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0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五选二客观题(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 年高考课标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警“能人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
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
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
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
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
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
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
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
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
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
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
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
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
“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
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
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
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
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
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
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
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
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
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
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
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
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
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
天文仪象、河槽、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
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
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
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
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
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
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
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答 B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C、E 不给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说说朱生豪的翻译
苏福忠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在中国近代英译汉的历史上,堪称划时代的翻译文献。
说是运气也好,巧合也罢,重大的文学事件往往令人难以捉摸却必然会发生。朱生豪在
他血气方刚时选择了莎士比亚,是莎翁的运气,是中国读者的福气。朱生豪在世界书局出版
的《莎士比亚全集》“译者自序”里说:“历观坊间各译本,失之于粗疏草率者尚少,失之
于拘泥生硬者实繁有徒。拘泥字句之结果,不仅原作神味,荡焉无存,甚且艰深晦涩,有若
天书,令人不能卒读,此则译者之过,莎翁不能任其咎者也。”这番话有两层意思:其一,
这是他调动了全部智慧与心血尝试翻译诗体莎剧后的严肃结论;其二,当时中英某些机构内
定了徐志摩、梁实秋等人来翻译莎剧,这种行为恐怕深深刺激了默默无闻的朱生豪。以自己
短暂的人生体验,尽可能贴近真实地理解并翻译成另一种美丽的文字,只能说得源于朱生豪
的悟性,或者就是他与莎翁之间的一种默契。
朱生豪英年早逝,但从人生能有几多运道的角度看,他可算应中国汉语发展的运道而生。
中国白话文堂而皇之进入文学领域,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生于一九一二年的朱生豪赶上汉
语白话文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整个过程。他的家庭出身促使他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新文
化运动又使他的白话文水平得到充分的发展。他写过诗,写过杂文,对白话文的议论领悟远
远高出一般人。这些都为他的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不少人把翻译莎剧当作典雅的译事来做,把莎士比亚的语言当作优美的文体,以为
只有用诗体译才能接近莎士比亚,这显然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朱生豪也没有这样做。他在莎
士比亚的戏剧写作中用了近三万个单词的词汇量(一般作家充其量五六千),而且为了更富于
表达力,他独创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英语表达形式。面对富有创造精神的莎士比亚,任何所谓
亦步亦趋的翻译,都会让他的剧作大打折扣。莎士比亚一生都在寻求突破,有些剧本全用散
文体写作(如《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有的剧本几乎全用无韵诗写作(如《裘力斯·恺撒》),
而有的剧本段落又会使用古老的经典韵律诗,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用一个什么刻板的尺寸来
翻译他的作品,因为这是违反莎士比亚创作精神的。
许多赞赏朱译莎剧的人都认为他的译文典雅优美,才气横溢,而我在研读他的译文时却
每每被他译文的口语化程度深深折服。显然,朱生豪在探寻一种最大程度上翻译莎剧的汉语
文体。中国的戏剧是唱,而外国戏剧是说。既然是说,那就万万不可脱离口语。因此,他译
出了汉语版莎剧的风格,那便是口语化的文体。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文体,剧中角色不管身
份如何,都能让他们声如其人;人物在喜怒哀乐的情绪支配下说出的十分极端的话,同样能
表达得淋漓尽致。我至今想象不出那是五十多年前的译文。要知道,能够熟练地富于创造性
地驾驭口语,是运用语言的最高境界。朱译莎剧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被淘汰,在很大程度上
是顺应了白话文更加大众化(口语化)的趋势。
每读朱译莎剧,我都会想到朱生豪与莎士比亚的因缘“实在不浅”。他能把莎剧翻译得
通俗易懂且文采四溢,实在是因为他完全理解、吃透并消化了莎剧的缘故。我认为朱译本主
要成就有以下几点特别之处:朱生豪提炼出来的口语化译文,是其最大特色,也与莎剧的文
字风格最合拍,剧中各类人物的语言都能体现出他们的身份;朱译本中大量的诗体译文,十
分珍贵,是译者用改革的旧体诗翻译莎剧中的散文诗的可贵尝试;译本对剧中部分人物用有
含义的汉语名字,例如“试金石”“快嘴桂嫂”等,颇具文学味道;据我对其他译本的粗略
统计,较之别的译本,朱译莎剧的词汇量是最大的,这与莎剧中独一无二的大词汇量十分吻
合。最重要的是,他启发了后来者如何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
尽管到目前为止出了几种不同的莎剧版本,但是仍然没有任何一种译本的水平超过朱生
豪的译本,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理由,前面已经谈到很多,而我始终看重的另一个原因是:
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段充满才情、诗意、
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这是任何译家也比不了的。
相关链接
①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
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
同。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
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每译一段竟,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
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之是否调和。一字一
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
(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译者自序》)
②“在学校时代,笃爱诗歌,对于新旧体,都有相当的成就,清丽,自然,别具作风。”“他
在高中时期,就已经读过不少英国诸大诗人的作品,感到莫大的兴趣,所以他与他们的因缘,
实在不浅。”
(朱生豪夫人宋清如《莎士比亚全集·译者介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杨绛:坐在人生的边上
记者:您从小进的启明女校、振华女校,长大后上的清华大学、牛津大学,都是好学校,
也听说您父母秉持的家训就是:如果有钱,应该让孩子受好的教育。杨先生,您认为怎样的
教育才算“好的教育”?
杨绛:我认为,“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
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在这方面,榜样的作用
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师长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爸爸从不训示我们该如何做,我是
通过他的行动,体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训的真正意义的。爸爸
在任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时,因为坚持审理交通部总长许世英受贿案,宁可被官官相护的北
洋政府罢官。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他浩气冲天,掷地有声。我既佩
服又好奇,向他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有空时
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读书的样子,果然有趣,从此好读
书,读好书。
我在启明女校受到天主教的影响,小小年纪便懂得“爱自己,也要爱别人”。振华女校
创始人状元夫人王谢长达太老师毁家办学,王季玉校长继承母志,为办好学校“嫁给振华”
贡献一生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她们都是我心中的楷模。
我对现代教育知道的不多。我从报上读到过一则故事:韩美林作了一幅画,送给两三岁
的小孩子。小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又很快把画拿来要韩美林签名。他问小孩子签名干什
么,小孩子说:“您签了名,这画才值钱!”可惜呀,这么小的孩子已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
影响,价值观的教育难道不应引起注意吗?
记者:您是在开明家庭和教育中长大的“新女性”,但和钱锺书先生结婚后,却在钱家
做“不花钱的老妈子”。杨先生,这个转换的动力来自哪里?您可有什么良言送给在婚姻中
备受困扰的现代人?
杨绛:这对我来说,只是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
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爱我自己。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
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而是
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我与钱锺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
引走到一起的。锺书说他“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这一点和我的志趣
相同。
诗人辛笛说钱锺书有“誉妻癖”。锺书的确欣赏我,不论是生活操劳或是翻译写作,他
对我的鼓励都很大,这也是爱情的基础。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可以送给现代人。
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以及双方
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才能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
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
侣。是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记者:杨先生,您觉得什么是您在艰难忧患中,最值得依靠的品质,最值得骄傲的品质,
能不被人摧毁反而越来越优秀的品质?您觉得您身上的那种无怨无悔、向上之气来自哪里?
杨绛:我觉得在艰难忧患中最值得依靠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没有
经历过艰难困苦,就不知道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有了亲身经历,才能变得聪明能干。
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总之,要有信念,就像老
百姓说的:有念想。
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我觉得那种困苦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
族不会灭亡。我写喜剧,以笑声来做倔强的抗议。
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支撑我驱散恐惧、忍受忧患痛苦的,仍是对文化的信仰……
我绝对不相信,我们传承几千年的宝贵文化会被暴力全部摧毁,我们这个曾创造如此灿
烂文化的优秀民族,会泯灭人性,就此沉沦。
记者:……期颐之年,几人能登临?如今您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吗?
杨绛:……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
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杨绛认为“好的教育”可以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引导人们好学,好读书,读好书,让学
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在这方面,言传和身教同等重要。
B.杨绛先生与钱锺书先生志同道合,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但她的爱有点盲目,即使在钱
家做“不花钱的老妈子”也不感觉委屈,愿为钱锺书牺牲自己。
C.对于时代,杨绛自称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可以送给现代人。这说明她有自知之明,
认为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D.即使在艰难忧患中杨绛先生依然坚信,能创造出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不会泯灭人性,不
会就此沉沦。
E.“坐在人生的边上”内涵丰富,言外之意是杨绛先生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但她坦然
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准备‘回家’”。
1.BC
【解析】 A 项,“因为他是在血气方刚时选择了莎士比亚”说法错误。D 项,“新
中国成立后他的译本因顺应口语化趋势而没有被淘汰”的说法不是特别准确,原文是
“在很大程度上是顺应了白话文更加大众化(即口语化)的趋势”。E 项,“以及剧中体
现人物身份的语言”说法错误,一是原文并不是将
此作为与口语化译文并列的对象,二是原文是说“剧中各类人物的语言都能体现出他们
的身份”。
2.DE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
相关文档
- 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2021-06-0716页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现代文阅2021-06-077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6语言2021-06-076页
-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2021-06-077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4文言文2021-06-076页
- 高考语文 优秀作文大全 菊花飘香的2021-06-071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编知识专题突2021-06-074页
-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2021-06-0717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0文言2021-06-0748页
- 高考语文专题冲刺专题17_4实用类文2021-06-0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