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6-07 发布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琵琶行1Word版含答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 琵琶行(并序) 1.文学常识。 白居易,字 ____ ,号 _____ 。又称 _____ 、 ______ ,白居易主张 “________ ,________ ”。名作有_____ 、_____ 。 2.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瑟..(sè) 迁谪.(zhé) B.慢捻.(niǎn) 霓.裳(ní) 六幺.(yāo) 嘈嘈..(cáo) C.幽咽.(yè)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xī) D.收拨.(bō) 裂帛.(bó) 钿.头(diàn) 银篦.(bì) 3.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 ③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 ⑩曲终收拨当心..画 A.① ② ⑤ ⑥ B.② ③ ④ ⑦ C.① ③ ⑧ ⑨ D.④ ⑤ ⑨ ⑩ 二、语段精读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 也不愿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 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 听觉形象的优美。 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 听觉形象的冷涩。 5.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 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 之感。 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恨”。 三、拓展延伸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⑴诗中第六句“晴日数蜂来”,历来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请结合自己 对诗作主旨的把握,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清代纪昀对此诗曾有评价说“特有情韵”,请从创作手法运用角度,谈谈你对他的评 价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有人认为该诗表现乡思的怅惘无奈、沉痛悲伤;也有人认为这乡思 非但不悲,而且是一种心灵的慰藉,甚至还流露出欣喜愉悦。那么,你是怎样认为的呢?为 什么这样认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乐天 香山居士 白香山 白太傅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长恨歌》 《琵琶行》 2.C 3.B 4.B(提示:比喻)5.B 6.(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 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 “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2)因为在诗人 的眼前所呈现的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一弯初升的新月, 如同在深蓝天幕上悬挂着的一张精巧的银弓。所以诗人才会脱口而出,赞美这夜的可爱。(分 析合理、意思符合即可)7.(1)选择“蜂”或者“峰”都可以,关键是要考查学生是否把 握全诗主旨,并进行合理阐发。答案供参考: 选“蜂”,落脚于梅花的馥郁的香;梅花尽管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但花香仍然有蜂来 光顾,梅花之魅力可见一斑,实际是以拟人手法来烘托花香之盛,借以抒人之怀。(意思对 即可) 选“峰”,落脚于梅花的峭拔高洁的品性;梅花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但其品性仍有山 峰来辉映,自然超凡脱俗;实际是用拟人手法来烘托其品性之高,借以抒人之怀。(意思对 即可) (2)此诗刻画山梅,着力传其神,开于冷僻之处,但并非全然沉寂;借山梅抒发自己 的感慨,关照了人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兴”的手法的运用;咏山梅,旨在写人,表意含 蓄而又有情致,因此“特有情韵”。(意思对即可) 8、A、我认为这首诗写得沉而不痛,伤而不悲。“阴阴”、“细雨”、“残花”、“流莺”等 景触动乡思,难免伤感惆怅。但春风一“吹”一“逐”引动乡梦,吹送归梦,伤春中似渗透 温馨明丽,而略带沉重悲伤之感,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透出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快。 B、同意观点一。此诗前两句写景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易触动 羁泊异地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写思家而无法回家,只能让思乡之梦随春风到故乡洛城,更见 作者的怅惘无奈。 C、同意观点二。前二句的写景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易触动羁 泊异地的思乡之情;但后二句写梦随春风而生,又逐春风而归,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 享受,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此为开放性试题,以上 ABC 三个角度皆可】