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押题精粹试题 36页

  • 978.50 KB
  • 2021-06-07 发布

高考语文押题精粹试题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 - 高考语文押题精粹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谐”就是“说笑话”。它是喜剧的雏形。王国维认为中国戏剧源于巫与优。“优”即以 “谐”为职业。在古代社会中,“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左传》《国语》《史记》诸书 都常提到优的名称。优往往同时是诗人。汉初许多文人都以优起家,东方朔、枚乘、司马相 如都是著例。 谐趣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 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的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 去欣赏。 “谐”最富于社会性。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 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也喜欢“谐”,虽然他们所喜欢的“谐”不尽相同。在一 个集会中,大家正襟危坐,每个人俨然不可侵犯,彼此之间无形中有一层隔阂。但是到了谐 趣发动时,这一层隔阂便涣然冰释,大家在谑浪笑敖中忘形尔我。 尽善尽美的人物不能成为谐的对象,穷凶极恶的人物也不能成为谐的对象。引起谐趣的 大半介乎二者之间,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最常见的是容貌的丑拙。 民俗歌谣中嘲笑麻子、瞎子、聋子、驼子等等残疾人的最多,嘲笑容貌丑陋的风气自古就很 盛行了。品格方面的亏缺也常为笑柄,如一首民歌:“门前歇仔高头马,弗是亲来也是亲;门 前挂仔白席巾,嫡亲娘舅当仔陌头人。”寥寥数语,把中国民族性的大缺点——刻薄势利写得 十分脱皮露骨。除这两种之外,人事的乖讹也是谐的对象,例如:“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 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汉书·刘玄传》)事情出乎常理之外,可恨亦复可笑。 谐都有讥刺的意味,不过讥刺不一定就是谐。例如《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 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这也是讥刺人事的乖讹,不过 作者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就不能算是谐。 从几方面看,谐都具有两面性。第一,就谐笑者对于所嘲弄对象说,谐是恶意的而又不 尽是恶意的,如果尽是恶意,则是直率的讥刺或咒骂。一个人既拿另一个人开玩笑,对于他 就是爱恶参半。恶者恶其丑拙鄙陋,爱者爱其还可以打趣助兴。因为有这一点爱的成分,谐 含有几分警告规劝的意味,可以说,凡是谐都是“谑而不虐”。其次,就谐趣情感本身说,谐 是美感的而也不尽是美感的。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成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 情趣饱和的意象。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 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诫。第三,就谐笑者白己说,他所觉到 的是快感而也不尽是快感。它是快感,因为丑拙鄙陋不仅带来一时乐趣。不过可笑的事物究 竟是丑拙鄙陋乖讹,是人生中一种缺陷,多少不免引起惋措的情绪,所以同时伴有不快感。 (选自朱光潜《诗与谐隐》,有删改) 1.下列有关“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谐”是喜剧的雏形,它都带有讥刺的意味,能使人们在谐笑中认清被讥刺对象的丑 陋而对其深恶痛绝。 B.和其他艺术方面的趣味相比较,“谐”最富于社会性: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 雅的人也喜欢“谐”。 C.谐的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容貌的丑拙、品格方面的亏缺、人事的乖讹。其中,容貌 的丑拙最为常见。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 - D.“谐’就是“说笑话”,开玩笑。如果人们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 意味,就不能算是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社会中,以“谐”为职业的“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汉初的东方朔、枚 乘、司马相如都曾经是优。 B.谐趣是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人们正襟危坐而形成隔阂时, 它能消除隔阂,话跃气氛。 C.《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不属于谐,因为它所讥刺的对象奴隶主穷凶极恶,不 符合谐的对象的要求。 D.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是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看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 因此谐不完全是美感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这就是谐 趣。 B.一个人如果尽善尽美而没有缺陷,就失去引起谐趣的基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们谐的 对象。 C.品格方面有亏缺的人常常成为谐的对象,在这方面,人们最喜欢通过民歌这种形式进 行嘲弄。 D.谐能给人们带来快感;同时,谐又给人们带来不快,因为嘲弄的对象毕竟带有人生中 的一种缺陷。 【备选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 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 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 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 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 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 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 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 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 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 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 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 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 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 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 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 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 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 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3 - 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 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 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 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 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 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 “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 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 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 (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 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 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 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 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 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 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 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 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 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 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 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 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 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备选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粉丝”这个概念对公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不太可能拥有自己 的“粉丝”,更多的情况下是别人的“粉丝”。但是,在微博世界中,任何一个普通用户都会 有“粉丝”,甚至有大量的“粉丝”。一名微博用户发布的微博信息会被自己的“粉丝”直接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4 - 看到,也会收到来自“粉丝”的回复与评论,还有可能被“粉丝”转发,这都给了普通用户 一种“明星”般的体验。另外,对于那些现实生活中的公众人物而言,他们则需要将自己的 知名度以及受关注度继续在微博世界中延展。 微博“粉丝”具有非专一性。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崇拜或迷恋的对象往往数量不多, 但是在微博中,用户常常会成为很多人的“粉丝”。在现实世界中,当 A 与 B 两位公众人物之 间出现竞争、不和或是对立关系时,A 的“粉丝”群体与 B 的“粉丝”群体的态度、选择往往 是泾渭分明的。而在微博世界中,A、B 的“粉丝”群体成员则很有可能出于某些原因,同时 成为对方偶像的“粉丝”。 微博“粉丝”具有非崇拜性。既然“粉丝”是“迷”的意思,那么一般而言必然带有对 对方的崇拜,但是微博“粉丝”在这一点上恰恰不同。在微博上,一位用户成为另一位用户 的“粉丝”,或许是出于对对方的崇拜,但也有可能并非如此。登录微博之后,显示出的页面 几乎都是你所关注的用户发布的微博信息,因此,如果你想知道某一个人发布的信息,就要 首先成为他的“粉丝”,这是由微博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要想知道一个人发布的信息、状态, 与对一个人表示崇拜、迷恋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而这两种情况在微博中却天然地合 二为一了。概言之,微博“粉丝”的关注行为并不一定出于崇拜心理,有时仅仅出于好奇而 已。 微博“粉丝”对关注对象也具有攻击性。在微博上,不少用户都受到过自己“粉丝”的 攻击。心理学家把“攻击性”定义为想要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倾向。微博“粉丝”呈现出 的攻击性。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其攻击范围有时包括“关注”对象,这是微博“粉丝”与 普通“粉丝”之间较为明显的区别。一般而言,“粉丝”是不会对自己的偶像进行指责、攻击 的。既然“粉丝”带有“迷恋”的含义,那么他们就不但不会批评偶像的缺点,甚至会对偶 像的不足、过失视而不见并加以袒护。但是,微博“粉丝”表现出来的有时就不是单纯的迷 恋,有的用户恰恰是为了对一些人进行攻击才对其“关注”,以便在第一时间了解其言行,进 而做出快速的指责。从盲目崇拜到盲目攻击,微博“粉丝”群体使我们对“粉丝”的理解多 了一层含义。换言之,从微博“粉丝”开始,某个“粉丝”群体内部不再是铁板一块的同一 阵营,而开始出现了相互对立的分化。 (摘编自靖鸣、王瑞《微博“粉丝”:虚拟公共领域的舆论新军》) 1.下列对于微博“粉丝”特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对博主发布的信息,往往进行回复、评论或转发,这使得博主得到一种 “明星”般的体验,也使“粉丝”自己得以扩大知名度。 B.微博“粉丝”带有一定的攻击性,有的人甚至只是为了对某博主进行攻击,才成为他 的“粉丝”,这与“粉丝”一词所带的“迷恋”义是相悖的。 C.微博“粉丝”成为某一博主的粉丝后,也可能成为与该博主存在对立关系的其他博主 的“粉丝”。他们一般不把自己固定成某一博主的“粉丝”。 D.微博“粉丝”虽然叫“粉丝”,但不一定是博主的崇拜者,有些“粉丝”仅仅是因为 需要了解某个博主发布的信息、状态,才成为他的“粉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与现实生活中的“粉丝”,虽然都叫“粉丝”,但内涵不同。微博“粉 丝”不一定是微博用户的迷恋者,而现实生活中的则一定是。 B.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可能都有“粉丝”,但微博世界的博主,必定个个有“粉丝”。只 要博主发出信息,他的“粉丝”们就能看到并且作出反应。 C.微博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公众人物拥有粉丝的情况不同。微博世界中,他们即使有对 立关系,也可能拥有相同的粉丝,这在现实世界中则不可能。 D.现实生活中的“粉丝”一般不会指责、攻击自己的偶像,有的甚至盲目崇拜;而微博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5 - “粉丝”,却很有可能站到偶像的对立面,对偶像进行攻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微博世界,对于博主的崇拜、迷恋和对于博主发布的信息的关注可以天然地合二为 一。而有时候,成为某人的“粉丝”也是情非所愿,只是为了解其信息。 B.微博的普通用户有自己的“粉丝”,甚至大量“粉丝”;现实生活中的公众人物,更可 以借助微博延伸其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扩大其知名度和受关注度。 C.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想要了解明星的一举一动,常常寄希望于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 但到了微博时代,普通人可以通过微博与明星进行“近距离接触”。 D.有的微博“粉丝”在自己的关注对象发布信息后快速作出指责,主观上是恶意的,他 们对该关注对象不再“迷恋”,可以说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备选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假如人类是“六指” 杨孝文 进化生物学家至今也不十分清楚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四足动物)为何每只手长有 5 根手 指。如果我们拥有 6 根手指,那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或者说,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我们 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额外的一根手指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一些任务,如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 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家克里夫•塔宾是专门研究脊椎动物肢体 发育的,他表示:“更宽大的手能够让人成为更出色的篮球选手。不过,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 拇指和食指决定,额外多出或者少一根手指并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 多出一根手指的最大影响应该是在数学方面。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拥有 6 根手指,现在的 计数系统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我们之所以采用 10 进制,人类学家认为这与我们拥有 10 根 手指有关。阿拉伯数字的英文“digit”同时也有手指的意思。如果人类拥有 12 根手指,那 么 12 进制将是最自然的一种选择,10 进制则完全无法想象。 人类在数学、语言或者音乐方面的很多成就,都是在人类文明采用一种最自然的表达方 式之后实现快速进步的。美国人类认知研究专家马克•查齐兹举例指出:“我们的阅读能力取 决于字母的形状。字母的形状逐渐演化成看起来最自然的一种形态,能够强化我们的视觉— —物体——识别系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处理语音的能力源自于语音进化成一种非 常自然的形态,即听起来像我们所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声音。”同样,12 根手指将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数学能力。毕竟 12 要比 10 更为复杂。我们的大脑选择何种计数系统将对 我们的数学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额外的手指被视为一种出生缺陷,名为“多指畸形”,这是一种遗传错误。自然选择并没 有“惠及”额外的手指,使其永久存在,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额外的手指 并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优势。如果人类一定要拥有第 6 根手指,这根手指一定从腕部长出, 作为额外的一个拇指。这是数量极少的六指四足动物的一种标准形态,例如熊猫。熊猫的最 小手指远侧长有一根与拇指类似的“手指”,它是腕骨的延伸,帮助熊猫抓握竹子。 塔宾提出了一项理论,解释动物王国的每肢五指(趾)原则,他将这一原则称之为“肢 体定律”。肢体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源自于计算机网络的节点原则,用于预测基于 身体大小的最佳肢体数量。根据这一定律,如果肢体相对于身体来说较长,最理想的肢体数 量为 6 个(例如昆虫);如果相对较短,数量则越多越好(例如千足虫)。如果将手指视为手 部的肢体,这一肢体定律同样适用。考虑到手指需要拥有适当的长度,才能轻松弯向手掌, 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显然是 5 根。所以说,5 根手指是进化的结果,是最理想的手指数量。 神经学家弗兰克•威尔逊曾对手与大脑的关系进行几十年的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权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6 - 威。在他看来,6 根手指显然“太多”。现代假肢工程研究显示,机械手无论是 3 根还是 4 根 都能拥有和 5 根手指一样出色的性能。他说:“如果要在 4 根和 6 根手指之间做出选择,我一 定会选择 4 根。” (摘编自《百科知识》) 1.下列关于“额外的一根手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额外的一根手指能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总之, 对某些事情,完成起来会更轻松。 B.额外的一根手指能使手掌更为宽大,这对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会有作用,如篮球,更宽 大的手能让人成为更出色的选手。 C.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手的灵巧性产生不了影响,这是因为手的灵巧性基本上由拇指和食 指决定,和手指的多少没关系。 D.额外的一根手指可能引起数学上的变革,会将 10 进位制,改变为 12 进制,这对人类 的数学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额外的一根手指是一种遗传错误,被视为一种生理缺陷,因为这个额外的手指并 没有赋予人类任何进化的优势。 B.如人类一定要拥有第 6 根手指,这根手指一定从腕部长出,作为额外的一个拇指,但 自然选择从来没让第 6 根手指存在。 C.长有额外的一根手指是极少数量的四足动物的一种标准形态,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比 如,熊猫就长有这样的“手指”。 D.假肢工程研究显示,机械手只需 3 根或 4 根就具有出色的性能。根据这个研究可以说 明,人类不需要额外的一根手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学计数采用 10 进制,这与人类拥有 10 根手指有关,这个说法符合人类文明采用最 自然的表达方式的人类学理论。 B.“肢体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人们根据这个方程式利用计算机技术验算出 人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是 5 根。 C.如果将手指视为手部的肢体,根据塔宾“肢体定律”,手指需要拥有适当的长度,人 类的理想手指数量显然是 5 根。 D.神经学家弗兰克•威尔逊通过对手与大脑之间关系的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得出人类拥 有 6 根手指并不理想的结论。 【备选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森林碳汇能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森林碳汇究竟是什么?它的可行性与价值前景如何?它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其实,森林碳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陌生,相反,在日常生活中森林碳汇无处不在。 碳汇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那森林碳汇又是什么概念呢?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储存在林木中 的过程。人类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林木、植物、土地、海洋水体则具有吸 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它们吸收二氧化碳的整个过程就是碳汇,“汇”就是汇集的意思,简单来 说森林碳汇就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 众所周知,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可能是人类排放的过多的二氧化碳。我们每天的出 行、饮食甚至呼吸时都会产生二氧化碳。那么面对这个无法避免的现实,我们能否找到切实 可行的解决办法?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7 - 增加森林碳汇就是一个缓解大气 CO2 浓度上升的途径。那么,增加森林碳汇实施究竟会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具体的改善呢? 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中,森林和林业活动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首先,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碳吸收汇和碳贮存库,通过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 林的碳汇功能可作为缓解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一个途径。其次在增加森林碳汇的同时, 还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风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森林的碳汇功能在减缓全球气候 变化的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其在气候方面的环境效益。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森林碳汇的经济效益。碳汇本身是不是商品,只有在碳的排放权和 减排量额度开始稀缺的情况下,通过林业活动增加的碳汇量才能作为商品在强制碳市场和自 愿碳市场中交易。通常情况下,森林吸收 CO2 的成本比在能源和工业领域减少相同数量的 CO2 的成本要低。投资林业增汇活动或者购买林业碳汇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度生态环境的保护都 是有利的。 在北京,消除“碳足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倡导低碳理念的环保人士已经开 始关注森林碳汇。尽管如此,增加森林碳汇的活动仍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人们都说:“很想 为环保尽自己的一份力,但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去做。” 森林碳汇对于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新概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碳排放是经济 发展的必然过程,零排放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碳汇来抵消碳排放,实现生产 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碳中和。从“汇”的角度而言,我们要增加现有的森林面积,改善森林管 理,提高森林的碳汇;从“源”的角度而言,我们要避免毁林和森林退化,发展生物质能源, 减少由于毁林和森林退化引起的碳排教。此外,还应该促进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保护意 识的提高。总之,森林碳汇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中国是全球人工林面积最大 的国家,中国森林有着较大的增汇潜力。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林业碳汇的经营水平正不断提高。 A.碳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林木、植物、土地、海洋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的整个过 程就是碳汇。 B.森林和林业活动对于稳定 CO2 浓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增加森林碳汇,还可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风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 C.碳汇本身不是商品,当碳的排放量及碳的排放权受限制时,碳汇量就可以作为商品的 形式在碳市场进行交易,产生价值。 D.碳排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零排放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森林面 积保护现有的森林来抵消碳排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森林碳汇作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人类排放的 CO2 是导致全球气 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而森林植物能够吸收 CO2。 B.森林碳汇潜力大,我国是全球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森林有着较大的增汇潜力, 国家政策也大力支持林业碳汇的发展。 C.森林碳汇好处多,有价值前景。通常情况下,森林吸收∞。的成本比在能源和工业领 域减少相同数量的 CO2 的成本要低。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8 - D.森林碳汇已经引起倡导低碳理念的环保人士的注意,但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 的概念,大家都想为增汇出力,但不知怎样去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擢进士第,补钦州军事推官。钦土烦郁,人多死瘴疠。的 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曰:“徙州濒水可无患,请转而上闻。”从之,天监因奏留的使办役。的 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筑城郭,立楼橹,以备战守。画地居军民,为府舍、仓库、沟渠、 廛肆之类,民皆便之。 迁大理寺丞、知吴县,移梁山军,通判常州。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累迁尚书 屯田员外郎、知临江军,擢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安化州蛮攻杀将吏,所部卒畏诛,谋欲叛。 的驰至宜州,慰晓之曰:“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非计也。” 众皆敛手听命。奏复澄海、忠敢军,后皆获其用。改知舒州,徙荆湖北路转运使。辰州蛮彭 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蛮党悔过自归。 摄江陵府事,城中多恶少年,欲为盗,辄夜纵火,火一夜十数发。的籍其恶少年姓名, 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火遂息。太子冼马欧阳景猾横不法,为里 人害,的发其奸,窜之岭外。以兵部员外郎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奏通泰州 海安、如皋县漕河,诏未下,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出滞盐三百万。 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会青州改遣裨将傅永吉追杀入历阳,的与赏, 迁工部郎中。复治泰州西溪河,发积盐。区希范、蒙赶寇衡湘,命的招抚之。既至,再宿, 会蛮酋相继出降。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既还,蛮复叛。除度支副使、荆湖南路安抚 使,至桂阳,降者复众。其钦景、石硋、华阴、水头诸洞不降者,的皆讨平之,斩其酋熊可 清等千余级。卒于桂阳。 (选自《宋史·徐的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徙州濒水可无患 濒:靠近 B.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属:恰逢 C.的发其奸,窜之岭外 窜:逃窜 D.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团:集合 5.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部表明徐的“能于文治”的一组是( ) (3 分) ①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 ②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③辰州蛮彭士义为 寇,的开示恩信 ④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 ⑤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 ⑥三 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 A.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徐的心系百姓。他任钦州军事推官时,百姓因为环境恶劣,病死了很多,他想办法解 决,并和民众一起劳动。 B.徐的善于宣抚。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时,安化蛮人叛乱,官府士兵担心被杀而叛变, 他前去安抚,晓之以理,化解了危机。 C.徐的措施得力。代理江陵府政事时,城中许多恶少年想盗窃,就在晚上放火,一夜中 起火十几处,他采取措施,并警告恶少年,平息了这一事件。 D.徐的能于治乱。王伦作乱,徐的积极备战,受到奖赏;区希范、蒙赶侵犯衡湘,徐的 奉命前往招安并迫使蛮人投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9 - (1)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非计也。 (2)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 【备选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钱乙,字仲阳。父颢,善针医,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东游海上,不复返。乙时三 岁,母前亡,父同产嫁医吕氏,哀其孤,收养为子。稍长读书,从吕君问医。吕将殁,乃告 以家世。乙号泣,请往迹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又稍数岁,乃迎以归。是时乙年三十余。 乡人惊叹,感慨为泣下,多赋诗咏其事。后七年,父以寿终,丧葬如礼。其事吕君,犹事父。 吕君殁,元嗣,为之收葬行服,嫁其孤女,岁时祭享,皆与亲等。 元丰中,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奏授翰林医学,赐绯。明年,皇子仪国公, 病瘈瘲①,国医未能治。长公主朝,因言钱乙起草野,有异能,立召,入进黄土汤而愈。神 宗皇帝召见褒谕,且问黄土所以愈疾状。乙对曰:“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且诸医 所治垂愈,小臣适当其愈。”天子悦其对,擢太医丞,赐紫衣金鱼。自是戚里责室,逮士庶之 家,愿致之,无虚日。其论医,诸老宿莫能持难。俄以病免。哲宗皇帝复召宿直禁中。久之, 复辞疾赐告,遂不复起。 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攻,自以意治之,辄愈。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 “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已而曰:“吾能移之,使病在末。”因自制药, 日夜饮之,人莫见其方。居无何,左手足挛不能用,乃喜曰:“可矣!”又使所亲登东山,视 菟丝所生,秉火烛其下,火灭处斸之,果得茯苓,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 虽偏废,而气骨坚悍,如无疾者。 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于书无不窥,他人靳靳守古, 独度越纵舍,卒与法合。尤邃《本草》,多识物理,辨正阙误。人或得异药,或持异事问之, 必为言出生本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末年挛痹浸剧,其嗜酒喜寒食,皆不肯禁。 自诊之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享年八十二,终于家。 (节选自《宋史·钱乙传》) 【注】①瘈瘲(zì zhòng):病症名。筋脉痉挛,即抽搐、抽风。②斸(zhú烛):挖。③ 度越纵舍:古代军事用语。比喻临床治病,灵活辨证施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哀其孤,收养为子 哀:同情。 B.逮士庶之家 逮:以及。 C.阅月而尽 阅:察看。 D.末年挛痹浸剧 浸:渐渐。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钱乙在治病方面颇有效验的一组是(3 分) ①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 ②入进黄土汤而愈 ③戚里贵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 ④其论医,诸老宿莫能持难 ⑤自以意治之,辄愈 ⑥退而考之,皆中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钱乙事亲至孝。对生父,他往返寻找数次,最终将其寻回并养老送终。对养父,生时 侍奉如同生父,死时为其安葬,按年节祭奠。又为养父嫁出孤女,使其终身有托。 B.钱乙不肯居功。他向神宗皇帝阐述“黄土汤”治愈皇子疾病的医理时,指出自己之所 以能够顺利地治疗皇子的病症,是因为众国医的治疗已有成效,皇子接近痊愈。 C.钱乙医术高超。晚年他想出将病症转移到双脚来保全生命的奇招。他自制药液服用, 使左侧手足出现挛缩症状,又派人挖来茯苓服用。此后身虽偏瘫,却气壮骨坚。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0 - D.钱乙辩证施治。他治病时博采众长,不拘泥于某一流派。他不固执守旧,而是根据病 症灵活治疗,最终也符合古法。对《本草》一书,他也能辨明正误,指出缺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请往迹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 (2)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 【备选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 7 题,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 召 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中书舍人。金犯边, 王师 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a 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 张浚留守 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上怒,命再 下,宰相召珙曰:“再缴则累张公。”珙曰:“某为国象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 如初,存中命乃寝。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北茶盗数千人入境,種吏以告, 珙 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死。”揭榜请以自新,声言兵且至, 令属州 县具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几》珙乃遣兵,戒曰:“来毋亟战,去毋穷追, 不去者击之 耳。”盗意益缓;于是一战敗之,尽擒以归,诛青恶数十,余隶军籍。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千斛。禁 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 又 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尽明年四月,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 栻 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既又手书诀栻与朱熹,其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 仇耻为恨。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途五十,尽哀致毁。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数。喜 受 尽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风.言者逐之 风:通“讽”,暗示。 B.存中命乃寝. 寝:停止。 C.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 具:准备。 D.疾革.,草遗奏言 革:痊愈。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是(3 分) ①召礼官会问,珙不至 ②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③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④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⑤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 ⑥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 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刘珙治盗不失仁爱。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令其自行散 去; 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让其余人从军。 B. 刘珙关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朝廷免除百 姓 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因此不至于流离失所。 C. 刘珙忧劳国事。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厚的人士来担负 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1 - 任、补纠缺失;在写给张栻与朱熹的诀别信中,他深深遗憾未能为国报仇雪恨。 D. 刘珙为人孝顺明礼。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 近 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O 分) (1)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2)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琴茶 白居易 兀兀①奇形群动内,陶陶②任性一生问。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③,茶中故旧是蒙山④。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令无往还? [注]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②陶陶:和乐貌。③渌水:琴曲名。④蒙山:茶名。 即蒙山茶。 8.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 分) 9.诗中描写了诗人辞官后的“琴”“茶”生活,但全诗却表现出矛盾的思想,请对全诗 的思想感情做简要分析。(6 分) 【备选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道旁稚子 郑懈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注]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骭(gàn):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 8. 诗歌第四句中的“凫鹜肥”,原作“凫鹜肌”,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怀疑“肌” 是错字, 因此取“肥”字而不用“肌”字,请结合诗意说一说钱先生这样做的理由。(5 分) 9. 从诗中来看,造成道旁稚子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什么?诗歌最后两句写“百鸟”有什 么 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备选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8—9 题。(11 分)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诗题“春兴”在文中有何作用,简要分析。(5 分) 9.武元衡的诗和李白的诗同是写思乡,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运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结合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2 - 诗歌三、四句简要分析。(6 分) 【备选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浪淘沙·题陈汝朝白鹭①画卷 张炎② 玉立水云乡,尔我相忘。披离寒羽庇风霜。不趁白鸥③游海上,静看鱼忙。 应笑我凄凉,客路何长!犹将孤影侣斜阳。花底鹓行④无认处,却对秋塘。 【注】①白鹭,有版本作“百鹭”。②张炎,南宋诗人,宋亡以后,曾北游燕赵谋官, 失意南归,落拓而终。③白鸥,常用以喻隐士。④鹓(yuān)行,比喻官员上朝的行列。 8、诗中的白鹭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塑造这个形象的用意何在?(6 分) 9、“犹将孤影侣斜阳”一句诗中,哪一个词用得好?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 轼《赤壁赋》) 【备选 1】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学而》) (2)沧海月明珠有泪, 。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备选 2】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不 亦远乎?” (《论语·泰伯》)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韩 愈《师说》) (3)浩荡离愁白日斜,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备选 3】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2)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3)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 物 【罗马尼亚】扬·伯耶舒 有许多好奇的读者曾问我,我作品中的那些人物是怎么挖掘出来的,我从哪里搜集到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3 - 素材,获得了灵感。我的回答简单而又干脆:主要来源于生活。我只要去大街上走几小时, 衣袋中就会装入一个新的题材,这篇文章的人物马上就会出现了。 前几天,当我带着自己的小狗散步时,我在伊科阿纳公园中碰到了这个人物。我的小狗 名叫乔尼,是只鬈毛狗。它很讨人爱,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占据的那张长椅上,很快就坐上 了一位肤色略黑、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 她先是逗我的小狗,而后又同我聊了起来。我们闲谈中涉及的问题,总的来说都是些无 关紧要的,例如什么气候啊,土豆生长情况啊,足球比赛啊,动物啊。她的用意在于突然地 向我提出一个令人忐忑不安的问题:我是否幸福。“很难说清,”我红着脸说,像个害羞的少 年,“我认为首先应该讨论一下。”“那还用说,”她答道,“既然您对幸福有自己的见解,请您 说来听听。”“不行,”我回答说,“我并没有准备谈这个问题。另外,我甚至连幸福的基本含 义都弄不清,对此我还在继续思考。” 一下子我对此人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我愿意同她聊下去,尽管我的小狗冻得直打寒 战。在这儿我是否能为我的小说找到个人物?我心里暗自盘算,让我试试。 “您是否幸福呢?”我以她刚才问我的问题反问她,当然是想激激她。 “先生,”她说,“我非常感谢您提出的问题。每天傍晚我都到这个公园里来,我并不只 是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新鲜空气打开窗户就能呼吸到。我到公园里来是因为我迫切需要 同人们接触,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少有人,男的或女的,有兴趣问我是否幸福。我想他们根 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好吧,我可以坦率地告诉您,我不幸福。在我的童年我曾有过幸福, 那时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我脸颊上印满了他们成百上千个吻,他们说我就是他们生活中的 幸福。可随即我就发现,他们爱我只是因为我是个健康的人。当他们见我病了,就不再爱我 了。” “什么病?”我怯怯地问。 “噢,是一种很怪的病,几乎没人晓得这种病,我也不愿谈起它,尽管现在我已经痊愈 了。不过,我还是满足您的好奇心。我得的这种病的表现就是不懂得什么叫隐喻,也就是说 不能按隐喻的真正意思去做。我只会照隐喻的表面意思去做。给您解释一下。” “请您说下去。”我惊奇地怔住了。 “比如,妈妈对我说:‘你去套套你哥哥的话,看看他这头小驴都干了什么。’我就试着 去查找哥哥的心思,结果在家里搅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更不要提一天人家叫我去缠住某人, 我竟把那人搞得心烦意乱了。最后,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的病给父母找了许多麻烦。于是他 们就开始虐待我,骂我,惩罚我。为此,我小时候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在外边流浪了很多年。 我是那样的孤独,没有哪个人能理解我……” 她的自述颇带有书面语言的特点。正当我对这个人的兴趣正浓,急切盼望听到下文时, 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位警察,他很客气地对这个女人说:“您跟我来一下。” 我竭力抗议,但得到的只是严厉的劝告:“您不要多管闲事!” 没办法,我只好夹起小狗回家了。我向妻子十分愤慨地讲述了我的遭遇。 “你知道吗?”我像野兽似的吼叫,“那个警察掠夺了我的人物!正当她要给我谈些最能 征服人心的问题时,却被那混账警察给掠走了。我要控告他!” 电话铃响了。我妻子接了电话。她听了一会儿,把电话挂了,然后用这样一句不能令人 相信的话扑灭了我的激情:“傻瓜,快去警察局取你的钱包!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我”坚定认为,作家创作时产生的灵感、写故事所用的素材和塑造的人物形象,主 要来源于生活。这种认识为我在寻找人物时被偷做了铺垫。 B.“我”对那个中年妇女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的原因是,闲谈中涉及了十分广泛的问 题。她对“我”产生兴趣的原因是我的小狗。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4 - C.“我”与中年妇女谈“幸福”各有目的:“我”想找写作的素材,为自己的小说找到个 人物;中年妇女要吸引我的注意力,以达到偷窃的目的。 D.警察听到那妇女的话后识出了她的破绽,认为她的言行不符合其身份,便把她带到了 警察局。 E.作品的结尾颇有欧·亨利的味道,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那个妇女含糊其辞 地说起她的“病”,已为结局埋下了伏笔。 (2)小说为何多次提到“狗”?请简要分析。(6 分) (3)文中的“我”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写的是关于“偷窃”的故事,却不以“偷”为题,而以“人物”为题,你认为 哪一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 分) 【备选 1】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秋 红 聂兰锋 “谁第一个举手,我就嫁给谁!”秋红的话才说了一半,秃子就高高地举起了手。挨着秃 子的王二根又举了手,又有三十多名青壮年举了手。秋红的牙都痒,她睁圆了杏眼,对着人 群里的王二根大骂:“王二跟你个窝囊废,这辈子你就输给秃子吧你,我这就搬到秃子家去, 悔死你!”秋红气的跺脚,秃子心里美得像吃了蜜。 第二天,花儿一样的秋红就嫁给了秃子。才十七岁。第三天,秃子就吹着口哨参了军去 了前线,去打小日本儿,和王二根,和那三十多名举手的青壮年。 秋红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娃,娘在秋天的玉米地里正劳作着就留了满地的血,然后生下了 她。爹不咸不淡地说又养了个赔钱货,娘就陪着笑脸说女娃一样下湖种地。 秋红就憋着一肚子气。憋着一肚子气长到十七岁的秋红,偏偏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 身段,最适撩人的是她的大眼睛,水汪汪的,会说话。下湖的路上,瞅了谁家的小伙子,谁 家的玉米地一准被锄的寸草不剩,滑滑顺顺。顶数王二根家和秃子家的地最滑顺了。王二根 生得清秀是公认的好,但木讷,爹和娘也不愿意他太场面儿①;秃子人还算出挑②,可他调皮、 逆反,秋红也不讨厌他,但他是秃子。王二根有板有眼,秃子不讲规则;王二根辗转反侧睡 不着盘算着明早给秋红家挑水了,秃子呢想也不用想,天擦黑就给人家挑满了缸。 秋红的活道③数第一,莫说女红,粗重的肩挑背扛、碓捣磨碾,样样拾得起放得下。虽人 人夸赞,但秋红还是憋着一肚子气,盼着干出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证明自己彻底不是赔钱 货。 那是抗战最紧的时候,前线的火药味已呛到了秋红的家乡,邻近的几个村庄已组织了队 伍支前,秋红的村里还没动静。这可急坏了满脑子“大事儿”的秋红。一个秋日的黄昏,秋 红约了二根,俩人草垛旁秘密商讨,秋红一脸严肃地说王二根,这事儿不像挑水那么简单, 明天的参军动员大会,我话一出口你就第一个举手,千万不能让秃子抢先。王二根真诚地点 点头:秋红你放心。秋红就把一枚穿了红丝线的铜钱套在二根脖子上。二根从兜里掏出一把 酸枣在衣襟上搓了,挑一颗最红的送到秋红的嘴里。 既然第一个举手的是秃子,秋红就没有理由再想酸枣的滋味。秋红只希望她亲手做的军 鞋恰巧穿在了秃子脚上或是二根的脚上。夜是那样的长,睡不着秋红就想,王二根的手咋举 得那么慢?秃子的手咋举得那么快?想不通。想来想去的日子就像沂蒙山一样绵延悠长,秋 红硬是把日本鬼子给想跑了,把国民党给想到台湾去了,也没想出个结果来。 援朝战争结束那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灶老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傍晚的农家已 时断时续地想起了鞭炮声。秋红端了洗菜水向门口泼去,却泼出了一串“哈哈哈”的笑声,“秋 红,十年不见,你的见面礼真是解乏呀,我赶了一天的山路,这菜的清香味儿,闻着舒坦着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5 - 哩……”拄着拐棍儿的秃子突然停止了说笑,他看见秋红丢了盆子正朝自己摸来。 秋红讲着“眼睛的故事”:那次仗打得很苦,到处是受伤的八路军,我一连背了四个伤员 藏到地瓜窖里,还想出去找点水,刚出窖子口,谁知“轰”的一声,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秃子说秋红你很勇敢,你的眼睛还是那么好看。接着秃子开始讲“腿的故事”:我和王二 根在一个连。打了一仗又一仗,许多战友都牺牲了。子弹飞向二根时,二根就扑向我,我丢 了一条腿,二根却丢了命。二根是真正的英雄。二根把铜钱给了我,他说是你给的,他还说 你喜欢吃酸枣,然后就合眼了。 秋红听了,泪水就盈满了眼眶。秋红抚摸着铜钱……良久,秋红喃喃地像是自语:二根 的手咋举得那么慢…… 战场上不曾流泪的秃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秋红,是二根让我先举的手呀。(有删节) 【注】①场面儿:做事太显眼。②出挑:指男女青春期体态、容貌、智能等出众。③活 道:做活的本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以轻松而具有地方色彩的笔调描写了山东农村人们的生活场景,故事时间跨度较 大,情节曲折而有吸引力。 B.小说缺乏环境描写,但这并不影响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反而使小说的内容更加紧凑, 情节更加顺畅而吸引读者。 C.参军动员大会前,二根让秃子先举手,表明二根不仅做事有板有眼,而且木讷,不想 在众人面前说自己的心事。 D.“顶数王二根家和秃子家的地最滑顺了”,即表现出二根和秃子都很会做农活,也是侧 写秋红的魅力,富有情趣。 E.结尾一段,不仅照应了上文的“秋红就想”,而且呼应开头,表现了“不讲规则”的秃 子对二根救命之恩的感激。 (2)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参军动员大会”的场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分) (3)秋红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旨,有“爱国说”和“爱情说”两种不同的看法。请就你认同的 其中一种看法,谈谈你对小说中秋红“干出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儿”的理解。(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悼夏丐尊先生 丰子恺 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 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 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 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 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后来我扶老携幼,仓皇出奔,辗转长沙、桂林、宜山、遵义、重庆各地。夏先生始终住 在上海。初年还常通信。自从夏先生被敌人捉去监禁了一回之后,我就不敢写信给他,免得 使他受累。胜利一到,我写了一封长信给他。见他回信的笔迹依旧遒劲挺秀,我很高兴。字 是精神的象征,足证夏先生精神依旧。当时以为马上可以再见了,岂知交通与生活日益困难, 使我不能早归;终于在胜利后八个半月的今日,在这山城客寓中接到他的噩耗,也可说是“抱 恨终天”的事! 夏先生之死,使“文坛少了一位老将”,“青年失了一位导师”,这些话一定有许多人说,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6 - 用不着我再讲,我现在只就我们的师弟情缘上表示哀悼之情。 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不过表面上一位做尚, 一位是居士而已。 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我 觉得这三种学科同样的严肃而有兴趣。就为了他们二人同样的深解文艺的真谛,故能引人入 胜。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 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 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 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 文。但他也是博学多能,只除不弄音乐以外,其他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理学、 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他都懂得。因此能和李先生交游,因此能得学生的心悦诚服。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 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 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 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 也许暗呜叱咤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 了。 他教国文的时候,正是“五四”将近。我们做惯了“太王留别父老书”“黄花主人致无肠 公子书”之类的文题之后,他突然叫我们做一篇“自述”。而且说:“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 有一位同学,写他父亲客死他乡,他“星夜匍伏奔丧”。夏先生苦笑着问他:“你那天晚上真 个是在地上爬去的?”引得大家发笑,那位同学脸孔绯红。又有一位同学发牢骚,赞隐遁, 说要“乐琴书以消忧,抚孤松而盘桓”。夏先生厉声问他:“你为什么来考师范学校?”弄得 那人无言可对;这样的教法,最初被顽固守旧的青年所反对。他们以为文章不用古典,不发 牢骚,就不高雅。竟有人说:“他自己不会做古文(其实做得很好),所以不许学生做。”但这 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对夏先生这种从来未有的、大胆的革命主张,觉得惊奇与 折服,好似长梦猛醒,恍悟今是昨非。这正是五四运动的初步。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 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讲 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 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 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 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 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 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 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 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我师范毕业后,就赴日本。从日本回来就同夏先生共事,当教师,当编辑。我遭母丧后 辞职闲居,直至逃难。但其间与书店关系仍多,常到上海与夏先生相晤。故自我离开夏先生 的缘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 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体,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 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 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 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7 - 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 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 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优店, 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 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 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理的,夏 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 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事都要讲 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 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 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朋友的太太生产,小孩子跌跤等事,都要夏先生担忧。那么,八年来水深火热的上海生 活,不知为夏先生增添了几十万解的忧愁!忧能伤人,夏先生之死,是供给忧愁材料的社会 所致使,日本侵略者所促成的! 以往我每逢写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总要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因为我 的写文,是在夏先生的指导鼓励之下学起来的。今天写完了这篇文章,我又本能地想:“不知 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两行热泪,一齐沉重地落在这原稿纸上。 1946 年 5 月 1 日于重庆客寓。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本文主要记述了夏丐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儿件往事,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 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 B.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 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 C.“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学生们看到他把学生的请愿全当 作自己的请愿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 D.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 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 E.文章名为“悼夏丐尊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写李叔同先生的行为品性,既有对比, 也有类比,突出了夏先生的品格。 (2)第二段在记述夏先生赞美李叔同先生的话后,作者为什么说“这话也可说是‘夫子 自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3)文申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 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 分) (4)作者把李叔同先生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 育”.你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备选 1】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节选) 海伦·凯勒在出生 18 个月后,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凯勒与逆境展开了 搏斗,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她在医生沙利文①小姐指导下,刻苦学习,努力康复,最终学 会了战胜失明、耳聋和口哑的技能:她能够十分敏锐地“看”和“听”,学会了与人交谈以及 跳狐步舞或华尔兹,甚至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海伦开始走向社会。她走遍了工业贫民区,看到的情景让她开始真正思索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8 - 社会问题。在走访中,作为一个失去视力和听力的残疾人,她自然对穷人中失明的高发生率 特别关注,因为她跟他们有相同的感受,这坚定了她关注社会问题、投身公益事业的信念。 沙利文小姐的丈夫约翰·梅西是一位社会问题评论家,海伦经常与他交谈,也开始对社会问 题感兴趣。当她 1908 年读到韦尔斯的著作《代替旧世界的新世界》时,又进一步向社会主义 靠近。 这些因素促使她阅读起德文盲文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来。1909 年,她加入了马萨 诸塞州的社会主义政党。很多年间,她是一位活跃的党员,撰写言词尖锐的文章维护社会主 义,发表演说支持自己的党,支持工会和罢工,反对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她也是一位 欢迎 1917 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社会主义者。 1921 年以后,凯勒小姐主要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做募捐筹资的工作,虽然她的社会主义活 动减少了,但仍然一直响应社会主义党和共产党的号召,帮助反对压迫或剥削劳工的事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文学兴趣发生变化,凯勒小姐从写作中得到的收入也日益减 少。为了增加收入,她开始演轻歌舞剧。在沙利文小姐的帮助下,她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在 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生中,还没有人在杂耍方面比她演得更出色。杂耍剧的经纪人哈里力排 众议,让她在一场 20 分钟的剧中担任角色。此剧于 1920 至 1924 年在全国巡回演出。她从戏 剧的演出中得到极大的享受。她认为,她的演出是对盲人事业的帮助。 在凯勒演出的剧中,幕布徐徐上升,一间客厅映入观众眼帘,法式窗户外面有一个花园。 伴随着门德尔松《春之声》的乐曲,沙利文小姐走上舞台,讲了一些有关凯勒小姐的事迹。 接着,海伦分开幕布,来到台前,讲了好几分钟。对凯勒小姐在大剧院的初次演出,《时代》 评论说:“海伦·凯勒又一次大获全胜。星期一下午在大剧院看戏的观众,是世界上最挑剔、 最会讥笑人的观众,但他们都被海伦征服了。” 凯勒小姐已经结识了几十位著名人物。而在随轻歌舞团巡回演出过程中,她又结交了索 菲·塔克、查利·卓别林、恩赖科·卡鲁索、贾卡·海费茨和哈波·马克思等名人。 20 世纪 20 年代期间,凯勒小姐、沙利文小姐和她的丈夫以及汤姆森小姐(她 1914 年加 入这个家庭),从马萨诸塞州的伦瑟姆市搬到了纽约的福里斯特希尔斯。凯勒小姐以这个家作 为她进行广泛旅行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的基地。直到逝世,她一直是美国盲人基金会的顾 问。为了募捐,她在天主教堂、犹太教堂以及市镇礼堂进行演说。她不仅筹集资金,而且谋 求改善盲人的居住和工作条件。许多年来,盲人常常得不到教育,住在救济院里。海伦的努 力对于改变这些状况,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她一生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功。 凯勒小姐是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些年里,她与沙利文小姐、汤姆森 小姐周游了世界。每到一处,她都代表盲聋人发表演说。因此,她会见了各地的重要人物。 她还抽空写作:1927 年发表了《我的宗教》,30 年代发表了《中流——我的后来生活》,1932 年发表了《黄昏的宁静》,1938 年发表了《海伦·凯勒日记》,1955 年发表了《老师》,成为 一位有名的残疾人女作家。 由于凯勒小姐一直积极地为盲聋人的利益而工作,全世界众多的大学和机构授予她荣誉 称号。从格里弗·克利夫兰到肯尼迪,每位总统都接见了她。尽管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晚年 生活在受人敬畏的浓厚氛围之中,凯勒小姐仍然保持自己一贯的个性特点,坚信她对生活的 乐观态度是正确的。 1968 年 6 月 1 日,在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家中,凯勒小姐安详地死于睡眠中,享 年 87 岁。 【注】①沙利文小姐担任海伦的翻译并照料她的生活事务,一生相伴。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海伦·凯勒关注社会主义,阅读了大量德文盲文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成为一 位优秀的社会主义活动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19 - B.海伦·凯勒关心社会问题,一直帮助反对压迫或剥削劳工的事业,比如,她为美国盲 人基金会募捐筹资做了大量的工作。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海伦·凯勒曾广泛旅行,途中代表盲聋人发表演说,不仅继续为 残疾人呼吁奔走,募集资金,同时还不断进行创作。 D.沙利文小姐夫妇都对海伦·凯勒事业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与海伦成为挚友, 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照顾她的生活,帮助她工作。 E.文章撷取海伦·凯勒的种种社会活动,表现了她活跃、积极的奋斗历程,展现了她崇 高的社会使命感,以及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 (2)根据文意,请简析海伦·凯勒对社会问题越来越关心,而且阅读起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著作来的原因。(6 分) (3)海伦·凯勒这位“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一生有哪些成就?(6 分) (4)、海伦·凯勒身有残疾,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有人说她的成功缘于她自己不懈的 努力;也有人说没有沙利文等人的帮助,就没有海伦的成就。你认同哪个观点?请谈谈你的 认识。(8 分) 【备选 2】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数学和诗一样让我喜欢 很多人觉得搞数学很枯燥,谷超豪却说:“数学世界充满了精神的创造,只要深入其中就 会发现奥妙无穷。” 1946 年,在浙江大学他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开始了研究数学的历程。因为才华 出众,他被破例允许同时参加两位名家的课程——苏步青教授主持的微分几何专题讨论并口 陈建功教授主持的函数论与傅里叶分析专题讨论。从两位著名数学家那里,谷超豪学到了治 学的方法,而且在几何及分析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从 1948 年到 1956 年,谷超豪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在苏步青的指导下开始 了数学研究生涯,在 K 展空间、仿射联络空间及芬斯拉空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 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展现出数学方面创造性的才能,迅速成为苏步青领导的中国微分几 何学派的学术骨干。 法国科学院院士布瑞艾特曾经在法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这样介绍谷超豪:“谷超豪先生是 一位很有影响的数学家。我最初是通过他的著述认识他,特别是他首次阐明的关于杨——米 尔斯场的存在定理的著作。这项由一位数学家完成的关于物理问题的工作是谷先生独特、高 雅、深入、多变的工作风格的典型范例。他是一位向难题进攻(有时是几何学,有时是物理 学方面的问题)并解决难题的偏微分方程专家。” 这段话是对谷超豪数学人生的精妙写照。谷超豪正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喜欢挑 战难题的人。 1956 年,正当谷超豪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的时候,他却敏锐地看到尖端技术 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满足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毅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偏 微分方程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中来。他致力于把数学应用到航天中去,经其反复设计、选用的 方法在我国导弹“钝头物体超音速绕流”的计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我国国防科研作出了 贡献。 “数学与古典文学都十分重视对称性,许多作品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作为 数学家,谷超豪的身上始终带着自然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科学的感性。“在我的生活里,数学是 和诗一样让我喜欢的东西。诗可以用简单而具体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深刻的东西,数学也 是这样。”谷超豪说。 谷超豪常常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重理轻文,不要单纯和数字、公式、公理、定理打交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0 - 道。“文学和写作一方面能够丰富生活,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数理思维的发展!”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数学研究中,谷超豪经常利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数字化枯燥为 神奇的无穷乐趣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1986 年,他乘船去浙江舟山讲学时,曾写过一首诗: “昨辞匡庐今蓬莱,浪拍船舷夜不眠。曲面全凸形难变,线素双曲群可迁.晴空灿烂霞掩日, 碧海苍茫水映天。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其中第二句讲的是微分几何中的两个 著名定理,最后一句则是自己人生的写照。 科研与教学,是谷超豪“人生方程”的横轴与纵轴。他长期为本科生开数学基础课,也 开设过许多专门课程。“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解题岂一法, 寻思求百通。幸得桑梓教,终生为动容。”这是谷超豪 20 年前写的一首诗。他抒发了自已对 数学的眷恋之情,也道出了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在复旦大学的师生心中,谷超豪不仅是数学家,更是教育家。他的教学有一个特点,就 是“边学边教”,经常把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的教学中。 1959 年,他从莫斯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根据国家需要,开展了与超音速流密切 相关的空气动力学及数值计算的研究。他边学边教,开设了空气动力学和差分法的新课程, 培养出了一批力学和数值计算方面的新生力量,现为中科院院士的李家春、郭柏灵等就是其 中的代表。 每当他开拓出一个新领域,并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后,他就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学 生推上这一领域的前沿,而自己又去开拓另一更新的领域。上世纪 60 年代初,谷超豪率先解 决了空气动力学方程组的平面超音速机翼绕流问题,比美国著名数学家 Schaeffer 等人的相 应结果早了十几年。在此基础上,他的学生李大潜院士在这一领域里建立和发展了迄今为止 最完整的局部解理论,并在美国出版了专著。 “当年,我的老师苏步青对我说,我培养了超过我的学生,你也要培养超过你的学生”, 谷超豪说:“如今回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 (节选自《(走近院士谷超豪》) (l)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大学期间,谷超豪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从他那里谷超豪不仅学到了治学的方 法,而且在几何及分析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B.在学术研究方面,谷超豪具有的独特、高雅、深入和多变的工作风格受到国际科学界 人士的赞誉,他被认为是很有成就和影响的数学家。 C.谷超豪在数学方面有创造性的才能,他在 K 展空间、仿射联络空间及芬斯拉空间等方 面的独到研究使他很快成为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骨干。 D.谷超豪在导弹研究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他将数学应用于导弹研究,为导弹设计提供 了全新的思路,是我国国防科研领域的技术精英。 E.本文通过记述了数学家谷超豪数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几个片断,着重表现了他严谨治学、 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和悉心培育新人的精神品质。 (2)文章说谷超豪学术上是一个“不安分”的人,请简要说明其理由。(6 分) (3)谷超豪不仅是数学家,更是教育家。他在数学教学中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6 分) (4)结合谷超豪的认识,谈谈“学理”为什么不能“轻文”? (8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4)题。(25 分) 国画大家刘旦宅 刘旦宅八十初度,竞毫不留恋地飘然而逝,着实令人惘然。 他少年就有神童之名,10 岁那年小试锋芒,在家乡温州举办“十龄童刘小粟画展”。 1951 年,20 岁的刘旦宅来到上海,不久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绘制了《屈原》《破釜沉舟》《杜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1 - 甫》《李时珍》等多部影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1956 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后,刘旦宅又 幸 运地成为首批画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如今,随着这位曾经画出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历代 诗人画传》《九歌》等诸多精品的人物画大师的远行,落寞的上海画坛又平添几分无力感。 王元化先生曾引《文心雕龙》“思表纤旨,文作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赞誉刘旦宅 艺 术高妙。事实上,刘旦宅的确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也颇爱惜羽毛,极少参与应酬,更不 肯随 便赠画,以至常给人“傲气”之感。可刘旦宅也毫不讳言自己非常钦佩同为海派艺术大 师的 谢稚柳、陆俨少、程十发等画家。甚至还主动开口向程十发先生索画,扮演起“粉丝” 的角色。 他与这三位大师都曾举办过联合画展,还曾多次随陆俨少先生外出写生。 90 高龄的连环画界泰斗贺友直先生与刘旦宅是多年老友。一提到刘旦宅,贺友直泪湿 眼 眶:“老刘是真正的国画大家,国学底蕴深厚,饱览诗书,书法也很好。而他的风骨、大度和 正直,更值得后人敬仰。”说起两人交往,贺友直深情回忆。1963 年,贺友直与刘旦宅一起被 邀请到北京。此间,贺友直发现刘旦宅时常呆坐,右手伸指比划,双目随指移动,他经过观 察 发现,原来刘旦宅是在空中作画。贺友直觉得,刘旦宅用这种方法,能在动笔前先捕捉造 型、 布景及构图的感觉,因此戏称之为“内心视觉”。“由此我得到一个认识:从事艺术务必 入迷。 刘旦宅就是最好的榜样。”令人唏嘘的是,“文革”后期,贺友直为求自身解脱,曾经 伤害了刘 旦宅。对此,贺友直始终耿耿于怀,每每说及此事总是眼含泪花。 贺友直说,“老刘量大,反倒是他请我吃饭以示宽恕。”而事实上,刘旦宅对这段不愉快 的往事从来绝口不提,对贺友直依然尊敬如故。 熟悉刘旦宅的人都知道,画画、饮酒、下棋,都是他的强项。或许由于当年共同唱和的 文 友画友诸如郭沫若、吴晗、周汝昌等人相继老去或远行,或许由于近年来画价飞涨却知音 稀 少,刘旦宅在晚年,酒不喝了,棋不下了,连最心爱的画也不画了。正如他所说,“画的 画没人欣赏,只是被买来卖去,没有意思”。 于是,爱好唯剩下读书。古今中外,刘旦宅涉猎很广,思索也很深,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的 是:中国的思想文化为什么成熟得那样早,从老庄哲理、屈子离骚、晋代书法,一直到唐 诗、宋 画,为什么一出现都达到世界的顶峰?刘旦宅虽为画家,却痴迷于书法艺术,他甚至 认为“中 国书法是世界上所有艺术门类中唯一以人类内心世界为参照而创作的艺术,而其他 艺术门 类都是有外物对应的”。 尽管今天关于中华文化的论述多如牛毛,可所有理论在刘旦宅看来都还没有抓住根本, 尤其是“中华文明成就为什么会那么早”这一问题,更是难以找到令他满意的答案,为此, 刘 旦宅常感到苍凉落寞。而一旦想到今后中国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文化顶峰,刘旦宅又感到 迷茫困惑。虽感遗憾,但他仍然寄望于今天的学者,盼望看到一部能与中国书法相称的学术 著 作,也期待上海能有一个专业的、深入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的学术机构。 年轻时代,刘旦宅就是个性格耿直、心直口快的人,为此曾得罪过不少人,更曾锒铛入 狱 多年。尽管如此,那种有话必说的性情,并没有随着年华老去而改变。有一次,友人们说 起 文化界的现状,刘旦宅突然一脸严肃,瞪大了眼睛,高声说道:“现在的文风、世道,什 么都作 为一个工程来对待,比如‘大师工作室'太不成话了。”他感激、钦佩自己的启蒙老师, 却也毫 不讳言地感慨:“我刘旦宅的老师,都是倒霉的,鸿运高照的没有。”面对外界对自己 的褒扬, 刘旦宅坦言:“我们前一辈大师级的人多。我这人平淡无奇,没什么了不起的。我 只是一个 百姓,一个认认真真画画的人。” (节选自《新民周刊》,有删改) (l)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作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刘旦宅先后绘制了《屈原》等多部影 响 深远的连环画精品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诸多人物画精品。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2 - B. 刘旦宅晚年,由于共同唱和的文友画友相继老去或远行,以及画价飞涨却知音稀 少, 他酒不喝了,棋不下了,连最心爱的画也不画了。 C. 刘旦宅是一位画家,却痴迷干书法艺术,他书法很好,对书法艺术有高度的评价, 认 为中国书法是唯一以人类内心世界为参照而创作的艺术。 D. 刘旦宅艺术高妙,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待人接物常有傲气;但在自己所钦佩的 程 十发等海派艺术大师面前却十分谦逊,甚至甘当“粉丝”。 E. 本文介绍了刘旦宅认真画画、坦荡做人的事迹,从艺术成就、精神品质、性格为人 等 方面,塑造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的形象。 (2) 刘旦宅能成为国画大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 分) (3) 刘旦宅老友贺友直称赞“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后人敬仰”,请说说他的风 骨、大度和正直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6 分) (4) 今后中国会不会再出现文化顶峰?刘旦宅对此感到迷茫困惑,你对此是什么看法? 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由。(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新世纪初,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走向诺贝尔”文学丛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洋洋大观....。 B.我们也希望尽全力帮助麦蒂适应在 CBA 的生活,延续他的篮球生涯,这一年的合作做 得好一些,然后希望他下一年还能来青岛,长此以往....,也希望他能帮助青岛队冲击总 冠军。 C.前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多日前有了新职务,他昨天接受邀请,成为巴西世界杯组委会 三人董事会成员,罗纳尔多表示,一定会对组委会工作鼎力相助,以他的个人魅力, 化解巴西政府、国际足联、组委会之间的矛盾,推进不断拖延的筹备工作。 D.纵观本次比赛,中国队在进攻线上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主攻惠若琪和副攻“双塔” 徐云丽马蕴雯都表现不俗,由她们三人组成的得分“铁三角”呼之欲出....。 【备选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 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B.五部委联合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现象遭到阻碍,被曝光的收费站依旧我行我素....,该收 的一分不少,该拿的一样不落。 C.民工荒不是好事,但民工留乡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却颇有好处。对于农民工个体而言, 守着妻儿在家务工挣钱过日子,这样的团圆对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是雪中送炭....。 D. 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中生活和工作数日,为将来在永久性空间站内工作未雨绸缪....,中 国希望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将独立维护的空间站送入轨道的国家。 【备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七届农运会开幕式表演围绕“中原”“南阳”“农业”三大特色展开,演员们绘声绘色.... 地表演把华厦文化的博大精深演绎得非常到位。 B.历史上因贪腐而亡国的例子比比皆是,虽说值得注意,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流风.. 余韵..绵绵不绝,令人遗憾不已。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3 - C.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从支持《新青年》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倒有几 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情景。 D.据报道,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丰田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说,将用数据反戈一击...., 澄清事实,恢复公司的信誉。 【备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一致好评,启示我们在饮食文化建设方面要博采众长,不 断创新,让美食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 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策划的 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D.从“给力”“HOLD 住”一路走来,象征着乐观向上、健康积极的“正能量”一词在大量 的流行语汇中登堂入室....,位列新浪网 2012 年流行语排行榜榜首。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 200 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 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 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 攻自破。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 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 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 【备选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时也曾有过恐惧,却从未失却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为民请命 的责任感,从未失却正直的品格和达观处世的胸怀。 B.中国竞技体育的成绩世界瞩目,但如果“运动机器人”成为中国运动员的代名词,那 么优异的成绩究竟会是中国竞技体育的荣耀还是讽刺? C.网络暴力损害了人们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妨碍了网民的知情权,阻碍了有理想能思考 的更改社会的孕育和成长,逾越了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D.5 月 22 日,第五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主题论坛拉开帷幕,论坛本着“文化传承与创 新”为主旨,旨在通过与会嘉宾的影响力让青年人树立文化强国的信念,增强青年人 对世界文明的了解。 【备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观念,也 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 B.《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介绍我国各地美食使观众了解了食物给中国人在礼仪、伦理、人 际交往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 C.越南儒学和韩国儒学一样,都是东来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学术界却出现韩国 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乎难觅踪迹。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4 - D.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辅书需要承担起服务教学改革,服务于学生减负,提高学生学习 兴趣、传播科学知识等任务。 【备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解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关键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医疗、社保、教育、住 房等方面的改革进程。 B.实验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 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C.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 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 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学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学对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 ③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 ④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 ⑤文学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 ⑥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A.①④⑥②③⑤ B.②③④⑥⑤① C.③④⑥②①⑤ D.⑤③②④⑥① 【备选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阳 光 明 媚 的 三 月 , 我 们 一 行 相 约 到 少 林 寺 游 玩 。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游遍寺内所有景点,少林寺那“禅、武、医”三者合一的独特文 化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①少林寺的门前有石狮一对,雌雄相对,威武无比,亦为清代石刻。 ②进了景区大门后,我们沿着道路两旁的树阴,朝少林寺方向缓慢而去。 ③下车后,我们冒着酷暑奔赴少林景区。 ④我们沿着一条长长的甬道往里走,甬道两旁是松柏掩映的碑林,碑林尽头耸立着的是巍 峨壮观的天王殿。 ⑤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 ⑥我们走进少林寺,只见眼前古木参天,烛烟缭绕,殿宇敦实古朴。 A.③⑥④⑤②① B.③④⑤②①⑥ C.③②⑥④⑤① D. ③②①⑥④⑤ 【备选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汉 乐府的流行 ,文人开始仿 作五言诗, 到汉末便呈 现五言诗大兴 的局 面。 。这些诗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 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 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 ①《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 ②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民歌影响文人创作的一件值得彰明显著的大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5 - ③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④汉末的许多五言诗,因为作者姓名不可考,自晋代以后就被称为“古诗”。 ⑤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 A.④①⑥③⑤② B.④⑤①⑥③② C.②④⑤①③⑥ D.②④⑤⑥①③ 【备选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沉, 给摇曳的小草挡住, 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 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 ② 有的尚未插秧 ③ 田里面积水盈盈 ④ 微风吹过,波纹如绉 ⑤ 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 ⑥ 有的刚刚插下了秧 A.③⑥①②⑤④ B.③②①⑥⑤④ C.④②⑤⑥①③ D.⑤②⑥①③④ 16.请看下面一幅公益广告图片,根据要求答题。(6 分) (1)根据以上画面材料,为这则公益广告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 有号召力;不超过 15 字。(2 分)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画面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4 分) 【备选 1】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研究人员对开普勒采用充分利用数学对观测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的 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近代物理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一事实有了更全 面的认识。 【备选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前不久,在一次电视台策划会上,主任对一名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 按人头,我请客。结果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 字。 (2)针对实习生的做法,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赞 成 者 说: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6 - 质 疑 者 说: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5 分)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都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备选 1】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2 分) 不要怕土地贫瘠,只要你愿耕耘,收获就在金秋; 不要怕冰雪寒冷,只要你有热情,春天就会来到; 。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 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 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备选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 16 岁就夺得了围棋世界冠军。他的棋下得极其稳健、冷静,很少出 错,常常使对手感到无懈可击。问他获胜的原因,他说:“我从不想一举击溃对手。”“每手棋, 我只求 51%的效率。”每手棋追求 51%的效率,也就是每个回合只想比对手多得 1%,只此,为 什么却是世界第一呢?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备选 2】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阅读完本则图画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想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备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辆不知从何处开来的公交车里,坐着一位妈妈,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桔黄的灯光, 空荡荡的车厢,不知开往何处的公交车。一个画外音说:“每个人的一生好像一部电影,他 是他那部电影的主角。他以为自己也会是别人电影里的主角,其实不过是一个配角一一也许 只有一个镜头,更可能自己的片段还被剪掉了。”“比如这对母女,”画外音接着说,“这 女孩肯定是妈妈一辈子的主角,可是几十年后,在女孩的电影里面,妈妈的角色还有多重要 呢?”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自选角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7 - 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C(原文表述为“不会对手的灵巧性产生太大影响”,说明影响还是有的) 2.B(“从来没让第六根手指存在”错,原文是“并没有……使其永久存在”。) 3.B (“利用计算机技术验算”错,原文是“源自于计算机网络的节点原则”。) 【备选 4】 1.B 光合作用只是森林碳汇的途径,不能说森林碳汇是光全作用的过程。 2.B 不是森林可以增加森林碳汇,应该是增加森林面积才可以增加森林碳汇。 3.A“人类排放的 CO2 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错,文中是说“可能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答案】 4.C (窜:流放) 5.C (①讲与民同甘共苦,不能表明在文治方面的才能。⑥是三司官员的看法) 6.D (“并迫使蛮人投降”,与原文不符,见原文“会蛮首相继出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8 - 7.(1)你们不用害怕,如果能出力讨伐叛贼,还可以立功来赎自己的罪。如果早晨叛乱那么 晚上就会被处死,这不是正确的办法啊。 (2)徐的登记那些恶少年姓名,让他们互相担保,说:“你们互相监督,不这样,都是你 们的罪过! 【参考译文】钱乙,字仲阳。父亲钱颢,擅长用针灸,然而嗜好饮酒,喜欢游玩。有一天他 隐藏了姓名,向东行到了海上,没再回来。钱乙当时三岁,母亲在此前已经亡故,父亲的同 胞姐妹嫁给了姓吕的医生,同情钱乙成了孤儿,收养他为儿子。钱乙逐渐长大开始读书,跟 从吕君学习医术。吕氏将死,就把钱乙的家庭身世情况告诉了他。钱乙号啕哭泣,请求前去 寻找父亲,总共往返了五六次,才找到父亲所在的地方。渐渐地又过了几年,才把父亲接回 家。这时钱乙已经三十多岁了,乡亲们惊叹不已,感慨激动,为此流下眼泪,很多人赋诗赞 颂钱乙寻父的事迹。后来又过了七年,他父亲寿终故去,钱乙按照礼法安葬了父亲。钱乙侍 奉养父吕君,就像侍奉生身父亲一样。吕君死后,没有子嗣,钱乙就为他收殓安葬服丧,又 替吕君嫁了孤女,按年节祭奠供奉吕君,都和自己的父亲一样。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29 - 元丰年间,长公主的女儿有了病,召钱乙让他为女儿看病,立了功,长公主上奏皇上授 予钱乙翰林医学的官职,赐给他红色的六品官服。第二年,皇帝的儿子仪国公得了手足抽筋 的病,太医院里的医生没能治愈。长公主上朝,于是禀报说钱乙出身于民间,有特异才能, 皇帝立即宣召,钱乙入宫后进献了“黄土汤”,皇子得以病愈。神宗皇帝召见并褒奖钱乙,并 且问用“黄土汤”治愈皇子疾病的医理。钱乙回答说:“以土去抑制水,这样木才能平复,那 么风自然就被控制住了。况且前几位太医的治疗已使皇子的病症接近痊愈,我(只是)恰好 赶上皇子将要病愈。”皇帝很满意他的回答,提拔他担任了太医丞的官职,又赐给紫色官服和 金质鱼符佩戴。从此,皇亲国戚、贵族之家,以及下层官吏、百姓人家,都希望请到钱乙治 病,钱乙没有一点空闲的日子。钱乙谈论医道,那些有名望的老医家没有人能够问倒难住钱 乙。不久,钱乙因为患病免官。哲宗皇帝又召钱乙在宫中值夜。过了好久,钱乙又以生病为 由请求皇帝恩准他告老还乡,于是不再起复。 钱乙,原本体弱多病,性格坦率和易,嗜好饮酒,疾病屡次侵犯,钱乙按照自己的想法 治疗,总是能够治好。钱乙最后一次犯病,疲倦得厉害,就伤叹道:“这就是医书所说的周痹 病,周痹进入到脏腑的话人就要死了,我大概要完了!”过了一会儿又说:“我能让这病转移, 使病转移到四肢上。”于是就自己配方制药,日夜饮用,没有人见过他的处方。过了不久,他 左侧的手足挛缩不能使用,就高兴地说:“这下可以了!”又让亲近的人登上东山,找到菟丝 生长的地方,拿着火把照着菟丝下面,而在火把熄灭的地方去挖,果然挖到茯苓, 茯苓大得 像斗,钱乙就按法服用它,历时一个月吃完了。从这以后,钱乙虽然偏瘫,可是气骨强壮坚 固,就像没有患病的人。 钱乙开药方, 广博通达,不拘泥某一师门,他对治疗疾病的各种方法都精通,而不只是 个小儿科医生。对于各种医书没有不读的,别的医生拘泥固执死守古法,惟独他治病就像带 兵打仗一样,经常安全地越过险要地带、故意暂时放纵敌人然后一举全歼,最终还是与古法 相合。他特别精通《本草》,广泛地了解事物的原理,分辨改正《本草》中的缺漏和错误。有 人得到了奇异的药材,或者拿奇怪的事去问他,他定能给他们说出其产地、生长环境状态, 以及形貌特点等,问的人回去拿书考证他的话,都符合。钱乙临终那年,挛痹症逐渐加重, 他嗜酒,喜吃寒食,这些嗜好都不肯戒掉。他给自己诊断后知道病不可治, 便召来亲友诀别, 换好寿衣等待寿终,享年八十二岁,死于家中。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30 - “大象用于郊礼祭祀,不见于经书。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 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湖北有茶盗几千人入境,守卫的官吏把这事 报告朝廷,刘珙说:“这些人不是拼命的贼寇,对他们宽松他们就会分散各自求生存,对他们 逼得紧他们就会聚集反抗至死。”贴出榜文晓谕他们悔过自新,宣称军队就要来了,命令所属 州县准备几千人吃的食物,盗贼果然散去,那些留下来的没有多少人。刘珙于是发兵,告诫 部下说:“盗贼来了不要急于作战,盗贼退走时不要穷追不舍,那些不肯退走的才予以打击罢 了。”盗贼的士气更加松弛,于是仅一次战斗就击败了他们,全部生擒而归,杀掉为首作恶的 几十人,其余的都列入军籍。 淳熙二年,刘珙调任建康知府。适逢水灾后又是旱灾,他首先上奏免除夏粮税钱六十万 缗、秋苗米税十六万六千斛。禁止富豪大户囤积税米不出售,购得商人米三百万斛。从各衙 门借钱共三万,派官员到长江上游买米,得米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到乡村,设置场地按平 价以救济性质卖米,对借米的人也不收取抵押品。开始于当年九月,结束于第二年四月,全 境没有饿死逃亡的人。 进为观文殿学士,生了病,请求退休。病重时,起草遗奏说:“陈俊卿忠良实在,可以担 负大事,张栻学问纯厚正派,可以补纠缺失,希望赶快召见任用他们。”然后又写信与张栻和 朱熹诀别,所说的话都是以未能为国家报仇雪耻而遗憾。去世时五十七岁,谥号忠肃。 刘珙在家事亲孝顺,继母卓氏去世的时候,他年龄已经超过五十岁,哀伤至极以至于损 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他喜欢接受直率的 意见,做事稍有过错,下属官吏指出来就立即改正。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 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31 -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答案】(1)必先苦其心志 所以动心忍性(2)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3)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每空 1 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不给分) 【备选 1】 【答案】(1)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2)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3)渺沧 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每空 1 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不给分) 【备选 2】 10、【答案】(1)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2)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3)吟鞭东 指即天涯 化作春泥更护花(每空 1 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不给分) 【备选 3】 10、【答案】(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 (3)封狼居胥 烽火扬州路(每空 1 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不给分)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答案】 (1)答 E 项 3 分,C 项 2 分,A 项 1 分;答 B、D 项不给分。(A 不够准确,为后文做铺垫的应 是“我”对这种认识的坚信态度。B 她对“我”产生兴趣的原因是我的钱包。D 是无中生有) (2)第一次写狗“很讨人爱”,引出了“那个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了 必要的铺垫;第二次写狗“冻得直打寒战”,我也不想回去,从侧面烘托“我对此人产生了十 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推动情节发展;第三次写狗,通过我的一“夹”的细节描写,充分表 达了“我”对警察把那位妇女带走的愤慨之情。(每点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3)(1)惯于挖掘生活,但对生活的了解是肤浅的。(2)待人诚恳,但也容易轻信别人。(3) 充满自信,但也自以为是,处事不冷静。(每点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4)探究示例一:以“人物”为题更合适。(1)“人物”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是对小说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32 - 情节的高度概括。小说讲述的就是“我”对人物的寻找探索过程,同时也是那位妇女把“我” 当成她的“人物”(实际是“猎物”)的逐步捕获的过程。可以说,小说的情节都是围绕“人 物”展开的。(2)以“人物”为题内涵丰富,为人物形象制造出一种绝妙的讽刺效果。“我” 怪警察掠走了“我”的“人物”,而警察却帮“我”追回了钱包,以“我”所标榜的来源于生 活的“人物”为题,恰能很好地突出我在现实生活中的幼稚无知,进而深化了主题。(3)从 读者接受角度看,以“人物”为题,更能吸引读者,表意含蓄,耐人寻味,让人忍俊不禁。 通过以上比较看出,“人物”做标题更好,“偷”就过于浅白平淡了。 探究示例二:以“偷”为题更合适。(1)以“偷”为题能够更准确直接地概括小说要表 达的真正内容,“我”设法在中年妇女那里“偷”素材,她设法在“我”这里偷钱包。小说展 示的就是这样同时发生的“偷”的过程。(2)便于揭示小说要表达的这一层内涵:我们用大 量心力求取的事情往往会偷走我们对其他事情的关注。(3)在读者接受的角度上,“偷”作为 标题能够制造悬念,直到最后谜题揭晓,读者都能保持很强的探求欲望。通过以上比较看出, “偷”做标题更好,“人物”就显得晦涩难解了。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答案】 (1)答 E 项 3 分,答 D 项 2 分,答 A 项 1 分;答 B、C 项不给分。(A 文中所叙述的并非 都是夏先生教授作者时的事情;B 写夏先生告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是为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33 - 突出夏先生对国运的担忧而非消极悲观; C 两处错误,一是“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 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二是“如果学生的请愿合乎情理,夏先生就当作自 己的请愿”,并非“把学生的请愿全都当作自己的请愿”) (2)①因为二位先生都博学多能(或同样深解文艺的真谛),同样具有人格魅力。(2 分) ②都深爱学生,得到了学生的敬重。(或他们的教育都是爱的教育)(2 分) ③都痛感众生疾苦,对人世有悲悯之心。(2 分) (共 6 分。每条 2 分。意思对即可。) (3)①对国家的热爱。当时国运衰微,战乱频仍,他心系国运,愤然悲叹。(2 分) ②对学生的关爱。像父母一样,叮嘱学生不喝酒,少花钱等。(2 分) ③对众生的大爱。他痛感众生疾苦,为人世而忧伤。(2 分) (4)答案示例一:喜欢李先生的教育方式。(2 分) (4)①李先生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使学生感动、诚服。他上课必先到教室,板书写好,端 坐讲台等学生到齐。(2 分) ②他性格沉静,寡言少语,说话和颜悦色,学生对他畏惧又敬爱。学生还琴,若 弹得不好,他不言辞责备,只说“下次再还”。(2 分) ③“爸爸的教育”主要是重身教,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2 分) (共 8 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二:喜欢夏先生的教育方式。(2 分) ①夏先生对学生的教育具体琐碎,无微不至。看见年纪小学生弄狗他也要管。(2 分) ②夏先生有话直说,使学生容易亲近,感激而敬爱。如放假时反复嘱咐学生 “早些回来, 勿可吃酒”“少花钱”。(3 分) ③“妈妈的教育”主要是重言教,率直开导,谆谆教导,更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凡有请 愿都会告诉他。(2 分) (共 8 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三: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喜欢。(2 分) (理由可参考示例一、实例二。言之成理即可)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34 - 努力分不开的。海伦一个残疾人都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们作为健全人,更应该克服生活中 的 困难,积极努力,获得成功。(观点 2 分,理由 4 分,谈出自己的感想 2 分) 答案二:我认为海伦的成功是离不开他人的帮助。①海伦幼年起就在沙利文小姐的指导 下进行康复,并且在后来的表演、演讲中依靠她在翻译和生活上提供帮助。②沙利文小姐的 丈夫约翰•梅西在海伦思想方面给予了启蒙,施加了影响。③杂耍剧的经纪人哈里力排众议, 让海伦在剧中担任角色,才得以在全国巡回演出,并取得成功。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取得成 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观点 2 分,理由 4 分,谈出自己的感想 2 分) 答案三:获得成功要考个人努力,但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两者不可偏废。 综合答案一、 二作答。(略)(观点 2 分,理由 4 分,谈出自己的感想 2 分) 1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4)题。(25 分) 【答案】 (1)答 E 项 3 分,答 C 项 2 分,答 B 项 1 分,答 A、D 项不给分。(A“绘制了《屈原》等多 部影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应在刘旦宅进入上海中国画院之前;B“由于”变原文中的猜测为 确定;D“待人接物常有傲气”理解不准确,文中的“傲气”只是刘旦宅的行为给人的一种感 觉) (2)①有天赋。刘旦宅少年就有神童之名,10 岁已在家乡举办过画展。②学识(国学底蕴) 丰厚。有学无止境的精神,涉猎广泛,饱览诗书,思考深入。③热爱绘画,对技艺入迷探究。 没有绘画工具时,刘旦宅甚至能在空中作画,利用“内心视觉”捕捉造型、布景及构图的感 觉。④人格高尚。刘旦宅淡泊名利,专心求艺;为人坦荡,能做到“同行相亲”。(6 分;答出 一点给 2 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其中第④点的解说答出任一方面即可。) (3)①风骨:珍爱自己作品,极少参与应酬,更不肯随便赠画;面对画价上涨,知音稀少的 现实,毅然放弃作画。②大度:对“文革”期间伤害过自己的老友包容体谅,尊敬如故。③ 正直:敢于直言,抨击文化界的不良现状;毫不讳言地感慨自己的老师“倒霉”。(6 分;三方 面各 2 分,应分别回答,否则总体上扣 1 分;其中“风骨”“正直”的两个要点各 1 分(4) 观点一:今后中国会再出现文化顶峰。理由:①文化积淀深厚。中华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 从老庄哲理、屈子离骚、晋代书法,一直到唐诗、宋画,一次次达到世界顶峰。如此优秀的 传统文化,是我们再创辉煌的坚实根基。②杰出艺术家辈出。虽说当今中国文化界良莠不齐, 但也不乏刘旦宅这样人格高尚、技艺高超的文化大师,而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新 一代艺术家不断涌现,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追求纯粹艺术的杨丽萍等。有他们的引 领和激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文学艺术上创造奇迹,迎来新的高峰。③文中说近年来 “画价飞涨”,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艺术品通过买卖收藏而得以流传, 有助于更多的艺术精品涌现,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研究、鉴赏艺术作品。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35 - 观点二:今后中国不会再出现文化顶峰。理由:①文化传承不够。中国的思想文化成熟 早,老庄哲理、屈子离骚、晋代书法,一直到唐诗、宋画,一出现都达到世界的顶峰。从刘 旦宅的希望来看,这些经典文化在当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②世风浮躁, 人们急功近利。文化艺术更多被商业所利用,正如刘旦宅所说,“画的画没人欣赏,只是被买 来卖去,没有意思”“现在的文风、世道,什么都作为一个工程来对待。”文化与经济的发展 不能协调统一,没有适合文化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许多文艺创作都沾染了名利或政治色彩。 ③缺乏大师引领。出现文化顶峰需要带动文化艺术创新的大师级人物,更需要大批艺术家前 赴后继。而像刘旦宅这样人格高尚,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大家日渐凋零,越来越少。 (如有其它观点,如“今后中国有可能出现文化顶峰”“今后中国可能不会出现文化顶峰” “中国今后能不能出现文化顶峰我同样感到困惑”等。只要能就文化传承、社会环境、大师 引领等三个以上的角度辩证地谈,言之成理即可。) [8 分;其中“观点”明确 2 分,“理由”(应结合文本,同时联系现实)答出一点给 3 分, 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从其他角度阐释,言之成理也可得满分。] 第Ⅱ卷 表达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 36 - 【答案】 (1)实习生拒绝主任让订盒饭的要求。 (2)示例:赞成者说:这是一种自我权益的保护,实习生具有平等和社会分工意识。他敢于 挑战,追求人格的尊重。 质疑者说:导演是一个需要全局观、需要多方协调的工种。为众人订盒饭就是一个协调 的过程。拒绝一次看似跑腿的差事,实际上是拒绝了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可从“太 自我,不懂礼貌,不懂如何与人交流”等做人的角度阐述。)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答案】 示例:爱心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使航海者看到了光明。爱心是漫漫征途中的路标,使迷路 者找到了方向。 18.写作【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