不已,怀想诸葛亮的功
业,赋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后来听说虢州多药草,就请求补任虢州参军。因恃才傲物,被
同僚们嫉恨。官奴曹达犯罪,躲在王勃的住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杀掉了曹达。事情后
来被发觉,按律当诛,恰逢遇赦仅免除了官职。勃父福畤,担任雍州司功参军,也因王勃的
原因,被贬交趾县令。王勃前往探视,渡海溺水,惊悸过度,回来后不久死去,终年二十九
岁。
当初(省亲时),王勃取道经过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摆宴席,提前就让其女婿写好
了序文准备在宴席上向宾客们夸耀,于是拿出纸笔一一邀请在座的客人们写序,没人敢当,
到了王勃面前,他爽快应允而没有推辞。都督很生气,起身换衣服去休息,派下属等候了的
文章写好(一句)就向自己报告。报告几次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让人感到惊奇,于是惊讶
地说:“真是一位天才啊!”便请他完整地写成,最后非常高兴地结束宴席。王勃写文章,并非
开始时就进行精心构思深思熟虑,先磨上数升墨,然后酣畅地饮酒,拉过被子盖上脸就睡,
睡醒了,拿过笔一挥而就,一个字也不需要改动,当时的人们都认为王勃是打了“腹稿”。
14.B【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综合赏析能力。B 项,“以动衬静”错,“轻寒细雨情
何限”写花在暮春的轻寒细雨中动人的情态和诗人的惜春的情绪,细雨如烟,轻
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并非“以动衬静”。
15.①美丽。“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②生长在偏僻之地(生长环境恶劣)。
“乱山深处”,一“乱”一“深”,写出碧桃托身非所、处地荒僻。③无人欣赏。“为
谁开”的疑问写出了碧桃不得意的遭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事物形象的能力。“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
一枝如画为谁开”意思是:乱山之中,萦水之畔,可惜一支如画为谁开?“乱山
深处水萦回”,一“乱”一“深”,见其托身非所、处地之荒僻。尽管依然在萦回
盘旋的溪水边开得盈盈如画,“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
的美丽,但没人欣赏没人问,美又何然?也许可以保持那份高洁与矜持,然而总
是遗恨!从而表现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难耐的凄苦心境。
16.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 潦水尽
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7、答案 C 解析 A 项,“闵”通“悯”;B 项,“蓐”通“褥”;D 项,“零丁”通
“伶仃”。
18、答案 D 解析 D 项,“夭阏”,阻塞。
- 15 -
19、答案 B 解析 B 项,“何知”应为“知何”,属宾语前置句,其他均为定语后
置句。
20、答案:B 解析:A.储 chǔ粟,舸 gě舰迷津;C.叨 tāo 陪,坳ào 堂;D.榆枋 fā
ng,终鲜 xiǎn 兄弟。
21、C [注意和后面的内容关联照应。后文主要列举了写作时的炼字的事例,强
调了在写作方面炼字的重要意义。]
22、B [沁人肺腑:吸了清香、新鲜空气或喝了可口的饮料,使人感到非常舒服;
也用来形容美好的诗文、乐曲等极为动人。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
人。生机盎然:充满生气和活力,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活灵活现:形容描述
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汗牛充栋:形容
书籍极多。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
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吹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23、D [原句语病:“弘扬和学习”顺序颠倒,“弘扬……方法”搭配不当,“完
善……表达能力”搭配不当。]
24、略
相关文档
-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2021-06-0714页
-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2021-06-048页
-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410页
- 【物理】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05-3111页
- 【物理】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92021-05-317页
-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分校2020-2022021-05-268页
-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2021-05-2415页
-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2021-05-248页
-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2021-05-2215页
-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二2021-05-1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