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三章群文阅读训练二文化名人遗迹探游散文阅读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群文阅读训练二 文化名人遗迹 探游·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杜牧的江南 余显斌 ①江南,是杜牧的。 ②没有杜牧,江南,该是何等寂寞?就如淋沥的细雨中,没有油纸伞的古朴,从而缺乏 一种古诗的典雅;就如长长的小巷里,没有一架紫藤萝,从而缺乏一种绿意荡漾的清新;就 如断桥边,没有如烟的细柳,从而缺乏一种吴侬软语的娇媚。 ③江南,是幸运的,在长久的沉寂之后,迎来了青衣飘飘的杜牧。 ④江南女儿,也是幸运的,在长久的冷寂之后,又重现了青春的颜色。 ⑤那时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连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点涟漪。那时的江 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浪漫,江南采莲的曲子,已经凋谢在寒冷的池塘里;吴越争霸的战鼓, 已半入江风半入云,渺茫难寻了。至于西施浣衣的样子,已经在传说中流向岁月的天尽头, 白云的深影里。当然,包括当年的丝竹,当年的歌舞,当年的风流潇洒,都已经如周郎的微 笑,隐入历史的硝烟中。 ⑥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连红叶也舞不起一点声音。 ⑦就在这时,杜牧来了,在清明时节前后,嫩草如诗的日子里,一匹马,一身长衫,外 带一支笔,踢踢跶跶走过丝雨江南,走过杏花如雪的江南,走过四百八十寺的江南,举一举 杏花村的佳酿,饮醉了清明时节,饮醉了自己,也饮醉了唐诗。 ⑧醉后不知故乡远,错把江南做故乡。 ⑨从此,江南,收容了一颗漂泊的诗魂,也收容下一片灵秀,一片浪漫。 ⑩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风神潇洒志气昂扬的,因为,他终于寻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极 致,诗的栖息地。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葱的,因为,长久的失落后,他找到 了心灵的归宿和安慰。 ⑪二十四桥的夜晚,月光如昼,桂香如梦。秋来的江南,依然山温水软,草木含春。“二 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南,就适宜于洒脱地生活,诗意地游走。小杜,深得 江南三味。 ⑫春风十里,柳丝飘飘,有哪一缕春风,美得过江南?有哪一处女儿,轻浅一笑,婉约 过江南? ⑬多少人啊,走过江南?但匆匆的脚步,踏过满地红尘,能领略“烟笼寒水月笼沙”的 婉约?能体会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繁华?能领略“村连三峡暮云起, 潮送九江寒雨来”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长衫,飘飘地走过江南山水,把自己的欢笑,自 己的歌吟,留给江南,留给江南的天空和湖面,还有山水楼台。同时,也把江南留给岁月。 ⑭在烟水渺茫的江岸,在细柳如眉的亭旁,总有风吹过,总是有诗人的脚步走过,这些, 江南记得,竖行的方块文字也记得。 ⑮当诗人漫步江南时,多少丝管,多少弦竹,在夜月下悠扬;多少忧伤,让一个沉沦历 史的书生,怆然泪下。 ⑯不是爱风流,似被红尘误。 ⑰诗人并不想隐居入江南山水,诗人并不想在二十四桥的箫音中沉醉。“沧江好烟月, 门系钓鱼船”“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美妙,也不能让诗人沉醉。所有的音乐,所有的云 烟风月,并没有遮住诗人的眼睛。 ⑱诗人站在高山上,站在红楼上,日日凝目而视,翘首企盼,在等待着一个时代的到来, 等待着万民欢乐的和谐盛世到来,“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诗人总是心有不甘,在晚唐的夕阳残照中,遥望着太宗所开创的盛世, 万民同乐,百国来朝。可是,诗人失望了,心冷了。天边,夕阳西下,一片暗影茫然。 ⑲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 ⑳所有的肮脏,所有的红尘,与江南山水,与江南儿女相比,是如此不堪,如此肮脏。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诗人轻轻叹息一声,定格在江南的烟雨中, 静静地观看着,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美丽;看“深秋帘幕千家雨,落 日楼台一笛风”轻歌曼舞;看江南儿女在月夜里一把凉扇,笑扑流萤的娇憨情态;看扬州烟 水,秦淮月光。 江南,安慰着诗人。 人,沉醉于江南。(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六段多次写到江南的“寂寞”,然后在第⑦段中笔锋一转,“就在这时,杜牧来了”, 用反衬的手法写杜牧给江南美景带来了神韵。“寂寞”指的是当时扬州的萧条。 B.文章第⑫⑬段用了多个问句,赞美只有杜牧才能写出这样美丽的描绘江南的诗句。 C.“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指的是杜牧虽有报国之心,但因为盼不到国家重振声 威,他只能沉醉于江南美景,以此来慰藉痛苦失望的灵魂。 D.文章多用排比句和整句,语言风格典雅婉约,与江南美景和杜牧诗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 享受。 答案 A 解析 “寂寞”并不只是指扬州,应包括整个江南。 2.全文多处引用、化用杜牧的诗句,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杜牧的诗和江南的美是和谐统一的,引用、化用杜牧的诗句便于简洁凝练地表现江 南的美景和神韵,增添江南美的感染力。(2)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学情韵,与文中 的抒情、议论协调统一,形成本文典雅优美的语言特点。(3)借杜牧的诗句充分展现杜牧的才 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4)借杜牧的诗句充分说明杜牧对江南的了解,为文题“杜牧的江南” 提供了充分的证明。 3.作者为什么说“江南,是杜牧的”?请结合自己读文的感受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杜牧让长久沉寂的江南重新显现灵秀和浪漫。(2)杜牧读懂了多少人无法懂得的江 南的美,并用自己的诗句定格再现了江南的婉约、繁华、神妙,让美丽的江南在岁月中留存。 (3)长久失落的杜牧在江南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慰,杜牧的生命情感和江南融为一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 278 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 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 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 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投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 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 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 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 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 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 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 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 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 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 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 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 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 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 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 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蓓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 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 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 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 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 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 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 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 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 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 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 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 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 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 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 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 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 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 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答案 B 解析 A 项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C 项理解错误,“屈原伟大 的品格无人能企及”与原文中“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不一致。“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依 据。D 项“渐愧”和“不满”错,文中并无此意。 5.文章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容:写了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 念屈原的来由)。 作用:①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②照应了题目,引 发了下文作者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6.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它是公元前 278 年的五月初五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 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 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 人的内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托尔斯泰的背影 韩静霆 到俄罗斯旅行,第一重要的是去拜访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庄园。也许,可以偷 窥一下老托尔斯泰笔下那些惊心动魄、光怪陆离、浪漫沧桑的贵族生活,或者,能够追随一 会儿老作家高大的背影,重新参悟《战争与和平》的妙谛。 我们走向列夫·托尔斯泰图拉庄园这天,天气特别好,蓝天白云,遍地阳光。走进庄园, 却十分意外,看到的是一片荒郊野林。庄园空荡荡的,连个鸟儿也没有。地上模模糊糊的马 车的辙印,绝不可能是载来贵族军官沃伦斯基的,只能算作这里曾经有过车马的一点记忆罢 了。我兀自在庄园走了一阵子,看见老远的地方,马在悠闲地啃着地上的青草。托尔斯泰称 他这个庄园阳光明媚的是那片草地,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只剩下马来啃了。 眼前的列夫·托尔斯泰庄园的景致,让我那渴望奇迹的心平和下来了,步履也缓了,我 走过了林中的展览馆。这座看上去很普通的庄园农舍,是老作家如囚徒般生活的地方?说来 很难让人相信。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时住的房子只有十平方米。很小很小的屋子, 很小的一张书桌,十平方米呀,就铺开了人世间惨烈的战争和生死相依的和平,简直不可思 议。据说他进入《安娜·卡列尼娜》的写作的时候,从这间十平方米的房子搬到了另一间十 平方米的房子,一共搬了三次。没人知道老托尔斯泰怎么像中了梦魇一样,写着写着,抱着 稿纸、墨水和笔,挪了地方。挪了,又不安生,又换房间。不是作家患了什么症候,一次次 调换写作的地方,是因为安娜和沃伦斯基回肠荡气的爱情和最后安娜卧轨自杀的惊心动魄的 遭遇,搅扰得老托尔斯泰坐卧不宁,欲写不忍,欲罢不能,只好从这间屋子搬到那间屋子, 捧着心,寻找片刻的安宁。我知道,那时候老作家笔下美丽女主角安娜的行踪,已经不是作 家随意安排的了,她顺应着外宇宙和内宇宙的法则,不可违拗地离开了家,走向铁路,躺在 铁轨上,发出最后一声叹息……在参观列夫·托尔斯泰遗物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双牛皮靴子, 这双靴子竟是托尔斯泰晚年自己缝制的!剪开牛皮需要怎样的手劲儿?拿起锥子、皮绳,连 缀起一块块牛皮,需要怎样的工夫和耐性?他竟然放下未完成的长篇巨制,一锥锥、一线线 把这个靴子缝制成功了。我不知道他这个靴子预兆着什么,是不是预兆着他虽然在这间十平 方米的小屋子里不断地写作,但他的心灵却属于远方?1910 年 10 月 28 日凌晨三点,托尔斯 泰穿着自己的牛皮靴子,叫醒了他的医生马科维茨基,一起走出了他的庄园。11 月 20 日, 他在旅途中受了凉,感染了肺炎,在一个叫作阿斯塔波沃的小车站与世长辞了,不知道他是 在等车,还是等谁?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灵魂,随着那远去的呼啸的火车,走远了。 这次拜访图拉庄园,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像列夫·托尔斯泰这样的人,这样伟大的作 家,他的墓地在林中一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十平方米的墓地,不但没有雕塑石刻,连块简 简单单的墓碑都没有。整个墓地长不过一米,高不过半米,用黑褐色的泥土堆起来,长满了 青草。当然,从全世界,专门来看这块墓地的,来看托尔斯泰长眠的地方的人,络绎不绝。 在这块墓地前面站着,心里有点酸酸的,你根本不可能听到他的呼吸,感觉到他的声音, 什么也感觉不到,就感觉到青草的味道和黑土的味道,青草每年都会重新长起来,秋天都会 凋零,到春天又长起来。 一连几天,我都茫然若失。是呀,我宁愿相信,老托尔斯泰穿上他自己缝制的皮靴,走 远了,从一个他喜欢描写的小火车站,到另一个小火车站……(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老托尔斯泰笔下描述了许多惊心动魄、光怪陆离、浪漫沧桑的贵族生活,但他自己的晚年 生活状况却很不如意。 B.文章第二段,描述托尔斯泰图拉庄园阳光明媚的秋天景致和园地荒寂空荡的环境,表现了 作者内心的矛盾。 C.文章多次使用了问号,如“需要怎样的工夫和耐性?”等,表达了作者对存有疑问的地方 的谨慎态度。 D.文章语言生动,描述细腻,结构严谨,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与爱戴 之情。 答案 D 解析 A 项说他“晚年生活状况却很不如意”于文无据。B 项描述的目的不是表现作者内心的 矛盾,而是表现作者内心的平和、物是人非的伤感。C 项文中问号的使用主要是对当时托尔 斯泰生活与创作情况的推测。 8.文章第三段,作者叙述托尔斯泰晚年自己缝制牛皮靴子的一段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托尔斯泰生活的简朴与普通;②与托尔斯泰紧张的写作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突 出文章的主题;③为下文以及文章末尾情感的反悔做铺垫。 9.文章最后一段说“一连几天,我都茫然若失”,作者为什么会“茫然若失”?结合材料谈 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一位世界级文学大师生前的庄园,如今却是一片荒郊野林,空空荡荡,只有马儿在 这里啃草。②作家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竟是在十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子 里完成的。③作家晚年穿着自己缝制的牛皮靴子,在一个小车站与世长辞。④托尔斯泰这样 一位伟大作家的墓地只有十平方米,没有雕塑石刻,连墓碑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